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3:26:59 体裁作文
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体裁作文

篇一:解读中华民族千年辉煌与悲剧

解读中华民族千年辉煌与悲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在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舞台上,上演着王权的兴衰、大国的崛起。看似缭乱无序,实质都有内在的规律。其中的每个主角,大到我主耶稣、释迦牟尼,小到华盛顿总统、凯撒大帝,其思想和行为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文化的沉积。如果除掉他们头上那些神秘的光环,走下神坛,他们也是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之人,都有七情六欲,也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和过失。不管他们是否是由开导民智成为先知、藉父兄之资守成为主或跻身于仕途之路成为权臣,他们只是幸运地和时代的那一刻的际会相逢,明智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开创了辉煌的业绩。

一位英国哲学家说过: "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成承载着人类高超智慧和精神财富,包蕴着发人深思的哲理。只有深度了解历史,才能感受历史的启迪;才能震碎一切混沌的蒙昧;才能辩证地理解现实;才能敢于挑战未知;才能将人类最优秀的文化和精神延续。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从中华文化的环境中熏陶出来的,当我们沉迷于中华文明那金碧辉煌的千年古殿时,不由得梦回“秦时明月汉时关”那种境界,感叹中华古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但当我们猛醒后放眼世界之际,不由得惊讶西方民族创造出的现代文明和人间奇迹,痛心于国人那种难以理解的固步自封和不思进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抚今追昔,分析先进工业国家崛起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朔根寻源,解读中华民族千年辉煌与悲剧。笔者谈几点粗浅的感受和认识,权作是抛砖引玉。

中国的真正统一始于秦朝。一个曾经最弱小、落后的小邦秦国通过“变法”而由弱走强。促成秦国变法的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商鞅,他原本没有什么坚定的政治信念,倒是想要成就霸业的秦孝公逼他走向了“变法”之路。秦国处于落后的边远地区,政治、经济都不发达,这相对来说也就减少了改革的阻力。这也说明为什么总是“落后”的地区最容易改革成功,而发达地区终将衰落。

秦朝衰败在苦役太重。当陈胜造反时,竟然有成千上万人的为逃避劳役的人们挑起竹竿纷纷响应,史称“揭竿而起“。其实陈胜也并非是个省油的灯。他当雇农时就有“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豪言壮语,举事时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矛头直指统治阶级核心。用今天的观点来说,陈胜就是“对社会存在严重不满,反政府的野心昭然若揭。”至于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和霸王项羽,那就更不像话了。刘邦和项羽都亲眼目睹过秦始皇巡事天下的堂堂威仪,刘邦眼馋地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则更是露骨:“彼可取而代也。”可见当时的社会现状:道德彻底崩溃,社会弱肉强食,人人无法无天。

汉高祖刘邦亲眼目睹了起义军颠覆秦朝的强大力量和浮躁不安的社会现状,所以他废除了秦朝的苛政。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之后, 中国的国力已达巅峰。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在御前主持了一场是否需要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的大辩论,会中他作出一项历史上罕见的战略决策:主动进攻匈奴。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展开结盟外交,重用名将霍去病、卫青、李广等不断攻击河西走廊地区, 将游牧民族从中间一“劈”为二。此次战争可以说是 耗费钱粮亿计,人口损失50%,最后迫使匈奴归顺。

公元前28年, 北匈奴杀中国使节反叛, 副校尉陈汤不顾朝廷和谈的意向,私自发兵挥征讨,挥斩北匈奴首领郅支单于,竟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整个西域闻之震惊。战后,陈汤对皇帝说:“胡兵五个才能当一个汉兵。”可以想见当年的汉人是多么壮勇!

战败后的北匈奴在汉军的追赶下经过了数次西迁,到达欧洲。公元374年,在匈奴人排山倒海般的打击下,东哥特人、西哥特人和在森林里以打猎为生的日耳曼人纷纷向西逃窜,到罗马帝国境内寻求庇护。东罗马帝国皇帝被迫与匈奴人签订和约,除了马上向匈奴支付赔款6000磅黄金,年贡也由700磅黄金涨到2100磅。公元451年、452年,由于西罗马皇帝不肯将自己的女儿献给匈奴首领阿提拉,阿提拉一怒之下把西罗马所有的城市都给摧毁。阿提拉暴病而亡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王位打起了内战,15年后匈奴灭亡。

汉朝提倡的是"以德治国",由地方上推荐"孝廉 "、"贤良方正"道德典范做官。这样也给满口仁义道德的的庸人们提供了做官的途径,国家不衰才怪。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矛盾,自己多享受几天的天伦之乐。三国时期的刘备明明是个庸才,却被捧为一个道德高尚的英雄。真不知此人“英”在哪里,“雄”在何处?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讲,此道倒也成功。如果西汉和东汉合并计算,汉朝统治长达422年,也算是一景了。除此之外,也有政策上的失误,但衰败原因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利之争。东汉13个皇帝中,只有2个是成年继位,其余的不是小孩就是婴儿,国家到了这个份上还能维持下去真是奇迹!

唐朝在疆域之广大、国力之强盛、文化之灿烂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与初期的政治开明和文化包容都有很大的关系。直到今日,世界各国依然习惯称我们为“唐人”,所住的社区为“唐人街”。唐初有个马周,不识抬举,好不容易才有了个做官的机会。但为官十几年给皇帝上的奏折大都是数落皇帝的不是,其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就是:“臣闻天下者以人为本”(今天中国当政者提倡“以人为本”,据说就是从这里学来的)。但唐太宗没有责怪他,后来马周生病,唐太宗亲自为其熬药治病。唐朝道教、佛教盛行,对景教、伊斯兰教也不排斥。社会上也鼓励个性,甚至模仿“胡人”的衣食住行都成为一种时髦。如果不是这样,像李白这样的狂妄诗人如何行世就是个问题。

唐朝的败于唐玄宗。玄宗年轻的时候还是很有作为,快到6旬时得到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杨贵妃。杨贵妃本是唐玄宗之子寿王的妻,却被身为公公的唐玄宗讨来做了妃子,简直就是乱伦。据野史考证称:杨贵妃身高1.64米,体重138斤,简直就是个“肥婆”。就是那么个胖女人,在玄宗的眼里竟然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我靠,简直就是没救了!这女人没有什么脑子,总被别人利用。她私下爱慕“年益肥胖,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胡人安禄山,结果让玄宗犯混,把全国1/3的兵力交给安禄山掌管。结果安禄山起兵造反,唐朝的京城被毁、被抢,也失去了西北的军马场,还要按照苛刻的条件和帮忙平叛的穆斯林作不平等交易。军事、经济的衰败,致使唐朝走向灭亡。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航海业、造船业都是世界第一。宋、金两国的GDP占世界的70%,自古到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富裕到这个份上。当时全世界有5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全部都在宋朝,那时的巴黎和伦敦按照中国的标准只是一个小镇。一位北宋大臣抱怨世风奢靡时说:现在的农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丝制的鞋子。难怪有的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

宋王朝花钱买和平,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抱残守缺的战略思想,一直沿用至今。思想上“独尊儒术”,用人政策上“重文轻武”。代表儒家思想的先哲孔子,其实是个官迷。他人生目的就是:读书、当官、为统治者服务,哪怕是帮助人家办丧事。其众多学生中也没见谁有什么

出息,说什么“孔子三千弟子, 七十二贤人”,我看也就是误人子弟。宋朝统治者的目的就是要将领们永远没有军权,臣民们永远低眉顺眼、唯唯诺诺。人民便不再把保家卫国、从军杀敌,边关立功、万里封侯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汉唐以来的尚武风气,中国军人那种如狮博兔的征战能力,从此消失。国家精英们整日在风花雪月中浅斟低唱、无病呻吟,就连只会踢球的高俅竟也能官至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就连主战派李壁,当高宗让他出使金国时竟吓得尿了一裤子,史称“屁滚尿流”。

宋朝的开国皇帝开创了为自己而不顾国家安全的先例,最有名的就是“杯酒释兵权”。就是这个“杯酒释兵权”,激起了夏国公李元昊的反叛,宋朝失去了西北的军马场,军事实力一落千丈。最致命的就是民族精神的缺失,南宋偏安一隅就不必提了,诸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类的讽刺诗句大把的有。尤其是崖山一战,宋军兵力20万,元军只有2万,最后宋军十余万具尸体浮海,600人随幼皇帝赵昺(时年八岁)投海自尽,整个就是“文明中断”。更丢人的是,金朝为加强皇权仿宋朝政治体制进行了所谓的“改革”,致使国家失去往日的强悍(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结果被后来弱小的游牧民族蒙古族消灭,在最后短短28年间人口损失近90%!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突厥人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领他的大军攻下了传承千年的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宣告灭亡。君士坦丁堡被易名为伊斯坦布尔;索非亚大教堂被改为了清真寺。为此,整个欧洲都在战栗、在忏悔。突厥原住於阿尔泰山南麓,是匈奴的后裔,后被唐帝国所灭。一部分逃脱后西迁,在中亚建立塞尔柱突厥王朝及奥斯曼突厥王朝,皈依伊斯兰。

就在穆罕默德二世和他的勇士们,甚至整个伊斯兰世界沉浸于庆祝安拉赐予他们的胜利的欢呼声中,欧洲人终于开始痛苦地反思自己,大量的伊斯兰书籍被翻译,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整体出现了对传统的“群体本位”的封建神学文化的大批判和思想领域的大逆反。恩格斯认为,具有近代启蒙性质的文艺复兴运动,不仅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为西方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运动大力倡导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时,带有赤裸裸的纵欲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烙印。

被教廷压抑了1000年的欧洲,思想进入大爆炸的时代:哥白尼提出了与教会主张的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不同的日心说体系。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宣称: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太阳只是太阳系而非宇宙的中心。伽利略用阿拉伯人占卜用的玻璃球发明了天文望远镜,证实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被教会禁止的《马克·波罗游记》也在到处流传。 君士坦丁堡陷落39年后,即 1492年,哥伦布受《马克·波罗游记》的影响而阴差阳错地发现美洲新大陆。1519年(君士坦丁堡陷落66年后)麦哲伦完成了首次的环球航行。至此,西班牙人开始进行殖民和开采金银。开采大量金银并运往欧洲的后果是迅速拉动了经济的增长,繁荣了市场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兴起。终于在1571年,欧洲的联合舰队在勒班多海战中大破奥斯曼土耳其舰队。

原本火炮和枪都是发明在几百年前的宋朝,300年后才传入欧洲。由于担心这种厉害的火器会威胁其统治,公元1380年朱元璋要求各地不得擅自制造火器,违者重处。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习惯于那种“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经济,使明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来了一个全面的大倒退。他认为宋朝的灭亡源于经商,

所以要“重农抑商”,实行海禁。他让军队自耕自食,和宋朝军队经商其实没什么两样。明太祖很得意,说他是养百万兵而不用花国家一分钱,但结果只是养活了百万名农民而已。

比较以前侵犯文明区的游牧民族,中国的满族是最弱小的,本不该成什么气候。当时科技的进步、火器的发展使游牧民族不再具有军事上的优势。文明区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全面的对游牧民族的战略大反击,葡萄牙和西班牙把大半个美洲变成自己的殖民地;荷兰作为“海上马车夫”横绝四海以至于到了中国;英国和法国人移居北美,英国开始把软弱的印度文明变成英国王冠上的明珠。俄罗斯也从深林里走出来,几百人一伙,几十人一组,没有粮食,没有地图,没有向导,没有道路,有的只是战斗!就这样,他们占据了欧亚大陆1/3的土地。

讲到西方文明的崛起,就不得不提一下英国。当今世界所有190个国家中的大多数的领土边界、甚至包括国家的形成都与这个岛国有关。英国人通过他们的帝国传播他们的制度、文化、语言和价值观,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无一不可以视为英国的过去或现在的翻版。大国的崛起就是扩张,大英帝国就是世界的榜样。在统一了英伦三岛之后,随着“五月花”号驶离英国的普利茅斯港,拉开了殖民的序幕。英国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公开冲突,导致了教会力量的削弱,这为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的诞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马基雅弗利的《君王论》开始大量流传。在英国本土,哈灵顿的《海洋国家》和霍布斯的《巨灵》都奠定了一场新革命的思想基础。所以英国人邀请资本主义经济领先的荷兰的执政威廉来当他们的国王,通过“光荣革命”完成了历史性的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在一个国家展开时,人文因素势必经过一段剧烈的变化,也就是“思想启蒙运动”,然后过去农业社会管制的方式才能代以新型商业管制的方式。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三种政治产物,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莫不如此。中国社会主义也同样经过“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两次思想启蒙运动,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以笔者在资本主义的中心学习、生活超过10年的切身体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都是不同的价值观的体现,只要既得利益集团不要那么贪得无厌,都能使国家得到发展。所以,各国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民众的认同选择采用,根本没有必要厚此薄彼。

在这场世界性的革命大潮中,其他文明国家也步英国之后尘随之而崛起,只有两个大国成为被文明遗忘的角落。一个是清朝的中国,另一个就是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很多人一提起满清王朝就嗤之以鼻,说它是腐败无能的代名词,其实也是偏激。明朝时,西方传教士把土豆、番薯、番茄、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中国,而统治者却根本不关心这件事。清朝统治者鼓励推广种植,富足的粮食将中国人口从5000万左右提高到道光皇帝时期的3亿。清朝是至今为止的中国历史上有效地管理和统治国土面积最大的时期,它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

1793年,英国派英王的表兄弟、前任驻俄大使马戛尔尼勋爵来华渴见乾隆。当时法国已经发生资产阶级大革命,美国也早已宣布独立,灰头土脸的英国人想和中华大帝国进行平等贸易。那时中国政治太落后,既没有大使馆,也没有外交部。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对外政策只有两个:“剿夷”和“抚夷”。外商船队都不准带女眷,地方官僚的盘剥花样和名目,听起来都让人脸红。英国政府不太了解中国的“国情”,以为是中央政府故意。所以让马戛尔尼他带了600件行李,装着科学仪器、自来火枪、速射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含量和军事价值高的礼物,还有一个英国当时最大的装备有一百一十门大口径火炮的战舰“君主号”的模型。但清廷只当“贡品”、“玩好”收藏。马戛尔尼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观看英国使团卫队操练新式武器,福康安竟然拒绝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作,想来没有什么稀

奇。”

英国之所以进献如此重礼是为了免去行跪拜之礼,进行“平等”贸易。但结果是:跪拜之礼是给免了,但“平等”通商也就黄了。原本是件正常的外事活动,中国的无耻文人把事情描绘成了这样:英国人原本不跪,但是一见乾隆爷的龙威,便不由得双膝跪倒,所谓“一到殿廷齐膝地,天威能使万心降”...哈哈,无聊啊!英国人回去以后,倒没有我们中国那些下三滥文人这样会编故事,随行的人员用他们的笔记下了他们所看到的一切,随行的画师,像摄像机似地记录了中国从官场到民间的种种事象,连人物表情都栩栩如生。他们看到了一个富饶、封闭、原始、保守和虚弱的东方大国,自马可·波罗以来在欧洲传诵的中国神话破灭了!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中英的战争也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鸦片战争的失败想想简直不可思议: 中国拥有三亿多人口,是英国的30多倍;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32%也远高于整个欧洲的26%,比现在的美国还要强大。美国独立战争时,美国的民兵才有一万多人,每三人才有一只枪,打“持久战”,英国玩不起,只能认输。而清朝军队有几十万人,每两人就有一只枪,远远强于美国民兵,更何况清朝还有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部队。英国远征军只有4000人,炮弹都很有限,知道硬拼肯定不行,所以他们避实就虚,利用船上的远程炮攻击海边的宁波和天津。故意制造出压力和声势,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卖国条约。为了“夺回”面子,参加条约签字仪式的清朝官员哄骗英国代表说:你要满嘴塞满柿饼,这样才能表现出贵国的友好诚意,我们才会签字。可怜的英国代表为了他们国家的利益,真的满嘴填满柿饼,任由中国官员嘲笑!

当时的道光皇帝虽然勤勉,但却做守成之主,固步自封。英国入侵后,他竟然不知道去内书房看利玛窦等所绘世界地图,竟发问:“英国在什么地方? ” 有这种民族领袖都是晦气。其实落后并不可怕,失败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落后还不思改革。直到20年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才认识到自己“器不如人”,但仍然拒绝从体制上找问题。这次战败,让鸦片贸易成为合法,国人10%的人口吸毒,成为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和中国的情况完全一样,统治者不愿改革,民间更有阻力,一人说起改革就有九人反对。直到今天土耳其虽然贵为北约一员,但加入欧盟都成问题,不就是因为穷呗(人均GDP低于俄罗斯和前苏联各国),可悲啊!

圆明园的这把大火虽然没有烧醒中国, 却倒是烧醒了还在沉睡的日本。在目前流通的日本最大面值的一万日元的钞票上,印着一位身穿和服的日本人肖像,他就是被誉为“日本近代文明缔造者”的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就是日本天皇陛下都没有享受到这份荣誉!正是这位讽刺中国是“不擅变革之国,一两千年只知固守古人之言而根本不知随机应变,妄自尊大之风盛行”的叛逆学者,在100多年前亲赴欧洲考察,回来后推动日本的“明治维新”。基于日本本土没有工业革命所需要的燃料、市场和资金等资源,谋划了“民族主义”的强国之策。日本明治天皇捐掉自己所有的浮财,自己每天只吃一个小米团,疯狂地阔军备战。将原本崇尚中华文明的日本引上了“脱亚入欧”的道路,使日本实现了现代化。而此时的慈禧太后正在斥责御膳房做的120多道菜不好吃!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中国也派了李鸿章等大员赴欧洲考察,得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结论。他说英国的国会辩论是“乱哄哄的”,说外交人员的交际舞“不成体统”,对西洋科技更受其老师曾国藩“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的影响,表现了对洋痍的鄙视。在以后通过洋人镇压太平天国的实践中才承认了西洋科技带来的“坚船利炮”的威力,走上“洋务运动”的道路。

篇二:党的辉煌历史 2

党的辉煌历史

一、认真回顾党的艰苦辉煌历史 高举旗帜

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明天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纪念日,是值得我们隆重庆祝的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日子。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列宁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培根言:“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智慧学。共产党人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的一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一部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又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一部开天辟地的发展史。党史里写着共产党人的灵魂,指引着将来的命运。党的历史里有创新理论、有丰功伟绩、有光荣传统、有经验总结、有深刻教训,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历史中往往蕴藏着走向未来的资源。只有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一个国家才能在不断的社会变革中走向前进;只有善于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一个政党才能在奔腾的潮流中把握方向。回顾我们党90年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既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也是为了从中探寻我们

党历经磨难而不倒、千锤百炼更坚强的政治优势,获取我们党自我创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精神力量和思想财富。

90年前,当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的时候,党员只有50多人,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四分五裂、处在亡国灭种边缘的旧中国。今天,拥有8026.9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正引领一个日益繁荣昌盛、民主文明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上奋发前行。

90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

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行了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又巨大影响。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大地上,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面貌。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封闭愚昧到自信开放,从落后挨打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90年沧桑巨变,中国经历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最悲惨的境遇走向光明前途的历史转变,一切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

90年艰辛探索,90载风雨辉煌,不管是“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之一”,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经济革命的主角”,中国共产党这90年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是我们党不断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0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探索与成就,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丰富着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这90年的历史,无不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历史没有停止脚步,征程仍将高举党旗。

本篇文章来源于文秘杂烩网(www.rrrwm.com) 本站为唯一提供原创文章下载查阅的专业站。本站提供24小时专业代写服务,专业代写代发!国内高尖精专业写手为您量身定做稿件!何以解忧,唯有文烩!开业四年来,实现零投诉,以诚为本,以诚服人!在广大客户中享有良好的口碑!不少客户成为我们的回头客,老主顾!具体与本站QQ1292004142 电话13182443908本站原创文章已加密原文链接:

/wenzhang.asp?ThreadID=27812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这个党领导着13亿多人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执政党。党成立至今已有92年之久,其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固步自封的,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因为这个党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先锋队组织,是具有先进性的无产阶级政党!

一、党的辉煌历史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抗争,但由于一个时期内缺乏统一政党的领导,全国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可谓是“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前所未有地组织起来,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彻底改变。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梦必将在党的领导下得以顺利实现!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

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2年的光辉历程,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4年的光辉历程。92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持续不断的伟大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了社会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这3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全党全国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力前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就会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增加正能量!

二、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我们党在92年的奋斗历史过程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许多值得深思和警醒的教训。我们当以史、以这些经验教训为戒!主要的经验至少有:

我们的经验之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并创造性地去实践,总结符合自己实际的经验、理论、方法,再指导新的实践!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们的经验之二: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起引领我们前进的伟大旗帜!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的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我们的经验之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坚持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科学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正确的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正确的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科学认识国情,制定发展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我们的经验之四: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把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走“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实践经验;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划自己的工作目标,制定工作的方针政策。

我们的经验之五: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两个务必”,坚决清理影响党健康肌体的病害毒瘤!坚定不移反腐倡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保持党的组织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保持党充满生机与活力。表明我们党坚决惩治腐败,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和社会风气的信心和决心。

篇三:中国辉煌五年历史

中国辉煌五年历史

“十一五”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要判断。这个判断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表达了亿万中国人共同的生活感受。全面把握、深刻理解这五年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所积累的弥足珍贵的经验,所创造的影响深远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满怀信心迈向“十二五”,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五年,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经济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十一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长达11.4%,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今年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是能够胜利完成的。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突破,区域性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实践证明,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深刻改变了国家面貌,还将赢得更长时间和更高水平的发展。

这五年,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10.2%和8.4%,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几千年来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结束了,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全面实行了,逐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让人民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实践证明,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百姓才能获得更多福祉。

让人们尤为感慨的是,这五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从隆重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从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到遭遇汶川、玉树大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我们共同经历了一系列大事、喜事、难事。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持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取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是极不容易的。

实践经验弥足珍贵,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十一五”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充分表明了把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表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端重要性。这一切必将激发广大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篇四:中国古代的辉煌

中国古代的辉煌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幅员辽阔,经济发达,军事强盛,文化繁荣,发明惊世,人才辈出。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史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世界上的其他三个文明古国都在短暂的文明期后灭亡时,中国仍然长盛不衰。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的都荡漾着浓烈的讽刺意味!

汉族,这个又被称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它名字“华”便是来自她美丽的肌肤——服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2003年10月,中国姑娘王珊身着中国唐式服装参加国际小姐选美,并获得“最佳民族服饰奖”的殊荣(见右图)。然而,时至今日,就是创造这个服饰的民族,却成了世界上唯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却不多。中国56 个民族中,藏族、蒙族、维族等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唯独汉族却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198 9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10元券,俗称“大团结”,票面上的各民族穿着各自的民族服装,汉族却穿着中山装。1987年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描绘了中国人口总数在百万人以上的各民族的图案,其它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装,唯独10 元券上面的汉族和1角券上面的满 族,却穿着同样的服装??”

“今天的中国人,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是汉族,可是他们毕生都没见过自己的民族服装。甚至,在许多国人的心目中,汉族从来就没有民族服装,穿民族服装是少 数 民族的特色。”

没有民族服装,使汉族人在很多场合陷入尴尬的境地。2004年的56民族金花联欢活动中,五十五个少 数 民族都身着各自的民族服装,而汉族金花却身着西式黑色晚礼服。

其实,汉族并非原本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从上古时代开始,自成一系的汉族服饰,就伴随着华夏人民的生活点滴,构成华夏民族延续上千年的独特风景线,成为古典中国文明的重要象征。在创世传说中,她赞颂着先祖炎黄的丰功伟绩,在历史长河中,她记录着华夏民族的演化轨迹。礼仪之邦的教化使她深邃,文明古国的工艺使她华美,天 汉的雄威使他庄严,盛唐的光环使她绚丽,她丰富,

她悠远,她高洁,她远播四海。然而,就在她绽放比耀眼的光芒的时候,却突然从神州大地上消失了,仅留下一片废墟瓦砾,长伴残阳如血。

《文明的失落与复兴》将带您穿过时空遂道,俯瞰神州大地,欣赏汉族服饰的华美,再探华夏文明的源泉,领略中华文化的渊博,重温古国往昔的辉煌和骄傲,同时也将带您感受那曾经的耻辱与悲伤,体验那痛苦的令人心悸的脉动,感悟汉族服饰所代表的气节和尊严、体会她的坚强和信念,以及她所属的华夏民族的历史、今天、未来的命运、抗争和希望。结语:

历史,是不能泯灭的记忆,华夏衣冠的消失只是暂时的,她的复兴也是必然的!因为,任何政治和权力都是暂时的,而美是永恒的!文化是永远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疆域东至东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两广),北至辽东,初步奠定了以后中国的版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大发展,“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经济繁荣的写照,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上的展出令世人折服。清后期虽已衰落,但道光年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GDP的三分之一以上。军事上,汉武帝反击匈奴,保卫和拓展了领土,唐太宗雄风盖世,赢来“万国来朝”,成吉思汗以攻为守,万里远征,足迹到达中亚诸国,前锋一直打到现在的欧洲东部和伊朗北部。元世祖忽必烈北征南讨,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又远征海外,大振军威。唐时,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借鉴中国的文化、典章制度,学习科技,最多一批有651人。古代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中国人民先前就给世人创造了造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四大发明。孔子创立的学说至今仍在世界流传。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到达当今的中亚一些国家,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的到达当今的索马里。应该说,中国古代有较长时期的光辉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独领风骚,思想泰斗、政治精英、智慧超人、军事干才,如璀璨群星,光耀人间。

中国人为何称“龙的传人”

中国人称"龙的传人",来源于古代的图腾和传说。

相传,黄帝统一中原以前是以"熊"为图腾的。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黄帝为了安抚归附的部落,放弃了原来的"熊"图腾,使用了一种新图腾,这种新图腾就是"龙",它是由原来"熊"图腾的头部和一种"蛇"图腾的身子组合而成。"蛇"图腾是黄帝母族的图腾,黄帝母族为蛟氏,"蛟"即"蛇",古又称"桥"。黄帝葬桥山,正说明黄帝对其母族图腾的祟奉。实际"龙"的图腾是黄帝父族和母族图腾的形象结合。龙这一奇特形象的形成,反映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各民族融合的过程。

后来,这一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龙"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各种图案之中,并逐渐形成文字。人们从殷商出

土的古老的甲骨文中可找到"龙"字,从出土的远古时代的陶器碎片上可找到"龙"的图案。不久前,考古工作者在辽宁阜新查海古遗址中就出土了两块龙纹陶片,一块为行龙,一块为盘龙,生动形象,"龙"的鳞纹清晰可见。

"龙"成了中华民族始祖的图腾,中华民族也就和"龙"联系在一起了。于是。围绕 "龙"产生了"感天而生"的传说,说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动上天的神龙而生磺帝是附宝感动"北斗"而生,尧是庆都感动 "赤龙"而生。既然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上天 "龙"的传身,那么,中华民族的子孙当然都是龙的传人了。

绝妙的浑天仪

在洛阳城东今僵师县岗上村与大郊碧之间,有一座巨大的夯土台,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东汉灵台遗址。灵台是东汉最大的国家天文台,建于光武帝中元元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了,东汉科学家曾长期在这里进行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

1974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对灵台遗址进行考查发掘,灵台遗址整个范围达44000平方米,东西有夯筑的墙垣,墙垣内有一座方形高台,古书记载这高台高6丈、方20丈,现残存的台基约五十米见方,高约8米。高台四周各有上下两层平台,两层乎台上都有建筑遗址。发掘时发现,第二层平台西面和其余三面不同,在西面五间建筑的后面,还有一间深两米"密室"。专家们分析,这就是当年张衡放置浑天仪的地方。

浑天仪是张衡发明的用来演示天空星体运行情况的天文仪器,制作非常精巧,外观像一个大球,由几层铜制圆圈组成,圆圈上方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日月星辰以及28宿和24节气。用漏壶滴水做动力启动齿轮,按一定的时间慢慢转动。更有趣的是,张衡还利用连杆原理,安装了一个叫"瑞冀荚"的附属仪器,这个仪器从每月初一起,一天转出一片木叶,到十五月圆时,共转现出15片木叶;从十六日开始,每天转入一片木叶,到月底又全部转人仪器之中,这样既可知道日期·又可知道月亮的圆缺。

浑天仪制成之后,人们希望张衡公开演示一下。一天晚上,张衡把来观看的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登上灵台顶观看天空,一部分人留在 "密室"观看浑天仪滇示。演示开始后。张衡让 "密室"的人报告从浑天仪上看到的星星出没的情况,让灵台上的人根据报唱的情况寻找天空中相应星星的位置。结果,人们惊奇地发现,天体星空中的位置与浑天仪演示的情况完全一致,人们无不赞叹浑天仪的精巧和张衡的才智。 张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也是被世界所公认伪著名古代科学家之一。 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纪念对世界科技做出重大贡献的已故科学家,决定用他们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张衡就是其中之一。

丧权辱国的时代

胡婧

在咸丰帝以及接下来的几个朝代里,女人慈禧统治了中国长达48年。在她的身后,是一个风雨飘摇的衰落王朝。慈禧在世时,将权力牢牢地抓在手里,从不松手,然而掌权多年的慈禧的最后的遗言令人震惊:“不能再让女人参与国政,这不合本朝家法,必须严防!”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是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台惠征的女儿。公元1851年慈禧以秀女的身份被选入宫,封为懿贵人,因为很得咸丰皇帝的宠幸,公元1854年进风懿嫔,不久生下了儿子载淳,次年就

进位为“储秀宫懿贵妃”。

公元1860年7月,英法联军1万多人从北塘登陆,塘沽、大沽炮台先后失守,无险可守的天津也很快沦陷。清政府大惊,慌忙派大学士桂良等人与敌议和。侵略者提出了很高的条件,谈判破裂。8月,英法联军逼近了通洲,清军在八里桥一带和他们展开激战,英勇阻击,战斗持续了三四个小时,最后清军溃败,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疯狂的英法侵略军绕道至西北部的圆明园,大肆抢掠园内的金银珠宝,并将所有能搬动的珍贵文物劫走。最后英使额尔金下令焚毁圆明园。这个凝聚了中国人民多年的血汗、综合中西建筑艺术、聚集古代艺术品的壮丽宫殿和皇家园林在大火中成为废墟。胆小无能的咸丰皇帝早在英法联军还未进入北京之前就逃往热河的行宫避暑山庄了。

公元1861年,咸丰帝病死在热河,遗诏立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任命怡亲王载恒、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把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政。载淳继位后,年号祺祥,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这一年的11月,叶赫那拉氏与恭亲王奕一起合谋发动了政变,将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或革职或处死,同时改元同治,叶赫那拉氏实行垂帘听政,从此,叶赫那拉氏实际控制了国家大权,直到她去世为止。

公元1873年,载淳成年了,慈禧表面上宣布把朝政归还君主,退居颐和园,但事实上仍然暗中把持朝柄。第二年,载淳病死,慈禧于是立了宗室载湉继承皇位,年号光绪,重新开始垂帘听政。朝内一切用人调度,都出自慈禧之手,后来光绪虽然亲政,但实际上仍处于

傀儡的地位。

公元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那年刚好是慈禧六十寿辰,她准备在颐和园接受庆贺,仿照康熙、乾隆年间的旧制,从皇宫大内到颐和园,一路上所经过的地方,都设立彩棚和诵经坛,举行大型庆典。为了这个寿宴,她挪用了大量海军军费,重新缮修颐和园,根本不管国政,支持李鸿章等人提出的对日本采取妥协投降的主张。“六旬万寿庆典”活动从年初即开始筹备,到了八月,中日战争愈演愈烈,户部上书请求停止工程,全力备战,不料慈禧大发雷霆,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和一看不对,被迫连忙改口上奏说:“要求停工的事是说以后的寻常工程,至于已经开始进行的工程,不用停止。”这时,一些主战的朝廷大臣纷纷上疏,请求停办颐和园点景,移作军费。慈禧怒不可遏,声称“今天让我不高兴的人,我一定会让他们一辈子都不高兴。”公元1894年9月,中国陆海军先后大败,慈禧求和之心更切,一边又下令王公大臣及外省和封疆大吏,将“六旬万寿”的贡品赶快进献上来。前方军情紧急,慈禧却不为所动,照样在颐和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连续赏了三天戏,一切公事都推后不办。

后来,北洋水师基地旅顺沦陷,慈禧仍然不以为然,反而将矛头指向了以光绪为首的主战派。当时朝廷内的一些主战官员,不满于慈禧和李鸿章对日屈膝投降,于是鼓动光绪对日进行抵抗。这时,慈禧正在起用恭亲王奕主持对日议和,于是她处罚了光绪的两个妃子和她们的兄长,目的在于打击主战派,向光绪示威。不料,在公元1895年1月,日本政府借口中国使臣全权不足,拒绝议和,议和没有成功,

篇五: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十个时期:

1 、 党的创建时期(1919.5-1923.2)

1919年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造就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骨干,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也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50年春,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酝酿建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先后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以及东京、巴黎等地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为建党作好了组织上的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1922年7月,党召开了二大,制订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在党的领导下,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群众革命运动也开始发展起来。“二七”惨案后,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使党进一步提高了对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2 、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1923.2-1927.7)

1923年6月,党的三大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并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召开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统一并巩固广州革命根据地,尤其是以“五卅”运动为标志的工农运动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矛头直指占据中国广大地区的北洋军阀。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北伐先遣队叶挺独立团,并组织发动工农群众支持和配合北伐军,对北伐的胜利进军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北伐的推进,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农村大革命。1927年4月,蒋介石公开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汪精卫集团实行分共。国共合作破裂。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屠杀。大革命遭受失败。

3 、 土地革命时期(1927.7-1937.7)

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没有吓倒和征服中国共产党人。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改革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从8月到次年6月,党又发动领导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各地近百次规模不同的起义,进入了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新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和反动力量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井冈山等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把战略上的退却与战役上的进攻结合起来,通过实践逐步找到了一条以农村为根据地,实行武装害据,包围并占领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10万人。党在国民党

统治区内的工作和斗争也得到相应的恢复和发展。1930年底到1931年9月,红军接连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起的3次反革命“围剿”,其他根据地也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9月,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使红军遭受严重损失。1934年10月,左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开始长征,留下部分红军坚持南方各地的游击战争。1935年1月,红军占领贵州重镇遵义。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路线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随后又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1935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到达陕北。长征胜利结束。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共中央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停止进攻红军,实行联共抗日的政策,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4、 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战由此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9月实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战一开始就存在两条对立的路线。国民党领导集团实行片面抗战,消极御敌,使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陷。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紧密依靠人民群众,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尤其是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经过3年多时间的努力,开创了16块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抗日武装发展到50万人。1940年到1942年,日本帝国方义为了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集中主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国民党顽固派也调集大量兵力掀起反共高潮。共产党面对着两面夹击的严重局面,及时调整了各项政策,开展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实行精兵简政、劳武结合,在精神、物质和作战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终于战胜了各种困难,巩固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从1944年起,八路军、新四军先后开展了对日本侵略军的攻势作战,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反攻,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胜利表明,一个半殖民地封建的弱国是可以打败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

5 、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10)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而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加紧准备内战,新的内战危机又向人民袭来。蒋介石玩弄反革命的两手政策,一面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一面调兵遣将,加紧内战部署。共产党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一面派出代表团赴重庆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一面加紧练兵和生产,作好自卫战争的准备。1946年6月,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运动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配合解放战场的斗争,我党在解放区实行减租和土改,组织翻身农民支援前线,在国民党统治区展开反内战反饥饿的民主运动,形成反对蒋介石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底,以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为标志,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号召的鼓舞下,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人民军队越战越强,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1948年9月,党中央抓住时代组织战略决战,先后发起了辽

沈、淮海、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取得了伟大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党中央揭穿了国民党的“和谈”阴谋,号召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3月,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讨论和规定了在全国胜利以后,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4月,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强渡长江,随后又向全国进军。国民党统治全面崩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盛典立。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6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0-1956.9)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奴役中国人民、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已经结束。中国开始逐步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国初期,摆在全党面前的任务复杂而又艰巨,一方面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生产,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3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完成了向全国进军的任务,大陆获得完全解放,歼灭了大量特务土匪,在广大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并展开了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和其他社会改革运动。随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没收了占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80%的官僚资本,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并大力展开增产节约活动,控制物价,稳定市场,扭转了财政经济的困难局面,努力医治长期战争留下来的创伤。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不仅得到恢复,而且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从1953年开始,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全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并采取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国大多数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实珊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7 、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9-1966.5)

1956年9月,党的八大依据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要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正确方针。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之后,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既有成功的一面,也遭受过严重挫折。这10年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业方面10年间增长了3倍,自己能够创造飞机、汽车,尤其是石油工业得到开拓性发展,到1965年已达到自给,结束了中国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铁路交通、基础科学研究、国民教育事业等方面都有重大进步,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成果尤为显著,1964年10月,成功地爆炸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958年党在指导方针上发生了“左”的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党内矛盾和社会问题上也同样有“左”的倾向。1959年党中央开始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后来又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到1965年调整任务完成时,国民经济又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左”的错误在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示能彻底纠正,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这10年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无论成就还是失误,都是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获得和发生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都是党的宝贵财富。

8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10)

这10年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66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并发出“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正式发动。从破“四旧”到炮打所谓刘少奇“资产阶级司令部”及其在各地的代理人,打倒一大片,实行全面夺权。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发动武装政变的阴谋败露,自取灭亡。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党内批判极“左”和反对极右的分歧,大反所谓“右倾回潮”,进而展开一系列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受到毛泽东的批评。1975年1月,在周恩来病重的情况下,毛泽东提议由复出的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各条战线开始整顿,形势明显好转。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发动,加上“四人帮”倒行逆施,全国再度陷入混乱。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先后逝世,“四人帮”加紧篡党窃国。党中央顺应人民意志,于10月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的内乱。“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必须彻底否定。然而,这10年党内的健康力量与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中断过,外交工作也取得重大突破。广大人民群众在各自岗位上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工业交通、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这一切都应与“文化大革命”本身相区别。认真地科学地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将从另一方面使我们懂得如何正确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 、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6.10-1992.2)

从结束“文化大革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两年间,由于思想理论准备不足,加上当时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执行“左”倾政策,使这两年呈现徘徊中前进的局面。1978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为开创新局面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左”的思想的束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及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政策。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此为契机,我党展开了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突破,逐步推动城市经济体制和各方面的改革。对外开放从设置4个经济特区开始,辐射到沿海城市以及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改革开放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热潮在全国兴起。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国情,作出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从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党还制订并提出了“三步瞳”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了我国从解决温饱、达到小康进而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任务,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9%,比改革开放前有明显的提高。在此期间,对外关系、科学教育、精神文明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10 、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1992.2- )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

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同年召开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此后的几年,我党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其他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的进步。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进一步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一国两制”的方针取得了重大胜利。我国顺利平稳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澳门也相继回归祖国怀抱。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我国经济已登上了世界经济舞台。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我国经受住了一场经济领域风险的考验,也经受住了自然界风险的考验。军民并肩作战夺取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人民解放军注重质量建设,实行科技强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加强,在保卫和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90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又翻一番,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提高,进入了小康社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