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0:31:01 体裁作文
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体裁作文

篇一:三鹿奶粉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鹿奶粉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三鹿奶粉事件反映的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不但使婴儿奶粉,而且也使中国的奶粉乃至食品的声誉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三鹿奶粉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处理结果进行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吸取经验教训。

(一)政府监管部门失职

食品安全监管在实践中就是政府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与质量进行检测和执法。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明确谁来监管,依据何种法律法规监管,如何监管,能不能最终保证食品安全等问题。但是,目前我国食品监管制度正处于过渡时期,一方面《食品安全法》的修订正在进行,另一方面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本身也在经历改革。酝酿已久的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改革还没有完成,过去长期积累的监管缺陷最终以“三鹿奶粉事件”的形式全面爆发。

同时,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自身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问题:质量监督与卫生监督两套功能重叠的机构和队伍,管理上混乱,责任不清;各个机构之间基本上是封闭式管理,缺乏内部纵向和外部横向的交流与沟通;食品安全监管预警体系失灵,在危机爆发前期,不能有效预测危机并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在危机爆发后,是否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严厉惩处相关的企业和个人。如果各级食品监督和质量监管部门、地方政府认真履行职责,就可以避免很多食品危机事件的发生。如果这些监管部门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好转。

(二)利益的驱使拷问企业的“自律”

三鹿集团在追逐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超越了企业道德底线和法律准则,以野蛮的逐利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以严重的违法行为危害社会。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很多不法商人和企业唯利是图。对利益的考量大于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已经成为某些企业发展的定势思维。近年来,中国问题食品危机事件频发,从苏丹红一号、劣质奶粉、有毒大米、孔雀石绿到去年的毒豆奶、毒饺子和近期的毒奶粉事件,为什么我国的问题食品屡禁不止?这显然与一些不法商人的商德有关。一些企业利欲熏心,甚至不惜牺牲消费者的健康或者生命。

(三)消费者食品危机意识淡薄

事实上,早在三鹿问题奶粉曝光前几个月,浙江省一位王姓妇女发现女婴小便困难,就怀疑是因为吃三鹿奶粉导致的,但她因交不起当地工商部门上万元的化验费,最后三鹿“赔”了她几箱奶粉了事。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消费者食品危机意识不强,致使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所幸的是,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第一时间作出了明智的反应:一是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参加的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二是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对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三是全面开展奶粉市场治理整顿,由质检总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全面检验检查,对不合格奶粉立即实施下架;四是尽快查明婴幼儿奶粉污染原因,组织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

二、启示--构建中国食品危机管理机制

食品是一种“经验产品”甚至是“后经验产品”,它的“后经验性”决定了食品

不出问题则已,一旦出现就是事关人命的大问题。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一种食品,消费者只能在食用过后才能对其安全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食品安全性的考量是非常困难的,因而要保障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性问题,需要更多部门的综合推动。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危机预防机制

1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疏而不漏。虽然有很多法律法规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但都是在食品安全事故的层次上来定性和处理的,还没有上升到公共安全的高度,法律地位较低。 2 强化行政监管体制。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是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危机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强化监督机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各方应依法建立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一整套权力配置和组织建构方面的制度体系。国家标准制定部门要制定食品添加剂科学营养健康的详细标准;检测机构对所有食品产品实行先检验后上市的准入制度;监督部门要运用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力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疏于监管或怠于履行职责的部门和负责人要承担公法责任。对于明知故犯、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生命为代价的生产企业及负责人要依法严加惩处,决不能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监管职能的机制体系,杜绝食品危机的再发生。 3 加强企业自身的引导。对于直接生产食品的企业实行有效引导,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并建立公开透明的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只要输入企业名称就可以查出企业的生产、销售档案,并可通过档案凭企业的信用指标明白消费。只有切实有效地加强企业的督管,才能真正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二)建立食品危机快速应急机制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无法成功阻止所有的危机发生,或者根本就不可能阻止某些危机的发生,最终不得不面对危机

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

。一旦食品安全危机爆发,就需要人们组织危机反应管理。具体来说:第一,成立机构,又专人负责危机处理;第二,负责人要深入现场,收集信息;第三,分析研究,探询危机根源;第四,评估后果,确定对策;第五,组织力量,落实措施。

(三)加强媒体舆论监督作用

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除了极少数媒体,绝大多数媒体都表现得非常谨慎,仅以“某品牌奶粉”、“同一种奶粉”等字样进行报道。现代社会,媒体担当着社会“守夜人”的角色,被公众寄予厚望。食品危机关系国计民生,食品危机面前,媒体有不可推卸的预警责任。

(四)增强消费者食品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是对危机产生环境的一种警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响应,成立由卫生部牵觉性,由于人们的惯性思维和盲目的经验主义,往往很难形成对现状的危机意识,而危机恰恰就在此刻悄无声息中产生。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就曾经说过,“人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我们的确是常常被无处不在的危机包围着,因此,树立危机意识十分必要。但是从现实来看,往往是一件食品危机事件爆发后人们才会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危机意识才因此得以形成。一般来说,危机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不断的灌输和培养,而通过日常的危机技能培训活动,能够使人们树立食品安全的风险和危机意识,从而在危机来临时能够保持应有的心理准备,表现出一种必要的理智、冷静和从容。

(五)妥善处理食品危机善后工作

食品危机事件平息后,并不代表食品危机管理过程的终结,因为危机过后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甚至由此可能导致次生危机的爆发。在经过危机事件后,组织管理者需要致力于组织的恢复工作,尽力将组织由危机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同时,在认真调查事件的真相后,对于在整个危机事件过程中不同表现的人群,应该实施相应的奖惩方式。

三鹿奶粉事件只是冰山一角,问题显然存在于整个奶制品行业,而且是一个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三鹿奶粉事件是一次人为制造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提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进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与机制创新,以最大限度的保障食品卫生安全是当务之急。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是建立和谐社会和树立科学发展观都首先需要重视的问题,应该全力抓好。

篇二:有关三鹿奶粉案例分析报告

有关三鹿奶粉的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背景

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众多鲜活幼小的生命遭受伤害令人痛惜。然而,痛定思痛,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的是以后如何避免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现从三鹿奶粉事件的背景、折射出来的各种问题出发,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哲学角度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个事件,如何创建一个让人民放心的食品安全环境。

二、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若干思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影响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只有吸取教训、深刻反省,认真查找问题,坚决进行整改,才能扫清发展障碍,推动工作进展。对三鹿事件的反思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单纯地谴责不法商人的掺杂使假、三鹿企业的把关不严、政府部门的失职渎职,而需要作更深层次的剖析。

(一)、三鹿事件的症结根源

三鹿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从事购销鲜牛奶的中间商往牛奶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以增加蛋白质的监测含量。从电视报道上可以看到,许多犯罪嫌疑人面对公安部门的讯问和新闻媒体的采访,都说原来向三鹿企业交售鲜奶时,每每因蛋白质含量达不到要求而遭拒收,“没办法”才开始添加三聚氰胺。抛开中间商见利忘义、有意推卸责任这些主观动机不谈,这种大体一致的口径可能反映出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三鹿企业对鲜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要求得比较高,甚至高到了大多数天然牛奶都被拒之门外的程度。毫无疑问,追求产品的高质量天经地义,但是若把产品中的某些指标提高到现实世界中难以企及的高度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适当的。对食品而言第一位的质量要求是确保健康,如果说这种虚高的蛋白质指标成为了诱使不法商人制假售假的直接动因,那么这样的指标还有什么意义?实事求是地说,只要是新鲜的、纯正的、无污染、无病菌的牛奶,蛋白质含量多几个毫厘少几个毫厘,营养上能有多大的区别?同样是没有考虑检测化工原料,有的品牌奶制品的三聚氰胺含量就很低,或者为零。以一个外行人的角度揣测,倘若三鹿公司当初能把蛋白质这道门槛放得低一些,或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悲剧。 其实在任何工作中,我们都可以反过来想一想,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究竟是什么?那些名目繁多、应接不暇的指标、形式等等是否都有保留的必要?各行各

业是否正因这些不切实际的指标、形式而疲于奔命,白白消耗着巨大的社会资源?是否可能因为追求一些不必要的达标而导致违心的弄虚作假?

(二)、企业方面的责任划分问题

对三鹿集团来说,产品出了问题,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固然应该,然而只追究一把手却显得有些笼统而含糊。田文华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高级专家,对三鹿的成长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财政收入有着不可抹杀的贡献。在三鹿集团内部,应当详细而彻底地调查每个环节当事人的责任,包括鲜奶的采购人员、质检人员、化验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如果说这些人明知是含有三聚氰胺的牛奶,因为贪图利益而内外勾结,那么他们也是三鹿事件的直接责任人;如果他们只是限于检测手段发现不了三聚氰胺,不知情归咎于技术上的失误,那么田文华更是仅仅负领导责任,其性质又该另当别论了。问题在于,8月2日三鹿公司就向市政府呈报了情况,这份文件的具体内容如何,是否当时已经查清了食用奶粉的儿童患病的原因,是否知道鲜奶就是致病的根源,我们不得而知。假如田文华早在事发前已经明白奶粉中的问题和风险,为什么不主动采取措施控制进货渠道、增加检测项目呢?

(三)、政府行为的推敲

8月2日,三鹿公司向市政府呈交了报告,直到9月9日事发,市政府既未向上级报告,又没有采取任何举措,原因何在?如果说当时处于奥运会的高度敏感时期,情况不宜公布而使市领导有所顾虑的话,那起码可以低调地帮助三鹿企业查找原因,切断三聚氰胺的来源,限制生产规模,侦办不法商人,也可以以环保、改制、拆迁等其他理由责令企业停产整顿。可惜没有,什么都没有。长达38天的时间里,三鹿报告在市政府文件收发员的手中延宕了几天?在政府秘书的手中延宕了几天?在政府各级领导的传阅过程中延宕了几天?各级领导是如何批示、如何考虑应对的?至今是个谜。古代皇帝见到自己不喜欢却又不好驳回的奏折,有一个惯用的做法----“留中不发”,就是既不说照办,也不说不行,搁在桌子上、柜子里,让它“自生自灭”。回避问题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小的矛盾久拖不决,终究会酿成大患,这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领导都是高、中级干部,其阅历、智力和工作能力都是无可置疑的,究竟为什么也会采取这样的处理方式?

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而当下个别领导干部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塞责,

对群众疾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几乎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没有一点点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血肉相连、感同身受的道德觉悟,没有举一反三、见微知著的敏锐意识,没有只争朝夕、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非。笔者有一个的想法或者说建议:群众的信访、投诉是社会矛盾最集中的表现(最尖锐的是群体性暴力事件),也是不安定因素积累、爆发的前兆。我们要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利益,何不重点从考察信访案件入手,从解决投诉事项做起?

(四)、居安毋忘思危,处变不必过惊

古语道,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在2008年9月份之前,三鹿公司是全市的明星企业、纳税大户,红红火火,蒸蒸日上,一派繁荣景象,看不出有什么危机衰败的苗头。“三鹿”是石家庄市仅有的两个全国驰名商标之一(另一个是“珍极”),商誉估价过亿,广大员工肯定也以在三鹿工作而自豪骄傲。世事殊难预料,防佛在一夜之间,三鹿就遭遇了灭顶之灾,不管是无辜的还是有责任的,是白领还是蓝领,是高级管理层还是一般的车间工人,一下子全部失业,基本生活都没有了着落,还由此“牵连”了一大批干部。由是观之,我们每个人,不管所处的行业、职务、社会地位如何,不管是否富有,是否健康,是否精明强干,是否才华横溢,是否有背景、关系、靠山,都需要时刻保持一颗平静、谦逊甚至敬畏的心,千万不可得意忘形,狂妄自大,恃才放旷,恃富而骄。管子曾说,变化是宇宙间最大的特征,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发生不幸时,平时谦恭者还能得到大家的同情与帮助,昔日倨傲者只怕会受到众人的鄙视和厌弃。

另一方面,当奶粉问题曝光后,许多人谈三鹿而色变,把家中存放的三鹿奶制品全都扔进垃圾堆,或心急火燎赶去退货,经销商不立马拿出钱来,就要和人家拼命,这恐怕又是犯了过于敏感的毛病。根据专家的意见,含三聚氰胺的奶制品主要是会对长期服用的婴幼儿造成伤害,成年人以平常剂量服用,损害是微乎其微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根本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谁能一天光喝几公斤的牛奶不吃饭,而且坚持几个月几年的时间?所以,对成人而言,家存的牛奶仍然有其一定的食用价值,一扔了之也是一种浪费。如果经销商一时退不了的话,慢慢消费有何不可?我们这种盲目跟风的从众心理,什么时候才能变得理性。

三、精神物质并重,重建价值体系

马克思指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工具的使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类,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使人类过上了文明、优裕的现代生活。但是,凡事一分为二,有利必有弊。爱因斯坦发现了著名的质能公式,导致了足以摧毁人类自身的核武器的出现;化工、电子产品的不断发明,带来了难以根除的环境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在以物质利益为第一主导的当今社会,人们受金钱财富的驱使会想尽一切办法巧取豪夺,投机钻营者几乎无孔不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社会监督诸多疏漏,约束机制苍白无力,人民群众往往处在被动应付的弱势地位,伤痕累累,防不胜防,有何安全感、幸福感可言?

时至今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生存目标和发展理念,就像一个人锦衣玉食、宝马香车不等于幸福美满、身心安然一样,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都应该重新定位一种新的目标体系和价值导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必须同步协调发展,从空洞的口号变为切实的行动,绝不能顾此失彼,忽视偏废。那种以经济总量、生产总值为社会发展标准指数的想法是十分狭隘、偏激而错误的,我们应当把更多的目光关注在实现社会的法治、秩序、公平、正义方面来,引导人民树立起高尚的、超乎物欲的道德标尺和精神追求,这才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要义。

篇三:“三鹿奶粉”事件的反思

高考语文经典素材——热点话题

“三鹿奶粉”事件的反思

1.有感于日本问题大米代理商谢罪自尽

这两天读到两则新闻,颇有感悟。一是截至18日8时,“三鹿奶粉”事故已致全国6244名婴幼儿患病,158名发生肾衰竭,3名死亡。且因伊利、蒙牛、雅士利、施恩等22家企业生产的奶制品检出三聚氰胺,“结石婴儿”人数可能上升。另悉,总部位于日本大阪的稻米加工企业“三笠食品”倒卖受污染大米,“三笠食品”的代理商、奈良广陵町米谷公司社长16日晚在寓所上吊身亡。

同样的企业主,不同梯级的生命敬畏和责任担当意识。前者,三鹿婴儿奶粉,面对花朵般的幼小生命,竟然含有“毒魔”三聚氰胺,从孩子妈妈举报发现问题到主动面对问题,一直采取遮掩、推诿、被动的疲沓姿态;后者,“三笠食品”即便销售受污染大米,但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称,目前尚未收到该问题大米损害人体健康的报告。没有公民健康伤害,而食品代理商却不遮不掩,以死谢罪,前后两者对待生命的态度迥然不同。

发现问题,日商是羞愧与痛苦难当,以死叩谢苍穹。而三鹿奶粉直到上月问题愈来愈严重,企业主还能百般狡辩、推诿塞责;还能脸不红、筋不胀地拿“国家免检产品”来作自己的挡箭牌。

作为消费者,当然不是要中国这么多问题奶粉的生产和销售商人,都去学这名知耻而自杀的日商刚烈对待自己直接或间接犯下的罪恶。大家希望见到的是企业主起码的责任担负与敬畏生命的本能意识。

所以,“卖问题大米的日商自杀”对我国的奶粉生产企业当是一声棒喝,直抵违法食品商人的心窝,压下他们肆意违法的气焰。如果更多的企业能具这种高蹈的生命意识,就一定能够及时扭转当前食品安全的窘境,还公民“吃得放心”的基本民生权益。

2.三鹿事件根源——自贱、自戕、自绝

三鹿奶粉事件,看似一起简单的食品安全事件,但是,联系到中国近年来一系列类似的恶性事件,就绝非一个简单的食品安全事件所能涵盖、所能解释得通。三鹿奶粉事件,其实

是国人自贱、自戕、自绝的结果——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民族中的强势者或者败类在制度漏洞的庇护下,对弱势者的戕害与绝杀。

在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都没有波及到国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的企业,知道国外法律对国民的保护是非常严格而系统的,他们会自觉地对出口产品“高标准严要求”,也因此,在国内,出口产品被视为是质量最有保障的上等品。人们对这种自贱之举,几乎已经习以为常。某些官员表现出同样的自贱态度,面对洋人,他们在骨子里存在着强烈的自卑感,点头哈腰,彬彬有礼,同样的一张面孔,一旦面对同胞,立即骤变,展现出冷酷和无耻的一面。

昔日,希特勒对外民族(犹太民族)实行种族灭绝,而对国民厚爱有加。而中国这个民族,则是逆向种族主义,即对本民族轻贱与戕害。

因为这种自贱,国外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资本市场一夜暴富,美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就是这样从中国赚取了足可以弥补其全部次债损失还有节余的利润。

因为这种自贱,中石油在美国上市仅融资29亿美元,但四年中向美国股东分红达119亿美元,而在A股融资668亿人民币(相当于95.4亿美元),向A股股东分红却不到6亿人民币。

因为这种自贱,与外国人有关的刑事案件,总是以国人的眼泪与屈辱而告终。如今年4月涉及三个韩国人的谭静案,警方结论中的逻辑矛盾至今遭到质疑,媒体报道时用的题目就是《谭静之死拷问真相》。令人悲哀的是,关心真相的只有媒体和网络日渐微弱的声音。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本国领土上尚且不能有安全感,在哪里会有安全感呢?

因为这种自贱,我们严格把关,把最安全的食品送给外国人吃,而让自己的同胞食用有毒有害的。

自贱导致自戕,而自戕的结果就是自绝。

由于水、食物问题重重,加之生活压力等因素,直接影响了男性健康,导致了精子质量下降。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曾对1981——1996年间公开发表的,来源于39个市县、256份文献共11726人的精子分析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男性的精液质量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精子数量降幅达40%以上。这还是过去的数据,而近年来的污染更加严重,结果恐怕也更令人触目惊心。

钟南山院士也曾经说过:“现在男性的精子浓度比40年前下降了将近一半。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再过50年很多人将生不了孩子。”——2007年1月11日《新快报》。 国人只有在汉唐时才有真正的自信,这种自信在清后期至今丧失殆尽。

民众的自信来源于四个方面:政府对民众的尊重和服务(含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法律系统的保护;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第一个方面不用说了。

第二个方面,法律系统的保护。如,英美判例法中的“惩罚性损害赔偿”

(punitivedamages/ exemplary damages)制度,法院在判令行为人支付通常意义上的赔偿金的同时,还可判令行为人支付高于受害人实际损失的赔偿金。英国在1763年开始有了这项制度,美国则在1784年确立了这一制度。美国许多法案,如著名的《谢尔曼法案》和《克莱顿法案》等都有关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1989年3月,美国埃克森公司瓦尔迪兹号油轮发生搁浅事故,约有1100万加仑的原油泄漏,美国法院判埃克森承担25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加上其他诉讼,埃克森公司因为该事故为渔民赔偿了34亿美元。

惩罚性赔偿,使美英等国的公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等公民。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客机从德国法兰克福经伦敦飞往纽约途中,在苏格兰的洛克比上空发生爆炸,造成270人死亡。2003年8月,利比亚与美英达成协议,同意对洛克比事件遇难者家属支付总额约27亿美元的赔偿。我特意查阅了一下:利比亚2003年全年的GDP才223亿美元!

这些事情都不可能发生在中国。

我国《消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但是,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购买的房屋、汽车等大宗商品,在许多案件中,却不被列入生活消费用品之列,因而,也就不能依据消法第49(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条,来维护自身权益。

西方法律确立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就是保护弱者,只有保护弱者才能实现公平。西方的立法者确信,只有让行为人承担足以令其心痛的赔偿责任,它才会真正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而我国的立法者首先考虑的却是开发商等强势者的利益,担心他们由于赔付金额过大而遭受损失。这种保护强者的法律,不仅导致民众维权成本的高昂和获得赔偿的微薄,也导致了建筑质量的低劣、建筑垃圾的盛行,这不仅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浪费,更是对生命安全埋下诸多隐患。从根源上来看,仍然是自贱、自戕、自绝的结果。

不自重必自取其辱。人们尚且记得东芝笔记本事件:2005年5月,日本东芝公司宣布“只赔美国人不赔中国人”,东芝公司最终承担1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用于向美国用户支付和解金、发放购物券及支付原告律师费。同样的问题,在中国的处理办法则是:在东芝的网页上公布了一个补丁软件,这个软件可以免费下载,安装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从东芝笔记本事件至今,有多少类似的羞辱国人的事件在重演?

我们以惊人的资金耗费,营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体育盛会,但花费在民众体育锻炼上的资金又有多少?

第三个方面,是宗教信仰。

中国人有信仰吗?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一位外国朋友告诉我说,他们向中国留学生出租房屋,就要问一下对方的信仰,因为有信仰者才有底线,通过其信仰就可以知道他的底线。 中国自古有朴素的信仰,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但是,这些传统信仰,越来越被淡化,因为,在制度漏洞之下,强者是可以胡作非为的,是可以肆意掠夺的。剔除“善

有善报,恶有恶报”中的信仰成分,这一规律是需要得到制度保障的,即制度确保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制度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促使社会向恶。这是必然的结果。 中国人的信仰,经过几十年的摧残,已经走向死亡之谷。有良知的人,在各种摧残中被虐杀,包括宗教信仰者,也包括信仰共产主义的张志新等。这无形中给民众一种引导,引向堕落。

信仰与文化都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西方国家的基督教文化,中东的伊斯兰文化,印度的佛教文化,中国的儒家文化等等,当信仰被谄媚取代,一个民族就失去了方向,文化也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根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还能有什么?

第四个方面,传统。

我们的传统是诚信,但是,这一诚信体系未能经过制度的确认和保障,使得诚信成为一部分人欺骗和掠夺另一部分人的幌子,直到所有的人都不再诚信、不敢诚信为止。我们的另一个传统是封建和专权,等级观等等,这些因素被毫不保留地继承下来,排斥了建立良好制度必须依托的一个基础:民主。

因为没有好的制度,没有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恶者肆虐,横行霸道,无法无天,善者饱受屈辱。

中国民众善良、淳朴、吃苦耐劳,对自己要求最少而最愿意奉献,如果能有制度的保障,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他们会以更大的爱心更多的奉献去回报社会。这个民族将成为世界之最强,这个民族中的任何一员,都将因这个民族而自豪。这个民族将将赢得世界的尊重,这个民族中的任何一员,也都将赢得应有的尊重。

这是梦想中的一天。

三鹿奶粉事件,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类似事件过段事件又会重演。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也因此,三鹿奶粉事件,让我心中之痛,痛彻心扉并难以自抑!

社会失去底线人人都是受害者

中国青年报

和同事去一处风景区开会,会后当地老乡开船带我们到水里捕鱼,5张大网撒下去,两个小时后拉起来,居然一条鱼都见不着。鱼哪儿去了?大约是被无节制的捕捞“斩尽杀绝”。如果资源是公共的,一般总逃不过“公地悲剧”,谁都自作聪明地先下手为强,结果害人害已。

这种损众利己的心态,在打麻将时体现得淋漓尽致:一门心思想着自己赢,我赢不了也不让你们赢。我在西方国家生活过一段时间,对比尤其强烈。

有一次,我们在新西兰的淘波湖看当地人钓鱼,他们钓上鱼后总要先量量,如果短于某个尺寸,就自觉把鱼放回湖里。这个尺寸是当地政府规定的,也是民众的共识,因为他们明

白“如果连小鱼都吃的话,将来就无鱼可吃了”。但是,这样的社会共识如今在我们国家往往难以形成。

这两天,奶粉事件弄得人心惶惶,政府正在下大力气整治。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河北奶农耿某日前被捕,他在接受警方讯问时供认,之所以往牛奶里掺加三聚氰胺,“是能通过检验,顺利地把牛奶卖出去”。耿某同时承认,掺加化工原料对人体无益,他本人和家人“从不食用这种掺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

耿某在出事之前,想必是偷着乐的——我把掺毒的牛奶顺利卖出去赚到了钱,他人的健康我不管,反正我和家人不食用这种牛奶。可不知他是否想过,假若地球人都像他那样耍小聪明、打小算盘的话,他除了能确保自家人喝上自已生产的“放心奶”外,在其他领域能不成为受害者吗?

其实,这种相互加害的现象,近年来并不少见。用工业酒精兑制的酒,用硫磺漂白的粉丝,添加了洗衣粉的油条,注水的猪肉,掺入滑石粉的面粉,用避孕药养殖的鱼,含苏丹红的红心蛋,有毒的大米,等等。且不说广大的消费者是无辜的受害者,即便是那些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不法商人,最终也难免成为这个恶性循环中某一环节的受害者。可以说,这么玩下去,没有人会是赢家。

中国不乏小聪明的人。表面上看,自己占了点便宜,但实际上是大家一起吃了大亏,也就是说,这种貌似“利己”的行为,其实也在损己。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每个人都把自己家打理得干干净净,可一出门就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因为“那不是我的家”。当人人都这么做了之后,结果是大家共同生活在垃圾堆里。还有,上下班堵车的时候,人人都按捺不住往前挤,图一时之快,结果就像螃蟹缠在一块,谁也走不了。

在这个世界上,万物总是相互联系的。政府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共赢局面,这样大家才有安全感、幸福感。如果你只顾自己的那点小利而置公共利益于不顾,那么最终受害的将是社区乃至社会上所有的人,当然也包括你自己。

涉外奶粉未检出三聚氰胺说明什么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并公布了阶段性检查结果。全国目前共有175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其中66家企业已停止生产婴幼儿奶粉。此次专项检查对其余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专项检查显示,三鹿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9月17日南方网)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阶段性检查结果还表明,被检企业中,只有广东雅士利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口到了孟加拉、缅甸、也门3个国家。经对留样检测,未发现三聚氰胺。供应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乳制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为什么出口的和供应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乳制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而卖给国内消费者的则含有三聚氰胺?这种现象该作如何解释?是奶粉生产企业顾及国家的国际形象,不将不合格产品卖给外国人,还是国家质检部门对出口产品严格把关?同样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为什么“内外有别”?难道我们自己同胞低人一等?难道我们自己同胞的生命不值钱?

篇四:关于三鹿奶粉问题案例分析

关于三鹿奶粉问题案例分析

学院:理化学院 班级:01 届:12级 名字:史新梦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名牌产品”,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轻工业十佳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等省以上荣誉称号二百余项。“三鹿”品牌被评为最具价值品牌之一、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三鹿”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由于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搀杂致毒化学物三聚氰胺曝光,三鹿集团被迅速推向破产,引发“中国奶业的大地震”,田文华由此成为“中国乳业的罪人”。此事件不但惊动了国家卫生部而且国家公安部也介入了此次事件的调查,眼睁睁的看着一个老牌企业在瞬间就这样陨落了,心中不免感概万千?..我们深知打造一个名牌企业的不易,期间的艰难苦困只有创业者才真正明白!当然这一事件的发生也凸显了目前国内民营企业管理和营销上的种种弊端,极度扩张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管理漏洞??

对于三鹿的此次事件本应该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即营销中经常提到的----公共危机事务处理体系,处理得当不但不会影响品牌知名度,反而有助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然而三鹿此次的种种迹象表明,其公司根本就没有建立公共危机事务处理体系,对于事件的处理我不敢说三鹿当时是束手无策,但至少很滞后,对事件的反应过慢?..在相关媒体看到了三鹿的有关新闻,三鹿曾坦言:早在被爆光之前就发现了奶粉有问题?就这一问题我非常不明白三鹿当时的想法?是存侥幸心里还是真的束手无策?在被爆光之前,我个人认为此次我们国内的媒体已经相当客气了,因为事前媒体并未指明此事件是由食用三鹿

奶粉所致,只是报导国内某知名品牌奶粉?..当时我们真的不知三鹿的管理高层是如何想的?事件的急剧恶化我个人分析和三鹿的不主动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此事件导致了三鹿的倒闭,是三鹿自己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从内部环境来看,三鹿集团的大股东是三鹿乳业公司,享有56%的控股权。第二大股东是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有三鹿集团43%的股权。其余1%的零散股份有小股东持有。从表面上看,三鹿集团具有形成良好治理的所有权结构。但大股东三鹿乳业公司推行的是员工持股,并且由经营者持大股,96%左右的股份由900多名老职工拥有,其余股份由石家庄国资委持有。因此,三鹿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说股权相当分散,

以田文华为代表的强势管理层的存在,使得三鹿集团的治理结构演变成内部人控制。我们常说“道德使之不愿、法律使之不敢、制度使之不能”

,这说明诚信与道德观或者是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制度本身的。

监管方面,在食品行业,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活动。如期于应建立只管的奶站,从饲料种植、科学饲养到挤奶、储运,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严把质量检验关。三鹿奶粉号称有1100道检测工序,为何没有检出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过高?我们看到的是三鹿集团没有直接控制的奶源,且设施简陋、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够,低价收购对应的是质量检验的放松。量过高?我们看到的是,三鹿集团没有直接控制的奶源,且设施简陋、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够,低价收购对应的是质量检验的放松。内部监督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包括常规、持续的日常监督和针对性的专项监督两方面。从三鹿奶粉事件的表面看,主要的风险因素来自原?料采购控制环节,但从事件的产生、发展来

分析,则无疑牵涉到监管环境、行业特征、内部控制等多个层面。

在处理危机方面,也略显不足。事件发生应在未被媒体爆光之前组织高层紧急会议,成立公共危机事务处理小组!指派任务-------在第一时间将全国各大卖场的三鹿产品全部清理下柜,同时在各大卖场的最显眼处张贴告示:告知近段时期有不法分子或是竞争对手为了抢夺市场份额,采用恶劣竞争手段打击三鹿品牌,部分三鹿奶粉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我们暂将所有产品撤柜??并且我们将会向国家相关部门通报此事!同时在最后注明,寻求在某某日之前购买过三鹿产品的消费者,留下24小时联系电话!

召开记者招待会,会议主题内容同全国各大卖场告示内容相同,并且非常明确的告诉所有记者,对于此事件公司非常重视,且已作出相关举措,告知已上报国家相关部门,此事件已进入全面调查阶段!同时将前面提到的第一第二第三条的相关举措内容详细的报告给记者!最后作出公众承诺,我们将会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交代!

我们从中也应吸取一些教训,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三鹿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三鹿集团独有的,而且不是仅有乳品企业才存在的。不切实际的盲目扩张,放松了企业基本功的锤炼和提升,放松了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放松的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放松了对产品高品质的追求,企业不以抓管理为本,怕麻烦、嫌费事,总是希望投机取巧谋发展,还美其名为抓机会、抢机遇。

篇五:三鹿奶粉事件对我们的启示

三鹿奶粉事件对我们的启示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事业管理1002班 王安然 2010334010214

摘要:前一段时期,各地纷纷报导了多起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而导致这些婴幼儿患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患儿服用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氯氰胺。这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活和中国奶制品市场都带来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而在这次事故中,三鹿集团对于事故的处理方法却是极其不当的,甚至可以说,由于三鹿集团的危机处理不得当,直接导致了三鹿集团的破产。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说,有着鲜活的警示作用,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关键词:三鹿奶粉事件,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危机,启示

前段时间,甘肃等地陆续报告多起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经检查,导致这些婴幼儿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患儿服用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这是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危害性大,影响恶劣,后果十分严重。连日来人们有谈三鹿奶粉而色变的情况。而对于这一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三鹿集团的做法的确是不得当的,也因此导致了三鹿集团的破产。下面我想就公共关系危机方面谈一谈我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1、 三鹿奶粉事件带给人们的恶劣影响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国紧急开展了奶粉市场整顿,有质检总局连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全面检查,共对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专项检查显

示,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除了众所周知的三鹿牌,大家熟悉的圣元、蒙牛、伊利、雅士利、施恩等均榜上有名。国内20多家牛奶生产企业的奶制品先后被发现含有三聚氰胺,大量问题产品被撤柜、召回、销毁,生产、销售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牛奶生产行业遭遇了一场空前的危机,老百姓几乎谈奶色变。

往事如烟,继冠生园月饼、苏丹红、齐二药、阜阳奶粉、激素蔬菜等的事件暴光被处理后,同样的问题又发生在三鹿身上,只不过作为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的三鹿,其震撼烈度更为显著。中国的奶制品企业,将面临一场解近毁灭性的打击,中国的整个农产品系统,将为此付出惨痛代价,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市场,中国农产品都将面临巨大的信誉损失和经济损失。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沉重的,三鹿事件为国人敲响了警钟。

2、对三鹿集团处理方法的看法

在我看来,在发生了三氯氰胺奶粉事件后,三鹿集团还是有挽回的余地的。但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三鹿集团的做法,却让人不敢苟同。至少在2008年3月,就有群众投诉三鹿奶粉的质量问题,6月中旬后,这方面的婴幼儿病例在不断增多。而早在7月中旬,三鹿已经停止生产三鹿优加奶粉(即确认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品牌)。既已明确奶粉有毒,为什么不马上向社会公开这一严重事态,及早将有毒奶粉对众多婴儿的戕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然而企业老总之流却振振有词地说“自己和企业是清白的”,真是恬不知耻。事情既然发生

了,企业应该正视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悔过自新,也许还可以取得公众谅解,使顾客回头。百般辩解有何用?拿奶农说事简直就是欺压弱势群体,从而会导致企业与公众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而后,三鹿匆匆召回受污染的奶粉,已是在先酿成难以挽回沉痛恶果后的弥补之策。如果,在发现问题奶粉出现的苗头之后,三鹿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出相关警示,迅速召回问题奶粉,岂不是减小消费者损失、赢得公众信赖的可取之举?

我们来回顾世界一流的企业面临类似公共安全事件的反应,就完全不一样,比如,可口可乐的敌敌畏事件,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三菱汽车油罐事件,他们都能向社会公开严重事态,并公开召回缺陷产品,并作出相应补偿,重树社会责任形象,纸是包不住火的,我们总习惯于隐瞒不报,秘密召回,于是心存侥幸。

3、三鹿集团危机公关的不足之处

3.1预警和预防体系不健全,反应迟缓。早在2008年3月,就有公众投诉三鹿奶粉的质量问题,而三鹿集团却在9月才迟迟做出表态,承认奶粉被三氯氰胺污染。早在有公众投诉时,三鹿集团就应该迅速调查情况,收集信息,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出方针对策,并对患儿家属进行安抚,对患儿的医治负起责任,以此遏制事态扩大。这样也就不会导致集团失去了公众的信任,使集团遭受破产的灭顶之灾。

3.2对公众缺乏责任心。从危机本身的性质而言,这是与生命有关的危机,因此立刻引起公众非常强烈的焦虑。但三鹿集团仅从自身考虑,

在发生了多起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后仍未做出表态,也没有召回有问题的产品,更没有建议公众停止购买。但主动要求公众停止购买与公众自己决定不购买在公关效果上有着天壤之别。正是这种责任心的缺失导致了公众对三鹿产品的抵制,使事情进一步恶化。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