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参观红色基地感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6:17:27 字数作文
参观红色基地感悟字数作文

篇一:参观沂蒙红色基地有感

大学生“下基地”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年 级:

姓 名:

2012级 孙安妮 专 业: 学 号: 播音主持 201210130206

参观沂蒙红色基有感

来到临沂大学,才慢慢地发现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是多么伟大,多么让人钦佩,也许没有这片美丽红土的见证便也就没有今日美好安定的临沂。博大的山东。而真正地参观领略了这一切才深深地被这片红土,被这种红色精神所震撼和感动。

我们先来到了马牧池。在抗日战争年代,这里所谓抗日根据地,数十万军民在此浴战抗击日寇侵略,而一件件感人至深的“红嫂”故事便也就发生在这。

战争年代,“红嫂”用乳汁救过伤病员的感人事件,至今广为流传,而故事的原型就是明德英。明德英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后来嫁到了马牧池乡横河村。抗战爆发后,她在家乡目睹了共产党坚持抗战,一切为了民众的行动,从而对共产党八路军怀有深厚感情。1941年冬天,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马牧池的八路军从山东纵队司令部。11月4日,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突围中身受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为他包扎伤口。当搜捕的日军走后,伤员因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打破了封建思想,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她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使其康复归队,1943年,她又从日军的枪林弹雨中抢救出八路军山东纵队军一处香炉石分所13名看护员庄新民。

1961年,山东合租名作家刘志侠,根据沂南县聋哑妇女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真是势力,创作了短片小说《红嫂》,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1964年8月12日晚,当京剧现代戏《红嫂》搬上首都舞台是,观看演出的毛泽东、朱德感动得数次落泪。毛泽东指示《红嫂》这处系反映了军民鱼水情,演得很好,要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可以教育更多的人做新时期的“红嫂”。从此以后“红嫂”更加闻名天下,后来救死扶伤的女性被冠以“红嫂”的美名,而明德英也被公认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民的敬重和爱戴。国防部袁部长迟浩上将在探望她时,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同样让我感动的是32名妇女“火线桥”的故事,李桂芳,1925年出生于沂南县岸提镇沿路村的一个贫苦 农民家庭,当过“童养媳”,在地主家干过长工,幼年艰苦的生活促使李桂芳十五岁便参加革命,并成为村里如女活动的零头人,他们送郎参军,救护伤员,缝军衣,做军鞋,汝阳革命后代,他们在艰苦的年代里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让吃着我们摊的煎饼,怀揣土制步枪的八路军战士,能够勇往直前,打败装备精良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1947年孟良崮战役打响后,有一只部队需要迅速过汶河,没有桥梁,政治寒冬腊月,喝水冰冷刺骨。“没有桥腿用人堆,没有翘班用门板”,时仁艾山乡妇救会长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己门板,在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假期了一座“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干部战士看着累到在沙滩上的妇女都留下了眼泪。而更令战士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妇女有的已经怀有身孕。

在马牧池,能够触动心灵的去不仅是原生态的古村落风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包含着沂蒙人无私的奉献精神。马牧池的老石屋曾经历过炮火纷飞的年代见证过沂蒙人民英勇支前的故事,也见证过沂蒙军民鱼水之情。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但却仍然保持着那是的风貌,石头屋还是原来的石头屋,村里的小巷还像几十年前那样曲折幽深。

接着我们参观了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役和阵地相结合的重大战役,是打破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占据的关键一战。听着讲解员沉重的讲述,那烽火硝烟,血雨腥风的战场仿佛就在眼前。岁月如梭,当年的硝烟已经散尽纷飞的弹雨已化为泥土,山上如刀似箭的丰碑,见证了沧桑的历史。

孟良崮战役,也是小推车推出胜利的战役,沂蒙老区人民怀着对共产党的无比信任和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舍生忘死,参军参战,大力之前,抢救伤员,奋勇杀敌的画面展现在眼前,让我们不禁肃然起敬,真正体会到革命斗争的参考,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大家思想收到了震撼,欣灵得到洗礼。使他们团结一致,通力协作战胜了血多艰难困苦,使他们来往穿梭于鲁中根据地前线,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对伤员精心照料,体贴入微,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根式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勇挑重担,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从中吸取了很多人生启迪,吸取了宝贵的精神营养,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当前形势下开展创先争优的重要性和及时性。我们应该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和平、繁荣的幸福生活。

如今硝烟散去,留下了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回想艰苦年

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没有这里的英烈就没有哦我们和平的生活,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 现代化建设......

篇二: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我们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党支部组织我们来到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我很荣幸自己有这份机会,去了解党的历史。那份喜悦的心情,此时此刻回想起来,还是那么的意犹未尽。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感受红色文化,陶冶爱国情操。

早晨九点,我们从学校出发,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便到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看到眼前一幕幕那红色的景象,一下子感觉到战争年代那些过往的东西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都沉浸于思念的洪流中??

讲解员对故居的建设象征意义、每一件革命纪念文物的来历、墙上每一幅宣传画的故事以及那段历史都进行了非常完整的回顾和精心讲述。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憧憬与期盼,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景仰,每个党员都认真聆听了讲解,还把在参观过程中看到的许多实物拍摄下来,以便回去让其他同事、家人也能感受到这段历史,并深刻体会革命前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面对着墙上那一幅幅记录历史的画,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它承载了太多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东西;看到当年王复生、王德三用过的衣物以及生活用品,真的不能想象,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艰难的生活着;他们都是有家、有父母的人,但为了全天下人的幸福生活,他们离开了家,离开了亲人,将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战场??

在红色光辉的沐浴下,我们认真学习着先烈们的每一个事迹,在

每一个事迹中深切感受到他们为解放全中国所付出的心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王氏三兄弟不顾自身安危,全身心投入到革命的战斗中。哪怕是背负刑场,面对敌人的刀枪,王德三在生命旅途最后一刻,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中国共产党万岁”。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更让我深刻的理解了革命年代他们不畏牺牲的斗志,让我深深的认识到,引领社会进行革新,正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更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理解他们的精神,弘扬他们的精神。

参观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王德三被捕后在狱中留下的万言遗书。书中他这样写道:父亲,你的儿子是世界上最刚强,最有志气的人,他只知道人类,只知道社会,完全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习气。古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儿已处此境地,如果要偷生苟活,那就要做出些无廉耻的事情,你儿子又有什么脸活在人世上,天下人听见云南人就要骂王懋廷是无耻的人,云南人提着王字,就要指着祥云县说些不好听的话!儿现时只有拿定主张把身子献给人类了。”1930年12月31日,王德三牺牲后,费炳同志在《祭德三诸先烈》一诗中讴歌王德三:“少怀壮志走千山,一腔热血祭轩辕。传播马列扫腐恶,唤起工农开新天”。王德三是我们每个青年应该学习的榜样,正是他的志在四方,他的坚强和执着,成就了一个农村孩子的救国梦,这也让我们自信的告诉自己,农村人也可以做到出人头地。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我们每个青年都要明白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革命年代虽然成为了历史,可是革命精神没有离我们远去,也没有被尘封,他就在我们的身边,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着我们。参观了这些革命遗迹,让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内心,“高举旗帜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这不仅是一句发自内心的口号,更是一盏指我奋进的“明灯”。面对先烈的雕像,面对那一座座伫立的丰碑,我们郑重宣誓,以誓言来指导行动,以行动来服务社会。继承先烈遗志,紧跟党的旗帜,我将以一名合格的教师,饱满的姿态来肩负社会给予我的重任。当代的我们更应该把这些作为一种名族精神弘扬,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最好的榜样。

参观学习是短暂的,可以说大家用万分之一的时间看完走完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的一生,但是留在每个人心中的记忆却是永恒的。我将以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来践行我的教育事业!

2014年3月23日

马春雷

篇三:红色教育基地观后感

“忆红岩”—红色教育基地观后感

乘车来到位于重庆西北郊的歌乐山,参观曾经关押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白公馆和渣滓洞两座监狱。走过如茅厕般的岗哨,顿感白色恐怖的阴森;狭小黑暗的牢房和破旧潮湿的棉被,见证了革命者生存的艰苦和斗争的顽强;阴森恐怖的刑讯室和锈迹斑斑的刑具,熔炼出革命者的坚强信念和钢铁般毅志。面对这一切,我们心潮澎湃,悲痛不已,感慨万千。。渣滓洞因曾经遭遇一场后山下来的泥石流,大部分房子被破坏,现仅仅只开放少部分让游人参观,我们只能看到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时几十名党员逃出去时留下的围墙洞和当时两百多名共产党员被屠杀的所在地—--一栋两层男监狱的一楼。据介绍说国民党为了尽快逃跑,在1949年11月27日那天,他们把200多名共产党员分别集中关在一楼的几个房间里用机枪进行扫射,真是惨绝人寰。在白公馆里,主要关押有一定知名度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内部有军衔的爱国将领,小说中的烈士小萝卜头及他的父母都被关押在此。通过参观地牢,我们能想象到国民党是怎样用阴暗潮湿的地牢来折磨我们优秀的共产党人的意志的,一张张英气的烈士脸庞,他们还是那么的年轻·······在革命烈士遗作前有示儿诗,有写给妻子、孩子不要悲伤跟着党走的离别信,有给兄弟姐妹勉励革命斗志的励志诗。

之后,我们来到位于重庆南山的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依次参观了现在作为陈列室的"侍卫室"、宋美龄别墅"松厅"、蒋介石官邸"云岫楼"、马歇尔官邸"草亭"等遗址,重温重庆作为战时首都、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远东指挥中心、国民党与中共合作的抗战岁月。沿途还参观了

参观红色基地感悟

红岩魂陈列馆,再次感受红岩魂。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辈欹遗志。通过参观革命基地,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洗礼和极大的震撼,江姐、李青林、刘国志、陈然、小萝卜头等一个个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浮现在每一位共产党员眼前,他们钢铁一般的意志、不屈不挠、大义凛然、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时刻教育着、激励着我们。我们一致认为: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不仅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加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时刻牢记五星红旗的红色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新中国的一切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铸就而成的;要继承和学习革命先烈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伟大的人格力量,浩然的革命正气;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大力弘扬“爱国、团结、奉献、奋斗”的红岩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这种红色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

每天有大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最深的感受。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革命史,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战争时期党员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的人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园参观者的心中默默传递。我们从烈士的足迹中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正原因。

时代没有选择让我们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我们每一个积极分子都应该了解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理解我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从而更加相信共产党,拥护共产党,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烈士们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将会永远铭刻在心。

没有人出娘胎就是豪杰,就是英雄,只要我们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多坚持一点点,多向前迈进一点点,成功,离我们只剩下一点点,90后的我们,一样会不胜不休,永不言败。并且作为入党积极份子也要首先带头学好红色精神;其次,我以为,参观重要,学习重要,宣传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红色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此次的旅途虽然十分短暂,但却让我充分领略到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的灵魂,我的思绪也在此得到了升华,我坚信,以后,我的身边将不只有我一人,而是随着五星红旗飘扬的烈士英魂,他们将激励我,向人生成功的彼岸不断冲刺。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珍惜每一天,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我想它日,若有机会,我将以一个成功人士的身份再次步入这神圣的殿堂。

篇四:参观红色教育感想

参观红色教育感想

在2天的参观学习中,我们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马牧池山东沂蒙红色影视拍摄教育基地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旧址。

通过这次红色教育基地学习,我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革命根据地的气息和人文环境,进一步增强了我的民族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同时激发了我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我们首先来到红色革命根据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站在纪念馆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纪念馆前面是侍马而立的大型花岗石塑雕,雕像是陈毅元帅和粟裕将军,底座非常精美,红色花岗岩上镌刻着陈毅元帅的《孟良崮战役》长诗,两位将帅雕像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作为孟良崮战役主要指挥者的光辉形象。随着导游的引导,我们依次进行了参观。纪念馆主体内分多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大型孟良崮战役纪沙盘,沙盘按比例制作,非常形象逼真,真实再现了当时敌我双方力量、准备、进攻的激烈场面。站在它的前面,我沉思良久:在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为了新中国的胜利,我解放军战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战胜了武器落后,地形不利等种种困难,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真是来之不易!后来,我又参观了当时战役留下的珍贵纪念资料,里面既有敌我双方所使用的武器、军备、图片等。令人震撼的是“沂蒙山七姐妹”,她们为了支援前线,克服了种种困难,自发准备各种军需资料,真是操够了心。面对着武器装备先进的敌人,我解放军战士与广大劳动人民密切配合,同心同德,英勇顽强,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国民党主力军之一张灵甫的74师。最后,我们在多媒体功能室,认真观看了当时战役紧张的场面。借助于高科技技术,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枪声隆隆,炮声不断,敌我双方紧张部署,运输枪支弹药,展开近距离肉搏战,我方战士登上主峰后欢呼雀跃,庆祝胜利的来之不易。随后我们来到革命烈士墓前敬献花圈并重温了入党誓词。

下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沂蒙红嫂原型王换于的家乡马牧池,参观了山东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感受红色文化氛围,接受历史教育。来到马牧池我?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鸹氐搅巳氖甏荒荒灰拭?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拥军支前、救护伤员、与敌人斗争的动人场景浮现在眼前。这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古村落”真是作为红色影视拍摄和红色旅游的首选地。如今,这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被誉为中国“山村好莱坞”、“中华红色堡垒第一村”。

我们第二天上午驱车来到位于莒南的"红色圣地"-- 莒南大店镇。老区的天空阴沉着,雨时下时停。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我们来到了山东省政府旧址,这是山东省唯一一处被誉为“沂蒙红色圣地,华夏第一庄园”和“全国爱国教育基地”等称号的革命圣地。门口巨大的喷绘上面有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的题词:“继承革命传统,振兴老区经济,弘扬沂蒙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可以看出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对老区深深的感情与期望。在山东省政府旧址的会议室里,我仿佛看到黎玉委员长和各位委员在这里带领全省人民取得抗战的胜利并在这里组织和实施了伟大的解放战争。在纪念馆内,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古老的照片,这些已经泛黄甚至破损的照片,是一种革命的传承,他让我们新世纪的年轻党员们能够受到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让我们真正的感受到革命的气息。在纪念馆

的大门口,我们看到了一辆手推车,槐木的车身已经破损,车轮也是木头的。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此刻这辆破损的手推车不再是一辆运输工具,而是军民心连心的一个见证。那是一大批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战场,又是他们战时休息的家园,他们倍加珍惜,倍加关怀。正如他们的期望,我们的年轻一代将踏着他们的足迹,发扬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奋勇前行。

虽然已经参观完很长时间了,但是这次临沂之行令人难忘:作为新世纪的一名共产党员,应该牢记党的教导,时时处处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个人素养、业务水平、与人相处等方面不断进步,特别是应该具有勤劳上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饱满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生活与工作中的每次挑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刘富军

2011年 9月16日

篇五:参观红色基地有感模板

营 口 理 工 学 院

参观红色基地有感

学生姓名 ×××

学 号 ×××××专业班级 自动化1302 所在系部机电工程系

提交日期×××

参观XXX有感

一、参观地点:

。。。。。。。。。。。。。。。。。。。

二、历史情况概述:

。。。。。。。。。。。。。。。。。。。

三、观体会心得

。。。。。。。。。。。。。。。。。。。。。。。。。。。。。。。。。。。

注:标准格式

(一)页面设置

纸张大小设置为“A4”。

(二)标题

大标题:宋体二号字;一级标题:一、黑体三号字;二级标题:(一)楷体三号字;三级标题:1、宋体四号字

(三)正文

正文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回行时不得将数字、年份分开;正文段落间的行距为固定值28磅;正文其余内容均为4号宋体。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