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一只贝ppt课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0:13:48 字数作文
一只贝ppt课件字数作文

篇一:3一只贝

编写组成员: 审稿:

篇二:一只贝

12

13

篇三:3、《一只贝》

3 《一只贝》

设计思路:

《一只贝》讲述的是一只贝经受痛苦、磨难、忍耐之后没有像其他贝那 样成为一只光彩夺目、美丽斑斓的贝壳,却孕育出了一颗稀罕珍贵的珍珠的 故事。表达了生命的价值在于忍受磨难,无私奉献。教学设计针对文本主要运用 对比的写作手法这一特点,通过呈现词语对比、句子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 一只贝与别的贝的经历、色彩、外形、评价等不同处揣摩语言,层层深入展开教 学。引领孩子进入文本,感受到一只贝的伟大,可敬。让孩子的阅读能力在课堂 上得到真正的提高。 教学目标:

1. 会认“咸、涨、虹、泽、稀”等字;会写“咸、拢、虹、漂、案、荣、稀、罕”等生字;掌握“围拢、长虹、漂亮、图案、荣耀、稀罕”等生词,联系语境理解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叹号的不同味道。

3. 体会重点语句,感悟一只贝特殊经历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初步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

4. 能根据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深入体会这只贝忍受痛苦,与石子抗争所表现出来的可敬的 品质,并体会出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体会“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前准备:

1. 搜集贝壳。

篇四:一只贝

10 、一只贝

教材分析

《一只贝》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贾平凹先生。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只贝的一生,它曾经美丽过,因为一颗石子,它变得丑陋了,它失去了曾经的荣誉,失去了人们的赞誉,它饱受一颗石子的折磨,被人遗忘在沙滩上,,然而,它却用自己的血和肉磨制出一颗稀罕的大珍珠。这只贝面对磨难时毫不退缩、毫不屈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因此,它是对孩子进行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随文理解“旋涡”、“脖颈”、“棱角”、“荣誉”、“稀罕”等词语。学本课生字新词,随文理解“旋涡”、“脖颈”、“棱角”、“荣誉”、“稀罕”等词语。

2、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贝忍受痛苦与石子抗争的句子,体会“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3、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学习贝面对磨难时,毫不退缩、毫不屈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学生永远做生活的强者

一只贝ppt课件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学习贝面对磨难时,毫不退缩、毫不屈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学生永远做生活的强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计划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含教法、学法)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是老师在海边捡回的贝壳,(出示贝壳图),你们觉得它们怎样?(色彩斑斓,五颜六色、形状五花八门??)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一个故事,一个著名作家贾平凹笔下的关于贝与珍珠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本课生字、词语,借助注音或字词典读准字音。

2、合作学习:

(1)小组互动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相读听。

(2)自由拼读所画出的词语,小组齐读,指名读。

(3) 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工具书理解生词的意思。 荣耀:光荣。稀罕:同<希罕> 稀奇。

3、 老师利用课件检查自学效果。

(三)细读课文,质疑探索。

1、默读课文, 对于课文中,你印象最深的语段那些,读给大家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课文连接:珍珠是怎样来的?

3、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记下不理解的问题,然后大胆地向老师和同学提出来。(较简单的问题当堂由学生相互解答、教师适时引导。如“如果没有这粒沙子,这只贝会是怎样呢?”“这只贝有什么样的品质值得作者赞美值得我们学习呢?”这样的问题就留于品读课文时解决。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出示海潮汹涌,贝壳涌上岸滩的视频,并用激情的语言导入:“同学们,在浩瀚的大海中,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的贝,它们是那么耀眼、那么漂亮,它们享受着贝的荣誉。而今天,我们将跟着作者贾平凹一起去认识一只与众不同的贝,一起去感受这只贝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板书课题,质疑。

2、出示自学提纲。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3、教师开始自学,教师巡视。

4、出示习题,反馈检测。

(1)读词语:啮掉旋涡 脖颈 棱角 荣誉 玩腻 瓦砾 稀罕(2)思考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贝?

出示中心句: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齐读。

二、品读欣赏,体会贝的可怜与可敬。

1、出示提纲,明确重点。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从哪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贝的可怜与可敬,在旁边写下批注。

2、品读感悟,美读升华。

(一)体会贝的可怜。

(1)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快速浏览课文,用笔画出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2)结合学生回答,直奔课文的重点。(课件出示)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的,它说不出来。”

A、指名读。是什么原因让这只贝变得这样的丑陋呢?

B、同学们,如果没有这颗石子,这只贝的外壳会是什么样子呢?

C、(如果找不到)问:你能不能找到课文中对漂亮贝壳的描写吗?

(3)感受曾经的美丽。

课件出示: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

A、默读,边读边来想一想,这只贝的外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语言文字来想象画面,这是很了不起的语文本领。)

B、带着你对它的喜爱之情再读一次。

C、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贝壳的图片,想不想看一看,我相信看了这些图片你一定会把这段话读得更好。(刚才我听到了同学们由衷的赞叹声。同学们这是大自然赋予贝的荣誉呀!)

D、把我们的这种感受带进去齐读。

(4)师总结:就算他们生命结束了,在它们光洁的壳上还保留着美丽的色彩和线条。如果你把这些贝壳用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人们一定会说:(课件出示)“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找三个同学读)

(5)感受嘲笑。

师导语:这就是人们赋予贝的荣誉啊!而对于这只贝,?? 课件出示:“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的,它说不出来。”

A、指名读,评价。(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的哪一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呢?为什么?)

B、(出示图片)。

因为一颗石子的折磨,这只贝不再漂亮,它只有两片( )的壳,它不再投影出( ),不再有( ),不再显

篇五:一只贝

《一只贝》教学设计

安岳县东方红小学 韩先红

一、教材分析:

《一只贝》这篇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文章是作为一篇讲读课文,编排在S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这篇课文写的是海里的贝被浪潮送到岸边后,只剩下美丽的贝壳,被孩子们捡起。有一只普通的贝,因为一粒沙子钻进壳内,它的壳失去了光泽,破烂了,里面却形成了一颗闪光的大珍珠。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珍珠是如何形成的,同时还抒发了作者对那种默默地为人类为自然奉献出珍贵美好的东西而甘愿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作者托物寄意,表达人生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表而在于是否为人类为社会作出过贡献。文中作者的语言富含人生哲理,因此这是一篇思维与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也恰好体现了本单元的训练主题“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咸、涨、虹、泽、稀。会写8个生字:咸、拢、虹、漂、案、荣、稀、罕、,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围拢、长虹、漂亮、图案、荣耀、稀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书空、借助工具书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学习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人生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体会这只贝经历的磨难,体会贝的精神品格,感悟人生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一只贝的精神品格,感悟人生道理。

四、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实物贝壳、珍珠、有关课件、作者生平简介。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激趣,导入新课。

1、 同学们,这是老师在海边捡回的贝壳,(出示贝壳),你们觉得它们怎样?(色彩斑斓,五颜六色、形状五花八门??)

再看,(出示珍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知道珍珠与贝壳有什么关系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一个故事,一个著名作家贾平凹笔下的关于贝与珍珠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学生展示关于作者简介的资料,了解作者。

贾平凹:1953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67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长安》杂志编辑、《美文》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山地笔记》《腊月·正月》《天狗》等中短篇小说集,《商州》《浮躁》《废都》和《高老庄》等长篇小说,《月季》《爱的踪

迹》《商州三录》等散文集和《平凹论文集》。期中《满月儿》《腊月·正月》分别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浮躁》获美孚“飞马”奖,《废都》获法国女评论家奖。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本课生字、词语,借助注音或字词典读准字音。

2、 合作学习:

(1) 小组互动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相读听。

(2) 自由拼读所画出的词语,小组齐读,指名读。

(3) 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工具书理解生词的意思。

荣耀:光荣。

稀罕:同<希罕> 稀奇。

3、 老师利用生字词卡片或课件检查自学效果。

(三)细读课文,质疑探索。

1、默读课文,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记下不理解的问题,然后大胆地向老师和同学提出来。(较简单的问题当堂由学生相互解答、教师适时引导。如“如果没有这粒沙子,这只贝会是怎样呢?”“这只贝有什么样的品质值得作者赞美值得我们学习呢?”这样的问题就留于品读课文时解决。)

2、思考: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想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

(四)布置作业: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测导入,温故学新:

1、利用卡片认读生字词。

2、听写带生字的词语。

(二)品读课文,深层感悟。

1、默读课文体会:这是一只怎样的贝?找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用自

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想一想,为什么令你感动?

2、同桌交流。

3、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出文章的中心: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

只可敬的贝。引导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发现?(找出可怜与可敬的矛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4、教师过渡:同学们,如果没有这粒沙子,这只贝会是怎样呢?引

导学生找到课文第一段并默读思考。(成为一只光彩夺目、美丽斑斓的贝壳。)

5、配上音乐对第一段进行朗读指导。欣赏一下贝壳的美丽与荣耀。。

6、学习第三段,理解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课件出示)但是,这只贝壳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普通的贝。因为有一粒沙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粒十分坚硬的沙子,又带着棱角,这只贝无论如何也不能挤碎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光泽,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耀。但它只能默默的忍受着,说不出来。

(1)、为什么这一段会令大家如此感动呢?你觉得这只贝怎样?(可怜、坚强)

(2)、从哪些词语你能深切感受到一只贝的可怜?再读课文感悟与体会。(重点理解坚硬、棱角、折磨、无论如何、越来越、默默的等词)

(3)、指导朗读。

(4)、用引读法,师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本段,体会在可怜的背后,我们还悟出了什么?

7、交流学习第九段:

(课件出示)“这是沙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2)、抽生读。(学生把磨制一词读的较重)

(3)、体会“磨制”。

①问生:为什么把“磨制”二字读音要重些?(体现了一只贝所经历的痛苦折磨)

②是啊,磨制都是指在硬的东西上磨软的,而贝却是拿自己嫩嫩的软软的身体在坚硬的有棱角的沙子上磨。在磨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遍体鳞伤),但贝为此退缩了吗?(没有)那你认为这又是一只怎样的贝呢?(可敬、伟大、了不起)

8、同学们,现在你认为作者写这一只贝既可怜又可敬,还矛盾吗?

(不矛盾,正因为这只贝经历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磨难,我们才觉得它可怜;也正因为它在经历磨难后,把最美的东西又奉献给了人类,所以,我们又觉得他是一只可敬的贝)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