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历史我们从未忘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5:27:59 小学作文
历史我们从未忘却小学作文

篇一:历史不能被忘记

历史不能被忘记——《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泪,血,尸,这是我看完《南京大屠杀》后,唯一能想到描绘南京城的词语。我原来看过大屠杀的资料,感触并没有那没深,如今,当我自己亲眼看到影片中大屠杀的场面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我甚至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曾发生过,发生在中国。 面对日本人的疯狂杀戮,我泪如泉涌。浓烈的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难民们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声,惊叫声,和那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饱受摧残的憔悴的面容,更给这城市増添了几分恐慌。

在枪口下,在烈火中,在屠刀下,成千上百的无辜民众一个一个地倒了下去。血流成河,尸堆成山。阴森,恐怖,死人甚至可以把活人杀死。当我看见日本人把手榴弹放进一个两岁小孩的衣服里时,我真想冲去给他一拳,但我不能,我只能哭泣,悄悄的替死去的人们祈福,也许,他们可以在天堂找到自己的归属。那里没有战争,没有杀害。

惨无人道的屠杀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那悲惨的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三十多万条鲜活的生命,在向我们昭示沉痛的过去。历史已经发生,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谨记历史,不忘历史,居安思危,报效祖国。把南京大屠杀,当做一面镜子,时时警示我们勿忘国耻。

尖叫,泪水,一幕幕呈现在我的面前。一张张恐惧的面孔,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体,一个个圣洁的灵魂。是日本人所不能看到的,他们的眼里,只有利益,只有掠夺,只有杀害。只有掩盖罪行,熊熊的烈火燃烧着近两千具尸体,浓浓的云烟,铺天盖地而来,充满了整个南京城,死亡的气息笼罩着这个温和的小城。往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我无法想象那些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人们是怎样度过那漫长而又沉重的黑夜,再没有光明的那段日子里,是如何的渴望光明,渴望温暖。

我似乎听到了历史的召唤:鲜血不能白流,历史不能忘记,必须强大,必须努力。一个个倒下的人们在激励着你们向前,向前。 愤恨过后的我我稍稍冷静下来,我开始深思:一个曾经拔萃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国,为何会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躏!为什么?

回顾历史,从鸦片战争到火烧圆明园,从火烧圆明园到甲午战争,从甲午战争到南京大屠杀。我们没有一次胜利,每次都以妥协、失败而告终。曾经的风光,威严,霸气去了哪里?为何如今只剩悲哀,耻辱?。

一个个血的警示,一声声刺入心底的控诉。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明白: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俗话说得好: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只有我们自身强大了,才不会有人敢欺负我们。我记得《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祖国的将来,就要看我们新世纪的新一代,我们的一切,决定祖国的发展。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说:“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是啊,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居安思危,不骄不躁,努力读书呢?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都不能努力,强大又从何而来呢?

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忘记耻辱。不能够忘记,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在我们的爽朗笑声下有多少人的牺牲与付出啊,是抗日志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倘若当时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今天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美籍华人女聂华苓说:“这是历史事实。但是,有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有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如今的我们,就像刚记事的小孩子,只有当我们现在就感受到一种责任感,历史感,名族感,我们就能为了那份责任而努力,而奋斗。

天是蓝色的,心是红色的。中华儿女就要有中华儿女的气概。当我们站在五星红旗下时,我们会无愧的说:那年,那月,那枪声,我们从未忘记!

初二(3)班 邓珊

篇二:历史不能忘记

历史不能忘记

在我们身边有个老人叫历史,你们听他又在给我们讲故事了,这次他要把我们带回中华人民共和国那段用血与泪浇灌的历史……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70年前的胜利来之不易,代价万分沉重。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人民都是受害者,而付出的牺牲之大,遭受的苦难之深,当数中国人民为最。结束于1945年的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人口,总兵力达1.1亿人,军民伤死9000万人以上,中国就损失了3500万军民。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他们曾叫嚣:一个月占领上海,三个月占领中国。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日军用个种火器射击里燕子 江边来不及逃散的5万多难民,顿时血肉横飞,尸体遍地。日寇将搜到的数万名青年绑缚下关煤炭港枪杀,然后将尸体抛入长江,鲜血把江水染得赤红。日寇还将被困在幕府上的男女老少5.7万多人用铅丝捆扎,驱至先关草鞋峡,先用机枪密集扫射,再用刺刀捅死伤者,最后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上浇洒煤油,以火焚烧。 日寇还把中国人当作实弹射击和练习的靶子,甚至开展“杀人竞赛”取乐。有两名日军少尉进行了谁先用军刀砍杀100名中国人的比赛,结果分别杀了105人和106人,军刀都缺了口。在灭绝人性大屠杀中,惨遭日寇凌辱残害的妇女不计其数,日寇用了各种残酷的手段,杀害了30万南京人民,整座南京城成为尸横遍地,瓦砾成堆的人间地狱。这就是震惊世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们永远会记住这个血债。

我中华热血儿女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熊熊烈火,只恨不能与日寇同归于尽,便是死,也要有邓世昌般与舰同沉的英雄气概。反抗日寇残暴统治的斗争愈演愈烈。终于,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一声声抗战枪响表达了无数中国人的正义呼声——哪怕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依然要抗战到底,宁死不屈!

于是,更多的为了保卫祖国母亲的仁人志士雄纠纠,气昂昂地奔赴战场,他们当中有的新婚燕尔,有的初为人父,还有的家中尚有年迈的父母双亲。可是,当在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华夏大地危难之际,他们毫 1

不犹豫地选择了为我们多灾多难的母亲抛头颅洒热血!因为只有敬爱的祖国母亲的存在才会有亲人的幸福安康。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抗战英雄张自忠将军如是说。他“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壮志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英雄赞歌。这位曾击毙了无数凶狠日寇的热血男儿,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攻下,却毫不退缩,面不改色地沉着指挥部队向多于自己一倍兵力的敌人冲杀,无奈终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此时,他不但更加坚定了要“力战而死”的决心,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他更是用愈来愈猛烈的子弹给予狠狠还击。甚至在中弹倒在血泊的那一刻,为了不做俘虏,铮铮铁汉毅然举枪自戕,壮烈殉国。

“万古千秋留英名,永远活在人心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杨靖宇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率部长期在冰天雪地中转战东南大地,威震东北,打得敌人心惊胆寒。最后,在战友全部牺牲的情况下,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或棉絮,只身一人顽强地与敌人周旋5昼夜,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壮烈牺牲,时年35岁。当残忍的日军将杨靖宇割头剖腹后,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杨靖宇就是凭着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顽强地和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

“伟大壮举,真可动天地而泣鬼神,中华民族英雄的光荣典型!”——林荣,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铁娘子。在敌人一次来势汹汹的扫荡中,为了掩护主力突围,甘愿留守以迷惑敌人,当血战至只剩下她一人的时候,她慈爱地抚摸了一下肚中才三个月大的孩子,猛地站立起来,将手枪对准自己的喉部,从容地扣动了扳机,年仅24岁的林荣壮烈殉国……

曾经浸满了烈士鲜血的壮丽山河啊,那数不清的英魂的主人们啊,生活在幸福的今天的我们该如何感谢你们的恩情!你们抛头颅,洒热血,把中华民族的脊梁挺直了,摒弃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屈战求和的丑陋嘴脸,傲然直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任凭敌人软硬兼施,你们就是不为所动,哪怕眼前是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还是寒光闪闪的锋利匕首。因为你们深知一个有着过硬民族脊梁的人,是耻于出卖自己的人格而苟活的,所以你们从容不迫地选择死亡,祈求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并用自己的鲜血为这饱经沧桑而今惨遭蹂躏的神圣大地作最后一次祭奠。正由于被你们 2

这种“死了一个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的献身精神感染,才会有在你们倒下的地方马上涌现新的抗战力量的可喜局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们当初为了国家人民播下的斗争种子,早已生根发芽,迎着敌人更猛烈的进攻,愈显茁壮,动人……

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无数国人日夜盼望的日子终于来临,我们从不敢忘,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是如此的来之不易。面对在物质上比我们优胜许多的强大敌人,中华民族用不可战胜的凝聚力第一次在对抗外国侵略的屈辱史上划上浓重的伟大的胜利的一笔,结束了那段中国人任由外族鱼肉的不堪回首的历史,为这个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苦难母亲擦拭了满是皱纹的脸上的滴滴血泪,也为她注入了永葆青春的无限生命力,让她在未来的日子走得更快更稳更远。

但是,70年来,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始终未散。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二战结束至今,日本历届政府就从未爽快地承认过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日本政界还不断有人跳出来为当年的侵华战争翻案,甚至有议员称,“二战时日本只同美、英交过战,并未向亚太地区各国发动过侵略战争”;他们还竟然企图抹杀历史事实,说什么“日本没有制造南京大屠杀”、“慰安妇从事的是光荣的职业”等豪无廉耻的话;他们不但拒绝向中国及其他受害国谢罪和赔偿,日本首相及公职人员还连年参拜靖国神社,为战争罪犯招魂;日本政府有关部门还多次肆意篡改历史教科书,掩盖历史罪证;最近又频频滋事,对我钓鱼岛虎视眈眈,并妄图染指台海,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严重挑衅中国主权和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极端事件……

更值得人们深思的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多年来,居然一直在千方百计通过外交途径和经济手段谋求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近年更是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拉拢、行贿,无所不用其极。目的是什么?用日本外务省的联合国局某些官员的话说,他们就是要创造一个转机,以雪无条件投降之耻辱。野心一语道破,暴露无遗。这就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世界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人民,尤其是深受过日本侵略之苦的亚太地区人民的竭力反对。

历史老人将久藏于心的故事说出来后,舒心一笑,并久久地凝视着远方那只正在空中翱翔的雄鹰。

3

夕阳之下,那只勇敢的雄鹰一次又一次地向广阔无边的蓝天发起冲击,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它的身影像一个小圆点般消失在我的视线。

纪念,是为了认清历史、正视历史、记住历史,在人们庆贺胜利70周年之际,世界还不太平,我们一定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民族防范意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务必常抓不懈,居安思危的警钟当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长鸣!

谨以此文献给在抗战中牺牲的所有先烈以及怀念他们的人们,希望在和平发展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愈见繁荣,富强!而作为未来的栋梁,我们应该谨记历史,不忘国耻,纪念先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4

篇三:1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总目标:

1、通过“圆明园的诉说”,让学生了解从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晚清中国的侵略罪行。初步感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了解侵华战争的有关历史,了解战争的罪恶,了解面对民族灾难史自己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3、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尤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

4、总结历史教训,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他们振兴中华的遗志。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

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等内容要求。

本单元各课内在联系:

本单元包含《圆明园的诉说》、《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四个活动主题。“圆明园的诉说”通过了解圆明园曾有过的辉煌和被毁灭的悲剧,在令人痛惜的对比中,引导学生追溯自1840年以来,外国侵略者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使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痛斥了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的滔天罪行,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发现铁证如山的史事。然而,在这一段黑暗的历史中,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战斗,所有“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前仆后继、团结一心,终于迎来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帮助学生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为的就是让他们牢记历史教训,体会到“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这样一个时代使命。可以说,本单元的四个主题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安排,既避免了严格按照时间线索细说历史而引起学生乏味的情况,又相互关联、主题鲜明,给学生更大的警惕和震撼。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

《圆明园的诉说》 一课时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一课时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一课时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一课时

第一课 圆明园的诉说 总第16 3.25.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渐丧失了主权,遭受了巨大的民族空难。

2、让学生初步感受“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前查阅清朝鸦片战争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受园林今昔

1、师简介:圆明园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玉苑,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它有着精美的建筑和数不尽的文化珍宝。今天我们就要一同走进这座万园之园。一起去感受这一代皇家园林的秀美风光。

2、播放圆明园今昔风光。(课件出示)

二、谈体会、质疑,深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完这段录相,你想说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1、指生谈体会。

2、老师和学生一起提炼出学生提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如:

(1)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

(2)清朝政府和军队干什么?

(3)当年圆明园被抢走的珍宝有多少、现在去向如何?

3、小组同学结合了解到的有关清朝历史知识,讨论问题。

4、小组选派代表,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师小结:一座经营了150多年,综合中西建筑艺术成就,聚集了古今艺术珍品和历代典籍、世界上少有的壮丽宫殿和园林。在惨遭侵略军大肆抢掠和焚烧后化为乌有了。这还只是中国百年屈辱中的小小的一页。

三、拓展延伸,了解历史

1、你们看,这是鸦片战争前和鸦片战争后的两张地图,你们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地图)

2、学生发言,谈感悟。

3、那我们的领土哪里去了呢?

4、学生结合所查资料讨论。

5、师小结:是啊,1840年,英国用鸦片、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屈辱求和,于1842年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赔款二千一百万两,此后又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下面让我们来浏览一下这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吧。(课件出示条约)

6、同学们你们看了想说点什么?

7、师:“落后就要挨打”,那么我们如何摆脱“挨打”的处境呢?

8、学生讨论发言。

过渡:现在很多人提议重新修建圆明园,你们认为是否需要修建呢?我们来展开一次辩论,一同探讨这个问题。正方观点是同意修建,反方观点是不同意修建。

四、开展“圆明园是否重建?”小辩论。

1、小组内讨论

2、班内辩论

师小结:无论建还是不建事实上并不重要,关键是作为每一个人中国人我们都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我们的五星红旗增光添彩!

最后让我们在《红旗飘飘》优美动听的旋律声中结束这节课,为着我们的五星红旗能永远飘扬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共同努力来振兴中华。

五、课后拓展

在教室的后墙上贴一张圆明园遗址图片,并在旁边挂一本感言本,让学生再上网或到书籍中寻找一些与这段历史相关的资料,好好阅读,并且可以粘贴图片,发表感言。 教后札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渐丧失了主权,遭受了巨大的民族空难。让学生初步感受“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课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总第18 3.26

活动目标:

1、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活动重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真实历史,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活动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推荐读书书目(如《南京大屠杀》一书)和部分网站,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渲染情境

1、放雄壮浑厚的大合唱《黄河大合唱》。

2、教师激情谈话:“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嘹亮的歌声唱出了我们中华儿女几代人的心声,保家卫国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中,有多少我中华儿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尤其是八年抗战,那是用血肉之躯筑起来的万里长城,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20世纪30年代,日本,这个与我们只一水之隔的近邻,大面积发动了对华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野蛮、可耻的一页。尤其是1937年12月13日,一个血腥的日子,一个震惊世界的日子。这一天,日本侵略军攻陷了南京城,一场野蛮的屠杀开始了,30多万中国人倒在了血泊中,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 (请看大屏幕)

二、情境再现、回顾历史

1、课件播放南京大屠杀有关图片。(由于考虑到学生年龄还小,可以选取一些不太血腥、残忍的图片)

2、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3、回忆历史,我们的心情是沉痛的,亲手去揭自己身上的伤疤很疼,甚至会疼到骨子里。但我们必须去揭,只有永远会痛,才会永远不忘历史的耻辱,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下面请同学们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同学听。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按“亲历者”、“日本老兵的回忆”、“国际友人的见证”三个专题来搜集。)

4、开展读书交流会。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搜集资料的类别自由组合成活动小组,分别组成三个专题小组,进行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5、教师补充中日甲午战争资料,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历史,激发起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6、小结:从以上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日本对我国发动了多次战争,在历次的侵略战争中,大量地掠夺了我国的财富,并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阅读课本50—51页,进一步了解战争的后患。

三、组织“热点新闻”追踪讨论会

1、 师生结合资料交流:

(1)齐齐哈尔遗毒事件

(2)中国劳工刘连仁的故事

(3)731部队细菌战

2、面对这铁证如山的史实,大家知道现在的日本政府是什么态度吗?日本右翼分子歪

曲历史,说南京大屠杀是为了排除抵抗,甚至说纯属捏造;而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等等,在日本,许多无知的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日本首相小泉每年都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大家知道靖国神社是什么地方吗?

(1)课件展示—罪恶的焦点—靖国神社。

(2)看一则新闻。标题为“我国就日本首相再次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强烈愤慨。”

3、介绍“苏向祥”事迹,进一步了解当今日本政府对此的态度,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四、拓展升华

1、 有人说,过去了的不要再提,也有人说,我们要世世代代记住民族的仇恨,你怎么看?

2、 为了让所有热爱和平的人都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为了让那些不知情的人永远不忘记他们的祖先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请拿起你的笔,让心中的话流淌,给日本不知情的小朋友写一封信,把你最想说的话告诉他们。

3、 学生写信。

4、 交流一至两封信。(可能大多数同学都没写完,也可以课下以展览的形式交流。)

五、延伸活动

1、 把搜集的资料做成剪报,办一期班报展览。

2、 把今天课堂上你印象最深的事讲给你的亲友听,要求他们听后在你准备好的本子上写上一句他们最想说的话,并请他们签名,一星期后交流。

3、 师生共同想办法,争取观看《南京大屠杀》电影。

教后札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真实历史,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第三课: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总第19 3.28

活动目标:

1、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

2、爱戴革命先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活动重点难点:

了解历史上中国人民对外抗争的史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活动准备:

1、搜集近代以来反抗压迫、抗击侵略的人物及事件图片资料。

2、了解4月5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等特殊日子的纪念意义。 活动过程:

一、唱响国歌

1、 教师激情谈话: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都会唱起那首雄壮而又催人奋进的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天让我们一起唱响这首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同学们,当你唱起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结:是的,这首歌在战争年代激励着亿万同胞团结一致,以天下为己任,为挽救祖国的危亡而斗争。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有多少革命者在它的鼓舞下浴血奋战、英勇冲锋,一个个战士倒下去,千万个战士又冲上来┅┅,就是在今天我们唱起它,依然像是听到了战斗的号角,鼓舞人心,催人前进!

二、回顾历史

1、 师:从列强闯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斗争。他们不屈不挠、奋发图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故事。

2、 观看教科书配套光盘

(1)三元里人民抗英故事

(2)五四运动

3、学生交流从以上历史事件中得到启示和感受。

4、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人物和历史事件,然后在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5、教师补充英雄故事集名言

(1)吉鸿昌的故事。

名言: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2)冯玉祥的故事。

名言:救民安有惜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

三、难忘的日子

1、 师:每年我们都会度过这样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5月4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 为什么在这些日子人们都要举行一些活动来庆祝和纪念它呢?

2、 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这些日子的故事。

3、 在这些日子当中最值得我们纪念的那个日子?为什么?

4、 播放《开国大典》短片,重温“10月1日国庆节”读58页的文字,了解国歌的来历。

5、 交流对国歌的了解。

6、 欣赏诗歌: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加倍珍惜!

四、故事会

1、 在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同学们一定看过不少这样的电影,比如《小兵张嘎》,你还看过哪些?

2、 学生上台讲自己看过的抗日英雄的故事。

五、拓展延伸

1、把自己了解到的抗日英雄故事讲给自己的小朋友听

2、看一部爱国电影,并写出观后感出一期专栏。

六、再次唱响国歌,在国歌声中结束本课。

教后札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爱戴革命先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了解历史上中国人民对外抗争的史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第四课: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总第20 4.1

活动目标:

1、总结历史教训,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他们振兴中华的意志。

2、教育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明确自己的责任。

活动重点:

1、 学生体会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国家繁荣昌盛而付出的

艰辛,体验国家的发展是多么的不容易,增强为国效力的责任。

2、总结历史教训,激励学生向革命先辈和爱国志士学习,牢记自己的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篇四:初一作文 半命题作文《不敢忘记 》

初一作文 半命题作文《不敢忘记 》

《哦,香雪》的作者铁凝,是继茅盾和巴金之后的第三位中国作协主席,这位年仅49岁的女作家,在当选中国作协主席时,对记者着重谈了自己的“五个不敢忘记”:第一不敢忘记这个位置、这份荣誉决不是非我莫属;第二不敢忘记前辈作家用灵魂和智慧为我们积累的文学财富;第三不敢忘记学习;第四不敢忘记责任;第五不敢忘本,这个“本”就是写作。

请以“不敢忘记________”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标题的横线上补充适当的文字,使之完整;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 不敢忘记历史

“忘记历史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我不敢忘记历史,也不要忘记历史。

席慕容在散文里谈到过,人类的发展如同一件艺术品雕琢,在我们存在之前它就早已开始,在我们离开世界后它仍会继续。我们的存在只是雕琢的一部分,不能缺少但也不是全部。历史给予我们曾经的辉煌灿烂,历史留给我们感人的奋斗历程。历史是我们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忘记历史等同于背叛,是堕落,是罪恶,是不可原谅也是不可想象的。无法假想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如何谋求发展。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历史的人如何把握明天。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支撑。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帧宏大的画卷中不乏鲜艳的色彩。在这片壮阔的天幕下不缺闪亮的星星。信手拈来,有非凡的科学成就,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就是最好的见证;有卓越的文学成果,《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就是最有力的代表;有叱咤风云的风流人物,“采菊东篱下”的陶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李杜是最好的说明。这种种的辉煌成就了我们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了我们开拓未来的精神力量,试问,没有了这些历史会有我们今天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所以,我们不敢忘记历史,也不能忘记历史。

历史舞台有华丽灯光的照耀,但也有其黑暗阴冷的一隅。我们的民族有光辉但也有屈辱。条约中种种的不平等待遇,上海外滩那十里的洋场,南京大屠杀的巨幅惨象,细菌战的令人发指……这些是我们民族、我们生命不能承受之重。69年前的英勇抗日是全民族的奋斗,是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基础,面对着历史的沉重和沉痛,谁敢忘记历史?谁能忘记历史? 国家的历史不敢忘记,个人的历史也不敢忘记,十八岁的生命没有大的波澜起伏,但也不会空空如也。“此情可待成追忆”,任何的今天都会变成昨天,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成长,有快乐有悲伤,有顺境也有逆境,但一切成为历史时,我们的生命就变得充盈,我们也更有勇气笑对明天。

树木不能割舍树根而渴望枝繁叶茂,流水不能阻塞源头而妄图奔向大海,月亮不能离开太阳而想象自我发光。所以,我们也不敢忘记历史却妄图再创辉煌。

本文属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等文。

1.角度大气。以“历史”为话题,有气魄,亦有难度。 2.文脉清晰。全文5段,中间3段先民族,在个人,民族历史又先“光辉”后“屈辱”。详民族,略个人。看出写作时的从容不迫,训练有素。

不敢忘记英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个个历史的烙印,我们不敢忘记。

遥望吧,在零丁洋苦唱“零丁洋里说零丁,惶恐滩头说惶恐”,到最后笑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代民族英雄文天祥。他一心为民,却屡遭厄运,他的心中有无数的委屈,但是他不畏死亡,用生命来为国家尽最后一分力。一朵夏花的飘落使后人得到了刻骨铭心的启示: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文天祥们的伟绩,你敢忘记吗?

一声大炮的响起,开始了鸦片战争,多么令人悲伤的回忆,一朵血红的夏花飘落在大海之上,这朵鲜红的夏花就是海上英雄邓世昌。拿着遥望镜在侦视敌船,却不料被对方鱼雷击中,面临生死抉择,水手们都劝他先行离去,但是他却说:“不,我要与你们共生死,为了我的国家与人民,我们反抗到底。”夜幕降

临,平静的海平面上鸦雀无声,“志远”号连同船上所有都沉落于大海,海面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是,仍有一样东西在海上回旋,那就是邓世昌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面对拍岸的惊涛,你还能忘记英雄吗? “五、四、三、二、一,起飞。”随着一声巨响,“神州五号”飞船逐渐升天。我国的飞天大梦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首次载人飞船成功升天,使全中国的人民都兴奋不已,航天英雄杨利伟历尽艰辛,登上他生死不定的旅途,为了中国,他负上这个责任。在飞船上,许多万一的情况都会出现。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伟大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当你抬头望天的时候,你真的敢忘记航天英雄吗? 英雄,见证了历史的存在,第一道曙光照耀着英雄,他们为后人发光发亮。

我们不敢忘记英雄,不敢忘记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流芳百世,家喻户晓,他们的精神在炎黄子孙的心中永垂不朽。

纵横神州大地,五千年风霜雨雪,一代代英雄连缀起一页页历史,无论是谁,我们都不敢忘记! 点评:该文重点突出,立意化大为具体,层次鲜明,有文采。

不敢忘记感恩

人的一生,时而披荆斩棘,时而长风破浪。在人生的潮起潮落,浮浮沉沉之中,你总会遇到对你好的人。他也许对你恩重如山,也许与你萍水相逢,但无论如何,不要忘记感恩,不敢忘记感恩。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能像一片茶叶在开水的浮浮沉沉的轮回之中,散发无尽的清香。

不敢忘记感恩。

父母的爱,是一点一滴的呕心沥血;父母的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肠挂肚,父母的爱,是比天更高,比地更广,比海更深的浩瀚无垠,面对这份给予你生命的恩德,你敢忘记吗?

还记得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大哈马鱼的生命,母大哈马鱼为了繁衍后代,历尽艰辛从下游河段,冒着生命危险逆流而上,到达上游产卵。但大哈马鱼产卵前,必须用自己的身体翻滚泥土,挖造一尺多深的洞穴,做好充足的掩护才能在穴中产卵。此时,母大哈马鱼已遍体鳞伤,它产卵后便油尽灯枯地死在洞穴旁,躯体让新出生的小哈马鱼当作食物。爱的伟大,在于它用生命为代价,用生命来诠释。这样伟大的恩情,使我不敢忘记感恩。

不敢忘记感恩。

老师的教育之恩,让懵懂无知的我,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老师的教育之恩,让茫然徘徊的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老师的教育之恩,让本是虫蛹自缚的我,蜕变成自由飞舞的蝴蝶。

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师。”面对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不敢忘记;面对老师的恩重如山,我更不敢忘记。

不敢忘记感恩。

有一种恩情,不一定恩重如山,但是让人刻骨铭心。它就是朋友的恩情,甚至是陌生人的恩情。一句问候,一个帮助,无论它多么渺小,却有改变一切的力量。一个持刀入屋抢劫的小偷,因为屋主姑娘一句善意的问候“你是来卖刀的吧?这刀不错,我要好了”,而从此洗心革面,最后成为成功的商人。如此戏剧性的恩情,每天都在上演。当你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份恩情。

我不敢忘记感恩,心怀感恩,让人生充满爱。

点评:该文中心鲜明,内容充实,有条理,有真情实感。

不敢忘记祈祷 我从不敢忘记,每一天的祈祷,为我亲爱的人求来平安。

从懂事的那刻起,我对亲人在心底说:此生你们将是我的所有!这么些年来,流浪的生活里,脚步更加告诉了我的决定是正确的。这赐予我的生命,是你们手里的温暖,我一直都明白。而我亦要这生命开出最美的花来,让最淡雅的香味使你们一直年轻。无论岁月如何蛮横,无论其他眼光如何犀利,都无法剥夺我心里固执的认为。我将用任何代价来换,即便死亡赶来喝彩都无悔。

从来没什么能阻挡小草对泥土的依恋,从来没什么能明白小屋对阳光的需要。我一直相信,无论任何环境都不能改变我对亲人的爱。即便,我不懂得去直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我知道自己的举动已经说明了。

当波浪想要大海更加有魅力的时候,它会用尽所有的力量去展开身体,我即如此。这么些年里,我努力的做着,无论多么痛苦或者愧疚,都只为了一个信念。这辈子,当别人都在说为自己活的时候,我坚持着为家人而活的思想。

我的亲人们啊,如今我不敢闭上眼睛,在异乡的天空下,夜是残酷的。每当入梦时,熟悉的景色里熟悉的面容,在温暖中总让游子的心淌血;在人前攒着的泪,都被枕头所吸收。我不敢说自己很坚强,但我知道有一根坚强的柱子永远都竖立在我心上,任何脆弱的到来都不能将其推倒。人生路上的坎坷里,我总能得到适时的鼓励,或者说是信念的动力,使我只懂前进不会后退。所以,我从不敢忘记,将平坦留给我亲爱的人。只要我的亲人们啊,你们还未幸福的时候,我的幸福就未曾到来;但我却一直享受着幸福——你们一直都陪伴着我!

我从不敢忘记,这世界的任何角落里,只要我的脚步落下,都有一方阳光在头顶照着。如同,我从不敢忘记,将自己化作亲人的影子,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这是不会改变的,无论在哪个空间,都是固定存在的!我一直想将所有美好的语言齐集起来,去赞美或者祝福我的亲人;直到我明白举动是最重要的时候,我将那些话语压在了肚子里;如同我相信,任何语言都不足以表达出我对亲人的爱。就让绿叶默默的守护着红花就行了,就让他们在无觉中享受着无形的保护! 我从不敢忘记啊!幸福安康你要陪着我的亲人啊——这也就是我从不敢忘记的每天的祈祷,永远的愿望! 不敢忘记读书

书,是一个人隐形的翅膀,因为也许就在某一天,他会带你飞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看到从未看过的风景……我不敢忘记读书。我无法理解忘记读书的人们,他们的生命要怎样承受那一份空白而来的焦灼。 我读过的第一首诗是我认为这世上最美的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诗的一篇/你是我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音,纸墨飘香中的神奇女子,自传中写着一生从未间断的阅读。她让我仰望和感动,仅仅以一个读书人的身份,她便是成功的。书,为她的气质添上精彩的一笔。她的气质是无可比拟的,她的一生是清新闪亮的。 不敢忘记林徽音,不敢忘记读书,因为我也需要书为我的气质添上高雅的一笔,我的人生也需要变得清新闪亮。

我爱三毛,不仅仅是她只身跑到撒哈拉沙漠的神经质,更重要的是我爱她和我一样爱书。她在《送你一匹马》里写下“一本好书,静静抱坐,坐读到日月无光,人就在书里起伏,掩耳不听那尘世喧嚣。这世间最宁静的快乐。”看到这段话,书后面,我的脸庞,轻轻微笑。这个女子,决不是那种装饰精致举止肤浅的胭脂俗粉,她懂得真正的快乐。她看书,在书里面追求一种自我升华,她本身是一篇精彩绝伦的文章。 不敢忘记三毛,更不敢忘记读书,因为我需要把三毛身上那篇精彩绝伦的文章据为己有,需要自我升华,享受真正的快乐。

贾平凹先生对女儿的上网阅读表示费解:读书就是读书,捧一本好书慢慢品,像你这么看都看糟了。没错,那是对作品的一种亵渎,很难想象长时间的阅读下来除了收获了眼疲劳,我们还能记住什么。平凹先生这一句话让我敬重,让我看到了一位真正读书人的坚持。 不敢忘记贾平凹先生,不敢忘记读书,因为我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对读书坚持的精神,成为一位真正读书人的一天。

忘记了读书,便将失去享受墨香中的宁静,纸张里的悠闲的机会。

我不敢忘记读书,便离开那些纷乱杂事,点一盏灯,就在这阅读中静静沉淀……

篇五:海南历史-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海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科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钟)

1.如右图,殷墟出土的牛骨刻辞上有关商王武丁的问卜、

乘车狩猎等160多个文字记载。这种了解商代历史最

直接最重要的文字是

A.符号 B.甲骨文 C.铭文 D.小篆

2.战国后期,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

主要得益于

A.管仲改革 B.尊王攘夷 C.商鞅变法

D.百家争鸣

3.仔细观察某朝代疆域图,图中的“西域都护府”

反映了哪个朝代对哪一地区的有效管辖

A.秦朝 东南 B.西汉 新疆

C.唐朝 东北 D.元朝 西藏

4. 玄奘12岁出家,遍读佛典,其西行之路被、

现代人认为是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灌的

而成的求知之路。历史上,他曾

A.西游天竺 B.东渡日本 C.出使西域 D.七下西洋

5.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李时珍

6.对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A.只许五口通商 B.排斥一切洋务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严禁一切对外贸易

7.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使中国

A.摆脱了殖民统治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D.改变了

历史我们从未忘却

社会性质

8.在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参观者可看到依据20世纪40年代某一历史场景制作的毛泽东与蒋介石“欢笑言和版”公仔(如右图)。这一历史场景是

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9.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

当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说:

“就是为了它也值得!

邓稼先奉献一生,实现了

A.卫星升空 B.汽车国产 C.原子弹爆炸 D.运载火箭发射

10.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和报告中,77次提到了“改革”二字,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36年前,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1.今年4月19日,最后一朵“琼花”——红色娘子军百岁老战士卢香辞世。当年,红色娘子军隶属于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12.右图是海南别具特色的临街楼房。这种将下层部分做成柱廊,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骑在柱廊上的建筑被称为

A.鼓楼 B.碉楼 C.骑楼 D.吊脚楼

13.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下列文明成果产生于两河流域的是

A.金字塔 B.佛教 C.长城 D.《汉谟拉比法典》

14.一位盲诗人笔下的英雄史诗,生动地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图景。这部不朽之作是

A.《荷马史诗》 B.《神曲》 C.《天方夜谭》 D.《俄底浦斯王》

15.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高票当选美国总统。当时,支持者对林肯寄予的厚望是

A.废除黑奴制度 B.对外侵略扩张 C.消除经济危机 D.摆脱英国统治

16.章西女王是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她领导起义军抗击了

A.英国殖民者 B.荷兰殖民者 C.西班牙殖民者 D.葡萄牙殖民者

17. 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同时也使其经济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这种模式开始

并形成于

A.19世纪末 B.20世纪二三十年代

C.20世纪六七十年代 D.20世纪八九十年代

18.在军事术语中,D日经常用作表示一次作战或行动的那一天。

迄今为止,最著名的D日是1944年6月6日。历史上的这一

天打响了二战后期的

A.莫斯科战役 B.太平洋战争 C.凡尔登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役

19.2014年,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巴拿马运河迎来百年庆典。这条举世闻名的黄金水道曾长期受

控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巴拿马

20.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该组织的成立顺应了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D.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21小题13分,22小题15分,共28分)

21.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明清时期的中日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给东南各地带来极大的破坏??甲午一役,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举国深感耻痛。

材料二进入20世纪,日本的侵略行为变本加厉。据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1937年12月13日晨,日军进入南京的时侯,一切抵抗活动都已经停止了??南京就像落入日军之手的猎物,不仅经受了战火,还经受了日军士兵以取东和收刮为目的犯下的无数罪行??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形式将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中日关系逆转的表现。(2分)

(2) 说出“甲午一役”的时间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3分)

(3)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行。(4分)

(4) 对于材料二中判决及材料三中的决定,你有何认识?(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1770至1861年度英国媒产量变化图 1870年至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材料二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在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三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嗓音变成了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题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 1931年,爱迪生逝世,全美各地同时熄灯1分钟以示哀悼;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20世纪的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1分)分别简析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6

分)

(2) 根据材料二,列举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具体影响。(4分)

(3) 材料三、四表达了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12分)

23.五四青年节是属于青春的节日。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让我们从历史镜头入手,回顾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1)以青年学生的斗争为主线,在下面给出的背景之后,依图续说五四运动:(9分)

一战后,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消息传来??

(要求:①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但不得全部照抄教材;②史实准确,语句通顺;③字数在200字以内。)

(2)从运动中,你能感悟到的五四精神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一、1.B 2.C 3.B 4.A 5.C 6.C 7.B 8.D 9.C 10.D

11.A 12.C 13.D 14.A 15.A 16.A 17.B 18.D 19.C 20.D

二、非选择题

21.(13分)(1)倭寇骚扰沿海。(1分)甲午中日战争。(1分)

(2)1894年;(1分)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2分)

(3)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后,烧杀淫掠,无恶不做。(2分)在占领南京的六个星期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三十多万人。(2分)

(4)“判决”说明南京大屠杀是历史史实,不可否认;(2分)“决定”告诫后人历史不能忘却。(2分)(必须从以上两个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打分)

22.(1)变化:呈现上升趋势或快速增长等。(1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1分)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拉动煤的产量快速增长;(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运用使石油的需求量增大。(2分)

(3)促进交通运输发展,商业旅行加快,农业进步和商业进步。(1点1分,共4分)

(4)表示人们对科学的赞叹;(2分)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2分)(必须从科学与科学家两个方面来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打分)

23.(1)本大题评分细则如下:

第一层次(0—4分):未依据材料表述,全部照抄课文,没有突出青年学生。

第一层次(5—9分):结合图片表述,符合主题,史实准确,不照抄课文,语句通顺。

给分参考:时间(1分)、过程(5分)、结果()2分、符合题意,语句通顺。(1分)

参考范例:

1919年5月4日,(1分)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开始游行示威。(2分)他们要求“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2分)北京青年学生的斗争得到全国各地学生和各阶层人民的支持。(1分)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林等卖国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2分)

(2)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与科学。(答出其中一点1分,共3分)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