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长安年少惜春残作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8:34:52 高中作文
长安年少惜春残作者高中作文

篇一:2013年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训练题:第八章第一节]

题组一 意象类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 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前两句是如何写紫牡丹的?这跟写白牡丹有什么关系?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诗的前两句写紫牡丹的盛开,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豪贵争赏”,因而是侧面描写。三、四句由“别”引入白牡丹的形象,另外要结合诗歌的主旨。 答案:通过写长安豪贵争赏紫牡丹侧面描写出紫牡丹花开之盛、之美。写紫牡丹之盛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及裴给事的高洁形象的赞美和对其处境的同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人凭着他敏锐的感受,捕捉到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成功地表现了浓郁的春天气息。先要整体感知基调,然后再具体到每一个意象。

答案: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示下,满怀憧憬,追求美好的未来,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①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②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 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②蕤(ruí):花下垂的样子。

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时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像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

枯萎凋谢了。分析兰若的特点,要抓住对它的描写,即“生春夏”“青青”“朱蕤”“紫茎”“岁华尽摇落”等词句,然后进行分析综合。

答案: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们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

题组二 人物类鉴赏

4.(2012·山东滨州质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河湟旧卒

[唐]张 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陇西行

[唐]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首诗所写的“河湟旧卒”,是当时久戍幸存的一个老兵,通过这个人的遭遇,反映出了那个动乱时代的影子。分析这一形象时要抓住“少年”“头白”“独吹”等词语。第二首诗“誓扫匈奴不顾身”写唐朝的边疆将士,抱定为国而战的信念,出生入死,勇敢冲杀,浴血奋战,哪里还顾得上身家性命?这是一种慷慨雄壮的英雄之气。“五千貂锦丧胡尘”写战争没有取得胜利,将士们也没能凯旋,他们全都战死在疆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丧失在敌人的烽火烟尘之中。

答案:第一首描绘的是长期戍边、年老返乡的旧卒,第二首描绘的是闺中妻子不知丈夫已成白骨,仍在梦中相见,思妇形象清晰可见,这种悲剧形象更能突出反战情绪。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渔父词

注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 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

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词人坚决放弃官场生活的心志及处于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的安然心态。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 叙

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1)诗中“闲吟客”,“吟”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容真”,“真”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描写了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 答案:(1)救物济世(忧国忧民) 敢于说真话的正直之士

(2)封建社会中失意潦倒而又清高悲愤的知识分子

题组三 意境类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

[宋]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①②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注】 ①双属玉:诗中指远山像属玉鸟。属玉鸟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②舂锄:指白鹭。

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目要求写出首联描绘的图景的特点,答题时在抓首联景物的同时,还要注意诗句中的地点——“小市”和整首诗的内容。

答案:首联从扣题入手,描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长江边上,孤城一座,风吹雨打,已经三日,小市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半夜了,四野万籁无声。诗人夜不成寐,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听到了,多么寂静的环境啊!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觉察到的,这里用“闻”,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来到西园,只见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泠泠”两字用得极妙。“月”上用一个“寒”字来形容,与下句的“泠泠”相联系,又与首句的“繁露坠”有关。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萧萧疏竹,泠泠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生夜凉如水之感。

“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寂寞将何言”一句,可谓此时无言胜有言。“寂寞”两字透出了心迹,他感到自己复杂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这首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

答案:半夜了,四野万籁无声,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泉响鸟鸣,四周空旷宁静,描绘出一幅月下西园凄清寂寞的景象。表现了作者谪居僻远之地,似有自得之趣,实则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寂寞郁悒(郁闷)情怀。(描述景象,概括意境,情感理解准确。)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秋后作者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

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浊的长安,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才和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因此诗人内心流露出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

答案:清澈。喜清厌浊(喜欢清新的大自然,厌恶混浊的帝京,终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流露出落寞郁悒的情绪)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着

注 韩 偓[]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注】 韩偓:晚唐诗人。

韩偓常常有意识地以画景入诗,他曾说“景状入诗兼入画”,“入意云山输画匠”。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两幅画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前两句为一幅画,着意表现平远的画面,诗人连用了两个“万里”,来描写清江的开阔绵长和天空的广阔无边,又连用了两个“一村”,来表现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后两句为另一幅画,作者则重点描写山川寂寥,点出的景物更疏少,只有渔翁、小舟和大雪,这和雪后四望皎然、茫茫一片的景色是完全吻合的。作者用最精练的语言、最节省的笔墨,把诗情画意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可谓为山水传神写照。

答案:作者在诗中描绘的两幅画都富有诗情画意,都是山水画,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江天广阔、村落连续不断的画面;后两句刻画了一幅山川寂寥、雪大船小的渔翁沉醉图。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诗的上乘之作。前两句都写了一些什么景色?后两句又写了一个什么场面?请结合全诗赏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的前两句用“花开”“草长”“莺啼”“鹭飞”四个主谓短语,由植物写到动物,由静态写到动态,写了红花满树、黄莺乱啼、绿草繁茂、水平无波、白鹭低飞,一幅充满春天气息的画面。后两句以“风日”“人意”“夕阳”“箫鼓”刻绘了西湖游人的勃勃兴致和游玩时的欢乐气氛。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宿洞霄宫[]

林 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 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显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②生机活泼。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是活的景,一派活泼,一片生机。③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④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⑤俯仰相衬。“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之间何等空阔自然。

(2)结尾一联,用意点出题目的“宿”字。诗人虽未就寝,然而他已神往枕上的意境:雨打芭蕉的音响,枕上听雨的情韵。多么清幽而又闲适,浪漫而有诗意。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注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注】 阿谁,即“谁”。

(1)诗中柳树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三、四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特点:繁茂、悦目、柔美、孤寂。由诗中的“千万枝”可以看出柳树繁茂,“嫩于金色”写出了柳的颜色悦目,“软于丝”写出了柳的柔美,“荒园”“尽日无人”写出了柳的孤寂。

(2)后两句通过柳树生长之地荒芜冷落,暗示人才生不逢时,只好终日寂寞。

6.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踏枝 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

①②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

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注】 ①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②此句化用宋朝晏殊的《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的词意。③此二句化用《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意。

这首词中“孤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篇二:2013届高考苏教版语文(山东专用)一轮复习优化演练:14.1 鉴赏诗歌的形象]

题组一 意象类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 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前两句是如何写紫牡丹的?这跟写白牡丹有什么关系?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诗的前两句写紫牡丹的盛开,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豪贵争赏”,因而是侧面描写。三、四句由“别”引入白牡丹的形象,另外要结合诗歌的主旨。 答案:通过写长安豪贵争赏紫牡丹侧面描写出紫牡丹花开之盛、之美。写紫牡丹之盛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及裴给事的高洁形象的赞美和对其处境的同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人凭着他敏锐的感受,捕捉到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成功地表现了浓郁的春天气息。先要整体感知基调,然后再具体到每一个意象。

答案: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示下,满怀憧憬,追求美好的未来,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①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②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 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②蕤(ruí):花下垂的样子。

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时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像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分析兰若的特点,要抓住对它的描写,即“生春夏”“青青”“朱蕤”“紫茎”“岁华尽摇落”等词句,然后进行分析综合。

答案: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们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

题组二 人物类鉴赏

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河湟旧卒

[唐]张 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陇西行

[唐]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首诗所写的“河湟旧卒”,是当时久戍幸存的一个老兵,通过这个人的遭遇,反映出了那个动乱时代的影子。分析这一形象时要抓住“少年”“头白”“独吹”等词语。第二首诗“誓扫匈奴不顾身”写唐朝的边疆将士,抱定为国而战的信念,出生入死,勇敢冲杀,浴血奋战,哪里还顾得上身家性命?这是一种慷慨雄壮的英雄之气。“五千貂锦丧胡尘”写战争没有取得胜利,将士们也没能凯旋,他们全都战死在疆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丧失在敌人的烽火烟尘之中。

答案:第一首描绘的是长期戍边、年老返乡的旧卒,第二首描绘的是闺中妻子不知丈夫已成白骨,仍在梦中相见,思妇形象清晰可见,这种悲剧形象更能突出反战情绪。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渔父词

注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 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

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词人坚决放弃官场生活的心志及处于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的安然心态。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 叙

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1)诗中“闲吟客”,“吟”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容真”,“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描写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 答案:(1)救物济世(忧国忧民) 敢于说真话的正直之士

(2)封建社会中失意潦倒而又清高悲愤的知识分子

题组三 意境类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

[宋]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①②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注】 ①双属玉:诗中指远山像属玉鸟。属玉鸟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②舂锄:指白鹭。

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目要求写出首联描绘的图景的特点,答题时在抓首联景物的同时,还要注意诗句中的地点——“小市”和整首诗的内容。

答案:首联从扣题入手,描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长江边上,孤城一座,风吹雨打,已经三日,小市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半夜了,四野万籁无声。诗人夜不成寐,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听到了,多么寂静的环境啊!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觉察到的,这里用“闻”,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来到西园,只见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泠泠”两字用得极妙。“月”上用一个“寒”字来形容,与下句的“泠泠”相联系,又与首句的“繁露坠”有关。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萧萧疏竹,泠泠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生夜凉如水之感。

“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寂寞将何言”一句,可谓此时无言胜有言。“寂寞”两字透出了心迹,他感到自己复杂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这首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

答案:半夜了,四野万籁无声,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泉响鸟鸣,四周空旷宁静,描绘出一幅月下西园凄清寂寞的景象。表现了作者谪居僻远之地,似有自得之趣,实则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寂寞郁悒(郁闷)情怀。(描述景象,概括意境,情感理解准确。)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秋后作者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

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浊的长安,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才和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因此诗人内心流露出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

答案:清澈。喜清厌浊(喜欢清新的大自然,厌恶混浊的帝京,终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流露出落寞郁悒的情绪)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着

注韩 偓[]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注】 韩偓:晚唐诗人。

韩偓常常有意识地以画景入诗,他曾说“景状入诗兼入画”,“入意云山输画匠”。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两幅画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前两句为一幅画,着意表现平远的画面,诗人连用了两个“万里”,来描写清江的开阔绵长和天空的广阔无边,又连用了两个“一村”,来表现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后两句为另一幅画,作者则重点描写山川寂寥,点出的景物更疏少,只有渔翁、小舟和大雪,这和雪后四望皎然、茫茫一片的景色是完全吻合的。作者用最精练的语言、最节省的笔墨,把诗情画意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可谓为山水传神写照。

答案:作者在诗中描绘的两幅画都富有诗情画意,都是山水画,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江天广阔、村落连续不断的画面;后两句刻画了一幅山川寂寥、雪大船小的渔翁沉醉图。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诗的上乘之作。前两句都写了一些什么景色?后两句又写了一个什么场面?请结合全诗赏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的前两句用“花开”“草长”“莺啼”“鹭飞”四个主谓短语,由植物写到动物,由静态写到动态,写了红花满树、黄莺乱啼、绿草繁茂、水平无波、白鹭低飞,一幅充满春天气息的画面。后两句以“风日”“人意”“夕阳”“箫鼓”刻绘了西湖游人的勃勃兴致和游玩时的欢乐气氛。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宿洞霄宫[]

林 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 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显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②生机活泼。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是活的景,一派活泼,一片生机。③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④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⑤俯仰相衬。“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之间何等空阔自然。

(2)结尾一联,用意点出题目的“宿”字。诗人虽未就寝,然而他已神往枕上的意境:雨打芭蕉的音响,枕上听雨的情韵。多么清幽而又闲适,浪漫而有诗意。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注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注】 阿谁,即“谁”。

(1)诗中柳树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三、四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特点:繁茂、悦目、柔美、孤寂。由诗中的“千万枝”可以看出柳树繁茂,“嫩于金色”写出了柳的颜色悦目,“软于丝”写出了柳的柔美,“荒园”“尽日无人”写出了柳的孤寂。

(2)后两句通过柳树生长之地荒芜冷落,暗示人才生不逢时,只好终日寂寞。

6.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踏枝 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

①②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

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注】 ①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②此句化用宋朝晏殊的《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的词意。③此二句化用《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意。

这首词中“孤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孤花”是词人自己的人格写照,在满院荒芜之中,一朵明艳、绚烂、寂寞、充满生机的“孤花”与四周的沉闷芜杂形成强烈的对照。那正是词人自己的生机、绚烂、寂寞与“阳春暮”时的沉闷芜杂的对应。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者的形象。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葡 萄

韩 愈

①②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篇三:遥识长安儒雅士

遥识长安儒雅士

——记中国第一风趣作家方英文作品的发现

福建省长汀县河田中心学校 刘中华

小 引

【三小时后,她将《太阳语》的阿拉伯文版本链接过来,发表于《新阿拉伯》2015年1月27日。她文字信息说:“不只是埃及读者,全阿拉伯读者都能看到。”

说实在话,与那些被多种文字不断翻译的作家相比,我这点事儿着实不值一提。但我依然深受感动。我感动于,在全人类的世俗化名利化的生态里,却仍有人因文学而痴迷,而牵挂万里之外。语言多样,互难理解;但是文学精神,那种破解与沟通,从而使得人类尽可能相知与相亲相爱的精神,如太阳般永不熄灭。

《太阳语》是我早期的一个小作品,不足一千三百字。但他已经扮演了,俨然我的长子的角色。父亲出门前,长子总要先行一步,为父亲探路巡视。】

——摘自‘墨村的博客’转载的方英文《文学长子 ——《太阳语》的故事》

【因文学痴迷 牵挂万里之外 文学精神 破解与沟通 使人类相知与相亲相爱 如太阳般永不熄灭】这是方英文《文学长子 ——《太阳语》的故事》最后三段的关键字,也是我痴迷方老师文章和人格的直接内因。

初 识

得知长安(“西安”古名)有个著名作家方英文,缘于一次意外的阅读。2015年5月底,在2014年第22期《读者》杂志第36页读到一篇文章《风雪夜缘》,短文记述了作者于1997年年关回家途中,在镇安县严寒的子夜里得到一个棺材铺老大爷的热情留宿,感悟到人性温暖一事。读罢此文,觉得写得很好,最后一句“到家时,傍晚的炊烟刚刚升上房顶,袅袅款款,如梦如花??”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柔触思绪。一看末端括号中的出处——摘自方英文《短眠》一书,于是关注方老师的作品。先从网络看完他的《太阳语》《紫阳腰》《绝望》等美文。

购 书

随后立即网购《短眠》,6月18日购到,7月15日看完,妙笔生花,趣味无穷,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很久没有这么专注、快速地看一本书了。

看完《短眠》,哪能过瘾,又于7月19日网购他的长篇小说《落红》(复印本)《后花园》、散文集《种瓜得豆》三本,其中的《种瓜得豆》17元(真是便宜极了!此书7月25日成了我福州旅行的随身物,伴我九天,到回家时已基本看完),关键令我惊奇的是,这本厚度不到2厘米的书,卖者竟然包装了四层,而且层层包装得细心精致,又兼包装的杂志废页中有《张秋歌的婚恋故事》等几篇美文,也许爱书及人吧,我顿时来了情感,根据最外层的快递信息用手机发短信给卖书者,以表感谢:

您好!你是吉林长春绿园快递包装员李亿男吗?前几天你为福建长汀寄发的《种瓜得豆》一书已收到。谢谢包装人员精细的包装,让我感动!祝你们工作顺利、生活开心!不过手机

号写得欠工整,我看不太请,不知我的信息发错了没?(2015.7.20 12:19)

李亿男(15043083923)回信给我:

您好!感谢你的回信,我是淘宝而立书斋的店主,真是不好意思,可能是发快递的时候着急字迹写得比较潦草,您对小店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如果您觉得书还可以,别忘了给我们一个好评哦!期待再次合作,祝好!(2015.7.20 16:06)

我再次回李亿男:

书是我让我儿子帮买的——本人不会网购,只是对爱书卖书的人都有一种知音感!我网购过很多书,只是你们的包装真的很认真!一定给你一个好评!记住:无论做啥工作都要做得与众不同——哪怕是小小的包装!一句话——缘分呐!祝生意兴隆!(2015.7.20 16:23)

随后我特意打电话给远出福州旅游了的儿子,叫他务必帮我在淘宝网给而立书斋好评! 怀着对方老师的无限热爱,我开始了对其作品的网购大搜索,亚马逊、孔夫子旧书网、淘宝??我把书的信息图案截屏拼成文档,发到儿子QQ上,7月22日,大雨,墟天,我上午帮儿子填完志愿后,瞒妻到农行给儿子汇去200元(儿子卡上的银子不够买书了),结果回店与儿子上QQ时无意中还是被妻子发现了,一顿小责备后被罚午饭炒丝瓜。这次购买的是方英文最新小说集《米霞》、微型小说选《梅唐》、散文集《燕雀云泥》(复印本)、方英文书法小品文选集《风月年少》、散文集《情人夜宴》,最珍贵的是一本2001年版方英文签名钤印送给王步勤先生指正的《念奴娇》,此书王步勤先生没有读,还新,因为有好几处邻页顶部连在一起的未裁开。

集齐方老师的10本作品集,我的心满满的。想想这10本书在我一声声令下,儿子就在手机上左点右触,把它们从全国各地出仓下架,接受包装,再经物流乘火车、坐飞机、登汽车,躺摩托,几经快递员的分派接送,同往一个目的地——河田我的店中,顿时我有了种领袖调兵遣将的感觉。

我用毛笔把10本书的扉页都题上书名及购买信息,又盖上印章,整齐地平放在书桌上后,取出相机全体合拍照一张,各本扉页拍一张,然后的10多天,天天早晚看一眼,就像这暑天喝了几杯冰凉的菊花茶——爽到心里去了。

神 交

其后,我在方英文博客上找寻是否有与他联系的方法,终于看到了“发纸条”这一宝贝工具,便试探着发了二张过去(心情如当初向报刊投稿):

1、方老师:您好!我是福建长汀河田中心学校刘中华,由青年博览中《风雪夜缘》到网购《短眠》《种瓜得豆》,我读到了中国第一幽默作家的精彩文章,有相读恨晚之感,其后网上搜罗购买您的《落红后花园米霞梅唐燕雀云泥风月年少念奴娇》。我爱文学,百度文库有我《新居赋》《戒酒赋》《晨练赋》,望指导。QQ9160550(2015-08-11 12:22)

2、新粉丝刘中华(福建长汀河田中心学校教师)恭喜方老师喜得爱孙——方域清!【经网查全国无重名】,方老师,你有QQ吗?我的916055050,恳请加我,好日后求教。

(2015-08-11 12:42 )

没想到,尊敬可爱的方老师当天傍晚便回应了我:

谢谢中华先生!我没有啊。你有手机微信吗?

(2015-08-11 17:34)

为示真实,截屏如下:

方老师真是一个实诚汉!——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我顿时来了勇气,为使他了解我的作品,我往我博客上发了10多篇文学作品,又发了100多张我的书画作品图片,因为喜爱他,我才对开通了两年多的博客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使用。随后,我又发了好多张纸条给方老师,希望关注和点评。次日,果然看到方老师对我的《县水土保持标语竞赛对联》及扉页书法的点赞、评论:

好联!书法于拙著们扉页,潇洒快意。谢谢。祝好!

(2015-08-12 15:57:51)

截屏如下:

(附:我的对联作品)

2012年2月26日刘中华作

1、【此对联获县评选一等奖】

无知乱砍伐,青山片片黄,泥沙积厚平河田

——昔日山瘠人穷;

有识齐环保,黄岭寸寸绿,瓜果飘香漫柳村

——今朝水美民富。

2、乱砍伐,青山无奈露黄土;

齐环保,绿水有意泛清波。

看到方老师的点赞——我的心里注入了一杯蜂蜜,甜透了!(虽然点赞中之“们”绝对是“的”)。方老师说过《吹捧使人进步》,至少他现在对我的吹捧让我很高兴。我儿听到这个消息后甚至说了一句话:“方英文对你的这句表扬可能会使你10年后崛起成作家!”——行文此句,心虚发毛。我忽然想起方老师在《缩水》一文中的一句话:

一块干巴巴的石头,扔他进清水里,他立刻美观起来,这是水给了它生气,荡漾的波纹又让它显出别样的虚幻情致。

此刻我觉得我就是那块干巴巴的石头,被幸运地扔进了方老师那点赞的“清水”里,显出了别样的虚幻情致。哈哈哈!!!

痴 想

其实,此刻看方老师的书,就像1995年夏天我在艰辛的农忙空闲痴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我想:路遥的文章像满汉全席,偶尔才能吃到,常吃也不行,要拉肚子的,现在忙碌的生活也没那么多闲功夫啊。而方老师的文章像纯净水,一天不喝都不行,几天不喝要死人——生活缺少风趣是没有活头的,干耗着也是行尸走肉。

方老师《闲话《方韵》》里写他儿子小时想与贾平凹打官司以出名的做法,让我来了灵感:能不能请方老师也把我们的交流写成一文,发表出来,我不是也大发了吗?折中一下,实在不能发表,如把我的此文转贴到他的博客中,让别人了解一下一个中年粉丝的“纠缠”,虽然不能成为啥“文坛佳话”,至少也够我下半辈子得意的了!——我是不是一下子又显得俗了。唉!方老师那么忙,他智慧的思绪是用来创造出更多美文佳句以启迪万人的,能理解我这无名粉丝的小小要求吗?何况只是个男粉丝(可我长得并不磕碜啊!看我年轻时博客的头像,该有个80分吧——求“点头”!!!)

勘 误

今晨再找出最初知道方老师的《风雪夜缘》源头杂志,大吃一惊,原来不是《青年博览》,而是2014年第22期《读者》,我第一张发给方老师的纸条提到的是《青年博览》,我想起了记误的原因是:在县邮局报亭买《青年博览》的同时顺便也买了一本《读者》,而我平时较喜欢看的是《青年博览》,此次冤了《读者》,喜了《青年博览》,《读》功《青》戴。废话少说,最重要的是赶快发张纸条给方老师,免得他找《青年博览》要稿费,那不是便宜了《读者》杂志社吗?——方老师如果不要这小钱那是他的事!

余 音

其实我与方老师素未谋面,题目说“遥识”有点勉强,想改“遥知”又觉得对不起自己这段时间在作品和网络上对他的追寻、探究,有个词语叫“神交”,我就算是心灵深处认识了方老师吧!

想想书桌上的8本方老师的书等着我读,(另注:趁爱妻出去闲逛,赶紧叫儿子在孔夫子旧书网上网购了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大系之一,太白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方英文小说精选》,可别声张哦——最近买书太多,爱妻心疼银子了),生活顿时鲜艳如花??

附1:方老师博客“向晚采南台”有奖续诗

“风尘桃花”刘中华试改段路晨诗作(窃以为原文不押韵)

向晚采南台,初冬暖阳斜【向晚采南台,余光残照来】

轻霭山失色,妙笔墨含霞【轻霭山失色,妙笔霞染彩】

广厦交叠秀,高峰绵亘佳【广厦交叠耸,高峰如屏开】

遥思知暮近,夜半梦芦花【渐暗知暮近,夜梦芦花白】

刘中华再胡诌一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向晚临台立,陶思接千载。

附2:与方老师的博客纸条对话

方英文

2015-08-11 12:22 [删除]

方老师:您好!我是福建长汀河田中心学校刘中华,由青年博览中《风雪夜缘》到网购《短眠》《种瓜得豆》,我读到了中国第一幽默作家的精彩文章,有相读恨晚之感,其后网上搜罗购买您的《落红后花园米霞梅唐燕雀云泥风月年少念奴娇》。我爱文学,百度文库有我《新居赋》《戒酒赋》《晨练赋》,望指导。QQ9160550

方英文

2015-08-11 12:42 [删除]

方英文

2015-08-11 19:21 [删除]

天哪!偶像方老师,你竟然在百忙中回了我,我是落伍之人,老手机不能上微信,所以没微信。冒昧问一下你的微信号是?我手机号13850610463。我网购到一本最珍贵的书:你2001年2月3日签名钦印送给王步勤的念奴娇,不过你以后千万别再送书给他了,一页不看还把书卖了。

方英文

2015-08-11 19:53 [删除]

现在“纸条”是我与你交流的唯一方式,下午又快递收到《情人夜宴》,我所知道的你的书算是集全了。你的《种瓜得豆》篇篇锦绣,几乎字字珠玑。最后的我的教书生涯让我流泪。我今天下午用小楷抄写了《潇雪山庄》,但个人认为《多余》最后关于生孩子的观点是错的,《酒人》“猫尿”句语法明显有问题,“酒过三巡”与前句不连贯

篇四:诗歌形象题

一、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二、六州歌头·项羽庙 李冠

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鞭寰宇,驱龙虎,扫橇枪,斩长鲸。血染中原战,视余耳①,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泪盈盈。

念花无主,凝愁苦,挥雪刃,掩泉扃②。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呜咽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何处见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胜负难凭。【注】①余耳:张耳、陈余,秦末起义将领。②掩泉扃:关上地宫之门。

1.上阕描绘出了怎样的项羽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三、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趣?

四、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唐代 骆宾王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诗所刻画的主人公的形象。

五、【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注】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①忘机友:机,机巧、机心。忘机友即相互不设机心、无所顾忌、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 鉴赏这首元曲塑造的“渔夫”这一人物形象。

六、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七、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 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 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裴给事即作者裴潾。给事,官职名。

(1)这首诗塑造了白牡丹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赏析。

八、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九、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词中所描绘的孤鸿形象怎样的,请做简要赏析。

十、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苦,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诗的前两句是香严闲禅师写的,后两句是李忱写的。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十一、添字采桑子·芭蕉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这是李清照南渡之初的作品。请简要概括上片中芭蕉树的形象特点。(4分) 十二、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闺思(其一) 张仲素

碧窗斜月蔼深晖, 愁听寒螀泪湿衣。梦里分明见关塞, 不知何路向金微。

(1)两首诗都描写了秋虫的鸣叫,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两首诗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何相同点?请结合诗句任意选取两点作简要分析。 十三、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元好问

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

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

注:①这首诗写于金哀宗天兴二年。这一年四月,无赖出身的金汴京守将崔立发动兵变,投降蒙古。四月二十九日,金留守官员被蒙古军羁管出京,暂住青城。诗人时任左右司员外郎,也在被羁管出京之列。②骎骎:马疾驰的样子。

1、诗歌前两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结合注释,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篇五:诗歌形象题

一、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二、六州歌头·项羽庙 李冠

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鞭寰宇,驱龙虎,扫橇枪,斩长鲸。血染中原战,视余耳①,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泪盈盈。

念花无主,凝愁苦,挥雪刃,掩泉扃②。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呜咽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何处见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胜负难凭。【注】①余耳:张耳、陈余,秦末起义将领。②掩泉扃:关上地宫之门。

1.上阕描绘出了怎样的项羽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三、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趣?

四、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唐代 骆宾王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诗所刻画的主人公的形象。

五、【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注】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①忘机友:机,机巧、机心。忘机友即相互不设机心、无所顾忌、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 鉴赏这首元曲塑造的“渔夫”这一人物形象。

六、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七、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 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 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裴给事即作者裴潾。给事,官职名。

(1)这首诗塑造了白牡丹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赏析。

八、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长安年少惜春残作者)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九、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词中所描绘的孤鸿形象怎样的,请做简要赏析。

十、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苦,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诗的前两句是香严闲禅师写的,后两句是李忱写的。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十一、添字采桑子·芭蕉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这是李清照南渡之初的作品。请简要概括上片中芭蕉树的形象特点。(4分) 十二、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闺思(其一) 张仲素

碧窗斜月蔼深晖, 愁听寒螀泪湿衣。梦里分明见关塞, 不知何路向金微。

(1)两首诗都描写了秋虫的鸣叫,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两首诗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何相同点?请结合诗句任意选取两点作简要分析。 十三、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元好问

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

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

注:①这首诗写于金哀宗天兴二年。这一年四月,无赖出身的金汴京守将崔立发动兵变,投降蒙古。四月二十九日,金留守官员被蒙古军羁管出京,暂住青城。诗人时任左右司员外郎,也在被羁管出京之列。②骎骎:马疾驰的样子。

1、诗歌前两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结合注释,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