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31:28 作文素材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作文素材

篇一:三单元

第三单元

7

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山”和“海”所蕴含的意思,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思想感情,感悟人生。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相信理想可以实现,要为之不懈奋斗。

教学重点:顺畅地朗读这首诗,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海”和“山”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分析,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美丽富饶、物产丰富的南方,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由同学的回答,导入新课:同学们的想法和诗人王家新小时候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 作者简介和题解:王家新,1957年出生在湖北省山区---武当山下,一直到1978年读大学才走出大山。1982年毕业,到师专任教。后来为更高的追求,又在1992年到英国,1994年回国到北京教育学院任教。本诗是作者“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利用工具书,查字典、词典解决字词。 痴想chī 隐秘yǐn 铁青tiě 凝成níng 诱惑yòu 喧腾xuān 扎下zhā 漫湿màn 一瞬shùn间

3、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出语气,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第2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山”和 “海”是理想中的境界。 三、朗读、分析第1节

1、首先来读读诗歌的第一节,自己大声读(要求读出语气来,体会作者感受),感受一下诗句的内容。

2、分组讨论下列问题,合作学习。

(1)这一节写作者什么时候的事?(童年时) (2)“我”想了些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山外世界;爬到山顶看海,没看见海,看到“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我”哭着回来了。)

(3)这里“山”与“海”分别指什么?

(现实中的山,也是一种阻碍他们想实现的实际生活的世界。大海,一个想象中世界。) (4)想象诗人在这里可能遭遇到什么事情?

(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挫折,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5)设置情景,指导朗读。

四、重点词句的理解。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五、概括段意:写了我童年时候的想望和困惑,现实中“山”和“海”;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己大声读(要求读出语气来,体会作者感受。) 二、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这一节中的“山”与“海”又指什么?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 (“山”重重艰难险阻,“海”理想境界,“爬山”比喻艰苦奋斗。(“用信念凝成的海”要到达理想境界,必须历尽千辛万苦,有坚定信念,百折不挠。) 三、理解下列词句。 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①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②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2、“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下深根?

点拨:“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后来“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可见,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样才能让他扎下深根。 3、“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4、“因为我听到还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①、“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②、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

(作者相信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渴望理想的实现。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荡,鼓舞“我”不懈地奋斗,滋润着心灵;充实而有活力,给“我”鼓舞,令“我”激动。) 5、“在山的那边,是海吗???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你对这些诗句如何理解? (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顶峰,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

四、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围绕: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 2、诗人的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呢?

(采用了象征的手法, “山”在诗中,是阻碍诗人通向他无比向往的“大海”的一个屏障,是一种阻碍他梦想实现的现实存在。所以,这种挫折也就喻示了诗人生活中所有的伤痛和失败,它超越了具体的生活经历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情感经验的象征。 “海”则是那种永远呼唤着我们出发的诱人的愿望的象征:“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诗人相信,“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这“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4.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六、延伸与拓展: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海”——理想境界

“山”——重重艰难险阻 象征

作业单设计

8我的小桃树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理解文章大意,通过对文章思想内容的体会,理解人的生命和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理想、对幸福的执著的追求。

2. 学习本文借所写之物来抒写自己的理想、情志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文章内容及思想感情的体会。理解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对理想和对幸福的追求之中。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中蕴涵的深刻的寓意。 教学方法:

1.自读、讨论与教师提示相结合。 2.采用“以明线带暗线”的方法。 授课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预习:

1.通读课文,弄懂课文大意,标出段。

2.教师紧扣教材内容介绍作者(见教师教学用书)。 3.查字典、解释下边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矜持:竭力保持端正严肃的态度。矜(j9n) 。

摇撼:摇动。撼,念h4n。

恍然:猛然领悟。恍,念hu3ng。 欲绽:将要开放。绽,念Zh4。

淅淅沥沥:淅沥,象声,此处指细雨声音。淅,念xī沥,念l@。 忏悔:对自己的过错请求容忍宽恕的意思。忏念ch4n。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悠,念犹you。 (二)自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全文共14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耐人寻味。

第二部分(第2至最后一段)明写小桃树的经历,暗写作者本人的历。可分为三层: 第一(第2段):眼前情景。

第二(第3至8段)插叙,回忆过去。 第三(第9至14段)眼前情景。

第2课时

(一)阅读课文,讨论问题: 1.在第1段中,作者:“我常想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什么“只是自个儿仟悔,又自个儿安慰”呢?

2.第2段,作者是怎样写眼前大雨中的小桃树的?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3.第3段中,奶奶给桃吃时说的那番话,对我有什么启迪? 4.作者多次写到:“桃核儿在院子角落里”,“它长的不是地方”,意味着什么? 5.作者说埋桃核儿是“蓄着我的梦”,后来又说“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这些话应当怎样理解?

6.第7段中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这句话该怎样解释? 7.第8段,作者明写自己的经历,和“小桃树”有什么联系? (二)阅读课文第三层,讨论回答问题。

1.第9段写了几层意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第10至第13段,从两个方面写小桃树。作者是怎么写的?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3.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

(三)总结课文的线索:

明线,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暗线:“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土生土长,生活贫苦。天地狭小,孤陋寡闻。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在极左路线的重压下,遭受种种不幸。但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板书设计

8

小桃树

(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

角落里——萌芽——二尺来高——院墙高——开花——保留欲绽的花苞。

(嫩绿) ( 瘦,黄,没人理会) (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

9犟龟

篇二:19《在山那边》导学案附答案

19 在山的那边 导学案

迈向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有什

解读诗歌的主要内容,品味感受诗人的情感。

2.体会诗歌意境,掌握“山”和“海”的不同含义,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的哲理。

一、新课导入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诗歌,圈画文中生字词。

痴想(chī) 隐秘(mì) 凝成(níng) 诱惑(y?u) ....

漫湿(màn) 枯干(kū) 瞬间(shùn) 喧腾(xuān) ....

2.解释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隐秘:隐蔽,不外露。

凝成:凝结形成。

诱惑:吸引,招引。

喧腾:喧闹奔腾。

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3.文体知识 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可以歌咏、朗诵。

4.作者简介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告别》《游动悬崖》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诗歌,提醒学生注意诗句的朗读节奏和语气。并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及重音。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交流点拨】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2.自由朗读诗歌,请从不同角度概括诗歌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1)从事件看:第一节写我渴望山那边的海,第二节写我追寻心中的海。

(2)从情感看:第一节写我童年的向往和困惑,第二节写我长大后的感悟和信念。

3.诗中的“海”与“群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

4.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诗人借助山和海,表达了一种人生感悟和坚定信念:每个人都有理想,通向理想的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艰苦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二)深层探究

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理解的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小时候理解的山是指具体、可见、实实在在的山,是自然界的山。今天,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体验的增加,“山”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是重重困难,道道险关。

2.诗人领悟妈妈听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

【交流点拨】“我”虽然多次失望,但在爬上一座座山顶之后,又坚持不懈地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在远方召唤着“我”,鼓舞着“我”。诗人相信,不停的翻越,一次次地战胜失望,就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海。而达到这个目标,依靠的正是信念,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海”终将展现在你的眼前。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就是“信念凝成的海”。

3.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交流点拨】“我”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

4.结尾处“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交流点拨】由“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照亮前后的心情是惊喜的,理想境界的实现让人兴奋、惊喜。

(三)语言品析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诗歌,圈画出文章中你认为很美的诗句并尝试鉴赏。(提示:可以从修辞、炼字、韵律等角度加以探究!)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

【交流点拨】“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是梦想着追求新的天地。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

【交流点拨】将山拟人化,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形象生动。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

【交流点拨】形象地写出了幻想破灭的失望心情。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

【交流点拨】“飘”字表示童年的认识毕竟肤浅;“种子”比喻信念;“扎”字体现了理想信念根深蒂固。

5.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

【交流点拨】“一次又一次”强调失望次数多。

6.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

【交流点拨】“一座座”说明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7.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

【交流点拨】“一次次”强调“我”的努力,不灰心。

8.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交流点拨】“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这句话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四)写法探究

诗人为表现主题,运用什么写作手法?

【交流点拨】象征:借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相近的概念、思想、情感。诗人以“海”象征理想的境界;以“群山”象征实现理想途中的重重困难与挫折。“远方为我喧腾”的海,正是诗人苦苦坚守的理想。这样更含蓄地表达主题。

四、板书设计

在 小时候——爬山,看海,失望

山 (不懂妈妈的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的 长大后——生活,信念,自信 那 (逐渐懂得妈妈对“我”的人生启蒙)

边 现在——生活,勇敢面对困难,开创新生活

五、拓展延伸

1.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交流点拨】诗人告诫我们,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到目的就灰心丧气。

篇三:人教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

砚山县民中七年级(上)语文尝试合作教学案共案

执笔:田宓宓 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 课题:《紫藤萝瀑布》 课型:讲读课型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3、领悟自然界生命生生不息的精神美,以及人类战胜困难的意志美。

一、预习导学。

1、本文选自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 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当代_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 2、给加点的生字词注音。 迸溅( ) 沉淀( ) 挑逗( ) 忍俊不禁( ) 伫..立( ) 伶仃.( ) 瀑.布( ) 盘虬卧龙(. )绽..... 3.开( ) 枯槐、词语解释。

.( ) 花苞.( ) 仙露琼浆.( ) ①迸溅: ②伶仃: ③伫立: ④忍俊不禁: ⑤盘虬卧龙:.

4、整体感知课文

本文写了怎样的紫藤萝?有什么样的感悟?

1、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2、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文中划出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文章开头说我不由的停住了脚步,结尾又说 我不由的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三、品味赏析

1、从未见过开的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涨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1、搜集关于如何克服困难的名人名言.

2、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怎样的功力?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1.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有( )

A.伫.立(zhù) 仙露琼.浆(qi?ng) B.伶.仃(líng) 盘虬.

卧龙(qiú) C.迸.溅(bèng) 忍俊不禁.(jìn) D.笼罩.(zhào) 睹.物释怀(dǔ) 2.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 ②那里盛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第一处加粗的“盛”读音为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加粗的“盛”读音为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

①香气似乎是淡紫色,梦幻一般轻 轻( )着我。

②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 ),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③颜色便上浅下浓,好像那紫色( )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A.笼罩 移动 堆积 B.围绕 流动 堆积C.笼罩 流动 沉淀 D.围绕 移动 沉淀

砚山县民中七年级(上)语文尝试合作教学案共案

执笔:田宓宓 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

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型:讲授课型

学习目标:

1、培养快速阅读的方法,训练准确复述课文的能力。。

2、结合语言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人生哲理并能联系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一、预习导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住音 训jiè( ) 峭壁..( ) 迂.回( ) 凝.视( )暮.色( )啜.( )泣 纳罕..( ) 嘲.笑( ) 屡.次( )凹凸..( )瘦骨lín xún( )头晕.目眩.( )灰心丧.气( ) 高不可攀.(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迂 回: ②训 诫: ③瘦骨嶙峋: ④灰心丧气: ⑤纳 罕: 3、文章讲了什么样的一个故事? 作为一篇记叙文,请快速找出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 人物: 地点: 起因: 经过: 结果: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分析文章结构,并归纳各个部分大意。

2、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爬下悬崖时的语句和“我”走第一步时的动词, 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什么心理?

3、父亲指点“我”爬下悬崖时,“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4、“啜泣”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几次写到“啜泣”?含义有什么不同?

5、课文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含义?

6、爬悬崖这件事给了“我”什么启示?(“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的是什么?)

三、 语言品析

1、“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这些语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2、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3、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四、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如何克服困难名句,事迹和同学交流。

五、训练提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头晕.( )目眩 灰心丧.( )气 着.( )眼于 动弹.( ) 落.( )在最后 啜.( )泣 屡.( )次 空.( )地 2、选词填空。

①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 (A强大 B强壮 C强健)的手臂中。

②“嗨,慢着,”我软弱地 (A哀求 B祈求 C请求)道,“我没法 ③那座悬崖就 (A屹立 B挺立 C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 3、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标“走下去,再走一步”有两层含义:①要那次“我”感到难以走下悬崖时,在父亲的指引下 ;②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时, (2)文中父亲对“我”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3)本文通过写“我” 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人生哲理:

砚山县民中七年级(上)语文尝试合作教学案共案

执笔:田宓宓 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 课题:《短文两篇》 课型:自学课型

3.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4.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学习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

格。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一、预习导学

1、认识作者。 (1)小思,原名___________有笔名_______。祖籍广东番禺,香港作家。 (2)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是台湾知名画

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

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收敛( ) 颤( )动 零落( 卑微(.) 宽恕( ) ) 淘.洗( ) 固执. 一丝不苟.

(3、解释词语。. .... ) 收敛 卑微

宽恕

一丝不苟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蝉》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找出来并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

情?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

3.“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

受?

4.归纳这篇短文的写作特点。

《贝壳》

1.《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拓展延伸

实践作业:课外搜集一些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求的名人名言。

四、训练提高

1、给加点字注音。 收敛( )颤 卑微(.动( )聒聒( )宽恕( ) )痕迹(. )短暂.( )一丝不苟.( ) 2、请你解释下列词语。... .. ①收拢,合拢。( )②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 3 ③宽容饶恕。( )④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 )

B.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接受。 C.如果蝈蝈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4 、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D.小李玲是个近视眼,黑板上的字对于坐在第三排得她来说还是遥遥在望。.大公鸡昂首挺立,吹响了新一天的号角。( )

A.校园里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宁获得了全市数学竞赛一等奖。 B.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英语课,每节课对于老师的提问都随声附和。

5 、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准确的一工项是( CD..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你那进取的心。 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虚张声势,树立信心。 )

1.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 )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 2.那么小,却那么响,竟( )一个夏天! 3.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 )了那烦人的聒聒! 4.在阳光、沙粒和海浪的( )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的痕迹已完全消失了。 A、收敛 响亮 宽容 淘洗 B、收敛 响彻 宽恕 淘洗 C、收拢 响亮 宽容 冲洗 D、收拢 响彻 宽恕 冲洗 6、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准确的一工项是( ) 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1.为了这样一个( ! )和卑微的生命,上仓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2.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 3.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 )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4A.我只是(、懦弱 戏弄 )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沉静 伫立 B、脆弱 戏弄 沉静 站立 C、懦弱 挑逗 沉淀 站立 D、脆弱 挑逗 沉淀 伫立

砚山县民族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合作学案 执笔:田宓宓课题:《在山的那边》 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课型:自学课型 学习目标: 1、培养朗读诗歌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出恰当的语气。 2、理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蕴含的意义,领会本诗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领会诗歌中阐述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难努力奋斗的精神。 一、预习导学 1、本文作者 ,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1978年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并开始诗歌创作,毕业后从事教师、编辑等职。1992至1994年旅居英国。著有诗集《 》、《 》。 2、生字词学习。 (1)写出相应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痴想( ) 想望( ) 铁青( ) 诱惑( ) 隐.mì( ) ..一shùn( )间 xu.ān( )腾 枯.干( )(2)辨析形似字: . y?u( )稚ān ( )闹?u( )惑 àn ( )染ù( )花 huàn( )想寒xuān ( )良yǒu( )不分 (3 痴想: 隐秘: 喧腾: 诱惑: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1、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2、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分别象征什么?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一)、根据课文原词填空。 ①我常( )在窗口痴想。 ②山那边的山啊,( )着脸。 ③是用信念( )的海。 ④一颗从小( )来的种子。 (二)、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前后矛盾 、重复哆嗦 、表意

不明(歧义)

1.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 )1、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 )2、一进入会场,我们就看见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 )3、我们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 )4、只有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 )5、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6、我将来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 )7、我断定他大概会考上大学。

( )8、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 )9、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 )10、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 )11、我们没有理由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12、尘土太厚,这又怎能不让卫生检查团的人不皱眉头呢? ( )13、开刀的是他父亲。 2.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项。( ) A、为了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要加强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B、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C、不管科学的道路上有很多艰难险阻,但他还是勇往直前。 D、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3.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项。( )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B.难道你能否认水不是往低处流的吗? C.老师慈爱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 D.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禽流感疫情慢慢地被控制住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举行。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正考虑在最近的20至30年内建造5条跨海隧道。 B、大气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培育、收获。 C、在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D、连战、宋楚瑜对大陆的访问,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 6.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教育,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春天的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语言流畅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D、我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摄入镜头,制成相册。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篇四:2014年语文初三一模好作文(在探索中成长)

在探索中成长

三帆中学 初三3班 杨家祺

我坐在电脑前,一次次地按着回放键。叶甫根尼·基辛坐在一架钢琴前,弹奏着,弹出的声音是那么动听,粒粒饱满,如一颗颗珍珠滑落玉盘。这美妙的声音究竟是如何弹奏出来的呢?我思索道。

晚上,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那一串串灵动的音符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久久回荡。我不自觉地从被子里伸出手来,想象着空中有一排键盘,弹了起来。“要想弹出那样的声音,把指尖的力度加大一点怎样?”我试了试,但脑中想象的声音太沉了。“那轻一点呢???不行,那样的声音软绵绵的。”就这样,边想边弹着,我渐渐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早,我便爬了起来。脑子里第一件事便是要上琴试一下我昨晚想出的两种弹法。于是我找到几张废报纸团成团儿,塞到父母卧室门的门缝里,然后打开琴盖,坐在钢琴前开始我的“研究”。果真,昨晚所想的两种弹法一种太沉,一种太软。但我并不灰心,而是从最枯燥的音阶开始练习,想办法弹出那种理想的音色。不知不觉间,太阳光从琴外沿缓缓移动到了琴中央,我仍是没能琢磨出那神秘的声音是如何弹奏出来的。

中午吃饭,母亲看着“停碗投箸不能食”的我,微微笑了。她说:“孩子,妈妈是做研究的,在研究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有两个要素最重要,你知道么?”我困惑地摇摇头。“是好奇心与耐心。好奇心促使你开始探索,而耐力则会将你带到真相的彼岸。”

听完妈妈所说的话,我在饭后再次坐到钢琴前,再次按下回放键,我侧耳倾听着,用心去感受基辛的指法以及力度,想象着他的神情与身体姿势,而后一句句地跟着他学弹法,体味其中的改进之处。每当有一处弹奏出了我理想中的音色,心中都无比地欣喜。终于,在基辛为我弹奏了第二十一遍那首曲子后,我发现只要将指尖放平,手腕松弛,就可以弹出那样优美的声音!

确实,正如母亲所说,探索起源于对外界事物的好奇,而探索的过程则是需要我们用执著与耐心去完成的。我相信,正是这一发现将照亮我的人生探索之路。

篇五:2014年语文初三一模好作文(在探索中成长)

在探索中成长

初三(11)班 黄静宜

在儿时,我们常常会有很多问题,会缠着父母解答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面对未知世界的渺茫和新奇,探索便成了孩子的天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却忽略了人的本性——发现与探索。人只有在不断探索中,才能使心智成熟,精神丰盈,一步步迈向成长。

那么,在探索中成长,我们又将收获些什么呢?

首先,在逐渐深入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将收获独特的心灵体验。孩童在仰望满天星斗时,会去思索那浩瀚星河背后所蕴藏的奥秘。在仰望波涛汹涌的大海时,回去想象那海面之下更为波澜壮阔的画面。在这样的探索中,他们会收获一种绝妙的体验,这体验如同画笔,为他们勾勒出了瑰丽的未来,叩响了兴趣的大门,永远伴随他们成长。

其次,在探索中成长,我们还将收获非凡的知识果实。牛顿在苹果树下被掉落的苹果击中头部,从而开启了他探索的旅程。试想,若牛顿面对这普通的生活现象,像常人一样视而不见,那何时才会有万有引力的发现呢?古往今来的科学家无一不是在历经艰辛的探索之后,才为后人留下永垂千古的智慧结晶的。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亦如此。面对难解的现象,只有秉着不断探索的严谨的科学精神,才会收获知识带给我们的力量。

不仅如此,在探索中成长,还将为人类社会换来文明的进步。从中国古代流传的嫦娥奔月的传说直至今日民族飞天梦想的实现,这其中经历了多少艰辛探索的不眠之夜,我们不得而知。而中华民族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探索、求知的精神,才会如此迅速成长,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

一个人,一个国家都因探索而不断成长,都因探索而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我们的能力会在探索的过程中被充分展现,熠熠生辉。有一句谚语说得好:“探索是人类一切文明活动的源泉。”没有了探索,生活会丧失许多乐趣,人类的潜能也无法被发掘。

所以,让我们在探索中成长,让探索的精神成为照耀我们前行的启明星。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