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做人的基本美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33:56 体裁作文
做人的基本美德体裁作文

篇一:做人谨记五种美德

做人谨记五种美德

编者按:本篇所讲君子修身需要注意的五种德行,可以说在曾国藩身上都得到完美体现。

曾国藩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这个“躬”就是亲身的行为,“逮”就是达到。

孔子是一个历史的退化论的持有者,他认为,上古三代的时候是大同,然后降而后来为小康,然后越来越堕落。所以他这里面提出“古者”,就是讲古代的那些贤德的君子,以古为例,孔子说自己好古而敏以求之,所以他认为古代的东西是好的,他是用古代来批判现实。但是我们到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就变成不敢骂现实,于是骂祖宗。哪一个更健康?大家自己去想。所以孔子就说,古代的时候,那种美好的,他悬出来的这样一种标格:古代的时候,说一句话就一定要能够做到,如果做不到的就不要说,讲“言必信,行必果”。

这个要求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孔子才说“古者”,他用来批判现实的。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这个“约”,“约”的本意它是跟“丰”相对的,可以引申指不奢侈、勤俭、节约,但是我认为这里面的“约”指的是一种节制。因为节制,而招致不好的结果的,这样的现象是非常罕见的,所以这强调了一种节制。

我们说在西方世界,跟孔子的思想最接近的,就是二十世纪哈佛大学的教授白璧德——欧文·白璧德。欧文·白璧德就认为,我们人类的幸福和快乐来自于哪里?来自于节制的道德。所以孔子的思想也是啊,他就讲节制。什么是节制?礼就是节制,儒家特别注重礼乐。礼就是节制,就是约,一个守礼的人,一个节制的人,他犯错误是很少的。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希望做到的是少说话、多做事。在说话的时候,哪怕很木讷,但是做事的时候非常有行动力,这样的就是君子。相反,如果说在行动上是一个矮子,言语上是一个巨人,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小人。那么这里面的君子和小人就带有一定的道德意义在其内了。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这个是一种抚慰之词,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思想到达一定境界以后,他会很容易感到孤独。但是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一点也不感到孤独,并且他非常乐观自信地相信,一定会有跟我一样的人与我相视莫逆,这就是所谓的“德不孤,必有邻”。

对于孤独的态度,很多大家都不同。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人他无法面对自己的孤独,最后发疯了,自杀了,比如尼采,发疯了。爱因斯坦说我年轻的时候非常恐惧孤独,但是我到了晚年我却甘之如饴,孔子是第三种状态,从来没有感到过孤独,从来坚信我的思想一定不乏知音,一定会有像我一样追求心之全德,追求仁,追求中庸的大人君子,跟我成为同志。

在这点上,我也毫不自谦地认为我是比较符合儒家的这样一个传统,我就从来不感到孤独,为什么呢?因为我在读书的时候,我都是觉得在跟古人在交朋友,

跟古人在交谈,那么我日常生活当中,我也总是能够找到朋友,我们很多话可以无话不谈,所以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孤独。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这个“数”是一个入声字,“事君数,斯辱矣”,这两句是有点押韵的。“数”是烦数的意思,意思就是什么呢?就是你不嫌厌烦地,反复地,就跟《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面,在我们重复重复再重复地去解剖天外飞仙的时候,那么所有的人都受不了了,那么就用各种各样的瓜果烂柿子什么的把他给扔走了。

所以你一个人他去做大臣,他去侍奉君主的时候,他跟君主之间呢,没有距离了,他就忘记了分别的地位,忘记了应该守的礼,就会怎么样呢?就会遭受侮辱。你不以礼待君,那么君也不以礼待你。

跟朋友交也一样,朋友之间,也应该有一个界限。你不能够超脱彼此之间的一种隐私空间,当你超越了这个空间以后,那么这个朋友就做不成了,慢慢地就会疏远了。所以这孔子是对于人性的一种深刻的体察,这里面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概念,就是说朋友之交也好,君臣之义也好,它都有一个必须要谨守的原则,就是礼,必须要谨守礼,没有礼,你总是不停地去打扰,总是不管别人在干什么,我现在心情不痛快,你作为朋友你就必须要来陪我,根本不在乎对方的感受,那么这种朋友将来肯定是做不成的。

所以第四篇他主要是在谈仁的问题,但里面同样地也贯穿了对于礼的一种论述。因为我们知道,儒家思想,仁是它的最高理想,而礼是它实现仁的一个阶梯。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作者:徐晋如)

《晋如说儒》是腾讯网儒学频道、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联手打造的高端文化讲座,学术性思辩性强,非常适宜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精英人士。讲座完全颠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习惯观点,带领听众重新思考近代史,重新审视儒家文化。

主讲人徐晋如为古典文献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学院教务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著有文言

诗文集《忏慧堂集》,学术专著《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是当代儒家诗教的首倡者。

(特别鸣谢:汉字创意设计师霍者先生)

本文系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容

及其教育研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 课题负责人 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研究会理事长 《中华美德网》总管 栾传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研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重要的核心的子课题 德育内容的民族化,决定德育内容的有效性;德育内容的有效性,决定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提高中国德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实现学校德育的民族化、现代化和科学化。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构建学校德育民族化、现代化和科学化,关键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关键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不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不懂得中国德育,不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不合格的学校教育工作者。 本讲内容: 一、中国道德及教育在各历史时期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的构建 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道德及教育在各历史时期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 综观、系统考察中国 5000 多

德目年的道德历史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德目及德目体系问题。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做人的基本美德)

具有时代性、基础性、继承性和操作性。 没有德目的德育不可能有针对性、继承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据史料记说,古代伏羲氏统治天下的时候,画出八卦,造出文字,从此产生文章典籍。即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三坟,系指伏羲、神农、黄帝时代的书,讲的都是天人关系的重大道理; 五典,系指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五帝的书籍,讲的都是治理天

八索,系指夏、商、周三代将三坟、五典、视为宝贵, 下的恒长道理的

统叫八索,主旨是求索八卦的含义 九丘,系指九洲所有天文地理。从反映这些书籍德卜辞中出现德字,如“以德配天 ”“ 惟德是辅”可以看出古代德目体系已渐形成。 中国历来将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德

周代制礼目,其区别在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德目及其内涵的调整和充实。

倡德: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子(慈)、良、恭、义、仁、惠、柔、敬、和、友、中、懋等品德规范,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 “ 三德”:至德(道)、敏德(行)、孝德。 “ 三行”:学孝行,以亲父母;学友行,以尊贤良;学顺行,以事师长。 “ 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 “ 六

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管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灭亡。 孔子重礼乐之教。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他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教育内容。他提出两个“四教”:诗、书、礼、乐;文、行、忠、信。他设计的完整人格是“三达德”: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孟子发展孔子思想。孟子以“人性善”论为理论基础,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四德”、“五伦”的道德教育思想。“四德”,即仁、义、礼、智(亦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 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类人伦。他教育人们“明人伦”、“知仁义”,极大地丰富了孔子的思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春秋繁露??精华》)主张道德教育是“为政之首”。进而,把儒家的伦理规范概括为“三纲五常”,即, “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五常”:仁、义、礼、智、信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建议,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一个历史的选择,它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传承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朱熹是后汉儒家思想德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构成了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哲理化的道德教育思想,他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之序”;并以“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朱熹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 8―15 岁)、大学( 16 岁以后)两个阶段,;无论小学大学,都以“明人伦”为目的。他主张小学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遵守“孝、悌、忠、信”等道德规范;大学要“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孙中山提出八德目。 20 世纪初,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提出“道德革命”、“家庭革命”口号,更加广泛地批判封建道德。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道德规范,重新解择并赋予其民主主义的新内容。他赋予“忠”崭新的含义,即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他对“仁爱”的解释是

“博爱”,是救国救民;对“信义”的解释是对朋友、对邻国讲信义,并谴责帝国主义不守“信义”;对“和平“的解释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孙中山道德教育思想是爱国主义为主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同时学习“欧美之法”,提倡与三民主义相一致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 新中国 20 字公民道德规范。新中国进入 21 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以文件形式提出公民道德规范5句话 20 字。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劳自强、敬业奉献。 20 字包容 10 个德目。这个德目体系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反映了新时代道德育规范的要求。

诗 统领千百年 仁义礼智信 琴棋书画 人道永不变 二、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的构建 1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确定的依据 (一)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依据国家现行对学生所规定的德育任务与目标 (三)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及其成长规律 (四)依据一定时期的形势、任务和青少年学生实际 采用表格方式系统展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构建网络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隐含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基本观点 (二)与现行学校德育对接 (三)注意渗透现代意识 这样构建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是系统整体 二是关系明确 三是寓涵新意 四是纲举目张 三、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 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 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 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创新、 敬业尽责、勤劳节俭、见利思义、 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 (一)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 孝是对子女而言的,慈是对父母而言的。父慈子孝是传统

首先,有利于解决目前家庭伦亲子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 现实意义

理道德中存在的缺陷问题

社会问题 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国进人老龄社会面临的严重 孝道在维系、 其次,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稳定家庭具有任何其它道德不可替代的作用

稳定 和谐 第三,有利于社会秩序的 如果一个人孝敬父母,一般情况下在社会上是遵纪守法,与人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和睦相处的,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

育,其具体要求是: 树立“孝敬父母光荣,不孝敬父母可耻”的荣辱观念和人伦意识 不断提高“孝”的境界,从思想情感上去热爱、尊敬父母 继承尊老敬老

的优良传统。不但孝敬、供养自己的父母,而且能关心和爱护全社会的老人 美国伦理道德、尊敬父母不但有行动,而且有节日。如国际父亲节(6月 17 日)起因在美国。美国的约翰保杜德夫人,幼年丧母,由父亲抚育成人。她为感谢父亲的抚育之恩,于 1910 年向教会提议每年的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父亲节时,父亲在世,子女佩带一朵红玫瑰化,父亲不在世,佩带一朵白玫瑰花。 美国母亲节,美国妇女安娜??贾薇丝提出创立母亲节的。安娜??贾薇丝 1846 年出生于美国的西弗吉尼亚洲。她的母亲是教师,在讲解儿女应孝敬父母时,她表示希望学生中有人能想出办法来纪念母亲的爱。 安娜对母亲去世悲伤至极,根据母亲生前的话,决心实现母亲的遗愿,便在母亲逝世第二周,发起创立母亲节。很快得到各洲的支持。 1914 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正式宣布,每年5月第二周的星期天,家家户户悬挂国旗以示对母亲的尊敬。美国人在母亲节,一般是母亲在佩戴一朵黄色康乃馨花。母亲去世戴白色康乃馨花。 提倡孝敬父母,反对愚忠愚孝。对父母有意见,应有礼貌的提出,不和父母吵架;如果发现老人有不正当行为,应耐心劝阻,不同流合污,坚持原则,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老人负责;如果父母正在气头上,要学会逃暴怒,不要多嘴辨理,父母气消以后再找机会解释清楚 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曾指出忠孝问题,他说我们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孝。把古代“不独亲其亲”、“老吾老”的传统美德,熔炼、提升为革命传统美德。在这种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下,许多革命烈士通过尽 ”“ 忠”去实现尽“孝”,积极投身革命,解放全中华的父老双亲,使其从根本上改善政治经济地位,实践了“最大的孝”,体现了最大的“忠”。

(二)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其本质是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对青少年进行尊师重道教育,这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古往今来,尊师重道,已成传统,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确立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国家决定从 1985 年起每年9月 10 日为教师节。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 1994 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法律手段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 尊师重道教育的具体要求是:

1 .教育青少年学生尊师重傅,懂得“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的道理,

让学生自觉做到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接受老师的教导,服从教职员工的管理。 2 .教育青少年学生要尊重知识。其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尊师更好的学习知识,学会做人。长大后,在各条战线上成为一名尊师重道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三)团结友爱

范, 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人际关系的重要伦理规

篇三:谦虚是做人的美德

谦虚是做人的美德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说如果你对自己有自满的心理,就会有一定的损失;如果你一直都很谦虚,那就一定有益处。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有一位年轻的画家,名叫跋异,他刚有点名气时,听到别人夸他,他就骄傲自满,从此不再画画了。经过有名的张图先生教导后,他从此不再骄傲,虚心向别人学习,结果,跋异成了一位有名的画家。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有谦虚,才会有进步。我还犯过一次骄傲的毛病。妈妈早就说过要教我学做饭菜,我由于心血来潮,只学会了做稀饭。

那天,妈妈要都我学炒菜,我一听,就骄傲的说:“哎呀!不用学,我会,每天看您炒菜,看都看会了,还用学?”说完,便懒洋洋的玩去了。

这天,妈妈没在家,我只好自己炒菜。我学着妈妈炒菜的样子,倒上油,打开火。“哎呀,糟了!”,还没打鸡蛋呢!我赶快去拿了两个鸡蛋,眼看锅里的油已经冒了大烟,都快着火了。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眼泪在眼框里打转转,心想,妈妈,您怎么还不回来呀!我随便拌了几下,便倒入锅中,结果,给炒糊了。

受过了这次教训,我再也不敢骄傲了,我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你在班里优秀,那在学校呢?市里呢?省里呢?所以,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认识,不满足于现状,要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这样,有利于自己的进步,有利于和别人友好地相处。切记,要永远做一个谦虚的人。

篇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及基本要求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及基本要求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但归纳起来,在历史典籍里加以明确、历代历朝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个要素。当然,在传统道德方面还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丰富,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发展。

“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内涵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 关于“仁”,最早出自《尚书》,《尚书》中说:“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说当年商汤用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的百姓“仁”最早的涵义是“亲人”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亲, 仁也”,又说:“仁,亲也”。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氏族亲人之间要“亲爱”,这种“仁爱”之情,仅仅局限于家族亲属之间。随着历史演变,“仁”的涵义得 到了进一步扩展,由“亲人”发展到了“爱人”。老子说:“与,善仁”。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孔子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 以成仁”。这里“仁”已成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为了维护“仁”,可以“杀身”,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一道德理念。由此可见,在“仁”的情感范围 由家族扩展到社会的同时,“仁”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素。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 “义”的原义是指人的仪表,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亲密友谊、对美好善良的追求。《说文解字》曾 这样解释,“义(义),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意思说,“义”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我们崇尚羊的形象和涵养,要像羊一样温和、善良、美好。这 里讲的“义”,主要是指一种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气节。羊在我们生活中,从古至今都是六畜之首,是最美的食品。

中国人非常崇尚羊,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把 “羊”都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面。比如,羊与鱼构成了“鲜”,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羊和鱼都是最鲜美的食品,最好吃的食品。中国人最美好的字眼“美”、“善” 上面都有一个“羊”字,都是用“羊”作主要部首来构造的,这反映了人们对羊所具备的美好境界的追求,并把这种境界作为国人应该追求的品行,作为应该提倡的 道德。《说文解字》把“义”同“美”和“善”联系起来解释,“美”和“善”是“羊”字头,“义”的繁体字“义”也是羊字头。所以,义、美、善是同义的。古 人强调“义气”,就是指这样一种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义的气节。孔子极为推崇“仁”德,提倡“杀身成仁”。而孟子非常推崇“义”德,说要“舍生取义”。 “杀身”和“舍生”是相同的意思、相同的境界,说明孟子是把“义”和“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认识的。我们讲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是“仁、义、礼、智、 信”五大要素,通常也简化成“仁义道德”,可见,在这五大要素里最重要的是“仁”和“义”两德,是最核心、最基本的两大要素。古人云:“仁则荣,不仁则 辱”,“由义为荣,背义为辱”,说明中国传统道德的荣辱观也是以是否做到“仁”和“义”作为主要标准的。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 “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习俗和仪式。《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指的就是

一种仪式、一种习俗,当时还没有把“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和道德理念加以明确和倡导。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关于“礼”的 认识和理解也有了新的变化。《礼记〃表记》中说“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说的是殷人尊神,而周人事鬼敬神而远之,开始远离它,并且 “制礼作乐”,逐步把这些礼仪规范起来,对在哪种情况下实行什么样的礼节、举行什么样的礼仪、讲究什么样的礼貌进行了具体规范,提倡以“礼乐”治天下。到 了春秋战国时期,“礼”的内容又有了创造性的变化,开始将“礼”作为道德准则加以提倡。我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就有“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的诗句,意思就是说:看那老鼠还有一张脸皮,做人岂能无礼仪;如果一个人没有礼仪,不去死还干什么?孔子也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 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的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 都符合“礼”的规定。这说明“礼”在道德领域已经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尊重、加以规范、加以倡导。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更提出了“礼仪廉 耻,国之四维”的治国理念,把“礼”放在道德规范之首,表明“礼”已经由原来的一种习俗和仪式逐步地规范为一种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升华为治国的四大要素 之首。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

由此可见,“礼”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同样有着重要位置。

“智”,是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这样的能力,即“智谋之力”。

“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现在文字记载里。孔子常说:“君子道 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虑,勇者不惧。”《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论语》中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讲人 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是智慧之举。这里讲的“是知也”就是指“这才是智慧、这才是 聪明、这才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唐尧、禹舜、商汤等关于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是非、认识善恶这样的聪颖、智慧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智” 的具体思想内容,提升了“智”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在道德规范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道德概念和价值取向,成为对人们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方 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 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缺乏坚定可靠和相互信赖这样

篇五:古今中外,都把大度作为一个人很重要的美德

大度做人是一种道德的范畴。

古今中外,都把大度作为一个人很重要的美德。大度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为人立德的核心,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它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度做人就得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谦和大度、与人为善。有道是谦尊而光。人越谦逊,越显得高尚。把自己看得小一些,摆得高一些,不但掉不了自己的价,反而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说的是人要积小善而成大德,弃小恶而防大患。人这一生不会一帆风顺。有的人仕途畅顺,平步青云;有的人屡遇坎坷、前途多舛;有的人一生平平、默默无闻。不论哪种情况,做人总要以德为本,以德为基,以德立世、站得正,行得端,规规矩矩,堂堂正正。坚守道德和灵魂,做人才有价值,才能体味做人的“量”。

大度做人是一种人性的美德。

没有一个好的人品,一切都无从谈起。古人讲“先修身而后求能”,还有一句古训叫做“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说的都是修养、品行对个人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人品做底子,是干不了大事的。古今成大事业者,无不需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而在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长期实践中,锻炼出一种大度容人的高贵品格。大度,从来都是做人的美德。胸襟越是博大,装下的东西就越多;度量越大就越能包容,人生的道路就越宽。把握尺度,无事不成。为人处世,以和为贵。人生一世,不知道的事情太多,而放不下的事情更多,自大无谦?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韵萌绾巫鋈恕6攘肯列∮趾我栽谑兰湫凶撸克裕亟笤绞遣┐螅跋碌亩骶驮蕉啵攘吭酱缶驮侥馨荩松牡?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就越宽。退一不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将心比心,便会珍惜那份来之不移的缘分,用大度的心志去消除人与人的隔膜。

感悟人生的话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