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大学图书馆员的未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4:28:27 初中作文
大学图书馆员的未来初中作文

篇一:试论大学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 要:大学图书馆是高校教学科研信息资源的重要提供场所,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体教学科研的水平高低。因此,只有积极探究出与教学科研提出越来越高的信息服务要求相适的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才能促进高校事业的顺利进行,确保和谐稳定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图书馆的环境,并就做好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具体应该朝向的发展,最后得出结论性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与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大学;发展趋势;现状分析;重要意义;具体方向

作为拥有丰富资源的大学图书馆,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服务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化知识经济新形势的到来,面对高校教学与科研提出更高的信息服务质量要求,这也意味着大学图书馆将迎来高水平的建设。因此,探究大学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向高校教学科研提供相适应的深度信息价值服务,已成为每一名图书馆员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大学图书馆现状环境的分析

社会时代的飞速变迁,大学图书馆所面临的现状环境也随着有了重大突破的转变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对大学图书馆造成了强烈冲击

面对互联网等现代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推广运用,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度,促进了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技术革命[1],正迫使由传统手工方式向以计算机网络化发展为代表的自动化数字图书馆转化,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其影响是有目共睹,深远而强烈重大。

(二)持续深入的西方管理思想对图书馆产生深刻影响

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发展,存在于人类一切活动中的管理特别是西方管理学,跟随时间的推移对大学图书馆的影响作用是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管理活动过程中的揉合度是越来越强,它要求大学图书馆的管理须遵循客观环境,提供更多服务领域,向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教学科研提出的高质量信息服务要求,让师生享受到更多人性化信息服务和丰富的精神粮食,使工作更为顺利。

二、做好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研究的重要意义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大学图书馆员的未来)

大学图书馆在新技术与管理学两方的深度影响下,要想跟上新时期高校教学科研的信息服务要求并取得成效,需要我们每位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研究的重要意义,方可在客观环境的分析基础上积极探究出未来与高校教学科研提出的信息服务要求相适的馆内建设。一是大学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2], 因此,需要不断根据所处的客观环境变化,改进提升信息资源适度的处理,才能满足读者信息需求进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二是研究出未来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才能有效指挥、调动馆内信息人员发挥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和能力作用,紧跟时代信息,推动大学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及时应用先进技术,针对读者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提高服务能力,保证大学图书馆在新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为高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三、建设与高校教学科研相适的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主要具体方向

由上述对大学图书馆现状客观环境的分析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的重大意义认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形势下,提供与时俱进的信息服务是大学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应抓机遇,转理念,在规划好的正确未来发展方向思想的指导下,确保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其探究出的具体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如下。

(一)服务方向拟将向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高校教师需补充专业知识,科研人员需了解课题研究前景及科学动态等,大学图书馆是他们成就专业和提升知识不可或缺的桥梁。目前,据出版科研所资料显示,大学传统纸质阅读受到挑战,读书率已连续 6 年下降,而逐渐取代的网络阅读6 年内增倍6.5[3],再加上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设备的普及,读者获取信息形式更加丰富。因此,为了服务与教学科研的任务,大学图书馆未来应破除传统观念,加强图书馆宣传力度,真正突出“读者第一,用户至上”服务理念,针对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在对其个性、习惯、爱好与知识积累等方面研究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服务策略主动提供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内容、信息检索、界面的定制服务和信息推荐服务等形式,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特别是许多老专家、老教授年龄偏大,更愿意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

(二)馆员配置拟将向高端人才素质

大学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能力决定着服务质量,这也是做好与时俱进的信息服务,促进大学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图书馆馆内的一些馆员服务态度冷漠,责任心差,或者工作方法落后,解决问题不积极,服务方式简单生硬,导致读者不满情绪;鉴于此,后期大学图书馆要高水平的建设图书馆,必须转变用人机制,革新观念,向高端素质人才队伍的方向配置馆员,让一批热爱图书馆事业、肯吃苦、懂业务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到馆员队伍中,这样也才能适应未来大学图书馆新技术应用,信息服务网络化自动化的数字图书馆人才需求。人才的来源一方面可通过引进,另一方面在原队伍基础上强化思想

篇二: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模式探析

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模式探析

作者:方胜华

来源:《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年第04期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的教学科研环境正全面纳入数字信息环境中,大学图书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已有的实践中,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大信息服务中心、纯数字化图书馆和复合型图书馆三种发展模式,该文对这三种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和深入讨论,并对影响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信息服务中心 纯数字化图书馆 复合型图书馆 发展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的教学科研环境正在全面走向E-learning时代,大学师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元化,互联网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数字信息资源已成为教师学生利用的重点,以图书、期刊为主的传统学术资源承载体及其数字衍生品只占到用户整个信息环境中极小的部分,大学图书馆在用户的数字信息环境中正在逐渐被边缘化。2011年,《2050年大学图书馆尸检报告》一文,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外图书馆界都有不少人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大学图书馆生存的忧虑。虽然文章提及的一些现象已不同程度出现,但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正像现在的发展和存在方式与原来已有很大不同一样,将来图书馆很有可能以更加不同于现存的方式存在和发展,大学图书馆会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改变和变革自己,在不断的“进化”中吐故纳新、前行和发展。

1 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模式

由于所处信息环境的变化,大学图书馆需要彻底改变“借还印本图书场所”的形象,承担起2002年《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版)》中要求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并在数字信息网络环境中拓展和延伸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这些功能主要包括文献获取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质教育服务、技术服务、学科服务、知识服务和文化休闲服务等。伴随着功能的拓展,大学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存在形态等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经过对当前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大学图书馆的未来主要有如下三种发展模式。

1.1 大信息服务中心的发展模式

大信息服务中心是将高校的图书馆、计算机中心、档案馆等与信息服务相关的机构进行重组,将人员、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学校的大信息服务中心,对外统一提供服务。大信息服务中心能够成立的主要原因是数字环境下各相关机构利用网络提供服务的方式和作用的趋同性、信息内容的交叉性和优劣势的互补性以及用户消除各单位原来信息孤岛状态的需求。由于整合或合并了其他的机构,大学图书馆的名称有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在大学机构名录中消失,但由于所承担的功能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大学图书馆实际上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存在形式,发挥着更大作用。

在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图书馆与计算机中心(或称网络信息中心)合并组建大信息服务中心的情况最多。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中开始讨论二者以某种形式合作和合并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大量合并现象集中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相关研究和实践目前仍在持续。英国伯明翰大学1995年已将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合并为学习资源中心,巴恩大学和泰晤士大学也是较早将校图书馆与计算机中心合并的大学。2002年相关调查表明,在美国接受调查的621所大学中,已有约1/6的大学实现了图书馆和计算机中心的合并,但是合并层次有一定差别,有些只是组织合并,有些则是服务内容合并,也有些是在服务内容和组织上完全融合。国内的浙江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也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实现了图书馆与网络中心的合并。图书馆与计算中心的合并,主要是因为在数字信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对计算机和自动化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图书馆与计算中心之间的合作日益增强,二者之间的功能界限越来越模糊。网络中心侧重于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等硬件方面的支持,而图书馆则侧重于数字资源、数字信息服务等软件方面的工作,二者合并可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优势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快捷和高质量的公共信息服务,可大大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还有一类大信息服务中心是将大学图书馆与档案馆合并。虽然,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且引起了相关学科的整合,但图书馆和档案馆两个机构的相互联系却并不紧密。由于大学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功能的相似性,让很多大学图书馆和档案馆进行了馆舍上和机构层面的合并,如江南大学图书馆和档案馆合并成立江南大学图书与档案馆,类似的还有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图书档案馆。随着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进程的加速,国内外相当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将机构名人库(含相关手稿资源、珍贵照片、档案等)、教学名师库作为特色馆藏建设的重要内容,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高校已经将保存学校历史、照片、往来文件、各部门的规章制度等纳入到特色馆藏建设任务之中。这些档案资源的挖掘和提供服务将进一步密切大学图书馆和档案馆在数字环境下的合作,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二者的整合与合并。

大信息服务中心可整合的机构包括所有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校内机构,具体要看各校的具体实际。如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资源中心整合的机构除了校图书馆、计算中心外,还有校电视台、印刷服务中心和教室管理中心等。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全称是“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学术信息资源”(简称SULAIR),是全美高校中唯一的集传统与数字图书馆服务、学术计算服务支持、大学传统和网络出版服务于一体的机构。随着大学E-Learning的继续推动,其他提供教学资料服务的部门与图书馆合作和合并的进程也会加速。

1.2 纯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毋庸置疑,大学的教学科研环境正在日趋数字化。2011年的《地平线报告》将电子图书在大学的应用作为近两年大学最需关注的趋势之一。平板电脑之类的电子设备正在走进越来越多的大学课堂,在这些设备上显示的电子教科书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的纸制教科书,包括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杜克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大学图书馆都已对外提供诸如iPad之类电子书阅读器及电子图书的借阅服务。随着出版商对电子图书支持的加强和诸如电子书阅读器之类设备在大学校园的普及,图书等教学资源通过电

子方式借阅的模式也将越来越普及。伴随着“数字土著”人群进入大学校园成为大学图书馆的主要用户群体,相当多的“数字土著”选择使用足不出户即可利用的数字资源,大学图书馆的纸制文献,尤其是理工科纸制期刊的利用率正在急剧下降,很多大学图书馆在保证数字资源保障的情况下,大力削减纸制资源采购,这将使得纯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模式成为现实。

纯数字化图书馆模式是指图书馆的全部馆藏都以数字形式存在,以网络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从目前的国内外实践来看,纯数字化图书馆模式主要出现于工程技术类、医学类的大学图书馆,其原因主要是工程技术类、医学类的大学图书馆用户所需资源由于知识、技术更新速度太快而对信息资源新颖性和及时性的要求非常高,这些具有新颖性的资源大多是近几年出现的数字资源,对未被数字化的陈旧资源需求较弱。也正因为此,国外已有较多的工程技术和医学类大学图书馆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纯数字化图书馆。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工程学院图书馆2000年的时候已建成纯数字图书馆,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圣安东尼奥应用工程和技术图书馆2010年也已经变成了没有印本资源的纯数字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SLAC图书馆2010年起不再购买纸质图书,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工程分馆正在建纯数字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的科技及医学分馆、霍普金斯大学的Welch医学图书馆在数年前就致力于资源全电子化的目标,构建纯数字图书馆。全球闻名的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图书馆,2012年其数字资源在整个馆藏中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了98%,也已不再购买新的纸制资源,已有的纸制馆藏只要出现相应数字版本就会被替换掉,即将成为英国第一家纯数字化模式的图书馆。

少数大学图书馆的纯数字化图书馆可能只存在于若干服务器上,没有实体存在的图书馆建筑,图书馆的作用就是购置数字资源和提供数字资源服务,但更多的纯数字化图书馆并不排斥图书馆大楼的物理建筑,物理建筑中虽然没有印本图书,不再有印本图书的借阅服务,但会通过电子书阅读器等方式提供电子图书借阅服务,前文提及的大学图书馆需要承担的电子文献获取服务、信息素质教育、参考咨询服务、技术服务、学科服务、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却一样都不能少,而且由于物理空间宽裕,大学图书馆可以构建各种类型的信息共享空间、知识共享空间、研究共享空间,提供更加深入、个性十足的文化服务、信息素质教育、技术服务以及真人图书馆服务。

1.3 复合型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走向纯数字化的图书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图书馆由于用户需求和需要承担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责任等方面原因,而将保持印本馆藏和数字馆藏共同长期存在的现状,这就是复合型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复合型图书馆是“在一个机构框架下,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并有机结合于一体,是实体加虚拟,围绕信息存储的物理场所和信息空间;它应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传统技术,根据版权法的规定,对印刷型、电子型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转化、管理,实现一体化存取,为信息用户提供馆内服务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服务”。复合型图书馆的提出与相关研究的热潮出现于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用于描述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期实体馆藏和数字虚拟馆藏共同存在的图书馆过渡状态,当时的很多研

究都认为复合型图书馆将来会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深入和发展,最终转变为纯数字图书馆。但是由于大学用户阅读习惯的不同,很多用户依然对印本图书(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图书)的阅读体验乐此不疲,也有部分大学图书馆需要承担对本馆馆藏(比如善本珍本古籍等)的保存责任,笔者认为在可预知的未来,相当多的大学图书馆还依然保留着印本馆藏,只是馆藏是“以传统图书馆的印本馆藏为基础,还是以数字图书馆的数字馆藏为基础”则会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复合型图书馆结合了传统图书馆的特点和数字图书馆的优势而共同构成,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问内,将是大学图书馆发展的主流模式。在复合型图书馆模式下,图书馆之物理机构依然存在并有相当的改善性发展,印本馆藏的保存和服务模式将按照馆藏利用率分化,馆藏利用率较高的印本馆藏将通过“全开架、借阅一体化”的方式对外服务,利用率较低的印本馆藏将通过密集书库和保存图书馆,通过“全闭架、读者预约和馆员及机械协助”的方式对外服务。利用率较高的印本馆藏的组织方式也会逐渐发生转变:依靠传统分类法进行分类编目和排架的方式会被打破,将使用用户更为熟悉的书业标准与通讯分类法或附加元数据和分面浏览与传统分类法相结合对传统分类法进行改良以改善用户寻找图书的体验。在馆藏建设过程中,由于数字资源同质化现象的加重,大学图书馆的印本馆藏和数字馆藏建设会特别注重馆藏特色资源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收藏的内容会根据大学教学科研的发展不断拓展,软件工具、研究报告和数据、新网络资源、甚至开展真人图书馆服务的“真人”都会成为收藏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大学图书馆在资源发现、知识发现方面的努力将继续深入发展,上文提及的大学图书馆需要拓展的其他功能也在逐渐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2 模式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在上述三种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模式中,大学图书馆究竟选择哪一种模式需要根据其所在大学的实际情况(大学历史及其规模等、大学学科专业特点等)和本馆用户的实际信息需求而定。南于模式选择中的“用户实际信息需求”主要考虑的是用户对于印本资源和数字资源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大多与所从事教学科研的学科专业有较大关系,因此这罩对于“用户实际信息需求”不再赘述。

2.1 大学及其图书馆的规模大小

“大学及其图书馆规模的大小”对于是否采用大信息服务中心发展模式影响较大:Mech T.F.经过对世界范围内数百所大学图书馆与计算中心合并的案例调查与分析,认为大学图书馆与计算中心合并现象多发生于中小规模的大学,而且这种合并著想不出现反复,大多应该由懂图书馆业务的人作为合并后机构的主管领导;Hirshon A.的研究也发现大型机构的图书馆与计算机中心合并及成功的几率并不高。大规模大学各机构本身业务量比较大,机构合并后需要考虑资源、业务、部门、人事关系、工作效率等诸多因素,这一点在历史悠久的大规模大学体现得尤为突出,相对来说中小型规模大学和图书馆采用大信息服务中心模式的可操作性更强一些。除规模大小外,诸如“大学及图书馆历史长短”之类的实际因素也对模式选择有较大影响:历史悠久的大型图书馆,由于自身保存的印本资源非常丰富,其中还包括大量的有保存和研究意义的

珍本、善本馆藏和其他特色馆藏,有些还承担着本地区、本领域保存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其采用纯数字化图书馆模式的可能性就非常低,大多采用复合型图书馆发展模式。

2.2 大学及其图书馆的学科专业特点

从已有实践和相关研究来看,不同学科专业的用户对于图书馆数字馆藏抑或印本馆藏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些对选择纯数字化图书馆和复合型图书馆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文学科专业用户更注重印本馆藏的使用,相当多的用户还特别喜欢印本文献的阅读体验,历史学、考古学、版本学、古文字学等学科专业用户的研究重点大多还基于印本文献;理工农医等自然学科专业用户则更注重数字馆藏的使用,而且多体现为对近年文献的需求,他们更喜欢足不出户、快速获得和使用所需文献的方式。因此,主要以自然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大学图书馆,可以采用纯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前文提及的斯坦福大学工程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的科技及医学分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图书馆等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纯数字化图书馆都是自然学科专业的图书馆,而人文类和综合性大学的图书馆构建复合型图书馆则可以满足各学科专业用户的需求。

2.3 大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虽然前文提及大学图书馆未来应该将功能拓展为文献获取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质教育服务、技术服务、学科服务、知识服务和文化休闲服务等,但不同性质的大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会有较大的不同,教学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科研教学型大学和科研型大学对于这些功能的理解和定位有非常大的区别,大学学生和教工对图书馆的要求也会有较大不同,即便是同类型的大学图书馆,由于各方面原因,承担的责任也不同,比如有的大学只需要支持教学科研服务,有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承担保存该学科或者地区绝大多数资源(含印本资源和数字资源)的责任,这些对于选择哪种发展模式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3 结语

数字信息环境中,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须根据本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和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大信息服务中心、纯数字化图书馆和复合型图书馆三种发展模式。大学图书馆不管采用哪种发展模式,都将继续根据大学的信息环境和用户信息需求及行为变化拓展和深化服务内容,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大学图书馆不但不会消亡,而且会继续保持和发挥其“大学心脏”的作用,努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篇三:Mullins:10个预测,大学图书馆的未来

Mullins:10个预测,大学图书馆的未来

假定强调了技术发展与用户期望在图书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假定中的一些趋势将为那些愿意拥抱未来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提供一个新的机遇。

(译者按)2007年4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其出版物《大学与研究图书馆新闻》中发布了《大学图书馆与图书馆员未来的十个假定:一份来自ACRL研究委员会的报告》。在这一报告中,ACRL预测了大学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2月份,ACRL曾经发布了一篇题名为《变化中的大学与研究图书馆的角色》文章,该文描述了大学图书馆如何改变,怎么变革以及变革到何种程度;大学图书馆的角色定位等问题。实际上,早在2003年《数字图书馆杂志》就曾经描述了《2012年大学图书馆的愿景》。以下译文仅供参考。

2006年,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执行委员会委派其研究委员会做出关于影响大学图书馆及其馆员未来的十个假定。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研究委员会的成员们回顾了以前的类似的报告;调查了ACRL的委员会、理事会和一些部门;做出了文献综述;回顾了2003年ACRL的环境扫描。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原本长长的陈述被缩减为10个最相关的假定。而它们将会在今后10年影响到大学图书馆与馆员。

这些假定在稍后3月份举行的ACRL13届全国会议上发布,并由一个ACRL主席等人组成的小组对此进行讨论。为了获得更多人的评论,ACRL还提供了网络调查的方式。

然而,这份假定并非意义深远。一些读者可能期待更敏锐的未来陈述,但是正如我们所知,未来是难以预测的。举例来说,一些“专家”在90年代曾预测传统大学在未来10年将经受关闭的风波,因为它们面临来自于网络教育与家庭职业训练计划的竞争。研究图书馆也曾被预测其馆藏将严重缩减。可是,结果都刚好相反。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图书馆,都经历了一次实体与虚拟的共同增长,研究图书馆的馆藏的重要性也将继续加强。

因此,当我们站在2007并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必须记住的一点是,与其努力预测未来,不如把这个假定当作是用来鼓励ACRL图书馆员拥抱变革与机遇的动力。

1.数字馆藏、数字档案的储存以及数字存储与检索的方法将不断被强调。大学图书馆将有一次机会将它们独有的馆藏提供给世界。实际上,这些独一无二的馆藏的数字化可能是21世纪大学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图书馆员们应该与其大学同僚们共同合作。

2.图书馆员的技能将继续随着变化的服务人群而不断地改变。不过这些技能变化早已在进行。图书馆员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也符合了拥有更多选择的新一代从业者的期望。职业中的年龄老化问题也可以被视具有多种积极意义,因为随着退休人数的增加,新一代具有硕士学位的图书馆员和其他同系列的专业人员将拥有新的机会。那些创造新的工作途径的图书馆将会拥有更光明的未来

3.学生与教员要求获得更快更好的服务。诸如“印刷期刊之于今天的学生就像缩影胶片之于以前的时代的学生”这样的陈述会越来越普遍。同样地,“印刷期刊正在消失”的声音也能够听到。这对于信息查寻行为与态度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4.高等教育中关于知识产权的争论将会越来越普遍。显然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不过,网络资源的获取也对知识产权构成了新的侵害。

5.与技术相关的服务需求将继续增长,这也要求更多的额外资金。数字革命仍在襁褓之中,大学图书馆实际上仍处于印刷时代。未来学家预测,在不远的将来,印刷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将继续增长,但引爆点也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一般来说,有些过时技术陡然让人失去兴趣,引爆点就会接着出现。试想一下:未来10年有哪些图书馆产品和服务不再受到欢迎?图书馆有能力依靠新的技术重新分配资源吗?哪些产品和服务已经走向末路,但仍能生存,从而延缓了新技术的利用?

6.高等教育将继续视机构为商业。如今,大学特别关注筹款,取得最大化收益,减少成本,最优化使用物理空间。大学图书馆会拥有足够的资源来捍卫自己如何分配?

7.学生将继续把他们看作是客户和消费者,并期望得到高质量的设施和服务。如今的学生不断地为其教育付出成本,他们希望自己被视为客户。从学生与教员如何交流到学生的住宅条件以及图书馆设施,这些都受其影响。大学越来越意识到把图书馆设施作为吸引招收学生的重要性了。你的图书馆提倡高质量的、用户友好的图书馆设施与服务吗?

8.高等教育中远程学习将会是更普遍的选择,但并不威胁到“砖头加灰浆”的模式。整个高等教育中,由于技术的进步从而使得网上教育迅速发展。将图书馆指南嵌入到基于网络课程的实时模式中去,并与传统的图书馆“盒子”式的指导互相弥补。未来,前者将超越后者。

9.由公共资金资助的学术研究将继续免费获取公共信息。这也许是最不可预测的,也是十个假定中最让人兴奋的。立法将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已经完成的学术研究仍然需要检查、编辑、组织与传播。如果这将证明能够解决科学出版高速增长的成本问题,那么,这对于学术领域重归出版业将有很大益处。图书馆可能也应该扮演领袖的角色,并理解组织资源需要分配。

10.图书馆职业中隐私仍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另外一个广受关注且非常重要的假定,特别是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这一争论已经变成不仅仅是图书馆的问题了,它已经延伸到图书馆公众场所中的是否有权使用电子工作站。

以上的假定强调了技术发展与用户期望在图书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假定中的一些趋势将为那些愿意拥抱未来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提供一个新的机遇。今天,我们与未来并行,这真让人兴奋。

原文出处:Top ten assumptions for the future of academic libraries and librarians: A report from the ACRL research committee 作者:James L. Mullins, Frank R. Allen, and Jon R. Hufford

篇四:专业化视角下的大学图书馆员发展

专业化视角下的大学图书馆员发展

作者:于江舟

来源:《中国工业年鉴》2014年第02期

【摘 要】本文从馆员专业化与专业发展角度出发,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专业化;馆员;发展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发生着深刻变革,教育走向了历史的前沿,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今社会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进化,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由单一走向多元,服务机制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型,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入质量提升,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的趋向,合乎逻辑地突显出来。

二、馆员专业化与专业发展

专业是人类社会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社会分工的结果,一般理解为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服务的职业,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

馆员专业化依托图书馆学科的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系统的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特殊技能的培训,逐步达到业界所要求的专业标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程度变化来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表现状态来看,是一个静态的发展结果。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是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分工的需要和结果。

馆员专业化目标可分为群体和个体,群体主要目标包括专门的学习机构和专门内容、馆员任职的规定学历标准和措施、公认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规定的资格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对馆员个体进行监控的自治组织机构;个体主要目标包括掌握图书馆的学术和理论、承担起为他人提供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具有熟练的实践技能、在服务实践活动中产生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接受专门机构或团体监控质量和自我发展[1]。

专业发展是专业存在与提振等阶段持续的、不断深化的状态和过程,是人类生活生产实践等社会活动的需要,社会服务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馆员专业化发展是馆员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操守、学科知识、服务技能等专业认知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外行到内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馆员的过程。馆员专业化发展受馆员自身因素和外部需求的协同作用,馆员个体应采取一种主动选择行为,坚持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反思自身行为、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和素养、不断创新以适应与时俱进的专业要求,借以为大学诉求群体的利益服务。

馆员专业化与专业发展均指馆员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提升,馆员专业化与专业发展是相通的;但馆员专业化具有群体维度的特性,既馆员群体专业水平提高及外在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而馆员专业发展不具有这一特性,这是馆员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的主要差别。

三、大学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策略

大学图书馆主要为学校广大师生群体服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馆员在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导航提供、传播利用等服务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馆员要完成这样的角色,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图书馆平台给予的支撑,内在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的互为条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使得馆员主体性得以完善,为馆员专业化健康发展开辟广阔的领域。

(一)构建馆员专业化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馆员培养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和转型,隐含着管理机构与馆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图书馆机构在为馆员提供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引领专业化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

1.加强功能性建设

功能性建设并不是说重新建立一座新馆,而是为了发展、不断改进和提升现行馆建制内专业化的功能,着重强调馆员专业化的发展,强调图书馆是馆员专业化发展的场所,使馆员获得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实现馆员队伍的专业化。功能性建设对馆员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服务实践活动中重点突出专业化的独特的功能定位,作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正常运转的基础。在专业化建设中发挥功能性引领作用,加大专业化发展引导力度,着力推进馆员专业化发展。具有馆员专业化发展功能的图书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机构,才能使所有参与服务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

2.营造专业化发展环境

以现代化技术设施、办公设备、馆舍和资源等物质和有形条件构筑而成的环境为依托,彰显本部门专业化发展的本色和浓厚氛围。在馆员专业化的成长过程中,图书馆机构规模状况应具备有利于推进馆员专业化发展的特点,所营造的专业化发展的硬件环境,是保证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准确把握馆员专业化发展软件环境层面的体系建设。制度保障、科学管理,是构建大学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环境,制度折射出对馆员的规范与专业化角色的要求,浓缩了发展的期望目标,对消极因素带来的惰性产生约束力,激励和推动馆员专业成长与发展。倡导专业化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塑造健康的人文环境,保障馆员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形成专业理想和敬业精神,适应图书馆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3.构建多元化发展模式

文献信息载体多元化、内容形式多元化、传播文献手段多元化的现代图书馆服务已完全取代单纯以印刷型文献为收藏单元的模式,图书馆事业专业化发展需要不同层次、具有不同专长的专业人才。在馆员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在共同的图书馆发展核心价值认识和专业化需求基础上,根据馆员性格、技术能力、知识水平和工作经历与经验等方面不同的特点,提出符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以尽可能地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具有计算机专业技能特长的,则在提高其图书馆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以培养成为整合和优化文献资源管理而提供信息支持的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而对于有图书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沟通能力强的,促使掌握本校专业知识和学科建设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科型馆员为发展中心;对善于协调工作中人际关系主要从事管理工作的,应以管理研究和管理能力的水平提高为主。逐步建立馆员群体的多元化发展制度,积极鼓励馆员的角色向多元化的方向延伸。

(二)馆员专业化的自主发展

馆员个体专业发展过程中主体性,是馆员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馆员应积极回应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实现自我培养和自我发展。

四、结语

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门人才,馆员专业化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图书馆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馆员走向专业化的舞台,馆员专业化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图书馆机构和馆员都应共同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担负起信息时代赋予现代图书馆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专业化[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21874.html 2012-9-27.

[2]袁庆东.图书馆员的专业性探讨[J].图书馆论坛,2011,31(5): 35-36;41.

篇五:未来的图书馆

未来的图书馆

一、自助借还书机

——Self-help borrowed books machine

(一)前言

1、目前图书馆借阅量很大,尤其新学期开始,图书馆迎来借还图书的工作高峰,借书往往需要排上很长队;还书大厅也出现严重排队现象。

2、当书到期需归还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图书馆没开门或者是下班时间,而延误还书时间,给读者造成不方便。

图书馆拥挤现象

(二)自助借还书机系统的优越性

1自助借还书机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化设备,可以缓解图书馆读者借还书的排队现象,可以延长读者的还书时间,尽可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2利用自助还书机,读者可以充分的管理自己的图书归还过程,并能够检查自己的账户信息、查阅已借图书、完成各种服务等项目。

3对图书馆管理员来说是将很多原本需要人工借还书工作交给读者自己完成,将图书馆员从日常的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帮助图书馆提高服务层次。

(三)目前市场上自助借还书机

形式:有台式和立式。

介质:磁条,RFID芯片

存在缺点:1、操作界面繁琐,浪费时间

2、自动化程度:单一借还功能,还书加自动分拣

3、在借、还书时对图书有所损坏

4、体积比较庞大笨重,造型呆板

目前市场上自助借还书机

(四)自助借还书机

1设计灵感

自助借还书机操作很简单,就像我们在银行自动存取款机上取钱一样方便。

自助借还书机配备一个高效激光条码扫描仪,来扫描书标签;

液晶显示屏有中英文菜单提示,读者通过液晶显示屏和相应的语音提示就可以进行借书和还书操作。

现有自助借存款机

2自助借还书机的操作流程

1)自助借书流程:开始–->刷卡–->输入密码确认–->将图书放到平台上–->等待并确定提示的数量与实际相符–->选择是否打印–->结束;

2)自助还书流程:开始–->将图书放到平台上–->等待并确定提示的数量与实际相符–->选择是否打印–->结束;

3自助借还书机的应用

1) 基于条形码,自助借还应用案例 :浙江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首

都图书馆,上海市委党校等。

2) 高频 RFID应用案例:

国外:新加坡国内公共图书馆系统、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国立新加坡大学图书馆、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公共图书馆;

国内: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深圳图书馆。

3)全国首台“自助图书馆”。2008年4月23日,亮相深圳图书馆北门。只需刷一下身份证,付100元押金就能办一张借书证;再刷一下借书证,你渴望阅读的畅销书就能从机器里“吐出”;还书也只需刷一下借书证,图书就被机器“吞入”。一按、一刷、一取,整个借书、还书过程不到10秒钟。

这种机器有申办新证、自助借书、自助还书、图书续借、预约登记、预约取书、查询服务、预付款充值、缴纳欠款等功能,并且可以“持二代身份证申办读者证”。专家称其为继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后的“第三代图书馆”,市民更亲切地称呼它“家门口的图书馆”。

深圳图书馆见证了世界第一台“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机”,办证、借书、还书如同ATM存钱取钱一样方便!这台由深圳人自主研发的服务机,创下了世界图书馆界绝无仅有的技术先例。从此,深圳读者可不受图书馆开闭馆的时间限制,在街头的自助图书服务机上随意借还书。一台自助机的造价不高于40万元,比建一个基层图书馆要便宜数倍,却将图书馆提供公共服务的时间、地点、资源都大大延伸了。

二、实体图书自助漂流亭

24小时MINI智能图书系统设备是一种结合RFID识别技术和智能机械传动技术的图书馆设备,可放置于城市中的各个人群集散地,如轨道交通站、航空港、住宅小区、购物中心等;用户可在任一台图书馆自助终端上借阅、归还、预约各种实体文献资料,通过USB或蓝牙设备下载电子资源,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读者享受现代化图书馆服务,减轻图书馆管理的压力。

2010上海世博会,图书漂流亭。

利用身份证、护照、世博会门票等陆,用英文和汉语,

图书馆漂流亭在世博会上的新技术展现,外国人都说牛!

三、体感阅读器 MagicReader

进行操作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