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丰子恺护生画集爱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3:28:49 体裁作文
丰子恺护生画集爱人体裁作文

篇一:丰子恺《护生画集》附文(第六集)

丰子恺《护生画集》附文(第六集)

新高考新视野

2013-06-07 0932

《护生画集》附文

(第六集)

1.马恋其母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丰子恺护生画集爱人)

西商李盛庭买一马,极驯良。惟道逢白马,必立而注视;或望见白马,必驰而追及。后与原主人谈及,原主曰:“此本白马所生,时时觅其母也。”是马也,有人心焉!(《阅微草堂笔记》)

2.犬埋母骨

淮安城中民家有母犬,烹而食之。其三子犬各衔母骨,抱土埋之,伏地悲鸣不绝。里人见而异之,共传为孝犬云。(《圣师录》)

3.稚犬毙虎

村民赵某家,犬生子,甫两月,随母行,母为虎噬。某呼邻里壮士,持矛逐之。稚犬奔衔虎尾,虎带之走。犬为荆棘挂胸,皮毛殆尽,终不肯脱。虎因系累行迟,众追及,毙刀下。(《警心录》)

4.猴子塞创

邓芝见猿抱子在树上,引弩射之,中猿母。其子为拔箭,以木叶塞创。芝乃叹息,投弩水中。(《蜀志·邓芝传注》)

5.慈乌反哺

乌鸦乌鸦对我叫,乌鸦真真孝。乌鸦老了不能飞,对着小鸦啼。小鸦朝朝打食归,打食归来先喂母。母亲从前喂过我。(儿歌)

6.识母气

鲜于氏,眉州人,因合药,砾一蝙蝠为末。及和剂,则有小蝙蝠数头围集其上,目皆未开,盖识母气而来也。一家为之洒泪。(《警心录》)

7.义鹿冢

银台侯广成先生家,放一鹿于尧峰。数年,侯死。鹿跳踯断角,累日不食,亦死。山僧怜而葬之,碣曰“义鹿冢”。(《圣师录》)

8.马能擒盗

宋崇宁间,东阿董熙载饮于村落,醉归,坠马,卧道次,马缰持于手。忽有盗至,尽解其衣,又欲其马,方俯首取缰,马遽啮盗髻,盗不得去。逮熙载醉醒,尽复取还所失物,马始纵盗。(《陶朱新录》)

9.犬能捕盗

滁州一山僧,被盗杀死。徒往报官,畜犬尾其后。至一酒肆中,盗方群聚纵饮。犬忽奔噬盗足。众以为异,执之至官,立讯,伏法。(《圣师录》)

10.犬毙毒蛇

明初,无锡张尚书丁艰①归里。一日出访友,道中有毒蛇缠其左足。有犬随行,犬啮蛇数段,始得无事,而犬以毒毙。尚书裹以筦席而埋之,作《义犬志》。(《酌泉录》)

①丁艰:为亡故的父母服孝。

11.猫殉主

江宁王御史父某,有老妾年七十余,畜十三猫,爱如子女,各有名字,呼之即至。乾隆己酉,老妇亡,十三猫绕棺哀鸣。喂以鱼,不食,饥三日而死。(《新齐谐》)

12.伴侣

甬东孀妇包张氏,因夜纺无伴,乃畜一鹅。居数年,孀妇卒。鹅绕其柩三匝,哀鸣而毙于柩旁。族人瘗之于张氏墓侧,碣曰“义鹅冢”。(《劝世丛谈》)

13.蛇护孱王

明英宗陷北营。乜先雪夜令人行刺。其人见一大蟒蛇绕护帐外,畏怖而去。自是稍加敬礼。(《明通纪》)

14.求侣

湘东王修,竹林堂新构。太守郑裒送雌鹤于堂,留其雄者在宅。霜高月冷,无夕不泪,闻者堕泪。忽有一鹤飞赴堂中,驱之不去,即郑宅之雄也。(《渚宫故事》)

15.鸳鸯殉侣

明成化六年十月间,盐城天纵湖渔夫,见鸳鸯群飞,弋其雄者而烹之。其雌者随棹飞鸣不去。渔夫方启釜,即投沸汤中死。(《圣师录》)

16.雁丘

元裕之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获一雁杀之。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因葬之,号曰“雁邱”。(《梅磵诗话》)

17.雁殉侣

王一槐司铎铜陵时,言有民舍除夜燎烟,祓除不祥。一雄雁触烟而下。家人以为不祥也,烹之。明晨,又一雁飞鸣绕檐,数日亦堕而死。(《圣师录》)

18.义鸽

江浙平章某宅,养二鸽。其雄者为猫所食。家人以他雄配之,愤斗而死。谢子兰作《义鸽诗》以吊之。(《圣师录》)

19.羊殉亡羔

宋真宗祀汾阳①日,见一羊自掷道左。怪问之,左右对曰:“今日尚食②杀其羔。”真宗不乐,自是不杀羊羔。(《同生录》)

①汾阳:第二集第40幅“母羊自杀”作“汾阴”。

②尚食:负责皇宫膳食的官职名。

20.母犬触柱

戈阳方家墩吴家,犬生数子。令其仆携溺于河,仆私烹之。犬蹑仆后,目睹其状,号叫悲酸,以头触柱而死。(《广信府志》)

21.鹤拔氅毛

隋大业二年,新作舆服仪卫,课州县送羽毛。民求捕之,殆无遗类。乌程有高树逾百尺,上有鹤巢。民欲取之不可,乃伐其根。鹤恐杀其子,自拔氅毛投地。(《通鉴》)

22.悲鸣送子

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以其往而不返也。(《孔子家语》)

23.救命

猎者爱德华,尝铳杀亚基鸟一羽。方欲俯拾,忽见有亚基鸟二羽飞落海滩,竟将死鸟衔去。爱德华感之,终身罢猎。(《职分论》)

24.犬哺猫子

宋张孟仁妻郑氏、其弟张孟义妻徐氏,共室而居,妯娌无间,寸缕不入私室。其乳猫为人窃去,犬哺其儿。太宗闻之,旨表其门曰“二难”。(《宋史》)

25.犬护幼女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其妻采薪,幼女随之不及。俄大雪。薄暮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明晨邀村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偎依其旁,得不死。此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事。(《滇南杂志》)

26.义猫认主

姑苏齐门外,一民负官租,出避。家独一猫,催租者持去,与人。年余,民过其地,猫忽跃入其怀,但仍为人夺去。至夜,民卧舟中,闻蓬间有声。视之,猫也,口衔一绫帨,内有金五两余。人谓之义猫。(《涌幢小品》)

27.鹤识旧人

唐刘禹锡诗序云:“友人白乐天,去年罢吴郡,挈双鹤雏以归。予相遇于扬子津,阅玩终日。翔舞调态,一符相书,信华亭尤物也。今年春,乐天为秘书监,不以鹤随,置之洛阳第。一旦,予入门问讯其家人,鹤轩然来睨,如旧相识。徘徊俯仰,似含情顾慕填膺,而不能言者。回作《鹤叹》,以赠乐天。”(《唐诗金粉》)

28.百舌诈死

梁溪俞正斋家,畜一百舌鸟,语言清朗,常悬户首。有远官访俞,捐金强买焉。鸟在笼中哀鸣不已,至北关官船中,遽死。皆嗟叹,开笼玩之,忽飘然高飞。隔日归俞家。鸟之忠且智如此。(《酌泉录》)

29.犬寄书

陆机有骏犬,名“黄耳”,甚爱之。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汝能赍书取消息否?”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晋书·陆机传》)

30.白鹤寄诗

① 才女晁采,养一白鹤,字“素素”。一日,小斋坐雨,念其夫于役,久乏

音问,谓鹤曰:“昔西王母青鸾、郭绍兰紫燕,皆能寄信达远,汝独不能乎?”鹤延颈向采,若受命状。采即援笔直书二绝句系其足,竟致其夫,寻即束装归矣。(《内观日疏》)

①于役:有事远行。

31.传书鸽

唐曲江张九龄,少养群鸽。每与亲书,系鸽足,依所教处,飞往投之,无一差舛。因目为“飞奴”。(《开元遗事》)

32.雁足帛书

苏武在匈奴,汉使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武书,系帛雁足。”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史记》)

篇二:丰子恺《护生画集》第二集1

丰子恺《护生画集》第二集1

《护生画集》第二集序

弘 一和尚五十岁时,子恺绘护生画五十幅,和尚亲为题词流通,即所谓护生画集者是也。今岁和尚六十之年,斯世正杀机炽盛,弱肉强食,阎浮提大半沦入劫火,子恺 於颠沛流离之中,依前例续绘护生画六十幅为寿,和尚仍为书写题词,使流通人间,名曰续护生画集。二集相距十年,子恺作风,渐近自然,和尚亦人书俱老。至其 内容旨趣,前后更大有不同。初集取境,多有令人触目惊心不忍卒睹者。续集则一扫凄惨罪过之场面。所表现者,皆万物自得之趣与彼我之感应同情,开卷诗趣盎 然,几使阅者不信此乃劝善之书。盖初集多著眼于斥妄即戒杀,续集多著眼于显正即护生。戒杀与护生,乃一善行之两面。戒杀是方便,护生始为究竟也。犹忆十年 前和尚偶过上海,向坊间购请仿宋活字印经典。病其字体参差,行列不匀。因发愿特写字模一通,制成大小活字,以印佛籍。还山依字典部首逐一书写,聚精会神, 日作数十字,偏正肥瘦大小稍不当意,即易之。期月后书至刀部,忽中止。间其故,则曰:刀部之字,多有杀伤意:不忍下笔耳。其悲悯恻隐,有如此者。今续集选 材,纯取慈祥境界,正合此意。题词或取前人成语,或为画者及其友朋所作。间有杀字,和尚书写至此,蹙额不忍之态,可以想像得之。和尚在俗时,体素弱,自信 无寿徵。日者谓丙辰有大厄,因刻一印章,曰丙辰息翁归寂之年。是岁为人作书常用之。余所藏有一纸,即盖此印章者。

戊午出家以后,行弥苦而体愈健,自言蒙佛加被。今已花甲一周,曰仁者寿,此其验软!和尚近与子恺约,护生画当续绘。七十岁绘七十幅,刊第三集。八十岁绘八 十幅,刊第四集。乃至百岁绘百幅,刊第六集。护生之愿,宏远如斯。斯世众生,正在枪林弹雨之中,备受苦厄。续护生画集之出现,可谓契理契机,因缘殊胜。封 面作莲池沸腾状,扉画於莲华间画兵仗,沸汤长莲华,兵仗化红莲。呜呼!此足以象徵和尚之悲愿矣。 夏尊谨序 一九四零年十月

中秋同乐会

朗月光华,照临万物,

山川草木,清凉纯洁, 蠕动飞沉,团①和悦, 共浴灵辉,如登乐国。 ①口内栾

即仁题

蝴蝶来仪

蝴蝶儿约伴近窗飞, 不为瓶中花有蜜, 只缘听读护生诗, 欲去又迟迟。

杜蘅题

我来施食尔垂钓

绕池闲步看鱼游, 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 我来施食尔垂钓。 唐·白居易诗

催唤山童为解围

静看檐蛛结网低, 无端妨碍小虫飞, 蜻蜓倒挂蜂儿窘, 催唤山童为解围。 宋·范大成诗

黄蜂何处知消息,变解寻香隔舍来

行遍江村未有梅, 一华忽向暖枝开, 黄蜂何处知消息, 便解寻香隔舍来。 宋·翁卷诗

远书

何事春郊杀气腾, 疏狂游子猎飞禽, 劝君莫射南来雁, 恐有家书寄远人。

即仁集古

篇三:丰子恺:护生画集

丰子恺:护生画集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

先生重要的代表作。遵弘一法师嘱,从1929

年弘一五十岁起,每十年作一集,各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与弘一法师年龄同长。这部画集共有六册,从开始作画到全部完成,长达四十六年。

《诀别之音》

落花辞枝 夕阳欲沉,裂帛一声,凄入秋心。

《母之羽》

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

母亡儿不知,犹复相环守,

念此爱亲情,能勿凄心否。

《倒悬》

始而倒悬,终以诛戮,

彼有何辜,受此荼毒,

人命则贵,物命则微,

汝自问心,判其是非。

《生离还是死别?》 生离尝恻恻,

临行复回首,

此去不再还,

念儿儿知否。

《惠而不费》

勿谓善小,不乐为之,

惠而不费,亦曰仁慈。

《我来施食尔垂钓》

绕池闲步看鱼游,

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

我来施食尔垂钓。

《遇救》

且停且停,

刀下留命,

年幼心慈,

可钦可敬。

解放

至诚所感,

金石为开, 至仁所感,

猫鼠相爱。

《自扫雪中归鹿迹,天明恐有猎人寻》

万峰回绕一峰深,

到此常修苦行心,

自扫雪中归鹿迹,

天明恐有猎人寻。

《烹鳝》

篇四:护生画集

《护生画集》介绍

弘一法师,名李叔同,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为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是冠绝当时,被誉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奇才。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成为佛教律宗的一代宗师。

丰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1927年弘一法师(李叔同)、丰子恺、李圆净(广东三水人,本名荣祥,别号圆晋,又署无相,圆净是他的法名),三人商编《护生画集》。弘一法师的《护生画集》创作主张是“盖以艺术作方便, 1

人道主义为宗旨”。丰子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毕生致力于《护生画集》的创作。后几经曲折,全套《护生画集》成书于1978年,全书共六册,总计收录了450幅画作。

为便于流通故,本《摘录》共收录了其中40余幅作品。末学全无才慧,有目如盲,所摘录者,并不能尽全书之精妙大意。只为流通便利故,勉力而为之。

2

众生

是亦众生,与我体同;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放生戒杀;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母之羽

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 母亡儿不知,犹复相环守。 念此爱亲情,能勿凄心否?

2

唐·杜甫诗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3

篇五:护生画集序言

序 言 一

夏丏尊

弘一和尚五十岁时,子恺绘护生画五十幅,和尚亲为题词流通,即所谓护生画集者是也。今岁和尚六十之年,斯世正杀机炽盛,弱肉强食,阎浮提大半沦入劫火,子恺於颠沛流离之中,依前例续绘护生画六十幅为寿,和尚仍为书写题词,使流通人间,名曰续护生画集。二集相距十年,子恺作风,渐近自然,和尚亦人书俱老。至其内容旨趣,前后更大有不同。初集取境,多有令人触目惊心不忍卒睹者。续集则一扫凄惨罪过之场面。所表现者,皆万物自得之趣与彼我之感应同情,开卷诗趣盎然,几使阅者不信此乃劝善之书。盖初集多著眼于斥妄即戒杀,续集多著眼于显正即护生。戒杀与护生,乃一善行之两面。戒杀是方便,护生始为究竟也。犹忆十年前和尚偶过上海,向坊间购请仿宋活字印经典。病其字体参差,行列不匀。因发愿特写字模一通,制成大小活字,以印佛籍。还山依字典部首逐一书写,聚精会神,日作数十字,偏正肥瘦大小稍不当意,即易之。期月后书至刀部,忽中止。间其故,则曰:刀部之字,多有杀伤意:不忍下笔耳。其悲悯恻隐,有如此者。今续集选材,纯取慈祥境界,正合此意。题词或取前人成语,或为画者及其友朋所作。间有杀字,和尚书写至此,蹙额不忍之态,可以想像得之。和尚在俗时,体素弱,自信无寿徵。日者谓丙辰有大厄,因刻一印章,曰丙辰息翁归寂之年。是岁为人作书常用之。余所藏有一纸,即盖此印章者。

戊午出家以后,行弥苦而体愈健,自言蒙佛加被。今已花甲一周,曰仁者寿,此其验软!和尚近与子恺约,护生画当续绘。七十岁绘七十幅,刊第三集。八十岁绘八十幅,刊第四集。乃至百岁绘百幅,刊第六集。护生之愿,宏远如斯。斯世众生,正在枪林弹雨之中,备受苦厄。续护生画集之出现,可谓契理契机,因缘殊胜。封面作莲池沸腾状,扉画於莲华间画兵仗,沸汤长莲华,兵仗化红莲。呜呼!此足以象徵和尚之悲愿矣。

一九四〇年十月十日

序 言 二

丰子恺

弘一法师五十岁时(一九二九年)与我同住上海居士林,合作护生画初集,共五十幅。我作画,法师写诗。法师六十岁时(一九三九年)住福建泉州,我避寇居广西宜山。我作护生画续集,共六十幅,由宜山寄到泉州去请法师书写。法师从泉州来信云:“朽人七十岁时,请仁者作护生画第三集,共七十幅;八十岁时,作第四集,共八十幅;九十岁时,作第五集,共九十幅;百岁时,作第六集,共百幅。护生画功德於此圆满。”那时寇势凶恶,我流亡逃命,生死难卜,受法师这伟大的嘱咐,惶恐异常。心念即在承平之世,而法师住世百年,画第六集时我应当是八十二岁。我岂敢希望这样的长寿呢?我覆信说:“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后来我又从宜山逃到贵州遵义,再逃到四川重庆。而法师於六十四岁在泉州示寂。后三年,日寇投降,我回杭州。又后三年,即今年春,我游闽南,赴泉州谒弘一法师示寂处,泉州诸大德热烈欢迎,要我坐在他生西的床上拍一张照相。有一位居士在他生西的床上拍一张照相。有一位居士拿出一封信来给我看,是当年我寄弘一法师,而法师送给这位居士的。“世寿所许,定当遵嘱。”赫然我亲笔也。今年正是法师七十岁之年。我离泉州到厦门,就在当地借一间屋,闭门三个月,画成护生画第三集共七十幅。四月初,亲持画稿,到香港去请叶恭绰先生写诗。这是开明书店章锡琛先生的提议。他说弘一法师逝世后,写护生诗的惟叶老先生为最适宜。我

去信请求,叶老先生覆我一个快诺。我到香港住二星期,他已把七十页护生诗文完全写好。我挟了原稿飞回上海,正值上海解放之际。我就把这书画原稿交与大法轮书局苏慧纯居土去付印。--以上是护生画三集制成的因缘与经过。

以下,关於这集中的诗,我要说几句话:

这里的诗文,一部分选自古人作品,一部分是我作的。第一第二两集,诗文的作与写都由弘一法师负责,我只画图。(第二集中虽有许多是我作的,但都经法师修改过。)这第三集的诗文,我本欲请叶恭绰先生作且写。但叶老先生回我信说,年迈体弱,(他

今年六十九岁,)用不得脑,但愿抄写,不能作诗。未便强请,只得由我来作。我不善作诗,又无人修改,定有许多不合之处。这点愚诚,要请读者原谅。

复次:这集子里的画,有人说是“自相矛盾”的。劝人勿杀食动物,劝人吃素菜。同时又劝人勿压死青草,勿剪冬青,勿折花枝,勿弯曲小松。这岂非“自相矛盾”,对植物也要护生,那么,菜也不可割,豆也不可采,米麦都不可吃,人只得吃泥土沙石了!泥土砂石中也许有小动植物,人只得饿死了!--曾经有人这样质问我。我的解答如下: 护生者,护心也。(初集马一浮先生序文中语,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这是护生的主要目的。故曰“护生者,护心也。”详言之:护生是护自己的心,并不是护动植物。再详言之,残杀动植物这种举动,足以养成人的残忍心,而把这残忍心移用于同类的人。故护生实在是为人生,不是为动植物,普劝世间读此书者,切勿拘泥字面。倘拘泥字面,而欲保护一切动植物,那么,你开水不得喝,饭也不得吃。因为用放大镜看,一滴水中有无数微生虫和细菌。你烧开水烧饭时都把它们煮杀了!开水和饭都是荤的!故我们对于动物的护生,即使吃长斋,也是不彻底,也只是“眼勿见为净”,或者“掩耳盗铃”而已。然而这种“掩耳盗铃”,并不是伤害我们的慈悲心,即并不违背“护生”的主要目的,故正是正当的“护生”。至于对植物呢,非不得已,非必要,亦不可伤害。因为非不得已、非必要而无端伤害植物,(例如散步园中,看见花草随手摘取以为好玩之类),亦足以养成人的残忍心。此心扩充起来,亦可以移用于动物,乃至同类的人。割稻,采豆,拔萝,掘菜,原来也是残忍的行为。天地创造这些生物的本意;决不是为了给人割食。人为了要生活而割食它们,是不得已的,是必要的,不是无端的。这就似乎不觉得残忍。只要不觉得残忍,不伤慈悲,我们护生的主要目的便已达到了,故我在这画集中劝人素食,同时又劝人勿伤害植物,并不冲突,并不矛盾。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是提倡素食的。有一位朋友质问他:“假如我不得已而必须吃动物,怎么办呢,萧翁回答他说:“那么,你杀得快,不要使动物多受苦痛。”这话引起了英国素食主义者们的不满,大家攻击萧伯纳的失言。我倒觉得很可原谅。因为我看重人。我的提倡护生,不是为了看重动物的性命,而是为了着重人的性命。假如动物毫无苦痛而死,人吃它的三净肉,其实并不是残忍,并不妨害慈悲。不过“杀得快”三字,教人难于信受奉行耳。由此看来,萧伯纳的护生思想,比我的护生思想更不拘泥,更为广泛。萧伯纳对于人,比我更加看重。“众生平等,皆具佛性”,在严肃的佛法理论说来,我们这种偏重人的思想,是不精深的,是浅薄的,这点我明白知道。但我认为佛教的不发达,不振作,是为了教义太严肃,太精深,使末劫众生难于接受之故。应该多开方便之门,

多多通融,由浅入深,则宏法的效果一定可以广大起来。

由我的护生观,讲到我的佛教观。是否正确,不敢自信。尚望海内外大德有以见教。

一九四九年六月于上海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