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3:43:14 初中作文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初中作文

篇一:《苏州园林》阅读练习附答案

苏州园林阅读

四.读“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到“可是没法说出来。

1. 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

2. 本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打比方 作比较 举例子 摹状貌

3. “这就一年四季不敢寂寞”的“这”与“这是不足取的”的“这”各指代什么

第一个“这”指“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第二个“这”指“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似的道旁树”。

4. 找出本段中的议论句并说明作用

例如:“因为依据中国的审美观点来看,这是不足取的”阐述了这样栽种树木的艺术效果

(选其他议论句皆可)

5. 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特点

栽种:“高树与低树┄┄花树相间” 修剪:“没有修剪┄┄道旁树”

五.读“游览苏州园林必然”到“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回答问题

1. 概括第一段文字的说明中心

说明苏州花墙和廊子的特点(答:“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也注意图画美”也算对)

2. 选文第二段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

3. 苏州园林角落的图画美是怎样体现的

阶砌旁边栽几丛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4. 从文中看“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

六.读“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到“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回答问题

1. 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2. 找出最能表现门窗是“工艺美术上品”艺术效果的句子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3. 苏州园林不对称的布局是美术画,而它的门窗组合则是:

图案画

4. 说说苏州园林的色彩特点 极少使用彩绘

5. 第二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比较 举例子

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寂寞”在段中的意思是:单调 原意是:孤独冷清

2.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段文字抓住了被说明的事物的特征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

于画意。

3. 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先总后分,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概括倒具体的逻辑顺序。

4.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是如何体现画意的: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5. 用原文回答文中藤萝花给游览者的感受是什么?怎么理解这句话?

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无论怎么说,都不能传神的形容出那繁华的情景和欢悦的心情

6. 文中的“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追求自然美 用“没有修剪的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一句的目的是:为了将人工美与自然美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花树的自然美。

7. 第五句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与打比方

8.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作用是:突出苏州园林里栽种树木的效果。

9.“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作用是:点出这样修剪的理由 10“这是不足取的”中的“这”指:没有修剪的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这句话能否换成“这才是可取的”你同意吗?

同意,因为文中“这”指代的是“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改了之后就违背了作者的意图。

1. 本段第六句“开花的时候......少是没法说出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苏州园林》作者 叶圣陶 ,名 绍钧 ,著名的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3.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列数字)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举例子、打比方)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作比较 )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是什么意思?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败笔”:原指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文章中写得不好的词句。文中指影响园林整体美观的设计上的缺憾。 不可以。因为句中的“败笔”是与上半句中的“图画”相照应,换成“地方”,则没有这层照应了。]

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效果不好。第一种说法好。第一种说法是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强调了苏州园林设计的成功,确实能够做到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后一种是肯定句,语气不如前一种双重否定句强。]

6.文段中四个“讲究”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四“讲究”是总写,后面的3、4、5、6四个自然段就是按这四句话的顺序来安排的,在内容是前后一一对应。]

7.文段中有一个词贯穿全篇,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这个词是[ 图画] 。

8.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

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 不能删去。“似乎”在这里

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修建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作者没法直接听他们说,只能是推测。用“似乎”,更令人信服,表意更准确,更严密。“务必”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在这里“务必”对游览者的观察点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作者在说明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时,连用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通过联系语境仔细体味,我们发现这不仅不矛盾,而且使表意更为准确。]

一.读“设计者和匠师们”到“如在画图中的”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特征是什么?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文中的“败笔”可否改成“有毛病的地方”,为什么?

不能,这里指苏州园林建筑上的欠缺,与“完美的图画”相呼应。

3.给选文划层次 ①②||③④||⑤

4.文中的“似乎”一词可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去,表明作者用推测的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是设计者介绍的,所以不能用肯定的语气。

6.文中哪句话从侧面证明了“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阅读第四段回答下列问题

1. 本段的说明对象是:

2. 本段的中心句是:

3. 本段的结构形式是:

4.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5. 本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苏州园林里假山与池沼的配合显示了艺术美。结构特点是先总后分

6. 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点是: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能概括假山特点的一句话是: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石技术。

7. “技术”和“艺术”的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复制。

8. 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石技术”?

这里首先强调的是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同时又不否认这是一项技术。这句话既突出了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特点,又赞颂了园林工人高超的技术水平。

9.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的正确意思是: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

艺术。

10. 池沼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池沼宽敞,处理方法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一种

是成河道模样,处理方法是往往安排桥梁,绝不雷同。本段介绍池沼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分类别。

11. 突出池沼自然之趣的一句话是: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整齐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12. “生平多阅历,胸中有沟壑”与本段中“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

相呼应。说明假山堆叠的艺术。

13. 苏州园林在假山堆叠和池沼配合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活

14. 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段文字中“这也是

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与“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照应了这

一总体特征。

15. 本段从假山的堆叠,池沼的灵活;假山和池沼的配合两个方面说明了假山、池沼在苏州园林中的重要

地位。写假山的堆叠通过“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游览者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效果。

16.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这句话评述池沼与其它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

中“这”指代:还在那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17. 游览者在攀登假山的时候为什么会“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因为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它讲究自然之趣。

18. 这段文字说明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特点是什么?

假山堆叠讲究艺术性,给人以身在山间的感觉。

19. 苏州园林里池沼安排的特点是什么?

讲究自然之趣,并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20. 本段第十句游览者“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引用。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图

画美的总体特征。

21. ;在不改变文意的情况下换成另一

个成语,这个成语可以是:胸有成竹或者成竹在胸。

9. 1.假山和池沼 2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3总——分4. 5.

二、读“我国的建筑”到“是不讲究对称的”回答问题

1. 概括本段文字说明的中心。

说明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

2. 这段文字可分两层,怎样分?

①②③||④⑤

3. 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作诠释

4. 本段紧扣全文总说部分的哪句进行说明的?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5. 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图案画和美术画的特点?

图案画讲究对称 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 不讲究对称

6. 文中的“同样”不能去掉的原因

不可以,因为它强调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不对称的特点,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三.读“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到“又是入画的一景”回答问题

1. 概括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

说明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眼于图画美。

2. 选文中概括假山特点的一句话是: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而不仅是手技术。

3. 游览者“忘却了苏州城市,只觉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说明了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艺术性。

5.“这也是为了---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作用是:

说明苏州园林假山池沼的配合处处体现图画美的特点,照应和突出苏州园林的景物特点。

6.第一句中的“艺术”和“技术”可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对调,就变成强调技术而把建筑艺术放到了次要地位,

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了。

7. 文中的“大多”和“很少”不能删掉的原因是什么。

“大多”概括一般现象,并非都引用活水;“很少”突出池沼或河道的边沿的自然之趣,

砌成齐整的石岸少。

《苏州园林》语段阅读

(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1.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________

2.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

3.结合语段,以下对“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应该是________[ ]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

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

4.把文中划线句子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为什么?________ ________

参考答案:1.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文中所述的四个“讲究”上。3.C4.改句虽然与原句的意思基本一致,但缺少强调。连用四个“讲究”说明设计师与匠师的着力点之所在,从中可以想见他们的用心良苦。

(二)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________(h8),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⑧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在横线上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2.根据文意解释加粗短语“生平多阅历”的意思。

3.画出和本篇文章前面段落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4.这段文字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臵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

篇二:2013年泰安语文试题、答案

2013山东省泰安市年中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啜(chuó)泣 云翳(yì) 秩序(zhì)序井然 毛骨悚(sù)然

B.羸(yíng)弱 恻(cè)隐 鲜(xiǎn)为人知 恍(huǎng)然大悟

C.荫(yìn)庇 琐(xiāo)屑 风雪载(zài)途 莫衷(zhōng)一是

D.抖擞(sǒu) 虫炙(zhì) 面面相觑(qù) 深恶(wù)痛疾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C.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D.学者心里不禁有些发虚了,他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关掉了扩音机,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吩咐道:“赶快把它填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文采和道理)皆有可观者。(王安石《伤仲永》) ..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使身体劳累)。(刘禹锡《陋室铭》) ..

C.又间令吴广之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所旁丛祠中。(司马迁《陈涉世家》) .

D.万钟则不辩(辩论,争论)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内容,应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代的一项是( )

A.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大胆而果断(果断而大胆)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

攀登。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张开)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C.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那么(何尝)不美丽? ..

D.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呈现)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 ..

5.对下面复句关系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转折关系)

B.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递进关系)

C.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并列关系)

D.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条件关系)

6.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忠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秦风·蒹葭》)

D.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何其芳《秋天》)

7.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姹紫嫣红的花朵,微微露出点粉色。

C.何大学问家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这个局面,穷门小户怎能支撑得住?

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俄国的人道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有《名人传》 《简爱》等。

B.《范进中举》出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颜真卿是唐代与欧阳询、褚遂良和柳公权齐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颜体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D.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二、(12分,每小题2分)

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4小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

便真在眼前了。

9.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戏途中 B.渔火点点 C.月夜行船 D.水乡夜景

10.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11.文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

A.点 磕 夹 飞 B.点 敲 混 飞

C.磕 点 混 箭 D.点 敲 夹 箭

12.节选文字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

A.味觉 视觉 听觉 B.嗅觉 听觉 视觉

C.嗅觉 视觉 听觉 D.味觉 听觉 视觉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感受?正确的一项是( )

A.惊喜 惬意 B.迷茫 困惑

C.沉醉 忘我 D.孤独 冷清

14.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

A.冷峻犀利,富含人生哲理。 B.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

C.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D.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

三、(8分,每小题2分)

阅读《苏州园林》里的两段文字,完成15—18题。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③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和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5.对第一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6.第二段“这是不足取的”一句中加点字“这”指代的是( )

A.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B.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C.中国画的审美观点。

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17.对这两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以及栽种和修剪树木讲究配合。

B.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以及栽种和修剪树木讲究自然之趣。

C.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以及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D.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以及栽种和修剪树木讲究整齐划一。

18.第一段第⑩句引用了诗句“鱼戏莲叶间”,对引用这句诗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B.更好地表现了苏州园林池沼的布置合乎图画美这一特征。

C.增添了诗歌知识,使说明内容更加丰富。

D.充满诗意,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使说明文语言更生动,可读性更强。

四、(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9—21题。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

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9.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 )

A.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B.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C.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D.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20.这几段文字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道理论证 D.比喻论证

21.创造力有哪些必需的要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常保持好奇心;探求新思路;产生小的灵感。

B.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产生小的灵感。

C.不断积累知识;运用所得的知识;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D.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五、(8分,每小题2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22—25题。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2.第②段对曹刿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了曹刿( )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急切取胜的心理 D.卓越的指挥才能

23.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庄公在见曹刿之前对迎战齐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曹刿主动参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C.鲁国取胜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篇三:八上第三四单元测验题

第三、四单元测验题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注音写字(6分)(一个0.5分)

惟妙惟xiào( ) 纤( )细 休憩( ) 金luán( )殿 ..méng发( ) 繁yǎn( ) 追sù ( ) 归jiù( )

两栖( ) 褶皱( ) 脊椎( ) 翩然(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4分)

(1) 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别具匠心

(2)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

(3) 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

贸易。

归咎:

(4)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啸聚山林:

3.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这姑娘心灵手巧,做的衣服天衣无缝。 ....B 在音乐会是,各种美妙的音乐五彩缤纷。 ....C 同学们见到班主任老师来了,嘈杂的讲话声立即戛然而止。 ....D 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是大相径庭。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人生就是这样,要去面对一次次的“告别”。我曾与伴着笑声的纸飞机惜别在柔和

的晨曦里,___;我曾与空中飞舞的风筝惜别在温暖的春风里,___;我曾

与花丛中飞舞的彩蝶惜别在香飘四季的花园里,___;再见了,我的初中生活,

你永远是我记忆中的一片灿烂阳光。

①为了实现我那高高悬挂的梦 ②为了我五彩缤纷的未来 ③为了能在追求理想

的路上展翅高飞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4个字)(2分)

目前,全世界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4000万

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

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

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6.仿照下面例句,以“家园”开头,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修辞手法相同。(2

分)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

(1)《中国石拱桥》作者 ,是中国 , 。

(2)《苏州园林》作者是 ,是我国 家、 家、 家。

(3)竺可桢,_______家, 家。他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_______学的。

(4)谈家桢在____________一文里,向人们介绍了现代科技前沿中最尖端的

________技术。

(5)《被压扁的沙子》的作者阿西莫夫是______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____________

家。

8.填空。(6分)

⑴浮云游子意, 。

⑵晴空一鹤排云上, 。

⑶银烛秋光冷画屏, _________ 。

⑷ _________ ,林空鹿饮溪。

(5)松间沙路净无泥, 。

(6) 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9.写出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4分

(1)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

(2)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

(3)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

事,足见它的坚固。( )

(4)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

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二.现代文阅读题。(36)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0—15题。(13分)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

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

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

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0.2

分)

11.本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2分)

A.由高到低 B.由外到内 C.由具体到抽象 D.由总说到分说

12.“一年四季不寂寞”的原因是 (2分)

13.写出了事物的动感和层次感的一项是:( )(2分)

A.高树低树俯仰生姿。 B.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C.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D.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14.“这是不足取的”中的 “这”指代的是 (2 分)

15.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6—20题。(15分)

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

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大搜索行动举世瞩目,

牵动人心。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一架先进的客机为什么会发生突然失去联系的情况?要了解

个中缘由,那就先要从飞机是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的说起。

⑵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以波音777为例,这

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其中高频通信系统是远

距离通信系统,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近距离的甚高频通信系统最为常用,在高度为 300

米时作用距离为74千米。因为起飞和降落期间是飞机和地面联系最频繁的时间,也是飞行中

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所以为了保证甚高频通信系统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

一套以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⑶地面管制雷达也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臵信息的途径之一。管制雷达分为一次监视雷..

达与二次监视雷达。一次监视雷达通过扫描获得回波,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个小光点就是空中

的飞机。二次监视雷达将向空中的飞机发射询问脉冲,机载应答机接收到询问脉冲后,将应

答机代码及高度、速度等信息编成应答脉冲,发回地面。二次雷达所获取的信息与一次雷达

获得的飞机位臵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最终在地面管制人员终端上所显示的综合信息,并

通过该信息与飞机保持联系。

⑷飞机除了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管制雷达这两种途径与地面保持联系外,还会通

过ACARS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ACARS系统是地面监控飞机飞行状态最重要的手段,地面控

制中心可以随时了解飞机的引擎、高度、航向等数据。

⑸如果一架飞机甚高频无线电呼叫不到,一次雷达扫描不到,二次雷达问询不回答,甚

至ACARS系统也被关闭,那么这架飞机便与地面管制系统彻底失联了。

⑹从技术角度来看,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与现有主要依靠地面雷达的空管技术难以掌握飞

机实际位臵有很大关系。而被誉为下一代空管技术的 ADS-B航空管制技术其实早在10多年

前便已研发出来,迟迟未能推广开来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由于需要对目前所有航空管

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备进行更新,所有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都需要重新培训,难度可想而

知。不知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

16.选文第⑴段有什么作用?(3分)

17.第⑵段划线句子“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18.第⑶段加点词语“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

19.阅读选文第⑷段,找出飞机与地面保持联系的三种途径。(3分)

20.请结合选文第⑹段内容,说说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

上前台的助推剂?(2分)

(二)阅读《凶手WiFi》一文,回答第21—18题。(共8分)

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

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

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

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

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

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臵

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

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臵,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

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

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

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

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

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

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

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臵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

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21.人们在使用WiFi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分)

22.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3.第⑥段中加点的“极”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4.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手机、电脑、WiFi走进了千家万户,将来还会有更先进

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分)

三、作文。(50分)

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2(略)3 C 4c 5 全世界掀起了学汉语的热潮。(全世界有4000万人正在学习汉语。 6家园如一盏明亮的灯,等待着一个孤单的夜行者去取,家园如一碗温热的汤,等待着一个褴褛的饥饿者去饮,家园如一捧孱孱的水,等待着一个饥渴的旅行者去喝;家园如一位和蔼的长辈,等待着一个游荡的游子归来 ,家园如一桌丰富的晚餐,等待着一个饥饿的人去美餐! 7

(1)茅以升、桥梁专家、教育家。 (2)作家、教育家、编辑家。(3)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物候。(4)《奇妙的克隆》、克隆。(5) 美、科学幻想小说。8(略)9(1)打比方(2)列数字 (3)作比较 (4)摹状貌

二.现代文阅读题。(36)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0—15题。(13分)

10、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11、 D 12、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13、 A 14、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15、举例子、打比方 具体写出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6—20题。(15分)

<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 16.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引出(或交代)本文的说明对象;(1分)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 1分) 17.举例子、列数字。(2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2分) 18 . 不能删去。(1分)“之一”起限制作用,说明了地面管制雷达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一种途径,不是唯一的途径,(1分)删去后不符合实际,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1分)

19.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管制雷达,ACARS系统。(3分) 20. 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2分)示例一:不能,因为新一代空管技术的推广需要对目前所有航空管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备进行更新,所有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都需要重新培训,难度可想而知。 示例二:能,新一代空管技术早在10多年前便已研发出来,虽然它的推广遇到困难,但此次马航失联事件一定会促使人们警醒,使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

(三)阅读《凶手WiFi》一文,回答第14—18题。(共8分)

21(1)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2)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人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3)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和床边。如不使用WiFi,最好将其关闭。(4)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评分标准:(2分)答出两点1分,四点2分。 22.举例子、作比较 真实具体地说明了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评分标准:(2分)说明方法1分,答出一个说明方法不给分,作用1分。 23.不能,“极”是表程度的词语,强调可能性大,说明

篇四:山东省日照市2014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14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一卷 (3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2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襁褓(qiǎng) B.嗤笑(chī) C.妖娆(ráo) D.佝偻(lóu) 阴晦(huì) 拮据(jié) 吹毛求疵(cǐ)汲取(xī) 忐忑(tǎn) 骁勇善战(ráo) 愕然(è) 亵渎(xiè) 高屋建瓴(líng) 滞碍(zhì) 狡黠(jié) 恪尽职守(kè)

2.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 没有一个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人 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增长见识,因此,对一个人来说, 把一种想法紧锁在心头, 哪怕把它倾吐给一座雕像,也比闷在心里好。

A.由于 却 与其 倒不如 B.由于 却 除非 否则

C.即使 也 除非 否则 D.即使 也 与其 倒不如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莫言的散文集《会唱歌的墙》,早在1998年就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发行出版。

B.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C.行动,要靠思想来指导;思想,要靠行动来实现:思想和行动是紧密相连的。

D.富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不具有创造力。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 日本高调宣布将“钓鱼岛”国有化,这是日本政府狂妄自大的表现。身背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怒火,日本政府必将遭受二战以后的最沉重的打击。

B. 许多人经常骄傲地引用拿破仑的名言“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其实这是断章取义,他的原话还有“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C. 朝鲜十余年之后再次尝试火箭发射,火箭在发射台上点火升空之后1分钟,就在空中断裂解体。看来火箭发射也只能是十拿九稳,不可能次次成功。

D. 老人们并不十分看重儿女物质上的奉养,能够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是每一个传统中国老人的精神寄托和幸福所在,老人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中考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考试,为了在中考中拿到高分,初三学生应如何制订很好的复习方式呢?

B.日照市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人人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C. 敬业,就是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没有一点不旁骛。

D. 三年辅导班, 费用赛奥迪;眼镜几百度,书包“千斤重”;不是在辅导班,就在“上班”

的路上——这是很多初中生的生活写照。

6.下列作家作品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

①李清照 ②吴敬梓 ③《战国策》 ④范仲淹

⑤辛弃疾 ⑥《孟子》 ⑦《江城子 密州出猎》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⑤⑦ C. ②③⑤⑥ D. ①④⑤⑦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8分)

阅读《苏州园林》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 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7.下面对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修剪讲究对称。 B.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栽种注重季节变化。

C.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D.游览者在苏州园林感到欢欣和喜悦。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按照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调理清晰。

B.选文以古老的藤萝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修剪着眼在画意。

C.文中加点的“这“指”“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D.文中“盘曲嶙峋”“珠光宝气”等描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的特点。

9.文中“这是不足取的”一句中加点字“这”指代的是( )

A.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B.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C.中国画的审美观点。

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10.下列短语类型与“修剪树木”一致的一项是( )

A.重峦叠嶂 B.堆叠假山 C.睡莲开放 D.无限繁华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 (6分)

【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 水尤清冽(凉)

B.凄神(感到心情凄凉)寒骨 乃记之而去(离开)

C.相与(互相)步于中庭 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

D.但少闲(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盖(表感叹)竹柏影也

1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如鸣珮环,心乐之 C.全石以为底 D.乃记之而去 高可二黍许 辍耕之垄上 以其境过清 学而不思则罔

1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C.乙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

D.以上甲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

四、古诗词鉴赏(4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4.“锁清秋“在句中的意思是指( )

A.沉浸于秋天 B.封锁了秋天 C.与秋天两相阻隔,无法融合 D.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15.下面对《相见欢》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写景,西楼、月色、梧桐、深院、清秋,画面冷寂。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写栽着梧桐树的院落很寂静,渲染了清秋气氛。

C.下阕转入抒怀,写出了作者隐忧生活中难以排遣的感情。

D.全词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抒发了作者离乡去国之苦。

第二卷

五、综合性学习

16.九年级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9分)

(1)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是信息。(不得出现数字)(3分)

(2)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几位同学发现,一些闯红灯的行人不服交警的劝阻和处罚,甚至出言不逊。针对下面的情况,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规劝。(3分)

①一位大妈不耐烦地说:“等,等,等,一等就是几十秒,我等得起吗?”

②一位大叔掏出一张20元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我再闯10块钱的。”

(3)活动中,赵阳同学写了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3分)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增强安全意识,[A]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认真学习交通法规,[C]切实做到文明出行。

六、古诗文默写

17.将诗词补充完整,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句子。(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3)故曰: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两章》)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自己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并体现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水扁家庭贪腐引发一波又一波的“倒扁”潮,对此,台湾民众真应该送陈水扁以《岳阳楼记》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劝他在野时要关心国事,身居高位就更要心怀民众,立公为民。

(6)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抱有“____________,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2分)

(7)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清明、中秋、重阳、春节等节日的诗(词)句,请你写出前后相连的任意两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

自新①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②,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③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最后三句[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 ]与[ ]调换。(只填序号)

兄为里长④,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掠无宗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⑤,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弱冠⑥,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 ——(节选自归有光《张自新传》) 注释:①自新:人名。②方简:刚直简朴。③檠(qíng):灯架。④里长:明代以邻近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负责人即里长。⑤意气:神色,精神。⑥弱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因身体尚未强壮,故称弱冠。

18.下面与文中“岁归省三四”一句中的“归”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B.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C.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D.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19.将文中画直接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句: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自 新 以 灯 檠 投 之 油 污 满 几 正 色 切 责 若 老 师 然

21.文中自新“性方简, 无文饰”具体表现在哪里? (2分)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答:

八、课外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22---23题。(13分)

西风胡杨 潘岳

①胡杨生于西域。

②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吹洗得苍凉斑驳。仅仅千年,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篇英雄逐鹿的故事,一曲飘忽在天边如泣如诉的羌笛。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倚在白沙与蓝天间,倚成一幅慑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③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韧的树。能在零上四十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他是不死的树,是生命的树,是神树。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热血沸腾。A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而从容赴义,他们为信念而慷慨就死。虽断臂折腰,仍坚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凸显着那一股硬朗朗的本色。

④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青山,是绿水,是城市,是村庄,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他们的芸芸众生。身后的芸芸众生,是他们生下来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义。他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他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鲜花,让给了芳草,让给了名山,让给了大川,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⑤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包容的树。胡杨林中,有梭梭、甘草、骆驼草,他们和谐共生。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胡杨的根茎很长,穿透虚浮移动的流沙,竞能深入到二十多米的沙下去寻找泥土,并深深扎根于其中。如同中华民族,虽经无数风霜雨雪,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

⑥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他们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这不是神话。无论是在塔里木还是在内蒙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比的枯杨,他们生前为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状地挺立在战友与敌人之间。B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⑦中华大地上,总有那么一批不求显达的精英,总有那么一批无私奉献的中坚,总有那么一批甘于寂寞的士子,如胡杨般昂首,如中流砥柱般挺立。如此不被人知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同理,不被人知的平凡才是真正的平凡。

⑧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猎猎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

——(选自《新华文摘》2004年第5期,文有改动)

22.作者笔下的胡杨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2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篇五: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补充习题答案

第 五 单 元

二十一 苏州园林

随文练习

一、 1.榭 2.斟 3.壑 4.峋 5.适 6.叠 7.制 8.裁 9.琢

二、( 1) “图画”“图案画”“美术画”三个词语中,“图画”包含“图案画”“美术画”,“图案画”“美术画”是并列的两种图画。

( 2) 苏州园林兼有“美术画”“图案画”两种画的特点。

( 3) 由于苏州园林兼有“美术画”“图案画”两种画的特点,所以使用“图画”恰当,“图画”包含了“图案画”和“美术画”。

三、 1.“或多或少”不能删去,使用“或多或少”在数量和程度上显得恰当,符合我国众多园林既有某种共同风格,又异彩纷呈的特点。

2.“一切”不能换上“大部分”“绝大多数”等词语,使用“一切”,突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追求完美的决心和客观上达到的高超水平。

3.加上“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意味着“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及“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换一种审美标准,也是可取的,否则就把这些全都否认了。

四、不能相互替换。 作为供人居住的园林,“亭台轩榭”是其主要建筑,用“布局”能显示其主体性;“假山池沼”在园林中往往相近,相映成趣,所以用“配合”;“花草树木”为的是“映衬”亭台轩榭;“近景远景”不是指园林的某一具体物件,而是指从某一位置观察景物整体所显示的景致深度,所以用“层次”。

五、( 1) 从大的范围看,能得到美的享受;无论从大的还是小的范围看,都能得到美的享受。

( 2) 那些门和窗非常工细,别具匠心;哪怕有的比较简朴,也自有巧妙的构思,总之,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六、( 1) 提起下文 ( 2)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句后面,引出解释或说明。 ( 3) 同( 2)

七、( 1) 突出的是全体游览者,“没有一个不”,无一例外。 从程度上

看,游览者的感受和反应都体现了对苏州园林的极高评价。 ( 2) 与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正面介绍相配合,充分肯定了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风格和质量,更有说服力。

八、说明的文字如“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等,指出了苏州园林树木的重要特征;描写的文字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等,有形有色,形象生动;议论的文字如“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等,点出了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的道理。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助于生动而透彻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加深读者的印象和认识。

问题探究

一、 1.不能。 假山的堆叠也包含着“技术”的成分,使用“不是”就否认了技术的一面了。 2.一是假山和池沼自身具有“画意”和“自然之趣”,如假山,或“重峦叠嶂”,或“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二是假山和池沼都很注意与其他花草树木或建筑物件的配合,如池沼特别注意与桥梁、石头、花草、游鱼的配合,处处“入画”。

3.略

二、苏州园林不讲对称,故宫、颐和园建筑极为工整、对称;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故宫、颐和园建筑金碧辉煌;苏州园林充满自然之趣,故宫、颐和园建筑缺乏自然之趣,但具有雄伟、庄严的气势。

二十二 都市精灵

随文练习

一、 C(A,应作“喜鹊”; B,应作“无所事事”;D,应作“习以为常”)

二、 1.做 2.不顾一切,任意妄为 害怕 3.射箭 4.古时行军

三十里叫一舍 5.习以为常6.对某种事物经常接触而熟悉

三、旁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高傲。 上百头野生的大海狮“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不是由于它们天生的自然或高傲的个性,而是由于人类对它们的友善态度。

四、 1.“孤城寡人”这个词语在辞典里没有,它是由“孤家寡人”这个成语改动而成。 这样用显示了语言使用的一种机智,富于趣味性。 2.“与狼共舞”是人与动物共存共生的意思,即使是吃人的狼,也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文中对昆明、上海及世界其他某些城市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描写都可以表现“与狼共舞”。 3.“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就是指“孤城寡人”的现象,即城里只有人而没有其他鸟鱼兽。 我们应具有的“现代意识”是要尊重一切生命,不以人类的好恶来决定其他物种的存废,通过保护环境来保护人及其他生命。

五、 1.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用在句中突出表明不合常情,作者无比惊讶。

2.通常的情况是绝不可能有野生的小松鼠。 三个词语,有的写“我”,有的写“听者”,突出表明任何人都觉得三环路旁边不可能出现野生的小松鼠,自然环境不适合野生动物,这已成了共识。 3.感叹生物界生命力之顽强,实际上是感叹人类生存环境之恶劣。

六、“羡慕”与“佩服”不可对调,“羡慕”的是自然环境,“佩服”的是人的作为。

七、喜欢第1句,主要是因为语言相对成趣,如“成双成对”与“成帮成伙”;口语化,活泼自如,如“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等。 喜欢第2句,主要是因为描写生动形象,动词运用精练传神,如“腾空”的“腾”、“一抿翅膀”的“抿”、“射入水中”的“射”、“钻出水面”的“钻”等词语,无不生动、形象、传神。 喜欢哪一句都行,能谈出理由即可。

八、 1.第一段的“一景”,是相对于现在城里鸟雀几乎绝迹而言的,如果城里鸟雀很多,“我工作的地方”有一群“嬉戏的鸟儿们”根本就不是什么景观,这里的“一景”恰恰表明城区大范围内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几十年前城里的老鸹“一景”是可喜的景观。

2.作者感到现在的老鸹“怪可怜的”,不仅因为现在的老鸹太少,而且因为现在的老鸹没有了精神,它们无处可飞,无所事事,连大叫都不敢,这种萎靡状态更为可悲可怜。

问题探究

一、 1.上文是从我国及世界其他城市的角度来看的。 前后是横向看与纵向看的关系。 2.“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来历略。 鸟、鱼、兽是因环境的恶化而被动地无可奈何地退避三舍的。 3.以“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来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和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这个标准具有科学性。 因为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必然的显示,只要人类尊重其他生命,环境质量优良,就必然会有鸟类、鱼类、兽类动物的存在。 能否再找出一个衡量标准,略。

二、 1.草堂的南北,春水漫漫,只见鸥鸟天天成群而至。 表现了草堂清幽、秀丽的自然环境。 鸥鸟性好猜疑却不避人类,一方面自是因为人丁稀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无猎杀之心,与鸟兽友好相处。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避居成都草堂时亲友云散、交游冷落、极为好客的心情和纯朴的性格。

三、 1.文章既正面写海狮聚会的情况,如数量众多,慵懒可爱,不畏人群,与人调情等,又写游客们的强烈兴趣,从侧面表现海狮聚会的巨大吸引力。

2.第一感觉可能是有趣,有意思。 这个裁决有道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此题无固定答案。

小卡片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二十三 幽径悲剧

随文练习

一、 C

二、( 1) 出自宋朝

杨万里《西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既突出表现了荷塘叶绿花红的美,也显示了文章语言内蕴的文学品位。

( 2) 加点词语都是“文革”用语。 既表现了古藤的悲剧命运,也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三、 1.人生还充满着矛盾、痛苦、不和谐,决不是到处都很幸福、融洽、和谐。 2.藤萝下面已被砍断,再也不能吸收水分,不久就会枯萎而死。 3.藤萝的悲剧来自于人类的愚昧对文明的毁灭,丑恶对美善的戕害。 四、画线部分有的是对偶句,有的虽不是对偶,但也整齐对称,显得精练、优美、雅致。 其他如“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等。 五、既表现幽径的历史人文色彩,又表现幽径的浓烈勃发的生机;而在幽径上“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这就衬托出幽径上那棵藤萝的不寻常地位。

六、 1.“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这是一句反语。 “我”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这是珍惜环境,热爱生命,爱美爱善的反映,而不是没有出息。 那些“伟人”为了所谓事业而不顾情感,戕害美好,不是真的伟大。 说自己没有出息,实际上是揭露砍伐藤萝的人毫无人类情感,甚至灭绝人性的罪恶。 2.“我”的痛苦在于有感于愚昧毁美,生命受到虐杀,人类太过专横霸道。

问题探究

一、 1.古藤不能哭泣。 由于“我”的内心在哭泣,思绪沉浸在悲痛之中,痛苦的感受扩大开去,所以?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稹耙荚继焦盘俚目奁溉缥糜匆老】杀妗薄?/p>

2.“美”不单指外在的美,它是广义的,包括真、善、美在内。 3.“哭泣”的反复强化了感情的表达和抒发。 十年浩劫时期古藤等被异化为“修正主义”遭到砍伐,现在,人们又“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不重精神,不重环境,古藤也遭到砍伐,所以“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4.( 1) 四个“偏偏”,充分说明“我”为古藤之死而伤心的偶然性,表明除了“我”,人们都不关心古藤的存在,也不会有人为古藤而伤心,“愚氓”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