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畅游香港的七绝诗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05:22:21 小学作文
畅游香港的七绝诗歌小学作文

篇一:苏轼七绝

苏轼诗词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任宗嘉祐二年中进士, 宋神宗时,王安石实行变法,他持不同政见,因而被外放到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徐州、湖州等 地作地方官。后被新党中部分人罗织文字狱,兴起“乌台诗案”,下狱史狱,经救援出狱,贬为黄州(今 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旧党执政后,被招还,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但又与旧党意见分歧,遭排挤 出任杭州、颖州等地地方官。当变了质的新党再度上台,苏轼又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州)、儋州(今海 南岛儋县)等地,徽宗即位时遇赦北还,死于常州。 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畅游香港的七绝诗歌)的艺术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它的诗歌题材广泛,敢于反映现实生活。他的词,开拓了词的境界,其风格豪放婉约兼而有之。他的散文 挥洒自如,随物赋行,写景抒情,十分自然。由《东坡全集》。

七绝·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七绝·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七绝·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篇二:中国诗词之美

选择题

C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因此次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 联想 E

“二八花钿”里的“二八”指称 年龄

F

“放郑声,不若远佞ning人”中的“郑声”怎么解释 淫靡的作品

“甫自京金光出,间到归凤翔”中“间到”的意思是 走小路 H

“菡萏香销翠叶残”的下一句是 西风愁起绿波间 “和光同尘”这一成语最早源自 《老子》

“和光同尘”这一成语最早源自 《老子》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出自 老子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出自 老子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这句词采用了以下哪种书写手法 拟人

J

“鲛珠”是传说中鲛人的 眼泪

K

“槛菊愁烟兰泣露”中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拟人

“恐美人之迟暮”中屈原用美人指代 才德贤能的人

L

“莲叶何田田”中“田田”的意思是 茂盛

Q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 《诗经.毛诗序》

“情动于中而形语言”出自 诗经.毛诗序

S

“诗言志”最早出现在以下哪一本书 《尚书》

“士要志于()” 到

T

“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 少,好之貌

W

“为政必先放郑声”中的“放”,与下列哪个词中的意义相似 流放

X

“向晚幽林都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用“寻”而不用“行”意味着

寻找归宿

Y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所用词牌不是 《菩萨蛮》

“因值孤生松”的“值”的意思是 遇到

“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这句对词的评语的作者是 李之仪

Z

“早被蝉娟误,欲妆临镜慵”,这里“婵娟”是指 美貌 “直襦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qi葺之诗尔”,这是谁给苏轼词风的批评 李清照

“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那位诗人所做 杜甫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所作 晏殊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高楼断天涯路”出自哪位词人的蝶恋花 晏殊

A

《爱莲说》的作者是( )时期的() 北宋,周敦颐

C

《采莲曲》不是 律诗(是乐府诗,五言诗,古体诗)

《车轩笔记》的作者是 魏秦

H

《花间集》称其所收为()曲子词 诗客

《花间集》中18位作者的性别是 都是男的

W

《浣溪沙.又到长空过雁时》所写的不是 相思(是执著,旷达,希望)

H

《蕙风词话》的作者是 况周颐

L

《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修复吾初服”,“离”的意思是 遭遇

Q

《七绝一首》所咏之地为 马蹄湖

R

《人间词话》的作者是 王国维

《人间词话》的作者是 王国维

S

《诗经.硕鼠》用了那种诗歌的表现手法 比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中,所说的出使国为 辽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许慎

B

被称为“花间鼻祖”的是 温庭筠

C

曹丕的《与吴质书》中提到“美志不遂”的是 应德琏 D

杜甫的《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采用诗的那种表现手法 赋 杜甫的诗句“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德“致”是指 使 E

尔雅曰“荷,美、、、、、、、其华(),其实()、、、、、、” 菡萏handan,莲

G

古人称三十年为 一世

H

花间派的词人不包括 李煜yu

花间派的词人不包括 李煜

黄庭坚认为小词是“空中语耳”,这一典故出自 《冷斋夜话》

篇三:浅谈杜牧七绝诗

浅谈杜牧七绝诗

在晚唐诗坛上,作为“小李杜”之一的杜牧无疑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其诗歌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在唐贤中另是一种笔意”,他的七绝诗尤为后人所称道。从内容上看,杜牧的七绝主要分为咏史和写景抒情两大类。

一、咏史诗

杜牧出身于仕宦之家,是中唐名相杜佑之孙,思想深受其家学影响,才兼文武,志在经济,心怀天下。然而偏偏时运不济,晚唐社会藩镇跋扈、宦官专权、朋党倾轧,使得这个壮志少年满怀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于是在飘荡沉浮的人生仕途中,杜牧只能将自己的才气、睿智和热情诉诸于诗歌,写下了不少风格清俊、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杜牧诗、文、赋兼善,而他的咏史诗之所以能够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这与其自身修养是分不开的。

杜牧的咏史诗通常借古讽今,有现实针对性。例如《泊秦淮》中,诗人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面上,诗人似乎是在斥责“商女”无知,但是诗人的矛头所向,却是那些身负天下安危,但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在距陈朝覆灭已有两个半世纪之遥的晚唐衰世 ,竟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 ,用亡国之音,麻醉自己,令人陡生历史悲剧又将重演的预感 。“不知”实为“商女”开脱之词,唱者无心,而听者有意 。“犹唱 ”二字上溯历史 ,说明沉缅酒色的挥霍者古已有之 ;下照现实 ,揭示了当今的达官贵人像陈后主一样,如此下去,也将亡国;如不改弦更张,将要自蹈覆辙,不堪设想。抒发了诗人的

振聋发聩的警示。又如《江南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 表面写景,但暗喻咏史,借暗写南朝诸政权因为崇佛而纷纷灭亡的事,来暗喻唐王朝当今崇尚佛老的弊政。

其次,杜牧的诗能跳出呆板的陈述史实和抽象议论的陈套,选择史实的某一片断,寓讽意于形象描写之中。如《过华清宫》第一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建立了华清宫,杨贵妃爱吃鲜荔枝,玄宗为了讨她的欢心,就命令从四川等地乘快马日夜兼程为她送荔枝,很多人与马跑死在路上。诗人抓住了这一典型事例,又描绘了这样一个典型画面,人们远远望去,只见骊山顶上花团锦簇般的宫殿一道道大门突然依次地打开了,人们那里知晓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只有贵妃在山顶上望着山下一匹卷起红尘的飞马破颜一笑,因为她知道,这是她喜欢吃的鲜荔枝送来了。诗歌以小见大,通过送鲜荔枝这一小事,深刻地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不恤民情,只图一己享乐的腐败政治与靡烂生活,这正是导致安史之乱的内在原因。

第三,由于杜牧具有史识,常在咏史诗中表现一些迥异常人的议论,启人深思。如在《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诗人先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但却不能预先测定,因此大丈夫自应胜不骄、败不馁。后说项羽兵败后应当重返江东故地,以图卷土重来。“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

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又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反面落笔,寓议论于形象之中,寓议论于意境之中,议论毫无抽象和空洞之弊端,含蓄有致,通过富于戏剧色彩的想象,把赤壁大战关系吴国命运的重要性表现了出来。

二、写景抒情诗

杜牧的七绝写景,画意浓厚,形象洋溢着勃勃的生机,明丽的画面则给人隽秀之感。如《齐安郡后池绝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画面上有“菱”和“浮萍”编织成的“绿锦”,又有鸳鸯身披的“红衣”,色彩是多么绚烂;菱叶“透”浮萍,夏莺“弄”蔷薇,鸳鸯“浴”红衣,动作鲜明;“尽日无人”,环境清幽。诗人赞赏夏日生趣图的形象油然而生。又如《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 杜牧不但能写出眼前的优美景色,往往还能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丰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所写的秋景与春色具有同样的魅力,经霜枫

叶与二月春花巧妙地连在一起,运用对比的手法,唤起了人们对春光的丰富联想。这首诗写秋景不仅没有衰飒之气,而且是一片红火热烈景象。虽然只是即景写景,没有什么更深的寄托,但它写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这是对秋光的一种赞美,通过赞美深秋红叶,表现了诗人高洁兀傲,不同凡俗的情怀。

篇四:浅谈杜牧七绝诗

题 目 浅谈杜牧七绝诗

姓 名 王海兰

学 号 0902402065

专业年级 09级汉语言文学2班

2011年12月25日

浅谈杜牧七绝诗

摘要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同时他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其诗歌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他的七绝诗尤为后人所称道。

关键词

七绝诗;咏史;抒情;写景

引言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等。

杜牧诗文并佳,尤其以七言绝句为最佳。晚唐诗风流于萎靡,惟杜牧豪迈俊爽,遒劲峭拔,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他还称赞杜牧的《泊秦淮》为唐人七绝的压轴之作。《泊秦淮》前两句说:“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以优美文笔描绘出迷迷茫茫冷冷清清的水上朦胧夜景,极富诗情画意。当诗人在如此这般的水上遇到一处酒家时,笔锋一转,吟出后两句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这千古传诵的诗句中,诗人的忧患意识不言自明,呼之欲出。语言如此精练,意境如此深远,又有一唱三叹的韵致,真乃绝唱。

从内容上看,杜牧的七绝主要分为咏史和写景抒情两大类。本

文主要从这两大类来浅谈杜牧的七绝诗。

一、咏史诗

杜牧出身于仕宦之家,是中唐名相杜佑之孙,思想深受其家学影响,才兼文武,志在经济,心怀天下。然而偏偏时运不济,晚唐社会藩镇跋扈、宦官专权、朋党倾轧,使得这个壮志少年满怀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于是在飘荡沉浮的人生仕途中,杜牧只能将自己的才气、睿智和热情诉诸于诗歌,写下了不少风格清俊、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杜牧诗、文、赋兼善,而他的咏史诗之所以能够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这与其自身修养是分不开的。

杜牧的咏史诗通常借古讽今,有现实针对性。例如《泊秦淮》中,诗人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面上,诗人似乎是在斥责“商女”无知,但是诗人的矛头所向,却是那些身负天下安危,但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在距陈朝覆灭已有两个半世纪之遥的晚唐衰世 ,竟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 ,用亡国之音,麻醉自己,令人陡生历史悲剧又将重演的预感 。“不知”实为“商女”开脱之词,唱者无心,而听者有意 。“犹唱 ”二字上溯历史 ,说明沉缅酒色的挥霍者古已有之 ;下照现实 ,揭示了当今的达官贵人像陈后主一样,如此下去,也将亡国;如不改弦更张,将要自蹈覆辙,不堪设想。抒发了诗人的振聋发聩的警示。又如《江南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 表面写景,但暗喻咏史,借暗写南朝诸政权因为崇佛而纷纷灭亡的事,来暗喻唐王朝当今崇尚佛老的弊政。

其次,杜牧的诗能跳出呆板的陈述史实和抽象议论的陈套,选择史实的某一片断,寓讽意于形象描写之中。如《过华清宫》第一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建立了华清宫,杨贵妃爱吃鲜荔枝,玄宗为了讨她的欢心,就命令从四川等地乘快马日夜兼程为她送荔枝,很多人与马跑死在路上。诗人抓住了这一典型事例,又描绘了这样一个典型画面,人们远远望去,只见骊山顶上花团锦簇般的宫殿一道道大门突然依次地打开了,人们那里知晓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只有贵妃在山顶上望着山下一匹卷起红尘的飞马破颜一笑,因为她知道,这是她喜欢吃的鲜荔枝送来了。诗歌以小见大,通过送鲜荔枝这一小事,深刻地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不恤民情,只图一己享乐的腐败政治与靡烂生活,这正是导致安史之乱的内在原因。

第三,由于杜牧具有史识,常在咏史诗中表现一些迥异常人的议论,启人深思。如在《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诗人先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但却不能预先测定,因此大丈夫自应胜不骄、败不馁。后说项羽兵败后应当重返江东故地,以图卷土重来。“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

极意义的。 又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反面落笔,寓议论于形象之中,寓议论于意境之中,议论毫无抽象和空洞之弊端,含蓄有致,通过富于戏剧色彩的想象,把赤壁大战关系吴国命运的重要性表现了出来。

杜牧的咏史七绝成就很高,它"不追求文辞的华美,诗意的含蓄,而惨淡经营于立意的高奇,议论的警策,因而显得气势雄放豪宕,格调爽朗明快,代表了唐人的咏史七绝的最高成就。杜牧往往以咏史的笔法,给与晚唐君主辛辣的讽刺,希望他们迷途知返,从谏如流,中兴帝业,还通过咏史诗对历史上的暴君进行揭露和鞭笞,这些又是和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他对国家,对人民,都有无限的希望,满腔的热诚,只想恳诚地供献给国家,给人民,同时杜牧一生中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矛盾的思想,而都是时时刻刻在转变之中。杜牧咏史七绝的出现,标志着史论式七绝咏史诗经过中唐时代的酝酿和发展至此已臻成熟,杜牧也因此而成为咏史诗发展长途中一座新的里程碑。

二、写景抒情诗

杜牧的七绝写景,画意浓厚,形象洋溢着勃勃的生机,明丽的画面则给人隽秀之感。如《齐安郡后池绝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画面上有“菱”和“浮萍”编织成的“绿锦”,又有鸳鸯身披的“红衣”,色彩是多么

篇五:曼殊的诗歌

苏曼殊的诗歌

苏曼殊,是个一生都和情产生不解之缘的诗人,同时又终身以佛陀为人生皈依的僧人。

他短短三十五年的生活历程,是在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剧烈的动荡中度过的,乱象频生,苏曼殊常常有意无意地被牵入动荡漩涡的中心或接近中心的边缘,成为众生所瞩目的人物;而他内在的情感世界,既欲远离沸羹蜩螗的现状,又对民生国事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人生即是矛盾,对于苏曼殊来说,似乎更有实际的缘由;然而,他遁迹佛家之清静的精神苑囿,不仅是为了消解,对抗昏暗浊世的有形,无形的压力,并且也有与生俱来的因而是难以解脱的宿命的推力。

寻花问柳的行径,是苏曼殊意欲避世以求慰藉的另类举止。灯红酒绿和轻歌曼舞令人迷醉,那些善解人意的女性,能给苏曼殊带来他人无法替代的温情及刺激。在这个诚心向佛的“和尚”、“大师”眼里,妓女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他在海外乃至病重时,还念念不忘说上海的那一群可人的年轻女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家如此说,苏曼殊是否也以此作为支配自己的为人和行事的意识呢?由于他终身未娶,又自幼缺少家庭的关爱,因此,对女性的兴趣和钟情,是心理上的一种自我补偿。

苏曼殊的本性是诗人,只有诗歌才能承载和化解个人的真实的丰富的感情,他的诗歌(还应包括绘画)使他生命的存在个性化和艺术化了,从古典诗歌的源流上看,其风情和格调远契中晚唐,近则得益于龚自珍;一些诗篇弥漫着伤感及哀怨,无疑,这是其一生依此不定的游离生涯的投射,也是对于男女之性爱的欲离还即,欲即还离的矛盾情感的显露。豪迈硬朗

之气的匮乏,似乎和他的革命意志相北,但这恰恰表现了苏曼殊诗歌独特的内向性。换言之,他写作的情态就是精神上的内视反省。

苏曼殊诗在内容方面的时代特征是一反古典诗歌的传统主题,深刻地表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在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抗争、昂奋、憧憬、失望后的孤独、迷惘、感伤心态。曼殊诗在艺术方面的时代特征是“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其诗虽多为七绝,也用典故,但却注重新意境的创造,艺术上显得深邃、完美。曼殊诗所取得的成就,是受近代资产阶级对文学理论的探索和文学创作实践影响的结果,也是近代文化开放的产物。

几十年来,苏曼殊的诗歌赢得了中外无数读者的由衷喜爱。郁达夫称曼殊的诗“有近代性”,有“一股清新的现代味”。这个评价极富启发性,它揭示了曼殊诗歌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政体和儒家官方学说,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炮火和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冲击,也由于封建政体本身的腐朽反动,而迅速土崩瓦解了。苏曼殊处于这样一个天崩地裂,传统文化结构解体和西方文化东渐的时代,以他的天才和向学,接受了人文主义和个人解放的思想,在思想意识的体系上成为传统的反叛者。这一精神表现在他的诗歌内容中,则是截然不同于古典诗歌的崭新的时代特征。古典诗歌中一再歌咏的忠君报国的悲壮情怀;君臣风云际会,出将入相的人生理想;达则志深轩冕,兼济天下,穷则隐居山林,独善其身的人格极致等传统主题在曼殊的诗中已荡然无存。曼殊以他天才艺术家的敏感,在诗中深刻地表

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在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抗争、昂奋、憧憬、失望后孤独、迷惘、感伤的心理状态。

在中西文化撞击融会的背景下,传统思想体系已不名一文,而新的思想体系尚未整合。先行者们一方面对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精神有所承负而又不愿意完全认同;另一方面,对新思想只能朵颐大嚼,消化吸收尚不能,因而心理上产生了无所适从的失落感。此外,晚清之际,世风浇漓,道德败坏,这时,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如要适应社会,便只能如鲁迅笔下的魏连殳一样,最后被自我憎恶和“热闹”生活背后死一般的空虚、孤独所埋葬;而要保持人格的独立峻洁,则更是从表面到背后,从形体到内心都会感到异常孤独。他们对历史毫不留恋,对现状失望而厌恶,对未来又颇觉迷惘,“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梦几人醒”,孤独,成为那个时代革命者们普遍的心理感受。曼殊在他悱恻空灵的诗中深婉地传达了这种时代感受。曼殊现存的51题诗中,包含“孤”、“一”、“独”字的诗句就有十五六句之多,如:“远远孤飞天际鹤,云峰珠海几时还”;“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契阔生死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独有伤心驴背客,暮云疏雨过阊门”;“此去孤舟明月夜,排云谁与望楼台”;“水晶帘卷一灯昏,寂对河山叩国魂”;“诸天花雨陷红尘,绝岛飘流一病身”等。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无论是在长途行旅的白昼,还是在孤灯相伴的夜晚;无论是晨起黄昏之际,还是暮云疏雨之时,心中都充满孤独凄凉之感。茫茫中国,诗人竟不知“中原何处托孤踪”?芸芸众生,诗人却觉得“孤愤酸情欲语谁”、“芒鞋破钵无人识”。诗人需要知音,渴望知音,“乍听骊歌似有情”,竟感动得“危弦远道客惊魂”。终曼殊一生,孤独感犹如层层雾障包围着

他。他企图以奇特狂狷的生活方式和出入歌楼舞榭、妓馆青楼来得到片刻的发泄和解脱,但最终却陷入更深的孤独。

曼殊属于近代觉醒的那一部分知识分子。他们憧憬着中国的民主自由,富强繁荣,几乎都带着这样的热望:“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但是戊戌变法、庚子事变、辛亥革命、袁世凯篡权复辟,这一系列的事变,无不使人心灰意冷,困惑迷惘。迷惘就要求索,曼殊去日本、下南洋、学佛习艺、办报撰文,正是他身体力行,苦苦求索的表现。在他的诗中,诗人也是一个不知疲倦,四处寻觅,而却没有明确目标的形象:“明日飘然又何处?白云与尔共无心”,是何其困惑;“竦身上须弥,四顾无崖。我马已玄黄,梵土仍寥廓”,是何其失望;“槭槭秋林细雨时,天涯飘泊欲何之”,又是何其迷茫。从“无心”的寻找到有心探问,从飘然何处的无定向到天涯漂泊的无结局,“云树高低迷古墟,问津何处觅长沮”,这就是近代知识分子梦醒之后对人生、社会执著求索的深层心态。

曼殊诗感人最深的莫过于他的悲情和愁况。读他的诗,直觉愁风泪雨扑面而来,诗中“愁”、“泪”、“伤心”、“哀”等字眼触目皆是。诗人有解不开的愁情,脱不掉的悲哀,任何一点感情的波澜都会诱发他生愁洒泪。对此,人们多从曼殊的个人身世上找原因。飘零的身世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却是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和腐朽的政治给诗人的心灵所带来的创痛。曼殊的朋友林百举就说他的诗“即景为感伤,是亦社会病”。在感伤的情怀中,首先是诗人深沉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思想。如他凭吊明末清初的反清将领郑成功,竟至“袈裟和泪伏碑前”;他为明代遗民担当《山

水册》题诗,慨叹“一代遗民痛劫灰,闻师从听笑声哀”。辛亥革命后,国事日非,他说:“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故国已随春日尽,鹧鸪声急使人愁”。所有这些,都洋溢着他对祖国的脉脉深情及对祖国前途的热切关注。其次,是个人的身世命运之悲。与朋友分别,他“泪沾衣”,“乱愁多”;与朋友相聚,他仍是“逢君别有伤心在”。告别情人时,他有“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还卿一钵无情泪”的苦况;与佳人围炉烹茗,檀口吹笙时,他还是“语深香冷涕潸然”、“春水难量旧恨盈”、“沾泥残絮有沉哀”。看到袅娜的柳枝,他便说“有人愁煞柳如烟”;樱花谢落,他又慨叹“空将清泪滴深怀”。甚至在绘画时也会悲从中来:“今日图成浑不似,胭脂和泪落纷纷。”看来诗人有太多的悲哀,太多的痛苦,这种哀痛既是个人身世之悲与国家命运之悲相互交织的结果,也是历史改变了旧有进程所造成的困惑与个人人生价值失落相互交织的结果。曼殊是一个清醒的幻灭者,他觉悟了,他追寻了,但道路仍然黑暗,前途仍然迷茫,这确是人生的大痛苦,大悲剧。曼殊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浪迹天涯,“狂歌走马”,甚至毫不吝惜地摧残自己的肉体,“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这种近似精神病的精神状态里包含了多少时代与个人的沉哀。

在近代诗人群中,曼殊的诗也许不够昂奋,不够激进,但是没有哪一个诗人对近代,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知识分子的孤独、迷惘、苦闷、彷徨以及失望感伤的心态做过如此全面深刻的反映。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