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感叹生命,重阳节札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7:20:17 小学作文
感叹生命,重阳节札记小学作文

篇一:《重阳节的传说》教学反思

一、激情的老师点燃了学生的激情,成就了激情的课堂.

课如其人.我的课堂,激情永远不会缺席.热情开朗、积极乐观的我,总是用一颗阳光的心来爱孩子,爱教育.我一直喜欢白居易的这句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喜欢看云的这句“要想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必须首先要有感。”更喜欢“要想让学生走进文本,教师必须先走进文本。”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初,我用自己饱满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领他们身心愉悦地走进文本中。课中,引导学生体会桓景斩妖除魔的原因时,我声情并茂地讲解:“是这可怕的瘟魔,让原本一个个和和睦睦的家庭变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让学生从特意营造的氛围中与主人公同呼吸,萌生出对瘟魔的憎恶。桓景除魔时精彩段落朗读时,我的“激动”也刺激学生“动”了起来。课尾,我引导孩子回忆这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鼓励他们在学会复述能力的同时,把这个传说讲给你想告诉的人。“在很久很久的将来,我要把这个美丽的传说告诉我的后代??”这充满童真童趣的话语,不正是激情课堂的最佳诠释吗?

一堂课,老师激情饱满,身心投入,学生神采飞扬,鲜活灵动,课堂能不迸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吗?

二、个性朗读拉近了老师、学生、文本的距离,三者交融为一体。

《课标》指出,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读中独特的个性体验。设计教案时,我尤其注重孩子朗读能力的训练。侧重找出本文中关键的句、段进行理解、体会、朗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尊重孩子的个别体会,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读。本文中,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的过程是重点。我让孩子们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试着写出自己的体会。在抽生个别谈了体会后,将自己深刻的体会放到句子中读。

三、追问让课堂迸发出不可漠视的非凡魅力。

课堂需要追问,需要巧妙地有策略地追问,这样或许会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四、对学生学法指导贯穿课堂始终。

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是关键,怎么样在公开课上也能如平常课,展现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呢?

不足之处:

一、找到了语文知识训练点,但没落实到位。(典型的想到没做到)

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有点平均使力,教案设计得虽然不错,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卡壳。

二、预设很巧妙,生成却更精彩。

一堂课,课前精心巧妙的设计,会令授课者做到胸有成竹,但同时,过度的关注预设,却往往会被死的教案牵着鼻子走,而忽略了现场生成的精彩。

教学机智是一种教育智慧。它需要我们教师具备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尤其需要意志的果断性。它是我们迅速地了解学生和机敏地影响学生的教育艺术。看来,在修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时,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呀!

三、精雕细琢虽华美,顺其自然更显真。

公开课,为了让课堂出彩,教案的精心设计,课件的精美制作,时间的合理分配,学生的积极性??所有问题总是纷沓而至,哎,自然而然就少了很多本真的东西,也少了许多原滋原味的语文课堂味儿。常常艳羡那些能轻松自如立于讲台,能收放自如地挥洒于课堂上,能把“语文老师站上讲台就姓语”演绎得淋漓尽致。但也知道,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心中有“底”,扎实的语文功底!

篇二:《重阳节的传说》教学反思

《重阳节的传说》教学反思

《重阳节的传说》教学反思

重阳节的传说是本书最后一单元的一节精读课,内容主要讲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先交代了桓景为降妖救人,历尽艰辛,拜师学艺;接着写桓景是怎样除掉瘟魔的;最后讲了重阳节的一些风俗。赞扬了桓景斩妖除魔、为民除害的精神,课文内容较浅显易懂,通过课堂效果及自我反思我总结如下:

1、教学的设计很细致,重点突出,内容较丰富。上课初先复习字词,这对基础部分的回顾能让学生打好基础。然后进行有价值问题的提问,提出问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排序,这部分的处理能较好的锻炼学生对课文理解及归纳信息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环节更加清晰。

2、板书概括很用心。用一首小诗来总结全文,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板书既能总结全文,又能使学生有所收获,而且板书都是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而得出的,对于这样的效果学生会记忆犹新,而且对课文的理解会更有帮助。

3、拓展内容较丰富。本文用了两种拓展方式,一个是回忆传统节日及风俗,另一个是找出相对应节日的古诗,这部分的课堂效果非常好,学生积极性极高而且课堂参与度也有所提升。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还是有表达的欲望的。这是我从中得到的体会,通过这样的设计及教学反应,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古诗,而且将一些节日的习俗进行了整理和回顾,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能充实教学内容。

存在问题之处:

1、教师引导的痕迹重。最好的课堂效果应该是学生为主体,由他们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加以引导和评价,而本课对于内容的理解都是教师的牵引,显得问题特别多、特别琐碎,想放不开手的妈妈,领着孩子一步步前行。这样的课程对于孩子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2、课文读的时间少。任何内容的感知都应该建立在读熟、读懂的前提下,而本课的设计却恰恰少了很多读,在课堂上原本用来读的时间也用来去分析了,所以学生有些感受还是没有说出来,这就是因为读的少的缘故,有些问题是老师告诉要读出什么感觉,然后让学生去读,这样就是把教师自己的体会强加给学生,学生在没能理解的情况下当让不会出现读的好的情况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就是读书的效果和作用,在以后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侧重让学生读,给学生足够读的时间,在对学生的读加以指

导和评价,这样自此基础上的分析及感受都会大有提升。

3、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学生干启不发。对于重点问题及语句的分析教师先提出问题,但是很少有人会回答,在教师启发后效果还是一样,出现这样的效果我觉得一方面和学生的积累少有关还有教师的引导方式及引导的语言不到位,在教师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做出的预设有时是不准确的,当课堂出现干启不发的状态时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4、课堂气氛一度低沉。课堂气氛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高的时候,这堂课就不会有什么效果,学生只会对他们知道的或是感兴趣的内容才会聚精会神,如果学生课堂气氛低沉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他们不感兴趣,或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出现低沉的状况,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设计和调动课堂积极性的方法。

篇三:生物教学中感悟生命价值

生物教学中感悟生命价值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生命教育被纳入高中生物教材中:“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1],本文旨在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点阐述,使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会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成全生命,实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的面对自己的人生。

关键词 生命教育 认识生命 欣赏生命 珍爱生命 成全生命

目前,全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一方面,全球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被严重破坏;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物质生活,而人的生命却越来越渺小而脆弱。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校园根深蒂固,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生活情感的困惑,甚至是家庭的变故,一些学生自暴自弃,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或伤害他人生命。这些悲剧的出现,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写到:“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1]。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系统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2]。我们的生命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更是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使命。通过日常的教学生活点滴,要使学生认识和关心自然界生命,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同时在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反思中,学会感恩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延续生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直面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站在讲台前,我们的课堂便是向学生传达生命价值最好的渠道。高中生物新教材中也处处蕴涵着对生命价值的阐述。

1 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教材处处体现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中提到了生物多样性,并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特别是潜在价值,目前我们人类还没有发现和利用的一些价值,万一没有保护好,我们将无法再发掘利用,所以我们更应该有这种保护意识,参与到保护濒危生物的活动中。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等同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有一次我带领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探究污水中微生物种类和生长状况的研究”,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数量和形态特征,并连续一个月观察微生物的生长状况。当学生用显微镜看到肉眼所无法看到的生物时,更多的是孩子们的惊喜和感动:他们体会到了生命的多样和美妙。使学生懂得应像敬畏人类生命一样敬畏其他生命,关爱生灵[3]。在此基础上,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最早的生物是单细胞的生物,通过漫长的演变,才得以进化成我们人类,于是学生有了更深的感叹,感叹生命的来之不易。

在介绍了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缺乏,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等,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地球的意识: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于是在《生态工程的实例与发展前景》一节中,学生展开了深刻的讨论:如何让生态工程获得更多的经济、社会、自然效益。特别是“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与启示,学生深深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千万不可以忽视大自然无穷的力量,生命离不开环境。于是在4月22日“地球日”到来的时候,学生们用手中的画笔绘制生动的图画,呼吁大家高度重视环境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感叹生命,重阳节札记),拯救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我们要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一起共享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全球人口的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我国又是人口大国,对于人口控制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了解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每个人对婚姻、家庭、社会的责任、义务。

2 认识生命,感谢父母赋予生命

《分子与细胞》开始第一节就提到了“人的生殖和发育”,于是我便向学生讲述了人的生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男性的精子经过千心万苦和女性的卵细胞在输卵管里相遇并结合后,便形成了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进行分裂,进行胚胎发育,经历了近280天的努力,发育成熟的胎儿经母亲分娩来到人间。新的生命便在母亲的痛苦和欢喜中诞生了。再加上自己也刚刚初为人母,便有了更深切的直观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告诉给孩子们。同样,培育孩子的成长也是一项艰苦的任务。从父母的艰辛中孩子们懂得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善待母亲,感谢父母赋予我们生命,这也是生物教学中最值得倡导的主题:知道生命既属于我们自己,更属于家庭和社会,特别是辛勤养育我们的父母。于是便有了母亲节给孩子们的叮嘱,“孩子们,给妈妈一份礼物或是一份祝福,哪怕是一个再简单的拥抱”。

记得一次母亲节的第二天,一个学生惊喜的跑过来说,“老师,太谢谢你了,听你的建议,我因为住宿不能回家,于是昨天给我妈妈打了个电话,问候了一下,妈妈电话里激动的都要哭了。”于是在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哪怕是重阳节,我都会特意关照孩子们为家里人送上一份祝福。

孩子们懂得了感恩。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们渐渐学会与人为善,学会理解和尊重养育自己的父母、教导自己的老师和共同学习玩耍的同学朋友,学习与他人沟通与交往;在各种探究性的实验与各种调查活动中,进行小组活动与讨论,培养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分析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欣赏生命,感叹生命如此美妙

《遗传与进化》中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学生动手组装了DNA的模型,无不钦佩于DNA独特的结构之美。之后向学生介绍DNA的特异性,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每个人的DNA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内心的自豪感由然而生,不经感叹起生命的美妙。同样,大自然中的万物也是独一无二的,通过大自然各种生物独特的美来感动孩子们,动物、植物,哪怕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学会欣赏生命,爱惜生命。

自然界中的万物起源于共同的生命,经历了从原始的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受精卵到分裂、分化、生长发育、成熟、衰老、死亡的不同的阶段,学生懂得了每个生命的精彩,感叹生命的美妙,更感叹于人类的智慧与使命。 在介绍内环境稳态时,机体可以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使其稳定。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生命其实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有其自我调节能力;如果外界环境超过一定限制,生命有可能要崩溃,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珍惜我们的生命,珍惜它的来之不易。

《人类遗传病》一节,向我们介绍了各种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并通过调查人类遗传病,计算发病率,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幸的人,而自己作为一个健康的个体有多幸运。记得在讲21三体综合征时,我给学生放了响誉世界的“天才”音乐指挥家舟舟指挥时的视频,学生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沉浸在舟舟忘我的指挥中,更被他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所震撼着,学生深深感叹生命竟是如此的美妙动人,而自己也更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勇气。

4 珍爱生命,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

正是出于对父母的感恩,对生命的感叹,才有了对生命的珍爱,健康和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但是,疾病、战争却给人类带来了无比深痛的灾难。如今,毒品,正悄悄地向我们伸出了魔掌,吞噬着那些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人们的生命。鉴于此,对我们学生要进行珍爱生命教育,它是我们做教师的职责。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科学、技术、社会 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一文中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毒品?为什么要远离毒品?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吸毒人员的照片等,当血淋淋的照片向学生展示时,学生表现更多的是震惊,为它的危害而震惊,于是便有了远离毒品的坚定的信念。让他们了解我国当前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增强禁毒意识。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禁毒宣传活动。

在讲述爱滋病内容时,结合教材关于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我向学生讲述了HIV侵染的过程,发病机理,爱滋病的传播途径等,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爱滋病工作的严峻性,爱滋病正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和我们每一个家庭。让学生掌握预防爱滋病的方法,如:⑴在与异性交往中要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⑵学会拒绝的技能,避免婚前性行为;⑶需要输血时,避免输入未经检验的血液及血液制品[3]。并呼吁学生加入到红丝带行动中,去关注我们身边的弱者,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了解歧视对艾滋病病人心灵造成的影响,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同时也要注意在对艾滋病患者提供帮助时,要进行对自我的保护。

在讲述《禁止生物武器》一节,提到侵华日军组建从事细菌战的731部队和100部队,用活生生的中国人来做实验研究对象时,学生们都很激动,为日本人的残忍而看到愤怒,此时更是升华了一种对民族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在彼此的合作、交流中,逐渐感悟和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更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我们不仅仅是为自己而生活,我们继承着整个中华民族的荣辱,我们应该为整个国家的兴衰而积极乐观的面对我们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成全生命,让生命得以延续

生命教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从爱惜自己的生命开始,逐渐发展到关爱自然,关心他人,关爱社会。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学会爱护自己的生命,更要尊重和关心他人的生命,让他人的生命可以延续。

如:在讲器官移植时,介绍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器官短缺。我国大约有几百万白血病患者,对于他们很多人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器官移植,前提是骨髓库中有合适的骨髓,但大陆的骨髓库中仅有5万余份登记记录。在课堂上积极呼吁学生可以加入到骨髓库的行列,让他人的生命可以延续。我国患角膜病的人约有500万人,而大约有400万人可以经角膜移植而重见光明。一个人在死

后,把毫无用处的眼角膜捐献出来,使他人重见光明,实际上就是生命的延续。但由于受到我国长期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的影响,很少有人愿意去做。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改变原先的观念,应该呼吁学生:通过器官捐献,爱心可以传递,生命可以延续!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之所在。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份善心去关爱他人,让他人更好的享受生活。

在“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的讨论一节中,父母设计试管婴儿救治自己的孩子,是否合乎人类的伦理道德?不合适的胚胎该如何处理?让学生对此问题展开讨论,从讨论中学习和了解每个人在婚姻、家庭与社会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对于设计试管婴儿的积极意义(拯救另外一个人的生命),则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6 认清生命的脆弱,学会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教学应让学生认识到疾病与灾难是人生的一部分,挫折对人是有益的,体验面临失落时的情绪表现,并接受自己的情绪反应,学会宣泄情绪的技能,有能力面对挫折并积极寻求帮助,解决困难,使学生学会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每次讲评生物试卷的时候,我都会积极的鼓励孩子,失败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从失败中认识问题的所在,然后寻求解决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不断成长。

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的历程经历了从出生、发育、成熟、衰老、死亡一系列的阶段。死亡是人生最大的失落,也是生命最终的趋向,每个生命终究会走向死亡。对学生开展死亡教育,给予悲伤情绪辅导,使个体坦然面对和接受他人的死亡,了解生命的脆弱,更加体验到生命的可贵,进而珍惜生命。

对学生进行灾难教育,能教会孩子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和知识,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而在孩子认识灾难、正视“死亡”的基础上进行生命教育,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要让学生正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要教导孩子们珍惜每一天,勇敢地面对困难与灾难,要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坚韧、从容、乐观、刚毅,学会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从小树立起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观念。

生活让孩子们成长,而在课堂上和孩子们的交流中对生命的关注,更是让他们懂得了生命的价值:要学会感恩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让生命的价值在每个人心中绽放。让我们的课堂洋溢着生命之爱,让生命的价值深入人心,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更有意义。

两个虔诚的教徒在教堂做礼拜.两个人都是烟鬼,烟瘾犯了,两

篇四:重阳节案例反思

个案记录 中一班 2012.9.—2013、2

篇五:《重阳节的传说》教学反思

《重阳节的传说》教学反思

《重阳节的传说》是本书最后一单元的一节精读课文,内容主要讲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课文分为三部分,先交代了桓景为降妖救人,历尽艰辛,拜师学艺;接着写桓景是怎样除掉瘟魔的;最后讲了重阳节的一些风俗。赞扬了桓景斩妖除魔,为民除害的精神,课文内容浅显易懂,通过课堂效果及自我反思总结如下:

一、在课堂上我注重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而不是先读了再去想问题。例如: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学生们把句子读的很顺畅,我及时给予他们:“你们能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读书,真好!”的评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我及时做出了“你们的感情真丰富,谢谢你们这么精彩的朗读。”的评价,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增强学生信心。

二、个性的朗读,拉近了老师、学生、文本的距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尊重孩子的个别体会,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读。本文中,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的过程是重点。我让孩子们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试着写出自己的体会。在抽生个别谈了体会后,将自己深刻的体会放到句子中读。 在读句子“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时,我先让学生找到重点词语“一路一路”、“一座又一座”、“一条又一条”、“一双又一双”,引导学生体会桓景的艰辛后再读句子。看着

一张张小脸表情生动,如临其境,抑扬顿挫地朗读声此起彼伏。教师、学生、文本都因为这真情的朗读而深深地交融在一起

三、在课堂上指导了学法、写法。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是关键,怎么样在公开课上也能如平常课,展现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呢?在学习第二部分桓景学成武艺后,在教第三部分时我主要是放手让学生参照第二部分的步骤自学。先读再找印象深刻的句子,最后再通过找重点词语进行体会。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有所收获。在学习中,我将鼓励语言用在平时善于动脑,上课发言积极的学生身上,给他更加充分的肯定,更好的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如:在第四自然段学习中的一个问题,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我听了一个平时比较积极的学生的发言,我给予他了“你总能给老师带来惊喜!”“你的发言越来越精彩啦!”的评价。学生受到了鼓励,增强了自信心,学习积极性自然得到了提高。

本单元的习作是写一篇民间故事,在这节课堂上,我注重了对学生的写法指导。在学习第二部分时,我让学生将“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学写具体。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感受,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

当然,在这堂课上也暴露出了自己的很多不足:

一、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有点平均使力,教案设计得虽然不错,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卡壳。

二、在时间分配上前面的时间用得过多,导致教后面的内容时有些赶时间。 总之,在这次课堂上我收获了许多。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希望自己能收放自如地挥洒于课堂上。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心中有“底”,需要扎实的语文功底!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