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古代英雄的石像续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27:49 字数作文
古代英雄的石像续写字数作文

篇一:上海松江区2014届高考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松江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高三语文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2014.1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

王蒙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应接不暇。先是视窗与鼠标,其后是触屏,再后是手机也杀入了生活、杀入了头脑,不断膨胀,提供了最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

②当然,信息技术的发达首先带来的是信息民主,是文化民主,是参与传播和有所评议、有所动静的大众普及化,是大众对于权力包括精英们的话语权力的监督,是各种自发舆论的飞速形成。但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到来,触屏时代的到来,在空前地、令人震惊地加速了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完全可能造成黄钟喑哑、瓦釜轰鸣的颠倒局面。如日益严重、难以救药的学风败坏,习以为常的轻飘、浮躁、浅薄、急功近利、人云亦云,或者标新立异却并无干货。 ..

③传播本来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但是手段的被使用,完全可能变成使用手段的人被手段使用。使用变成了被使用,被使用的工具变成了主体,而主体变成了傻气十足的跟班。例如餐具压倒了饮食,语言干扰控制而不是服务于思维……形式主宰了内容,这些是早已有之的不幸状况。境外的学者以这样的思路研究过语言的霸权,并且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例如有助于我们克服教条主义。同样,我们也可以、也需要用这样的思路研究信息技术带来的异化现象。

④所谓信息的异化,就是说信息从素材变成了成果,传播由中介变成了价值的体现,传播的速度与数量变成了真理、科学、艺术、成功与否的主要衡量标准,变成了精神产品的首要追逐,而传播的能力包括忽悠炒作的能力与招人喜欢的外表与音色,都成了成功的基石。信息传播,如荼如火,如龙卷风如海啸,搞得我们的理论、文化、艺术、科学、决策在信息的浪涛滚滚中,或者风头劲爆、或者摇摆不定、或者垂头丧气。信息传播的洪流,正在推出一些牛人,昨天宣布读图与信息爆炸,今天宣布触屏时代到来,后天宣布名人、名牌、名书、名药都是他们速成打造成功的。他们鼓吹着各种票房、印数、点击量、收视率、福布斯榜,他们制造着巨星,超女、好声音、畅销书及其作者、意见领袖、有影响力者、世界纪录。他们承认即使是一条狗如果能够在现代传媒中不断出镜,也能成为中华第一名狗。

⑤在大数据的潮流里,文学、纸质书籍首当其冲地被冲击。原因是语言文字在各种艺术介质当中最缺少直观性,最符号化。它们不像图画、音乐、歌曲、舞台表演、声像节目,更不像3D、4D(是不是正在出现7D、8D?)影院那样富有肉感器官刺激,它们不能给人们以视觉、听觉,直到嗅觉、味觉、触觉,还有臀部、腰部震动。语言文字是符号,是思想,不通过大脑的感受、解读、联想、思考,它们不过是一群乱码,对于蠢人,语言尤其是文字,完全不能传递足够的信息。这样,不喜欢动脑筋的精神懒汉,当然不希望通过语言文字而是通过身体与其器官,直接接受刺激与抚摸来获取信息。但恰恰是语言与文字而不是3、4、5、6D们能发育与推动思维。当人们只会用耳朵、眼球、舌头、鼻孔、皮肉来接收信息的时候,很可能意味着头脑的萎缩与灵魂的干瘪,意味着白痴时代、低智商时代缓缓逼近。 ⑥而由网络宣布《红楼梦》等名著的死活读不下去,正是这种君临人类文化传播的牛气冲天与蠢态毕露的新表演,它们干脆挑战经典,挑战中华的与人类的文化史,挑战智力的底线。

⑦当然,我不是不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大众普及化不是什么自以为是的精英的愤怒或者悲泣所能左右的。问题在于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大众与精英的平衡,高端精神产品与大众精神消费的平衡。

⑧不论出现多少伟大的议论和愤怒,传播信息科学技术与手段的发展一日千里,我们既无法抑制?数量×速度?的狂欢,又不能挽救精神果实、质地品位的颓势,无法使严谨文化人的憔悴与寂寞,发育成传播明星式的丰腴红火。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仍然可以在高等院校,在科研机构,在有头脑、有见识、有良心的知识界中坚持怀着对真理的追

求与献身精神的。我们仍然可以不懈地追求独到、高端的思想智慧。尤其是,我们可以勇敢地告诉大家,除了传播上的成功,还有学识上的成就;除了搞笑的段子,还有经典的著作; 。

⑨我甚至想提议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布?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六月二十四日定

为?网羞日?。至少要有人说话。越是触屏时代,越是要有清醒的眼光,要有对于真正高端、深邃、天才与创造性的文化果实苦苦的期待。

1.第②段加点词“干货”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3分)

3.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4.对本文写作缘由推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手机杀入生活,不断膨胀,提供最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

B.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进行“死活读不下去”的网上问卷 。

C.音像、声色以及3D、4D影院那些富有肉感器官的刺激。

D.网上问卷《红楼梦》等名著位居“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

5.在第⑧段的结尾处续写恰当的句子。(2分)

6.综观全文,概述信息技术带来的心智灾难。(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9分)

访叶圣翁①

黄裳②

①几个月前,我将一本原刻的《拙政园诗余》寄给俞平伯先生,请他在书前写几个字。俞平老生长姑苏,也就是女词人徐灿的故乡。不久,他就在我寄去的旧绿格子纸上写了跋文。平老近来作书,多用退笔写大字,这篇跋却是小行楷,丰神绝妙,还是三十多年前《遥夜归思引》那种风格,真使我欢喜、感谢。后来我又忽发奇想,叶圣翁也是苏州人,何不顺便也请他就近写几个字呢?就请平老转请,自己也写了信去。很快,圣老的回信来了。他告诉我,跋已写好,不过寄去的旧格纸行距太狭,先后写坏了两纸,还附来了写错的一纸,?藉见我确已不能作小字?。

②这使我非常惶恐。我事行竟未考虑他们两位都已是八旬开外的老人,圣老的眼睛又不好,只是随手寄了旧格子纸去请他们写字,不但失礼,简直是不可原谅的。想想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少不更事?的鲁莽脾气,心里有说不出的不安。圣老寄来的跋文是用钢笔写在道林....

纸上的,但写得非常认真,他要我自己缮录一过,现在就把那大略转录在这里:?久不得黄裳兄音问,去夏始获来书,喜甚。……拙政园者,余自幼常涉,三十年来每到苏亦必一往。前夏割除胆结石,体气颇衰,未识能再访否。又年来目力大不济,览书报眼镜、放大镜并用,犹复辨认难真。忽发奇想,安得书报大字精雕如此集者耶。一九八零年五月一日叶圣陶于晴窗下题。?

③因为有着这样的原因,所以这次到京后的第二天上午,就到东四八条去访候老人,想.....

当面为自己的失礼谢罪。八条是一条很长的胡同,在东四下了电车,找到巷口,走了好半日才在巷底找到叶宅,这是一所典型的四合院,院子不大,杂植了一些花木,显得异常安静。等了一会,不见有人走动,只得自动走进北房里去。北房一溜三间,右手的一间里临窗放着一只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书报,我想这大概就是圣老的工作室了。探头进去却也没有人,折到左面一间,在进门处的一只竹榻上,看见圣老正在支颐小睡。开始还不敢惊动,踌躇了一会,只好轻轻唤醒了老人。

④圣老醒来,端详了一下以后,立即从榻边站起来,让我在书案前坐下。他没有责怪我

的失礼,只是说,坐在榻上休息,不知怎么一来就睡着了。他从袋里摸出了助听器,左手托在胸前,相对端坐了,一面说,听觉不好,近来也离不开这个了。

⑤圣老安详地微笑着,须发全白了,特别是双眉,脸色红润而有光泽。

⑥我们现在就坐在他写?随笔?的晴窗下面。北京初夏的早晨是可爱的,窗外就是一株海棠,花时已过,现在是一丛浓绿。今年春天他和俞平老曾有过一张留影,就摄于这海棠花前。

⑦静坐相对,他告诉我病后的健康情况,和近来工作的种种。可以领会得出,老人身上无例外的也有着沉重的负担,许多报刊都希望能得到他的文章。对一位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来说,他的勤奋、认真、从容,也真是不可及。回忆自己读小学时第一次出手买书,就买的是《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书是早已失落了,但两书的封面图案,至今还分明留在记忆里。想想写了这些书的那枝笔至今还在有力地挥动,不能不产生一种幸福感,也不能不感到一种无言的鞭策。

⑧去年秋天,在南京遇见圣老的小孩至诚(说?小孩?也已是五十出头了),我曾向他仔细打听了圣老患病前后的种种。有一件事留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在十年动乱之初,圣老自己并不曾受到怎样的冲击,可是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力,即使在安静的小院子里也照样会感到,也许比起出入现场的人还要来得更厉害。朋友一个个变成了?牛鬼蛇神?,再也没有了谈天的对手。一个人离群索居,积累了多少不能理解的问题要找朋友交换一下看法。他在小院子里再也关不住了,一天,就冲出去找老舍,而老舍恰恰就在那一天撒手离开了人间。从此,圣老的健康慢慢坏下去了。

⑨圣老的为人,和他的文章、他写的字、他的待人接物……一样,平易之中自有端严。他不喜欢讲过头话,没有?动人?的?豪言壮语?,这也许会使有的人感到不满足,认为是不够劲的吧。可是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他说过的话,多数是对人民有益的,极少有害的。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⑩我就是带着这样虔敬的心情,在他的书房里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

⑾我发现近来有一种奇怪的愿望,喜欢和自己尊敬、爱重的前辈在一起。和他们一起,会时时感到自己还是一个?青年?,幼稚、莽撞,即使是小小的放肆也不要紧,是可以容许,也会得到原谅的。用不着时时装出正经的样子,而这是极易使人感到疲劳的。另外,还能从他们那里时时得到鼓励、鞭策,不只是从口头上,更多的是从他们的人格上,得到前进的力。 一九八零年八月十四日

【注】①叶圣翁:即叶圣陶。②黄裳(1919-2012):现代作家。

7.第②段中加点词“少不更事”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8.第③段中“这样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1);(2)(2分)

9.简析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10.对第⑧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黑云压城城欲摧”写出当时政治环境的恶劣和给人们造成的压力。

B.叶老虽未受怎样的冲击,但仍对朋友和自己的命运感到深深地担忧。

C.写“圣老的健康慢慢坏下去”根本意图是表现叶老和老舍的情谊。

D.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还因为从中让我体会到了叶老的为人。

11.分析第⑾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2.本文运用哪些描写手法表现叶圣陶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加以赏析。(6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 ,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 ,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5)转朱阁, ,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秦楼月,年年柳色, 。(李白《忆秦娥》)

(7)曲终人不见, 。(钱起《赋得湘灵鼓瑟》)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

吴均

王孙重别离,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14.这首诗的体裁是(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涧里薇”表现送别之人地位卑微,使诗充满愁绪。

B.水禽栖檐,萤飞绕窗,环境清幽美好,似有依恋之态。

C.“绿波远”写出刘余杭乘舟远行,诗人目送征帆的情景。

D.全诗在叙事、写景中寄托情意,意境淡远,耐人寻味。

16.赏析“轻云纫远岫”中“纫”字的表达效果。(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

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未必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

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

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 .

(《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公再拜曰 ( ) (2)民不与也 ( ) ..

(3)君之国事将日非矣 ( ) (4)贤之则顺而有福( ) ..

18.选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

B.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C.何乃若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D.暗莫甚焉 盘盘焉,囷囷焉 ..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其材可将五百乘。

(2)卫侯言计未必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20.文中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

21.概述子思劝谏卫侯的主要观点。(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3分)

南康直节堂记

苏辙

①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基;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

②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

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①③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

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④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

(《栾城集》)

【注】①循吏:奉公守法的官吏。

22.苏轼、苏辙和号称“三苏”;高中课本中曾学过苏辙的散文《》(2分)

23.对第①段中“莫知贵也”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没有人知道军六曹吏的可贵。

B.没有人知道簿册文书的可贵。

C.没有人知道朝请大夫徐望的可贵。

D.没有人知道直节堂这一地方的可贵。

24.简析第②段写“竹柏”的作用。(3分)

2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26.第③段作者写“客醉而歌”的真正意图是3分)

篇二:高一模拟卷

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综合测试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

王蒙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应接不暇。先是视窗与鼠标,其后是触屏,再后是

手机也杀入了生活、杀入了头脑,不断膨胀,提供了最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

②当然,信息技术的发达首先带来的是信息民主,是文化民主,是参与传播

和有所评议、有所动静的大众普及化,是大众对于权力包括精英们的话语权力的

监督,是各种自发舆论的飞速形成。但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到来,触

屏时代的到来,在空前地、令人震惊地加速了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完全可能造成

黄钟喑哑、瓦釜轰鸣的颠倒局面。如日益严重、难以救药的学风败坏,习以为常

的轻飘、浮躁、浅薄、急功近利、人云亦云,或者标新立异却并无干货。 ..③传播本来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但是手段的被使用,完全可能变成使用

手段的人被手段使用。使用变成了被使用,被使用的工具变成了主体,而主体变

成了傻气十足的跟班。例如餐具压倒了饮食,语言干扰控制而不是服务于思维……

形式主宰了内容,这些是早已有之的不幸状况。境外的学者以这样的思路研究过

语言的霸权,并且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例如有助于我们克服教条主义。同样,我

们也可以、也需要用这样的思路研究信息技术带来的异化现象。

④所谓信息的异化,就是说信息从素材变成了成果,传播由中介变成了价值

的体现,传播的速度与数量变成了真理、科学、艺术、成功与否的主要衡量标准,

变成了精神产品的首要追逐,而传播的能力包括忽悠炒作的能力与招人喜欢的外

表与音色,都成了成功的基石。信息传播,如荼如火,如龙卷风如海啸,搞得我

们的理论、文化、艺术、科学、决策在信息的浪涛滚滚中,或者风头劲爆、或者

摇摆不定、或者垂头丧气。信息传播的洪流,正在推出一些牛人,昨天宣布读图

与信息爆炸,今天宣布触屏时代到来,后天宣布名人、名牌、名书、名药都是他

们速成打造成功的。他们鼓吹着各种票房、印数、点击量、收视率、福布斯榜,

他们制造着巨星,超女、好声音、畅销书及其作者、意见领袖、有影响力者、世

界纪录。他们承认即使是一条狗如果能够在现代传媒中不断出镜,也能成为中华

第一名狗。

⑤在大数据的潮流里,文学、纸质书籍首当其冲地被冲击。原因是语言文字

在各种艺术介质当中最缺少直观性,最符号化。它们不像图画、音乐、歌曲、舞

台表演、声像节目,更不像3D、4D(是不是正在出现7D、8D?)影院那样富

有肉感器官刺激,它们不能给人们以视觉、听觉,直到嗅觉、味觉、触觉,还有

臀部、腰部震动。语言文字是符号,是思想,不通过大脑的感受、解读、联想、

思考,它们不过是一群乱码,对于蠢人,语言尤其是文字,完全不能传递足够的

信息。这样,不喜欢动脑筋的精神懒汉,当然不希望通过语言文字而是通过身体

与其器官,直接接受刺激与抚摸来获取信息。但恰恰是语言与文字而不是3、4、

5、6D们能发育与推动思维。当人们只会用耳朵、眼球、舌头、鼻孔、皮肉来接

收信息的时候,很可能意味着头脑的萎缩与灵魂的干瘪,意味着白痴时代、低智

商时代缓缓逼近。

⑥而由网络宣布《红楼梦》等名著的死活读不下去,正是这种君临人类文化

传播的牛气冲天与蠢态毕露的新表演,它们干脆挑战经典,挑战中华的与人类的

文化史,挑战智力的底线。

⑦当然,我不是不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大众普及化不是什么

自以为是的精英的愤怒或者悲泣所能左右的。问题在于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大

众与精英的平衡,高端精神产品与大众精神消费的平衡。

⑧不论出现多少伟大的议论和愤怒,传播信息科学技术与手段的发展一日千

里,我们既无法抑制?数量×速度?的狂欢,又不能挽救精神果实、质地品位的

颓势,无法使严谨文化人的憔悴与寂寞,发育成传播明星式的丰腴红火。但是我

们仍然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仍然可以在高等院校,在科研机构,在有头脑、有

见识、有良心的知识界中坚持怀着对真理的追求与献身精神的。我们仍然可以不

懈地追求独到、高端的思想智慧。尤其是,我们可以勇敢地告诉大家,除了传播

上的成功,还有学识上的成就;除了搞笑的段子,还有经典的著作;

⑨我甚至想提议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布?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六月

二十四日定为?网羞日?。至少要有人说话。越是触屏时代,越是要有清醒的眼

光,要有对于真正高端、深邃、天才与创造性的文化果实苦苦的期待。

1.第②段加点词“干货”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3分)

3.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4.对本文写作缘由推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手机杀入生活,不断膨胀,提供最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

B.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进行“死活读不下去”的网上问卷 。

C.音像、声色以及3D、4D影院那些富有肉感器官的刺激。

D.网上问卷《红楼梦》等名著位居“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

5.在第⑧段的结尾处续写恰当的句子。(2分)

6.综观全文,概述信息技术带来的心智灾难。(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9分)

访叶圣翁① 黄裳②

①几个月前,我将一本原刻的《拙政园诗余》寄给俞平伯先生,请他在书前

写几个字。俞平老生长姑苏,也就是女词人徐灿的故乡。不久,他就在我寄去的

旧绿格子纸上写了跋文。平老近来作书,多用退笔写大字,这篇跋却是小行楷,

丰神绝妙,还是三十多年前《遥夜归思引》那种风格,真使我欢喜、感谢。后来

我又忽发奇想,叶圣翁也是苏州人,何不顺便也请他就近写几个字呢?就请平老

转请,自己也写了信去。很快,圣老的回信来了。他告诉我,跋已写好,不过寄

去的旧格纸行距太狭,先后写坏了两纸,还附来了写错的一纸,?藉见我确已不

能作小字?。

②这使我非常惶恐。我事行竟未考虑他们两位都已是八旬开外的老人,圣老

的眼睛又不好,只是随手寄了旧格子纸去请他们写字,不但失礼,简直是不可原

谅的。想想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少不更事?的鲁莽脾气,心里有说不出的不安。....

圣老寄来的跋文是用钢笔写在道林纸上的,但写得非常认真,他要我自己缮录一

过,现在就把那大略转录在这里:?久不得黄裳兄音问,去夏始获来书,喜甚。……

拙政园者,余自幼常涉,三十年来每到苏亦必一往。前夏割除胆结石,体气颇衰,

未识能再访否。又年来目力大不济,览书报眼镜、放大镜并用,犹复辨认难真。

忽发奇想,安得书报大字精雕如此集者耶。一九八零年五月一日叶圣陶于晴窗下

题。?

③因为有着这样的原因,所以这次到京后的第二天上午,就到东四八条去访.....

候老人,想当面为自己的失礼谢罪。八条是一条很长的胡同,在东四下了电车,

找到巷口,走了好半日才在巷底找到叶宅,这是一所典型的四合院,院子不大,

杂植了一些花木,显得异常安静。等了一会,不见有人走动,只得自动走进北房

里去。北房一溜三间,右手的一间里临窗放着一只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书报,我

想这大概就是圣老的工作室了。探头进去却也没有人,折到左面一间,在进门处

的一只竹榻上,看见圣老正在支颐小睡。开始还不敢惊动,踌躇了一会,只好轻

轻唤醒了老人。

④圣老醒来,端详了一下以后,立即从榻边站起来,让我在书案前坐下。他

没有责怪我的失礼,只是说,坐在榻上休息,不知怎么一来就睡着了。他从袋里

摸出了助听器,左手托在胸前,相对端坐了,一面说,听觉不好,近来也离不开

这个了。

⑤圣老安详地微笑着,须发全白了,特别是双眉,脸色红润而有光泽。

⑥我们现在就坐在他写?随笔?的晴窗下面。北京初夏的早晨是可爱的,窗

外就是一株海棠,花时已过,现在是一丛浓绿。今年春天他和俞平老曾有过一张

留影,就摄于这海棠花前。

⑦静坐相对,他告诉我病后的健康情况,和近来工作的种种。可以领会得出,

老人身上无例外的也有着沉重的负担,许多报刊都希望能得到他的文章。对一位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来说,他的勤奋、认真、从容,也真是不可及。回忆自己读

小学时第一次出手买书,就买的是《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书是早已

失落了,但两书的封面图案,至今还分明留在记忆里。想想写了这些书的那枝笔

至今还在有力地挥动,不能不产生一种幸福感,也不能不感到一种无言的鞭策。

⑧去年秋天,在南京遇见圣老的小孩至诚(说?小孩?也已是五十出头了),

我曾向他仔细打听了圣老患病前后的种种。有一件事留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在

十年动乱之初,圣老自己并不曾受到怎样的冲击,可是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

压力,即使在安静的小院子里也照样会感到,也许比起出入现场的人还要来得更

厉害。朋友一个个变成了?牛鬼蛇神?,再也没有了谈天的对手。一个人离群索

居,积累了多少不能理解的问题要找朋友交换一下看法。他在小院子里再也关不

住了,一天,就冲出去找老舍,而老舍恰恰就在那一天撒手离开了人间。从此,

圣老的健康慢慢坏下去了。

⑨圣老的为人,和他的文章、他写的字、他的待人接物……一样,平易之中

自有端严。他不喜欢讲过头话,没有?动人?的?豪言壮语?,这也许会使有的

人感到不满足,认为是不够劲的吧。可是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他说过的话,多数

是对人民有益的,极少有害的。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⑩我就是带着这样虔敬的心情,在他的书房里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

?我发现近来有一种奇怪的愿望,喜欢和自己尊敬、爱重的前辈在一起。和

他们一起,会时时感到自己还是一个?青年?,幼稚、莽撞,即使是小小的放肆

也不要紧,是可以容许,也会得到原谅的。用不着时时装出正经的样子,而这是

极易使人感到疲劳的。另外,还能从他们那里时时得到鼓励、鞭策,不只是从口

头上,更多的是从他们的人格上,得到前进的力。 一九八零年八月十四日

[注]①叶圣翁:即叶圣陶。②黄裳(1919~2012):现代作家。

7.第②段中加点词“少不更事”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8.第③段中“这样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

(1) ;

(2) (2分)

9.简析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10.对第⑧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黑云压城城欲摧”写出当时政治环境的恶劣和给人们造成的压力。

B.叶老虽未受怎样的冲击,但仍对朋友和自己的命运感到深深地担忧。

C.写“圣老的健康慢慢坏下去”根本意图是表现叶老和老舍的情谊。

D.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还因为从中让我体会到了叶老的为人。

11.分析第⑾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2.本文运用哪些描写手法表现叶圣陶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加以赏析。(6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2)是处红衰翠减, 。

(3)三山半落青天外, 。

(4)落木千山天远大, 。

(5)阳春布德泽, __________________

(6)野芳发而幽香, 。

(7)曲终收拨当心画,___ 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

吴均

王孙重别离,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14.这首诗的体裁是(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用“涧里薇”表现送别之人地位卑微,使诗充满愁绪。

B.水禽栖檐,萤飞绕窗,环境清幽美好,似有依恋之态。

C.“绿波远”写出刘余杭乘舟远行,诗人目送征帆的情景。

D.全诗在叙事、写景中寄托情意,意境淡远,耐人寻味。

16.赏析“轻云纫远岫”中“纫”字的表达效果。(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

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

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未必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

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

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

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

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 (《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公再拜曰 ( ) (2)民不与也 ( ) ..

(3)君之国事将日非矣 ( ) (4)贤之则顺而有福( ) ..

18.选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3分)

A.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B.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C.何乃若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D.暗莫甚焉 盘盘焉,囷囷焉 ..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其材可将五百乘。

篇三:(松江)高三语文

松江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高三语文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2014.1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座位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

王蒙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应接不暇。先是视窗与鼠标,其后是触屏,再后是手机也杀入了生活、杀入了头脑,不断膨胀,提供了最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

②当然,信息技术的发达首先带来的是信息民主,是文化民主,是参与传播和有所评议、有所动静的大众普及化,是大众对于权力包括精英们的话语权力的监督,是各种自发舆论的飞速形成。但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到来,触屏时代的到来,在空前地、令人震惊地加速了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完全可能造成黄钟喑哑、瓦釜轰鸣的颠倒局面。如日益严重、难以救药的学风败坏,习以为常的轻飘、浮躁、浅薄、急功近利、人云亦云,或者标新立异却并无干货。 ..

③传播本来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但是手段的被使用,完全可能变成使用手段的人被手段使用。使用变成了被使用,被使用的工具变成了主体,而主体变成了傻气十足的跟班。例如餐具压倒了饮食,语言干扰控制而不是服务于思维……形式主宰了内容,这些是早已有之的不幸状况。境外的学者以这样的思路研究过语言的霸权,并且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例如有助于我们克服教条主义。同样,我们也可以、也需要用这样的思路研究信息技术带来的异化现象。

④所谓信息的异化,就是说信息从素材变成了成果,传播由中介变成了价值的体现,传播的速度与数量变成了真理、科学、艺术、成功与否的主要衡量标准,变成了精神产品的首要追逐,而传播的能力包括忽悠炒作的能力与招人喜欢的外表与音色,都成了成功的基石。信息传播,如荼如火,如龙卷风如海啸,搞得我们的理论、文化、艺术、科学、决策在信息的浪涛滚滚中,或者风头劲爆、或者摇摆不定、或者垂头丧气。信息传播的洪流,正在推出一些牛人,昨天宣布读图与信息爆炸,今天宣布触屏时代到来,后天宣布名人、名牌、名书、名药都是他们速成打造成功的。他们鼓吹着各种票房、印数、点击量、收视率、福布斯榜,他们制造着巨星,超女、好声音、畅销书及其作者、意见领袖、有影响力者、世界纪录。他们承认即使是一条狗如果能够在现代传媒中不断出镜,也能成为中华第一名狗。

⑤在大数据的潮流里,文学、纸质书籍首当其冲地被冲击。原因是语言文字在各种艺术介质当中最缺少直观性,最符号化。它们不像图画、音乐、歌曲、舞台表演、声像节目,更不像3D、4D(是不是正在出现7D、8D?)影院那样富有肉感器官刺激,它们不能给人们以视觉、听觉,直到嗅觉、味觉、触觉,还有臀部、腰部震动。语言文字是符号,是思想,不通过大脑的感受、解读、联想、思考,它们不过是一群乱码,对于蠢人,语言尤其是文字,完全不能传递足够的信息。这样,不喜欢动脑筋的精神懒汉,当然不希望通过语言文字而是通过身体与其器官,直接接受刺激与抚摸来获取信息。但恰恰是语言与文字而不是3、4、5、6D们能发育与推动思维。当人们只会用耳朵、眼球、舌头、鼻孔、皮肉来接收信息的时候,很可能意味着头脑的萎缩与灵魂的干瘪,意味着白痴时代、低智商时代缓缓逼近。

⑥而由网络宣布《红楼梦》等名著的死活读不下去,正是这种君临人类文化传播的牛气冲天与蠢态毕露的新表演,它们干脆挑战经典,挑战中华的与人类的文化史,挑战智力的底线。 ⑦当然,我不是不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大众普及化不是什么自以为是的精英的愤怒或者悲泣所能左右的。问题在于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大众与精英的平衡,高端精神产品与大众精神消费的平衡。

⑧不论出现多少伟大的议论和愤怒,传播信息科学技术与手段的发展一日千里,我们既无法抑制?数量×速度?的狂欢,又不能挽救精神果实、质地品位的颓势,无法使严谨文化人的憔悴与寂寞,发育成传播明星式的丰腴红火。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仍然可以在高等院校,在科研机构,在有头脑、有见识、有良心的知识界中坚持怀着对真理的追求与献身精神的。我们仍然可以不懈地追求独到、高端的思想智慧。尤其是,我们可以勇敢地告诉大家,除了传播上的成功,还有学识上的成就;除了搞笑的段子,还有经典的著作; 。

⑨我甚至想提议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布?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六月二十四日定为?网羞日?。至少要有人说话。越是触屏时代,越是要有清醒的眼光,要有对于真正高端、深邃、天才与创造性的文化果实苦苦的期待。

1.第②段加点词“干货”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3分)

3.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4.对本文写作缘由推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手机杀入生活,不断膨胀,提供最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

B.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进行“死活读不下去”的网上问卷 。

C.音像、声色以及3D、4D影院那些富有肉感器官的刺激。

D.网上问卷《红楼梦》等名著位居“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

5.在第⑧段的结尾处续写恰当的句子。(2分)

6.综观全文,概述信息技术带来的心智灾难。(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9分)

访叶圣翁①

黄裳②

①几个月前,我将一本原刻的《拙政园诗余》寄给俞平伯先生,请他在书前写几个字。俞平老生长姑苏,也就是女词人徐灿的故乡。不久,他就在我寄去的旧绿格子纸上写了跋文。平老近来作书,多用退笔写大字,这篇跋却是小行楷,丰神绝妙,还是三十多年前《遥夜归思引》那种风格,真使我欢喜、感谢。后来我又忽发奇想,叶圣翁也是苏州人,何不顺便也请他就近写几个字呢?就请平老转请,自己也写了信去。很快,圣老的回信来了。他告诉我,跋已写好,不过寄去的旧格纸行距太狭,先后写坏了两纸,还附来了写错的一纸,?藉见我确已不能作小字?。

②这使我非常惶恐。我事行竟未考虑他们两位都已是八旬开外的老人,圣老的眼睛又不好,只是随手寄了旧格子纸去请他们写字,不但失礼,简直是不可原谅的。想想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少不更事?的鲁莽脾气,心里有说不出的不安。圣老寄来的跋文是用钢笔写在道林....

纸上的,但写得非常认真,他要我自己缮录一过,现在就把那大略转录在这里:?久不得黄

裳兄音问,去夏始获来书,喜甚。……拙政园者,余自幼常涉,三十年来每到苏亦必一往。前夏割除胆结石,体气颇衰,未识能再访否。又年来目力大不济,览书报眼镜、放大镜并用,犹复辨认难真。忽发奇想,安得书报大字精雕如此集者耶。一九八零年五月一日叶圣陶于晴窗下题。?

③因为有着这样的原因,所以这次到京后的第二天上午,就到东四八条去访候老人,想.....

当面为自己的失礼谢罪。八条是一条很长的胡同,在东四下了电车,找到巷口,走了好半日才在巷底找到叶宅,这是一所典型的四合院,院子不大,杂植了一些花木,显得异常安静。等了一会,不见有人走动,只得自动走进北房里去。北房一溜三间,右手的一间里临窗放着一只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书报,我想这大概就是圣老的工作室了。探头进去却也没有人,折到左面一间,在进门处的一只竹榻上,看见圣老正在支颐小睡。开始还不敢惊动,踌躇了一会,只好轻轻唤醒了老人。

④圣老醒来,端详了一下以后,立即从榻边站起来,让我在书案前坐下。他没有责怪我的失礼,只是说,坐在榻上休息,不知怎么一来就睡着了。他从袋里摸出了助听器,左手托在胸前,相对端坐了,一面说,听觉不好,近来也离不开这个了。

⑤圣老安详地微笑着,须发全白了,特别是双眉,脸色红润而有光泽。

⑥我们现在就坐在他写?随笔?的晴窗下面。北京初夏的早晨是可爱的,窗外就是一株海棠,花时已过,现在是一丛浓绿。今年春天他和俞平老曾有过一张留影,就摄于这海棠花前。 ⑦静坐相对,他告诉我病后的健康情况,和近来工作的种种。可以领会得出,老人身上无例外的也有着沉重的负担,许多报刊都希望能得到他的文章。对一位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来说,他的勤奋、认真、从容,也真是不可及。回忆自己读小学时第一次出手买书,就买的是《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书是早已失落了,但两书的封面图案,至今还分明留在记忆里。想想写了这些书的那枝笔至今还在有力地挥动,不能不产生一种幸福感,也不能不感到一种无言的鞭策。

⑧去年秋天,在南京遇见圣老的小孩至诚(说?小孩?也已是五十出头了),我曾向他仔细打听了圣老患病前后的种种。有一件事留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在十年动乱之初,圣老自己并不曾受到怎样的冲击,可是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力,即使在安静的小院子里也照样会感到,也许比起出入现场的人还要来得更厉害。朋友一个个变成了?牛鬼蛇神?,再也没有了谈天的对手。一个人离群索居,积累了多少不能理解的问题要找朋友交换一下看法。他在小院子里再也关不住了,一天,就冲出去找老舍,而老舍恰恰就在那一天撒手离开了人间。从此,圣老的健康慢慢坏下去了。

⑨圣老的为人,和他的文章、他写的字、他的待人接物……一样,平易之中自有端严。他不喜欢讲过头话,没有?动人?的?豪言壮语?,这也许会使有的人感到不满足,认为是不够劲的吧。可是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他说过的话,多数是对人民有益的,极少有害的。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⑩我就是带着这样虔敬的心情,在他的书房里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

⑾我发现近来有一种奇怪的愿望,喜欢和自己尊敬、爱重的前辈在一起。和他们一起,会时时感到自己还是一个?青年?,幼稚、莽撞,即使是小小的放肆也不要紧,是可以容许,也会得到原谅的。用不着时时装出正经的样子,而这是极易使人感到疲劳的。另外,还能从他们那里时时得到鼓励、鞭策,不只是从口头上,更多的是从他们的人格上,得到前进的力。

一九八零年八月十四日

【注】①叶圣翁:即叶圣陶。②黄裳(1919-2012):现代作家。

7.第②段中加点词“少不更事”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8.第③段中“这样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1)(2)2分)

9.简析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10.对第⑧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黑云压城城欲摧”写出当时政治环境的恶劣和给人们造成的压力。

B.叶老虽未受怎样的冲击,但仍对朋友和自己的命运感到深深地担忧。

C.写“圣老的健康慢慢坏下去”根本意图是表现叶老和老舍的情谊。

D.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还因为从中让我体会到了叶老的为人。

11.分析第⑾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2.本文运用哪些描写手法表现叶圣陶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加以赏析。(6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 ,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 ,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5)转朱阁, ,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秦楼月,年年柳色, 。(李白《忆秦娥》)

(7)曲终人不见, 。(钱起《赋得湘灵鼓瑟》)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

吴均

王孙重别离,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14.这首诗的体裁是(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涧里薇”表现送别之人地位卑微,使诗充满愁绪。

B.水禽栖檐,萤飞绕窗,环境清幽美好,似有依恋之态。

C.“绿波远”写出刘余杭乘舟远行,诗人目送征帆的情景。

D.全诗在叙事、写景中寄托情意,意境淡远,耐人寻味。

16.赏析“轻云纫远岫”中“纫”字的表达效果。(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未必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

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 .

(《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公再拜曰 ( ) (2)民不与也 ( ) ..

(3)君之国事将日非矣 ( ) (4)贤之则顺而有福( ) ..

18.选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B.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C.何乃若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D.暗莫甚焉 盘盘焉,囷囷焉 ..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其材可将五百乘。

(2)卫侯言计未必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20.文中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

21.概述子思劝谏卫侯的主要观点。(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3分)

南康直节堂记

苏辙

①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基;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

篇四:上海市松江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松江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高三语文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2014.1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座位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

王蒙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应接不暇。先是视窗与鼠标,其后是触屏,再后是手机也杀入了生活、杀入了头脑,不断膨胀,提供了最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

②当然,信息技术的发达首先带来的是信息民主,是文化民主,是参与传播和有所评议、有所动静的大众普及化,是大众对于权力包括精英们的话语权力的监督,是各种自发舆论的飞速形成。但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到来,触屏时代的到来,在空前地、令人震惊地加速了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完全可能造成黄钟喑哑、瓦釜轰鸣的颠倒局面。如日益严重、难以救药的学风败坏,习以为常的轻飘、浮躁、浅薄、急功近利、人云亦云,或者标新立异却并无干货。 ..

③传播本来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但是手段的被使用,完全可能变成使用手段的人被手段使用。使用变成了被使用,被使用的工具变成了主体,而主体变成了傻气十足的跟班。例如餐具压倒了饮食,语言干扰控制而不是服务于思维……形式主宰了内容,这些是早已有之的不幸状况。境外的学者以这样的思路研究过语言的霸权,并且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例如有助于我们克服教条主义。同样,我们也可以、也需要用这样的思路研究信息技术带来的异化现象。

④所谓信息的异化,就是说信息从素材变成了成果,传播由中介变成了价值的体现,传播的速度与数量变成了真理、科学、艺术、成功与否的主要衡量标准,变成了精神产品的首要追逐,而传播的能力包括忽悠炒作的能力与招人喜欢的外表与音色,都成了成功的基石。信息传播,如荼如火,如龙卷风如海啸,搞得我们的理论、文化、艺术、科学、决策在信息的浪涛滚滚中,或者风头劲爆、或者摇摆不定、或者垂头丧气。信息传播的洪流,正在推出一些牛人,昨天宣布读图与信息爆炸,今天宣布触屏时代到来,后天宣布名人、名牌、名书、名药都是他们速成打造成功的。他们鼓吹着各种票房、印数、点击量、收视率、福布斯榜,他们制造着巨星,超女、好声音、畅销书及其作者、意见领袖、有影响力者、世界纪录。他们承认即使是一条狗如果能够在现代传媒中不断出镜,也能成为中华第一名狗。

⑤在大数据的潮流里,文学、纸质书籍首当其冲地被冲击。原因是语言文字在各种艺术介质当中最缺少直观性,最符号化。它们不像图画、音乐、歌曲、舞台表演、声像节目,更不像3D、4D(是不是正在出现7D、8D?)影院那样富有肉感器官刺激,它们不能给人们以视觉、听觉,直到嗅觉、味觉、触觉,还有臀部、腰部震动。语言文字是符号,是思想,不通过大脑的感受、解读、联想、思考,它们不过是一群乱码,对于蠢人,语言尤其是文字,完全不能传递足够的信息。这样,不喜欢动脑筋的精神懒汉,当然不希望通过语言文字而是通过身体与其器官,直接接受刺激与抚摸来获取信息。但恰恰是语言与文字而不是3、4、5、6D们能发育与推动思维。当人们只会用耳朵、眼球、舌头、鼻孔、皮肉来接收信息的时候,很可能意味着头脑的萎缩与灵魂的干瘪,意味着白痴时代、低智商时代缓缓逼近。

⑥而由网络宣布《红楼梦》等名著的死活读不下去,正是这种君临人类文化传播的牛气冲天与蠢态毕露的新表演,它们干脆挑战经典,挑战中华的与人类的文化史,挑战智力的底线。 ⑦当然,我不是不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大众普及化不是什么自以为是的精英的愤怒或者悲泣所能左右的。问题在于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大众与精英的平衡,高端精神产品与大众精神消费的平衡。

⑧不论出现多少伟大的议论和愤怒,传播信息科学技术与手段的发展一日千里,我们既无法抑制?数量×速度?的狂欢,又不能挽救精神果实、质地品位的颓势,无法使严谨文化人的憔悴与寂寞,发育成传

播明星式的丰腴红火。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仍然可以在高等院校,在科研机构,在有头脑、有见识、有良心的知识界中坚持怀着对真理的追求与献身精神的。我们仍然可以不懈地追求独到、高端的思想智慧。尤其是,我们可以勇敢地告诉大家,除了传播上的成功,还有学识上的成就;除了搞笑的段子,还有经典的著作; 。

⑨我甚至想提议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布?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六月二十四日定为?网羞日?。至少要有人说话。越是触屏时代,越是要有清醒的眼光,要有对于真正高端、深邃、天才与创造性的文化果实苦苦的期待。

1.第②段加点词“干货”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3分)

3.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4.对本文写作缘由推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手机杀入生活,不断膨胀,提供最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

B.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进行“死活读不下去”的网上问卷 。

C.音像、声色以及3D、4D影院那些富有肉感器官的刺激。

D.网上问卷《红楼梦》等名著位居“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

5.在第⑧段的结尾处续写恰当的句子。(2分)

6.综观全文,概述信息技术带来的心智灾难。(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9分)

访叶圣翁①

黄裳②

①几个月前,我将一本原刻的《拙政园诗余》寄给俞平伯先生,请他在书前写几个字。俞平老生长姑苏,也就是女词人徐灿的故乡。不久,他就在我寄去的旧绿格子纸上写了跋文。平老近来作书,多用退笔写大字,这篇跋却是小行楷,丰神绝妙,还是三十多年前《遥夜归思引》那种风格,真使我欢喜、感谢。后来我又忽发奇想,叶圣翁也是苏州人,何不顺便也请他就近写几个字呢?就请平老转请,自己也写了信去。很快,圣老的回信来了。他告诉我,跋已写好,不过寄去的旧格纸行距太狭,先后写坏了两纸,还附来了写错的一纸,?藉见我确已不能作小字?。

②这使我非常惶恐。我事行竟未考虑他们两位都已是八旬开外的老人,圣老的眼睛又不好,只是随手寄了旧格子纸去请他们写字,不但失礼,简直是不可原谅的。想想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少不更事?的鲁莽....

脾气,心里有说不出的不安。圣老寄来的跋文是用钢笔写在道林纸上的,但写得非常认真,他要我自己缮录一过,现在就把那大略转录在这里:?久不得黄裳兄音问,去夏始获来书,喜甚。……拙政园者,余自幼常涉,三十年来每到苏亦必一往。前夏割除胆结石,体气颇衰,未识能再访否。又年来目力大不济,览书报眼镜、放大镜并用,犹复辨认难真。忽发奇想,安得书报大字精雕如此集者耶。一九八零年五月一日叶圣陶于晴窗下题。?

③因为有着这样的原因,所以这次到京后的第二天上午,就到东四八条去访候老人,想当面为自己的.....

失礼谢罪。八条是一条很长的胡同,在东四下了电车,找到巷口,走了好半日才在巷底找到叶宅,这是一所典型的四合院,院子不大,杂植了一些花木,显得异常安静。等了一会,不见有人走动,只得自动走进北房里去。北房一溜三间,右手的一间里临窗放着一只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书报,我想这大概就是圣老的工作室了。探头进去却也没有人,折到左面一间,在进门处的一只竹榻上,看见圣老正在支颐小睡。开始还不敢惊动,踌躇了一会,只好轻轻唤醒了老人。

④圣老醒来,端详了一下以后,立即从榻边站起来,让我在书案前坐下。他没有责怪我的失礼,只是说,坐在榻上休息,不知怎么一来就睡着了。他从袋里摸出了助听器,左手托在胸前,相对端坐了,一面

说,听觉不好,近来也离不开这个了。

⑤圣老安详地微笑着,须发全白了,特别是双眉,脸色红润而有光泽。

⑥我们现在就坐在他写?随笔?的晴窗下面。北京初夏的早晨是可爱的,窗外就是一株海棠,花时已过,现在是一丛浓绿。今年春天他和俞平老曾有过一张留影,就摄于这海棠花前。

⑦静坐相对,他告诉我病后的健康情况,和近来工作的种种。可以领会得出,老人身上无例外的也有着沉重的负担,许多报刊都希望能得到他的文章。对一位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来说,他的勤奋、认真、从容,也真是不可及。回忆自己读小学时第一次出手买书,就买的是《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书是早已失落了,但两书的封面图案,至今还分明留在记忆里。想想写了这些书的那枝笔至今还在有力地挥动,不能不产生一种幸福感,也不能不感到一种无言的鞭策。

⑧去年秋天,在南京遇见圣老的小孩至诚(说?小孩?也已是五十出头了),我曾向他仔细打听了圣老患病前后的种种。有一件事留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在十年动乱之初,圣老自己并不曾受到怎样的冲击,可是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力,即使在安静的小院子里也照样会感到,也许比起出入现场的人还要来得更厉害。朋友一个个变成了?牛鬼蛇神?,再也没有了谈天的对手。一个人离群索居,积累了多少不能理解的问题要找朋友交换一下看法。他在小院子里再也关不住了,一天,就冲出去找老舍,而老舍恰恰就在那一天撒手离开了人间。从此,圣老的健康慢慢坏下去了。

⑨圣老的为人,和他的文章、他写的字、他的待人接物……一样,平易之中自有端严。他不喜欢讲过头话,没有?动人?的?豪言壮语?,这也许会使有的人感到不满足,认为是不够劲的吧。可是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他说过的话,多数是对人民有益的,极少有害的。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⑩我就是带着这样虔敬的心情,在他的书房里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

⑾我发现近来有一种奇怪的愿望,喜欢和自己尊敬、爱重的前辈在一起。和他们一起,会时时感到自己还是一个?青年?,幼稚、莽撞,即使是小小的放肆也不要紧,是可以容许,也会得到原谅的。用不着时时装出正经的样子,而这是极易使人感到疲劳的。另外,还能从他们那里时时得到鼓励、鞭策,不只是从口头上,更多的是从他们的人格上,得到前进的力。

一九八零年八月十四日

【注】①叶圣翁:即叶圣陶。②黄裳(1919-2012):现代作家。

7.第②段中加点词“少不更事”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8.第③段中“这样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1);(2)(2分)

9.简析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10.对第⑧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黑云压城城欲摧”写出当时政治环境的恶劣和给人们造成的压力。

B.叶老虽未受怎样的冲击,但仍对朋友和自己的命运感到深深地担忧。

C.写“圣老的健康慢慢坏下去”根本意图是表现叶老和老舍的情谊。

D.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还因为从中让我体会到了叶老的为人。

11.分析第⑾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2.本文运用哪些描写手法表现叶圣陶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加以赏析。(6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 ,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 ,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5)转朱阁, ,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秦楼月,年年柳色, 。(李白《忆秦娥》)

(7)曲终人不见, 。(钱起《赋得湘灵鼓瑟》)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

吴均

王孙重别离,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14.这首诗的体裁是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涧里薇”表现送别之人地位卑微,使诗充满愁绪。

B.水禽栖檐,萤飞绕窗,环境清幽美好,似有依恋之态。

C.“绿波远”写出刘余杭乘舟远行,诗人目送征帆的情景。

D.全诗在叙事、写景中寄托情意,意境淡远,耐人寻味。

16.赏析“轻云纫远岫”中“纫”字的表达效果。(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

卫侯言计未必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

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

(《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公再拜曰 ( ) (2)民不与也 ( ) ..

(3)君之国事将日非矣 ( ) (4)贤之则顺而有福( ) ..

18.选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B.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C.何乃若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D.暗莫甚焉 盘盘焉,囷囷焉 ..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其材可将五百乘。

(2)卫侯言计未必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20.文中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

21.概述子思劝谏卫侯的主要观点。(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3分)

南康直节堂记

苏辙

①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基;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

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②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①③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

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④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

(《栾城集》)

【注】①循吏:奉公守法的官吏。

22.苏轼、苏辙和号称“三苏”;高中课本中曾学过苏辙的散文《(2分)

23.对第①段中“莫知贵也”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没有人知道军六曹吏的可贵。

B.没有人知道簿册文书的可贵。

C.没有人知道朝请大夫徐望的可贵。

D.没有人知道直节堂这一地方的可贵。

24.简析第②段写“竹柏”的作用。(3分)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古代英雄的石像续写)

2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26.第③段作者写“客醉而歌”的真正意图是(3分)

二、写作70分

27.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的

篇五:1稻草人

1.稻草人

学习目标

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

4、 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5、 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学习重点

了解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叶圣陶简介

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笔名叶圣陶、斯提等。1912年中学毕业

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

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稻草人在夜里看到小娥在主人的稻田里下了子,子变成了肉虫毁了主人即将获得好收成的稻子,稻草人很着急,想把情况告诉主人却无能为力,他为主人感到很悲伤。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

课文先写了稻草人的样子和责任。

然后写了稻草人看到的和想到的。稻草人先为主人高兴,又因无法将发生的祸事告诉主人而焦急、发愁。

最后写稻草人为主人一年的辛苦又白费了而痛心。

1.稻草人是谁做的?

农人

2.稻草人长得什么样呢?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读一读)

课文依次介绍了稻草人的骨架子、肌肉和皮肤、帽子、脸、鼻子、眼睛、手、脚等方面,说明稻草人做的很简陋,从侧面表现出农人生活艰苦。

一、抓对比→突出责任

1.稻草人的责任是什么?你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

(稻草人的责任是看守田地,赶走飞来吃稻穗的小雀。稻草人非常尽责任,从来不贪玩。

2.写牛和狗有什么作用?

写牛和狗是和稻草人作比较,突出稻草人的守职尽责。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

(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

2.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

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

(将老妇人“满是皱纹”的脸比作“风干的橘子”。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二、抓飞蛾→突出善良

1、 稻草人看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着一个,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稻子长势好,今年的收成可以使他的主人笑一笑,所以他心里很高兴。)

2、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妇人的悲惨、孤单、可怜、穷苦的?这说明了什么?

(三件事:丈夫死了;唯一的儿子得了白喉也死了;闹水稻子被淹了。说明老太太是个可怜的苦命人。)

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稻草人的尽职和善良的?

3、稻草人看到蛾子飞来,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立刻认出、必须赶跑、摇动起来、非常着急、刀割一样、无比惊恐、摇得更勤。)

4、从描写稻草人的内心和动作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 ,说明他忠诚、尽职、心地善良。 )

5.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很高兴 非常着急 无比惊恐

感情朗读第3~5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为主人做的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

(心有余而力不足)

表现了作者的什么?

(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三、抓祸事→突出忠诚

默读课文6—8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1、老太太“看一切事情都很好 ”,“一切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想一想:老太太此时心情怎样?(指导观察插图)

水正和适 稻子全很壮实 稻穗沉甸甸的帽子依旧戴得很正,扇子依旧拿在手里,摇动着,发出啪啪的声音,依旧站得很好,直挺挺的,位置没有动,样子也跟以前一模一样

2、主人要走了,稻草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急得不得了 连忙摇动扇子 急得要命 使劲摇动扇子 恨不得 又恨不得 怀着愁闷显得憔悴

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急得要命 怀着愁闷

从稻草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稻草人忠诚、尽职、心地善良

四、抓肉虫→突出悲惨

自学第9自然段,思考1、稻草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么?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3、稻草人的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一想:

稻草人为什么而“痛心”?为什么而“哭了”?

五、抓变化→突出中心

再次默读全文,找出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一)结合课文,仔细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想一想:《稻草人》这篇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这篇童话用拟人化的象征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稻草人形象。)

本文通过对稻草人的一夜所见和他心情变化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忠诚、心地善良的稻草人形象,表达了他因能力有限、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 续写

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