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的微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3:56:46 体裁作文
篇一:《蒙娜丽莎的微笑》
《蒙娜丽莎的微笑》语段教学设计
【语段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7课《蒙娜丽莎的微笑》第5、6、7自然段
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乎只是一种棕色。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蒙娜丽莎的身姿和交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端庄。她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朴素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衬托出特有的生命力。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山峦、石桥、流水、树丛、小径,在朦胧中向远方蜿蜒隐去。在这空旷而深远的背景里,蒙娜丽莎更加美丽动人。
【语段细读】
第27课《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本组的主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课文的第5、6、7自然段是作者正面描写了这幅世界名画的,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写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整体,长宽尺寸,主要色调;二、面容,脸颊泛着红光,黑发垂落双肩,眼神柔和明亮,嘴唇像似真的血肉,颈项中似乎有血液在流动;三、微笑,耐人寻味,难以捉摸;四、局部,身姿大方端庄,衣着朴素,背景充满幻觉般的神秘感。这四个部分总体上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头部到身姿”、“从前景到背景”的顺序来写的。
在细细品读这一块文字之后,发现表达的最大特色就是充分地展开了联想和想象。学习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是本组的教学重点。对蒙娜丽莎的微笑,作者
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如“好像有话要跟你说。”“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另外在“面容”与“局部”的描写中也穿插了作者的想象。想象让画面变得鲜活形象,立体可感。
作为略读课文,在教学内容上必定有所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个语段应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从“以写定教”的角度来看,这一语段的描写顺序、表达方法是值得学生去习得的。所以,要把学习“描绘事物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设计】
一、感受魅力,体悟表达方法
1、刚刚我们从作者的侧面描写中体会到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其实文中的第
五、六、七自然段是直接介绍画作的,这种描写方式就叫——正面描写。请同学们默读这三个自然段,想想,你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倒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画出相关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2、学生交流自己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这幅名画的魅力。
3、第六自然段教学预设(重点):
⑴这一自然段里,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词语有哪些?圈出,交流。
⑵一个简单的微笑,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却从中解读出如此复杂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感悟达芬奇精湛的绘画技艺)
⑶小结:这一自然段里,作者不但把自己看到的描写下来,而且加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仿佛蒙娜丽莎就在我们的眼前。
⑷体会写法之妙:仔细读读下面这段话,你觉得和原文有什么不一样? 蒙娜丽莎那微抿着双唇,微挑着嘴角。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通过默读,对比读,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⑸小结:想象能让平面变得立体,使静止变得鲜活起来,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名画的魅力,还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吸引人。
(6)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感受蒙娜丽莎微笑永恒的美呢?指导朗读。
(7)出示图片,当我们凝视这幅名画时,常常被她那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耐人寻味,难以捉摸,引发人们无限猜测。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欣赏这幅画,看看你能从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学生欣赏、交流
4、第五和第七自然段教学预设:
(1)指名读第五和第七自然段,要求用一个词概括。
(2)作者在描写这两个小节时,采用了与第六自然段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将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融合在一起。看看作者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什么?
(3)请同学们把这两段想象的句子找出来,仔细读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引读:老师引读“看到的”,学生接读“想象的”。
(5)揣摩作者的观察顺序:请同学们对照画面默读正面描写画作的这块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讨论归纳: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的顺序
(6)小结:作者在介绍这幅画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并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使蒙娜丽莎的形象栩栩如生。
二、迁移写法,提高写作能力
1、作者在介绍画作时展开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上生动具体的描绘,蒙娜丽莎的形象栩栩如生。下面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方法来写写达芬奇的另一幅名作《最后的晚餐》。
2、出示图片,教师介绍画作的背后的宗教故事。
3、选择一两个人物,加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下来。
4、交流、评价。
篇二:格非的中篇小说《蒙娜丽莎的微笑》
浅析格非的中篇小说《蒙娜丽莎的微笑》
摘要:抓住典型,以一个人写出了一代人。胡惟丏挣扎一生的命运是极具典型性的,他的命运历程代表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一群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同时,时代还往往给那些生活在它的世界里的人打上深深的烙印,让很多人既做了时代的“催生儿”,又做了时代的“亡灵儿”。
关键词:知识界;80年代;缩影;追求个性;时代局限;神秘色彩;批判
在社会历史中,抓取典型,经过艺术加工,达到审美效果,是这篇小说的成功之一,用一个人写出了一代人的特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胡惟丏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他是那一代人的缩影。他挣扎一生的命运是极具典型性的,他命运历程也折射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胡惟丏是一个时代催生的“产儿”。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人们的思想也相应的“改革开放”。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都注重寻求思想的解放,个性的独立,胡惟丏正是这一批人的真实写照。在学术沙龙上,大家对胡惟丏的格外尊重,同学宋建军对他的膜拜跟踪,他住在神秘的花园洋房里,他对“我”的习作的批评修改,以及他“话是这么说,可我不是这个意思”和“是这个意思,可话不能这么说”一类的语言,同学邓海云因为写了一篇时文而收到胡惟丏的绝交信,他不用去上课,但到了期末,“只要他肯来参加考试,成绩一律全优”等诸如此类的反常现象,以及
胡惟丏的反常习惯——他平常若不看书,很少点灯——他的说法是“只有在黑暗中,人的灵魂才会安逸。”等等。他就是这样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也许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去看待他的种种行为,会觉得他是一个“异类”。但就在他生长的那个年代,这一切都属于正常行为,甚至还有可能受到种种追捧。像他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物。他们的思想、行为、性格都追求个性,而这种个性却常常喜欢用“神秘”来装饰,借此来引起外界对他们的关注,也或许他们的初衷并不想引起关注,只是外界的人处于一种好奇心理而乐于关注、打探他们的“神秘个性”。但无论哪种猜测,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注重追求个性、追求独立。
胡惟丏又是一个时代的“亡灵儿”。虽然,个性——是时代赋予他们那一代最好的礼物。然而,时代却又给了他们局限。他们渴望超越,却又无力超越,因此也就造成了他们对这个尘世的“既渴望又不屑,胡惟丏就是这样一个深受时代局限的牺牲品。文章最后写他谈到这笔捐赠时说:“我知道他指定将那笔钱给我,是出于善意。不过,这件事本身仍然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他在遗书中说,他想过我的生活。你知道,我本可以留校,随便找个什么人结婚,从此过上碌碌无为的日子。没有什么希望,但也不至于绝望”。这一席话,无不是他深受时代局限,苦于时代局限,自身又无力超越的最好佐证。他们的局限就是——虽然有着强烈的超越欲望,却又无力在精神上彻底自足,彻底与俗世决裂。虽然他遁入空门,却还是脱离不了与尘世的牵绊,对“尘事”的在乎。
胡惟丏命运的终结是对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祭奠。作为一个局限的物类存在,既然不能摆脱这种局限,那又该以何种方式来适应这个世界呢?这个问题正是胡惟丏那一代人所彷徨、迷茫的。最终,他们还是没能走出这样一个怪圈,选择一种终结的方式来宣告对那个时代的“适应”。胡惟丏在尘世中显然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他的自杀也是必然的。这样的结果是时代给他制造的怪圈,更是时代给他安排的命运。胡惟丏所代表的那些人就是这样:他们有着对历史,对精神的探索与追问,但他们又不知道自己可以达到何种深度。于是,他们彷徨、迷茫,甚至开始逃避现实,把自己关进自己的“精神之屋”,久而久之,他们期待许久的“阳光”照不进这座小屋,一片黑暗,所以最终放弃追求,选择以终结命运的方式来终结他们对历史、对学问的探索途径。
作为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里美人的微笑,让这幅画充满神秘之感。同样,在格非的小说《蒙娜丽莎的微笑》里也时时笼罩着一种神秘之感。比如说,本片小说中胡惟丏家中的那面镜子。为什么叶晓梅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差异那么大?为什么这块镜子一定要用布蒙起来?说它阴气沉重,何由见得?等等谜团作者至始至终都没有揭示这些出来,让人猜谜。作品中像这样的神秘情节安排还有很多。那么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有何缘由呢?稍微了解文学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文学家大多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和创作思想。所以,小说中这样的叙事安排也就体现出了格非小说创作的基点是唯心式的怀疑
主义和神秘色调。同时作品中出现的“镜子”这一意象的选择也是有目的的。由于格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博尔赫斯的影响,博尔赫斯常用的那些意象,例如“棋”和“镜子”,备受他的青睐。所以,此处他再一次写到了“镜子”。在镜子中,每个人都可以发现一个有关自我的镜像。但是镜子里的景象不管如何清晰,终究都只是幻想。如果镜子真的有再现功能的话,它到底能再现出什么呢?叶晓梅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头发蓬乱,目光骇异,嘴唇黏在牙床上,这到底又作何解释呢?难道真的如那个懂奇门遁甲的朋友所言:“屋子里有阴气”?格非并没有做任何解释,这种“神秘的空缺”在格非的笔下运用得是如此地娴熟。
小说的最后一个章节是写: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胡惟丏死了,王燕形容胡惟丏的死恰如其分地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世间已无胡惟丏了。然后偶然的一天,“我”讲学拉萨的一个午间,我梦到胡惟丏没有死,他做了僧人,脸上仍就挂着“蒙娜丽莎的微笑”,仍如从前那般淡定,胡惟丏向他说了那次见面后的事情,问了“那边”的情况,以及发表了对于李家杰留给他财产一事的看法。结果,“我”一觉醒来,才发现这是一个梦,胡惟丏确确实实已经死了,世间已无胡惟丏了。作者以这样的方式结尾,并不为奇,因为熟悉格非的人都知道,梦、时间、记忆、宿命、循环这些核心词汇,早已构成格非笔下扑朔迷离的神奇世界。这种意象式的叙事手法集中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揭示了人物的命运,更能增强小说的“诗化程度和审美浓度”,丰富小说的叙事基理,达到诗意化叙事的艺术效
果。但是,此处格非这么写不仅仅是修辞和叙事技巧的需要,更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更好地证明自己是真实的,为的是设法摆脱他常有的虚无感和真实感。
纵观格非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我们可以明显地体会到:作者就是要以胡惟丏这样一个典型形象来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那一批知识分子,折射出他们对于个性的追求,对学术的追求,对情感道德的压抑;祭奠他们受时代局限的“矛盾”命运。同时。整篇作品也潜在的将作家自身的心理情感映射其中,梦与现实,真实与虚幻都在作品的叙事情节中得到很好地体现,使得整部作品就如同他的题目《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充满着神秘之感,它究竟要传达出什么,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格非.小说叙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吴莱莱.格非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江泉.梦的解析——格非小说的梦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
[4]张岩.格非小说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
[5]蓝剑.神秘微笑——关于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解析
[j].文艺生活,2010
篇三:《蒙娜丽莎的微笑》观后感
09对3
徐瑾
0921310
观《蒙娜丽莎的微笑》有感
——对比当今中国有关教育现象 由于无数次的听到老师和同学推荐这部《蒙娜丽莎的微笑》,所以在一个悠闲午后,找到这部影片来寻找它之所以得到各种赞誉和推荐的原因。这部以美国1953年至1954年为背景的关于卫斯理女子学院的故事,颇像另一部影片,即《死亡诗社》,甚至有人认为这部《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女版的《死亡诗社》。所以不难由此而推出,《蒙》这部电影也是关于一个激进、勇于创新的老师对于一所学校循规蹈矩旧制度的不满而做出自己努力和革新的故事。同样的结局也是一样的,都是以一种表面的失败而告终,《蒙》这部剧中的女老师凯瑟琳最终迫于压力而离开了这所大学,但是她所做的努力却改变了她所教的这一届学校,以至于改变了其他该校的学生。
最初,学生们对于这位出来这所贵族学校的凯瑟琳报以了一种蔑视甚至瞧不起的态度来对待。但是慢慢的,经过凯瑟琳的努力,学生接受并喜爱上了这位与众不同的老师。
关于这部影片给我所带来的震撼,可能是非常大也是各种琐碎而零散的。影片开始的开学典礼,虽然带有着浓重的传统教礼的色彩,但是还是能够给现今中国的教育带来很多的启发。片头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很独特的开学典礼,叩响礼堂的大门,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校长在询问着 “是谁在敲打学习之门?”而学生代表的回答琼安的回答为“我代表所有女性。”之后的对话便是带给我很多的思考“你寻求什么?”“通过努力学习唤醒我的心智,并奉献毕生于知识。”“那我们欢迎你们,所有追随你的女性都 能进来。我宣布本学期就此开始。”还记得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和我们讨论,为什么现在学生很少会去看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哪怕是规定了章节内容很少的一部分,我想原因可能有一部分便是现在中国的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并不以“努力学习唤醒心智”为目的,更不要提那“奉献毕生于知识”了,现在中国的大多数学生终其一生学习的目的便是为了找寻到
一份好的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也能很好的解决我国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突然联想到近日社会热议的一则新闻,中科学毕业的博士生放弃科研工作而去了北京某著名中学教书的事件,有人问过这位博士生是为什么,他的回答很简单,即“我对科研没有兴趣”。短短的几个字,便暴露出了当今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连中科院这所全国知名研究院培养出来的博士生都对科研没有兴趣,那泱泱中国还有多少被这种体制教育出来的学生能有对于科研的热情呢?不得不说我们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这种纯粹的对于知识的渴求,从小到大我们都听过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是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考上一个好大学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获得更好的生活甚至于提升到改变命运这种层次”。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多数学生都把知识作为了一种手段,一种以此获得更好生活的手段而不是把获得知识作为目的作为毕生所愿奉献的事业,知识在当今中国在逐渐沦落为一种中介、手段!这会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
再次回到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影片主要的内容便是女教师凯瑟琳努力的去改变这所所谓的喜娘预备学校的过程,她希望自己的学生,这些优秀的女学生,不是成为未来领导者的太太,而是未来的领导者。但最终,她失败了,卫斯理大学无法容纳这位激进的女性主义者,凯瑟琳选择了离开美国前往欧洲。其实从影片的开始,便已经奠定了凯瑟琳的最终失败,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整个社会、学校的认知观念进行抗衡的,就像是俗语所说的“胳膊拧不过大腿”,虽然是句朴素至极的话语,但是却阐述了这其中深刻的道理。联想当今的中国,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了教育体制中的种种弊端,于是推广了轰轰烈烈的课改与素质改革的活动,但是以我自己个人的发现,却发现收效甚微。在一个以成绩至上、高考决定命运的社会和教育体制中,这种改革在民间的推广中往往是无法行之有效的。比如课表中排出了各种选修课、音乐、美术课等等的课时安排,可是有多少学校是完完全全按照这个课表所安排的呢?想彻底的撼动这棵持续很久的大树,只有抓住真正的问题去解决才能收到实效。现在的这种高考、甚至研究生选拔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很多的偏才、怪才学生的学习之路。前一阵的新闻说,一个攻克世界数学难题的在校大四男生,由于潜心钻研该问题,而错过了研究生报名时间而有可能没有学校继续研究的新闻在社会上成为焦点,突然便联想到我
国著名的文学家钱钟书先生,当年便是破格被清华录取的,因为虽然钱老在文学方面有着极强的天赋,但是数学却是一塌糊涂,如果钱钟书生在这个社会,那恐怕也就不会出现如他今后的那种的成就了。虽然现在中国在高考制度中出现了中学校长推荐制,即推荐优秀学生面试入读如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政策,但仅限于极为优秀的那些中学,而推荐的学生也往往是成绩极为优秀的学生,这便失去了校长推荐的意义,这个制度原本是希望推荐如钱钟书们这类的学生获得更好教育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则是彻底的失去了它所出现和存在的意义了。
在《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影片中,凯瑟琳老师试图去改变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为人夫的观念,希望她们能够有自己的一番成就,比如去耶鲁大学学习法律等,可是最终失败了,追其原因可能是学生根深蒂固的观念以及长久以来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所在她们身上留下的刻印。由此,我突然想到很多年前,有一本畅销书中提到,最好的基础教育即小学中学的教育是在中国,而最好的高等教育在美国,因此,作者认为最好的教育体制便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加上美国的高等教育,他认为这样的体制是完美的。起初我也认为这是一种极好的结合,但是仔细一想,以中国这种成绩第一的基础教育岂能教育出美国教育体制中所需要的创新、有独立观点的学生么?猛然想到一则极为讽刺的笑话,说的是:某教授在课堂说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对于其他国家饥饿贫穷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时班里自大的美国学生想的是还有其他国家?而中国学生则在可悲的纠结着什么叫自己的观点。因为从小到大,从没有人问过自己什么是“自己的观点”,从来接受的都是官方答案、正统观点。这种教育焉能教育出什么创新的人才么?这种所谓的嫁接与改良,正如同影片中凯瑟琳老师所进行的改革,在这种环境下熏陶渲染出来的人是已经很难彻底的根本改变了,很多观念已经根植于她们自己心中,彻底融为了一体。
总之,这部影片所传递的内容和信息量是极为丰富的,我只是写了我最受感触的两个点,还有很多的细节是值得深思和考虑的。比如在影片中,凯瑟琳说她来这个学校是想要改变这个这学校,改变学生的生命轨迹,另一个老师在听到这段话之后,说的是:“你想着改变其他人,你其实也应该改变的是自己。”不得不承认,凯瑟琳老师是一个极其完美的老师、女人,她希望她的学生能够给自己一样,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独立的新女性,但是却忽略了卫斯理大学的那些学
生,她的学生们并不是真的想成为她这样的学生。以片中最为优秀、也是凯瑟琳最为欣赏的学生琼安为例:当凯瑟琳得知琼安有过学习法律预科的背景,变去询问她是否想过真正的学习法律还给琼安提供了耶鲁大学的入学申请表。当凯瑟琳知道琼安申请到了耶鲁大学却放弃入学的机会时,她很难过,然而琼安的回答或许便是这些女学生的独白:“你告诉我们要自由的选择,我的选择便是要相夫教子,我觉得错过了抚养孩子和照顾丈夫的时间会是我极为大的损失。”可能这些话会让凯瑟琳难过很久。从中,我联想到中国式家长的有些做法,他们把他们认为对的、认为是自己经验积累所得到的认知强加的灌输甚至迫使子女接受这些想法,虽然子女知道家长是为了自己好,正如凯瑟琳为了她的学生好,但是往往却很难接受、或者不愿去接受这些东西,因为可能那些所谓的经验也好、道理也好,在当今社会的日益变迁中已经改变了很多,孩子们也想自己历经一些事情而获得成长,不是永远生活在父母保护的羽翼之下。
零零碎碎的谈了自己关于《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电影所给自己带来的一些启发与思考,也理顺了一些自己关于这部影片的感受。总之,感觉这不是一部能够看一篇便能完全领悟其精神的电影,希望以后能够抽出时间重新多看两遍。
篇四:《蒙娜丽莎的微笑》 观后感
她是一抹时代的异色,仅此而已
——观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
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年级:11级对外汉语 姓名:陈思 学号:110110029
有必要先给出这部影片的简介(来自网络,有删改): 1953年美国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的Wesley女子学院,新来了位艺术史老师,名叫Katherine,她是个美丽成熟的女人,刚刚大学毕业,在大学里接受了自由改革思想,立志要成为一名杰出的教授。50年代的美国上层社会封建思想仍旧非常严重,Wesley里的学生们大都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学识广博,但学院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教她们如何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知识、获得个性发展,而是以今后的婚姻状况来衡量她们的价值,她们学习的目的无非是嫁一个好丈夫。Katherine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沿袭学校一贯的教学做法和风格,她不仅挑战学校的一些做法、规矩,而且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并且大胆去实践她们的想法。最终她以特立独行的作风,丰富的艺术史知识以及风趣热情的个人魅力,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被学生称为“蒙娜丽莎”。
如果十分是满分,我会给这部电影打八分。
必须说Katherine在剧情开始的表现我就不很满意,新学校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学生对她给出的画作应答如流,不管是作品作者、作品内容、还是创作时间、风格,她们似乎早已烂熟。但面对学生几句简单的阐述,她就表现出极大的恐慌和无措,难道对于一幅极有价值的画作来说,短短几个字的概括就足够完结了吗。她广博的学问、前卫的思想都去了哪?糟糕的第一堂课之后她变换了风格,脱离课本,给出一些非常规的作品,引导学生去思考何谓艺术、由谁评判,这才真正进入了Katherine的角色,但这个转变很容易给人一种穷途末路的反弹,于是她在革新方面的价值也就跟着削弱了。
Katherine带着她的自由精神来到Wesley,当仍处于传统观念中的学生接触到她时,自然会像扑面而来一阵新鲜的空气一样感到清爽、振奋,我认为片尾Bill说得对,Katherine来Wesley“不是帮别人找到生活方式,而是帮别人找到她的方式”, Katherine排斥传统的婚姻生活,她拒绝自己的人生被婚姻、被家庭妇女这样的角色禁锢,她也试图避免她的学生掉进她自以为的漩涡里。
事实上Katherine并不理性、客观,她极其反对传统妇女的生活,就完全偏向与之对立的一边,她看不见女性在传统婚姻生活中能够拥有的幸福,她也不去想她的学生真正适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她只是从自己的观念出发教书育人。从这一点看,她也并不高明多少,原本她需要做的是使她的学生视野开阔,让她们意识到自己可以自由选择,可是Katherine做过了头,她激进、尖锐,因而她为旁人的执迷不悟愤慨,当然也因为这种强烈的色彩才使得她显得更醒目。
影片中Katherine与学生Joan的交往很可以反映Katherine的问题,她一厢情愿地认为Joan放弃Yale是不必要的牺牲,她没有细致地与Joan探讨过,她单方面热心地为Joan谋划,这种明显地带有按自己的意愿改造学生的强烈意图,我个人并不欣赏。事实情况是Joan有自己的想法和考虑,后来她俩在门口的对话很有深意:John了解Katherine,她的老师认为“家庭主妇就是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她们肤浅、愚蠢、没有趣味”,认为Joan会在“将来为自己没有成为律师后悔”,但Joan坦言自己热衷于相夫教子的生活,她想要回归婚姻,并且有信心做一个smart housewife。
在这个事情上Katherine应该是重新思考自己的态度的,在很多事情上影片也缺乏对她的内心思索的展现,这位激进的思想者一直都对自己十二分自信,从第一堂课受到学生的挑衅,到参加学生聚会,到她与Paul的破裂,到最后与Bill的矛盾,她一直没有对自己有过怀疑或是思考,这一点也让我难以接受。
当然,影片中Katherine与Betty 的交锋才具有新旧思想革新、女性思想解放的意义,Katherine对Betty的那句”the roles you were born to fill”(“生来注定担当的角色”)的批判感人至深,她自己的痛心疾首,学生的惶惑不安,这一段才让人深刻感到她的痛苦,她是多么希望她的学生能够摒弃腐朽的、女性为婚姻为家庭牺牲自我的旧思想,她带着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与高傲向她的学生做了最后的最猛烈的申诉。随着Betty的觉醒、Katherine的离开,影片才慢慢明晰起来,所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就是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笑,人们无法了解笑容背后的心情是真实的愉悦还是伪装的愉悦,但是这群女性已经明白,人生乃是为自身而活,为了虚假的表面的幸福而葬送自己的追求与向往实在太愚蠢。
看到一段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一个没有得到爱情的女权主义者,依然是伟大的,她虽然无法影响一个男人,让他给她她想要的幸福。但是请你紧紧记住结尾那一幕,离开的教授得到那么多青春女孩的追逐,那是一种思想的胜利,一种智力上高尚的骄傲,她的思想将永远照耀那些女孩,以及那些女孩的后辈,推开一切思想上的束缚,追求真正的自我。”
只不过恰好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Katherine作为一抹异色,激发了人们对色彩的重新认识吧。一切都是历史的兵卒与工具,无一例外。
篇五:大班欣赏活动《蒙娜丽莎的微笑》
大班欣赏活动《蒙娜丽莎的微笑》
龙海市华侨幼儿园美术课题组:颜淑冰
设计意图:
美术欣赏要带给孩子们什么?孩子们从中能获得什么体验?本次活动,我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幼儿感受画面意境、氛围为目标,让幼儿快乐、轻松地去欣赏,让欣赏成为一种快乐、一种体验。首先,我选用了十分合适的班得瑞的音乐作为背景,以此来烘托画面的氛围,力求让幼儿在宁静、平和的氛围中去活动去感受,在动听地音乐背景下,像听故事一样的欣赏名著。此外,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制作详尽动感的课件,把留传千古的名著作品,以幼儿喜欢的动态的形式展现。让欣赏变成一种享受。
活动目标:
1、感受画面宁静、神秘的意境
2、在欣赏活动中,得到快乐的体验。
3、尝试创作肖像画。
活动准备:
制作达芬奇生平课件和蒙娜丽莎欣赏课件,班德瑞音乐 画纸、画笔、画板
活动过程:
1、以故事的形式演示向幼儿介绍达芬奇生平课件,让幼儿了解其爱好和各时期名作。
达芬奇是一位很有名的画家,他出生在意大利,他从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很强,总爱问为什么,她的妈妈很爱他。达芬奇聪明好学,对任何事都很感兴趣,对数学、音乐、骑马都很感兴趣。达芬奇善长吹笛子,作曲,又有一副好嗓子,能自弹自唱,还自制乐器。达芬奇爱好颇多,但绘画在他的心目中的地位却无与伦比,每日放学回家扔下书包,边拿起画笔,不吃不喝,完全沉浸在画面上,被人称为小画家。他的名作包括《最后我晚餐》《自画像》《岩边圣母》等
2、引导幼儿重点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
提问:画了一个怎么样的女子?
她看上去怎样?
从哪里看出来?
细处欣赏:脸部表情、背景对比
3、引导幼儿模仿《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表情,亲身感受微笑的魅力。
4、师介绍作画的时间、画中女子的身份、作画时的背景
提问:她的坐姿如何?(优雅)
背景呢?(模糊式的神秘)
猜猜她是谁?(是一位很高贵的人)
为什么达芬奇能把人画得这么漂亮?(他是一个追求完美、非常热爱绘画的人)
5、尝试创作一副自己心中最美的女子肖像画
“找一位你觉得最漂亮的女孩子给她画一张画”
附:课件部份截图
第一部份:达芬奇生平:
第二部份:蒙娜丽莎的微笑课件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