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奥运结束后,场馆使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15:26 小学作文
奥运结束后,场馆使用小学作文

篇一: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分析

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分析

——以马术场馆为例的综合论证

(公共财政学 第3小组)

张鹏 徐炜

杨青 罗汝鹏

余巍 吴焱垚

高阳 王海峰

公共财政学期末论文

北京大学

2005年

说明

感谢李玲教授一个学期以来的授业解惑,使我们这群原本站在 门外的孩子走进了公共财政学这个看来神秘的领域,并开始学会用 自己的双眼观察,用自己的思维思考。我们沐浴知性,体验家国万 里。这是北大的课堂,是李玲老师赠予我们的最好的一段时光。 感谢第3小组全体成员的一致辛勤努力。这是一个也许称得上多 元化的组合:来自考古、环境、外院以及矿业大学的精彩人物聚在 一起,协力合作。感谢矿大的两位同学每周和我们一起讨论到深 夜,再蹬车回校;还有其他所有的兄弟姐妹,每个人的心血都凝聚 在这篇不算长的论文里。

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分析

1

说明

2

摘要

4

第一部分导言

5

奥运会背景概况

5

奥运场馆概况

6

奥运场馆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

6

各场馆既定的赛后利用方式

7

问题的提出

7

选择马术场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8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8

第一大类从环境角度出发,运用LCA模型:

8

第二大类,也是较为传统的一类分析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研究基础:

10

研究的目的与重点

11

第三部分理论框架

11

环境效益方面:

12

经济效益方面:

12

社会总效益方面

13

基尼系数法

14

折衷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15

第四部分研究方法

15

第五部分研究结果与讨论

16

马术场馆的建设计划概况

16

方案一:改建高尔夫球场

17

一、北京高尔夫球场的总体状况

17

二、改建成高尔夫球场的成本

17

三、改建成高尔夫球场的收入

20

方案二 将马术场馆改为生态旅游区

22

改建为生态旅游区的成本分析

22

改建为生态旅游区的收益分析

23

第六部分两部分种方法的比较

24

经济方面的比较

24

环境方面比较

25

带动周边产业方面比较

25

社会公平方面比较

25

社会总效益方面的比较

26

第七部分结论建议

26

人民政府办奥运,办好奥运为人民

27

(2)充分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全面考虑赛后场馆运营方案

27

(3)扩展广泛的休闲措施,最大限度开发场馆建筑本身的潜能

29

(4)注重利用场馆优势开发其非体育项目

30

(5)利用奥运会的影响力,将奥运场馆变为旅游景点

30

(6)“有所谓,有所不为”,积极看待其他可选择的优秀方案

31

摘要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对于举国上下都是一次意义非

凡的盛会,我们申办两次获得主办权的这次奥运会不仅将给国人带

来精神上的鼓舞与振奋,更为现实而深远的,是这次第一次由中国 承办的体育盛会将会给人民生活,国民经济所带来的广泛影响。 究竟奥运会场馆的建设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兼顾”、“科

学”?奥运场馆在奥运过后将如何合理的被利用?这些问题都是在 建设前、建设中所要优先考虑的,并且是事关公共财政问题的。因 此,本文以在各界都富有争议,且颇有特点的马术场馆为例,从成 本效益分析、环境外部性、社会福利、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分析其 现有的赛后利用方案,并提出自己所设计的第二种方案与之进行对 比,最后得出本文结论,提出四点建议。

由于公开度的有限性和未来工程的不可预知性,奥运场馆建设 方面的具体数据还很难获得,所以涉及奥运场馆的具体方案指标和 数字,本文采用的只是商业数据库和北京市提交的《奥运场馆的建 设报告》中的有限信息。在进行成本效益估算时,本文主要采用类 比的方法进行具体数字计算。这包括网上搜索可比性场馆的成本和 效益数值,电话采访同行业内经营及盈利状况。本文在选取类比模 型时,从规模、面积、地理位置及机会成本等各个角度都进行了考 察,因而选定的类比对象较为客观,可比性强。

在论证过程中,本文主要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用、社会效应三 方面对马术馆改建高尔夫球场这一现行方案进行分析。采取的理论 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LCA生命周期理论、洛仑兹公平和社会总 福利。并同马术馆改建以骑马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这一建议方案作 比较,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比较,我们发现,虽然前者能够获得更多

的经济效益,但其带来的环境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负面作用是有限的 经济效益所远远不能弥补的。而我们认为,政府的目标应该是社会 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的总效应角度出发,改造生态旅游区更符合 公平和效率原则,是向帕累托最优的改进。

最后,对于马术场馆的建设,我们建议政府从公共财政的角度 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希望政府能够将这一思路应用于奥运其他 场馆的建设中去,办成一场成功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 第一部分导言

奥运会背景概况

本次奥运场馆建设总投资约20多亿美元,其中,奥组委出资

1.84亿美元,其余资金的筹措将广泛吸引国际、国内有实力、信誉 高的投资者作为项目法人参与项目建设。根据北京市提交的《奥运 场馆建设情况报告》,北京市对2008年奥运会的承办方针为四项原 则:一,坚持节俭办奥运,确保赛事需要,兼顾赛后利用。二,坚 持安全质量第一。三,坚持公开透明,市场运作,实施阳光工程。 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奥运场馆概况

奥运场馆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

2008年奥运会计划使用37个比赛场馆,奥运建设项目分布在北

京、沈阳、秦皇岛、天津、青岛及上海 6 个城市。27个项目的比赛 安排在北京的32个场馆,帆船比赛和足球预赛安排在京外的5个赛 场。北京的32个场馆相对集中于北京的4个区域:奥林匹克公园中心

篇二:后奥运场馆利用镜鉴

后奥运场馆利用镜鉴

2008年08月25日 11:19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黄海霞 实习生王漫雪

[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中国减持美国债 外电·外媒:印度为什么如此猜测意图 嫉妒中国

·[专题]:关注美国通用·美国对华放低身段是汽车破产 权宜之计?

·金砖四国峰会:美元地·外媒:中国为何热对G4位起争议 冷对G8

·美公司:欲拉电脑商拦·中石化:或超过炼油盈截"绿坝" 亏平衡点

·韩:担忧经济圈竞争力 ·[专题]:2009全球绿色落后中国 经济峰会

·35家外国公司:角逐伊·标普:中国经济复苏有拉克石油 助于亚太

“大家总想修建宏大而昂贵的建筑。但是,我们应该仔细考虑一下,能否把比赛场地修建得恰如其分,在赛后仍能使用。”——雅克·罗格

作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会,奥运会需要大量的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来保证参赛健儿的比赛、训练和食宿等需求。但随着奥运会曲终人散,举办城市常常处于两难窘境:如果为满足奥运会的超常需求,大规模兴建体育场馆设施,奥运会后的闲置场馆问题几乎不可避免;如果只顾及奥运会后的常态需求,不建或少建场馆设施,又会在举办奥运会时多有不便,捉襟见肘,而且,也有损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形象。这种需求的巨大落差,成为困扰近几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棘手问题。

雅典:需几代人偿还的债务

2004年,第二十八届夏季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建设的30多个奥运会场馆,在奥运会期间赢得了不错的口碑。但雅典奥运会结束后,绝大多数奥运会场馆处于闲置状态。每年高达1亿多欧元的巨额养护成本,成为雅典人的巨大心病。用雅典市市长的话说:“雅典奥运会的债务需要希腊未来几代人去偿还。”

“雅典的奥运场馆建设从一开始就有问题。比如,整个场馆布局不合理,场馆建设放在雅典市区里,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与周边的关系,与周边的产业没有一定的互动,所以一些场馆就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了。还有该做临时建筑的没有做,比如棒球场,希腊人不喜欢棒球运动,所以奥运会结束后无法运营,只好把它炸掉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林显鹏教授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介绍说。

据了解,雅典为奥运会所兴建的场馆目前大都处于荒废状态。林显鹏说,雅典存在的问题很容易理解。欧洲的体育场馆布局是有规律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体育场馆按用途划分,有些场馆就是搞比赛用的,比赛场馆要求空间大,占地大,要有固定坐席,奥运会比赛场馆还必须有缓冲区和教练区,等等。这样的场馆很难给老百姓用,老百姓用的场馆就是市区体育中心,属于规模较小但是功能比较全的那种。体育场馆的合理分配应该呈金字塔结构,塔尖的层面是搞大型比赛用的大型场馆,塔尖底下这些都应该是给老百姓用的多层次的市区体育中心,这是发达国家在体育场馆布局方面比较成功的经验。

“雅典的失误在于希腊是个小国,雅典又是一个比较小的城市,很难吸纳这么多的大型赛事,奥运会是‘一次性的赛事’,奥运会结束以后很难再把奥运会上的比赛项目拉过来,而雅典建的又是举办大型比赛的场馆,其结果必然是闲置。而且,这也与雅典在欧洲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因为欧洲有很多更大更有优势的城市,大型比赛一般不会选择雅典,”林显鹏说。

如今,壮观的雅典奥林匹克综合体育场被喻为丢弃的牡蛎壳,经常处于露天状态,落满了灰尘。当然,它也能够合上曾经美轮美奂的顶棚,但那花费很大且不利于设施维护。其他场馆也基本处于尘封之中,既没有商业化运作,也没有社会化利用。

悉尼:多年后大体持平

2000年,第二十七届夏季奥运会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行。奥运会后,悉尼体育场馆的利用也面临着种种困难。据了解,尽管在赛后运营和技术方面比较科学,但奥运会结束以来这些场馆一直亏损,直到近年才有所好转。

圣火熄灭后,悉尼的组织者找来了私人团体经营两个主要场地:作为主会场的拥有11万个座位的澳大利亚体育场和作为篮球比赛场地的室内竞技场。但澳大利亚体育场地显得有点多余,因为离市中心太远,而且在悉尼附近有许多政府拥有的设施。后来,体育场的座位被减到8万个,仍没有太多人预约,2002年只举办了8次比赛,2003年稍好一点,共举办了24场各类比赛,观众总数为86万多人次。室内竞技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2004年进入受监管状态。

网球中心除了每年一次国际公开赛,很少争取到举办其他重要的网球比赛。水上运动中心靠举办嘉年华和公司活动谋生,年均亏损300万澳元。

悉尼的奥林匹克公园在奥运会结束后也是惨淡经营。2002年,奥林匹克公园共举办了1700多场活动,其中体育赛事只有8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4年,在政府将其重新定位为“会展和娱乐中心”,发起新一轮建设活动之后才有所好转。

林显鹏介绍说,悉尼在建设场馆前设立了一个奥运会协调局,是政府机构,这个机构主要是管理奥运会的场馆建设。奥运会结束后这个协调局就改成了奥林匹克公园的管理局,整体管理奥林匹克公园的运作。运作过程中有一部分场馆是由业主来做的,还有一部分没有承包出去就由管理局来运作,运作过程中不仅包括奥运场馆还有附属设施,比如主新闻中心这样的一些设施。从现在的结果来看,

奥运结束有8年时间了,承包出去的场馆运营还是不错的,比如说国家体育场作为橄榄球场承办了世界橄榄球锦标赛,同时又是职业队的主场。游泳中心变成了水上乐园,运营得也不错。尽管如此,奥运会刚结束那几年还是亏损,好在情况在不断好转,现在大体可以持平。

林显鹏认为,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的运作,有几个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一是把奥林匹克公园做成了一个园区,不仅做体育,还把文化、旅游、商贸甚至金融拉到这来了。二是在规划方面比较成功,从协调局转换成管理局,不断地在做规划,不断地在往前看。三是在组织大型赛事大型活动方面,每年能组织2000多次,有了这么多大型活动就不愁场馆的运营。另外,在开发方面充分考虑了两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既满足了比赛的需求,也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比如说网球中心、曲棍球和游泳场馆等可以大量地给老百姓使用;另一方面,主体育场一直做橄榄球比赛,搞比赛的就是搞比赛的,不一定非要给老百姓用。四是定位比较合理,比如把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定位为国际大型赛事中心,奥运会结束后把有数码大厦的高科技社区变成高科技信息产业基地,定位为健康社区,太阳能的使用,环境的保护,使周边居民生活在干净祥和优雅的环境当中。

这些变化可以通过一些统计数据反映出来,2004年年中,体育场馆附近的旅馆平均入住率达到了70%,而此前是30%。2004年年底,奥运村的房子经过改造升级,出售率达到了70%左右。

奥运结束后 场馆使用

亚特兰大:量力而行利用充分

1996年,第二十六届夏季奥运会在美国的亚特兰大举行。这届奥运会商业化运作的特点更为突出,它以成为“全球的运动中心”作为城市定位,在赛前就制定了赛后场馆的利用规划。

据了解,亚特兰大在修建场馆时增加了临时场地来进行一些项目的比赛,因为这类场地无人愿意赛后长期承接,如自行车赛、射箭和划艇等。如果能找到赛后承接者,那么这些设施就会按长期保留的品质来修建,而且它的设计及建设问题会考虑承接者的意见。

奥运会结束后,主会场移交给了私人团体,改造成了当地棒球队的主场,吸引了大量的主队支持者前来观看;网球场也移交给私人团体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水上中心捐赠给了佐治亚理工科技大学(场馆所在地),用于学生活动和校际间的比赛;自行车比赛中心赛后拆除设备,绿化后变成了野生动物保护区;沙滩排球场把沙地更换为普通地面,用于举办婚礼和音乐会;奥运村则成为佐治亚理工科技大学的学生宿舍。

在所有的场地转换中,奥运会开闭幕式主会场的转换最具特色。亚特兰大奥组委与一个棒球俱乐部签订了30年协议,场馆建设由奥组委投钱,在亚特兰大—福尔敦体育场(蒙特利尔联合棒球队勇敢者队在亚特兰大的主场)附近的草坪上修建。之后将运营权交给棒球队。奥运会结束后,主会场被改装成拥有5万个座位的勇敢者队新主场,并且随勇敢者队主人的名字被改名为泰纳体育场。而亚特兰大—福尔敦体育场则被拆除。

在奥运会场馆建设方面,比较成功的一个范例是佐治亚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利用。这个会展中心是美国五大会展中心之一,奥运会的很多项目没有再建新场馆,而是直接就在会展中心里面举办了。

“亚特兰大的特点是量力而行,能不花的钱就不花。准备场馆的时候很经济,没有建多少新场馆,而且在建设的时候就考虑到之后的用途,奥运会结束后又大多移交给私人企业来做。所以奥运会结束后,由于场馆的应用比较理想和充分,亚特兰大没有什么压力。”林显鹏对此评价颇高。

奥运村:“再利用”是关键

每一次奥运会,在比赛还没有开始前,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奥运村——能容纳各体育代表团上万人居住、饮食、休闲的场所。奥运村的正式用途,举世瞩目但有如过眼烟云,一般是从奥运会开幕式前2周至闭幕式后3天;而奥运村以后的用途,却往往被忽略。

说起奥运村的历史,当追溯到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法国人在运动场边为参赛运动员修造木质结构的住房,这是奥运村的雏形。而奥运村的成型,则源自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美国人专门为参赛人员及工作人员修造了宿舍,此后,这一做法被奥林匹克宪章确定了下来。

奥运村投资大、占地大,奥运会后的利用问题也同场馆一样,让举办城市费尽心机。

2004年的雅典奥运村位于雅典市西北,耗资3.97亿美元,占地124万平方米。虽然它被雅典奥组委称为“奥运会历史上最好”的奥运村,但实际情况却让很多运动员不敢恭维,称奥运村整体环境虽然还可以,但运动员房间内设施比较简陋。

当地政府将雅典奥运村定位为经济适用房,奥运会后出售给低收入阶层,全部336座住宅都在出售范围之内,大约2500个低收入家庭有机会住进这些“模范房”。由于价格便宜,早在奥运会结束前就有超过1.7万名雅典人申请参加抽签,超过了奥运村住房实际能容纳的1万人。

但事与愿违,由于位置偏僻,公共交通设施很少,配套设施不完善,卖得并不好,据说现在价格差不多已经跌落一半,多达3000套的商品房整体入住率还不到10%。

2000年的悉尼奥运村,当地政府将其定位为面向社会多阶层的住宅区,耗资达5.9亿澳元(3.4亿美元),筹办方在设计时,就将许多以往宾馆的样式,改为单体别墅样式,有利于商业运作,建成后就直接卖房。然而,奥运村“一卖了之”的设想却未能如愿。当年悉尼趁举办奥运会大兴土木,房价不断被推高,吸引了蜂拥而来的投资者。奥运会结束后,过度透支的楼市疲软,房价持续下跌。而奥运村房子的跌幅,大于其他城区的房子,究其原因,在于奥运村所在地区偏僻,周围多是些汽车销售行和修理行,生活不便,且该区域主要的交通线路只有几条,上下班都成问题。

“悉尼最初的设想是搞一个奥运区,把奥运村也放在一起了,另外主要场馆都在那,原来想把这个新区建成体育中心,但后来计划实现得不理想。因此两年之后改成了新区会议中心,把原来的一些体育场馆改建成了展览馆,主体育场改建成了橄榄球场,把原来的奥运村升级,等于后来应用的功能把当初的设想都改了。现在那里是新市区而不是专门的体育功能区,因为体育毕竟有限。”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魏纪中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介绍说。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村就简单了,当地政府借用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学生宿舍作为奥运村。奥运期间正值学生放假,只对学生宿舍进行适当改造,奥运会后又将宿舍归还给学校。客观地说,亚特兰大奥运村的条件比较差,也比较拥挤,总体水平比悉尼和雅典都低。

受访专家认为,奥运村分为偏公益倾向和偏商业倾向两种类型。奥运村的房子也是房子,房子是用来住人的,这是最基本的功能。如何协调短客(运动员)与长客(长期拥有者)的关系,如何平衡商业性与公益性关系,也就是说,如何有效“再利用”资源,这才是关键。亚特兰大与雅典的奥运村,明显属于带有公益倾向的类型,当年有人曾抱怨它们为最马虎和最简陋的奥运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一个超级大国和一个文明古国的形象。

北京:规划之初已考虑赛后利用

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后,奥运场馆和奥运村将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场馆的建设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还要照顾到奥运会和会后的布局,这是两个基本的原则,”魏纪中介绍说,北京奥组委主要作了3个方面的探索。

首先,从规划布局上就考虑赛后利用问题。北京多个奥运场馆之所以要放在大学里,就是考虑到赛后有利于学校师生和附近居民利用。北京西部社区体育设施相对较少,五棵松体育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增加西部社区的大众体育设施。

其次,从场馆功能设计上考虑赛后多种经营的需要。比如,场馆除了可以进行体育比赛外,还要兼顾大众健身、展览、演出等多方面的需求。

再次,从投资体制上保证赛后长期经营使用。北京奥运场馆通过招标来确定业主,业主拥有场馆赛后30年的经营使用权。因此奥组委在挑选业主的时候,要看他是否有融资能力和建设能力,还要考察未来30年的场馆经营方案。因此很多场馆的业主是联合体,有建设单位、融资单位,还有文化体育经营单位,就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场馆赛后利用问题。

北京奥运村选择了悉尼奥运村模式,略有差异的是被定位为高档住宅楼销售。不过,由于两个城市的定位和人口密度明显不同,其结局也不可同日而语。

魏纪中向《瞭望》新闻周刊逐一介绍说,鸟巢可能作为国安足球俱乐部的主场;水立方更多的是考虑对群众的开放,可能训练池的收费较低,比赛池收费较高;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一部分要作为国内的训练基地,另一部分要作为旅游度假的地点;场馆盖在大学里的由大学管理和运用;至于奥运村,里面的房子差不多都卖完了,一开始建设的时候就不是政府投资的,由开发商投资,建完就开始卖了。

“只要规划得当、运营合理,北京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总体来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林显鹏肯定地说。

篇三:北京奥运会后场馆基本荒废

北京奥运会后场馆基本荒废

2012年08月17日 13:14:31

作为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地,北京共建有31个奥运场馆,其中12个新建场馆,11个改建场馆和8个临建场馆。今年3月底,路透社记者大卫·格雷(David Gray)走访了其中多个场馆,拍摄了一组北京奥运场馆现状的图片。小轮车赛场内杂草丛生、皮划艇赛道中看不到一滴水……

北京时间8月13日凌晨5时左右,由204片铜花瓣组成的主火炬台上的奥运圣火自下而上逐层熄灭。紧接着,在现场8万多名观众的注目下,位于伦敦奥运主场馆中心的火炬台边,一只火凤凰展翅飞翔。

奥运会后,这座酷似“大碗”的奥运主场馆可能成为一个专业的足球场。据英国媒体报道,两支英超球队西汉姆联队和托特纳姆热刺队在竞争着“伦敦碗”的使用权。

两天前,在与“伦敦碗”直线距离8000多公里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内,意甲球队尤文图斯和那不勒斯上演了一出实实在在的争夺战。2012年意大利超级杯,6粒进球、两张红牌、6万名球迷的呼喊,把“鸟巢”的激情再次点燃。

伦敦奥运会的闭幕,意味着伦敦即将面临它的第三个“后奥运时期”。此时,北京刚刚经历了“后奥运时期”的第一个4年。

作为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地,北京共建有31个奥运场馆,其中12个新建场馆,11个改建场馆和8个临建场馆。今年3月底,路透社记者大卫·格雷(David Gray)走访了其中多个场馆,拍摄了一组北京奥运场馆现状的图片。

小轮车赛场内杂草丛生、皮划艇赛道中看不到一滴水,沙滩排球馆墙纸大面积脱落……这组图片让一些网友感慨,曾经投入巨资的场馆却闲置了,真浪费。

但,果真如此吗?北京奥运场馆的现状如何,已有三届奥运会主办经验的伦敦又会如何对待场馆这一最大的物质遗产?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展开了走访调查。

“后奥运时期”的场馆有热有冷

8月12日11时,来自多伦多的华裔女孩凯瑟琳在鸟巢和水立方外拍照留念。她说,全家人在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都被震撼了”。

笔者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安保人员处了解到,当天进入公园的游人数量超过两万,不少游人是冲着“鸟巢”和“水立方”去的。

“我在?鸟巢?、?水立方?外留影,主要是因为远在多伦多的妈妈想来但没有机会。我回去后可以把照片给她看。”凯瑟琳告诉笔者。然而,她对是否要买票进“鸟巢”参观犹豫不决。

与她情况类似的还有来自宁夏的一家人。20多岁的儿子觉得“鸟巢”内“也就是运动设施,没什么好看的”、“在外面把场馆当背景拍个照,就行了”。

从2008年9月29日起,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开始对游客开放。开放当日,公园便迎来了15万人次的游客量,超过故宫,成为国庆假期首日游客最多的地方。

然而,随着奥运会的脚步逐渐远离北京,奥运场馆的吸引力开始下滑,单纯的参观已无法满足一部分游客的心理需求。参观过“鸟巢”的李阿姨说,就是去看一下里面的座椅,“50元的门票,看比赛或演出还是挺值的,但仅仅用来看赛场、观众席,就过高了。”

尽管如此,奥林匹克公园还是因为园内有“鸟巢”、“水立方”等著名场馆而每天迎来相当数量的游客。地理位置偏远、知名度较低的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位于北京东北郊区的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当年,这里由顺义区政府出资建设,作为奥运会赛艇、皮划艇等水上项目的比赛地。北京奥运会后,水上公园对游客有偿开放。

目前,该公园仅开设帆船俱乐部、滑水俱乐部和针对儿童戏水的“欢乐水世界”等少量项目。大卫·格雷镜头下的赛艇码头附近草木枯黄,指示牌倒在地上,码头的木板破损严重。笔者在4个月后的走访中也发现,尽管指示牌被重新树立起来,但码头的木板依然没能得到修复。曾经作为动水皮划艇的赛道,因为向上抽水需要耗费大量电力而闲置,干涸的赛道底部在烈日的照射下反射出刺眼的光。

行走在由大片水域和草地组成的水上公园内,笔者每过几分钟才能遇到一两名游客。检票口的工作人员说,平时的客流量也只有每天五六百人,周末稍多些——1000人左右。来此游玩的市民反映,“需要转多趟地铁、公交”,自驾车也得花上1个小时左右。

部分冷门项目奥运场馆遭遇经营难题

2008年,朝阳公园承办了北京奥运会沙滩排球项目的比赛。在路透社记者大卫·格雷今年3月拍摄的沙排馆照片中,馆外墙的墙纸严重泛黄、脱落,里面的铁皮骨架非常醒目。

笔者近日走访沙排馆发现,场馆外墙已经贴上了簇新的“2012国际排联沙滩排球世界大满贯北京赛”的大型宣传海报。不过,据朝阳公园体育中心经理安旭光介绍,沙排馆仅在比赛时才开放。

“除了沙排馆,我们还有沙区供沙排爱好者使用。”安旭光说,为吸引游客,朝阳公园仅向每位前来玩沙滩排球的人收取“每3~4个小时30元的场地费”,但是每月只有两三拨人前来。 “国人对沙滩排球的兴趣太小了。”安旭光说,即使举办国际排联顶级三大赛事之一的“国际排联沙滩排球世界大满贯”北京赛,上座率也非常低,“目前来的人以赠票为主,买票的很少。”

除了沙排馆,同样以赠票方式让观众前来观看赛事的还有老山自行车馆。据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管理中心办公室王主任介绍,为推广自行车运动,北京奥运会后,老山自行车馆举办了国际自行车联盟的场地自行车世界杯赛、全国场地自行车冠军赛等比赛。

她告诉笔者,“我们一般不采用对外宣传的方式。大部分比赛我们会送门票,或者就免票。如果有观众了解到该赛事,可主动前来参观,只是来的观众并不多。”

提起不对外进行宣传的缘由,王主任解释说:“举办大型活动,需要一大笔费用,门票收入可能都不够安保支出呢。”

据了解,政府对大型社会活动有一定的安保要求。在奥运会赛场这类大型场馆中举行比赛,观众众多,因此安保规格高,费用也高。

除售票困难外,某些场馆因为过于专业化的设计,也很难被普通市民使用。奥运场馆是高规格的竞技场馆,在设施、功能设计上有着严格的标准。奥运会前,国际自行车联盟曾对老山自行车馆赛道提出了“长250米,坡度13~47度之间”的要求。王主任说:“建成后,老山赛道最大的角度为45度,连专业运动员也经常在上面摔跤,一般人更是很难在上面骑行。” 目前,老山自行车馆的主要功能是国家自行车队、国家击剑队的训练场,同时也为各省市自行车队提供集训场地。

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投资发展中心市场部部长高嘉冬认为,比民众因技术要求而无法参与到某项运动中更要命的是,“他们对这项运动根本不感兴趣”。

为推广水上运动,进一步提高水上公园的知名度,从2009年对外开放起,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举办了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等高水准比赛,但按高嘉冬的话说,来看赛艇比赛的主要有三类人:一是觉得新奇的,二是略有耳闻的,三是买门票逛公园正好赶上的。几乎都是站在水边,看一眼知道是怎么回事,就玩别的去了。

“在英国人眼中,赛艇是一项非常优雅、高贵的运动,国内完全没有这种文化的基础和传统。”高嘉冬感慨道。

伦敦奥运会青睐临时场馆

北京一些奥运场馆的经营困境只是历届奥运会场馆经营难问题的一个缩影。从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巨大财政亏空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场馆的大量闲置,对主办城市来说,奥运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林显鹏看来,绝大多数奥运场馆还是要走市场化道路,其中“无形资产的利用”是重要途径。

由于消费者的缺乏,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的一些游乐项目如赛艇已经取消,但另一项运动如龙舟赛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高嘉冬说:“龙舟赛参与者和参观者非常多,而且赛事举办次数呈逐年递增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与去年相比,今年增幅高达50%左右。” 除了业主对场馆商业化开发的探索外,林显鹏觉得,政府也需要提供一定政策支持。 “目前,政府在政策方面对北京奥运场馆基本没有什么扶持。筹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出台的很多优惠政策,奥运会一结束就都终止了。”林显鹏认为,当年的一些奥运政策应该延续,“比如免税政策。营业税按5%税率收取,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基本是免的,但是奥运场馆并没有享受到这项优惠政策。”

此外,安保费用也是奥运场馆急需的一项政策优惠。8月11日晚在“鸟巢”举办的意大利超级杯比赛的安保费用高达200多万元。“尽管?鸟巢?只提供场地,安保费用由活动主办方支付,但因为你收取活动主办方这么多钱,使得一些主办方很难把活动放在?鸟巢?举行。”林显鹏说。 正当北京奥运会场馆还在赛后经营发展之路上缓慢探索时,第30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地伦敦则开始了新一轮的奥运场馆建设。不过,这次伦敦却呈现出与以往奥运会不同的面貌。 一位亲历了伦敦奥运赛事报道的记者说:“这次伦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你很难想象它会有这么大规模的临时性场馆。”伦敦奥运会只有6座新建场馆,大部分临时场馆的材料在以后的场馆中还可以重复使用。

“我们知道,4年前的奥运会为北京留下了?鸟巢?和?水立方?这样的宏伟建筑。但在伦敦,我们希望用临时建筑来使奥运公园变得丰满。我认为我们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可以为奥运会提供一个新的发展理念。”伦敦奥运公园主管设计师克里斯·乔普森说。

而在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看来,“临时场馆所体现的绿色、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无疑将成为伦敦对奥运会发展的最大贡献。”

“考虑到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及运动人口、运动场馆赛后使用率、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临时场馆对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最绿色、最省钱、最实用的高效选择。”他说。

篇四:体育场馆后利用

由2004年雅典奥运会场馆后利用问题引发的思考

(包金霞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作为奥运会的鼻祖,希腊人成功了,04年雅典奥运会以其“完美无瑕”而赢得了全世界的称赞,而遗憾的是,在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方面却实在是乏善可陈[1]。通过仔细研究本届奥运会场馆建设和赛后利用状况,对比分析随后北京、伦敦奥运会类似问题,获得关于现代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些许思考和建议。

[Abstract]: EIIa as the ancestor of the Olympic Games, the Greek people successful, the Athens Olympic Games with its "flawless" and won the praise of the world.But unfortunately, in the Olympic venues of the game , it is nothing. Through a careful study on the games venues construction and the subsequent utilization, analyzing then Beijing and London Olympic Games compared similar problems, to obtain some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 about the modern Olympic venues’subsequent use .

关键字:雅典奥运会;场馆建设;赛后利用

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位于雅典北郊马罗西,是雅典奥林匹克综合体育场的一部分。体育场可容纳观众5.5万人,建筑结构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室内馆、水上中心、网球中心、室内赛车场和主体育场。奥运会结束后,这里曾举行过2007年欧洲篮球冠军杯的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2006年第51届欧洲电视网歌唱比赛也是在这举行的。但从整体来看,赛后,这座体育场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除跆拳道综合运动中心和举重中心偶尔用于召开会议和举办音乐会外,绝大部分场馆被关闭,没有向公众开放,一些场馆甚至出现破败的迹象。受危机加剧和社会支出减少的影响,雅典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现已住进了许多无家可归者和由于戒毒项目被取消而流落街头的瘾君子。在城市另一端的田径场情况也差不多,破损的座椅、毁坏的楼梯,俨然一座废墟。还有棒球、击剑、曲棍球等运动场地也都遭到废弃。雅典市北郊一座有8000个座位的乒乓球馆和体操馆在奥运会后再未被使用过。在更靠北的地方,能容纳1万人的奥运村曾号称雅典最大的城市再生项目和最大的奥运村之一,现在已经沦为垃圾成堆的鬼城。

类似奥运场馆建设前期论证和规划、赛后运营和管理有失偏颇的案例屡见不鲜。据了解,希腊北部的沃罗斯,建造了一座能容纳2.2万人的足球场,但这里平时根本吸引

不到2000观众。赛前,耗资2.3亿欧元建立的超级棒球馆和1.5万人的跆拳道馆,由于希腊人并不喜欢棒球也不了解跆拳道,这些场馆并未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偏好和需求,使得赛后场馆无人问津[2]。据统计,这一届奥运会的场馆建设、奥运会运营和其它相关支出达120亿美元,这一数额超过了除北京奥运会以外历届奥运会的经费支出。2004年希腊政府的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其中一半以上与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有关。雅典奥运会总开支严重失控,使希腊政府陷入严重的预算赤字,2004年高达6.6%,与欧盟规定的3%的最高标准相比超出了一倍多[2]。雅典奥运场馆,昔日“辉煌”今日“瘫痪”,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一、奥运会场馆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奢华成风的历史演进

现代奥运会诞生以来,奥运会的大多数比赛曾长期在室外举行。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以及竞技体育的专业化、商业化及观赏性的提高,奥运会的大多数比赛逐步移至室内[3]。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奥运会自身的发展规律对场馆建设提出了需求,场馆建设渐渐融入了主办城市及举办过改善和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有力途径。随着各国国力提升,自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后,各举办国力求将本届奥运会举办成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场馆建设求大求全,建设规格普遍提高[4]。由于缺乏对场馆建设的前期论证和规

04年雅典奥运会

二、现代奥运场馆赛后面临严峻问题的表现

1、部分奥运辅助场馆甚至主场馆,长期闲置,资源浪费严重

有报道称,05年十月份开始,以前拒绝接待旅客的雅典奥运会主体育场(奥林匹克综合中心)开始允许游客免费进入参观,只要获文化部许可证即行。因为,主会场已移交给文化部管理。一年前座无虚席且吸引了全球上亿观众目光的地方,现空无一人,只剩下著名的卡拉特拉瓦屋顶和被烧得发黑的奥运主火炬台仍然屹立。综合区内的其他体育场馆,如体操馆、跳水馆、网球馆、游泳馆都是门可罗雀。

据报道,北京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皮划艇赛道、朝阳公园沙滩排球场以及老山小轮车赛场也出现皮划艇赛道干涸,沙滩排球馆墙纸脱落,小轮车赛场内遍地杂草的状况。伦敦奥运会,类似情况稍有好转。

2、融资困难,管理难度大,多数主办城市在奥运会后运营长期亏损。

雅典奥运会后,希腊政府宣布了奥运场馆利用的三项原则:第一,绝不出售任何场馆,保持场馆的国有性;第二,注重场馆的社会价值,让它们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发展规划,而不过度强求经济效益;第三,政府绝不让百姓承担一分钱的维护费用[2]。但实际上,场馆维持工作非常艰难。包括人员经费在内,每年场馆维持费用高达3200万欧元。雅典也通过举办世界著名歌手演唱会的方式增加场馆收入,但获取的收益只有开支的一半。国家每年需要填补相当于20多亿日元(约1200万欧元)的亏空。希腊政府面临的预算赤字,2004年高达6.6%,与欧盟规定的3%的最高标准相比超出了一倍多。政府不仅未能从这些奥运设施中获得经济好处,还需要支付每年高达1亿欧元的维护费。但即使是这样,奥运会结束一年之后,希腊仍然无法提供一个可完全满足田径运动员训练体育场。

3、场馆功能转换后对当地环境及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

大型赛事后,对场馆及周围土地进行功能转换加以充分利用,这是保证场馆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但对其转换功能的同时,可能由于规划不合理,处于迅速盈利的商业目的,损害环境和社会效益。以北京奥运会奥运村为例,虽然现有开发事态良好,但是建密度过大,城市环境被破坏严重。除了对环境的影响外,明星经济效应冲击市场,可能带来恶性竞争的后果。雅典奥运会后,奥运村被改造成了经济适用房。而北京奥运会后,奥运村将被改造成为高档住宅区。北京“国奥村”,楼盘由最初均价17000元/平方米已飙升到约30000元。

三、现代奥运场馆赛后经营管理基本状况

1.整合资源,发挥奥运品牌效应。

奥运会是一个动态的,极具号召力的奥运品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奥运竞赛活动的承载主体,运动场馆自然极具品牌效应。目前,对赛后场馆可利用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品牌效应,走体育场馆产业化、市场化道路是各国,各城市经营的重点。诸如将场馆改造成会议中心、博物馆和研究院,或在场馆内开展职业联赛、演唱会,展览会等。有的甚至在运动场附加商业设施,如饭店、咖啡屋、主题公园等。北京奥运会后,以场馆为基础,利用体育专业人员技术指导性强的优势,发展技术培训。同时拓展横向联系,广泛开展健身、娱乐、休闲、保健咨询、餐饮等全方位服务。

2.以市场化为导向,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

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场馆经营管理,转换政府职能,由管理者到监督者,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目前一种典型的场馆管理方式[5]。较之单纯由国家管理的方式,企业化管理公司由专业的体育设施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公司组成,更熟悉体育领域业务、掌握体育设施标准的优势。它专门负责整个场馆的前期论证、规划、设计、招标、施工,乃至竣工后的经营管理,能够有效加强各环节之间联系。12年伦敦奥运会,在离奥运会开幕还有4个月的时候,英国政府就已成立了伦敦奥运遗产公司。该公司主要处理奥运会遗产,尤其是赛后场馆的利用。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竞技体育、文艺演出、健身娱乐、广告开发、宾馆餐饮、购物展示、都市旅游众多经营项目,这不仅符合市场运作规律,而且利于从经营的角度调整完善建筑功能与布局。

3.充分利用赛事无形资产,将场馆转换另一形式的资源加以创收。

对奥运会场馆建筑各主要关注点的冠名权、广告位出租等,以奥运会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及以奥运会场馆形象为原型设计的纪念品发行的授权等等,成为开发奥运会场馆无形资产,拓宽奥运会场馆赛后收入渠道,提高奥运会场馆盈利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体育场馆赛后难利用的规避和减轻途径

1.多种场馆赛后利用模式相结合。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林显鹏老师,提出现代奥运会场馆的赛后利用的四种模式: 继续用于组织体育活动,交替使用模式,多用途使用模式和搭建临时场馆设施。奥

运会后, 场馆区域尤其是奥林匹克公园通常会成为主办城市甚至一个地区的大型体育活动中心,用来开展职业体育竞赛、大学生体育竞赛、国家级高水平运动集训、居民健身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等。交替使用模式,主要是说许多奥运主办城市为节省奥运开支, 将大型商贸中心、会议中心临时改作奥运比赛场馆, 会后恢复原来功能。而奥运村在会后往往成为城市住宅新区、大学生宿舍、办公用房等。多用途使用模式,要求场馆规划时就充分考虑赛后利用, 进行多功能设计, 使其在奥运会结束以后能够开展体育 、商贸展览、音乐会、演唱会、娱乐等多种大型活动。搭建临时场馆设施,在现代奥运场馆建设中使用普遍。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 在奥运会期间分别增加了11000个和55000个可拆卸的座位。除这些临时坐席。还有一些大型赛事的主办城市在其场馆建设过程中使用了气膜体育建筑。

2、场馆采用政府和企业合作建设与运营模式。

政府与企业协作模式的核心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种模式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模式[4]。改变以政府为主的投资结构,鼓励民营资本、外商资本以及合资、参股等方式投资体育场馆,是目前场馆建设的一种有力途径[6]。以伦敦奥运会为例,为了把奥运场馆再利用的工作做得更好,在2011年,伦敦就已成立了“奥林匹克公园遗产公司”。这家公司专门负责奥运会后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公共空间的开发和管理。伦敦有不少公司提供运动场馆和设施租赁工作,此次奥运会篮球馆为预赛和四分之一决赛提供1.2万个座位,这个工作就成功地交给了租赁公司完成。

3、践行国际奥委会推行的“奥运瘦身”计划,忌盲目扩大赛事规模。

早在1911 年顾拜旦先生就曾经指出:“非常不幸, 近期举行的奥运会常常导致过高经费开支, 其中许多不必要的开支是由于建永久性场馆引起的, 许多永久性场馆的建

[4]设根本没有必要, 因为临时性的场馆已足够。”。国际奥委会奥运会研究委员会第115

次全体会议上提交的会议报告也提出:奥运主办城市应尽可能使用现有场馆, 只有具有遗产价值才能建设新的场馆, 没有遗产价值应尽可能利用临时场馆; 要进一步合理评估和规划场馆的坐席数; 根据比赛与训练的实际需要合理规划场馆数量 , 降低体育场馆的建设投入; 在技术和比赛规程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公用比赛场馆[7]。赛事规模的控制如果统筹场馆设施、项目设置、参赛时间等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4、赛后将部分体育场馆租给学校或者其他单位,实现双赢。

篇五:2008后奥运场馆怎么用

2008后奥运场馆怎么用?

稿件来源:北京晨报

与天安门、故宫、景山同在一条轴线上的洼里乡,位于京城北部,是规划中的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用地。6年后,这里将成为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各种配套的商业、酒店、会议中心云集于此,成为体育、文化、展览、休闲、观光旅游的地区。

而这仅是奥运规划诸多项目中的一项。目前北京市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紧张进行,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场馆设计大赛早已落下帷幕。比赛场馆在赛后如何利用成了市民关注的话题。

满足市民需要的多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利于城市长远发展,是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在场馆规划建设中一直贯彻的基本原则。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曾在回答北京市政协委员对赢利方面提问时说:奥林匹克公园非赢利性场馆内将增加10万平方米的商业服务设施,47万平方米的奥运村也将在赛后被出租或拍卖。

商业开发打头

奥运村作为居住区长期使用

2008年奥运会所需比赛场馆37个,北京将提供32个场馆,其中,19个场馆为新建。奥运会结束之后,这些场馆一部分将成为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场地,一部分成为国家专业体育运动员比赛和训练的基地,例如自行车馆和射击馆等。为确保长期使用,许多场地都预留了大面积的商业服务设施,而不仅仅是作为单一比赛训练场地。

在新建场馆中,有少数是临建性场馆,赛后可以拆除;另外一部分是永久性设施,主要有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

在216万平方米的奥林匹克公园内,场馆面积占到100万平方米,设有

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和射箭场等场所。同时,还规划建设酒店、会议、商业、办公等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给赛后利用创造良好条件。

据了解,国家体育馆在奥运会期间将进行体操比赛和手球、排球决赛场地,而在赛后有可能成为大型文艺演出场地。国家游泳中心赛后将是一个戏水乐园。

规划中还将建设一批建筑,在奥运会期间用作乒乓球、羽毛球、击剑、摔跤比赛场馆和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电视中心,会后成为会展中心和文化设施,如首都青少年宫、城市规划展览馆等。

奥运村位于人口迅速增长的北部。奥运会后,奥运村将作为居住社区长期使用。运动员公寓改为住宅出售,生活服务用房将成为住户的公共空间。奥运村内一些服务设施将被改造成为居住区的娱乐休闲中心。记者村是利用正在建设的商品房,赛后出售。学校、小区幼儿园等都将利用公园内现有设施改造建立,运动健身区留给居民健身用。

占地20万平方米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仅有一个五六万平方米永久性场馆,其余均为体育、文化配套商业设施,将通过赛后商业开发利用来带动五棵松社区体育建设和地区发展。

从市场上找钱

酒店、展览、会议综合利用

自1984年美国成功举办亚特兰大奥运会并带动了当地城市发展之后,奥运会才开始出现赢利现象。此后,各国竞相争办奥运会。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规划部的苏晶对记者说,举办奥运会最直接益处是能够带动城市发展。但就本身场馆而言,从以往所办城市考察后看,闲置场馆比较多。

从各举办城市看,单体场馆效果并不很好。如何避免出现“赛事一完人去楼空”的现象也成了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同时,要注意避免资金成本单一现象。切实考虑收益和成本问题,真正保证奥运项目的投资成本回收。悉尼因在投资来源上考虑不够,采取单一政府资金成本的做法,从而对当地发展带来问题。有专家建议,应从市场找钱,在奥运各个项目中让大量民间资本介入,以解决赛后利用问题。在组委会的日程表上可以看到,今年7月奥运项目已经开始启动招标和商业运作。

从民间融资,利用民间资本,建设互补项目,将酒店、商业、展览、会议中心与办公结合,以达到赢利目的。其实在上海,已经有过此类成功案例。在上海8万人的体育场里,盖进了酒店。而八运会期间建设的上海体育馆地下一层,建起了超市,成为繁荣周边社区服务的商店。在规划建设方面,商业开发和市场运作应当贯彻始终。 (记者 李雯)

■奥运会场馆布局方案

呈“一个主中心加三个区域”的分布格局。“奥林匹克公园”是举办奥运会的“主中心区”,内有13个场馆;“西部社区”有9个场馆,其中新建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赛后将成为市区西南部群众文体活动场所;“大学区”安排首都体育馆等4个场馆,赛后成为大学及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北部风景旅游区”,安排北京乡村赛马场等2个场馆,便于赛后发展郊区旅游业。此外,在其他地区,改扩建工人体育场等4个场馆,为相邻地区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奥林匹克公园规划

一、周边地区情况

1990年第11届亚洲运动会的召开,带动了中轴线北部地区的建设,除建成现在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亚运村外,还建设了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博物馆等公共设施,相关交通设施、市政设施比较完善。亚运会后,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该地区已经成为北京最具吸引力的区域之一。

奥林匹克公园周围土地开发强度较高,东部有亚运村、慧忠里、安慧里和安慧北里、小关北里等居住区,西部有华严里和安翔里等居住区,总建筑量超过1千万平方米。

二、北京城市中心区骨干路网主要由环路加放射路构成,二环路以内为旧城,四环路以内为主要的城市建设区,四环路与五环路之间规划有绿化隔离地区,奥林匹克公园即位于北四环路与北五环路之间。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未来将有五条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在奥林匹克公园周边通过,分别为4号线、5号线、8号线、10号线和13号线(北京城市铁路),其中13号线正在建设,预计2002年底竣工,5号线正在进行试验段建设。规划设想主要利用8号线和10号线部分线位修建奥运支线到达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奥运支线沿地铁8号线从奥林匹克公园向南修建到10号线,再沿10号线向东与5号线和13号线构成2个交叉换乘站。

奥林匹克公园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等,与其他地区交通联系方便。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