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淮海战役最惨烈一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6:22:58 作文素材
淮海战役最惨烈一战作文素材

篇一:淮海战役的那些牛人牛事

淮海战役的那些牛人牛事儿

第一节:没有想到的巨大战争

其实在淮海战役开打之初,国共双方无论是领袖还是前方指挥员,都没有想到这场仗会打那么大,最后变成了双方的生死之战。虽然双方都清楚,这场决定命运的生死之战迟早要来到,但明显,这来的比较突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至少,国民党那边没有。

蒋介石还沉浸在东北55万国军全军覆灭的悲痛之中,顾祝同认为共军刚刚打完济南战役,怎么着也得休整一下,所以留给中原战场上国军部署的时间还很宽裕。但是他们错了,共军一点休整的意思的都没有,济南的巷战还在继续,华野代司令粟裕就已经把进行淮海战役的计划发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略加修改完善后,痛快的拍板同意了。

为什么这么急呢?因为济南战役粟裕手底下的部队没打爽。原来9月份华野在攻打济南时,用了一大半兵力进行阻援,没想到援军根本就没有来,济南城就打下了。打胜仗的部队自然兴高采烈,可负责阻援的部队却失望了,闹来闹去,没放一枪,这济南就解放了?70多个团埋伏在哪里,结果连敌人一根毛都没看见,大家相当不爽。于是部队求战心情那个高涨,粟裕一看,正好,打济南伤亡也不太大,于是立刻就制定了淮海战役的计划,满足大家伙想打仗的迫切心情。

可这个淮海战役的计划并不是后来的那场大决战式的淮海战役,这个计划跟它比起来,小巫见大巫,顶多属于小打小闹而已。粟裕的目标仅仅是拿下两淮即淮阴淮安,高邮宝应,打下后看情况再打连云港,海州,把苏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毛泽东接到电报后,认为可以,不过胃口小了一点。他站在战略的高度,认为以华野现在的力量,完全可以打一个更大的歼灭战。他早就瞅准了徐州以东的黄百韬兵团,10w来人,非嫡系部队但是实力较强,可以打一打。况且,打了黄百韬妙处大大地。这招棋后来被认为很高明,以后再说。

于是粟裕就开始着手准备了。这个时候无论是中央军委还是粟裕都没有想过要和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淮海战役只不过是普通的一个战役计划而已。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战争按照他的惯性不断展开,双方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最终,战争的规模无可避免的扩大化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在以徐州为中心,地跨江苏,河南,山东,安徽四省的广大战场上,投入了一共140w军队,进行了一场规模罕见的大决战,经过65天的艰苦鏖战,我们知道,最终共产党取得完胜。

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方面一直在主动选择,根据形势变化迅速做出正确判断,然后周密部署,其谋略和战力都发挥到了极致。而国民党方面一直在被动接受,根据形势变化做出错误选择,然后朝令夕改,举棋不定,战略出现重大失误,战力被严重削弱。就好像两个人比武,一方占尽先机,功力虽弱但招式巧妙,武功发挥到了极致;一方处处受制,内力深厚却施展不开,最后只能窝囊的败给对方。

憋屈,这是我看完整个战役全过程之后送给“国军兄弟”的评价。

让我们先看看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

共军方面:参战部队计有华东野战军十五个步兵纵队、一个特种兵纵队,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加上地方部队,共有60多万人。指挥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主要是粟裕指挥)

国军方面:邱清泉所部第二兵团,黄百韬所部第七兵团,黄维所部第十二兵团,李弥所部第十三兵团,孙元良所部第十六兵团,李延年所部第六兵团,刘汝明所部第八兵团,以及冯治安所部第三绥靖区,还有战役期间自东北战场撤到蚌埠的两个军、自长江中游增援到浦口的两个军共计80多万人。指挥员: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摆设)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实际指挥),各兵团司令。

双方武器装备:国军方面参战部队多数是嫡系主力,大部分美械装备,拥有坦克,飞机,火焰喷射器等先进武器。共军方面华野好点,但是没有坦克飞机,重武器有限。中野基本没有重武器。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虽然国军总共调动的兵力达80w没错,但是实际上兵力并不占优,由于部署问题,黄维兵团是后来增援到淮海战场上,并不是一开始就部署在那里。李延年兵团也实际上被中野阻援部队挡在外面无法与黄维兵团靠拢,基本上作用不大。后来黄维兵团开进战区,国军兵力也不占优,因为黄百韬兵团已经被歼灭了,第三绥靖区冯治安部起义了(囧)。我这么说其实已经很偏袒国军了,人家共军战术巧妙,就是让你增援的进不来,进来时被包围的已经被歼灭,掉过头来又把你增援部队包围了。所以淮海战场上老出现这样不可思议的情况:兵少的一方老包围兵多的一方。

简单说,淮海战役是这么打的:黄百韬先被华野包围,杜聿明指挥邱李兵团去救援,被阻援没救成。黄维兵团也来救援,被中野阻援。李延年也来救援,一样被阻援。黄百韬挂掉,杜聿明退回徐州。黄维被中野包围,后来华野来帮忙打。于是,李延年想靠拢黄维,被阻援,杜聿明离开徐州来增援,被阻援。最后,黄维挂了。杜聿明被两大野战军接着包围,这个时候李延年跑了,杜聿明在包围圈中熬了40多天,最后也挂了,战役结束了。

太憋屈了,这样的力量对比,这样的结果。

一方太憋屈,另一方只能是太爽了。1948年这一年,共产党比较爽,因为这一年国共双方的形势发生了180°大转弯。一年前,毛泽东还是比较纠结的,那时候他想的还是如何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因为当时的局面还比较严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山东的陈毅粟裕,晋南的陈赓谢富治从两边策应,三路大军跃进中原,把主战场推进了国统区。可是,进入中原后,敌我双方兵力悬殊,三路大军很快陷入了不利局面。特别是大别山中的刘邓,在蒋介石重兵围剿之下,腹背受敌,12w大军锐减至5w。

中原战场陷入了僵局。这个时候,毛泽东决定走一招酝酿很久的棋。

第二节:不想执行的命令

1947年上半年,共产党的日子貌似不好过。“西北王”胡宗南领着20w国军打进了共产

党的老巢延安,毛泽东向来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大手一挥,撤。于是共军有计划的从延安撤退。胡宗南几十万人马就占了一座空城,给高兴坏了。向老头子谎报战功,说是取得延安大捷,俘敌数万云云,蒋介石也被忽悠了,全国通令嘉奖胡宗南的重大战绩。可没过多久,胡宗南就被没走远的共军兜头一顿组合拳,凿的满头包儿。彭德怀领着西北野战军分别取得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等地的胜利,老胡一次次想寻解放军主力决战,一次次的扑空,人家就是不跟你决战,就是跟你打游击,抽空子捅你一刀就跑,老胡别提有多郁闷,部队士气严重下降。

可是长久下去这也不是个办法,况且山东那边国民党也是重兵围剿,压力也很大。这个时候毛泽东决定走一步险棋,你不是把兵力都集中起来打我陕北和山东吗?你能来我就能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路经过长途跋涉和激烈战斗,至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尔后,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陈谢大军挺进豫西,三军构成品字形,协同作战,把战场推进了国统区。这招很厉害,不仅牵制了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的国军兵力,而且把战火烧到了国民党的后院。但是,一路打过去,刘邓大军损失也很厉害,加上后来的重兵围剿,中野虽然拼尽全力左突右挡没有被“剿灭”了,但也是元气大伤。

1948年1月,刘邓实在有点支撑不下去了。于是向毛泽东发电报,希望能调动一支友军,吸引一下国军的注意力,最好让友军牵着国军主力走开点,否则这么死磕下去,自己的这点家底儿迟早要打光。这个友军就是指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

于是,毛泽东决定走那招就已酝酿好的棋。那就是派华野的三个纵队渡江南下,在江南搞点动作,以此吸引敌人主力南下,也能开辟新的战场。这叫做:“变中原为华北,变江南为中原”,这话是陈毅陈老总说的。

这步棋毛泽东早就想好了,早在刘邓挺进大别山之前,毛泽东就有跃进江南的计划,到敌占区的纵深建立新的根据地,虽然危险,但是对于经常处于危险之中的共军来说,也不值一提。执行任务的人选就是华野副司令粟裕。

命令发下去,被命令者粟裕客客气气犹犹豫豫的回电:不想去。

这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举动,中央军委的决定,毛主席的命令,岂敢违抗?粟裕,你想造反啊?

粟裕不想造反,也没有昏头,他只是想跟中央商量商量,因为他有一个想法。他这么做,也很犹豫和顾虑。电报在兜里揣了一个月了,反复斟酌考虑要不要发出去。他深知,华野渡江,是毛泽东运筹已久的一项重要战略,他一个华野副司令,只管好部队打仗的事就行了,战略决策方面那是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考虑的事情,自己越俎代庖替中央军委考虑战略,这超出了自己的职权范围,中央会怎么想?电报早在一个月前就写好了,就这么犹豫着一直没发出去。最后,他再次想了想自己的理由,还是把电报发给中央,电报的最后写着“斗胆直呈”四个字。

1948年1月22日,粟裕发给中央军委的电报,提出应将中原三军,以“忽集忽分”之法由刘邓统一指挥,在中原打大规模歼灭战。没有直说,但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下江南,不想去。

这个时候他的老搭档华野司令兼政委陈毅正在中央所在地陕北杨家沟,来的目的不是跟老朋友唠嗑,正是与毛泽东讨论华野渡江这事。陈毅很拥护中央的决定,毛主席连未来东南野战军的人事安排都亲笔拟好了。这个时候,粟裕的电报来了。于是毛主席和陈毅研究了粟裕的建议,经过集体复议,中央决定:维持既定决策。

收到中央回电,粟裕知道中央已经下了决心,于是回电这年5月实施渡江,现在开始整训部队,做渡江准备。

事情没有完。3月陈毅从杨家沟回到部队驻地河南濮阳时,发现粟裕不想渡江南下的态度没有改变。粟裕的理由是:带3个纵队下江南,固然能调动一些敌人,但是蒋介石不可能把他的四个主力部队掉过去跟他在江南打游击。这几个主力掉不动,下江南也就没有意义。再说部队下江南并不简单,这么一去敌占区,群众条件差,三个纵队12w人正常减员也得掉个3,4w,与其这么损失,不如留在这里打几个大仗。陈毅听完粟裕的汇报,感觉这事比较难办,这中央都已经开会定下来的事,要改变可不那么简单。这里面还有一个不能明说的原因:到底是你粟裕对还是毛主席对?

陈毅一直以来对粟裕比较赏识,对他的工作很支持。但这事太大,陈毅也很为难,意思是你自己跟中央去说吧。

粟裕还就真的去说了。1948年4月18日,粟裕再次致电中央,希望暂不过江,他说,以上是个人不成熟意见,加上对政局方面情况了解太少,斗胆直呈,是否正确尚祈指示,我们对南渡准备仍积极进行。粟裕在三个月内两次斗胆直陈,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他急电陈毅和粟裕马上到中央面谈。

这里有个典故。粟裕秘书鞠开回忆,毛主席迎接党内人从不出门,唯独粟裕来时他迎出大门,并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此时,粟裕与毛泽东分别已经是十七年之久了。为什么当时毛泽东对粟裕那么重视?粟裕只是华野副司令,他的意见为什么那么重要?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三节:粟裕的崛起

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城南庄,毛泽东亲自走出大门,迎接这位麾下的爱将。当年,红军战略转移后,毛泽东一度以为粟裕已经牺牲,还在延安开了追悼会,如今再见,粟裕已是一位军功卓著的战将。长征一别,再见面已历17载,毛泽东笑着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两人紧紧握住了手。

粟裕,湖南会同人,生于1907年,侗族人。有趣的是粟裕生前一直认为自己是汉族,直到1988年经民政部门考证,粟裕其实是侗族。与其他开国元勋相比,粟裕成名较晚,只在解放战争初期才声名鹊起。淮海一战,粟裕横空出世,指挥大兵团作战,纵横捭阖,完成了整个战役歼敌总数的80%。此战之功大,足以名垂青史,与历史上任何一位名将媲美。

而在这之前,他的日子一直不好过。他没走过长征,因为当时他的部队奉命掩护主力转移,这么边走边打,没走多远就全军覆没,只有粟裕带着少数人突围出来,死里逃生。以后就一直带着部下在南方的山里打游击。这样艰苦的生存环境,造就了粟裕善打险仗的指挥风格。共军里面的战神林彪没听说佩服过谁,唯独对粟裕比较钦佩,说“粟裕尽打神仙仗”。还

要求部下收集粟裕指挥的战役战役资料,一个人关在屋里研究。

粟裕的成名之战,是七战七捷,这是典型的“神仙仗”。1946年7月,国民党军以5个整编师共15个旅约12万人的兵力,大举进攻苏中解放区。粟裕领华中野战军3w多人拍马迎战。一个半月之内打了七仗,七战七捷,共歼敌5.3w余人,歼灭的敌人比自己的总兵力还多,一时令共军上下士气大振。他每战都是集中优势兵力吃掉敌人一部,管你一共多少人,我就集中兵力先吃掉你这一小部,然后转移,瞅准机会再吃掉你一部分,一次次的来,屡试不爽。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可是你给我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包围人家一部,吃了就跑。弄不好就会被反包围,毕竟手头的兵力就那么点,这只能说是个极其考验粟裕业务能力的技术活儿。而粟裕凭着精湛的指挥,漂亮的拿下了完成了这次考验。

消息传到延安,毛泽东极为高兴,对粟裕刮目相看。亲自起草电报把粟裕这一仗进行了全军的推广宣传。毛何许人,你会打仗有才能岂能弃之不用。1947年1月,粟裕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华野司令是陈毅,可是毛泽东电告陈毅:“具体作战由粟裕同志负责”。陈老总何等胸怀,自然明白毛泽东的意思,于是大力支持粟裕的工作,成就了一段“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佳话。此后,粟裕连续指挥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泰蒙战役,歼敌无算。1947年8月,粟裕指挥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在友军的配合下,经过艰苦鏖战,全歼了国军五大主力中排名第一的整编74师,击毙师长张灵甫,举国震动。

此时的粟裕,风头正劲,在强将如林的中共军内,其地位也隐隐有赶上那几位成名已久的大将之势。

长期艰苦的战争生涯,也让粟裕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粟裕一生负伤6次,最严重的一次是当年南昌起义,一颗子弹从头部穿过。(爆头都没死,粟裕真神人也,难怪打仗这么厉害。)可是这个伤留下很严重的后遗症,每逢战况紧急精神高度集中便会头疼欲裂,屡次晕倒。但战争年代无暇休息,这对粟裕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损伤。建国后他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头不能左右移动,连吃饭时饭菜也要摆成一条直线。后来朝鲜战争毛泽东点将,本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粟裕,可惜粟裕那时候病情严重,实在有心无力,否则朝鲜战争若是粟裕指挥,必将是另外一番场景,令人神往。闲话休提。

时间转到1945年5月,由于粟裕对毛主席渡江南下的战略,在三个月内连续两次提出不同意见,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视。对于手下这位能征善战的虎将的建议,毛泽东不可能不慎重考虑。于是毛泽东电令陈毅粟裕马上到中央来一趟,面谈商议此事。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毛泽东对手下这一员能征惯战的勇将的意见不可能不重视。

粟裕把自己的想法向毛泽东详细的进行了汇报。于是中央决定开会研究讨论。城南庄会议开了7天最后毛泽东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同意部队暂不过江。但是,交给了粟裕一个任务,那就是粟裕必须在4到8个月内,在江北歼敌6到12个旅。

这等于给粟裕立下了一个军令状。

第四节:军令状

军国大事,岂同儿戏?你说不过江就不过江啊?你说能在江北打大仗,那好,你先给我打打看。这回中央够给粟裕面子了,毛主席也够尊重粟裕的意见,压力重重的落到了粟裕的

篇二: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

淮海战役(一):粟裕向毛泽东立军令状 盘活中原战场 2009年05月18日 10:24凤凰网专稿【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36条

相关标

[毛泽东] [淮海战役] [粟裕]

签: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系列:

淮海战役,是国民党政权败亡台湾的关键一战,也是国共三大决战中规模最大,打得最惨烈的一战。国民党八十万部队,除少数阵前起义,没有像辽沈与平津战役中整兵团建制的投诚现象,全部死战到底。而共产党则付出了超过辽沈与平津两战伤亡总和的代价。

蒋介石输了辽沈与平津,还可图与中共划江而治,输了淮海,才真是大势已去。因此淮海战役堪称决战中的决战。这一战又以其以少胜多而被载入世界经典战例之册,共产党以六十万部队加五百万人民群众的支援,战胜了装备与战力优于自己的八十万国民党精兵。直至今天,它仍被各国军事家们津津乐道,反复研究。 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役,竟然并非出自双方精密长久的谋划。都是打一步看一步,在战前,无论毛泽东还是蒋介石,都没想到,仗会打到如此规模,以至一战

解决问题。而毛泽东之前所设想的解放战争夺取胜利之路,根本不是以这样一种江北大决战的方式。直到开打后数天,决战的思路才渐渐形成。整个战役的过程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偶然和必然。 即便多年之后,当年的国民党将领仍连叹此战的结果,非战之罪,而是天意。这场战役,是上世纪毛泽东与一干中共将领们鼎力合作的巅峰之战,也是蒋介石与国民党精英们漏洞百出的窝囊之战。回顾这段战史,折射出历史的必然,也让人看到当时国共两党从政治,军事,精英团队,以及民心各个层面的较量。 第一集:转折年代

1947年,蒋介石向陕北山东发起重点进攻,企图压缩共产党以求聚歼。毛泽东出其不意命太行山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直插国统区腹地大别山,使国共对峙的战场骤然转向中原。随后刘邓大军因双方兵力的悬殊,陷入极端的困境,为了打破这个局面,毛泽东决定让华野副司令粟裕带领一部主力向江南跃进,以解刘邓之围。

同时设想,以此模式逐渐渗透,直至取得全国胜利。但粟裕却不同意毛的主张,他坚持认为,中原困局可以有另外的解决办法,为此,他向毛泽东多番斗胆直陈,直至毛泽东答应给他一个机会,但同时给他立下严格的军令状,须在四到八个月间歼敌十

个旅。粟裕在成功完成这一任务后,终于让中原战场变成一盘活棋,这时,他提出,建议立即进行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二):徐州剿总

2009年05月19日 16:39凤凰网专稿【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1条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系列:

第二集:徐州剿总

在全国各战区中,蒋介石最重视的就是中原,这关系到南京的安危。早在48年6月,白崇禧就向他提出,中原兵力应该统一指挥,以守江必守淮之法建构坚固防御体系。但蒋介石不信任白,一意将中原分为两个指挥中心,重兵放在徐州,以庸将刘峙指挥,以小部分兵力放武汉归白崇禧指挥。

淮海战役开始前,徐州处在一个相当不利的态势下,剿总副司令杜聿明以及国防部参谋部高层都看到了这一点,认为应迅速调整部署,合并两大指挥中枢,以形成守江必守淮的态势。但因为蒋介石的举棋不定,以及白崇禧拒不指挥,直到淮海战役打响,国民党方面竟然始终没有动作。中共一方,原先提出的淮海战役其实只是一个中等规模的歼灭战。

毛泽东的意图,华野歼灭部分敌之有生力量后,仍渡江南进,把战场向南推进。战役发起两天后,粟裕得到情报,发现国民党大军有向南总退却的模样,如果国民党主力退守淮河,中共将很难击破这道防线。他紧急向中央建议,应将徐州之敌抑留江北予以歼灭,毛泽东迅即做出指示,歼敌于徐州附近,勿使南窜。这时,中共方面已经确定,这将是一场江北大决战。

淮海战役(三):淮海硝烟起

2009年05月19日 16:42凤凰网专稿【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2条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系列:

第三集:淮海硝烟起

1948年11月4日,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发出淮海战役攻击命令。华野数十万大军秘密南下,直扑黄百韬兵团。一天之后,徐州剿总也发布徐蚌会战指令,命各兵团向徐州收缩。国共双方几乎同时拉开了淮海大战的帷幕。

而此时,华野的攻击目标——黄百韬兵团却迟迟没有行动,在刘峙的命令下,黄百韬在新安镇白白浪费了两天时间,直到华野部队攻入新安镇前一天,才匆忙撤退。在新安镇扑了空的粟裕紧张万分,要知从新安镇到徐州只有两天路程,如果黄百韬安然退到徐州,与其他国民党重兵集团会合,淮海战役将面临流产的

危险。然而,就在这时,蒋介石却命黄百韬停在了离徐州不到百里的碾庄。

另一边,中共策反人员在争分夺秒地策动碾庄以北的国民党第三绥靖区起义。在最关键的时刻,第三绥区的起义,打开了碾庄的北大门,华野部队迅速南下,切断了黄百韬退回徐州的通道,将他重重包围在了碾庄。

淮海战役(四):血战碾庄圩

2009年05月22日 09:51凤凰网专稿【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2条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系列:

第四集:血战碾庄圩

黄百韬在碾庄陷入重围,蒋介石急命杜聿明到徐州指挥,以解黄百韬之围。同时调集黄维兵团、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北上加入战团。在杜聿明的亲自指挥下,邱清泉李弥两兵团集中全部火力,由陇海路两侧向碾庄推进。一时间,华野三面受敌,情况危急。与此同时,黄百韬在碾庄拼死血战,也让华野部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为此,毛泽东发表急电,指示要下决心付出十万人的代价来夺取胜利,粟裕也命令部队改急袭为攻坚,逐村逐堡向前推进。

篇三:论淮海战役国民党失败的军事原因

论淮海战役国民党失败的军事原因

内容摘要:

淮海战役是国共两党继辽沈战役之后的又一次战略大决战、大比拼!国民党军事上一败涂地,其中原因很多,本文现就其失败的军事原因进行探讨。

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就有很多学者对这段历史进行过剖析和全面探讨,有关这段历史的著作。如:《中原解放战争纪实》、《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百万蒋军起义》等等。这些著作中研究深入、视角新颖、思路开阔,但在中国国民党失败军事原因方面略有不足之处。

关键词:淮海战役 中国国民党 失败 军事原因

绪论

一、 研究综述

淮海战役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以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淮海地区的一次战略大决战,它属于“三大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国民党被打得如同落花流水,其在该区的主力部队如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等被全歼或重创,再也无力于该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进行抗衡。

本文意在对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的军事失败原因进行探讨的过

程中积极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力图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二、 研究思路

在研究思路上,本文以《中原解放战争纪实》为中心,参考其他有关该战役的著作和文献,全面拓展、深入剖析,寻找国民党在本次战役中在军事上失败的原因。

战役初期,中共华野代司令员粟裕提出于苏北围点打援、歼击国军的战略设想,而国民党统帅部则决定在这一地区和中共拼实力——以硬碰硬,在这两种不同战略构想的指导和碰撞中,国民党被打得如同丧家之犬。

三、 研究方法

(1) 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在本文的

研究中起指导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对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失败的军事原因进行研究。

(2) 文本分析法,本文不是反范围而谈,而是对所选文本进行深

入研究,如对涉及本次战役的有关人物的相关文本进行研究,如:《粟裕军事文集》等。

(3) 横向展开和纵向深入想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力图对国民党

在淮海战役中失败的军事原因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学素研究,本着这一目的,本文尽量对相关研究材料进行深入剖析和横向拓展。

四、 研究资料

<1> 相关历史文献,如:《粟裕军事文集》、《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等等。本文作者对这些文献的细致阅读,深入钻研,以求有助于本文写作。

<.2> 相关历史著作,如《百万蒋军起义》、《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等著作,作者细心拜读这些著作,以求从中获取创新观点。

正文

一、国民党战略上的失误

1948年11月11日,国民党黄百韬部被我华野主力围困于碾庄地区,为解黄百韬部危机,国民党徐州“剿总”杜聿明,整合七个重兵集团,即:以邱清泉的第二兵团、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在徐州空军配合轰炸下向东开进,以便增援黄百韬部;而把李延年的第9绥靖区改为第六兵团,将刘汝明的第四绥靖区改为第八兵团,黄维的第十二兵团竟阜阳向蒙城、宿县推进,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进至符离集地区,这七个兵团总人数达八十万人!国民党凭借其人数和武器装备上的绝对优势,打算和我人民解放军中野、华野主力在徐蚌地区以硬碰硬,拼实力,一次达到解救黄百韬部的目的,实际负责国民党徐州剿总指挥的杜聿明秘密制定了这样一个计划,趁华野济南之战后正在休整,由武汉白崇禧部牵制中野东进,集中徐州四个主力兵团向山东华野发动闪电进攻,以祥攻济宁而收复济南,但是蒋预定发起战役的十月十五日这天,蒋军东北锦州失守,慌乱之中蒋把杜调往东北救火,而徐州的主将刘峙偏偏又是个庸才,从十

月十五日到十一月六日这二十天的时间里边竟然毫无理由地命令四个兵团原地待命,坐等粟裕清醒过来并施以重拳。 然而,在共产党方面,中央军委却指示中野和华野的相关领导人,在淮海在战役中的第一阶段的中心是歼灭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是歼灭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占领谷城;第三阶段则准备在两淮作战,鉴于徐州“剿

淮海战役最惨烈一战

总”兵力集结于徐州附近的情况,毛泽东主张采取“围点打援”和局部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的战略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人民解放军在歼灭黄维兵团时就曾动用十二个纵队另两个旅的兵力,几乎同时,华野5个纵队阻止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于蚌埠以南,华野11个纵队围困杜聿明集团在陈官庄地区。国民党战时临时移帅,是兵家大忌。硬碰硬的战略构想就显得十分被动和笨拙。在这种战略构想的指导下,国民党部队处处挨打,进不能解黄百韬部之围,退又不能干净利索的退出战斗,只能为我人们解放军所歼灭。一招失误,满盘皆输。

二、 国民党进步力量战场起义

国民党一心要打内战、搞独裁,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这不仅不符合当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的愿望,也使得本党内部一些进步力量十分反感,最终使国民党内部一些追求和平、民主的进步力量脱离国民党,走向人民。国民党军队内部不团结,中央军排挤、歧视、吞并地方杂牌部队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更促进了进步力量摈弃黑暗,毅然选择起义,走向光明的决心!

国民党第三绥靖区部队是原冯玉祥将军西北军的老底子,在抗日

战场上,他们吃的苦比中央军多得多,抗战胜利后他们没有得到丝毫喘息,就被蒋介石调到徐州一线,和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其真正目的在于在徐蚌战场上让双方相互消耗,以便其从中渔利。在这种形势下,第三绥靖区两万三千余名国民党官兵在第三绥靖区副总司令张克侠、何基沣。十一月七日华野部队正在按原计划发起进攻的时候,这两个中将突然带领部队起义,两人在此前都曾大量贪污军饷,而且两人和当时的第三绥区司令冯治安关系一直不和(此事在国民党内部普遍存在),此时风闻冯治安要清查二人,慌乱之下两人带着59和77两个军,在中国共产党相关同志的协助下,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在淮海战役的最前线——鲁南苏北的台儿庄、贾村一带举行战场起义,这次起义,严重打乱了国民党在这一地区的军事部署,为加速战役进程提供了很大方便。被我军有关领导人称为“淮海战役第一胜利”!

在淮海战役中,还有一次重要的战场起义,那就是双堆集战役中国民党廖运周率领第一一O师战场起义,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被围于双堆集地区的国民党第十二兵团总司令黄维召第八十五军第一一O师师长廖运周到其兵团部,安排部队突围,拟以第一一O师等四个师为先头部队,进行突围,我中共秘密党员、国民党第一一O师师长借突围名义,与我进攻部队取得联系后,甩开其他几个后续师,单独将部队带出双堆集地区,战场起义成功。

淮海战役中的这两次战场起义,严重打乱了国民党在需帮战场的军事部署,削弱了其军事势力,也严重影响了国民党其他部队的斗志,

篇四:粟裕将军一生中最完美的一战

粟裕将军一生中最完美的一战

淮海战役是决定现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战,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唯一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重要典范。粟裕是这次战役的倡导者和主要指挥者,这是他一生中指挥的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可是在他的回忆录中竟然没有记载(据说后来在他去世后再版时,加入了他生前对淮海战役的一些零星谈话)确实让人无法理解。

后来,又读了一些书和文章,才得出一个朦胧的解释:也许正是在这场战役中粟裕成熟的战略意识和神奇的指挥才能显得过于完美,才使得他无法去讲述自己的这段辉煌的神话。

粟裕在淮海战役战略决策形成中的贡献

1947年前后中原战局一直十分紧张,如何改变这一局面,是十分头痛的事情。在这一问题上粟裕以他独特的认识影响和改变了中央的一些决策。表现出了一个伟大战略家的成熟,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1948年上半年

中央:一再强调避免打大仗,

粟裕:经过慎重考虑,于1948年1月22日,“斗胆直陈”,提出: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关键,是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

中央:决定派兵渡江南下,以调动中原战场上的国民党主力部队,改变中原战局。1948年1月27日,电示粟裕:“率三个纵队渡江以后,势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可能吸引敌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

粟裕:认为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更有利于迅速改变中原战局,于4月18日,向中央提出,暂不渡江南进,而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

结果:4月底粟裕被招至西柏坡,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向中央作了汇报,使中央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

6、7月份,粟裕组织指挥的豫东战役,创造了歼敌9万余人的空前战绩,迅速改变了中原战局,并推动全国战局由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发展。

(2)淮海战役开始前

中央:豫东战役以后,1948年7月13日,中央再次调整原定战略部署,指示:“粟兵团应在现地作战至明年春季或夏季,歼灭五军、十八军等部,开辟南进道路,然后南进。”再次提出南下一事。

粟裕:再次与中央出现不同意见,他认为,下一步“势将成为同敌人的战略决战。而要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决战,必须考虑时机,还要考虑战场条件和后勤供应条件。对于战场和后勤供应条件,我考虑在长江以北决战比在长江以南决战有利得多;而在长江以北决战,又以在徐蚌地区最为有利”。

结果:1948年9月粟裕组织指挥了济南战役,战役尚未结束便于9月24日向中央建议进行淮海战役。中共于9月25日复电,最终同意举行淮海战役.这里要专门说一下的是:淮海战役发起之前,根据中央要求,中原野战军一路东进,陈毅、鄧小平率四个纵队已到达

徐州西面30多公里处。粟裕意识到,淮海战役打响后,华野和中野势必将协同作战,而中央对于如何协调两个野战军迟迟没有决策。于是,粟裕在10月31日向中央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中央11月1日复电同意。

这一决定,及时解决了战役的组织指挥问题。此前,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陈毅己经调任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央曾要让粟裕担任华野司令员被粟裕力辞,以我们凡俗之人的想法,有些问题粟裕不会想不到的,华野内部老资格的战将很多,虽然华野的军事指挥一直是粟裕掌握,但一直是有陈毅背后压阵。粟裕的资历与陈毅、刘伯承和鄧小平相比是差了许多的。

陈毅被贬去作了一个副司令而由他来担任华野司令,那么在内部指挥的权威性,特别是对外和中原野战军的协调方面恐怕都不会顺畅。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调任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的陈毅同时还担任华野司令兼政委,却并不负责华野的指挥。淮海战役大战在即,何人在一线统一指挥的问题,中央不会疏忽吧,肯定是有些为难,因而一直不发话。此时的粟裕能有别的选择吗?

粟裕在淮海战役各个阶段的贡献

粟裕在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两方面,也都表现出一种神奇的力量。他指挥的华野占我军参战兵力的70%,歼灭国民党军占歼敌总数的80%。

(1)战役第一阶段

A粟裕和华野在第一阶段的战役实施表现

粟裕审时度势于11月6日提前两天打响淮海战役,及时组织和策应了何基沣、张克侠在贾汪台儿庄一带起义,并迅速挺进切断了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军兵力最多的兵团——黄百韬兵团西撤徐州的通路。完成了对黄百韬兵团的分割包围,将其围困在碾庄一带。碾庄距离徐州只有六十公里,当时,如果让黄伯韬到了徐州,那淮海战役是什么样子就很难说了。粟裕在一线指挥华野的几个纵队经过17天浴血奋战,打退了徐州国民党军的救援部队,击毙黄伯韬,全歼黄百韬兵团5个军12万余人,(另有2万余人起义)。

B关于南线作战的时机

粟裕:在第一阶段的整体构想上考虑的十分成熟,他在战役刚刚展开的11月8日就向中央提出,应“以主力一部进入淮南,截断浦蚌铁道,错乱敌人部署与孤立徐、蚌各点敌人。为此,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应即以一部破坏徐蚌铁路,以阻延敌人南撤。”

中央采纳粟裕的建议,11月10日,连发3电,指令中野集中4个纵队攻取宿县,控制津浦铁路,切断徐州之敌南撤通路。11月15日,刘陈邓组织中野攻取宿县,也标志着中野实质性的投入到淮海战役之中。

华野占领徐州以东地区,控制了入海口。中野占领宿县,切断了徐州与蚌埠之间的陆路交通,使徐州国民党军处于孤立地位,给下一步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中央:战后毛泽東在电报中说道:“在战役发起前,我们已估计到第一阶段可能消灭敌人十八个师,但对隔断徐蚌,使徐敌完全孤立

这一点,那时我们尚不敢作这种估计。”粟裕之神勇由此又可略见一斑。

(2)战役第二阶段

A关于主要打击目标的确定

黄百韬兵团被歼灭后,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军兵力分布主要有三大块:徐州“剿总”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30余万人在徐州地区,;维兵团4个军12余万人在蒙城地区;李延年、刘汝明2个兵团6个军10余万人在蚌埠地区。如何确定第一步的主要打击目标,是关系战役胜负的关键问题。

粟裕:在11月8日便向中央和刘陈邓建议,第二阶段作战“或歼孙(元良)兵团,或歼黄(维)兵团”。

中央:提出“第二步歼灭邱(清泉)、李(弥),夺取徐州”。

结果:刘陈邓在分析了各种利弊特别是华野在碾庄战役后,伤亡巨大,有待休整,不易独立攻打徐州的现实情况后后向中央建议先打黄维,得到中央批准。(此时中央已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鄧小平任书记,刘陈为常委,粟裕和谭震林为委员)

B粟裕和华野在第二阶段的战役实施表现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主战场在安徽的双堆集地区,目标是围歼黄维兵团。主要是由刘陈邓直接指挥的,但是粟裕和华野在这一阶段的作用却十分重要

黄百韬兵团被全歼之前,粟裕就判断,徐州之敌与蚌埠、蒙城之敌有“以宿县为中心对进,以图打通津浦线联系之极大可能”,便决定

篇五:淮海战役:一个人的“神仙仗”

淮海战役:一个人的“神仙仗”

——读张雄文《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决战》有感

郑石隐

将时光退回至62年前,如果没有粟裕,淮海战役会怎么打?

只是历史没有假设。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战役这幕活剧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袤大地上演。尽管我们已经在电影《大决战》第二部和中学历史课本中对它已有所了解,但那并不是客观的全部。

无疑,作为上世纪发生在中国,事关中国政局走向的南线大决战,仅仅一部恢弘的电影,或者教科书式的简短叙述,是远远不够的。它们缺乏真正的点睛之笔,即人类历史上任何一场精彩战役都不可或缺的核心灵魂人物。

这也就好比没有三国周郎就无法谈及赤壁之战,或者是没有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便难以叙述完整诺曼底登陆一般。对于三大战役中承担着承上(辽沈战役)启下(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作用,可谓一战定江山的淮海战役,当撇开历史迷雾,从故纸堆中仔细找寻,我们会发现,它的背后,更是一个人的“神仙仗”。

这个人便是当年的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

翻开这部62年后姗姗来迟的《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决战》,粟裕这一淮海战役真正的灵魂人物,其谋无遗算的大将风度才第一次跃然于纸上,而中国共产党军队为何在短短三年之内便以少胜多,赢得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谜团,才有了进一步的精准解释。

没有粟裕,便不会有包括全歼张灵甫全副美式装备整编74师在内的华东战场七战七捷、宿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的辉煌胜利与华东野战军取得位居四大野战军之首的战绩;没有粟裕对中央军委和毛泽东部署战略行动的三次力谏直陈,就不会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失利后整个中原战局的彻底改变,淮海战役便只能是空谈;当然,没有最高统帅毛泽东的虚怀若谷,诚恳纳谏,也不会有粟裕在淮海战场上的气吞万里如虎。

就内容而言,继张雄文的前两部粟裕系列作品(《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名将粟裕珍闻录》)之后,作为第三部的《毛泽东粟裕与淮海战役》一书,突破性地将淮海战役还原到“人”的角度来描写,便已是相当不易。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军旅著作中最值得称道的突破,而当我们能够真正从人的角度面对历史,历史才会给我们一个完整、真实的说法。对淮海战役而言,便是阐释了到底谁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主要指挥员的问题。

这部书的写法,也颇值得称道。换一种角度来看,它是一篇长篇新闻报道作品,因为它具备了优质新闻报道的几乎所有优点——文笔简洁而有力度且清晰明了,叙述推进错落有致又不乏细节点睛之笔,案头工作极其扎实,进而资料翔实言之有物言必有据。

其实,在这部作品之前,类似的写实笔法已在国内出现,精彩的也不是孤例,比如余戈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或者王外马甲的《战场上的蒲公英》。但与这些描写局部战场的作品相比,作为更为宏大和更为关键的决定性战役淮海战役,作者张雄文能从一个指挥官军事战略思想的延展和行动入手来写,又由于它题材的特殊性和对“人”的还原,它便更具备国内军事作品里程碑式的意义。

它甚至可以拿来与二战时期天才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所写的《最长的一天》、《遥远的桥》和《最后一役》二战系列特稿作品比肩。可以让读者从早上读到下午,一口气读完。相比于瑞恩西文手法的特稿细节描写,作者在细节与宏大叙事上更略胜一筹。

更为巧合的是,与瑞恩的作品相比,它们属于同一时代的作品,只是一个描写的是二战时期盟军的欧洲战场,一个描写的是二战之后,在中国的解放战争战场。前者更侧重于战场的残酷性,后者则更侧重于突出战争战略,以及一个优秀指挥官的重要性。

这不只是蒋介石政权人心向背的因素,更在于两军对阵的战略与战术。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清晰地勾画出这一阶段解放军战略转变的每个细节,从抗战胜利到刘邓挺进大别山,受挫,调整战略,军?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桨傅姆制纾俚髡较蛘罚富拥昧Γ⒅性匠」簿诱骄峙ぷ?/p>

而这也只是这部作品的主线,围绕主线,的确如作者开篇所说,是一场大戏,在台上,仅仅有解放军将领当然不够,同时作者对解放军的对手国民党军将领,也做了细致而详尽的描写,且客观公允,无论是刘峙、杜聿明,还是黄伯韬、黄维等一代战将都如此。也正因为此,整部书便可以拿标准的新闻报道来衡量。

而对于粟裕本人在这场战役上的工作状态,更是语言平常却令人感慨万千。比如,粟裕喜欢研究作战地图,喜欢量化分析;又比如粟裕在淮海战役关键时期,因压力巨大而七天七夜未曾合眼等等。

总之,对这本书无论如何的褒扬都不过分,如果非要说它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它的封面设计,太像一本普通读物,但只有读了才会知道,它的确是一本封皮和内容有着千里之别,容易被“错杀”的好书,至于究竟,读了才知道。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