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2:50:19 作文素材
篇一:林清玄简介
“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8岁立志成为作家,17岁正式发表作品,才情敏慧,受到文坛瞩目。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90年代的畅销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书。同时创作“现化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45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被誉为有声书的典范。50岁完成“人生寓言系列”三百篇,被称为青少年最佳读本。52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歌》和《玄想》。
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的林清玄,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赏最多的一位。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一巴掌打到埃及
林清玄14岁之前都在农村生活,他的祖先来自福建漳州,来到台湾台南旗山定居后世代务农,到林清玄已经是第11代,从没有走出农村的,难怪他说自己是农家苦孩子出身。
究竟有多苦有多穷?林清玄说,他家里一共有18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12,如果生活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他可以称为林十二少。不过这个“林十二少”对小时候的印象却是从来没有吃饱过,除了过年以外。平常吃饭,每一个小孩只添三分之一碗饭,吃完就没有了,小孩拿到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吐一口唾液进去,拌一拌,这样吃得就比较安心,否则眼睛一眨饭就不见了,被哥哥姐姐拿走了。
穷乡僻壤教育条件自然也不好。林清玄记得初中学校开始教英文,“匆促上阵”的英文老师教一个单词“today”,老师说这个很难记,你们写两个字就很好记了,叫“土堆”,那么yestoday,“也是土堆”,那么明天tomorrow就是“土马路”。这样你就永远都会记住,过了四十几年,林清玄还牢牢记住,“今天是土堆,昨天也是土堆,到了明天就是土马路。”后来有
一天学校来了一个美国人,林清玄上厕所,发现所有的英文老师都在那里,因为没有一位“英文老师”会讲英文,大家都躲起来了。
不过,虽然在偏僻的乡下长大,林清玄却异常热爱文字,每读一本书,都感觉珍贵异常,抱着、枕着,很用心地看。小学三年级以后,他每天都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段好文章,才肯睡觉。渐渐地,他立下了一个志向:长大要当作家。
林清玄从小立志要当作家还挨过父亲的一巴掌,父亲问他长大要干什么,林清玄说要当作家,父亲问作家是干嘛的?林清玄说,作家就是坐下来写字寄出去,人家就把钱寄过来。父亲很生气当场给他一巴掌,骂道:“傻孩子,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如果有这么好的事情,我就先去做了,不会轮到你了。”
林清玄还有一个志向,长大要去环游世界。他小学五年级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给他一本世界地图,林清玄很开心。有一天,他打开地图看,正好翻到埃及那页,边看边感慨世界的辽阔,想像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埃及艳后。那一天轮到林清玄给家人烧水,父亲走出来问他在干什么,林清玄说在看埃及的地图。父亲过来就是一巴掌,看什么地图,赶快生火。父亲走开之前跟林清玄说:“我给你保证,你这辈子绝对不可能去到埃及那么远的地方。”
20年后,林清玄第一次出国就到了埃及,跑到金字塔下面买了一张明信片寄给爸爸,上面写到:“亲爱的爸爸,我现在就坐在埃及金字塔前面给你写信,记得小时候你打我一巴掌,保证我不可能到埃及这么远的地方,现在我就在这里写信。”林清玄一边写一边掉眼泪,据说他父亲收到那封信,刚刚从田里回来,他父亲回去跟他妈妈说“哎呦,这哪是一巴掌啊,一巴掌打到埃及去了!”后来很多朋友问林清玄为什么到埃及,他说因为他的生命不要被保证。不过,去过很多国家以后,林清玄却觉得家乡旗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至今已经出版了百余本著作的林清玄自17岁起每日坚持写3000字,须发皆落的他给孩子“作家很辛苦”的印象——尽管他的头发是年轻时因失恋而掉的。林清玄的儿子小时候回答老师提问“我的志愿”时,想当医生,想当科学家,想当工程师,就是不想当作家,老师好奇,你爸爸不是作家吗?为什么不想当作家?他跟老师说:“老师,你别逗了,我还要保护我的头发呢!”
11月22日,林清玄来到深圳,进大中小学授课、到中心书城签售,他说自己已经到了“繁华落尽”的时期,未来要为祖国大陆的孩子们做点事,为人们的身心安顿写点文章。
30岁要觉悟
14岁的时候,林清玄要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临走的时候,母亲送给林清玄一个黑乎乎的大瓶子,母亲说,瓶子里面装着的是3样东西,一样是祖先从福建故乡带过来的泥土,另一样是庙里的香炉灰,还有就是家乡的井水。母亲还说,带着这3样东西,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不会水土不服。
林清玄的确没有水土不服。几年后,他顺利考取了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尽管他的分
数只比录取分数多0.5分。
在大学期间,林清玄创办了两份报纸、一份杂志,毕业前一年,他接到了3份台湾著名报社的聘书,他选择了最年轻的《中国时报》。
林清玄在报社整整干了10年。从普通记者做到新闻主管。他在新闻界有个绰号叫“林大侠”,因为他写字飞快,报社凌晨两点钟截稿,半夜1点钟发生的新闻肯定是林清玄去,因为他每小时可以写4000字,那时候林清玄也已经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有一个夸张一点的说法称他是华人作家写作第二快,第一是香港作家倪匡,每小时6000字。林清玄这个时期的散文写得飞扬浪漫,充满一个从小做着文学梦的青年人的激情,他称之为“旭日初照”时期。
当了报社的新闻主管,林清玄并没有感觉到快乐,反而觉得很烦恼。他那段时间每天都要开5个会,他经常想:这是我想要的人生吗?我从小的理想还能否实现呢?
此外,感情上的挫折也使林清玄对人生有所反思。林清玄在回答深大学生时说,他在成长过程中觉得最快乐的回忆都是跟恋爱有关的。快乐和痛苦是一个银币的两面,他在成长过程中最痛苦的回忆也是跟恋爱有关的,第一次失恋不仅让他一夜之间须发皆落,他还为此制定了一个“唯美的自杀计划”。
所谓“唯美的自杀计划”是这样的:林清玄来到台湾最美的海滩——花莲,他想穿着白衣跳入大海融进晚霞。在林清玄正准备“壮烈”的时候,他看到海边的亭子里面里有个和尚在念佛,林清玄觉得有人看到不好,准备过两小时后再来“壮烈”,几个小时过去了,亭子里的和尚一直换班守候,林清玄好奇地问和尚为什么要值班,和尚跟他说,这里常有人自杀,他们是来劝说他们放弃自杀,而放弃自杀的人中许多后来出家当了和尚。
林清玄说,现在想起来,那一次失恋对于人生来说只是一件小事。历尽沧海后才会发现当年觉得过不去的大河也就是一条小溪而已。年轻人面对这样的小溪一定要想远一点,跨过去就好了。
生活的迷茫和感情的挫折让林清玄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印度的《奥义书》里面有一段话让他的人生产生变化:“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林清玄说,“觉悟”这两个字当时给他极大的震撼,他到处查书要了解“觉悟”究竟是什么,最后发现佛家讲得最多,“觉”就是省觉学习,“悟”就是看见我的心。“觉悟”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从那个时候开始,林清玄开始读佛经。
1984年,林清玄干脆辞掉了工作,找了个地方隐居,专心“觉悟”。
为学佛理送南怀瑾一箱烟
当然,“觉悟”离不开老师。
林清玄前后共拜了一百多位老师学佛,他说自己发挥了“记者”的本色,誓要找到最好的为止,不过后来他发现,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最好,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着名佛学家南怀瑾(当代国学大师之一)老先生也是林清玄的老师之一,当时老先生在香港,林清玄特意跑到香港去求学问道,林清玄记得南怀瑾老师当时住在香港太平山下一座大厦33楼,去之前,林清玄问熟悉南老师的人,南老师喜欢什么?有人说,南老师最喜欢抽三五牌香烟。林清玄就抬着一箱香烟去拜访南怀瑾,结果南怀瑾老先生特别高兴,因为一般的人拜访他都带高雅的礼物,没有人带香烟。林清玄说,大师也需要一点人间烟火。
在林清玄眼中,南怀瑾老师是一个很自在的老人,当时他八十多岁,鹤发童颜,一根根抽香烟,完全没有什么执着和固执。那一天,他们谈了一整夜。林清玄问,为什么南老师写的很多书都只有上册,没有下册。南怀瑾说,当年他拜虚云法师门下也问过这样的问题,虚云法师捐助盖了很多庙宇,可是都是盖好框架就完了,南怀瑾很不解,虚云法师说,如果都盖完了,弟子们盖什么?南怀瑾同样解释:“如果都写完了,你们写什么?林清玄,我的下册就留给你写吧。”
在诸位佛学大家的帮助下,林清玄开始走上“觉悟”之路,但他没有写“南怀瑾下册”,而是开始写“林清玄上册”,他的写作从“旭日东升”进入“镜花水月”时期,受到佛学的影响,他的文字变得含蓄和内敛,文章追求出尘出世、清净淡泊,写作态度也走向静观,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世。
在这个时期——1985年到1995年期间,林清玄的散文集“菩提系列”、“身心安顿系列”为人们传递着智慧超越的人生理念、喜乐逍遥的生命境界,一时洛阳纸贵,为他赢得“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的美誉。
快乐活在当下
林清玄说,他并不认为书的畅销是他人生的大成功,他认为真正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包容,今天比昨天更知道怎么去生活。所以要乐其心,心要常常保持快乐。读者看到他的文章会发现大部分都是喜悦的、快乐的,充满着希望的,那并不表示他的人生没有辛酸,而是这些辛酸经过“觉悟”到了更理想的状态。
很多人都觉得佛理很难懂,林清玄跟记者说,其实不是这样的。例如说快乐活在当下,佛家也讲究这个。“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1分钟有60秒,1秒钟60个刹那,也叫做“刹摩”,一刹那有60个当下,1秒钟有3600个当下,把时间切到很小很小的单位,当下就是永恒。
林清玄还讲起了佛偈,他说,有位禅师修行很好,弟子问他,师傅啊,怎么修行才会那么好?师傅回答说,我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徒弟就觉得很奇怪,一般人不也是这样吗?这个师傅就说,一般人吃饭的时候百般拘束,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所以不同。吃饭的时候还在想昨天那顿比较好吃,或者明天还要吃更好的,所以百般拘束;睡觉的时候想,明天要赚更多的钱,明天要更有成就,明天有很多想象,所以睡觉千般计较。吃饭的时候要专心吃饭,睡觉的时候专心睡觉,恋爱的时候专心恋爱,失恋的时候也专心失恋,那你也会快乐的。
让穷孩子可以上学
进入新世纪,林清玄更多的时间回到祖国大陆,他给记者的名片没有印着“著名作家”,而是印着“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他说自己已经到了“繁华落尽”的时期,他要为跟他当年一样的“穷孩子”做点事情。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林清玄的著作引进祖国大陆,林清玄就把所得的版税零散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不久,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成立,他首先用自己的版税所得在黄河边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贵和希望小学,以他岳父方贵和的名字命名,亦取富贵和平之意。
他亲自到黄河边为小学落成剪彩,夜晚,他与村民们一双筷子夹菜,一个酒杯喝酒,一个土炕睡觉。在窑洞前听村民质朴粗犷的陕北爬山调,给村民唱台湾的民歌。
林清玄说,贫苦孩子有两种,一种是长大以后完全没有办法抵抗现代社会的诱惑,因为他小时候从来没有满足过;另外一种是小时候就对欲望有清楚的认识,有理想有志气,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第一种可能。
现在,林清玄在祖国大陆也名气很大,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收录了他的3篇文章,初步估算大约有1.5亿人在读他的作品,林清玄说他蛮感动,如果自己的文字能对孩子们的成长起到一点作用,他很安慰。
在深圳中心书城,有读者问起林清玄未来的写作计划,他回答说,现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价值多元,像他在深圳逛商场,看到一双皮鞋还不错,一问价钱,9800元还是打了折的,他认为人们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的判断,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
林清玄说,在这样的时代,人们会有很多的情绪滋生,这些情绪需要得到安抚,需要出口,他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扮演一个安抚和出口的角色。
另一位读者问,怎样才能解除欲望的捆绑,看到人生的真美?林清玄说,一天有24小时,人最好每天有24分钟来静心,把你的心安定下来,放松,就好像听到木鱼在敲响,心如果放松就可以听到那更细微的、更敏感的、更动听的声音,就会看见人生的美。
爱情 感情生活只对家人负责
曾有人评价林清玄说,“如果不是那场婚变,林清玄几乎就是个完人。”“那场婚变”指的是当年林清玄与结发妻子离婚,然后娶了一位年轻貌美的新太太。此事当时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台湾的妇女团体甚至在大街上当众焚烧林清玄的书,以示抗议。很多人指责林清玄虚伪,甚至有读者感到自己受了愚弄。
曾几何时,他的《打开心内的窗》、刘墉《萤窗小语》、席慕容的《无怨的青春》等,成为一代人的“床头书”,不读难睡。林清玄更是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心灵导师”。但数年前的一
篇二:林清玄简介整理
? 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
? 我们建造了玻璃与水银的围墙,心窗心镜反而失落了。
? 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众
人都 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
? 每个人都有伤心的地方,但是每个人的伤心都不一样。
? 没有人能束缚我们,除了我们自己。
? 一尘不染不是不再有尘埃,而是尘埃让它飞扬,我自做我的阳光。
? 你有想过到办公室的顶楼看一夜的星星吗?
? 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
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 生命的勇气有时是由一些极淡远的幸福所带来的。
? 你非草木,怎么知道草木是无心的呢?你说人有心,人的心又在哪里呢?
? 境界高的人生,并不在于永远有顺境,而是不论顺逆,也能用很好的情味去面对 ? 人生的忧欢都只是客人而已。
? 特别相知的朋友往往远在天际。
? 人的心灵是最脆弱的,可惜这种脆弱最不容易被看见。
? 最好的对饮是什么都不说。
? 人生苍凉历尽后,中夜观心,看见,并且感觉,少年时沸腾的热血,仍在心口。 ? 缘是随愿而生的。
? 想起少年时代的情怀与往事,都已经去远了,是镜花,也是水月。那一切的水月和歌,
虽曾真实存在过,却已默默流失,这就是无常。
? 我们心中所存在的一些美好的想象,有时候禁不起真实的面对。
? 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物,都是语言文字难以形容与表现的。
? 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表示云消失了,是因为云离
开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示没有月亮,而是它远行到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的船一开动,两岸的风景就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就这样了。人的一生就像行船,出发、靠岸,船本性是不变的,但岸身体在变,风景经历就随之不同了。
? 害怕失去才是痛苦的根源。
? 所有的束缚是自己造出来的,只有自求解脱才是唯一的道路。
林清玄14岁之前都在农村生活,他的祖先来自福建漳州,来到台湾台南旗山定居后世代务农,到林清玄已经是第11代,从没有走出农村的,难怪他说自己是农家苦孩子出身。 究竟有多苦有多穷?林清玄说,他家里一共有18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12,如果生活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他可以称为林十二少。不过这个“林十二少”对小时候的印象却是从来没有吃饱过,除了过年以外。平常吃饭,每一个小孩只添三分之一碗饭,吃完就没有了,小孩拿到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吐一口唾液进去,拌一拌,这样吃得就比较安心,否则眼睛一眨饭就不见了,被哥哥姐姐拿走了。
穷乡僻壤教育条件自然也不好。林清玄记得初中学校开始教英文,“匆促上阵”的英文老师教一个单词“today”,老师说这个很难记,你们写两个字就很好记了,叫“土堆”,那么yestoday,
“也是土堆”,那么明天tomorrow就是“土马路”。这样你就永远都会记住,过了四十几年,林清玄还牢牢记住,“今天是土堆,昨天也是土堆,到了明天就是土马路。”后来有一天学校来了一个美国人,林清玄上厕所,发现所有的英文老师都在那里,因为没有一位“英文老师”会讲英文,大家都躲起来了。
不过,虽然在偏僻的乡下长大,林清玄却异常热爱文字,每读一本书,都感觉珍贵异常,抱着、枕着,很用心地看。小学三年级以后,他每天都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段好文章,才肯睡觉。渐渐地,他立下了一个志向:长大要当作家。
林清玄从小立志要当作家还挨过父亲的一巴掌,父亲问他长大要干什么,林清玄说要当作家,父亲问作家是干嘛的?林清玄说,作家就是坐下来写字寄出去,人家就把钱寄过来。父亲很生气当场给他一巴掌,骂道:“傻孩子,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如果有这么好的事情,我就先去做了,不会轮到你了。”
林清玄还有一个志向,长大要去环游世界。他小学五年级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给他一本世界地图,林清玄很开心。有一天,他打开地图看,正好翻到埃及那页,边看边感慨世界的辽阔,想像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埃及艳后。那一天轮到林清玄给家人烧水,父亲走出来问他在干什么,林清玄说在看埃及的地图。父亲过来就是一巴掌,看什么地图,赶快生火。父亲走开之前跟林清玄说:“我给你保证,你这辈子绝对不可能去到埃及那么远的地方。”
20年后,林清玄第一次出国就到了埃及,跑到金字塔下面买了一张明信片寄给爸爸,上面写到:“亲爱的爸爸,我现在就坐在埃及金字塔前面给你写信,记得小时候你打我一巴掌,保证我不可能到埃及这么远的地方,现在我就在这里写信。”林清玄一边写一边掉眼泪,据说他父亲收到那封信,刚刚从田里回来,他父亲回去跟他妈妈说“哎呦,这哪是一巴掌啊,一巴掌打到埃及去了!”后来很多朋友问林清玄为什么到埃及,他说因为他的生命不要被保证。不过,去过很多国家以后,林清玄却觉得家乡旗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至今已经出版了百余本著作的林清玄自17岁起每日坚持写3000字,须发皆落的他给孩子“作家很辛苦”的印象——尽管他的头发是年轻时因失恋而掉的。林清玄的儿子小时候回答老师提问“我的志愿”时,想当医生,想当科学家,想当工程师,就是不想当作家,老师好奇,你爸爸不是作家吗?为什么不想当作家?他跟老师说:“老师,你别逗了,我还要保护我的头发呢!”
11月22日,林清玄来到深圳,进大中小学授课、到中心书城签售,他说自己已经到了“繁华落尽”的时期,未来要为祖国大陆的孩子们做点事,为人们的身心安顿写点文章。 30岁要觉悟
14岁的时候,林清玄要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临走的时候,母亲送给林清玄一个黑乎乎的大瓶子,母亲说,瓶子里面装着的是3样东西,一样是祖先从福建故乡带过来的泥土,另一样是庙里的香炉灰,还有就是家乡的井水。母亲还说,带着这3样东西,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不会水土不服。
林清玄的确没有水土不服。几年后,他顺利考取了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尽管他的分数只比录取分数多0.5分。
在大学期间,林清玄创办了两份报纸、一份杂志,毕业前一年,他接到了3份台湾著名
报社的聘书,他选择了最年轻的《中国时报》。
林清玄在报社整整干了10年。从普通记者做到新闻主管。他在新闻界有个绰号叫“林大侠”,因为他写字飞快,报社凌晨两点钟截稿,半夜1点钟发生的新闻肯定是林清玄去,因为他每小时可以写4000字,那时候林清玄也已经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有一个夸张一点的说法称他是华人作家写作第二快,第一是香港作家倪匡,每小时6000字。林清玄这个时期的散文写得飞扬浪漫,充满一个从小做着文学梦的青年人的激情,他称之为“旭日初照”时期。 当了报社的新闻主管,林清玄并没有感觉到快乐,反而觉得很烦恼。他那段时间每天都要开5个会,他经常想:这是我想要的人生吗?我从小的理想还能否实现呢?
此外,感情上的挫折也使林清玄对人生有所反思。林清玄在回答深大学生时说,他在成长过程中觉得最快乐的回忆都是跟恋爱有关的。快乐和痛苦是一个银币的两面,他在成长过程中最痛苦的回忆也是跟恋爱有关的,第一次失恋不仅让他一夜之间须发皆落,他还为此制定了一个“唯美的自杀计划”。
所谓“唯美的自杀计划”是这样的:林清玄来到台湾最美的海滩——花莲,他想穿着白衣跳入大海融进晚霞。在林清玄正准备“壮烈”的时候,他看到海边的亭子里面里有个和尚在念佛,林清玄觉得有人看到不好,准备过两小时后再来“壮烈”,几个小时过去了,亭子里的和尚一直换班守候,林清玄好奇地问和尚为什么要值班,和尚跟他说,这里常有人自杀,他们是来劝说他们放弃自杀,而放弃自杀的人中许多后来出家当了和尚。
林清玄说,现在想起来,那一次失恋对于人生来说只是一件小事。历尽沧海后才会发现当年觉得过不去的大河也就是一条小溪而已。年轻人面对这样的小溪一定要想远一点,跨过去就好了。
生活的迷茫和感情的挫折让林清玄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印度的《奥义书》里面有一段话让他的人生产生变化:“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林清玄说,“觉悟”这两个字当时给他极大的震撼,他到处查书要了解“觉悟”究竟是什么,最后发现佛家讲得最多,“觉”就是省觉学习,“悟”就是看见我的心。“觉悟”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从那个时候开始,林清玄开始读佛经。
1984年,林清玄干脆辞掉了工作,找了个地方隐居,专心“觉悟”。
为学佛理送南怀瑾一箱烟
林清玄前后共拜了一百多位老师学佛,他说自己发挥了“记者”的本色,誓要找到最好的为止,不过后来他发现,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最好,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着名佛学家南怀瑾老先生也是林清玄的老师之一,当时老先生在香港,林清玄特意跑到香港去求学问道,林清玄记得南怀瑾老师当时住在香港太平山下一座大厦33楼,去之前,林清玄问熟悉南老师的人,南老师喜欢什么?有人说,南老师最喜欢抽三五牌香烟。林清玄就抬着一箱香烟去拜访南怀瑾,结果南怀瑾老先生特别高兴,因为一般的人拜访他都带高雅的礼物,没有人带香烟。林清玄说,大师也需要一点人间烟火。
在林清玄眼中,南怀瑾老师是一个很自在的老人,当时他八十多岁,鹤发童颜,一根根抽香烟,完全没有什么执着和固执。那一天,他们谈了一整夜。林清玄问,为什么南老师写的很多书都只有上册,没有下册。南怀瑾说,当年他拜虚云法师门下也问过这样的问题,虚云法师捐助盖了很多庙宇,可是都是盖好框架就完了,南怀瑾很不解,虚云法师说,如果都
盖完了,弟子们盖什么?南怀瑾同样解释:“如果都写完了,你们写什么?林清玄,我的下册就留给你写吧。”
在诸位佛学大家的帮助下,林清玄开始走上“觉悟”之路,但他没有写“南怀瑾下册”,而是开始写“林清玄上册”,他的写作从“旭日东升”进入“镜花水月”时期,受到佛学的影响,他的文字变得含蓄和内敛,文章追求出尘出世、清净淡泊,写作态度也走向静观,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世。
在这个时期——1985年到1995年期间,林清玄的散文集“菩提系列”、“身心安顿系列”为人们传递着智慧超越的人生理念、喜乐逍遥的生命境界,一时洛阳纸贵,为他赢得“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的美誉。
快乐活在当下
林清玄说,他并不认为书的畅销是他人生的大成功,他认为真正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包容,今天比昨天更知道怎么去生活。所以要乐其心,心要常常保持快乐。读者看到他的文章会发现大部分都是喜悦的、快乐的,充满着希望的,那并不表示他的人生没有辛酸,而是这些辛酸经过“觉悟”到了更理想的状态。
很多人都觉得佛理很难懂,林清玄跟记者说,其实不是这样的。例如说快乐活在当下,佛家也讲究这个。“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1分钟有60秒,1秒钟60个刹那,也叫做“刹摩”,一刹那有60个当下,1秒钟有3600个当下,把时间切到很小很小的单位,当下就是永恒。
林清玄还讲起了佛偈,他说,有位禅师修行很好,弟子问他,师傅啊,怎么修行才会那么好?师傅回答说,我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徒弟就觉得很奇怪,一般人不也是这样吗?这个师傅就说,一般人吃饭的时候百般拘束,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所以不同。吃饭的时候还在想昨天那顿比较好吃,或者明天还要吃更好的,所以百般拘束;睡觉的时候想,明天要赚更多的钱,明天要更有成就,明天有很多想象,所以睡觉千般计较。吃饭的时候要专心吃饭,睡觉的时候专心睡觉,恋爱的时候专心恋爱,失恋的时候也专心失恋,那你也会快乐的。
让穷孩子可以上学
进入新世纪,林清玄更多的时间回到祖国大陆,他给记者的名片没有印着“著名作家”,而是印着“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他说自己已经到了“繁华落尽”的时期,他要为跟他当年一样的“穷孩子”做点事情。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林清玄的著作引进祖国大陆,林清玄就把所得的版税零散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不久,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成立,他首先用自己的版税所得在黄河边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贵和希望小学,以他岳父方贵和的名字命名,亦取富贵和平之意。
他亲自到黄河边为小学落成剪彩,夜晚,他与村民们一双筷子夹菜,一个酒杯喝酒,一个土炕睡觉。在窑洞前听村民质朴粗犷的陕北爬山调,给村民唱台湾的民歌。
林清玄说,贫苦孩子有两种,一种是长大以后完全没有办法抵抗现代社会的诱惑,因为他小时候从来没有满足过;另外一种是小时候就对欲望有清楚的认识,有理想有志气,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第一种可能。
篇三: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笔名秦情,名字来源:大猪清而不玄。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秀奖、台湾报纸副刊志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撼人的力量。1973年开始创作散文。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 《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选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在梦的远方》《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菠萝蜜》等。并且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
人物生平
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杰出孝子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从小学三年级就想成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岁时即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门类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散文诗等。
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
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90年代最畅销的作品。 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同时创作“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获颁杰出孝子奖。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婚变
1979年与陈彩銮结褵,育有一子。1996年与陈彩銮离婚,1997年娶了年轻貌美的方淳珍,结婚三个月,即将临盆。此事当时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妇女团体甚至当众焚书,有人在网络上大骂林清玄是“伪君子”,以示抗议。网络论坛上有人质疑他一手写佛书,一手屡屡婚变的行为,并嘲讽他真正具体地实现了‘嘴念经手摸奶’(台语谚语,意思为形容一个人“道貌岸然”、“假正经”)的境界。只会用嘴巴讲道理自己却做不到,他在用自己的行为来验证果报。
林清玄解释说前妻有宗教妄想症,林甚至为自己辩解:“我认为人的一生要想真正成熟必须要到45岁以后,我把它称作身心灵的契合。所以完美的婚姻无非是两种途径:一是成熟了以后再找伴侣,这显然太迟了,二就是找到伴侣后一同成长,我就是选择了这一种??”。在婚变之后,林清玄在台湾人气大跌,近年来积极前往大陆开创新市场。
走上写作之路
对林清玄来说,走上写作之路,其实并非最初的愿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当画家,甚至还跟著林崇汉画了一阵子。不过,走上写作的路,倒一丝也不后悔,写作要自由的多,更能清晰地描绘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所见、所思、所感。所以,林清玄自觉会一直写下去,或许依然在文学素描的散文上下功夫,或许就著手去写一些比较大部头的有关人性,有关历史,有关哲理的书,或许改变途径去写小说,不管未来会写什么,写作总是一条不能斩断的路,林清玄会一步步往下走去。
7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8岁,获得了全台湾儿童绘画赛优选,10岁就开始读小说,林清玄记得小时最喜欢的是《西游记》,喜欢里面的天马行空。
1972年,考取世界新专电影技术科,在学时非常活跃,开始认真写稿,而绘事则暂时抛开了。在世新的时候,创办过《电影学报》,担任《奔流杂志》编辑,在《新闻人》周报任总主笔。这段时候,在文坛渐露头角,开始受到了瞩目。
写报导
这些年,林清玄写报导写得多,写散文反倒写得少了,不过,他并不觉得可惜,虽然他自己也了解,报导到底只是报导,不会成为文学的重镇,甚且有一天它会式微。不过,林清玄自觉还年轻,这段时日,就利用报导来磨练自己的事,创作的事,稍候也不迟。
林清玄也自认,目前仍然还未到定下1个风格,1个走向的时候,他还是要去做多方的揣摩,去走多样的路,去写多样的文章。而且他还会去角逐其他以篇对篇,或似一堆对一堆的奖目。因为,他一直是永恒的新人,1个新人永远都需要去竞逐,永远都需要接受新的肯定。
散文创作阶段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在70年代他初登文坛的78年间,散文集有《莲花开落》《冷月钟笛》等;
第2个阶段是他从1980年结集《温一壶月光下酒》起,相继出版了《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迷路的云》《金色印象》《玫瑰海洋》等;
80年代后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写作最辛苦和最多产量的第3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他以10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学界内外。
林清玄也是大陆读者广为熟知和爱戴的畅销书作家。
应广大读者要求,又以真诚之心,感性之笔,将多年来感悟的智慧精华,结晶于《玄想》、《清欢》、《林泉》三册书中。首次公开这些年来的写作心情,是人格外珍惜和感动。
最新作品
林清玄最近在大陆出版了新书《在云上》和前不久出版的《清音五弦》等,饱含着他对佛教,人生的感悟,非常值得去品味!
林清玄最新作品《心的菩提》《情的菩提》。《玄想》、《清欢》、《林泉》、《马尾》、《林寺》。
篇四: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省高雄市人,1953年生,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至今完成100多本著作。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醇厚、浪漫的情感,朴实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他擅长写生活体验,从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着笔,以优美质朴的语言表达,阅读他的作品有如饮一掬甘美的山泉。
1 / 1
篇五: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
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文学之路。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1973年开始)。
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