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华盛顿作文素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0:26:51 体裁作文
华盛顿作文素材体裁作文

篇一:SAT写作经典素材之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SAT写作经典素材之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下面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关于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SAT写作素材。在这篇SAT写作素材中,对于他的生平和在美国独立时所做的贡献以及在总统任期内的一些政绩都有详细的介绍。下面我们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Washington, George( 1732 -- 1799 )

First U.S. president. Born February 22, 1732, in Westmoreland County, Virginia. His father, a prosperous planter and iron foundry owner, died when he was 11, and Washington moved in with his elder half-brother Lawrence, who owned the plantation Mount Vernon. In 1748 Washington did some surveying for Lord Fairfax, a relative of Lawrence by marriage, meanwhile reading widely in Mt Vernon's library. In 1751, he accompanied the ailing Lawrence to Barbados; on his death the next year, Washington was left guardian of Lawrence's daughter at Mt Vernon, which Washington would inherit in 1761 after her death. Having studied military science on his own, in 1753 Washington began several years' service with the Virginia militia in the French and Indian Wars, taking command of all Virginia forces in 1755 and participating in several dangerous actions. Commissioned as aide-de-camp by General Edward Braddock in 1755, he barely escaped with his life in the battle that took Braddock's life.

He resigned his commission in 1758, following his election to the Virginia House of Burgesses (1759--74).

In 1759, Washington married the wealthy widow Martha Custis, thus securing his fortune andsocial position. They had no children together but raised her two children, and later her two grandchildren. After a period of living the sociable life of a gentleman farmer, however, Washington risked it all by casting his lot with those rebelling against British rule, although his original motives probably had less to do with high principles and more to do with his personal annoyance with British commercial policies.

In 1774, Washington participated in the First Continental Congress and took command of the Virginia militia; by the next year the Second Congress, impressed with his military experience and commanding

personality, made him commander in chief of the Continental army (June 1775).

With remarkable skill, patience, and courage, Washington led the American forces through theRevolution, struggling not only with the British but with the stingy Continental Congress and also on occasion with resentful fellow

officers. Notable among his achievements were his boldcrossing of the

Delaware to rout enemy forces at Trenton on Christmas night of 1776 and his holding the army together during the terrible winter encampment at

Valley Forge in 1777--8. His victory over the British at Yorktown

(1781) effectively ended the war, but for almost two more years he had to strive to keep the colonists from splintering into selfish enterprises.

Washington returned to Mount Vernon in 1783, but maintained his presence in the debate over the country's future. He solidified that role when he chaired the Philadelphia ConstitutionalConvention of 1787. In 1789, the first

electors unanimously voted Washington as president; he was reelected in 1793.

A natural leader rather than a thinker or orator, he had great difficulty coping with an unruly new government, futilely resisting the

growing factionalism that resolved into the forming of Hamilton's Federalist Party - to which Washington finally gravitated - and

Jefferson's liberal 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

In 1796, Washington announced he would not run again

(thus setting a precedent for only two terms) and retired from office the next year. In 1798, he accepted command of a provisionalAmerican army when it appeared there would be war with France, but the threat passed. The following year, Washington died at Mount Vernon and was mourned around the world. He immediately began to attain almost legendary status, so that succeeding generat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could bestow no higher accolade than to call their own national hero, "the George Washington" of their country. Key words: first president general

乔治·华盛顿(1732 -- 1799)

乔治·华盛顿1732 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他是一位富有的种植园主之子,二十岁时继承了一笔可观的财产。1753 年到1758 年期间华盛顿在军中服役,积极参加了法国人同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从而获得了军事经验和威望;1758 年解甲回到弗吉尼亚,不久便与一位带有四个孩子的富孀──玛莎·丹德利居·卡斯蒂斯结了婚(他没有亲生子女)。 华盛顿在随后的十五年中经营自己的家产,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1774 年他被选为弗吉尼亚的一位代表去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时,就已经成为美国殖民地中最大的富翁之一了。华盛顿不是一位主张独立的先驱者,但是1775 年6 月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他是一位代表)却一致推选他来统率大陆部队。他军事经验丰富,家产万贯,闻名遐迩;他外貌英俊,体魄健壮(身高6 英尺2 时),指挥才能卓越,尤其他那坚韧不拔的性格使他成为统帅的理所当然的人选。在整个战争期间,他忠诚效劳,分文不取,廉洁奉公,堪称楷模。

华盛顿于1775 年6 月开始统率大陆军队,到1797 年3 月第二届总统任期期满,他的最有意义的贡献就是在这期间取得的。1799 年12 月在弗吉尼亚的温恩山,他在家中病

逝。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非洲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以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

篇二:2013高考语文 向华盛顿追索借书作文素材

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向华盛顿追索借书

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素以诚实著称。1789年是华盛顿当选美国总统的一年,也是美国历史上的总统元年。这年的10月5日,华盛顿从社会图书馆借走一本《万国法》和一本《英国下院辩论(记录)》第12卷。然而,直到华盛顿卸职以至去世,被借走的两本书仍未归还。

1934年,社会图书馆在地下室一本沾满灰尘的图书登记簿上发现了华盛顿借书不还的证据,但碍于华盛顿在民众中的崇高威望,图书馆一直没有将此事向社会公布。

社会图书馆有个管理员叫马克·巴特利特,他以对工作负责著称,年年被树为先进。2010年4月初,图书馆在进行借书记录数位化工程实施中,作为书籍登记管理员的巴特利特发现了这件事。

对于这一“重大秘密”,巴特利特认为有必要向社会公布。在没有请示图书馆领导的情况下,他毅然向媒体进行了披露。

巴特利特对媒体说:“虽然我知道,一旦将此事披露出去,会对他的名声造成坏影响,我也曾经犹豫过。但为了维护诚实做人的基本原则,我最终还是决定将真相公之于世。”巴特利特还表示,经过漫长的220年,两本书的罚金已达30万美元。

日前,华盛顿的后人、51岁的约翰·华盛顿代表家族将找到的两本书归还给社会图书馆后欣慰地说:“作为后人,应该用我们的行动,弥补他(华盛顿)犯下的过错,让诚实的‘国父’形象重新矗立在民众心中!”

素材运用

不管是谁,一旦逾越了制度的底线,都应受到追究,“国父”也不能例外。巴特利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图书馆管理员,但却敢于向“国父”追索借书,值得钦佩。事实上,只要想得到,就一定做得到。

话题拓展

人人平等、勇气、不向权威屈服

篇三:作文素材(外国篇)

高考作文素材

(外国篇)

第一部分 感动世界十大人物

一、伽利略

获奖名片:坚守真理的科学战士

【评价】

木星的四颗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被命名为伽利略卫星。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伽利略不仅打开了自然的新宇宙,也打开了科学认识与发展的新宇宙。他是一个追求真理并坚守真理的科学战士。

【颁奖词】

教会的压迫摧不垮探索的决心,世人的误解挡不住真理的追求。他是坚守真理的科学战士,他是不屈不挠的真理斗士。不管困难多大,他都能冲破障碍,打破旧说,创立新说。他是一个巨人,他精神的光辉将永远传承!

【主要事迹】

伽里列奥·伽利略,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青年时,伽利略便在物理学界显露锋芒,通过对落体运动进行细致的观察,他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面对传统他毫不畏缩,面对压迫他从不低头,面对权威他勇于挑战。伽利略曾非正式地提出过惯性定律和外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规律,这为牛顿正式提出运动第一、第二定律奠定了基础。牛顿曾说:“如果我所见到的更多,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伽利略以他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这样一个当之无愧的巨人。他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他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彻底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心说”。他敢于质疑,他坚持真理,他勇于挑战,他不畏一切,他是历史大河中一颗不朽的明星。

二、罗布林

获奖名片:不屈不挠的追梦人

【评价】

从一开始的被人否定的梦想,到13年后浩大宏伟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你,让天堑变通途,是你为世界架起永不放弃的精神桥梁。你那坚定不移的目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韧不屈的灵魂!

【颁奖词】

横刀立马于艰难险阻,孤军奋战于砖瓦之间;非信念无以持之以恒,非勇气无以力挽狂澜。那永不言弃的精神指引着你的灵魂,也让布鲁克林成为你的无字丰碑!

【主要事迹】

在19世纪60年代晚期,天才工程师约翰·罗布林突发奇想,想要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的河上建一座大桥连接两岸。当时所有的桥梁建设专家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但是,罗布林无法忘掉这个梦想,他一直苦苦寻找其他志同道合的人。经过多次交谈后,他

终于说服了他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积极向上且思想开明的工程师。两人反复探讨,苦苦追寻,终于想出了建造这座大桥的独特的方法,并在会议上力排众议,使得这项计划得以实施。

二人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工程进展一切顺利,但是老罗布林由于事故突然去世。哀痛之余,小罗布林勇挑重担,继续追梦。或许是天妒英才,小罗布林又患了重病,全身瘫痪,甚至不能走哪怕一步路,说哪怕一句话。工程被迫停止。“真是一个疯狂的人和一个疯狂的工程”,当时人们这样评价。然而小罗布林没有放弃梦想,没有失去信心,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用仅能移动的一根手指在他妻子的胳膊上有节律地敲打(发密电时的敲击节律),继续燃烧着他那无穷无尽的激情。

终于,13年后,他实现了梦想,建成了这座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布鲁克林大桥。这一对父子兵就是这样,即使受到命运无情的打击也决不屈服,他们一直在用那疯狂的顽强和疯狂的毅力去追逐疯狂的梦想!

三、娜塔莉·杜图伊特

获奖名片:理想与坚持

【评价】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当然,理想也是一股动力,推动着我们前进,永不气馁。

【颁奖词】

人生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人生的指示灯;失去了这盏明灯的照耀,就会迷失方向,失去生活的勇气。不幸降临时,娜塔莉〃杜图伊特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目标给她勇气,坚持让她成功。

【主要事迹】

“人生的悲剧不在于是否实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这是娜塔莉墙上的一首诗,这首诗给了娜塔莉无数的鼓励。

娜塔莉·杜图伊特曾经是南非最有天赋的游泳运动员。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她就跻身3个项目的奥运资格赛决赛。2001年2月,在一次游泳训练之后,她骑着小型摩托车回家,路上遭遇车祸,她的左腿膝盖以下被截除。一场不幸让杜托伊特经历了3个月的灰暗,苦难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正如哈姆雷特面对的生与死的问题的折磨,她的心中也在问着自己:坚持还是放弃?放弃了梦想,就等于放弃了生命的意义。身体和心灵的磨难,让她更加坚定与成熟,她很快又燃起了心中的理想之火。娜塔莉重新投入泳池,在游泳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与快乐。她很快就选择参加残疾人运动会,同时也没有放弃和普通人一起比赛。

娜塔莉在雅典残奥会上一人独揽五金,并赢得了“单腿美人鱼”的称号。

北京奥运,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杜托伊特在奥运前就开始了魔鬼训练,她说:“来到北京前,我和南非的不少运动员都前往韩国进行最后的训练,我每天都会游16到17公里。”她在北京残奥会上参加5个项目比赛的争夺,分别是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和200米个人混合泳。最后,她包揽了这5个项目的金牌。

她永远不会收起梦想的翅膀,她说:“下一个目标当然是伦敦,我不会让自己停下来。” 记住吧,没能成为明星并不丢人,丢人的是没有成为明星的愿望。

四、玛丽·居里

获奖名片:淡泊名利 醉心科学

获奖名片:

【评价】

1、很少有人一生中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她做到了。巾帼不让须眉,她是真正的科学家,醉心科学,不慕名利。

2、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无息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的容颜在渐渐衰老,她健康的身体在淅渐虚弱。但是她走进了科学与文明的人类永恒天空,她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玛丽〃居里,人类科学史上一块有永远的里程碑!

【颁奖词】

一生奉献只为造福人类,两度获奖生活依旧俭朴。她是科学史上少有的杰出女性。她,不慕名利,呕心沥血,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着的追求。凭谁问长短,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居里夫人让自己永现光芒。

【主要事迹】

她从小就刻苦勤奋,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她一直保持着热情。终于,她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巴黎大学的一员,这为她在更加广阔的科学天空中翱翔做出了坚实的铺垫。

1897年,她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将她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经过不懈努力,居里夫人终于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

她一生共得到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各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却视名利如粪土,将奖章送给6岁的女儿当玩具。淡淡地生活,静静的思考,执着的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她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伟大的科学事业,她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五、文森特·凡高

获奖名片:孤傲狂徒,献身艺术

【评价】

1、他狂,他痴,他用生命去冒险,唤醒良知,改造世界;他孤,他悲,他用灵魂去绘画,表达内心,诠释生命。

2、一个人绝不可以让自己心灵里的火熄灭,而是要让它始终不断地燃烧。

【颁奖词】

一个天才,一个疯子;一颗陨落的星,一块闪耀的金子;一个无法理解的精神患者,一个用燃烧生命来表达对艺术热爱的艺术家。他,就是文森特〃凡高,一个用心灵作画的大师!

【主要事迹】

梵高是一位令人怀念和感动的画家,他的悲剧性生涯造就他那与众不同的传奇色彩。梵高出生于农村牧师家庭,做过美术商和教员,在青年时期还当过牧师。如果说一生过得最充实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伟大的人的话,燃烧自己一切的梵高,应是名副其实的伟人之一。他遭受过最深的苦恼,经历过最多的挫折。事业上的失败,情感上的失意,癫痫病的时常发作,使得周围的人和自己的亲戚都以为他是疯子。他的人生饱尝寂寞孤独,他一直在痛苦的边缘挣扎,他是悲剧的主角,但他心中燃烧着大爱,他是大众的画家。梵高自杀时年仅三十七岁,

他生前一直不被艺术界理解接受。但是死后,他以其震撼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了整个世界,成为人类历史中的一座丰碑。

六、维克多·雨果

获奖名片:浪漫人生

【评价】

他是法国做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他是法国史上最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斗士,他是十九世纪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法国——一个浪漫的国度,造就了雨果浪漫的一生,孕育了“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颁奖词】

他出身贵族,却深入民众;他手握一支笔,道尽民生疾苦,写尽社会的黑暗。雨果以其精湛的手法,叙写出法兰西式的浪漫诗篇,绘制着自己的浪漫人生。

【主要事迹】

出生在法国东部小城的雨果是一个诗人、作家,还是个哲学家。他天资聪颖,9岁时便开始写作。像多数年轻有为的作家,雨果20岁时便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诗集《颂诗集》,此后便进入了他创作的巅峰时期。

他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的发表,让人们欣赏到了一部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

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在法国“七月革命”后,他热情赞扬革命,哀悼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革命后的第二年,他便发表了最具浪漫主义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普法战争的爆发后,他用著作和朗诵诗歌得来的报酬买了2门大炮以卫祖国。他还是一个无畏的正义之士。他坚持正义,曾公然与政府里的反动派在报刊上“唱反调”,险些为此丧命。但是,什么也阻挡不了他拳拳的正义之心!

他的文学生涯长达六十年之久,著作经久不衰。是对艺术的执着,让他一步步走向文学领域的最高端。他去逝后,法国举国哀悼。

七、尼克·胡哲

获奖名片:半身奇迹

【评价】

许多身体完好的人在报怨上帝的不公,天生没有四肢的你却在感谢上帝的眷顾。不把人生设限,而把世界放在心中,你将有限的人生活出了无限的可能。

【颁奖词】

没有双脚的人用双手书写梦想,没有双手的人用双脚敲响希望,没有四肢的你,用微笑展开最美丽的翅膀。上帝不曾赐你一个你想要的奇迹,你用乐观将自己活成了别人心目中的奇迹。

【主要事迹】

澳大利亚人尼克胡哲出生时就患有罕见的“海豹肢症”而没有四肢,只有左侧臀部以下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的短肢,父母直到他出生四个月后才敢抱他。而他却没有因此怨天尤人,而是勇敢面对生活,在自己称之为“小鸡腿”的短肢的帮助下,他不仅学会了穿衣、刷牙、洗头??而且还会踢球,骑马,游泳,高尔夫??甚至是冲浪。另外,他还获得了双学位。

行遍五大洲,到过34个国家,讲演1500多场,如今的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舞着那些身处阴影中的人们。他时刻保持着脸上最阳光的笑容,立志要为失意的人们重新点燃生活的勇气。他的自传性文字《人生不设限》,激励着全世界无数的人们。

尼克曾说:“即使你知道会失败也要去尝试,因为你知道这件事值得你去失败。”所以,不要轻言放弃,尤其是在你没有尝试时。你不知道下一秒你会遇到什么事,你不知道下一秒你会遇到什么人,你更不知道,下一秒你是会失败还是成功。

只要用心的爱自己和这个世界,再大的困境都能超越。上帝给了尼克胡哲不完整的肢体,却让他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完整人格,并将爱播撒到世界各地的人。他不仅获得了会计和财务规划的双学位,更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他的生命比一个四肢健全的人更加完整、更加魅力四射!

八、海伦·凯勒

获奖名片:自强不息,无私奉献

【评价】

无声无光,她生活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可她凭借坚韧的毅力,点燃心中的太阳,燃烧自己、照亮世界!

【颁奖词】

生命的缺陷让她学会坚强,人生的苦难让她学会自强不息。她点亮内心的火炬,她坚信这个世界需要她。于是,她用行动改变世界,让世界充满“光明”!

【主要事迹】

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为一场高烧,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自暴自弃,但在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学会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在她导师的盲人教导和盲人学校的教学下,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语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盲人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何等令人惊讶!如果海伦屈服于不幸的命运,那么她将成为一个可怜而又愚昧的寄生者。然而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她以惊人的爆发力,顽强的精神,走完了人生的道路,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一个知识广博,令天下人尊敬的人。

海伦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给予人们极大的鼓舞,使那些虚度光阴的人万分悔恨。记得海伦曾提出这样一来的问题:“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将要失明,你今天要看什么?”这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我们健康人,不能迟疑,不能虚度光阴,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珍惜这美好的生活。

九、亚伯拉罕·林肯

获奖名片:坚持到底,永不退缩

【评价】

他是钢铁铸成的硬汉,有着像钻石一样的意志力。他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用永不退缩的精神为世人作出表率。

【颁奖词】

篇四:关于成长的作文素材

关于成长的作文素材

关于成长的>作文素材(一)

2011年5月4日,广东实验中学举办该校第一届青年礼――初二全体同学在操场上给父母下跪,并从父母手里接过了父母写给自己的家书。老师和家长委员会认为,跪是中国的最高礼节,这种形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据学校反映,真正到了跪父母的现场,操场上的学生们还是有一丝犹豫。主持人停顿了很久,操场上大部分学生还在互相观望,特别是男同学,有些面面相觑。主持人鼓励的话语再度响起:“同学们不要再犹豫了??”这时,才有更多的同学单膝跪了下来。不过,家长们大多很感动,一位身着黑衣的爸爸之前一脸严肃状,但在女儿跪下的刹那,却哭得泪流满面。“很感动,今天才发现她>长大了,懂事了。平时对她关心太少,我很惭愧啊。”一旁的女儿也是眼眶红红,“以前爸爸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我很震惊??”女儿说,最初听说要跪父母时,同学们大多不愿意,“所以我们开始都在等,不过现在看来,真的很感动”。

关于成长的作文素材(二)

2010年9月25日,在河南省十一>运动会女子乙组10000米决赛中,洛阳参赛队员施丹丽跑到第二圈时鞋子被后面的队员踩掉,施丹丽没有迟疑,继续奔跑。在蒙蒙细雨中,施丹丽赤脚在跑道上坚持奔跑的顽强精神一时间感动了在场的许多人,最终她夺得了该项目的冠军。赛后施丹丽的左脚磨出6个血泡,脚后跟最大的一个血泡如红枣般大小。

施丹丽赤脚在跑道上坚持奔跑的顽强精神一时间感动了在场的许多人。有人流着泪为这位洛阳姑娘助威呐喊。1万米长跑结束后,队友和裁判冲上前抱住了她,当裁判把施丹丽的脚托起来时,大家目瞪口呆了:她的左脚磨出六个血泡,脚后跟最大的一个血泡如红枣般大小。就是这样,这位小姑娘以超人的毅力,最终以36分28秒的骄人成绩获得此次比赛的第一名。更让人感动的还在后面,在颁奖仪式上,可爱的施丹丽没有按照教练的要求让人背着去领奖,而是自己一瘸一拐地走上了领奖台的最高处!

关于成长的作文素材(三)

法国诗人散文家让·热内,生于1910年,襁褓中被父母抛弃。15岁时,他因偷了一件小东西而被作为盗窃犯送进儿童教养院,从此发誓要终生行窃,向社会报复。二次世界大战前,他蹲遍欧洲的少儿教养院和拘留所。之后,他被带进上流社会。在一个名叫奥里沃尔的社会组织负责人鼓励和帮助下,1945年,35岁的让·热内开始发表小说和>剧本。他曾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讲:他勤奋写作,是为着“永远走出监狱”。这个曾是窃儿的监狱常客,获得了1983年度法国文学大奖。

关于成长的作文素材(四)

传说华盛顿小时候曾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父亲回来发现后,质问家人:“这是谁干的好事?”华盛顿心里有点紧张,但想了之后,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带着羞惭的神色说:“爸爸,是我干的!”父亲反问道:“(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华盛顿作文素材)小鬼,把我心爱的樱桃树砍倒了,你不知道我要揍你吗?”华盛顿见父亲怒气未消,便回答说:“可我告诉你的是一个事实呀!”父亲听后,不但没有惩罚华盛顿,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篇五:作文素材

2015年高考素材

素材 1

曼德拉:坚强和宽容铸就的民族斗士

2013年12月6日,“南非国父”曼德拉溘然长逝。他是南非首位民选黑人总统,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因反抗种族隔离制度名扬天下,也因深入骨髓的平等理念受到不同种族、不同信仰和不同肤色的人的爱戴。

大学时代的曼德拉,因积极参加反抗政府暴力镇压的活动被学校除名,但有着明确人生目标的他并没有屈服。1962年,曼德拉因反对种族隔离政策被捕入狱,在狱中度过了近28个春秋,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未改变反对种族主义、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新南非的信念。出狱后,曼德拉致力于推动种族和解。长期的种族隔离政策使南非黑白两族形同水火,是冤冤相报,还是笑泯恩仇?曼德拉用行动作出了回答:他邀请3位看押过他的白人看守出席他的总统就职典礼,并向他们表示感谢。在曼德拉的带领下,南非实现种族和解,完成了历史性大跨越。 解读

1.坚定信念,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曼德拉把为同胞争取平等自由作为奋斗目标,为此他被学校除名,但他没有因此放弃;他入狱饱受磨难仍矢志不渝,顽强地战斗下去,在这种可贵精神的指引下,他最终出狱,领导南非走上了新的道路,南非的种族歧视状况因为他而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2.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曼德拉一生经历坎坷,两次入狱,并在监狱中度过了二十多年,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改变他乐观、积极的心态。他没有因为长期非人的囚徒生涯而失去理智、放弃希望,而是积极锻炼身体等待胜利的到来,正是这种态度让他笑到了最后,成就了自己的光辉岁月。

3.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曼德拉说得好,当身体走出监狱,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实际上,精神仍在监狱之中。他没有因为种族主义政权的迫害而走向极端、施展报复,而是极力斡旋、促进和解;他以顽强刚毅的性格、宽容博大的胸襟,促成了南非社会的和平过渡,把和解和宽容的精神传播于非洲及世界各地。 名人名言

◇人们不能对正义无所作为、无所表示、无所反应,不能不抗议压迫,不能不为建设一个好的社会、好的生活而作出努力。 ——曼德拉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Beyond乐队主唱黄家驹在1990年创作了一首《光辉岁月》,以这首歌向曼德拉致敬,歌颂了其伟大而辉煌的人生,表达了自己对种族歧视的厌恶与憎恨

素材 2

维他命的奇效

啤酒厂要倒闭了,老板急得团团转,但是不论怎么改进品质,业务还是难有起色。 “在啤酒里加入维他命,并在瓶上标明。”老板的朋友建议。老板照做了,生意果然大为改善,没有多久,不但渡过了难关而且扩大生产了汽水,只是汽水与以前的啤酒一样,打不开市场。

“在汽水里加入维他命,并于瓶上标明。”老板的朋友又建议。汽水果然也大为畅销。 “为什么维他命会有这种奇效呢?说实在的,我加进去的量,根本微不足道。”老板问他的朋友。

“这还不简单吗?当人想喝酒,却又内心矛盾时,他会告诉自己喝的不只是酒,还有有益健康的雏他命,于是矛盾消失,啤酒畅销。至于汽水,当孩子要喝时,父母常会说,何不喝有营养的果汁,灌些糖水有什么用。这时孩子则可以回嘴,这里面有维他命,跟果汁一样。于是阻力减弱,汽水畅销。”

老板的朋友说:“人们做事,常爱找个借口或堂而皇之的理由,以求心安,我只是教你先帮他们找好借口罢了!” 解读

1.创新思维,峰回路转。酒香也怕巷子深。啤酒厂老板下大力气改进了啤酒的品质,但业务上还是难有起色,说明其他环节出了问题,但他只注重改进品质,思维走进了死胡同;他的朋友从实际出发,想出了新点子,不仅使啤酒厂起死回生,还开发了新产品。可见,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开动脑筋,创新思维,这样才能走出困境,开创新局面。

2.人生不需要借口。“当人想喝酒,却又内心矛盾时,他会告诉自己喝的不只是酒,还有有益健康的维他命。”人们做事总喜欢找借口,尤其是失败时,总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以求心安。这是我们人性中的弱点,于人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们要学会不找借口。不找借口,就是给自己一个坚定的方向,全力以赴,锁定成功;不找借口,就是把自己逼入绝境,不留后路,也不给人生留下遗憾。

3.要识破真相。故事中的“维他命”只是促销的噱头。是掩盖事物真相的漂亮外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往往被这样的事物蒙蔽。只有仔细探究、认真思考,才能获取真相。人生路上,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才能少走弯路。 名人名言

◇创新,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著名创新思维专家郎加明

◇所有的创新都要经受风险,所有创新的艺术家都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离经叛道。但也要有根基。 ——作家莫言

◇借口比谎言更可怕,因为借口是设了防的谎言。 ——欧洲谚语

素材 3

机会藏在麻烦里

宇称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界公认的重要原理之一,杨振宁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得出的结论与宇称守恒定律冲突,便推测该定律可能是错误的。

为了验证“宇称”是否真的守恒,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进行大量计算后,发现过去所有相关实验竟然没有任何宇称绝对守恒的根据。为进一步验证,他们倡议学生组建科研小组去做实验。起初没有学生愿意做,因为该定律是公认的,此前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而且这项实验做起来非常麻烦。不过最终有个女生愿意做,她觉得宇称守恒作为一种基本现象,既然还没有得到实验的有力证明,就应该去验证它。于是她与其他几名科学家合作,在华盛顿做了长达半年的艰苦实验。

1957年1月15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发布会,公布了由这个女生组建的科研小组的实验结论——宇称是不守恒的。这推翻了物理学上屹立30年之久的宇称守恒定律,震惊了物理学界。1957年l0月,杨振宁与李政道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参与实验的那个女生也一举成名。她就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的吴健雄女士。 解读

1.麻烦可能就是机会。对于实验,多数人的态度是避而远之,而吴健雄却不嫌麻烦,最终为自己赢得成功的机会。为什么机会来临时,我们常常把握不住?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麻烦的样子。麻烦来了,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而远之,这样就错过了机会。

2.大胆质疑,挑战权威。一次实验的结论,让杨振宁作出宇称守恒定律可能是错误的推测,这体现了他不畏权威的精神。吴健雄愿意做麻烦的实验去验证,也是基于不迷信权威的精神。挑战权威是一种坚持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更是一种敢于质疑的勇气。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验证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观点,吴健雄组建科研小组,以实验检验真理。可见,忠于事实,不盲从,不跟风,以坚定的勇气为船,以科学的态度为帆,才能抵达真理的彼岸!

4.成就自我要耐得住寂寞。他人避而远之的“麻烦”实验,吴健雄坚持了半年之久,经过无数次计算,其间的枯燥、艰苦可想而知。寂寞是黎明前的黑暗,没有寂寞地积累和酝酿,哪有众人瞩目时的光芒四射? 名人名言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 ——作家巴尔扎克

◇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作家姚雪垠

◇因为我对权威的轻蔑,所以命运惩罚我,使我自己竟也成了权威。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素材 4

化废为宝的葡萄籽

葡萄籽外壳坚硬,牲畜不吃,沤粪不烂。处理掉堆积如山的葡萄籽,葡萄酒厂家一年要“垫”进许多费用。在北京发展的女孩张丽雯认为:“葡萄籽不是垃圾,而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消息传出,许多葡萄酒厂老板找上门来,要张丽雯收下葡萄籽,答应长期免费供应。 张丽雯从在法国留学的同学那里得知:葡萄籽能榨油!葡萄籽油内亚油酸的含量在70%左右,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A等多种人体需要的矿物质,还含有4%左右的花青素,花青素具有很好的美容养颜的作用。她筹资300万元从法国购回一套压榨设备,建起了葡萄籽榨油厂。她的葡萄籽油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一年赚了500多万元,而机器剥离出来的葡萄籽外皮渐渐堆成了一座小山。相信葡萄籽不是垃圾的张丽雯,也不相信葡萄籽外皮是垃圾。由中国农科院专家支招,她用葡萄籽外皮和杏仁壳混合,通过高温炭化、活化后加工成活性炭,每吨市场价1.5万元。活性炭具有韧性强、不易变形的特点,她又将其压制成炭板后进行艺术加工,每年的炭雕艺术品就能卖到上百万元。短短三年时间,张丽雯从废弃的葡萄籽中挖掘出了2000多万元的财富。 解读

1.变换角度天地宽。葡萄味美可口,而葡萄籽外壳坚硬,不便利用,被葡萄酒生产企业视为垃圾,张丽雯却从中发现商机,使一文不值的葡萄籽产生了惊人的效益,主要在于她能够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很多情况下,决定人生的是一种理念的转换、一次思维的改变。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不妨变换角度多看看,也许就能开辟一方属于自己的乐土。

2.成功需要“贵人”助。那些咬之不烂、吞之无味、弃之不惜的葡萄籽被张丽雯彻底“榨”干了“油”,短短三年时间里,挖掘出2000多万元的财富,她的成功离不开“贵人”——同学和专家的帮助。成功的因素很多,个人努力是至关重要的内在因素,“贵人”相助则是不可或缺的外在因素,因为“贵人”会为你指点迷津,助你走出困境。

3.不从众,才会出众。当所有人都把葡萄籽看成垃圾时,张丽雯没有附和众人的看法,

而是把它看成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并从中挖掘出价值。通往成功的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去踏出,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只能像木偶一样,做别人的影子,永远活不出自我。 名人名言

◇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因袭的人。 ——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

◇一个人之所以没成为亿万富翁,只是没把身后的资源兑换出去。 ——“行销之神”亚伯拉罕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散文家、诗人席慕蓉

素材 5

伦敦富人区的“免费馈赠”

在伦敦富人区的夜晚,路灯下,经常会看到摆放很有条理的旧货,说是旧货,其实并不旧,或许是一个沙发垫子,没看出有破洞;或许是一台旧电脑,配有鼠标和鼠标垫,甚至附有“使用说明”;或许是几个结实的纸箱,里面有掉了少量毛的鸡毛掸子、底部微小处缺了瓷的餐盘、有少许锈痕的厨具等。稍作留意就会发现,这些小物件虽然杂,但放进去时显然进行了认真的清理。

原来,伦敦殷实家庭“扔”东西也很“绅士”,会把过时但还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在天黑后打好包,不事张扬地摆放在门前或街道边,一些经济窘迫或新来的移民在天亮前来“扫货”。约定俗成,双方都保留了面子。挑剩的东西再由市政部门的专用车及时拖走,并清扫场地。这样,天亮后,街道依旧干净,看不出这里发生过“免费馈赠”。

解读

1.行善要尊重受赠者的人格。伦敦富人区的“免费馈赠”,没有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充分考虑到受赠者的感受,让其免却当面接受“施舍”的尴尬。这样不事张扬的做法,体现了对受赠者的面子乃至人格的尊重。反观有些“明星慈善家”作秀式的捐赠场面,很少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受惠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此“暴力慈善”,会使行善本身打折扣。

2.细节之中彰显个人修养。将东西“打好包”,“不事张扬地摆放在门前或街道边”“摆放很有条理”;一台旧电脑,不仅配有鼠标和鼠标垫,甚至附有“使用说明”??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体现了当地人的人文素养和绅士风度。今天,率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如果少一些飞扬跋扈和自我张狂,会赢得更多的尊重。

3.节约资源,物尽其用。伦敦富人处理旧货的方式实现了物品的有效利用,节约了资源,缓解了环境压力,体现了物尽其用的思想。随着物质生活水准的提升,我们经常也有 一些“过时但还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在处理这些东西时,我们应向伦敦富人学习;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可以在旧货回收利用方面有所作为,如发起一些捐赠活动,使旧物在需要的人那里继续发挥作用。 名人名言

◇人人都有面子观念,特别是在农村,大家更在意名声。要是说谁家里穷,可能连媳妇都难娶到。所以,我帮助别人都不让其他人知道,就是怕我的帮助反而给别人带来伤害,让受帮助的人被嘲笑。 ——租住在四川阆中老旧房子里的赵维富,在当地因偷偷做好事出了名。问到偷偷行善的原因,赵维富这样回答

◇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种平衡,就像大自然需要平衡一样。不尊重别人感情的人,最终只会引起别人的讨厌和憎恨。——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惠普创始人之一戴维〃帕卡德

素材 6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