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萧山天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30:29 字数作文
萧山天气字数作文

篇一:2015杭州萧山机场机场巴士时刻表

杭州萧山机场巴士时刻表(最新最全)

杭州萧山机场巴士候车室位置

机场巴士候车室位于机场候机楼到达厅14号门

篇二:萧山气候与气象灾害特征(最终稿)

气象信息呈阅

2011年12月9日 萧山区气象局 萧山气候与气象灾害特征

萧山区境内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具有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气候特色。我区春季一般始于3月,低温多雨,冷暖起伏,天气多变;夏季始于5月下旬至6月初,前期梅雨季节,闷热潮湿多暴雨,后期出梅,晴热少雨多高温;秋季始于9月下旬至10月初,前期晴暖多雨,后期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区境内地势西高东低,温度、雨量等气象要素时空分布不均,立体气候较明显。

萧山境内气象灾害种类较多,台风、暴雨、大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时有发生,由气象条件引发的城市洪水、山洪、农村渍涝、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农业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也较为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的强度和影响程度不断加大,我区每年造成的损失都在2~5亿元,占当年GDP的1%左右。

一、萧山气候特征

1、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萧山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440.6毫米,南部低山丘陵和钱塘江河口平原地区年降水量在1300~1700毫米,中部平原地区1200~1500毫米。

每年5~9月为萧山主汛期,汛期平均降水量为801.8毫米,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6%。6月中旬~7月上旬为梅雨期,降水集中,平均梅雨量为256.5毫米,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8%;8~9月为台汛期,平均降水量292.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0%。

图1 萧山气候特征概况

图2 萧山年降水量距平趋势图

2、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萧山常年平均气温16.8℃。受地形、地势及水域影响,各地气温高低分布不同,其中南阳镇赭山、瓜沥镇以东的滨海平原,地形向东敞开,年平均气温17.2℃以上,是热量条件最优,无霜期最长,越冬条件优越的气候区;中部水乡平原,介于南北之间,热量条件较优;南部低山丘陵区,年平均气温16.3℃以下,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平均垂直递减率为每百米降0.45℃,组成复杂多样的立体小气候。

萧山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温差大,其中1月最冷,平均气温4.5℃,7月最热,平均气温28.9℃。春季冷暖起伏较大;夏季初夏高温高湿,盛夏晴热少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晴朗寒冷。

图3 萧山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

图4 萧山1~12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分布图

3、光照充足,立体气候明显

10℃积温及持续日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热量资源和农业气候资源的一个重要指标,全区稳定通过10℃的活动积温平均为5900℃左右,热量资源较优越,大部分地区终年可进行田间作业。稳定通过10℃的活动积温在2000年~2007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9年、2010年略有减少。

我区南部山区的气候打破了地带性分布,呈垂直变化,立体气候明显,是我区东部平原单一气候的有益补充,有益于发展山区立体小气候资源,服务于经济生产。

此外,我区湿地小气候、森林小气候、丘陵小气候、河网小气候等也非常典型,太阳能、风能及空中云水资源较为丰富,有较好开发前景。

图5 萧山稳定通过10℃的积温变化趋势图

二、主要气象灾害

我区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共有近13种,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95%,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大风、雷电、高温热浪、低温冰冻、暴雪等,另外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以及农业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气象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也时有发生。

1、台风

萧山区处于浙江北部沿海区域,地处杭州湾喇叭口西端,受台风影响较为严重,其东部滨海区域是杭州全市台风最先影响的区域之一。两类台风对萧山影响最为严重,一类是在浙江沿海登陆且西北行正面影响萧山的台风,另一类是台风倒槽与冷空气相结合影响浙江的台风。一旦遭受台风影响,易发生连锁性灾害,即洪涝、山洪和地质灾害、风灾等数灾并发,危害较大。

篇三:萧山话简介

萧山话简介

据《萧山县志》,萧山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萧山话,有临绍小片鼻化韵丰富的特点,除萧山话外,临绍小片还包括临安、绍兴、诸暨、余姚等地的方言。萧山话以原萧山长河一带(现杭州市滨江区)语音为标准。

语音

萧山话有29个声母,45个韵母,8个声调。现在单个字读6个调的较为普遍,读8个调的人已较少。

表一:萧山话声母

塞音

塞擦音

擦音

鼻音

边音 p p’ b d t t’ g k k’ dz ts ts’ d? t? t?’ ? v f z s ? ? h m n ? ? l ?

调值

445

44

23

13

53

31

5

2 声调(二)6个调 调类 平声 上声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调值 445 13 53 31 5 2 表二:萧山话声调 声调(一)8个调 调类 阴平 阴上 阳平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词汇

萧山方言词汇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普通话同形同义的词,如 “太阳”“风”“山”等;第二类是与普通话同形异义的词,如“顺手”(右手)等;第三类是普通话里不见或偶见,而在萧山话里常用的词,如雪雹子”(冰雹),“年脚边”(年底)等。 人称代词:萧山话的人称代词是由韵母的曲折变化构成复数,单、复数的形态变化显得较为规则。

形容词:萧山方言中AAB式重叠式形容词在口语中使用很普遍。

2萧山话历史 吴语是汉语历史最为悠久的方言,其祖语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上层人士习用的汉语方言。现代的吴语,仍然保存着一些在多数现代汉语方言中已经消失的古汉语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保持了浊音和清音声母的分别,所谓“浊音”,现在吴语中的“浊音”包括“清音浊流”(分布在北部吴语区)和“真”浊音(分布在浙南)。浊音的发音需要振动声带,比如英语中的b、d、g、z都是和吴语一样的浊音,普通话的b、d、g、z则是清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萧山人学普通话特别难的原因之一,但是方言有方言的优势,有他自己的特色,尤其是萧山方言,他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特点,这对我们学习古汉语知识有相当大的帮助。 萧山方言不仅与古汉语有联系,与现代汉语也有相同之处。萧山话中的“何”(hò)无论是代人、物、事、空间,原因、目的、行为等,用法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除语音外,语义与语法结构可以说是能基本对应,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有语调有点有不同。

萧山话流行的地域不小,萧山话在浙北、萧绍平原地区都能听懂,北至上海,南到诸暨,东

到绍兴,有相当的历史性与广泛性。萧山人用萧山话沟通更直接更明了,萧山话中还有许多值得传承的谚语,有些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大家看杭州电视台把安峰的《阿六头说新闻》与翁仁康的《我和你说》搞得多红火,证明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是有它的亲和力与实际应用价值的。

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奥秘之一吧。

3萧山话案例

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有个讲方言的节目——《我和你说》,很受老百姓的欢迎,今天晚上看翁仁康《我和你说》的新闻时候,脑子里突发奇想,我们公司很多同事都不太懂萧山话,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萧山人为何不趁机写点萧山话给大家看看呢?也算是与大家在公司里的一次学习交流吧。正所谓欲做萧山人,先学萧山话。

—— 打铁书生

“庞友们,噶半哪个或,好勿啦。日早天气蛮好哒,可以出去倘一倘。” (翻译:朋友们,最近怎么样,好不好啊。今天天气很好啊,可以出去走走。)见面先问声好,也许各位看官刚读的时候会噎着,但是当你读顺以后,你就会觉得萧山话很有趣、很随和、很江南,这就是我们萧山独特的方言。

4现代萧山话传统代词系统的弱化倾向

1“何西”的淡出

综上所述,萧山话中疑问代词系统,具有其显明地方特点,但就其语义类型分工来看,“何X”和“哪X”的模式与现代汉语中“什么”和“哪”的模式很接近,尤其是普通话中“什么”用法的拓展,使得萧山话中与“什么”处于相当位置的“何西”也相应地有了类似的发展。但“何些“在萧山话中虽然语意为“多少”、“哪些”、“怎么样”但语音语调因说话背景难有规律可循,在语义上也较特殊,这种口语用法已经开始少见,一般大都用“多少”“哪些”“怎么样”来替代,语义变得单纯明确起来。

2语境依赖增强

萧山话中的疑问代词与现代汉语的词语一样,不能离开具体的语义环境或背景。如现代汉语的“我去看病”,医生说时是给病人医病,病人说时是去让医生治病。萧山话的“哪噶套”,问话人指的是“什么样”、“怎么样”,而答话人的“哪噶套”是指“这么样”、“这样子”。不结合具体的语义环境就难懂或误解其意。但在具体的语义环境下,方言障碍也就不明显了。常见的是,说土语者指着某样物品说“诺”或说“诺!来答阁里”等。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当前开放的语言环境中,萧山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沟通并没有太大困难。萧山话中一些土语色彩过重的疑问代词,在与外来人员的交往中,将趋向逐步同化,因为具体的语言环境也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分化现象突出

语言分化为不同方言是社会分化的伴随现象,方言形成以后,如果社会仍然处于不充分统一的状态,方言就一方面保持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又服从自己所从属的语言的发展趋势,继续作为该语的方言。①如上海人永远使用上海方言,杭州人始终说杭州话。由于方言是汉语的地方变体,又主要在一定区域内使用,因此也就习惯地以地区来指称。萧山的中西部以标准萧山话著称,本文的疑问代词亦以此展开分析的。而到了萧山南部,由于同诸暨一带的人缔结姻缘的较多,生活上交往较频,因而产生了萧山方言中的“亲属语言”,语言中交杂浓重的诸暨口音,这种语言现象在楼塔一带盛为流行。在楼塔、临浦两地,共同把“何”(hó)发成hè(喝)的音(后舌擦音),如“何个”(hè gé),“个”的发音短而轻,有弱化和脱落的现象。萧山东部的瓜沥、头蓬一带,也因交往与婚姻关系,融入了绍兴话的成分,也产生了“亲属语言”。语音语调中带有较重的绍兴话的口音。比较明显的“何个”发“海(háī)个”或“哈(hǒ)个”的音;

“怎么样”说成“呐(nè)噶套”或“什噶套”,把“是不是”说成“阂老”(hé lǎo)。有时还把某样东西说成“格个佬舌头”。无论萧山话怎么分化,其疑问代词系统从词汇和语法上看仍是稳定的,差别仅在语音而已。而方言分化本身,则是对语言地方浓度的稀释。

4共同语化加速

同一方言或土语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差异是方言分化,而方言的分化往往代表某一传统的方言土语的消失过程。所以从萧山话的分化现象看,其共同语化现象正在加速。经济高速发展的萧山,正在经受汉语普通话的强力冲击。然而,不少萧山人仍在使用萧山话这一现象反造成了语言交流的障碍,年龄越大交流障碍越大,年龄大小对交流的影响程度是成正比的。周恩来同志在一九五八年指出:“解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历史上空前的统一,全国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而奋斗,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使用一种共同语言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我国汉族人民中努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就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①

推广普通话,即推广民族共同语,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方言是不能用人为的力量消灭的,它只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逐步缩小自己的作用,最后趋向消亡。

篇四:杭州气候特征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按行星风系的气候分带,这里属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干旱区,但由于海陆差异及青藏高原隆起所导致的温压场的改变,季风环流改变了近地面层行星风系的环流系统,变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变干旱的荒漠景观为湿润的常绿阔叶林景观。再经过几千年的人为作用,使本区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

本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本区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阳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等温线在这里呈舌状向南凸出。长江以北,绝对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汉口曾出现-18.1℃的最低值(1977年1月30日),长江以南,多在-7℃~-10℃之间。每当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的幅度常可超过10℃,上海曾出现过两天之内气温下降25.2℃的记录。所以,本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界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个纬度。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纬度。但中国的亚热带,特别在华中区,夏季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均达28℃左右,有些地区超过29℃。5~9月常出现高于35℃的酷热天气。7~8月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温出现的频率最大,绝对高温常超过40℃,浙江的金华,湖南的安化,都有41℃以上的高温记录。4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为16℃~21℃,秋温略高于春温。

总的来说,长江中下游区冬温夏热,四季分明。一般冬长1~4个月,长江以北4个月左右,南岭一带不到1个月;夏长在4个月以上,一般由5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南部则迟至10月上旬;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各长2个月,南部可达3个月。

本区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1600 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浙江丘陵年降水量1200 mm~1800 mm,南岭山地和江南丘陵1500 mm左右,长江中下游平原1000 mm~1200 mm。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也很显著。一般山地多于平地,向风坡多于背风坡。例如安徽的屯溪和黄山,两地相距很近,而黄山的降水量就比屯溪多700 mm(屯溪1507.8 mm,黄山2263.9 mm)。罗霄山、雪峰山年降水量可超过1800 mm。

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

降水季节分配的这一特点是与长江中下游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过程密切相关的。

长江中下游区处在青藏高原的东面,冬季高空西风带南北两支急流在本区上空辐合,形成一条比较稳定的切变线,再加上南岭山地的影响,在地面层出现一条比较持久的华南准静止锋,气旋过境频繁,云雨天气特多,大部分地区12月与1月平均降水量均在40 mm~50 mm左右,2月份在60 mm~80 mm左右。从3月开始,南来暖湿气流增强,降水频度增加。3月下旬,赣南最先进入春雨期,并以此为中心,春雨渐次向西北、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图12.1.2)。大部分地区直到6月上、中旬,春雨始告结束。江南丘陵春季降水多、雨期长,大部分地区春雨从4月上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雨期长达60天。本区春雨较多,长沙、南昌等地春雨比率在40%左右,比夏雨还多。南京、上海、温州等地,春雨约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

(一)平均降水量和雨日。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年雨日130~160天 。但在环流和地形影响下,各地降水量和雨日多寡悬殊,其分布总趋势是自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自河谷平原和新安江水库区向丘陵山地递增。市域西北部、中部、西南部山区,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雨日大于160天,为多雨区。特别是天目山东西两边的市岭和双石,昱岭东北部马山,白际山东侧的陈家村、樟村、千里岗的白马、西岭和建德大坑源等地,年平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以上,雨日超过165天。临安、富阳以南沿江至寿昌盆地、梅城盆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降水量1350~1500毫米,雨日145~155天。东北部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下,雨日少于150天,为全市少雨区。萧山、余杭的滨海、水网平原,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200毫米,雨日不到140天。

(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杭州市全年有两个雨季和一个多雨时段。第一个雨季自5月初前后开始,6月底至7月上旬结束,俗称梅汛期,多由极锋(梅雨锋)北移,雨带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停滞而产生。该时段内,雨量集中,有大到暴雨出现,平均降水量350~55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25~31%。多雨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至西北部山区,平均都在500毫米以上。第二个雨季出现在8月底到9月底,因受台风或极锋南移影响所致,俗称台风秋雨期,平均降水量120~22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8—13%。多雨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和东北部平原。天目山东侧为台风暴雨的频发中心,平均在200毫米以上。此外,3~4月为一多雨时段,称春雨期,平均降水量200~30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13~23%。7、8月和10月至次年2月为两个相对干季。前一干季为盛夏伏旱期,即夏干期,全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夏季风极盛,高温少雨,除西北部天目山区和中部昱岭山区平均降水量超过350毫米

外,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为250~300毫米,东北部平原沿钱塘江河谷到新安江水库区降水量最少,平均在250毫米以下,后一干季为冬干期,因受蒙古南下的极地大陆干冷气团影响,连续五个月的平均降水量仅300~400毫米,占年总量的20~27%。

(三)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年降水相对变率。杭州市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年降水 量的相对变率(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各年降水量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为12~17%。其中临安、淳安、建德西部和西南部、萧山东部多在15%以上,其它地区为12~15%。全年各月的相对变率以3~6月最小,为25~35%,说明春雨量和梅雨量相对稳定,而常年3~6月降水量为年降水总量的一半,故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涝和湿害。7、8两月降水较少,相对变率较前期有所增加(35~50%),故易出现伏旱,只在台风降水和9月秋雨影响下,旱情才得以缓和或解除。10月至次年2月冬干期,降水多寡悬殊,相对变率最大(50~80%),常出现“燥冬”或“烂冬”年份。

(四)暴雨日的分布。除冬季外,杭州市各地都可能出现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年平均2~5天。6月为最多,9月次之。暴雨日的地域分布,以东北部河网平原、滨海平原为最少,年平均2天左右;中部和南部的低丘谷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3~4天;山区最多,年平均都在4天以上,几个暴雨中心均达到或超过5天。日降水量≥100毫米的大暴雨日各地年平均少于2天。其中,东北部平原区和新安江水库区在0.5天以下。日最大降水量,梅汛期西部山区可达200毫米上;台风秋雨期有超过300~400毫米的特大暴雨,每每出现在天目山东侧和东部平原。

江河洪水在一年中集中出现明显的时期称为汛期。我国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降雨季节不同,汛期长短不一,有长有短,有早有晚,即使是同一条河流的汛期,各年情况也不尽相同,有早有迟,汛期来水量相差很大,变化过程也是千差万别。为了做好防汛工作,根据主要降水规律和江河涨水情况规定了汛期,我省汛期确定为4月15日至10月15日。每年4月15日为我省“防汛防台日”。

五、信息管理

(一)预警信息。

1.市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市林水局的汛情、旱情预警信息和森林火灾、林业生物灾害信息,市科技局(市地震局)的地震趋势预测信息,市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市农业局的主要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预警信息,要及时向市减灾委办公室通报。

2.市减灾委办公室根据有关成员单位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启动救灾预警响应,并向市级有关部门和相关区、县(市)通报。

(二)灾情管理。

各区、县(市)民政部门要按照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民发〔2011〕168号),利用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工作。

1.对于突发性自然灾害,各区、县(市)民政部门应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将本行政区域的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向市民政局报告;市民政局在接报灾情信息2小时内审核、汇总,并向省民政厅报告。

各区、县(市)民政部门对于本行政区域内造成死亡人口(含失踪人口)10人(含)以上或房屋大量倒塌、农田大面积受灾等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应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同时上报市民政局、省民政厅和

国家民政部。市民政局接到灾情报告后,在1小时内向市政府报告。

2.特别重大、重大自然灾害在灾情稳定之前,市和区、县(市)民政部门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各区、县(市)民政部门每天9时之前将截止到前一天24时的灾情向市民政局上报,市民政局每天10时之前向市政府、省民政厅报告情况。特大灾情应随时报告。

灾情稳定后,各区、县(市)民政部门应在5个工作日内核定灾情,向市民政局报告。市民政局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全市汇总数据(含县级灾情数据)向市政府、省民政厅报告。

3.对于干旱灾害,各区、县(市)民政部门应在旱情初露、群众生产和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时进行初报;在旱情发展过程中,每10日续报一次,直至灾情解除后上报核报。

4.加强台账管理,建立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因灾倒房户和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政府救助人口台账。各区、县(市)民政部门在灾情核定后,要建立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倒塌房屋、受灾农田面积和需政府救助人口的花名册,为恢复重建和开展生活救助提供可靠依据。

5.各区、县(市)政府要建立健全灾情会商制度。减灾委或者民政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涉灾部门召开灾情会商会,全面客观评估、核实灾情数据。

篇五:萧山生态区建设规划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规划总体构架

第1条 规划编制的目的

1.为萧山生态区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生态保护方案、措施。 2.为浙江省创建生态省提供区域基础和示范。

3.构建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相协调的产业支撑体系,促进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

4.创建萧山生态安全格局,建立萧山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维持和优化自然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5.创造高质量的生存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第2条 规划范围与时限

1.规划范围

整个萧山区所辖区域,包括2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739个行政村, 88个居委会,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

2.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2002年

规划时段:近期为 2003-2007年,时间5年

中期为 2008-2012年,时间5年 远期为 2013-2020年,时间8年

第3条 主要规划依据

1.国家相关法律、规划与计划

2.国家《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 3.浙江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4.浙江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

5.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6.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生态市建设规划文本 7.萧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关基础资料

8.萧山区“十五”计划和远景目标规划及各相关行业发展规划 9.萧山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组团规划 10.萧山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相关材料

第二章 规划现实基础

第一节 自然资源及环境基础

第4条 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萧山位于钱塘江南岸,与杭州市西湖区、江干区隔江相望。地理座标为东经120°04?22?~120°43?46?,北纬29°50?54?~30°23?47?。

2.地形、地貌

萧山区地处浙东低山丘陵区北部,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略呈低洼。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原;中部和北部为平原,中部间有丘陵。全区平原约占66%,山地约

占17%,水面约占17%。

3.土壤和气象

萧山区土壤主要分为红壤、黄壤、潮土类、盐土类和水稻土类。萧山区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总的气候特征为:冬季长、春季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冷空气易进易出;灾害性天气较多;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 第5条 自然资源

自然植被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且以人工植被为主。 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其中野生禽鸟类100余种、兽类60余种。 地表水资源相对缺乏,人均水资源量811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左右,但过境水量大。地下水综合资源量1.64亿立方米,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可开采资源量约1.195亿立方米,占天然资源量的73%。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耕地、水域、林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0.23%,全区仅有4457公顷未利用地,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24%。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

旅游资源类型多,特色明显,“湘湖文化”是最早的区域文化之一。 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贫乏,一般不具工业价值。 第6条 环境质量

1.环境空气质量

2002年空气环境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全年小时平均浓度及日均浓度均达标,但总悬浮物轻微污染,全年达标天数为240天。

酸雨污染较重,2002年酸雨频率为68.4%,最低PH为4.35。 全区年均降尘量为13.5t/km2·月,降尘超标严重。

空气环境质量主要问题为降尘、总悬浮物超标,但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已接近二级标准,超出生态市标准0.04mg/m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以上。

全区2002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6670t/a,其中97%左右为工业企业排放,民用及交通运输排放的二氧化硫量较低。全年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8766t/a和13172t/a,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

2.水环境质量

2002年钱塘江萧山段水质较好,保持在Ⅱ~Ⅲ类,基本达到功能区要求。内河水环境质量较差,全区四大水系全年平均水质分别为Ⅲ类~劣于Ⅴ类,东片沙地河网水质较差,离生态区建设要求的不劣于Ⅳ类水相距甚远。

饮用水水源达标,第一、第二、第三水厂的取水口全年达标率为97.3%;其它水厂的源水达标率为97.3~100%。

浅层地下水部分地段污染严重。

全区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大,主要排污行业为印染、化工及造纸行业,全区工业废水的CODCr 排放量为2.91万t/a。农业生产面源及生活污水中的CODCr排放量达2.56万t/a。全区合计CODCr排放量为5.47t/a。

3.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较好,Ⅰ类土壤占总面积的58.05%,但农药污染普

遍,六六六、DDT等已停用的农药仍有100%检出率。

4.固体废弃物

全区2002年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62.86万t/a,其中危险固废1021t/a,综合利用固废量34.8万t/a,综合利用率55.36%。

固废利用率较低,主要与污泥的利用率偏低有关。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较好,部分农村的生活垃圾直接倒入周围河道及废弃地,造成污染较为严重。

5.声环境质量

建成区声环境现状较好,建成区一类区固定声源达标率已达100%,二类区固定声源达标率为93.5%,三类区中市北区块固定声源达标率为97%,村镇两级工业功能区星罗棋布,且距居民区近,噪声扰民严重。

第二节 社会经济基础

第7条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迅速,总量大。2002年,萧山实现生产总值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500美元,完成财政总收入33.20亿元,比上年增长35.4%。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快。2002年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2%,畜牧、水产、蔬菜、花卉苗木、茶果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2.1%,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一产增加值占整个生产总值的8.2%。

工业比重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2年,萧山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07.41亿元,整个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59.3%。

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潜力巨大。200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4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2.5%;外贸出口交货值204.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6%;旅游收入达16.(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萧山天气)80亿元,增长27.3%。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建成通车里程达到694.6公里,电话用户85.12万户,日供水能力55万吨,全年新增截污干管16.8公里,城区截污率达72.0%。 第8条 社会人文

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萧山区辖人口1149584人,人口密度810人/平方公里,是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的5倍,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20倍,接近浙江省人口密度的近2倍。

城市化进程加快,2002年萧山区城市化水平已在40%以上,全年农民人均收入73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76元,恩格尔系数0.382。

科教文卫体等多项事业蓬勃发展。2002年区级财政用于教育投入达3.95亿元,学龄前儿童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1.8%,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为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比例85.2%,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并且一直是全国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的先进县(市)。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区绿地面积502万平方米,建城区绿地率28.5%,绿化覆盖率36.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4平方米。

第三节 生态区建设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第9条 生态区建设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1.有利条件

目前,萧山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已基本具备“创建”生态区的条件,可以认为,以创建“生态区”为载体,推进城镇生态环境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

(1)生态省(市)建设为“生态区”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外部环境 依据国家环保总局适时提出的开展生态省、生态市及生态县建设的战略任务,浙江省委、省政府率先提出了“绿色浙江”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任务。浙江省“绿色浙江”战略的提出,不仅坚定了杭州建设生态市的信心和决心,也为萧山区在新的世纪里实现经济腾飞、环境优化、社会进步指出了明确的发展道路。目前,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及杭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已通过评审,为萧山生态区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也为生态区的建设思路和方法提供了科学、详实的依据。

(2)雄厚的经济基础为“生态区”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 近年来,萧山经济呈跳跃式快速发展的势头,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200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生产总值达到335亿元,人均GDP达到3530美元。今后,随着萧山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动互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萧山区的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为“生态区”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3)良好的环境基础设施为“生态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

近年来,萧山区以大思路、大规划和大投入兴建了一大批环境基础设施,成为生态区建设的重要硬件支撑。政府牵头,企业投资,先后投入8600万元和2.18亿元,建设了84.6公里的排污管网和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9万吨的四个污水处理厂,并投资兴建了日处理12万吨污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24万吨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4)扎实开展的创模工作为“生态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萧山区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顺利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在“创模”工作中付出的诸多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为萧山建设生态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5)全民环境意识增强和公众参与能力提高为“生态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源动力

随着萧山区委、区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和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的深入开展,环境保护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广大群众渴望金山银山,更向往绿水青山。生态区建设可谓顺天时,应民心,得到了全区上下各级各部门的广泛支持,为创建生态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2.不利因素

(1)城乡环境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 2002年,萧山区内河水质超标率14.3%,约50%的内河为Ⅴ类及超Ⅴ类水质,浅层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差,局部地区受到了人为污染。萧山区印染和化工企业众多,且主要集中在东部片区,据计算仅东部地区印染企业污水排放量就近15万吨/天。东部地区人工填海形成的国土面积大,人工化

的河道主要依靠引钱塘江水进行定期冲刷,河道自身净化功能薄弱,极易污染。

萧山区SO2、NO2、TSP年平均浓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市区内的降尘量比全省平均值高1倍以上;镇村二级噪声污染突出。

由于农用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无序排放、农村生活污染物的大量直排,致使萧山目前的农业环境问题相当突出。化肥的平均施用量为551.8公斤/公顷,平均流失率达到18.1%;农药的平均施用量为16.8公斤/公顷。1/3左右的规模化养猪场布局在沿钱塘江南岸一带,大量的养殖业污染物对钱塘江及各类河道产生了重大的环境影响。农村生活污染物直接排放率达89.8%。

(2)资源、能源与人口、经济的矛盾日益加深

根据计算,萧山区生态足迹赤字主要来自耕地和林地。林地的生态赤字最大,主要体现在化石燃料土地和生物多样性土地需求上,即能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栖息地生境破坏的矛盾。而产生上述矛盾的最直接原因可归结为人口数量的庞大。

目前,外来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致使萧山区有限的能源、资源等日趋紧张。萧山区人均土地资源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人均耕地也只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已低于警戒水平。与此相反,依据人口预测,萧山区外来人口将在2020年超过60万,严重的人口压力是萧山能源和资源面临的重大挑战。

城市扩张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大量挤占生态

用地,严重削弱了萧山生态足迹的需求。据土地利用动态统计,1996—2002年,萧山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比例增长了2.2个百分点,而水域面积减少了约2个百分点,仅从2002年到2003年9月,全区共新增建设用地项目1490个,新增建设用地36380亩。

(3)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滞后于工业生态化进程

产业布局混乱主要体现在工业企业布局的盲目性(如造纸行业普遍分布南部“生态屏障”区)和各类大小工业功能区布局的分散性上。同时农业用地的布局也呈现出一定的自发性,缺乏必要的宏观规划和控制。产业结构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一是二产比重过大,二是工业中纺织印染业、化工业和造纸行业比重过大,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严重。2002年,萧山区二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60%;工业中,纺织印染、化工和造纸业的产值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0%,其水资源使用量、污水排放量和燃煤消耗量分别占工业总产生和消耗量的90%、85%和70%。

(4)城镇空间结构不尽合理,人居环境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目前,萧山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人均用地水平过高,工业企业遍地开花,工业用地比例过高且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区域性绿地生态系统不健全,景观安全格局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城镇整体形象遭到破坏,结构不尽合理,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抑制城镇健康、持续发展。

作为生态建设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的生态镇、村建设相对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增加了生态区建设的难度。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