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小小的山村说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9:19:52 体裁作文
小小的山村说课体裁作文

篇一:(最新长春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山村》说课稿

《小小的山村》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板块“美丽的乡村”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坐落在山谷里的美丽的小山村的描写,抒发了对美丽的小山村的喜爱之情。语言质朴,用词准确,比喻贴切,首尾呼应。

作者以问句开篇,用一个“山环水绕”就勾勒出了小山村的总体特点。作者运用贴切的比喻、拟人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小小的山村的喜爱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到了中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仍不可忽视。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默读,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

三年级的孩子,刚刚尝试独立识字写字,还不能够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教师还应做适当的引导;对于文章不理解的地方还不能有效地提出疑问,教师也应恰当的点拨。

结合以上内容,我是这样确立《小小的山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喜爱乡村,感受自然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

2、认识七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舍”。

3、通过品读文章,了解小山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尝试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文章所表达的自然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

综上所述,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流程的:

一、 谈话引入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游玩,去哪呢?去这里:(板书课题)小小的山村,学生齐读课题。

2、师问:(板书)你爱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吗?引出下文。

设计意图:引入直接,直奔主题。本节课上我没有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我想打造一节与小山村风格一致的绿色、低碳的语文课堂。

二、 初读课文,正音正字。

1、交流识字方法。

2、自读课文,独立解决生字词。

3、游戏:带小猪回家,巩固生字词。

4、书写:猪,师生同写,互评。

5、生字回文。

设计意图: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感知大致把握后,为他们在部分中的学习搭起一个认知背景面,并为部分学习时紧密联系整体找下底座,使学生的学习更趋丰富。

三、分析研读,感受文章所包含的自然美与文字美。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聆听感受小山村的风光。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小山村的所闻与所见。

3、汇报交流。

4、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片段。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品读感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的情感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通过默读、自读,引导学生找到重点语句,划出重点词语,把它们作为语言训练的依托点,引导学生组织、转化语言,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提领而顿、促使学生主动读书。从自主性读,到感悟性读,再到评价性读,学生

自然的感受到小山村自然淳朴的美丽风光,此时课文的语言已积淀于心,进而转化为他们的语言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研读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四、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在处理教材上“炼真金”,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大胆剪裁,精心重组,可以将课文转化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块式材料”,以专题性的块材料,替代以篇为特征的语言材料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减少头绪、构筑张力点,取点成面,也便于引导学生凭借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进行自主实践,探究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意义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对学习意义探寻与创造的过程,成为积淀语言、培养习惯、发展智力、人文熏陶的过程。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当是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应当尊重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一种分类关心、个别引导、全员帮助的态度来积极营造和谐、互学、相帮的教学氛围,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我会为此而不断努力!

篇二:《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说课稿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说课稿

还地桥镇小学 张大春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s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这里的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森林就是毁灭自己。本文以一把“斧头”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山村由“美丽”走向“毁灭”的过程,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文章的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这一单元的课文都围绕着“保护环境”为主体,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愿望。

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我所说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结合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和本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掌握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

文中蕴含的道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学生在阅读时,要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本单元训练重点、课后思考题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为:读通、读懂课文,明白小山村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 教学难点为: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说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实践。”因此,在本课设计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带讲,读思结合,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个性化的表达能力,以求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教法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所以整堂课我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课件,图文结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和洪水肆虐冲走小山村的情景。

2、朗读感悟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3、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

四、说学情、学法

三年级学生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想更活跃了。教学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取多读多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及学生的特点,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本课的

教学。

第一个环节:以画导入,激活情感。

上课伊始,我以多媒体呈现小山村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回忆旧知。然后娓娓道来:“将学生带到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山村,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同学们一定想到昨天我们读过的一篇课文,从而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第二个环节:图文结合,对比质疑。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让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美”的氛围,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个小山村。接着出示文本,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帮组学生加深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画面和朗读感悟中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

人们对美的东西都有无限向往之情。在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后,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这么美丽的小山村,想不想去看看?”

我想学生一定会说:“想去!”

然后我话锋一转:“可是没有机会了,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已经消失了,被洪水冲走了。”同时让学生观看洪水肆虐冲走小山村的短片,从声音、画面方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并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为小山村的消失感到难过、惋惜。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以教材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把课文重组,力求通过强烈的对比,给学生造成巨大的视觉冲击,感受小山村由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学生带来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把学生的求知欲迅速调动起来,使学生迫不急待的想寻求小山村变化的原因,将学生自然而然的引入到本课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自主合作,探究原因。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在教学中我将运用朗读感悟法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首先,我抛出问题:如此美丽的小山村就这样被无情的洪水冲走了,是什么原因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2至4自然段,勾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2、和同桌交流这些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3、同桌讨论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最后,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读这些句子: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运下来。就这样,山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抓住重点词“谁家”“拎起”“一棵一棵”“一年年”“一代代”等组织学生思考和感

悟,理解到小山村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乱砍滥伐造成的,再让学生读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让读成为语文课上最经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是新课标所极力倡导的。

【设计理念:本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在读中层层加深,层层提高,加深后再度,在体验,在品味中体现人文性,让学生站在“读者”的地位上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文本的语言魅力。】

第四个环节:情感升华,明白道理。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在学生充分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后,我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同时让其明白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森林就是毁灭自己,并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从小要树立环保意识。

第五个环节:联系实际,拓展延伸。针对现在存在的一些砍伐树木、破坏环境的社会现象;让学生谈谈自己打算怎样做,在倡导学生写一条号召人们保护环境的广告词,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板书:

美丽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乱砍滥伐

消失

这一板书方式在于抓住小山村的变化,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种板书直接揭示了中心,突出了重点。

篇三:小小少年 说课稿

《小小少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的插曲,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少儿歌曲,《小小少年》这首歌曲旋律变化重复,曲调舒展而有起伏,在歌中虽然唱出了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但此时此刻他仍然表达了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表达主人公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歌词也表达了大部分少年儿童的心声,容易引起学生们心灵的共鸣,歌曲难度不是很大,朗朗上口。

二、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因此学生的音乐基础和歌唱水平不是很好,所以我降低了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我把学会歌曲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初步认识感受附点八分音符。

三、设计理念: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本节课通过师生谈话引出学生平时中的烦恼与挫折,接着激发学生用歌声表达自己要勇敢地面对生活,让生活充满阳光。在学唱曲调的过程中结合进行附点八分音符的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去掌握其节奏时值。从而突破重难点。整节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挖掘教材中的音乐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培养音乐素养。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通过用教材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1

本节课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启发引导法,对比感受法等。

四、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吗?生:有

师:那你们都有那些烦恼呢, 能跟老师说说一下吗?

师:刚刚同学们都畅所欲言说了自己的烦恼,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小小少年》这首歌曲,看看它是不是能表达出你们的心声。

2、简介歌曲。

歌曲《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中的主题歌,这个影片中的主人公呢是一个德国小朋友,他非常的聪明,还很爱唱歌。他的父亲被人诬陷,被判入狱,海因策和坏人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最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拯救了父亲。

3、请同学朗读歌词。

4、聆听歌曲《小小少年》。

5、学习附点八分音符

(1)看一看歌曲中用的最多的节奏是什么呢?用笔画出来。

(2)听一听老师范唱与歌曲范唱的区别,哪种唱法好?(教师把附点音符改成八分音符来唱)

(3)师从连音线的图解中讲解附点八分音符时值。

2

得出结论:附点八分音符是在八分音符的基础上,延长把八音符的一半。

(4)听辨练习。

6、跟琴学唱曲谱,感受歌曲的弱起节奏。

7、演唱歌曲

分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鼓励学生用明亮略带忧虑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

8、在《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他被烦恼打倒从此消沉了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同学的年龄跟他相仿,也许在某一天你的烦恼也会悄悄来临,希望你能象他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困难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9、课堂延伸----欣赏德语版的《小小少年》。

10、作业:回家把《小小少年》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3

篇四: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说课稿

27.《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说课稿

温县第一实验小学 段利娟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上册第27课《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是语文出版社S版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本文讲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的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的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郁郁葱葱”、“各式各样”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山村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四、 说教法:

1、以读代讲法:关注学生个性,营造一个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师生平等对话,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2、品析词句法: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品读语言,在揣摩语言形、声、色中感悟语言,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因此,我抓住了许多重点词句引领学生朗读感悟。最后充足文本,并超越文本,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五、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议议,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六、 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预设两课时完成。

小小的山村说课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深入探究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下面我将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师:孩子们,欢迎走进今天的课堂,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山村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课件)

4、师:孩子们,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词语,一起来填一填。(出示课件) 这是一个 的小山村。(山清水秀、美丽、鸟语花香、风光秀丽、树木茂盛、风景如画、空气清新……)板书:美丽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通过出示美丽的小山村的画面,让学生补充句子“这是一个 的小山村。”既训练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与后面小山村的遭遇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灾难的来临。

1、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

2、教师范读。

3、教师提问:从这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4、教师提问:当你看到可爱的鸟儿、欢快的鱼而被咆哮的洪水冲走时,你的心情如何?当你看到牲畜、家具、房屋、可怜的人们被汹涌的洪水冲走时,你的心情如何?

5、指导学生带着痛心惋惜的心情朗读第五段。

6、(出示视频)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洪水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设计意图:小山村是美丽的,然而美丽的东西总是短暂,笔锋一转第五自然段描写了来势汹汹的洪水吞没了小山村。第五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充满悲情的范读,更让学生为小山村的消失而痛心惋惜,学生很自然的产生疑问:“悲剧为何会发生?”

(三)学习二、三、四自然段,分析灾难降临的原因。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并板书:?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3)师板书:砍树

2、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理解:

(1)出示第二自然段。

(2)学生齐读

(3)分析句中“拎起”、“谁家”、“一棵一棵” 等重点词

(4)提问:从人们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师指导朗读。

(6)提问:正是这种随意的砍伐,无知的砍伐,使小山村周围的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7)提问:假如我们看到这一块块光秃秃的土地,此时我们会有着怎样的心情?

(8)指导学生读出气愤的心情。

3、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导学生理解

(1)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2)分析除了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还会发生什么情况?

(3)提问他们把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木都变成了什么?

(4)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我们这么复杂的心情。

4、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理解

(1)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2)齐读这段话。

(3)提问:“还不错”是什么意思?

(4)提问:看他们这样肆无忌惮砍树过日子,挺满足,此时我们有什么担忧? 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文中的这些句子不易理解,而分析灾难降临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

过学生朗读、对句子的分析理解、教师的适时点拨,使学生理解村民的砍树行为分三个层次,一是随心所欲、毫无意识的砍伐;二是无休止、随意浪费的砍伐;三是自私自利、满不在乎、只顾眼前利益的砍伐。这种砍伐使周围裸露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环境越来越恶化。指导学生从读中体会心情,可以更好的理解重点句子。

(四)出示第六自然段,再次感受灾难的无情,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1、齐读

2、教师总结。

设计理念:学生再次感受灾难的降临,真正意识到汹涌的洪水吞没了小山村,吞没了斧头,吞没了人们所谓的“好生活”,这一切都是村民乱砍滥伐的行为造成的。悲剧的制造者是生活在小山村的村民。此时,学生的心情是愤怒的,这种愤怒化为语言是犀利的。所以此环节重在学生的直抒胸臆,个性表达。

(五)总结全文,探究深层原因:

1、师:注意感情的变化,齐读全文。

2、师:看着板书,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本课讲了一个小山村的什么故事?(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乱砍滥伐,导致小山村消失的故事)

3、师:为什么乱砍滥伐会导致小山村消失呢?我们一起来看段资料。(出示课件)

4、(出示课件)了解山村消失的根本原因。

设计理念:通过“本课讲了一个小山村的什么故事?”这个问题的提出,意在总结全文,呼应题目。关于增加植树造林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六)拓展延伸:

1、师过渡语:再继续破坏环境,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会消失,现实生活中,其实我们有时也在间接地毁坏树木。(出示课件)比如: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纸张的浪费,,我们应该怎么做?(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己在包里装一双筷子,既卫生又环保,平时要节约用纸。)除了乱砍滥伐,环境被污染被破环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大家看,(出示课件)

2、播放音乐《低碳贝贝》。

3、师: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让这个美丽的星球与我们共存。板书:保护环境

设计理念:学生了解了小山村消失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破坏环境造成的。而现实生活中环境破坏的现象比比皆是,通过播放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环境的危机。从而号召大家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增强环保意识迫在眉睫。

(七)作业设计:

小组合作办一份宣传环保的手抄报

设计理念:这样的作业力求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造空间,在作业中,学生不知不觉地经历了从学到做、从读到写、从课本到实践的语文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27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砍树

美丽 ————?——— 消失

保护环境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的概括文章主旨

篇五: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小小的船》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小小的船》说课稿 本课是一首童谣,作者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童谣诗句优美,富于想象,充满童趣,给我们描绘了“我”在一个晴天的夜晚看到的天空的景色。童谣中形象的比喻,奇妙的想像,充满童趣。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又要挖掘出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在此基础上一起来感受童谣带来的意境。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逐步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在本课的教学中,结合一年级学生比较幼稚,天真的学情,我注重运用图画,音乐和语言描绘相结合,把学生带入飞上月亮的生动情境之中,在进入情境之后,充分利用儿童进入情境的感受、情绪,来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语言。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降低学生理解诗句的难度。教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导入部分,我用一个谜语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培养了他们认真听的习惯,并能一边听一边想。这四句短短的课文,前两句写“我”在地上看天上的月亮“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只小船,描摹月亮可爱之状;后两句写“我”已经坐上月亮,在月亮上看见蓝天和星星。两者之间的空间跨度是非常大的,教师启发儿童展开想象进入情境,是完全顺应了诗人的思路和情感的起伏。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的学法是诵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且本课诗句优美,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美的感受,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一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时容易发生唱读的情况,需要教师的指导,怎么样的指导才能不流于表面形式?因此,我反复思考,采用逻辑引读,在这里起到的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

总之,我在本堂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在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的意思,运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教具准备

板画一张《晴朗的夜空》,圆月和新月图各一,绘画纸(学生每人一张),幻灯片,录音磁带。

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教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

下面就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主要设置四个环节。

1.复习检查。

通过检交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观察、感受又思维、表达,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1)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要是月亮挂在蓝天上,那该多美呀!(教师出示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新月并粘上)。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教师趁机提问:

s.这是什么样儿的月亮?诗人把它说成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b.课文中小朋友看弯弯的月亮为什么觉得像小船?

c.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

由浅入深的提问,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激发学生飞上月球的愿望,体会诗的意境。

(2)综合运用图画、语言、幻灯、音乐再创情境。

(教师描述)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2(放音乐)现在人听着音乐轻轻摆,慢慢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说自己已经飞上蓝天,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当学生睁开眼睛,(师打开投影,放上幻灯片,左右移动幻灯片并描述)哈,小朋友现在我们已经飞上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的船》(师放64、小的船》),伴随着歌声的响起,学生就会进入美妙的境界。

教师随即出示句式:我看见()。引导学生说出:宇宙飞船上天,航天飞机登上月球等。接着再用“蓝蓝的天”进行说话训练。例如蓝蓝的天上有什么?我在蓝蓝的天上干什么?个难看出,在理解重点句子时,根据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往往为此而兴奋不已,学生情绪为之高涨,进入一个高潮。此举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学就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3.朗读训练。

—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范读,即范读指导。

接着进行引读激情。在这里引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采用逻辑引读。

(1)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2)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

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小环节,使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

比赛的规则是:感情朗读要把闭着眼睛的小朋友仿佛带上蓝天。再通过个别、

小组、大组赛读,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读。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演读使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文字符号,借助教材的直观在大脑中建立鲜明的表像联系,而且实现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表像运用外显的形体动作和语调音色表达出来。

在这较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围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做法是:

a.自由演读b.个别演读c.全体演读

自由演读,按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化的程度不一而进行。

在自由演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运用外显的,自身喜欢、掌握的形体动作,来更好地表现并体会到诗的意境。

在自由演读的基础上,再请个别学生上台演读,通过评比,感情是否投入,动作是否和谐,从而让其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模仿演读较优秀的学生,边读边演,这时学生会置身于那诗的情境之中,其中在全体演读时,教师也可以成为其中一分子。

4.创作想像画。

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散性思维出发,采用此环节。

作画内容是二十年后,我在太空旅游。

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

作画时,教师可用上音乐泻染气氛,此时学生会进入未来世界,幻想着遨游蓝天的情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二十一世纪的太空美景。

我想在上课时,如果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那么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必定会水到渠成。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