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看风筝的心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7:25:32 体裁作文
看风筝的心情体裁作文

篇一:《风筝》阅读练习带答案

《风筝》阅读题导学案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3.“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一、答案:1.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惊异”。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心头不禁悲哀。

2.这一幕,是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3.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并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也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二、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我”对风筝十分厌恶,有哪两种具体表现?请概括回答(每种不超过15个字)。 答:

2.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

答:

3.根据上文,指出“精神的虐杀”的具体含义

答:

4.“我”极力企求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作用?

答:

5、文章结尾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

6、当“我”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走出,“留他绝望的站在屋里”时,小兄弟有什么表现?请展开想象,用一百字左右描述出当时的情景

答案:1(1)认为小兄弟看放风筝可笑可鄙 (2)破坏(折断、踏扁)小兄弟做作的的风筝 2、具有创造精神(答“丰富的想像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也可)3、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 4、突出“我”想补过却无法补过的沉重心情5、儿童的天性一旦被伤害,是难以挽回的。6、他愣愣的站在原地,不知不觉两行泪竟流了下来。他蹲下身,想去捡那风筝的“残尸”,却发现有液体滑落到嘴里,比盐还要咸。原来我也会哭,小兄弟拾起已经被折断了的木头支架,心中溢满了委屈。那一刻,好像所有的压抑都释放出来了,但他心里,却还是怪不了哥哥。他是为了我好呢。小兄弟喃喃着。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段选自课文《 风筝 》,作者 鲁迅 ,原名 周树人 ,并写出他的一部代表作《 狂人日记》、 《阿Q正传》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①恍然大悟(wù): 形容突然醒悟 ②苦心孤诣(yì):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3、文中的“严冬”意义一样吗?

前一个“严冬”是指: 天气的寒冷 后一个“严冬”是指: 写我的心情沉重

4、“我恍然大悟似的,??”一句中“悟”具体指什么?

悟到弟弟在后园拾枯竹是为了做风筝。

5、如何理解文中加点的“果然”一词?

不出所料,有真的被“我”猜中的意思。

6、文章第②段中带点的“荡漾”在句中有什么含义?

看见远处一二风筝浮动,想起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春天在这“天空中荡漾”。

7、哪些景物“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你认为作者为何要写如此美丽的“春日的温和”景象呢?

景物:杨柳、山桃、风筝;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将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天的“温和”映衬,透露了不满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8、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我”得知弟弟背着“我”做风筝时的狂怒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找出文中的“我”摧残小兄弟的风筝时的动作神态的词,感受一下,“我”当时是怎样的心态和感情?)

抓断、掷、踏扁;“我”当时非常的愤怒,觉得弟弟这样瞒了“我”做风筝是对“我”这个做兄长的权威的挑战。

9、如果把“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改为“又将风轮扔在地下,踩扁了”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如果把“掷”改为“扔”,“踏”改为“踩”就无法表现“我”当时愤怒、生气的心情。

10、第④段的画线句中,“抓断”、“掷”、“踏扁”等动作描写,表现出“我”的什么特点?

独断专横,蛮不讲理

11、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第④段的内容。

“我”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一幕。

12、为什么说不让弟弟放风筝是“精神的虐杀”?

因为在我的强制下,剥夺了弟弟游戏的权力,使弟弟无法享受童年的欢乐,这对于弟弟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伤害。

13、第⑤段的画线句中“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极度后悔、内疚、自责,感到万分沉重。

14、“我”极力去讨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作用?

突出“我”想补过却无法补过的沉重心情。

15、第⑧段和第?段中加点的两个“沉重”的内涵一样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不一样。前一个“沉重”是对自己的过错深感内疚,想寻求宽恕而未得到的痛苦,后一个“沉重”是从弟弟对此事的淡忘,或者是习以为常中,“我”深感这种悲剧还将延续的痛苦。

16、文章结尾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17、课文开头写见到空中的风筝“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为什么?分析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惊异”的是北京竟在这样的冬季放起风筝来了。“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密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救。 结构上看,“惊异和悲哀”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18、课文末段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19、“我”为什么要反对弟弟做风筝?这种做法对不对?

因为我认为做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行为。不对,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我”禁止弟弟放风筝就是扼杀了弟弟的天性。

20、在文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的句子,用“ ”划出来。(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1、“我”看了外国的一本讲论儿童的书后,为什么受到了惩罚?

因为“我”看了外国的一本讲论儿童的书后,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于是良心受到了谴责。

22、后来,“我”为什么要“去讨他的宽恕”?

“我”懂得了“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当年“我”的行为虐杀了精神,扼杀了儿童的天性。

23、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因为我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了惩24、“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春天”指小时候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但离“我”已久远了,所以“久经逝去”;看见远处风筝浮动,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觉得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25、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

26、成年后,鲁迅对此十分自责,认为这是对小兄弟“精神的虐杀”,你怎么看“我”的这一自责行为?

抓住鲁迅严于解剖自己,为人严肃认真来回答即可。

27、看了这篇文章,你眼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严厉地解剖自己,勇于认识错误,严肃认真的人。

28、作者懂得了游戏的意义,良心受到了谴责,总想补过,说明了什么?

他并不因为自己当年的动机是为弟弟好而原谅自己,也不因时间相隔久远而不了了之,反而心情沉重,说明他是一个严于解剖自己,为人严肃的人。

29、划出文中小兄弟喜欢放风筝的语句。“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30、从语段中找出小兄弟的秘密被发现时的神情。并说出这样写的作用。 惊慌、瑟缩、绝望,突出小兄弟的胆怯可怜。

31、发挥想象,小兄弟的风筝被“我”踏扁后,他心里会怎么想?

32、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 具有创造精神,或丰富的想像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33、文中对于小兄弟的描述可谓淋漓尽致,读后,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从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的外貌描写来看,小兄弟多病,很瘦,值得同情;从小兄弟看风筝时,时而惊呼时而跳跃的动作神情来看,小兄弟天真活泼,对放风筝有着强烈的爱好;从他自己做的蝴蝶风筝来看,小兄弟聪明,动手能力强。

34、“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谈谈你对儿童玩游戏的看法。

35.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3分)

反映鲁迅先生知错必改,充满自省精神。

36.写风筝事件的两段文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鲁迅把对弟弟的压制写得很严酷,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37.作者最后送给弟弟风筝并同弟弟一起放风筝,体现了作者的精神。(3分)

37.善于自责

38."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意思是,"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而且指。(3分)38、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当时的天气;心头的悲凉1

篇二:三年级语文10.风筝

《风筝》 第二课时

回小 刘苏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在引导理解孩子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复习导入,抽生读词语,听写一两个词语,同桌互改。

二.目标导学

出示学习目标

(一)品读放风筝

1.放风筝这一部分,作者是怎么把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写具体的? 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3、4自然段。

看风筝的心情

2)勾画出描写让你感受到孩子们心情的语句。

2.指名汇报,出示相关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

3.自由读一读,感受心情。(板书:快乐、幸福)

4.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着,洋溢着的事孩子们的笑声,我仿佛看到了( )我仿佛听到了( ).

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快乐也就——越飞越高,我们的幸福也就——越飞越高。那就让我们快乐、幸福地读读第三自然段。

(二)品读找风筝

引入:看来做风筝、放风筝的确是孩子们童年时最大的快乐。 1.引读过度:(师)忽然吹来一阵风,线(生)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

2.结合课文和实际生活,理解“大惊失色”和“千呼万唤”

大惊失色: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此时,他们又会呼唤什么呢?(幸福鸟,你在哪里?快回来吧!)刚才他是在呼唤,但是千呼万唤吗?怎么叫千呼万唤?呼唤的次数多,人数多就是千呼万唤。

师:多好的两个成语,写出了孩子们此时的心情。谁想读读这句话,读出孩子们的心情。

3.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4:美读

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的风筝。

5.出示最后一句话:“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

鸟??”

自学提示:

1).“幸福鸟”找到了吗?课文没有写出来。

2).小组交流一下,再说一说

学生交流:找到了!找到了!风筝真的就落在这里!我们欢呼起来??

没有!依然没有风筝的踪影!我们又一次大哭起来!

6.总结全文,

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但是这些孩子一定可以找到的是——幸福、希望、理想、快乐、童真。

三、拓展升华

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每一个人的童年里都装满了七彩的童话。

四.板书设计

10. 风筝

做风筝 憧憬 希望

放风筝 快乐 激动 幸福

找风筝 着急 伤心

篇三:风筝

《风筝》教案

教学目标: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词语。

2.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朗读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不同心情,能够读出“我们”的

感情变化。

3. 体会秋天放风筝的乐趣和童年无拘无束的快乐。

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过程中的心情起伏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1. 课件出示一群孩子放风筝的图片。

2. 师:同学们请看PPT,谁来说一说这幅图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预设:一群小孩在放风筝。

3. 师:大家都放过风筝吗?老师请放过风筝的同学起来说一说,你放风筝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0分钟)

1. 师:我们课文中有一群孩子也很喜欢放风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与风筝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38页,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板书课题:10.风筝

2. 师: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大家看黑板。

3. 课件出示生字词:精心 依然 村里 抖动 磨坊

希望 拼命 奔跑 垂头丧气 却 歇

4. 师:下面,老师请大家开火车读一读这几个生字词,从这一组开始。

5. 课件出示生字:精 依 拼 村 抖 磨 坊

师: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记一记这几个字,记好了在课本上写一写这几个字。

6. 课件出示生字:希 却 命 奔 丧

师:下面这几个字给大家20秒的时间记,老师待会儿请同学上黑板来写一写。

7. 师:翻开课本第40页,看生字表,你觉得哪些笔画需要特别提醒大家?

8. 教师示范写 磨 却 丧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5分钟)

1. 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我们”和风筝主要写了几件事,

分别是什么?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3件事,分别是我们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

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2. 师:那我们就可以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

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2分钟)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风筝,大家还记得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全班一起说。

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做风筝部分(10分钟)

1.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第38页,齐读第2自然段,开始。

2. 师:这段主要写了谁?干什么?

预设:这段主要写了“我们”做风筝。

板书:做风筝

2. 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些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请大家找一找,用“—”画出来。 课件出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师:从“我们精心做着……”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预设:我从“精心”一词中体会到“我们”做风筝很认真,心中充满希望。

3. 师:同学们看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憧憬,“憧憬”是什么意思?不懂的同学请翻开字典查一查。

板书:憧憬

4. 师:同学们,文中的我们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他们憧憬什么?他们希望什么?发挥自己的想象想一想。

5. 师:这是你们的憧憬,也可能是文中的小孩的憧憬,请带着向往的心情再读一遍这句话。

6. 课件出示“我们依然快活……”这句话。

师:从这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板书:快活

7. 这句话中的“依然”是什么意思?我们看上文,孩子们开始做风筝时心中充满憧憬和希望,虽然最好

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是,他们还是很快乐。所以,“依然”的意思就是“像往常一样,依旧”的意思。让我们怀着快活的心情再读这句话。

放风筝部分(5分钟)

1. 下面请大家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表现“我们”心情的句子勾出来。

2. 课件出示: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师:这句话写出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预设:这句话写出了我们快活的心情。

3. 师:你从哪里看出他们很快活?

预设:我从“快活地喊叫,拼命的奔跑”中看出他们很快活。

板书:喊叫 奔跑 师:这就像我们平时去春游的时候,我们在草地上喊叫、奔跑,是不是很开心?很快乐?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一遍这句话。

找风筝部分(20分钟)

1. 师:下面请大家齐读第4自然段,找一找这个自然段中表现“我们”心情的句子。

2. 课件出示: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师:风筝不见了,“我们”是怎么样的心情?

预设:伤心,难过

3. 师:你从哪几个词感受到了“我们”伤心难过?(板书: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请同学上台表演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的样子。

4. 师:不过是一只风筝飞走了,我们为什么会这么难过呢?(提示联系上文)

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一读这句话。

5. 下面,请大家看课文第5自然段,找出表现我们“心情”的句子。

6. 课件出示: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师: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什么样的心情?

预设:着急,伤心

师:你从哪几个词看出来的?

板书:哭了 垂头丧气

7. 师:风筝飞走了,孩子们都哭了,说明孩子们很着急。就像我们平时忘记带作业来学校或者上课迟到

了,我们都会很着急,有些孩子也可能哭,是不是?

8. 师:下面我们看垂头丧气这个词,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

请学生表演垂头丧气的动作。 师:我们什么时候会垂头丧气呢?当老师或者家长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垂头丧气,那时候我们心里很难过是不是?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两句话。

9. 师:虽然孩子们垂头丧气的坐在田埂上,但是他们有没有放弃寻找风筝?

预设:没有

师:你从哪里看出他们没有放弃寻找风筝?

预设:课文最后一段。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想一想这句话哪个词说明了我们没有放弃寻找风筝?

预设:继续

三、总结(3分钟) 师:我们从继续一词知道了孩子们并没有放弃寻找风筝,因为风筝寄托着他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憧憬和希望,那他们最后找到了吗?(不知道)这是课文留给我们的悬念,大家可以自由的想象一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同桌互相说一说。

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做风筝 憧憬 快活

放风筝 喊叫 奔跑

找风筝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哭了 垂头丧气

作业布置:1.预习第11课 2.优化设计第10课

篇四:风筝第一课时

《风筝》教案

【教学目标】

1、 会认“依、歇”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等12个生字。积累“憧憬、大惊失色、

垂头丧气”等好词。

2、 理清课文写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这三件事,感受字里行间充满的童真童趣。找出描

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不同的心情,并读出“我们”心情的变化。

3、 摘抄并积累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并找出具体描写心情的词句,从中感受到字里行间充溢的童真童趣。

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聊风筝,激趣导入

1、交流放风筝的经历和感受。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谁来为我们介绍介绍当时的情景?可以说说当时你是怎么把风筝放上去的,当时你心里在想些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都可以说。

【教师小结】一只小小的风筝,承载了我们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第十课《风筝》,循着贾平凹先生的记忆,与一群乡村孩子共同感受风筝带给他们的快乐。

2、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教师导语】看老师写课题。(写“筝”的时候,教师解说:古时的风筝,骨架都是用竹子做的,所以“筝”是竹字头。)

【教师导语】一起读。(“风筝”的“筝”在这里读轻声,学生容易读错,教师提醒后,可再指名读,加深学生记忆。)

3、读资料袋,欣赏图片,了解风筝。

【教师导语】我们都见过风筝,是吗?风筝的制作看上去并不复杂,可你别小看了风筝,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想要更多地了解风筝吗?打开课本第41页,课后的资料袋告诉了我们很多风筝的课外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导语】(欣赏图片)风筝的形状有很多种,传统的风筝造型一般有燕子、蝴蝶、老鹰、蜈蚣等等。

二、读课文,理清文脉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并给课文标上段落序号。

2、学习字词。

a、出示字词,分行指名读。

【预设】读音错误。

①“精心”的“精”、“拼命”的“命”后鼻音不到位。

②“磨坊”读音错误。教师提醒: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磨”的另一个读音是mó(让学生组词),“坊”的另一个读音是fāng,比如街坊、牌坊。(顺势提问:磨坊是什么?你见过磨坊吗?)(出示图片)

③“垂头丧气”的“垂”和“丧”平翘舌音不到位。

b、分组读。

c、理解词意。

【教师导语】哪些词语你还不理解?

【预设】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连脸色都变了。

千呼万唤:一遍一遍呼唤。“千、万”是虚指,表示很多次。

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叹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恼的样子。(可以让学生动

作示范一下)

d、认清字形并练写。

【教师导语】这些标红的字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生字,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下?

【预设】①“精心”的“精”偏旁是米字旁(顺势提问:如果给它换个偏旁,有哪些字?你能再给“精”组几个词吗?)

②“抖动”的“抖”偏旁是提手旁。

③“垂头丧气”的“丧”笔顺要注意,下面没有一撇。

【教师导语】这些字写起来不难,但是要把它们写好,还是有点难度的,尤其是“希、却、

丧”这几个字。下面,我们就先来写写这三个字。

(教师示范,边写边提醒注意点,学生练写。)

3、指名读课文。

【教师导语】刚刚我们已经自己读过一遍课文了,课文中有几个词语和句子特别难读,不知道你有没有把它们读准、读好。我们来检查一下。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在学生读的时候,教师顺势出示几个句子,指导学生练读)

4、理清课文内容

【教师导语】这篇课文的作者贾平凹先生是一个大作家,这是他回忆小时候风筝给家乡的孩子带来快乐的场景。这篇课文有一个特点,就是思路非常清楚,请你听着课文朗读找一找,围绕风筝,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

【预设】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板书)

(做风筝、放风筝这两方面学生容易发现,教师可在引导学生找出第2自然段写的是做风筝,第3、4自然段写的是放风筝的基础上,明确第5—8自然段写的是找风筝。)

三、找句子,初感心情

【教师导语】在那个物质条件并不发达的年代,风筝无疑是我们这群乡村孩子最好的玩具了,所以,一想到能做风筝、放风筝,我们便会觉得——快乐。所以,作者一开头便写到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板书:快乐)

【教师导语】快乐是肯定的,但仅仅快乐却不足以完全形容他们当时的心情。他们当时的心情呀,随着风筝的制作、起飞、掉落不断起起落落。贾平凹先生用他朴实的文笔,把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请你找一找课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自己读一读感受一下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可以用笔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这就叫做阅读批注,我们读书的时候适当地做一点阅读批注,可以把我们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感及时地记录下来,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四、作小结。

【教师导语】作者是怎样把当时的心情写出来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篇五:10风筝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