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基督教广场舞中华兴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3:23:21 体裁作文
基督教广场舞中华兴起体裁作文

篇一:第二章 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

第二章 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前期的苦难历程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发展基本上是一部充满血泪的苦难史,特别是在其发展之初的250年间(即从公元64年尼禄第一次迫害基督徒,到313年《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性),基督教徒遭受了十次以上的大规模迫害,以及数不胜数的欺凌、侮辱和歧视。生活在2-3世纪的拉丁教父德尔图良说:“基督徒的鲜血乃是教会的种子。”这句话丝毫也不夸张。虽然基督教在成为中世纪西欧惟一的和排他性宗教信仰以后变得专横跋扈和极不宽容,对各种其他信仰和所谓的“异端”进行惨无人道的迫害,但是它最初却是在罗马帝国的残酷镇压之下顽强地发展起来的。当最初几个世纪的基督徒们面对着罗马统治者的屠刀前赴后继地为信仰而献身时,他们确曾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殉道精神。

基督教最初传入罗马的具体时间已经无从稽考,据杰罗姆推算,使徒彼得于公元42年来到罗马。在苏维托尼乌斯的《罗马十二帝王传》中,记载了克劳迪皇帝下令驱逐犹太人的事情,原因是犹太人“在耶稣基督的蛊惑下不断地制造骚乱”。克劳狄在公元41-54年间当政,威尔·杜兰由此推断道:“我们必须假定罗马的基督教团体,是在大约公元52年以前某些年代成立的,来符合罗马王下达的指令。”2在“保罗书信”中,也曾提到这一时期基督徒及其团体在罗马的传教事迹。

基督教最初传人罗马时,并没有引起沉溺于物欲之中的罗马人的太多关注,罗马人往往将其与犹太教混为一谈(因为罗马最初的基督徒大多都是犹太人)。公元l世纪的罗马帝国,幅员辽阔,文化混杂,各种宗教信仰纷至沓来,令罗马人目不暇接。这些外来宗教只要不危及罗马帝国的政治统治,不影响罗马人的物质利益,罗马人通常都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并不予以干涉。但是不久以后,基督徒所奉行的种种奇怪的信条和仪式(如聚众祈祷,领食圣餐等)开始引起了罗马人的反感,尤其是由于他们拒绝敬拜皇帝的偶像和罗马人世代尊崇的神明,有些基督教徒甚至拒绝履行一些必要的义务如服兵役等等,大大地触犯了罗马人的传统观念。但是,罗马人对基督教徒的迫害最初还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布林顿等人写道:“基督徒所认为的‘迫害’对罗马统治者而言,仅是他们维护公共秩序的责任,防止一些在他们看来似乎是一群叛徒或胡闹的疯子的男男女女??最初几个世纪的基督徒对有教养的希腊人与罗马人而言,是任性的与粗鄙的狂信者;对一般人民而言,他们是危险的怪物,这却是实实在在。”3

罗马帝国对基督徒的第一次大规模迫害发生在尼禄当政时期。公元64年,罗马城遭受了一场火灾的袭击,大火持续了六天。据塔西佗说,在罗马的14个市区中,只有四个区还是完整的,其余的区全在大火中变成了一片废墟和烧成半焦的断壁残垣。许多迹象表明,这场大火是尼禄自己让人放的,目的是为了在废墟上建造一座新的宫殿(这所宫殿后来果真建起来了,这就是著名的“金宫”,它的豪奢富丽令人难以相信)。据说当大火吞噬着罗马城时,尼禄却登上了他的私人舞台(狄奥·卡西乌斯说登上了皇宫的屋顶),大声歌唱起《特洛伊卡》剧中关于特洛伊城被焚的诗句。但是当罗马人民觉察到这场大火是有人指使的时候,尼禄为了推卸责任,就把令罗马人颇为反感的基督徒当作了替罪羊。塔西佗写道:“尼禄为了辟谣,便找到了这样一类人作为替身的罪犯,用各种残酷之极的手段惩罚他们,这些人都因11 参见(古罗马)苏维托尼乌斯著,张竹明、王乃新等译:《罗马十二帝王传》,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09页。根据学术界的一般观念,耶稣应死于提比略当政的公元30年前后,因此苏维托尼乌斯所载克劳狄时代犹太人受耶稣蛊惑一事显然有失实之处(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受耶稣精神而非耶稣本人“蛊惑”) ,但是从这段记载中至少可以看到,基督教(彼得派的犹太基督教)在克劳迪统治期间已经在罗马产生了影响。

2

3 威尔·杜兰著,幼狮文化公司译:《世界文明史·恺撤与基督》下册,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730页。 布林顿、克里斯多夫、吴尔夫著,刘景辉译:《西洋文化史》第一卷,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239页。

作恶多端而受到憎恶,群众则把这些人称为基督徒。他们的创始人基督,在提贝里乌斯当政时期便被皇帝的代理官彭提乌斯·彼拉图斯处死了。这种有害的迷信虽一时受到抑制,但是不久在犹太,即这一灾害的发源地,而且在首都本城(世界上所有可怕的或可耻的事情都集中在这里,并且十分猖獗)再度流行起来。起初,尼禄把那些自己承认为基督徒的人都逮捕起来。继而根据他们的揭发,又有大量的人被判了罪,这与其说是因为他们放火,不如说是由于他们对人类的憎恨。他们在临死时还遭到讪笑:他们被披上了野兽的皮,然后被狗撕裂而死;或是他们被钉上十字架,而在天黑下来的时候就被点着当做黑夜照明的灯火。”4

在塔西佗时代的罗马人看来,基督徒无疑是一些具有危险倾向的狂热分子,这种看法更由于一些无中生有的罪名而被加深。早期教会团体的宗教活动被罗马人误解为邪门歪道的妖术和伤风败俗的恶行,“对圣餐中基督临在说的误解导致人相信对基督徒食人肉的指控;深夜举行秘密的宗教仪式又使人相信他们放荡纵欲。”由于罗马民众对基督徒的种种乖戾行为的厌恶,促成了帝国政府对基督徒的最初迫害。但是当那些被指控犯有种种罪行的基督徒被带上法庭时,法官们却往往发现他们在道德品性和遵纪守法方面并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疵点。据吉本记载,当基督徒被带上法庭时,他们声称自己立下了庄严的誓言,决不犯偷窃、抢劫、通奸、作伪证、诈骗等扰乱社会公众和私人安宁的罪行,因此绝不可能搞任何违法的阴谋;除了宗教方面的原因外,他们很少死于刽子手的刀斧之下。6比提尼亚行省的总督小普林尼面对着不愿屈服的基督徒感到十分为难,他在110年给罗马皇帝图拉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问道,难道仅仅凭着一些匿名告密者的指控,或者仅仅因为一个人承认他自己是基督徒,就应该给予他惩罚吗?小普林尼对审讯的结果陈述道:“无论扣何,他们只承认他们全部的罪行或是他们的错误在于他们在天明之前于某一固定地方聚会的习惯,在这一聚会中,他们对基督唱赞美诗,好像对神一般,而且以庄严神圣的誓言限制自己,不做一切不道德的行为,更不会犯任何欺作、窃盗或私通之罪,从不会撒谎,也不会在要求说实话时否认真实;在聚会之后,他们通常分离开来,不久又重聚在一块共同进膳——这只是一种很平常很简单的餐食??我仅能发现它只不过是一种卑鄙的和过分的迷信。”7

图拉真对这封信的反应较为温和,他认为对基督徒不必过分苛求,更不可仅仅凭着一封匿名的告密信而定一个人的罪。一个基督徒,只要他愿意通过向罗马诸神献祭的方式而公开表示放弃基督教信仰,就不必追究他以前的罪过;只有那些坚持不崇拜罗马神明而恪守基督教信仰的人,才是有罪的。然而图拉真的这种宽容对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来说,恰恰成为了一种严峻的考验,因为基督教信仰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除了上帝之外决不敬拜其他神明,更反对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如果说在遵纪守法方面基督徒尚能够做得使罗马统治者感到满意,那只是由于他们受着上帝的诫命和基督教的道德观念的约束;然而在信仰方面,真正的基督徒却是决不肯让步的,这样他们就只能以生命去殉道了。在图拉真、哈德良、派厄斯等较为宽容的皇帝之后,当罗马统治者在2世纪末叶对基督徒展开了新一轮的大迫害时,许多基督徒都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而以身殉道。由于耶稣本人和彼得、保罗等圣徒都是死于罗马人的屠刀之下,因此虔诚的基督徒们坚信,为信仰而殉道是灵魂上升天国的捷径。这种信念一时间在教会内部煽起了一股近乎疯狂的为主献身的热情,努米底亚(阿尔及利亚南部)的狂热信徒们用“但愿你赢得殉道者的桂冠”一语来相互致意。殉道者的周年纪念日(被教内人士称为“生日”)被信徒们铭记在心,由此产生了最初的教会年历。有些狂热的基督徒渴4

55 塔西佗:《编年史》下,王以铸、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41-542页。 (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孙善玲、段琦等译:《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5-56页。

6 (英)爱德华·吉本著,黄宜思、黄雨石译:《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265-266页。

7 小普林尼:《书信集》,转引自(美)布林顿、克里斯多夫、吴尔夫著,刘景辉译:《西洋文化史》第一卷,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242页。

望着殉道,甚至不惜通过砸碎罗马人的神像等方式来激怒罗马人,这种行为又进一步引发了3世纪中叶和4世纪头十年里罗马帝国对基督徒的更加残酷的迫害。早期的基督徒们虽然坚持非暴力主义的立场,但是他们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和坚定信仰使得他们与信奉传统多神教的罗马统治者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紧张关系之中。一直到君士坦丁执政之后,这种紧张关系才得到缓解。

第二节 基督教与罗马帝国文化的冲突与护教士对基督教的辩护

一、罗马异教文化对基督教文化的误读

与罗马帝国早期几个世纪对基督教的政治迫害相响应的是异教知识分子撰写一批反基督教文献来反映基督教信仰与罗马帝国官方意识形态的分歧。这类文献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在后来基督教得势的岁月里被毁掉了,但从当时参与论战的一些基督教护教士的著作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某些反基督教文献的残篇。

例如,著名早期基督教学者、亚历山大里亚的奥利金,有一部题为《反凯尔苏》 (Contra Celsum)的著作传世。(此书约写于246-248年。)奥利金在这部书中集中火力批判一部反基督教的著作。这本反基督教的著作名叫《真正的学说》(The True Doctrine),作者是一位著名的异教学者,名叫凯尔苏(Celsus)。原书虽已佚失,但奥利金在对凯尔苏的观点进行详细批驳时,大量摘录了书中的原文。据研究者估计,原书约有百分之九十被摘录下来,其中有许多是直接引语。有些学者认为凯尔苏此书的批判对象是希腊护教士殉道者查士丁,也有学者认为此书并无特指的批判对象。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无论结果如何,凯尔苏这本著作对我们了解当时基督教受到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围剿是一项重要的资料。

此外,拉克唐修记载说,302至303年,戴克里先和他的凯撤盖勒流都在尼科弥底亚驻节,盖勒流表示一定要镇压基督教,一批新柏拉图主义流派的哲学家也支持戴克里先对基督教的镇压。拉克唐修在另一处记载说,当戴克里先于303年在尼科弥底亚发起“大迫害”时,有两位作家撰写了著作批判基督教,配合这场政治迫害。一位是高级行政官员索喜亚努·希洛克勒(Sossianus Hierocles),其地位相当于执政官,担任庇提尼亚(Bithynia)的总督;另一位是经常与皇帝一起进餐的哲学家。此人姓名不详。有学者认为此人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大哲学家,持强硬反基督教态度的波斐利(Porphyry)。希洛克勒发表了两篇反基督教的论文,而那位哲学家,按拉克唐修的说法,“呕心沥血写了四十三本书反对基督教”,“在这些著作中,他竭力想要证明圣经的谬误。”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可以把握当时异教知识分子批判基督教的一般状况。现存的反基督教文献中,凯尔苏对基督教的批判最典型。他的观点反映了他那个时代与官方持同一立场的知识分子的看法。他对基督教的批判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展开:

1、基借教是帝国的敌人

凯尔苏对基督教的批判首先针对基督教组织的秘密性。奥利金告诉我们,凯尔苏“在攻击基督教的时候,提出的第一条指控就是基督教秘密结社,违法相互串连。”教会是“一个隐蔽的秘密团体”。“基督教秘密地举行祭仪,传授他们的学说”,“他们这样秘密行事以逃避悬在他们头顶上的死刑。”凯尔苏认为,“公开的社团是法律允许的,而秘密结社是非法的。”教会的信徒不仅靠他们的祭仪,而且靠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连成一体,他们面临的共同危险也促成了这种团结。他们游离于社会公共生活,不肯从政或从军。凯尔苏从中推论说,如果所有人都象他们一样,帝国就会被不守法纪的野蛮人颠覆。因此,为了帝国的安全与稳定,不能让基督教存在下去。

2、基督教的信仰是荒谬的

凯尔苏对基督教实施批判的第二个方面是基督教信仰的荒谬性。在他心目中,基督教是一种危险的新发明,如果不加以审查,就会给罗马帝国带来一场灾难。他说,基督徒对他

们自己信仰的东西既不愿作解释,又不接受别人的解释。“他们的戒律是这样的,‘不要知识,不要聪明,不要机敏。这些能力在我们看来是邪恶。至于那些愚蠢的、无知的、不智的、幼稚的人,让他们大胆地来吧。’他们实际上承认这些人最配得上他们的神,他们想要或能够使之信服的也只有这些傻瓜、贱人、奴才、女人和小孩。”那个时期的基督徒总是说:“不要提问,只要相信”;“你相信就能得救”;“智慧是恶,愚蠢是善”。他还嘲讽地说:“他们说,有罪的人,不智的人,幼稚的人,一句话,那些可怜虫,会被神的国接纳。”总之,在他的心目中,基督徒都是愚昧无知的,这样一个由愚蠢无知的人结成的秘密社团显然有害于社会。

在我们今天看来,凯尔苏这条指控如果针对教会所有人,那么无疑是夸大了。因为,在凯尔苏那个时代,教会已经有了一些受过教育的信徒,还有了神学。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许多基督徒热忱而没有文化,属于那种目不识丁的文盲。凯尔苏的指控可能代表着外界对这部分基督徒的看法。

凯尔苏批判的重要性不在于他对基督徒信仰状态的揭示,而在于他以希腊哲学的理性思维对基督教学说的分析。他的批判首先指向基督教的神的观念。他认为基督教是有史以来最恶劣的一种神人同形同性论的神话。“他们相信能用他们的眼睛看见神,能用他们的耳朵听见神,能用他们的手摸到神。”基督教的神“是生来就有形体的,有人一样的身体。”凯尔苏用希腊哲学中的神的观念批判基督教的神。他说基督教的神的观念是荒唐的。“他既没有嘴,也不能说话。”“神不具有我们所知的其他任何性质。”“神没有按他自己的形象造人”, “他也不像其他任何东西。”神不具有形状、颜色,也不会运动。神甚至不分有存在。这样,从哲学角度看,基督教的神的观念是荒谬的。 凯尔苏又对基督教的创世说、救赎说和世界末日说提出质疑。他认为基督教所说的创世过程是不可信的,基督教的神怎么能在创造日月之前就确定日子呢?基督教的旧约全书说神为人创造了这个世界,为什么不说这个世界也是为动物创造的呢?“神确实象个拙劣的工匠,他会感到疲倦,还要休息渡假。”“说神会疲劳,说神用他的双手工作和立法是不对的。”

基督教的救赎说也不可信。基督徒认为神降临这个世界,他来干什么?来了解尘世吗?来矫正人间的秩序吗?他为什么不创造一个不需要矫正的世界呢?如果有这种需要,他为什么不早点来呢?如果神要到这个世界上来,他为什么要选择巴勒斯坦这样可怜的国家呢?(指以色列)基督徒说神会审判整个世界,邪恶会在烈火中毁灭,那么神一定是一位能干的厨师,一边在烧烤半个世界,一边还得扛着另一半。

凯尔苏意识到耶稣的事迹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内容,于是下了一番功夫对福音书中记载的耶稣事迹作了较全面的检视。他在某个地方把耶稣称作“魔鬼”,“撤下弥天大谎”,在另一个地方他又否认耶稣的神性,并且与他前面的说法相悖地说“他只是一个人”。“他的身体和其他任何人都没有什么不同,而且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个子矮小,相貌丑陋。”耶稣“谎造了他从处女而生的故事”。实际上,他出生在一个犹太人的村庄,母亲是一个以纺织为生的乡下女人,父亲是一个兼做生意的木匠。他的母亲因为通奸而被赶出家门,只好到处流浪,过着耻辱的生活,秘密地生下耶稣。她把婴儿带往埃及。在那里耶稣长大成人,并学会了巫术。在返回巴勒斯坦的时候,他与十一名全国最坏的无赖结成团伙。为了赢得门徒,他给自己加上了神的头衔。后来有一个同伙出卖了他,使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凯尔苏责问基督徒:你们说他死而复活,但有谁见过他复活呢?只有一个发疯的女人。基督为什么不向彼拉多以及其他犹太人显身呢?此时他们已经不能再伤害他了。基督徒说耶稣是神,因为他预言自已将死,但我们是从哪里看到这个预言的呢?是在福音书中。福音书是谁写的呢?是耶稣的门徒。什么时候写的?是事情发生以后。就算耶稣作过自己将死在十字架上的预言,那么一个强盗预先知道自己会被捕获会被处死,而后来事情确实发生了,能否因此使他成为神的儿子呢?至于他创造的那些奇迹,其他人也能制造。再说他被裹上紫袍、戴上荆棘编的冠冕、喝苦胆汁和醋又有什么奇迹可言呢?

凯尔苏对基督教信仰的批判还旁及基督教的起源。他认为基督教“源于犹太教”,是犹太教遗弃的一个杂种。在这个问题上,凯尔苏是个传统主义者。他认为每个民族都必须遵守自己的宗教习俗。犹太人虽然放弃了多神崇拜而把他们崇拜的神当作唯一的,但他们仍旧是按照祖先的习俗来做的。凯尔苏虽有歧视犹太人的倾向,但对他们的宗教作了一定程度的肯定。他说:“犹太人是一个单独的民族,按其国家的习俗制定法律,并在犹太人中一直保持这些法律。他们的崇拜非常奇特,但至少是有传统的。在这方面,他们和其他民族是一样的。因为,每个民族都要遵守它的传统习惯,而无论这些传统和习俗是什么样的。”“实际上,每个民族的崇拜活动都是正确的”,“弃绝自古以来就在各地存在的传统是不虔敬的。”凯尔苏斯认为基督教比犹太教更糟糕,犹太教最起码还有自己的国家,有自己的民族和传统,而基督教没有传统,只不过是腐败了的犹大教的一种形式。在他心目中,基督教一无是处,从它诞生到现在为止充满着悖理和可悲的故事。他试图规劝基督徒返归古老的多神论信仰,返归他们祖先的习俗,放弃他们新编的故事,不要再去崇拜一个可悲地死在十字架上的犹太人。

3、基看教是对希腊思怒的一种倒窃 凯尔苏还对基督教思想的起源作了分析,对基督教思想的独创性和至上性提出质疑。这是他批判基督教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他说:“从一开始就有一种古代的学说,由最聪明的民族和最聪明的人掌握和传授。”这种古老的学说在埃及人、亚述人、印度人、波斯人、奥吉西亚人、萨摩色雷西人、厄琉昔尼亚人、希波瑞亚人中传递。受神灵启示的神学家,例如利努斯(Linus)、穆赛乌斯(Musaeus)和俄耳浦斯(Orpheus),再加上斐瑞居德(Pherecydes)、琐罗亚斯特(Zoroaster)和毕达戈拉斯,都属于这类聪明人。他相信,“野蛮民族能够发现这种学说,但希腊人更能判明野蛮民族发现的这些学说的价值,建立学说体系,并在道德中实施。”对希腊思想传统作了这样的肯定后,他断言基督徒“对他们自己的学说没有权威。”基督教实际上损害了自古以来的多神论传统所包含的真理,是从对希腊思想的误解中派生出来的。凯尔苏说:“我们必须指出他们由于无知而误解和损害真理的所有地方,因为他们粗俗地讨论基本原则,莽撞地对他们本来一无所知的问题发表见解。” 凯尔苏列举了基督教圣经与哲学家的著作之间的同异,以此证明基督教学说中每一正确之处都是从外部借用来的,两者间的相同之处和歧异之点都源于误解。例如,基督教的地狱观是对古人所谓“地下审判”的误解;基督教的谦卑观是对柏拉图有关学说的一种粗浅的误解;耶稣的格言“富人进天国是何等地难啊”也是对柏拉图有关学说的一种歪曲;基督教信仰神在天上是对柏拉图思想的一种误解;撒旦这个迷惑人的观念是对古代作家,如赫拉克利特、斐瑞居德和荷马,早已暗示过的“神的隐喻”(the divine enigmas)的一种误解,在有关提坦、奥西律斯(Osiris)、泰封(Typhon)的神话传说中,以及泛雅典娜节的活动中都有关于撒旦的象征。基督教的道德学说是从其他哲学家那里借用来的,“不包含任何令人感兴趣的新东西”。还有,“神的国”(the kingdom of God)这个概念取自柏拉图的“神是万物之王”。甚至他们给耶稣加上的“神子”这个头衔也来自古人把这个世界称作神的孩子。有关七重天的基督教信仰完全是从密色拉秘仪中剿窃来的。基督教把天当作天堂所在地,这种观念来自古代所谓“福岛”(the Tslands of the Blest)或“厄流西原野”(the Elysian Fields)。基督徒说神是灵,这只不过是从斯多亚学派那里借用来的东西。基督教关于大洪水和通天塔的故事都来自荷马。他们关于不与邪恶对抗的教导是对柏拉图思想的剿窃。

不错,对照基督教的圣经与希腊的宗教、神话、哲学,两者间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基督教的作家和他们的对手对这些相似之处都感到震惊,但他们对这类现象的解释是截然不同的。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答案当然是希腊诗人和哲学家知道圣经,因为旧约中的先知们的生活年代早于希腊诗人和哲学家。殉道者查士丁就指出过:“摩西早于希腊作家”。然而凯尔苏对这种说法提出责难。他的解释正好相反,不是柏拉图读过摩西的书,而是耶稣读过柏拉图的书,保罗研究过赫拉克利特。尽管基督教的信仰与希腊人的思想有一些共同点,但基

篇二:基督教的起源、发展与影响

摘要: 基督教最早起源原因基督教的起源、发展与影响

基督教发展过程

基督教的教义及《圣经》

基督教的社会影响及作用

主题词:基督教 起源 发展 圣经 社会影响

当代世界的宗教很多,基督教、佛教、道教、东正教等等,每一个宗教都有自己独特的教义,当然其发展史也不尽相同。而在这众多宗教当中,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一个,它的教义传遍世界,教众也分布在各个国家,无异于是当今世界第一宗教。

这个庞大的宗教,其起源和发展也历经各种波折。起初,基督教是犹太教中的一个教派——拿撒勒派。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犹太教教徒们通常都以弥赛亚降临说作为思想武器去反对罗马统治的起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罗马征服耶路撒冷以后,犹太教内部由于对罗马统治和人民起义持不同态度而形成撒都该派、法利赛派、艾赛尼派、短刀党(西卡尼派)、奋锐党等不同派别,原始基督教的伊便尼派、拿撒勒派等就与其中的艾赛尼派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和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派别因反对处于犹太教正统地位的撒都该派和法利赛派而被斥为异端,从而最终演变、发展成一种新的独立的世界性宗教—

—基督教。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Jesus)。耶稣是上帝耶和华之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母亲名叫玛利亚,父亲叫约瑟。玛利亚未被迎娶前,圣灵降临在她身上,使她怀孕。约瑟一度想休了玛利亚,但受了天使的指示,仍把她娶了过来。耶稣三十岁时受了约翰的洗礼,又在旷野中经受了魔鬼撒旦的诱惑,这一切坚定了他对上帝的信念。此后,耶稣就率领彼得、约翰等门徒四处宣传福音。耶稣的传道引起了犹太贵族和祭司的恐慌,他们收买了耶稣的门徒犹大,把耶稣钉死在了十字架上。但三天以后,耶稣复活,向门徒和群众显现神迹,要求他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宣讲福音。从此,信奉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把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产生之初只是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犹太教宗派,它的成员以真正的犹太教徒自命。从l世纪中叶起,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犹太人被吸引到基督教的社团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义、组织制度和礼仪等。这样,到2世纪中叶,基督教社团已从没有自我意识的初期阶段发展成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具有独立形态的基督教会。

早期基督教曾受到罗马皇帝的残酷迫害和镇压。直到当罗马对基督教的镇压显然徒劳之后,帝国的统治者开始认识到任何以强力消灭基督教的企图都是不现实的;而且要有效地控制帝国,都必须首先维持和基督教会的和平。于是,继311年的《宽容饬令》规定停止迫害基督教之后,313年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又颁布了著名的《米兰敕令》,宣布承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的合法地位并可与所有其它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罗马统治者开始大力扶植基督教,并逐步使其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之后

在392年狄奥多西一世公布法律禁止在任何场所向异教神诋献祭,同时规定基督教为唯一合法的宗教。因此,这一年一般被看作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开始。

然而,基督教内部东、西方教会之间的分歧日渐增大,文化传统、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不断促使两大教会不断分裂,但最根本的直接原因则是双方领导集团为争夺教会的最高统治权不断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基督教在1054年彻底分裂。东部教会标榜自己的“正统性”被称为“正教”,又因是东部教会,所以又称“东正教”,而在崇拜仪式中要用希腊礼仪,所以又称“希腊正教”。西部教会则强调自己的“普世性”,被称为“公教”,因为其领导中心在罗马,所以又称“罗马公教”,汉语译作“罗马天主教”。

基督教有六条基本教义:

1、三位一体:基督教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认为上帝就其本质而言只有—个,但是具有三个位格:

圣父,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独一无二的、无所不能的上帝,创造有形、无形的万物的上帝”;圣子,即耶稣基督,是“独一无二的主,为圣父所生”,“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凭着他而受造的”,他“为拯救世人而降临,取肉身成为世人”,“将来必再降临,审判活人死人”;圣灵,“是主,是赐生命的,从父出来(西派教会主张“从父和子出来”),与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荣”。

这三者虽非一位,却不是三神,而是同具—个本体的独一无二的真神。

2、上帝之创造:亦称“天主之造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上帝所创造的。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也称为“六日工程”。

3、道成肉身:基督在创造世界之前便与上帝同在,即上帝的“道”,也称逻各斯。因世人犯罪无法自救,上帝派遣他来到人间,通过童贞女玛利亚而取肉身成人,即耶稣基督。

4、原罪:人世苦难的根源,即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除原罪外,每个人自己违背上帝的旨意所犯的罪则称“本罪”或“现犯罪”。

5、救主与救赎:基督教称耶稣基督为“救主”或“救世主”,认为耶稣降生是为了拯救相信他的人摆脱罪恶,得到永生。

6、天堂和地狱:基督教传统教义认为,现实世界是罪恶的渊源,人在这个世界中的苦难是无法摆脱的,只有相信上帝和其派来的救主耶稣,一切顺从上帝的安排,死后灵魂才能升入天堂,否则在末日审判时会被投入地狱。

基督教的教义可归纳为两个字--"博爱"。在耶稣眼里,博爱分为两个方面:爱上帝和爱人如己。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爱上帝是指在宗教生活方面要全心全意的侍奉上帝。基督教是严格的神教,只承认上帝耶和华是最高的神,反对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对宗教生活上的繁文缛节和哗众取宠。"爱人如己"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它的要求是:人应该自我完善,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忍耐、宽恕,要爱仇敌,并从爱仇敌进而反对暴力反抗。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才能达到博爱的最高境界--爱人如己。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圣经》中记述的都是上帝的启示,是基督教徒信仰的总纲和处世的规范,是永恒的真理。《圣经》分为《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两部分。《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耶稣对他的某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不同于犹太教的看法,并做出了解释说明,作为自己信仰的一个重要依据。《旧约》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历史书和杂集四类,共39卷,其中记录了天地起源、犹太人的来源和历史以及古代犹太人的文学作品。《新约》包括福音书(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历史书、使徒书信和启示录四类,共27卷,其中主要记述了耶稣及其门徒的言行,在《启示录》中,还记述了基督教对末日审判的预言。

基督教内分有几大主要教派:

天主教:天主教亦称“公教”,,因为它以罗马为中心,所以又称“罗马公教”,有时亦被称为“旧教”,以区别于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信奉天主圣父、圣子、圣神(即圣灵),也信奉圣母马利亚。其信徒相信圣父创造天、地和人类;圣子道成肉身,为救赎人类而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后又复活、升天,将来必再降临,审判世界,圣神从圣父、至子出来圣化人类;而教会则为耶稣基督所建立,有权赦免世人的罪等等。天主教有一套严格的教阶体制,主要表现在其神品方面,它分为七品:司门员(一品)、诵经员(二品)、驱魔员(三品)、襄礼员(四品)、副助祭(五品)、助祭(六品)、司祭(七品)。前四品为低级神品(亦称小品),后三品为高级神品(亦称大品)。此外,其教阶制还包括神职中的主教、大主教、都主教、枢机主教(红衣主教)、宗主教、教皇各等级。罗马教皇神圣不可侵犯,并严格划分教士和俗人的界限,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结婚。

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大部分东派教会自称“正教”,正教不接受罗马教皇的领导,只承认他是“罗马主教”和“西部教会的牧首”。自有一套教阶体制,实行牧首制,其神品分为黑白两种。除主教外,一般神职人员可以婚娶。

正教比较拘泥于古代基督教会的教义和礼仪,强调与神交通的神秘意义和礼拜活动的神圣气氛。教堂布置得庄严、华丽,挂满了圣徒像。

新教:又称“更正教”。最初脱离天主教的新教派系包括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圣公宗,后来从小又陆续分化出更多的宗派。目前新教内主要有六大教派:路德宗(信义宗)、长老宗(加尔文宗)、圣公宗(安立甘宗)、公理宗、浸礼宗、循道宗(卫斯理宗)。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小教派与教会,如教友派、五旬节派、奋兴派、基督复临派、救世军等。这些宗派统称为“新教”。新教以《圣经》为信仰的最高权咸,不承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也不接受罗马教廷

篇三: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近代西医教育

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近代西医教育

摘 要: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基督新教取得了在华传教的特权。从此,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他们除了从事宗教活动外,还在“西学东渐”的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的作用。行医与办学是早期来华传教士使用的两种十分有效的传教手段。西医得以经传教士之手传播至中国,同时,西医教育也随着教会医院的增多和西医医生需求量的加大而逐渐兴起。其中,由各差会派遣的“医药传教士”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身兼“牧师”和“医生”双重身份。行迹所至,施医济药,兴办医院和学校,从此,开了西医教育的先河。

关键词:基督教 传教士 医疗事业 近代中国

两次鸦片战争后, 传教士凭借着《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取得“外国传教士可以在中国自由传教”的特权。但是,鸦片贸易、殖民战争、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的心理投下巨大的阴影。传教士在中国的宗教传播遇到了强烈的抵制和抗争。上至皇室贵族,下到乡绅村妇,无不对基督教充满了仇视和疑惑。因此, 选择医药和教育作为传教的主要手段,以平息民众和笼络人心,便成为基督教会首选的“最佳”传教良方。传教士通过“借医传教,以医促教”在直接、间接方面对于基督教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对中国近代西医及西医教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西医教育的推动方面进行探讨,以进一步加深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一、十九世纪基督教传教士在医学及其医学教育方面的发展与贡献

中国近代医学及医学教育,始于基督教新教的传教士。1807年,英国伦敦会派遣罗伯特?马里逊(Robert Morison) 来华传教,他最早用“施医赠药”的方式布道传教。1820年他在澳门开设中医诊所,为下层百姓治疗。

第一位来华的美国新教传教士裨治文(E?C?Bridgman 1801-1861),1830年受美部会派遣来华传教。他深受马礼逊“医药传教”的影响,呼吁差会派遣更多的传教医生来华。在广州组织四个宗教团体,对新教传播影响重大。其中,“中华医药传教会”的成立,对推动基督教差会更积极地派遣“医务传教士”(medical missionary)来华传教影响至为深远。1834年,美国海外布道会首次派遣医药传教士伯驾来华(Pater paker,1804-1888),使西医入华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①

伯驾是第一个赴华的美国传教医生,他27岁毕业于耶鲁大学,后入神学院接受神学和医学训练,1834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同年来华。1835年11月在广州十三行的新豆栏街开设了一所眼科医院(又称新豆栏医局),免费治病。②尤其以医治白内障等眼科或外科病症见长,施以手术可使患者重见光明,这使伯驾的医局深受中国人的信任和欢迎。他还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医学发明,运用到外科手术之中。1846年美国杰克逊(Jackson)和莫顿(Morton)刚发明乙醚麻醉法(ether anaesthesia),1847年伯驾就已经在广州眼科医局使用这项新

技术了。③

1838年2月,裨治文、郭雷枢、伯驾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医药传教会”,在成立宣言中声称:“本文的宗旨,如同在成立会上通过的决议中指出的,是鼓励在中国人中间行医,并将赐予我们的科学、病例调查和不断鼓舞我们的发明等有益的知识一部分给他们分享。”④显然,成立该会的目的是致力于医药和传教的结合,因为医药能够更有效地为传教开辟道路。同时,表明教会利用西方近代科技手段,和医学融合一体,作为传播宗教的重要举措。

鸦片战争之后,在“中华医药传教会”的推动下,西医以更大规模、更系统的传入中国,以五口通商的城市为主,建立医院、编译书籍和传播西医知识。其中,在医药传教方面作出较大贡献的是著名传教医生嘉约翰(John Glasgow 1824-1901)和他创办的博济医院(Canton Hospital)。

嘉约翰是美国长老会(Presbyterians)传教士,1847年毕业于费城杰佛逊医学院。1854年受教会委派来华,在广州眼科医局协助伯驾工作。1855年伯驾出任美国驻华外交官后,眼科医局由嘉约翰全面负责。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眼科医局毁于战火,1859年,嘉约翰用募集到的捐款在广州另辟新址设立了一家新医院,定名“博济医院”。这是中国最早的医科完整的教会医院。嘉约翰担任院长44年,直到1899年卸任。不仅在广州设有总院,还在广东的其他地区设立分院,既便于下乡传道,又能沿途施医给药,可谓一举二得。该医院以专治眼科和外科手术最为擅长,曾经成功施行过结石手术、卵

巢囊肿切除手术和肿瘤切除手术。1898年,又建立中国近代第一家精神病医院,即“花地医院”,用西医的心理和药物疗法治疗精神病患者。同时,博济医院还兼有刊印医书和编译医学教材的功能。1871年,嘉约翰翻译的系统介绍西药种类、制法、功效及用途的医书《西药略释》,由该院刊行。⑤

嘉约翰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开创了西医教育之先河,创办医校,培养西医。 早期阶段,为了医务的需要,传教士往往采取招收中国学徒的方式,传授一些浅显易懂的医学知识,以培养助手为目的。马礼逊、利文斯敦、伯驾等人都曾有过训练华人做医务助手的教学经历。不过,规模很小、没有系统地讲授西医学基础理论,所以,谈不上正规的近代西医教育。据美国医生尼尔(James Boyd Neal)在1879年的调查,当时在华的教会医院中,有39所兼招生徒,其中5所超过10人,其余为2-6人。⑥这种以教会医院为依托、医生兼授生徒、医院兼办学校的做法,被后来的传教差会接受并延续下来,成为中国近代西医教育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办学模式。

博济医院附设的医校,即“南华医学校”,始于1866年,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教会医学校。医校初创时专收男生,1868年只有12名学生,1879年命名为“南华医学校”,1898年,在校学生增加到37人,并首次招收女生,1914年又附设护士学校。开创了中国西医护理教育的先河。1917年,该校由基督教博医会接管,1930年并入岭南大学。南华医学校的兴办,标志着近代西医教育体制传入中国。

二、二十世纪初社会环境的变动与基督教策略的调整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的前20年,是中国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动的年代,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冲突加剧,对基督教的宗教传播和长期以来在华形成的教会利益,构成强烈的挑战,这些都促使基督教差会进行策略上的调整与变化,以更加适应中国社会。而教会策略的变化,加上西方国家出现新的宗教传播运动,由此带来新的方式与途径,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教会在中国从事的各项事业:如教会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等等。同时,这种新变化进一步推动了20世纪初期基督教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一是:处理好教会与教民之间、教会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关系与诉讼纠纷,尽力避免直接插手和干预地方政治与司法事务。如1903年,《教务杂志》转载了英国公使萨托发给各地差会的训令,严禁传教士到官府替教徒申述。而要通过领事官员与中国当局交涉。

二是:加强基督教差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基督教差会在组织上和天主教有很大的不同,各差会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各自划分传教区域,在行政上、经济上都是独立行事。办学规模小且资源分散,不利于教会势力的整体扩展。1922年,在上海召开“全国基督教大会”,共有70多个在华差会参加。提出了“本色教会”的主张。会议成立“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发布中国传教调查书《中华归主》,这标志着基督教在华传教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基督教做出联合与协作的决策,直接影响和推动了20世纪初期

篇四:论基督教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冲击

论基督教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冲击

指导老师:崔文东 大学中文B5 114020202 陈翊嘉

公元七世纪时,基督教首次传入中国。此后基督教几经波折,终于在元朝盛极一时,然而随着元朝的灭亡又销声匿迹。近代西方宗教再一次传入中国并取得发展,不能不提利玛窦的功劳。利玛窦是一位意大利传教士,他有才华器量,同时又精通中文,因此他的传教事业相比其他传教士要顺利得多。据历史记载,利玛窦来传教,颇有几分弥赛亚情结,比如他曾经自称:“我们耶稣会同人依照本会成立的宗旨,梯山航海,??做耶稣的勇兵,替他上阵作战,来征讨这崇拜偶像的中国。??发动者精神战争的第一人,便是本会的沙勿略神甫。??”1利玛窦怀着从精神上征服异教徒的理想来到中国,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这一条路并不平稳,至少不如他想象中那么平稳。1584年9月13日他谈到:

“??除去从远古流传的教门以外,在中国还有三种不同的教派,内中以儒教最为通行,大概这些崇奉儒教的学者,都不信灵魂不死,并且不信有鬼神。他们只知道尊敬负载养育人类的天地,并不盼望得到天堂上的幸福。”2

利玛窦的感叹可谓一针见血。基督教从传入中国大地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与这块土地上的文化传统一起,分享许多恩怨情仇。

基督教广场舞中华兴起

(一)基督教与儒教思想观念的异同

天主教和基督教虽然组织方式不同:天主教受着罗马教廷的管理,基督教相对而言较为独立;但是它们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那就是它们都规定教徒必须信仰上帝和永生,同时对救世主耶稣基督也要怀有类似的信仰。因此,为了方便文章的讨论,我们在接下来的章节里将天主教和基督教统称为“基督教”。

基督教起源于受罗马统治下多灾多难的叙利亚,因此,它在诞生之初就带有很强的出世信念。基督教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一个主宰一切的上帝,人们应当对他深信不疑,并且多做善事以消弭自己与生俱来的“原罪”。但是它同时又认为人是不可能完全消除自己的“原罪”的,于是就又有了救世主耶稣代人类受过之说。基督教还强调灵魂不灭,认为人是有灵魂的,那些做了善事的信徒,死后灵魂将会升入天国,享受无尽的快乐;而那些作恶的人,死后灵魂将会堕入地狱,受到万劫不复的惩罚。灵魂不灭说将基督徒的生活重心由尘世转向了一个只在信念中存在的天国,信徒在尘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使灵魂能在死后升天。因此基督教1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相对而言是较为出世的,它尤其强调忍耐与博爱:“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有人夺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去。??”3除此之外,基督教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戒律,其中最著名的是摩西十诫,它的第二条是:“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基督教是带着这样的教义进入中国的,那么,中国主流文化传统儒家文化,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呢?

儒家文化与基督文化的最大不同,或许就在于它并不主张有灵魂,也因为如此,人在尘世就必须好好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不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天国,而是为了一种顽强的信念,这种信念认为,通过刻苦地修炼自身,一个人最终可以达到“至善”的境界,使万民相安,与天地同存。就是对于所谓的“鬼神”,创始人孔子也抱着谨慎的态度:“子不语怪、力、怪、神。”“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4因此,在虔心信奉儒教的中国,要使一个正统知识分子相信有鬼神已经是难上加难,何况是一个上帝呢?有些人认为上帝与儒家所指的“天”类似,这其实是片面的说法。基督教的上帝是天地的主宰,世间万物都起源于上帝,并且上帝可以作出道德裁判;而儒家并不认为“天”是万物的本源,一个义理化的“理”才是万物的本源,类似于现代所说的“自然规律”,而且顺应天意并不一定意味着道德高尚:这两者之间是没有直接联系的,顶多是为人的行为赋予了一定的正当性而已。不仅如此,儒家将孝道作为一切道德的基础,因此祭祖祭孔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受到相当多中国人的信奉。而对于这种习俗,基督教是完全禁止的,因为它与摩西十诫第二条相悖。

因此,当基督教进入中国时,注定会遭遇中国文化传统的敌视,中国文化传统也注定会经受基督教对它的挑战。

(二)国人对于基督教的排斥

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与中国人发生思想观念上的冲突,于是将基督教义加以修改,添加了不少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容。如他所写的《天主实义》中就有这样的3

《圣经·路加福音》6:27、6:28

语句:“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中庸引孔子曰:‘社交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历观古书,而知上帝与天主,特异以名也。”他在向万历帝传教时也说:“上帝就是你们所指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5他深知,如果不将基督教义加以改动,别说在中国老百姓中传教,就是在士大夫阶层中传教,都几乎不可能。此外,他还作出明确规定,允许中国教徒保留他们的大部分习俗,包括祭祖祭孔。尽管利玛窦已经作了如此让步,国人对于基督教的敌意还是不可避免地爆发出来,直接导致了1616年的南京教案。

南京教案发生时利玛窦去世不过六年之久,继掌教务的龙华民开始完全禁止教徒参加各种祭祖活动,因此激起了相当大的反教思潮。其中,黄贞写《破邪集》加以攻击,认为基督教破坏中国伦理纲常;礼部尚书沈隺上疏《远夷阑入都门暗伤王化》,要求禁绝基督教,理论依据是尚书、尧典、舜典:“??未闻有七政而可各省为一天者。今彼夷立说乃曰七政行度不同,各自为一天。??其为诞妄不经,惑世诬民甚矣。”6除此之外,沈隺还抓住祭祀祖宗这一要害问题进行攻击,使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共鸣:“臣又闻其诳惑小民辄曰,祖宗不必祭祀,??今彼直劝人不祭祀祖先,是教之不孝也。由前言之,是率天下而无君臣,由后言之,是率天下而无父子。何物丑类,造此矫诬!盖儒术之大贼,盛世所必诛??”7从中可见儒生对于基督教排斥之激烈,更可见基督教教义对于中国文化传统冲击之激烈。中国自古以来并不缺少外国传入的宗教,但是如此直接地抵制中国文化传统的宗教,除基督教外还从来没有第二个。基督教所宣传的“博爱”,直接对儒家强调等级制的“仁爱”观念造成了冲击;基督教所宣传的父子分居,直接对儒家强调的“孝悌”之道造成了冲击;基督教所宣传的摩西十诫,直接对儒家强调的祭祖之礼产生了冲击??凡此种种,都造成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国人反基督教的种子从此种下。

鸦片战争之后,国人越来越将基督教视为外国侵略势力的代表而加以攻击,但这其中夹杂着很多的民族情绪,而与基督教和文化传统的内涵冲突无关,因此本文不加以讨论。

(三)基督教的“本土化”及其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督教在中国的推广过程中,外国传教士始终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外国传教士不仅垄断了对于教义的解释权,更垄断了中国教会事务的管理权。就算有宽容中5

6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42页

7 《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43页

国文化传统的教士,那也仅占极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传教士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态度是敌视的。如一位外国传教士所说:“吾非除旧何由布新?欲求吾教之兴,必先求彼教之毁。”8因此,如果要改善中国文化传统与基督教的水火不容的局面,非由中国教士担此重任不可。一来中国教士自小浸淫于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于中国文化传统有着天生的包容性;二来由中国教士主导对于基督教义的解释,更能引起同是中国人的民众的认同;三来由中国教士管理教会,正可以与外国势力撇开关系,将外国势力如罗马教廷对本土教务的干涉减到最低程度。

随着中国基督教会自立的呼声越来越高,1906年,俞国桢等爱国教徒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耶稣教自立会”。1906年出版的《中外日报》刊载了这个重要的事情,其中有提到他们的主张:

“??宗旨:本会既命名自立,凡事不假外人之力,俾教案消弭,教旨普传,及调和民教,维持公益,开通民智,保全教会名誉国家体面为目的。各会华教友无分彼此,不限区域。以期联合同志,鼓舞自力之精神,建立自强之基础。

记者按:耶稣之流行中国,近已如百川之东注,非复人力所能阻止。吾人对于耶教,当视为世间宗教之一种。故不必存震惊之意,亦不必存阻止之思。惟与其中西人深入内地传教,则诚不如由华人自行传教之为愈。传教者既为华人,则同居天覆地载之中,即同在中国子民之列。即猝有事故,要非他国所能干预。而割地失权偿费赔款之事,应可不致再见。识时者忧国家之多故,为未雨之绸缪,将以惩前毖后,正本清源,则自立会之设,应亦未可缓耳。”

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的开端。从此,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就走上了两条不同的轨道,一条轨道由外国传教士主导,另一条轨道则由中国传教士主导。前一条轨道在建国之初就完全断裂了。公安部门于1951——1953年间,先后把外国传教士全部驱逐出境。至此,中国基督教的本土化才完全胜利,它除去了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中的一大障碍:民族认同感的缺失,而民族认同感又是外来宗教在本国存活传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只要国人能够从心理上接受一个由中国教士主导的外国宗教,那么,对于这外国宗教教义,也就会少了许多违和感,而违和感又是由生长其中的文化传统引起的。因此我们认为,基督教本土化运动缓和了基督教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冲击。

(四)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共存现状

查看过史料的人可能都会对下面这一条史实感到疑惑不解:相比建国前基督教在中国与文化传统势不两立的局面,建国后两者似乎都变得更宽容了,能够在一起共存了,还有不少

人皈依基督教。其实,这背后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宗教宽容的国家,表现在多种宗教能够并存于中国,甚至并存于一个人身上。在中国,做一个多神论者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既信奉佛教又信奉道教;一个人可以既为佛祖敬香,又在天师的感召下打坐修行。或者不能说中国是一个宗教宽容的国家,而应该说在中国,几乎没有纯粹的宗教。中国人对于各种超自然的宗教,其态度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多少诚笃的信仰,只是为了实用做一做表面功夫而已。就如同帕斯卡赌注描述的那样:“为什么说相信上帝存在更大的好处呢?因为在人相信接受上帝存在的前提下,如果上帝存在,人就能上天堂,如果上帝不存在,上帝的相信者与非相信者得到同样的结果,但如果上帝存在,人却没有接受上帝,人就失去了上天堂的一切机会。”在宗教失灵的极小风险和灵魂升天的近乎无限的回报下,人一般都会信仰宗教,但不会从根本上认同它的教义。在中国,除一般为了解决生活问题的僧侣、道士外,没有人真正信奉佛教或道教。至于人民举行佛教或道教的仪式,都是出于恐惧或诱导。基督教也不能幸免。故虽然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文化传统一直磨擦频频,但终究能够在中国立足和发展,且不至于对文化传统冲击太过。这是基督教能做到与文化传统并存的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的发现是受了下面这一段话的启发:“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洋教与中国社会的矛盾的全部内容,那就是:仰仗强权侵略的基督教文化与遭受强权侵略的儒家文化的冲突。在这里,只要中国还在遭受着强权侵略,洋教与中国社会的矛盾就不会向非对抗性转化,更不会消失;同样,只要儒家文化尚在中国占统治地位,洋教与中国社会的矛盾就不会向非对抗性转化,更不会消失。”9建国以后,强权的侵略已经被基本扫除,基督教也基本完成了本土化,那基督教是否就因此能够跟文化传统共存了呢?不,除了这一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新文化运动,以及建国后的几次大规模文化运动中,中国的文化传统遭到了沉重打击,以至于在50—70年代这三十年的时间内,中国大陆的文化传统几乎断层,改革开放后文化传统才逐渐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已经远远不能达到鸦片战争前那种占据绝对统治的地位了。相应的,文化传统已经不再有足够的影响力,去发动一场针对基督教的战争了。而基督教经过本土化改造,其内涵也更加适应了中国的现状,不再像以前那样屡屡对文化传统构成挑战。所以,原本互为劲敌的两大文化,一个经过了本国人改造,另一个遭受了本国人的重创,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基督教和昔日的文化传统了。也正因为如此,两大文化在建国后才能和平共存。

篇五:广场舞比赛主持词

2015年双溪桥乡群众广场舞大赛交流赛主持词

一、开场语: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亲爱的父老乡亲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金秋送爽欢送炎炎夏日,瑞气高照喜迎国庆佳节。

女:乘着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东风,踏着双溪桥乡创建富裕、文明、卫生乡镇的节奏,带着对美好双溪梦的憧憬,我们舞动金秋、欢聚一堂。

男:今天,在全国人民喜迎祖国66周岁生日之际,我们在此隆重举办双溪桥乡“ ”群众广场舞汇演。本次汇演由双溪桥乡党委政府主办,乡文化站承办,以及10个村的党支部、村委会的大力协助。

女:本次活动旨在以文化为引领,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经过精心筹备,今天共有?支代表队,?多名群众为我们带来精彩表演。

男:本次活动得到了全乡各村干部、各乡直单位负责人的广泛关注,他们亲自带队,广大群众热情响应,充分体现了党的文化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是全乡精神文明建设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示。同时,本次活动也得到了区文化局等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上级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到了活动现场,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

..........................................................

下面,有请双溪桥乡党委书记王吉兴同志致辞...........

本次活动得到了区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面有请..........

女:今天的双溪桥将是舞蹈的世界,音乐的海洋。父老乡亲们,兄弟姐妹们,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拍跳起来,随着舞蹈的节奏扭起来。 女:(总结领导的话语,并表示再次感谢)今天的广场舞交流赛共分为两轮,第一轮比赛的场次顺序依次为徐术坡代表队、双溪桥代表队、孙阳坪代表队、昌溪代表队、高坪代表队、陈家山代表队。第二轮比赛场次顺序依次为双溪桥代表队、陈家山代表队、昌西代表队、高坪代表队、孙阳坪代表队、徐术坡代表队!

男:接下来由我为大家介绍本次比赛的规则。本次比赛共有24个参选节目,共设 一等奖, 个二等奖, 个三等奖, 个优胜奖,其中中场节目和个人节目不参与评奖。评分标准为20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评分标准取平均分。 女:今天的双溪桥将是舞蹈的世界,音乐的海洋。父老乡亲们,兄弟姐妹们,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拍跳起来,随着舞蹈的节奏扭起来。

女:那么在比赛之前有请欣赏由贵凌等带来的《吉他弹奏》,掌声响起来!

男:听完了悦耳动听的吉他弹喝,接下我们有请来双溪桥中心校的美

女音乐老师黄灼为大家倾情独唱!大家掌声在哪里!

女:双溪桥山美人美情更美,接下来有请欣赏来自董家山的杨孙赫先生为大家带来的独唱《番茄狂想曲》,大家敬请欣赏!

三、节目语:

(上半场)

女:锻炼身体,愉悦心情,广场舞陶治了我们的性情。

男:丰富自我,活跃氛围,广场舞增添了社区的活力。

女: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唱我们动听的歌;今天我们心情舒畅,跳起我们优美的舞。

男:徐术坡村土地面积9.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9亩,594人,下辖6个村民组。以驻地徐术坡村命名。奇花异木徐术坡,高山流水待君来。徐术坡人民竭诚努力奋斗、共创未来。接下来请欣赏由徐术坡代表队带来的广场舞《摆手舞》,请徐术坡的《大理三月好风光》做准备、 大家掌声雷动起来。

女:舞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犹如婉转悠扬的牧笛在辽阔的高原上荡漾,叙述了人们对漫山红遍的山丹丹花开的赞美和乡土风情的思念。山丹丹花开在哪里?四?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菘谏嚼铮路菽兀克谖颐墙裉斓囊帐跷杼ㄉ稀G胄郎陀删欧逭虼矶哟吹墓愠∥琛渡降さたê煅扪蕖罚粕谀睦铩?/p>

男:双溪桥乡地处张家界市永定区东南部,成立于1953年,全

乡土地总面积69.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28亩,总人口1867户、孙阳坪、徐术坡、高家溪等10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近年来,通过双溪桥乡党委、政府紧扣经济建设一个中心,闯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烟叶生产、巩固退耕还林及林业成果、扶持建立特色家业产业基地、扩大种植规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五大路子,实现了全乡经济的快速增长。接下来请欣赏由双溪桥代表队带来的广场舞《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过河》掌声送给他们。

人,下辖9个村民组,以孙、杨两大姓居此坪命名,故名孙阳坪。 女:好诗好画好山水,乡曲乡音乡情美 !一首动听的《红红线》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今天我们就迎来了孙阳坪代表队为我们带来的广场舞《红红线》《山歌好比春江水》,大家掌声欢迎。

男:请评委为1号徐术坡代表队亮分。

女:请评委为2号双溪桥代表队亮分。

男:请评委为3号孙阳坪代表队亮分。

男:依次公布1——3代表队最后得分。

(报分、亮分主持词略)

女:昌溪村驻昌溪塔,土地面积1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3亩。

潺潺的溪水,律动的歌声,婀娜多姿的舞步,处处都弥漫着昌溪人爱乡的情怀。接下来请欣赏由昌溪代表队为大家带来的广场舞《你潇洒,我漂亮》 《为你跑成罗圈腿》,大家掌声欢迎!

男:高坪村土地面积3.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7亩。651人,下辖7个村民组。全村集中地势像一个高的圆坪,故名为高坪。文化大繁荣,经济大发展,生活大丰富,这些都为终南古镇经济腾飞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请欣赏由高坪代表队带来的广场舞《哑巴新娘》《对花》,掌声雷动起来。

女:不知道有多少人心中都埋藏着一个梦想,那里铺满着美丽的草原,牧马和羊群在中间穿过,蓝色的天空飘着白云朵朵。寂静的时候让我们来听听这首歌吧,歌曲展现的特有的纯天然的草原之声,演绎出来的草原人独有的汩汩而流的情感,更是打动了当时许多向往草原的人们,也感动了许多热爱草原歌谣的人。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由楼观镇代表队带来的广场舞《想西藏》,掌声在哪里。

男:陈家山村土地面积为5.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6亩,713人,下辖8个村民组。以姓陈农户最多,故名。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由陈家山代表队带来的广场舞《中华全家福》《心甘情愿》,掌声送给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