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54:43 字数作文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字数作文

篇一: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的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的

“梧桐”意蕴

王敏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以下简称《梧桐雨》)是元朝杂剧作家白朴的代表作,它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一题材在文学史上历来为文人骚客所瞩目,其中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称作写李杨爱情的最著名的诗篇,而白朴的《梧桐雨》也正是在《长恨歌》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其名盖出于《长恨歌》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在这一杂剧中,梧桐已非仅仅作为一个普通的自然景物而存在,作者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意蕴。

渲染悲剧气氛

自古以来梧桐就经常与悲秋情绪相连结,在历代文人的笔下,将梧桐和秋雨交织在一起来抒发情感的也不为少数。如刘媛《长门怨》:“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泪到昭阳。”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恨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有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绝了无限的悲愁。而《梧桐雨》中,在原有爱情悲剧的基础上,通过对秋雨打梧桐景象的描写,更是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加之无情的秋雨,实谓一曲爱情的悲歌,这也正应了贺铸的《半死桐》中“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一句。试想窗外秋雨潇潇,打在几将凋零的梧桐叶上,宛如弹奏着一首爱情的怨曲。当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早已随着马嵬坡上佳人的香消玉殒难以挽回,最后只落得唐明皇的孤老终生。如今伊人已去,明皇独憔悴,这其中的追悔、无奈与心痛又有何人能够体会?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下,作

者在结尾用惊梦的雨声给全剧罩上了一层浓浓的悲剧气氛。 王国维说:“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就其存者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张千替杀妻》等,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困终亨之事也。”(《宋元戏曲史》)《梧桐雨》所表现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无疑是一场大悲剧,作品也正是以这一爱情悲剧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始终,而梧桐在剧中,则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李杨爱情和唐王朝兴衰的见证。

想当日“靠着这招彩凤舞青鸾,金井梧桐树影”,两个人“悄声儿海誓山盟”;也曾经“碧梧桐阴下立,红牙筋手中敲,他(指杨玉环)笑整缕金衣,舞按霓裳乐”,你侬我依,情意绵绵,呈现出一片太平无事、歌舞升平的景象。可现如今“翠盘中荒草满,芳树下暗香消,空对井梧桐,不见倾城貌”,物是人非,昔日的佳人已然不再,空留孤君的凄凉和惨淡,加之“助恨添愁,彻夜连宵”的秋雨,真是“窗外梧桐上雨潇潇,一点点滴人心碎了”。待到好不容易能够盼到梦中相会,却又被恼人的雨声惊扰,于是恨不得将这梧桐锯倒做柴烧,唐明皇的怨恨和苦闷之情在此显露无遗。睹物思人,同样的景物,不同的心境,秋风萧索,秋雨绵绵,全剧所呈现的是一片潦倒凄凉的景象和对李杨悲剧爱情的无限感叹。秋雨梧桐的描写一方面如许金榜所说:“清冷昏暗,助恨添愁,再加上对往日柔情蜜意、歌舞繁华的回忆对比,把唐明皇的愁闷、痛苦、孤寂、凄凉、烦恼的心情写得深刻细腻,酣畅淋漓??”(《元杂剧概论》)另一方面剧中对于往日的欢声笑语、甜蜜情谊的回忆,在这里也似乎变成了对现状的一种无情的讽刺与嘲弄。贵为天子又如何,身为天子依然保全不了自己心爱女子的性命;海誓山盟又怎样,为了国家与权位,钟爱之人同样可以成为牺牲品。在中国的历史上,政治与爱情的矛盾,哪一次不是以爱情的失败而告终的?窗外的秋雨打着梧桐,也正是对这一必然结果所带来的李杨爱情悲剧的一种慨叹与哀悼。

唐明皇的象征

一、《初学记》中称梧桐能够“止鹓雏、俟鸾鷟”。这指的是传说中凤凰只栖息于梧桐树上,关于这一点在古代书籍中也多有记载。如《庄子·秋水篇》:“夫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司马彪《与山巨源诗》曰:“处身孤且危,于何托余足。昔也植朝阳,倾枝俟鸾鷟。”杜甫亦有诗《秋兴》之八:“红豆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而在白朴的《梧桐雨》中,有这一特性的梧桐正成为了唐明皇的象征,他使得人中之凰——杨贵妃最终投入了他的怀抱。

作品中的杨贵妃能歌善舞,最初被选为寿王妃,后因其“貌似嫦娥”,被玄宗“册封为贵妃,半后服用,宠幸殊甚”。在这里我们且不去追究杨玉环是否真心愿意侍奉唐明皇,然这犹如凤凰般的贵妃最后却终止在明皇这棵“梧桐”上了,与他“朝歌暮宴,无有虚日”,整天伴在他的身旁;而安史之乱后,唐明皇“退居西宫养老,每日只是思念妃子”,也正应了李商隐诗中的一句:“丹丘万里无消息,几对梧桐忆凤凰。”(《丹丘》)时过境迁,物在人亡,一切的思念只能是空留遗恨与感伤。时间所带来的也只有对往日欢乐情景的悲凉回忆。

二、孤生。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梧桐大多是与孤独相联系的。张协《七命》曰:“寒山之桐,山自大冥,含黄钟以吐干,据苍岑以孤生。”因此,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孤桐”一词时有出现。如谢灵运《游名山志》曰:“吹台有高桐,皆百围。峄阳孤桐,方此为劣。”南齐谢眺《游东堂咏桐诗》:“孤桐北窗外,高枝百丈余。叶生既阿那,叶落更扶疏。”又梁朝沈约《咏孤桐》诗:“龙门百尺时,排云少孤立。”在《梧桐雨》中,马嵬坡之变以后,唐明皇让位太子,此时的他,失去了权位,失去了爱妃,置身于昔日的欢乐之地,回想起往日与贵妃朝歌暮宴的生活,顿时感到无比的孤寂与凄凉。“自从幸西川还京兆,甚的是月夜花朝!这半年来白发添多少,怎打叠愁容貌!”正是在这样一种凄凉和痛苦之中,使他感到“一阵阵雨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作者用往日的欢娱情景与此时唐明皇独处西宫的

凄凉处境形成强烈的对比,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写尽了明皇孤寂、痛苦、悔恨的心情。这位荣耀不再、失去了权位与爱妃的孤君,最终只能如梧桐一般半死、孤生。

朝政清明的标志

明代俞弁在他撰写的《逸老堂诗话》中曾经提到过这样一句古语:“梧桐可知日月正闰。生十二叶,一边有六叶,以下数一叶为一月,至上十二叶。有闰十三叶,小余者。视之,则知闰何有也。故曰梧桐不生则九州异。”这表明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梧桐代表了祥瑞的征兆。又南齐永明中庾温在《瑞应图》中曰:“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在这里,梧桐已成为检验朝政是否清明的一种标志。而《梧桐雨》中,被秋雨打落的梧桐叶可以说正是对唐王朝朝政腐败、君主失德的一种反映与哀悼。

作品中的唐明皇不理朝政、沉湎声色,“自从太真入宫,朝歌暮宴,无有虚日”,极力宠幸杨贵妃,将其“哥哥杨国忠加为丞相,姊妹三人封做夫人,一门荣显极矣”。为了讨贵妃欢心,竟将蕃将安禄山赐给她做义子,并欲封其为平章正事,后因杨国忠、张九龄的极力反对,方改为渔阳节度使。这一切无疑反映了唐明皇的昏馈,也给安禄山日后的叛乱提供了可能和借口:“如今明皇年已昏眊,杨国忠、李林甫拨弄朝政??”而玄宗更因贵妃“好啖荔枝”而劳民伤财,“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危机终于爆发了。

安禄山反叛渔阳,攻破渔关,直逼长安,而此时多情风流的唐明皇却依然听曲观舞,饮酒作乐。李林甫向他报告安禄山叛乱的消息时,他非但没有感到一丝的震惊与着急,反而埋怨李林甫不该酒筵奏事,扫了他的兴致:“止不过奏说边庭上造反,也合看空便,觑迟疾紧慢。等不的俺筵上笙歌散,可不气丕丕冒突天颜!”接着作者借李林甫之口指出“只因女宠盛,谗夫昌,惹起这刀兵来了”,而唐明皇对此却仍然没有丝毫的醒悟,反而斥责道:“你道我因歌舞坏江山,

你带好是占奸。”于是将责任往大臣们身上一推:“你众官计议,选将统兵,出征便了。”当李林甫答道“京营兵不满万,将官衰老”无法抵挡时,唐明皇又埋怨道:“你文武两班,空列些乌靴象筒,金紫罗襕,内中没个英雄汉,扫荡尘寰,惯纵的固无徒禄山,没揣的撞过渲关。”对于自己所造成的灾难没有丝毫的认识,最终只能接受李林甫的建议,幸蜀避兵。

从这一系列的事件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唐明皇的昏庸无能,而这一点,结合白朴的自身经历是有其深刻的意义的。白朴七岁“遭壬辰之难”,哀宗出奔,在逃亡过程中,他又“仓皇失母”,因此这一痛苦的经历使他对昏庸无能的统治阶级十分痛恨。在作品的第四折,白朴安排了唐明皇被秋雨打梧桐的声音惊起好梦的一段情节,这从艺术手法上来说增添了凄切感人的心境,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未尝不能将它看作是对统治者的警戒与教训,提醒君主不要一味地沉酒于欢乐与安逸的好梦,避免“昔日的欢乐导致了今日的痛苦”(孙谦《论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琴”的象征

梧桐是造琴的上好材料。《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曰:“梧桐梓漆,爱伐琴瑟。”《齐民要术》云:“梧桐山石间生者,为乐器则鸣。”又《尚书·禹贡》曰:“羽吠夏翟,峄阳孤桐。”孔安国注曰:“峄阳特生桐,中琴瑟也。”在《梧桐雨》中,对于这一点也有着直接的应用。如第二折中唱的“红牙筋趁五音击着梧桐按”,这里的“梧桐”即是“琴”的代称,而这句话就是指唐明皇亲自为杨贵妃抚琴。

琴,在古时常被君子用来向淑女表达爱慕之情。《诗·周南·关雎》即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相传历史上司马相如也正是以琴传音而最终获得了卓文君的芳心。在《梧桐雨》中,明皇亲自为贵妃抚琴,也充分说明了他对贵妃的宠幸与喜爱。

另一方面,琴在古人看来,又有着禁止某些淫邪风俗的作用。《白虎通·礼乐》有“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

篇二:《梧桐雨》的诗意解读

《梧桐雨》的诗意解读

作者:梁蓓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3年第12期

作为元曲中一颗耀眼的明珠,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在艺术上的成就是突出的,王国维称“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沈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笔者认为,《梧桐雨》一曲有着醇厚的诗意诗味。

一、内涵丰富的意象

《梧桐雨》中“霓裳”和“梧桐”在剧中经常出现,是剧中的核心意象。它们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作品的主题、结构乃至情感的表达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梧桐雨》第二折【快活三】【鲍老儿】【古鲍老】【红芍药】四支曲子写的是陈香亭下舞“霓裳”的情景,这里的“霓裳”就是指的《霓裳羽衣曲》。其中【快活三】写的是乐舞前的准备工作,【鲍老儿】【古鲍老】写的是在沉香亭中弹奏《霓裳羽衣曲》的情景,【红芍药】一曲写的是杨贵妃妙曼的舞姿。从作品的结构来看,“沉香亭中舞霓裳”作为《梧桐雨》中重要的场面之一,它在整个作品的叙述结构中是重要的一环。

在作品第四折中,“【滚绣球】长生殿那一宵,听回廊祝誓约。不合把梧桐挨靠,侭言词絮絮叨叨。沉香亭那一朝,按霓裳舞六幺,红牙箸击成腔调,乱宫商闹闹吵吵。是兀那当时欢会栽排下,今日凄凉厮觅着,暗暗地还报。”在此,“霓裳”的意义已经凝练成一种感情的载体,它寄托着唐明皇对杨贵妃深深的思念。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霓裳”这一意象读到所谓的亡国之音。杜牧的“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过华清宫》)即是明显的例子。在中晚唐诗人的眼中,“霓裳”成为亡国的祸根,这是他们对明皇声色误国的切身的体会。再说“梧桐”,一般认为作品的名字出于《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历来写李杨的故事很多,所选用的名字也很多,有“马嵬坡”“华清宫”“长生殿”“霓裳曲”等,唯有白朴以“秋雨梧桐”名篇,完全理解为出自白居易的诗句是不妥当的。“梧桐”意象在这部戏剧中是有着独特的意味的。

梧桐树在剧中为李杨爱情的见证。第一折【醉中天】和第四折中【白鹤子(三)】写的是梧桐树见证了李杨爱情的盟誓。而第四折【白鹤子(四)】与【滚绣球】两支曲子目睹了“舞霓裳”的欢乐场面,这才有了“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的悲凉心境。由此,“梧桐”不仅成为李杨爱情的一个象征,而且已经被杨玉环看做是终身的依靠。第四折写的是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其时他已被架空做了“太上皇”,处境的悲凉与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是通过秋雨打梧桐这样具体的情境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就把唐明皇晚年的处境与梧桐的凋零联系在一起。

在我国的诗文中,梧桐的形象,本身就包含着伤悼、孤独、寂寞的意蕴。在《梧桐雨》中,白朴让梧桐作为世事变幻的见证,让雨湿寒梢、敲愁助恨的景象,搅动了沉淀在人们意识中凄怨的感受,从而使剧本获得了独特的魅力。

二、幽美凄清的意境

第二折中“【普天乐】恨无穷,愁无限。争奈仓卒之际,避不得蓦岭登山。銮驾迁,成都盼。更那堪浐水西飞雁,一声声送上雕鞍。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秋风雁影,情景凄然。雁声、西风、落日诸意象,渲染烘托出悲怆的氛围,把唐明皇离京时,对故国山川的无限依恋之情以及无可奈何仓惶而逃的心绪,描绘得形象深刻。离人的无奈、感伤之情完美地融合于凄清萧索的景象中,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王国维说:“?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美成以之入词,白仁甫以之入曲,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者也。”这里,白朴的“銮驾迁……落日长安”“古人之境界”与此刻玄宗所处之境界,不仅完全吻合,而景中含情的成分更沉重,从而也更显出今日之凄苦了。

作品中营造意境最为成功之处无疑为第四折,包围在第四折中唐明皇周围的景物是“秋虫”“西风”“落叶”“秋雨”和“梧桐”,而梧桐又正是当年他与贵妃“并肩斜靠”之处,如今在秋雨中更显出人亡物在的凄楚。这一切都与此时唐明皇的处境和心境融汇在一起。忆旧、伤逝、相思交织在一起,伤感情绪和秋雨细敲梧桐的凄凉萧瑟的氛围,和谐一致,情景交融,构成一种诗剧的境界。第四折后半部八支曲子,由梧桐夜雨惊散美梦生发开去,以情会景,铺陈渲染,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一代落难帝王的茕独与愁苦。全剧以一曲【黄钟煞】结尾,写尽了“雨和人紧厮熬”“雨更多泪不少”的情和景。在此,白朴充分发挥他精于化用古典诗词营造悲剧氛围之特长,调动大量足以呈示主人公隐微心绪的意象,编织成一曲曲情景交融的剧曲,如泣如诉地宣泄主人公怀旧、伤逝、相思、愧悔、孤独、怨怅等抑郁的情结,制造了一个凄冷、清绝而又孤寂、迷惘、凄恻的意境,表现了一个人在梦醒之后感到无路可走的绝望心情。那淅淅沥沥的雨声,不仅一阵阵把梧桐叶打得凋谢了,也一点点把读者的心滴碎了!《梧桐雨》真可谓“有意境而已矣”,达到了“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的艺术效果。

三、诗意盎然的语言

王季思《元人杂剧的本色派和文采派》将白朴作为文采派的代表。作为长于情词的文采派作家,白朴剧中的语言典雅华美。白朴语言的典雅华美体现在《梧桐雨》中最明显的乃是曲词的诗化,即巧妙地融诗歌语言于剧作之中,使其曲词更富有诗意。如第一折中长生殿的誓词“【赚煞尾】长如一双钿盒盛,休似两股金钗另,愿世世姻缘注定。在天呵做鸳鸯比并,在地呵做连理枝生。月澄澄银汉无声,说尽千秋万古情。咱各办着志诚,你道谁为显证,有今夜度天河相见女牛星。”这里,不仅借鉴了白居易《长生殿》的诗句,而且还创造了一个月明星稀、万籁俱静的环境,剧中人物在这番诗情画意的景象的映衬下也更显加生动了。

综上可见,《梧桐雨》有着浓厚的诗意特质,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在当时同题材的剧作中高居榜首,而且对后世的戏曲文学创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它当之无愧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许文雨.人间词话讲疏[M].成都古籍书店,1983-05:212.

[2]贺新辉.元曲鉴赏辞典[M].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1988-05:1041.

[3]吴国钦,李静,张筱梅.元杂剧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08:86.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编辑 刘青梅

篇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的“梧桐”意蕴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的“梧桐”意蕴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以下简称《梧桐雨》)是元朝杂剧作家白朴的代表作,它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一题材在文学史上历来为文人骚客所瞩目,其中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称作写李杨爱情的最著名的诗篇,而白朴的《梧桐雨》也正是在《长恨歌》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其名盖出于《长恨歌》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在这一杂剧中,梧桐已非仅仅作为一个普通的自然景物而存在,作者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意蕴。渲染悲剧气氛 自古以来梧桐就经常与悲秋情绪相连结,在历代文人的笔下,将梧桐和秋雨交织在一起来抒发情感的也不为少数。如刘媛《长门怨》:“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泪到昭阳。”温庭妈《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恨更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有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绝了无限的悲愁。而《梧桐雨》中,在原有爱情悲剧的基础上,通过对秋雨打梧桐景象的描写,更是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加之无晴的秋雨,实谓一曲爱情的悲歌,这也正应了贺铸的《半死桐》中“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一句。试想窗外秋雨潇潇,打在几将凋零的梧桐叶...

篇四:2012年上海市高三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一 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9分)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

坐在登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

那么瘦,也不那 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

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 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

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 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说: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唔”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

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

因为在我 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

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上住我说:

“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 )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

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

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

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节选自杨绛《老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B )。(2分)

(1)伛着身子 (2)强笑 ..

A.(1)yǔ (2)qiáng B.(1)yǔ (2)qiǎng

C.(1)ōu (2)qiǎng D.(1)ōu (2)qiáng

2.根据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标点填入第⑦段括号处。(D )(2分)

A.逗号 B.分号 C.冒号 D.破折号

3.根据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入第⑨段空格处。(C )(2分)

A.拎 B.掂 C.攥 D.拈

4.分析第⑨段画线部分运用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3分)

突出了老王身体的枯干、僵硬、脆弱,流露出作者的害怕、不安和担忧。(答对一点给2分,给满3分为止。)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10分)

阅读的第一要素

王安忆

①阅读的第一要素,我想是信赖。相信我们所读到的东西,这常常是发生在我们少年时候。那个年龄,心灵像一张白纸,无条件地相信任何事情。书本给我们神圣的感觉,好比人生的老师。 我们总是把书本上的话抄在日记本上,还总是将书本上的话赠来赠去。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影响的时期,是精神世界最初的建设时期。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都将受益无穷。 不过,很多时候的情况则是恰恰相反。但是,尽管是这样一个不安全的时期,我也以为怀疑主义是最大的不幸。这会使我们丧失阅读的最大乐趣:那种满怀情感的接受,那种对充实内心的渴望。怀疑设立的防线又会使自己孤立,久而久之,内心便将寂寞又空虚。

②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之后,我们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它不仅来自于阅读,更来自直接的经验。假如我们依然热爱阅读,并且依然对阅读保持信赖,便会自觉地去芜存菁,选择那些真正的好书。前段时期阅读好书的经历帮助了我们,从人生中得到的真情实感也帮助了我们。阅读和阅历使我们本能地懂得哪些是作者以诚实与信赖写下来的文字。我们仍然以信赖的态度读书,而这时候的信赖却是一种理性的信赖。我们和书本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书本是我们的朋友。理性的依赖还可有效地抵御怀疑主义的侵害。这时候的阅读对于丰富我们不免单一的个人经验大有好处。假如个人经验偏于悲观,它便提供给光明的景象;假如个人经验偏于万事无忧,它则提醒我们不幸的存在。在一个人对世界的观念已经形成的中年阶段,阅读可为我们作出补充和修正,使之达到健康完美的境地。

③晚年时的阅读信赖,我想应是建立在宽容之上。因为这个时候的经验已成熟到可与任何书本作一个比较,这是该作出结论的时期。假如前两个阶段我们保持了阅读的良性循环,这时便能够再上升一格。在持有自己的经验与结论的同时,

善解并诚挚地去观看别人的人生所得,看到人类无穷多的心灵景观。这时候,我们应当如同相信自己一样地去读书,书会和我们融为一体。我们其实也是在读着 自己。这时候的自己,应该有一颗能够包容一切的心灵,读书就是提供了这样的好机会。当然,我这里指的是人类写下的最好的那类书。

5.作者为什么说少年时期读到真正的好书是“幸运”的?(4分)

一方面我们在少年时期容易受影响,这个时期若能读到真正的好书,一生将受益无穷;另一方面读到好书的情况不是很多。

6.对文意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3分)

A.即使少年时期有可能读到坏书,也不应该阅读建立在怀疑主义基础上。

B.本文所指的那些好书,是指写作者用诚实和信赖的态度写下来的文字。

C.人对世界的看法靠阅读建立起来,但生活阅历可以补充它或者修正它。

D.阅读既有助于理解世界,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灵。

7.从文中筛选出三个词语,分别填入下表。(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11分)

梧桐

汪曾祺

①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叶大,易受风。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数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证明秋后梧桐还是有叶子的,否则雨落在光秃秃的枝干上,不会发出使多情的皇帝伤感的声音。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地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

②梧桐籽炒食极香,极酥脆,只是太小了。

③我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大风之后,我们就争着捡梧桐叶。我们要的不是叶片,而是叶柄。梧桐叶柄末端稍稍鼓起,如马蹄。这个小马蹄纤维很粗,可以磨墨。所谓磨墨,其实是在砚台上注了水,用粗纤维的叶柄来回磨蹭,把砚

台上干硬的宿墨磨化了,可以写字了而已。不过我们都很喜欢用梧桐叶柄来磨墨,好像这样磨出的墨写出宇来特别的好。梧桐落叶那几天,我们的书包里都有许多梧桐叶柄,好像这是什么宝贝。对于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么不啊!这里凝聚着我们对于时序的感情。这是“俺们的秋天”。

8.对画线句中“无事”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3分)

A.无事就是指诗人的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B.无事是多事的反话,讽刺诗人多管闲事。

C.强调忙碌的诗人不会注意到秋叶的飘落。

D.暗示诗人有闲情逸致,对时序特别敏感。

9.对本文的语言特点概括恰当的一项是(A )。(3分)

A.质朴 B.诙谐 C.庄重 D.华美

10.联系全文,赏析结尾句“这是‘俺们的秋天’”。(5分)

在秋天,“我们”珍视的是梧桐叶柄,表现出“我们”对时序的感受具有独特的儿童情趣。用“俺们”比用“我们”更有亲切感,也强化了感受的独特性。以此句结尾,照应开头,进而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答对1点2分,语言表达1分,给满5分为止。)

二 文言诗文阅读(共30分)

(四)默写。(5分)

11.(1)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

(2)道之所存, 。(韩愈《师说》)

(3)便纵有千种风情, !(柳永《雨霖铃》)

(4) ?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5)脚著谢公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而无车马喧(2)师之所存也(3)更与何人说(4)明月几时有(5)身登青云梯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7分)

渡百里湖

查慎行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①秋旱,民犹望雨膏②。

涸鳞③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注】①占:占卜。②雨膏:即“膏雨”,滋润土壤的雨水。③涸鳞:指处在干旱中的鱼,这里比喻遭受旱灾的百姓。

12.写出这首诗中所有押韵的字。(1分)

篙 高 膏 涛(多写或少写均不给分。)

13.下列选项中直接体现“秋旱”的一项是(B )。(2分)

A.湖面宽千顷 B.湖流浅半篙 C.远帆如不动 D.原树竞相高

14.联系全诗,赏析“波涛”一词的妙用。(4分) “波涛”承接上句,以其对鱼的解救来暗示对旱灾中的百姓的解救。又紧扣诗题“渡百里湖”以想象中可能遇到的“波涛”,暗示了诗人为百姓得救而决心承担的旅途风险。该词作用较多,含义丰富,具有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答对1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15——17题。(11分)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复舟,所宜深慎。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1)承天景命(大 ) (2)振之以威怒(同“震”,威吓) ..

(3)终苟免而不怀仁(苟且 ) .

16.下列选项中的“以”字与例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 )(2分)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 .

A.今以钟磐置水中 B.不然,籍何以至此 ..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D.思试之斗以觇之 ..

1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开头做得好的人确实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人大概很少。(实、克、盖,各1分。) 实现志愿之后,就放纵欲望看不起别人。(既、纵、傲,各1分。)

篇五: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活页规范训练 3-4长亭送别 Word版含解析]

12 长亭送别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栖息 蹊跷 芳草萋萋 休戚相关 ....

B.累及 磊落 护苗保蕾 身陷缧绁 ....

C.瑰丽 日晷 大家闺秀 奉为圭臬 ....

D.悔悟 晦涩 诲人不倦 毁誉参半 ....

解析 A项全读qī。B项累lěi、磊lěi、蕾lěi、缧léi。C项瑰ɡuī、晷ɡuǐ、闺ɡuī、圭ɡuī。D项悔huǐ、晦huì、诲huì、毁huǐ。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厮守 举案齐眉 揾英雄泪 以身作责

B.烟蔼 温故知新 劳燕分飞 气冲霄汉

C.胸臆 宵衣旰食 金榜题名 出人头地

D.烦恼 杯盘狼藉 星月交辉 以逸代劳

解析 A项责—则。B项蔼—霭。D项代—待。

答案 C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端饭的盘子) .

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相守) ..

B.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前) ..

趁程途节饮食(赶) .

C.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和着) ..

寻思起就里(内情) ..

D.一递一声长吁气(交替) .

再休似此处栖迟(淹留不走) ..

解析 C项“合着”的意思是“算是”。

答案 C

4.下列句中,画线的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我们这个时代,善于解剖自己的人不多,露自个儿拙的人更少;有的甚至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弄虚作假,不择手段。

B.一些人为“赶好日子”仓促领证,新婚不足两个月便劳燕分飞。由此看来,好日子不如好姻缘。

C.莺莺有心与张生举案齐眉,怎奈老夫人从中作梗。

D意,真是令人失望。

解析 D项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不合语境。

答案 D

5.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

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字。(4分)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由高二(1)班演出。

串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串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雷雨震荡,埋葬了旧中国一个错乱的时代;爱情悲壮,谱写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赞歌

千古悲剧,朱丽叶血溅断魂墓;十里长亭,崔莺莺泪洒黄花地

6.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

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不超过40字。(6分)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漂荡。

镜头三:_______

镜头四:______________

答案 (镜头三)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

(镜头四)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被人远远看见了,多难为情啊!姑娘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正宫】【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耍孩儿】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四煞】 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 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二煞】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一煞】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

如何载得起?

7.下列对【正宫】【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

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B.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C.“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D.“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在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解析 C项“晓来”两句应为“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颜色”“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晓来”两句有主观色彩,当为“有我之境”。

答案 C

8.下列对【耍孩儿】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

A.“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B.“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

C.“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

D.“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时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解析 C项应为借酒饯行,非为“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答案 C

9.【四煞】“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

化引了古诗文语句,下列不属此列的一项是( )(6分)

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柳永《雨霖铃》)

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解析 D项的语句写的是亡国之痛,不是离别之愁。

答案 D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选段)

白 朴

(正末上,云)寡人自幸蜀还京,太子破了逆贼,即了帝位,寡人退居西宫养老,每日只是思量妃子。教画工画了一轴真容供养着,每日相对,越增烦恼也呵!(做哭科,唱)

【正宫】【端正好】自从幸西川还京兆,甚的是月夜花朝。这半年来白发添多少?怎打叠愁容貌!

【幺篇】瘦岩岩不避群臣笑。玉叉儿将画轴高挑,荔枝花果香檀桌,目觑.了伤怀抱。

(做看真容科,唱)

【滚绣球】险些把我气冲倒,身谩靠,把太真妃放声高叫。叫不应,雨泪.

嚎咷。这待诏手段高,画的来没半星儿差错。虽然是快染能描,画不出沉香亭畔回鸾舞,花萼楼前上马娇,一段儿妖娆。

【倘秀才】妃子呵,常记得千秋节华清宫宴乐,七夕会长生殿乞巧,誓愿学连理枝比翼鸟,谁想你乘彩凤返丹霄,命夭!(带云)寡人越看越添伤感,怎生是好?(唱)

【呆骨朵】寡人待有心盖一座杨妃庙,争奈无权柄谢位辞朝。则俺这孤辰.

限难熬,更打着离恨天最高。在生时同衾枕,不能勾死后也同棺椁。谁承望马嵬坡尘土中,可惜把一朵海棠花零落了。

??

【倘秀才】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枉着金井银床紧围绕,只好把泼枝叶做柴烧,锯倒。(带云)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又被他惊觉了。(唱)

【滚绣球】长生殿那一宵,转回廊说誓约,不合对梧桐并肩斜靠,尽言词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