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凄美的蝴蝶荷花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0:18:15 字数作文
凄美的蝴蝶荷花图字数作文

篇一:荷花蝴蝶和小鸟的故事

荷花、蝴蝶和小鸟的故事

四二班:王文

从前有一只小鸟名叫“喳喳”。

有一天,喳喳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地跑出去玩。可是它飞得太远了,到了傍晚还没有找到回家的路。所以急得哇哇大哭! 这时候蝴蝶“花花”飞来了,亲切地问到:“喳喳,你怎么哭得怎么伤心呀?”小鸟喳喳一边哭一边说:“我想回家,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花花想了想它回家的路线并详细地告诉了它。喳喳终于回到了家,急忙打电话开心地说:“花花姐姐,我该怎么感谢你呀?”花花乐呵呵地说:“以后可千万别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了。今天算你幸运遇见了我。”

星期一,蝴蝶花花去池塘边玩,看见自己的倒影很美丽。便伸手去摸,可是一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拼命地呼喊:“救命呀!救命呀!”被正在绽放的荷花青青听见了,青青连忙弯下腰把花花救到岸上了。花花激动地说:“我该怎么感谢你呀?”青青笑呵呵地说:“帮助别人就是我的快乐!”

有一天,青青的身上长满了虫子。又痒又痛难受极了!被正在唱歌的小鸟喳喳听见了,它连忙停止了唱歌,召集了同伴们去捉青青身上的虫子。虫子捉完了,荷花青青又可以尽情地绽放了。青青说:“谢谢你们帮助了我恢复了健康!”

从此喳喳、花花、青青便成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好伙伴! 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助人为乐的

良好习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是感到特别快乐的!

篇二:流泪的蝴蝶

流泪的蝴蝶

一只蝴蝶,隐含着一种凄美,在惆怅的落叶间,孤独地飞,它始终在飞,永远地守侯着那些花开花谢……

那只蝴蝶慢慢复活,从遥远冗长的历史中透出一点点宁静生动的美;它不会老去,只要它还被赋予着一种意义,它始终唱着千古以来依然唱不完的歌,那双轻翼,飞了许久,却始终沉淀着泪,为了一种逝去,也为一种不知会是快乐与否的即将到来的悲哀与惆怅,它的泪将永远地晶莹地悬在那洁白的双翅上,只因这泪,才得以使它一次次复活,一次次地古老神秘而凄美。

那只古老的蝴蝶飞在丛林里,隐现在绿色的枝叶上,但仍遮掩不住那种青春不曾老去的美,它始终是在人们的梦中孤独而多情地飞,不知是飞向充满鲜花烂漫般深藏着爱意的人心里,还是在找寻最宁静纯白的一朵花蕊。当天地吻合,山峰夷为平原,它能为爱而撕心裂肺的人心底,唤进绿茫茫的草原上清爽的气息,驱走孤独无助的憋闷与阴暗;在这天与地之间勇敢地支撑着,化作深沉而悲壮的力量;足以让山川为之落泪,江河为之顿足;让飘零的花草在不知是白昼抑或黑夜的昏暗中,轻轻缓缓低吟着,漫天飞扬,滴着阳光,流着月的凄凉。

那只蝴蝶,让迷茫苦闷的心,在雨水滴打着发霉的黄苔底墒,溅起春天的风;在悠悠不断的风吹帘栊的声响中,忆起一份刻骨铭心,惊涛骇浪。

那只蝴蝶,静坐在月光下的泥石板上,飞进一去不返的春光里美妙的传说中,聆听着古人的情语,黯自神伤,在流着泪的梦种呓语;静静看前,庭院中一颗温柔的紫藤蚕饶盘旋在那棵粗壮的枝干上。

那只流泪的蝴蝶,何时也让我宁愿在冰寒地冻里高唱,让我在花开花落之中宁静地看着它的翅膀,在雪中为它述说雪花般纤细纯白的心情,体味着风啸的感伤,写尽白色迷茫;把深痛的心刻成一朵白灿却流血的娇莲,来放肆这份久蓄而不稳定的感情,一个永远都无法解脱的凝冻的情结。

流泪的蝴蝶,一颗心灵早已被你打动地热泪满盈,早已化做你的影子四处游荡。

篇三:作品赏析 永远的蝴蝶

作品赏析

永远的蝴蝶

作者 陈启佑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面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光。我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带来一把伞呢。”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过马路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睛,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过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我只离她5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的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道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赏析一

《永远的蝴蝶》就像一支低沉而哀怨的悲曲,幽幽道来,委婉动人。读罢此文,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这样一个场景:阴雨中,樱子如蝴蝶般轻轻飞了起来,又缓缓落到了街面上。雨是冰凉的,街面是湿冷的,蝴蝶的飘飞是凄美的,又是令人伤痛的。作品写了樱子在雨中穿过马路帮“我”寄信,不幸横遭车祸罹难,情节极其简单,却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肺腑,我想是有以下三点原因的。

第一,情感表达上,内情与外景完美结合。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环境是思想感情的烘托和表白,而汹涌的情感又渲染和强化了自然环境。 全文笼罩在一片阴雨的氛围中,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情感的深入,雨的悲剧氛围也是愈来愈浓厚的。开篇写雨,“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各色灯火,映出了一对年轻人情投意合的美妙情感世界,而阴雨的氛围、湿冷的柏油路则奠定了全文悲剧的情感基调。接着写雨是“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了我眼镜玻璃上。”“我”不会想得到这竟是樱子对“我”的最后的一点亲意,也是“我”

生命中关于樱子的最后一丝回忆,故“我”对这细微的小雨点是满怀眷恋的。目睹樱子遇难后,“更大的雨点溅到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上命里来。”可再也不是顷刻前樱子伞上的雨点了,它们是残酷的打击,“溅到我的生命里”,将打击“我”的一生。“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至此,雨境与心境交融,哀痛之情达到了极致。雨是这场灾难的象征,也是人物内心痛苦的象征。

此外,“湿冷冷”的街面以及“孤单地站着”的邮筒,在“我”眼里,它们似乎都冷酷无情地看着这一切,也许它们早就预知了灾难,却并没有给他们一个预兆,并没有去挽救他们。“虽然是春天,好象已经是秋天了。”这也是“我”当时对环境的一种主观感念,脑中一片糊涂的“我”只是“茫然”,甚至近乎无动于衷,只是本能地感受到一种异样的失重,季节开始颠倒,世界开始倾覆。外物与内情的相互融合,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第二,修辞艺术上,反复与反差巧妙结合。

凄美的蝴蝶荷花图

作品所运用的反复修辞并不只是单纯的反复,而是与反差效果巧妙结合,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如作品三次提到“骑楼”,从两个人的骑楼,充满着温暖的气息,到遭受飞来横祸,“茫然”的一个人的骑楼,到心存樱子还活着的幻想,等她寄信回来的一个人的骑楼,骑楼反复出现,内容却各不相同,相互观照,形成了一种反差。作品还两次提到雨点溅到眼镜上,情感上却是温情与打击的反差;数次提到湿冷冷的街面,与“我”眼里滚烫的泪水形成反差。

作品中最明显的反复最强烈的反差要数寄信了。寄信是故事的起因,亦是悲剧的导火线,故在作品中一再提及,出现了六次,贯穿故事情节的始终。这是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善良体贴的樱子正为寄这封信的小事而罹难,“我”哽咽难言,一再喃喃自语“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她是要帮我寄信的”,作品最后才揭示信的内容:“妈:我打算下个月和樱子结婚。”全文就在这里结束了,既解开了悬念,又把人物的悲痛之情推向了高潮。偏偏是这样的一封信,偏偏樱子为寄这样一封信而遭难,偏偏樱子不知道这样一封信的内容。反复中,悲剧意味渐次深入,同时构成了前后的强烈反差,“我”本欲给樱子惊喜,樱子却正为她所不知的惊喜而身亡,留给“我”的只有无尽的悲痛,“结婚”与死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可以想见,“我”是悲上加悲,痛彻心扉的,而读者也不禁为之扼腕,深深叹息。 第三,意象塑造上,蝴蝶给人一种凄美的震撼。春暖花开的时节里,蝶舞翩翩带给人一种快乐的美感,然而作品中的蝴蝶,它的飘飞带给人的是一种凄美的痛感。

把樱子比作蝴蝶,是艺术的加工,也是作品人物情感的需要。“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用蝴蝶的漂落形容樱子的死,是帏饰的修辞,也是“我”不能接受这残酷的事实,而把死看得异常的美。在作者笔下,在“我”眼里,樱子的死被诗意化了。对于樱子,她蝴蝶般的飘落,那么的宁静,

那么的安详,痛似乎不存在了;对于“我”,蝴蝶的飘落是一种美丽的陨落,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悲痛!

纵使蝴蝶的飘落已经淡化了血腥的空气,“我”也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自我安慰,然而悲剧的意味依然存在,因为蝴蝶本身就是一个凄美的意象。蝴蝶一方面具有美丽动人的形象,另一方面,它又带有深深痛楚的内涵。作品把樱子比作蝴蝶,是因为在“我”心目中,樱子就如蝴蝶般的美丽可爱。蝴蝶的美更在于它所蕴涵的一种情感美。蝴蝶这种有翅膀的精灵,容易让人联想到飞翔,因此不难理解,“我”对心目中的蝴蝶——樱子是寄托了美好的爱情理想的,那就是:在鲜花灿烂的春光里,和樱子像蝴蝶般比翼双双飞。然而,蝴蝶美丽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深切的生命之痛——始于破茧之痛,终于成灰之痛。美丽地痛苦着,正是作品中的蝴蝶呈现出来的凄美意象。一场无情的车祸,蝴蝶飘然而去了,爱情的理想被击碎了,留给“我”的,只有永远的悔恨,极度的悲痛以及无限的寂寞。这是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令人读之黯然。蝴蝶的飘落,其凄美其悲壮正如《雨蝶》这首歌里所唱的:“……就算流干泪伤到底心成灰也无所谓/我破茧成碟/愿和你双飞/只怕你一去不回……我向你飞/雨温柔地坠……”蝴蝶的凄美意象带给人的深深震撼,正是作品显著的成功之处。

永远有多远?佛云:一刹便是永恒。樱子手握一信,在阴雨中在拔尖声中轻轻飞起,继而缓缓飘落的瞬间,便是永恒,也是永远,樱子从此定格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永远的蝴蝶”。

篇四:美丽的荷花

美丽的荷花

美丽的荷花

啊!池塘里的荷花全开了 ,开的真漂亮呀,好像一位位美丽的仙女。

快看,那一池的荷叶,有的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有的像一个大的大圆盘,还有的像一把大扇子。清澈明丽的水池里,五颜六色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的荷花盛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躲在大荷叶的后面。

正在这时,天空中飞来一群美丽的蝴蝶,围着一池荷花,又蹦又跳,好像在说:“荷花姐姐,你好,你看我们看了这么多美丽的花儿,可就是没有看到你们这样美丽的。能看到你这么美丽的花儿,我真是太开心了。”一群小鸟在天空中飞过来,笑着说:“荷花姐姐,你太美了!”一群小鱼从水底游过来,一会儿跳出水面,一会儿钻入水底,好像在说:“荷花姐姐,你真漂亮!”荷花姐姐听着这么多的赞美,连忙道谢。

此时此刻,我也在想:如果世界上每一件事,每一样东西都有荷花那么美丽动人,该多好呀!

老师评语:荷花是美丽的,文章不仅写出了荷叶的形态各异,更写出了荷花的千姿百态;通过蝴蝶、小鸟和鱼儿对荷花的赞美,写出了荷花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篇五:艺术原理《真善静穆,莲花“净”美》

武汉音乐学院艺术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

中国古典舞表演与教学专业

课程名称:艺术原理

选择论述题目:“沉郁、飘逸、空灵”的儒、道、禅审美意象的大风格,共同构筑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即对人世沧桑的体验、对人生疾苦的同情、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以及对人心静溢的守护)。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有何感悟、体会、受到什么启发?

自拟题目: 《真善静穆,莲花“净”美》

姓 名: 宋 佳 莹

学 号:20140009075

年 级:2014级研究生

引 言

作为中国美学的主流形态,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家美学在封建社会几千年间其基本特征一直没有大的改变。概括言之,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学一直执着于自身鲜明的审美追求。儒家从心灵对现实的清醒意识出发,在审美追求上把调节人心与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作为鹄的;道家美学则从自然主义的反意识、反道德途径出发,追求人与宇宙浑然如一的境界;佛教禅宗把山水自然看作是佛性的显现,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在禅宗看来,无情有佛性,山水悉真如,百草树木作大狮子吼,演说摩诃大般若,自然界的一切莫不呈显着活泼的自性。三者都把审美连接到人的生存形态上,这与西方社会在理性意识支配下疏离自然和谋求功利性自我解脱不同,它是一种体现了主体心性智慧的向往。对于古代人而言,它是中国人得以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并致力于文明创造的重要保证。对于当代而言,它又是我们得以发展健康的世界文化的重要基础和起点。

“沉郁、飘逸、空灵”的儒、道、禅审美意象的大风格,共同构筑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即对人世沧桑的体验、对人生疾苦的同情、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以及对人心静溢的守护),由此想到了一种集聚一体植物,它的品质也是我余生中修炼的追求境界,那就是——“荷花”。

一、花“品”,人“品”

荷花,以独有的品格和气质,以及文化韵味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赞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荷花在如火的夏日给人们视觉上的亨受,并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荷叶硕大浑圆,紧贴水面却从不随波逐流;荷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生性倔强,宁折不屈;荷花娇艳但不失清纯,雍容大度却不哗众取宠,清香中透着谦逊,柔弱里带着刚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单纯的写荷中脱颖而出,幻化成世间人品的观照,成世人吟唱不绝的千古名句。荷花风度高雅,但毫无哗众取宠之心;秀丽端庄,却没有娇柔造作之态。朴实中见俊逸,恃重中显高洁,这就是荷花美之所在。荷花一年四季各具风韵:春有凝翠、夏有娇艳、秋有厚重、冬有凄美。一岁一枯荣的只是荷的枝叶,永远不死的是荷的精神。

人若具有荷花品格:内敛而不事张扬,奉献而不求索取,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延续着自己的根本,执著着自己的追求.在纷纷扰扰中坚定自己的方向,于浮浮沉沉中恪守自己的誓言。就会做到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任天上云卷去舒去留无意。

儒、道、禅审美意象三者合一,尽显荷花的“品”味,驱除凡尘的杂念与心中的欲念,返璞归真,回归自我认识与超度,荷花的成长过程与人的心路历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所具有大气落然的品质是人类应该学习和具备的。

二、举例舞蹈作品创作中以“荷花”为主题的作品

大爱不言,真善不念。在流淌的岁月中,真善美爱都静静的徜徉在人体血液的细胞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深渊恶魔,如果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必会回应”这是尼采讲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面对自己所需要的挑战,荷花面对出淤泥的奋进生长,人类面临困境的超越,这种精神是源自内心强而有力的支持与坚强的信念。所以“人之初,性本善”,爱与善的力量永远是不可估量的。它是面对自我深渊的法宝。艺术创作者,天性中触嗅着各种唯美真善的存在,所以以“莲花”为素材创作的经典作品直入人心,经久不衰,能够触动心弦。

舞蹈经典独舞剧目《爱莲说》,编导赵小刚,表演者邵俊婷,该剧目荣获各大舞蹈赛事金奖剧目。编导独具匠心的创作风格把莲花的含苞待放,郁郁葱葱,激情绽放,大气温软表现的淋漓尽致。

《爱莲说》是宋代哲人周敦颐(1071-1073)在赣州写作的。全文119字,结构严谨,情景交融。在描绘其外在的形态的基础上,把莲花拟人化,作为作者自身人格的象征和比照。《爱莲说》这篇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莲花来比喻人格,以物拟人。以物拟人在文学创作上是个常见的手法,是以物来比喻人的某一种品格。这种做法还是一个特有的手法,这个手法一般称作“比德”,就是拿某个东西来比喻某种德行。以莲喻道德高尚的人,这也是作者本人理想人格的真实写照。作者笔下的莲花,既不为淤泥之浊所玷污,又不因清涟之澄而妖媚,堪称君子的理想境界。且正是文如其人,周敦颐一生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黄庭坚称赞他“人品甚高”。

舞蹈作品《爱莲说》的音乐是选自民乐合奏——《国色》中的“沉鱼 西施浣纱”、“落雁 昭君出塞”。“沉鱼.西施浣纱”竖琴仿像流水泻地;琵琶用歌唱性旋律勾画出艳姿丽质和出污泥而不染的独特风骨;抒情性的弦乐烘托惆怅的气氛;铝板钟琴的敲击如梦境一样轻俏而不可攥。整段音乐给人一种人物与莲花融为一体,独自在那水中央舞动。 “落雁.昭君出塞”鋩锣空灵的敲击声,琵琶声与洞箫的唱和,一阵急促鼓号声和琵琶声,随即展现了一片开阔,随着是一段比较明快、悠扬的旋律。这朵荷花犹如一个细腰的女子开始舒展她秀丽的身姿,芙蓉初出水,她亭亭玉立的风姿因按捺着燥动而更显出难得的羞美,给观众一个想像的空间,沉醉在这美妙的境界当中。

舞蹈剧目中动作是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意的主要手段,也是中国古典舞最基本的因素。动作的流动与变化形成了古典舞的生命情感。在该作品中,正是通过动作来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其一,中国古典舞“圆”的特点:在作品中,以“圆的运动路线”为表现特点,主要以腰为轴,一切发自于腰,以腰带动身体的每个部位,使身体任何的运动线路都呈现出“圆”或“圆弧”的走向。作品还通过云手、圆场等动作来体现,这些动作都具有圆弧形运动路线的规律特点,这个特点也正与表现荷花的形象相吻合。除此之外,在眼睛的运用上,舞者通过眼睛传达出内心情感时,眼随手动、以身带手,在一个妩媚的眼神中,又以化圆来展示,将莲的宁静超然的刻画出来。其二,舞姿流动的线条:在作品中,舞蹈的线条是人体借之所传达情感的,通过舞者的动作流动的线条,能使观众感受到舞蹈所特有的韵味。

其三,动作上的子午阳刚(对称美):中国古典舞讲究阴阳和合之美,也称对称之美。在舞蹈中很多地方都采用了这种阴阳对称之美。

以莲花为素材的舞蹈创作作品还有很多,如近期舞剧《莲花》,表现古代敦

煌壁画真人再现的唯美意象。舞剧在宗教文化背景,以荷花为基底,将佛家的虔诚之心结合女性的和谐之象共同表现出莲花的无限的纯洁与美好,并将时钟的旋转、生命的轮回现象用在圆形的轨迹上走动来表现,顿时天地混沌破开,万物复苏,如同荷花的新生,展现生命的无限张力。

三、真善静穆,莲花“净”美

儒、道、禅三家都关注人生的问题,在哲学思想上都表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在人格理想上也相互补充,趋于一致,在人性问题上,三家有某种契合相同。在我看来三者之间禅为最高境界。禅在生存方式的选择上是积极的;在智慧效能的判定上是重现刻的发挥和自我超越感的。与儒道的意识追求相比,禅的审美境界是崇高与优美兼而有之的;与西方文化对生命的审美追求相比,禅的境界是既清晰又有力的。或许可以说,中国审美文化史上之所以有禅的率简、放达,正是对儒家、道家美学的一种反动和升华。不过,在中国后期禅学中,这种人生追求也逐渐流于轻炫和浮浪。

儒、道、禅三家相同的是心性修炼思想及其不同的心性践行趋向,可以更清醒地认识到东方审美意识内在的、永恒的追求之所在,无论经过时间跨度怎样的冲洗,当代审美文化都要汲取儒、道、禅的合理内核,努力通过铸入有深度的现代精神,使传统美学和东方审美意识的主导方面在今天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相信,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特别是由儒、道、禅所闪现出的心性修炼智慧、生存智慧,一定会在现代生活,甚至以后久远的文化生活中,展现出独特而永恒的价值和魅力。

在生命的修行中最难克服的是面对自己深渊,真与善的力量始终是前行的内在动力。岁月静好,年年月月,虽在浮躁的尘世间,但应保持时刻静穆之心,这就需要我们时刻拥有真诚善良的心。莲花之所以被一代代世人讴歌,是因为它的品格与气质折射出正能量的精神辐射,如它搬拥有净化心灵的美好,并将这种精神一直植入于内,践行到生活、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有效的内在驱动调节力,指引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