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抄袭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6:24:12 小学作文
抄袭的作文小学作文

篇一:作文的抄袭

作文的抄袭、模仿与创新

作者: 六十铺中学 王志

近年来,人们对于话题作文的评说可谓多矣,赞颂者有之,批评者亦有之。在这里,我不想对话题作文本身再说什么,只是想对由话题作文引发出来的抄袭、模仿与创新问题谈一点拙见。

抄袭是话题作文主要“罪状”之一,反对话题作文者认为是话题作文助长了抄袭之风。其实,抄袭问题自古有之,就拿作文命题形式来说,命题作文时猜题、抄袭有之,半命题作文时抄袭有之,材料作文时抄袭也有之,为何只反对话题作文呢?不可否认,学生作文中确有一些抄袭之作,但我们并不能因为有抄袭就否定了某种作文形式。应该说,这不是作文命题形式本身的问题,而是学生的写作品质问题和对抄袭的认识及看法的问题。

抄袭是指把别人的作品抄过来当作自己的。可是,怎样抄、抄了多少才算抄袭,这历来似有争议。 一般来说,学生作文的抄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一字不漏的全文照抄,如某作文杂志上发表的学生作文《地球就诊记》,就是完全照抄了初中《自读课本》上的一篇同名文章;二是将范文的主要情节内容拿来放在自己的作文中,稍作加工而成;三是按照范文的结构或表现手法来写的作文;四是将范文中用得好的一些语句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这四种情况中,第一种无疑是地地道道、彻头彻尾的抄袭了;第二种将别人作品的主要内容照搬过来,没有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选材,虽稍有加工,但基本上还是属于抄袭;第三种属于模仿学习,它只是模仿范文的结构或表现手法来写,应不属于抄袭;第四种实际上是学生对语言的一种积累和运用,更不属于抄袭之列了。所以,对于学生作文的抄袭,我们要仔细加以辨别,是真正抄袭的,要坚决反对;不是真正抄袭的,应加以区别对待。

抄袭不可取,而模仿正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模仿是指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学生是学习写作,不是作家进行创作,我们不能用作家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更不能用文学作品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学生既然是学习写作,势必就有学习的范例;学生读了某篇好文章,写作文时就模仿这篇文章立意的角度、剪材的方法、结构的安排、表现的手法等等,这样的模仿学习,正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好办法,应该大力提倡,而不应将模仿等同于抄袭加以反对。学生的作文正是从模仿范文开始,进而逐步走向独立写作的。其实,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曹禺的《雷雨》等,不也都有着模仿(或者说借鉴)的痕迹吗?因此,我们不但不必反对学生的模仿,而且要鼓励学生从模仿开始学习作文,模仿学习优秀文章怎样立意、怎样构思、怎样表达,模仿学习优秀文章的语言、遣词、造句,从模仿中掌握作文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在模仿中学会作文的基本规律及方法,进而由模仿走向成熟,走向创新。

当然,这里说的模仿绝不等同于抄袭,我们要划清模仿与抄袭的界限。模仿主要指从写作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它不是完全照搬套用,而是将写作者自己的东西与所仿照的范文的形式融合起来,从而构成了自己的作文。模仿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必由之路,是学生作文走向成熟的前提,是学生作文进行创新的基础。

我们提倡创新,但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创新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没有雄厚的写作基础,是写不出新颖、独特的创新作文来。所以,在学生经过模仿学习写作、逐渐到达能够熟练作文之后,就可以进行作文创新了。学生的作文创新主要表现在:一是选材新,即材料真实、不虚假、有新意,材料不是那些诸如捡钱包、让车座、在逆境中刻苦努力等老得掉了牙的陈旧事例,而真正是自己亲身体验、有着真实情感的新材料。二是立意新,同样的材料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观察、去发现,从而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提炼出自己新颖的见解,确立文章独特的立意。三是手法新,就是能够打破常规,运用新颖的写作形式和表现手法,完成普通的文章题材。如用日记、戏剧、信函等形式和象征、衬托、寓情于景等手法进行写作。四是有文采,即作文的语言符合文体要求,别致优美,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方法,

词汇丰富,行文如流水,富有节奏感。这几种创新形式,当然不是在每篇作文里都必须具有,一篇作文里只要能具备其中的一两个方面也就足够了,就是创新作文了。

抄袭不可取,模仿应存在,创新要提倡。学生作文非一日之功就能写好。我们要正确认识作文的基本规律,让学生抛弃抄袭,从模仿起步,从一点一滴开始,通过反复模仿、学习和训练,写出具有自己个性的创新作文来!

作文的抄袭、模仿与创新

作者: 六十铺中学 王志

2005年4月21日星期四

篇二:中学生抄袭作文之

中学生抄袭作文之探究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从作文分值在中考和高考中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那么,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教学又是如何呢?现状是:一上作文课,相当一部分学生就害怕,就头疼,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挖空心思也写不出几句话,最后只好是东拼西凑,应付了事。学生抄袭作文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是学生没能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没有生活积累。俗话说:“生活是源泉,文章是流水。”没有源泉,哪来流水呀!二是学生严重缺乏阅读训练,阅读量不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其中就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量,才可能文如泉涌,笔下生花。基于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一是让学生深入生活,二是让学生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抄袭;作文;探究

本人参加工作已二十余年,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更新,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这其中对作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现阶段中学生的实际作文水平如何呢?笔者认为事实不容乐观。

最近,我校为了配合“新、心”德育工作的开展,举行了一次作文竞赛,作文的主题是“文明礼仪伴我行”,自拟题目。结果收到稿件220余份,发现其中抄袭文章达54份,占总数的24.5%。这不

禁使我想起另外一件事:2008年,第21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主办方发现,814个样本中抄袭文章竟达108篇,即每十个学生中起码有一个是抄袭的,这个数字是令人吃惊的。诚然,抄作文错在孩子,但其背后,不但是孩子的诚信问题,笔者认为还有更深层的东西值得探究。

一、生活枯燥,写好作文缺“材料”

中学生作文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容易出彩,大部分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现在中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除了学习,就是吃饭睡觉,生活一片苍白。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积累较差,就缺少写好作文的‘材料’”,正所谓“巧妇难于无米之炊”,这“材料”就是“米”。现如今,为了应付考试,城市中的学生终日重复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不知道一年四季大自然中都有些什么,不知五谷杂粮种于何时,收于何季,部分学生上学要家长接送;农村学生不参加劳动,不到田间地头,严重脱离生活,这些竟然都成了正常现象,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极少,正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结果书也没读好,成了书呆子。

同样,阅读积累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因素,可现实是,由于时间宝贵,现在的学生读文学作品很少,能读一些经典名著是很奢侈的事。语文课程标准列出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篇目,出发点很好,但在应试教育的风潮中,却根本得不到保证,就连课本上名著导读推荐的文章,又有几个学生去问津呢?大部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记

住作品的作者、文中几个重要的人物、典型的故事情节而已。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能慢慢品味文学作品的魅力,只能从枯燥的文字中“走马观花”,真的到自己写作时,总是无从下笔,最后只能东拼西凑,凑一篇作文了事。

二、公式化教学,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现如今,中学生经常不是背诵范文,就是写作课上按老师的要求抄写一些好文章,并美其名曰美文欣赏。语文老师还语重心长地忠告学生:你们要记住这些范文,到考试时可以分类型套用。典型的公式化教学,长此以往,怎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有一点,目前中学作文教学应试化倾向比较严重,老师过早地按应试作文的路子来教学生,“应试八股”成了金科玉律,成了法宝,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要“临阵磨枪”注意一些基本问题,即使基础差,突击一下,也能拿到基本分,这样一来谁还下大力气去抓作文教学呢?这正是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的尴尬。

再者,所谓“中高考作文佳作”“满分作文”等一些写作资料把学生引入歧途,也干扰了写作教学。媒体为“吸引眼球”而炒作,教师为学生应试而传授“临阵磨枪”之法,学生为考得高分而琢磨“野路子”,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反而没有人关注了。

三、孩子之错,根在大人

“关注未成年人,得在成年人身上找原因。”《莫愁》总编马建强如是说。中学生抄袭作文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与整个社会的大氛围有关。

从中学生来讲,他们没有遵守诚信,这是他们自己的过错,而从外因来说,主要是成年人没有创造好的环境。首先,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导致他们生活面狭窄,因而对以生活为表现对象的作文兴趣不大,生活本身没有内容,范文就成了学生深入生活的“代言品”。没有实际生活,他们就只能空想,只有模仿,闭门作文。

另外,现在的写作课,教师命题多,学生自由写作少,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命题,少写命题作文。即使命题,但应尽力贴近学生生活,尽力做到题目新颖,不陈旧。但事实是有的人总是抱住那个《暑假记事》不放,为什么不能改成《2011,我的夏天》?总是抱住那个《我的同桌》不放,为什么不能改成《同坐在一条板凳上的你》或者是《同桌的你》,虽然这些题目的内涵一样,但是学生的感觉不太一样,有一定的新鲜感,这样一来,他还会厌倦,还会抄袭吗?所以,一个好的作文命题,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激发学生作文情绪和写作冲动的做法很多,简述如下:

(1)情境作文。(2)课文激发,使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据此设计作文。比如学习了《斑羚飞渡》一文后,就可以设计一个题目为《身边的感动》的作文。(3)材料激发,复述课文或课外读物。如看图作文,扩写、缩写、续写等等。(4)问题要贴近生活,要抓准学生的思想脉搏。

另外,我们的作文评价也有一定的问题。教师一般不能接受学生

对真实事件的描述。如学生写出心里话:我的生活很单调、乏味,老师肯定会对这位学生说:“你瞎写,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怎会乏味呢?”仔细想一想,我们大人有时也有这种感受。再比如,学生写游记一类的文章,老师就会启发,得写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这就等于鼓励学生说假话,因为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那样深刻的认识。

中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我们正确引导和看待他们,给他们减轻负担,让他们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我深信,他们一定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作者单位 江苏省沛县鸳楼中学)

篇三:当学生抄袭作文时

当学生抄袭作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当我每次发现有学生抄袭作文时我都很生气,真想把他叫到跟前,先批评一顿,然后让他重写一篇作文。但是在生气时的想法,理智的一想,这样的方法肯定不妥,这样只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说不定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从此就消失了。而且,他们之所以要去抄作文,要不是写作兴趣薄弱,纯粹是为了应付作业,要么就是由于作文基础差,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而又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所以才想起抄别人的作文,以此来避免老师的批评。因此批评加惩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更会适得其反。我就选了我们班一位作文写得好的学生的真实作文让他在班中进行朗读,很显然,大家对于文章上报纸还是表现出了羡慕。于是,我借此机会进行思想教育,因为这位学生的素材是写过年做圆团的事,很多孩子有真实的体会。于是我告诉他们写好文章并不难,只有留心身边的事,把真实的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就是这么简单。我特意观察了两个孩子,他俩的表情很不自然。

之后在一单元的习作指导中,我将我读书时老师告诉我的一句话和孩子们说了,俗话说:“天下作文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当然,我和他们讲明白这里的抄是指借鉴,并不是照搬。我告诉他们可以模仿别人的句式、结构、写作思路,或者将别人的好词佳句摘抄到自己的文章,指导学生从一味的全盘抄袭改为适当摘抄到最后的自我创作,时间久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高。其实“抄作文”这种做法是所有当过学生的人都经历过的事,我相信只要老师做出正确的方向指引,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到第四周结束,我们已经写了三次周记和两篇大作文,每一次,我对他俩的辅导都特别用心,这两位孩子没有再抄袭文章了。

篇四:抄袭作文的乖孩子

抄袭作文的“乖孩子”

不诚信的现象其实在班级中是客观存在的,甚至一些我们平时比较信任的“好”学生身上也会发生,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例:

一天,批到小诗的作文,我不禁眉头一皱,竟是抄袭《多彩世界》上面的!我照例写下“重写”两字,给她一次改正的机会。谁知第二天,她交来的作文,又是抄袭的!小诗的作文水平还可以啊?为什么还要抄袭作文,而且撒谎呢?我决定认真追查下去!

是懒惰因素在作怪吗?显然不是。我从原来的班主任那了解到小诗是个安静、勤奋的学生,各门成绩比较优秀,懂事可人,深受老师们喜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疑问,我来到了小诗的家里。

在我和小诗妈妈交谈过程中,小诗目光一直怯怯地看着我们。看到这情形,我抛开家访原意,把小诗表扬了一番。不料,小诗妈妈脸上并没有(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抄袭的作文)呈现我预料中的笑容,而是忧郁地说:“唉!老师,你就别夸了,她如果能赶上小雨的一半就好喽。”我一愣,小雨?那是班级目前成绩最好的学生。 “老师,你不知道,三年级以前,都是我们小诗第一,可现在呢,她总不如小雨,我看她肯定努力不够。”说到这里,她转身对小诗训斥道:“还不快去看书去!”。小诗红着脸,怏怏地进了书房。我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

路上,小雨,小诗交替在我脑中闪现:两个都是可爱的孩子。小诗,课堂爱表现,课后喜欢跟在我身后,我冲她笑笑或聊几句之后,她才会开心地跑开。小雨,各方面都比小诗优秀些,在年级里也很突出,是各科老师常常提及教育其他孩子效仿的榜样。小雨的作文写得很精彩,最近我经常在课上作范文讲读。或许是这些触动了小诗的“自尊”,加之妈妈的“不满”令她违背诚信,“不择手段”地表现自己?

我深深地思索:小诗是名优秀生,作文写得已经很棒,可她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抄袭作文。这些并不代表她“学坏了”,“品德有问题”,也许只是

想得到小雨一样的表扬,只是想满足妈妈“攀比”的心愿,因为每个人天生都有一种被外界认同的强烈愿望,学生更是如此。

想到这些,第二天我又约了小诗妈妈进行“促膝长谈”,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期望过高过急,经过交流我们一致达成下阶段家庭教育的方向:

首先,父母,尤其是妈妈平时多和小诗沟通。周末带她出去散心,游玩,增进母女感情及信任感。

其次,妈妈陪伴写作业,少批评,尽量不拿小雨比较。

另外,在班级中,我从不在小诗面前提起作文抄袭的事情,而是“悄悄地”帮她树立自信:经常借给她课外书,拓展知识面;她的每一篇作文都面批,耐心讲解;课堂上多提她回答问题,并予以鼓励。发现她比小雨进步大的地方时马上在班级大力表扬。一次,班级举行“我诚信 我快乐”主题班会活动,我依据诚信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推荐小诗和小雨共同表演,令小诗无形中意识到做一个诚实孩子的重要性以及友谊的价值。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小诗妈妈时常通过网络交流小诗的每日表现及计划需要调整的事项。

一学期以来,我发现小诗开朗多了,对小雨也不再那么敏感,两人成了好朋友,各自都有很大的进步。小诗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提高,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她不再“青睐”抄袭作文。

通过这个案例的处理,我有以下感触:

诚信教育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让愤怒掩盖了理智。首先要和学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这是处理事件的基础。在家访中,我灵活转变“告状式”为“表扬式”及时赢得了小诗的信任,这对于她其后的转变过程产生有效帮助,所谓“亲其师、听其言、效其行”。

诚信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理世界,追究其动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时会不同程度存在消极心理困扰,而产生 “异常”的举动。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揣摩学生的各种心理变化,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善

于从学生表面的行为问题捕捉和发现学生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并在教育策略上及时、灵活调整和处理,有针对性地化解学生心理困扰。既保护学生自尊又纠正了行为!达到诚信教育的知行统一。

诚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长是学生的终身“教师”,家长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教师与家长必须联合起来,协调一致,才能取得更佳效果。

篇五:抄袭事件作文试题分析

【九月一写】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并警告他们或将留级。这引起了家长的反对,他们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成绩。学校不堪重压,迫令她屈从。她坚持自己的决定,严词拒绝,辞职而去。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学生、老师或家长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

[试题分析]

写作试题属于新材料作文题型。这一题型的优势在于:第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第二,理解上没难度有空间;第三,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第四,有利于规避套作、宿构及抄袭现象;第五,有利于评价上的分项分等和对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区分及判断。

试题提供的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故事。讲述了一位高中女教师处罚28名作弊学生而引发的社会影响。材料中的核心事件是28名中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这个事件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他们或多或少,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学生能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图式来阅读材料。

以叙事体来呈现的材料,在内容的表述上明确、平易且符合考生的认知能力,既在文字理解上没难度、易进入,又有个人化的想象与移情;在材料的叙述中不知不觉“埋下”若干立意的关键词,如植入其中的“抄袭”“剽窃”“施压”“屈从”“严词拒绝”“点赞”“理解”“质疑”等关键词,有利于激发考生的解读热情和创造性思维,也足以启发考生对立意和角度选择的方向;而“该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听取各方意见”、“大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等句,更貌似在引导学生选择“家长”、“教师”或“其他市民”的角度来加入争论。

从事件的叙述来分析,材料至少提供两个主要角度:一是高二学生作弊怎么看;一是女教师的行为(处罚学生与辞职而去)怎么看。围绕这两个角度,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次要角度以及沾边角度,这样既体现了立意的多样性,又可落实评分的层级性。

同时,材料又提供了诸多思考的向度(维度、角度):辞职的女教师、抄袭的学生、学生家长、学校等等。这些“向度”,为学生写作提供巨大的写作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写作的选择与思考的方向。

其实,无论选择“学生”、“教师”、“家长”还是“学校”中的哪一个角度,都要首先对材料中给出的“学生作弊”一事是宽容还是严惩,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

严惩派将批判“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的“作弊”行为,其主要理由可能有:第一,这种“抄袭、剽窃”行为弄虚作假,严重违背了“诚实”做人原则,德行低下,要受到处罚;第二,28名学生参与作弊抄袭,说明这不是个别现象,倘若不及时加以处罚,势必造成可怕后果,未成年人的这种行为要及时制止管教,以免将来败坏社会风气;第三,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程更重要。第四,??

而宽容派的主要理由可能在:第一,这只是学习中的一件小事,学生抄袭也是为了完成作业,本意是好的;第二,作弊的学生毕竟还是未成年人,应该给他们改正错误、悔过自新的机会;第三,学校是教育机构,不是司法机关,学校要以教育为主,要讲究教育方法,不能简单粗暴地使用靠“处分”、判“零分”这样的处理方法。28名一起做这样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在教育上的缺失。第四,??

其次,写作者还要对女教师的行为持反对还是支持表明自己的态度。女教师的行为又分两个方面,一是“处罚”作弊的学生,一是面对家长、校方的施压,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

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必然要追问女教师所作所为的原因,由表及里,深入考究其是否成立,比如:

“她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并警告他们或将留级。”这一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她为什么这么做?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尊严,还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这种行为值得吗?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有了这样理性的追问与深入的分析,就容易明确自己的态度,进而顺理成章地提出解决的办法。

同样,如果写作的角度是学生家长或是学校,那么,对于学生家长的“反对”“施压”的理由,对于学校由“迫令”到“听取”的变化原因,也要加以“由表及里”地追问与分析,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

总之,学生可以选择上述角度的任何一个,也可以综合多个角度来确定立意,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并在立足于材料的基础上恰当地联系当代社会生活,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那么,都将能在立意上达成重要角度乃至核心角度。

比如,以“抄袭、剽窃”为第一关键词,从学生的角度嵌入,可以分析“公民诚信教育应从未成年(学生时代)开始”、“诚实做人比学业成绩更重要”、“学生作假不可取”等命题,或联想到“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时代话题。

比如,以“辞职而去(严词拒绝)”为第一关键词,从女教师的角度切入,可以分析一

个人是做屈从外力而改变正确决定没有原则的职业人,还是做一个为坚守正确的决定而做出牺牲的有思想、敢担当的有尊严的独立的公民;或联想到“教书与育人,孰轻孰重”;“工作与人格,孰轻孰重”等话题。

比如,以“理解”为第一关键词,从家长的角度切入,理解不等于支持,可以分析学生家长爱护孩子的情感与理智上的矛盾,可怜天下父母心,对孩子的爱可以理解,但在恶行上的庇护却不可取。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孩子抄袭作弊,不反思自己孩子的错误,而是反对老师的做法,进而对学校施加压力,其结果只会助长孩子作假的行为,有可能毁掉孩子一生,所以,“纵容孩子作假不可取”!

当然,以“质疑”为第一关键,从学校的角度切入,可以分析一个学校到底是屈从于家长的施压,还是要维护教师的尊严,还是要“立德树人”,都值得追问与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材料最终给出的是一个争论的情境,所以,要将上面任何一个问题讲清楚、讲到位,讲得有分寸、合情理,都需要在充分正面论述的同时,自觉考虑到对方的理据和逻辑,或吸纳或辩驳,从而使自己的论述更辩证更完备。这也是该试题在材料作文命制基础上的一个小小发展和推进,目的是强化命题对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论述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方面的引领作用。

事实上,这也是材料最后一段设置“会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一语的用心所在。 在侧重用故事性或描述性内容传达命题意图的传统做法上,通过材料的文字表述凸显其内容和含意的广度与深度,以利于不同学习风格和思维习惯的考生发现所给材料的多义性和多层级性,进而按照个人的表达愿望做出选择,一直是这类写作材料创编和试题命制追求的效果所在。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