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建国大业观后感5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23:43 字数作文
建国大业观后感500字字数作文

篇一:建国大业观后感

观《建国大业》有感

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怀着期待和崇敬的心情,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也让我心平气和的感受与思考了了关于“中国”这两个字眼。这部激荡着激情与热血的电影作品如一部史诗,让我们重温了国共内战以及我党为了建立一个民主的新中国所经历的种种。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在那个黑暗的时期,各位怀揣着民主信念和救国理想的各位仁人志士的奔走和斗争:闻一多先生那激情澎湃的演讲我想令很多人难以忘记,正是他心中充满着对李公朴遇害这件事的满腔怒火,才能愤怒如此;冯玉祥将军打着灯笼的画面,还有他的话,他心中继承的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理想信念,才会对那个反动黑暗的国民党政府失望之极,并因万里赴会而葬身大海;张澜先生年至古稀一身傲骨,刚正不阿;宋庆龄先生端庄美丽,却是我党危难中最为忠诚的朋友,我想她的这份忠诚并不是针对中国共产党的,而是对于中华民族的忠诚。

同时也是在那段期间,我们党为我们民族、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了签署《双十协定》做出大的努力与让步,为了争取民族早日独立而进行的生命与鲜血的斗争,为了民族的发展而团结各个积极的民主党派,包括那些曾经与我们为敌的人。 毛主席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的党始终站在人民和国家立场上,才能如此海纳百川,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成其大,成其雄,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而那些让人难忘的镜头,现在还历历在目。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伟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看到这里,我也忍不住泪湿双眼。

解放上海,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影片里,我们看到闻一多先生的慷慨激昂,看到民主党派人士的积极努力,看到毛周的礼贤下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那就是建设一个民主的新中国。

我们先辈付出了他们全部的智慧、激情与热血;前60年的建设大业成果显著,我们正在以东方巨龙的姿态重新屹立在世界的眼中;那么,以后的60年,600年呢?还记得大家商讨国歌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进步的动力。

影片中有一句话被说了很多次——“分裂国家就是千古罪人”。这句话蒋介石说了,毛主席说了,民主党派也说了,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一个真实反映和总结,也恰恰是对现实中国情况的一个映射和决心。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无论国共如何战争打得多么的激烈,毛蒋双方也从未有分裂祖国的想法,更何况如今的和平年代,中国的领土更是不可分割。无论西藏,台湾还是南沙群岛都是中国神圣的领土,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和血脉相连,没有人能够承担的起分裂国家的罪名。 的确,我们只有一个中国,而这个用无数战士的血肉筑造起来的国家,更需要我们努力去维护,去改造,去让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中国变得更美好。

今天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那就是建设一个繁荣和谐的新中国,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身上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我们要

认识到我们肩上的重担。作为独立个体的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构成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多接触社会活动,多了解新闻,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社会,这样才能为我们毕业后投身社会活动提供基础。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其发展方向及其速度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每个人的素质的。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胡锦涛书记多次重申: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所谓“素质”,指的是人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能力中包含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质,但其归根结底是人的认识水平,及世界观的认识观点。青年在跨世纪的改革中能否担当历史赋予的使命,关键在于是否建立正确的、科学的、激人奋进的世界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是一个变化着的时代。必然要求主观认识不断着眼现实,开拓新思维,创造新方式,提出新观点,占领新疆域,以创新求发展。这是时代给我们提供的一种契机,为我们世界观的改造提供从认识论到方法论上寻找生长点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如果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处在这个剧变频增、国际竞争激烈的时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挑战,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上所担负的“天下兴亡”最直接、最沉重。责任,就在于我们要把祖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需要我们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中。

而现在社会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投身社会的机会。我们需要将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为社

会提供服务。 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献身志愿活动、社会实践,志存高远并脚踏实地、加强学习,更好的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篇二: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新中国是如何建立的

建国虽然离我们很遥远,我们无法身临其境。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带我们走进其中,走近那个时代,让我们体会到建国道路是困难重重。国内外的势力全都压在共产党的肩上,然而,这不仅没有使他们退却,反而使得他们更加团结一致,突破重重阻挠,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建国大业》简述了中共与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对如何建国,如何安抚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采取了不一样的政策,双方利益分歧巨大,导致了内战的全面爆发。共产党人重视各民主党派的力量,选择了民主建国,成立联合政府,并以分田地的方式关注了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已蒋公为首的国民党人却选择了一党治国,漠视共产党人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存在,漠视劳苦大众的利益,结果失败了。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灾难,中华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毅然选择了以暴力革命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然而,革命派领导的同盟会虽然成功领导武昌起义,但革命成果却为袁世凯等北洋势力所篡夺,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依旧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民族前景依然一片黑暗。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方向,民族解放的号角再度嘹亮响起。

经过十多年战争的洗礼和锻炼,中国共产党已发展壮大为国内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1945年,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国民党首脑蒋介石邀请中共领导人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和平建国”的大计。这部电影以此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的风云岁月,正面再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酝酿到确立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画卷。

建国大业观后感500字

影片伊始,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抵渝,开始与蒋介石和谈。此时的国内形势是:国民党军队主力在西南大后方,一时难以全部调往华北、华东、东北等前线。中共在西北、中原、山东、华北等地拥有多个根据地,并力争夺取东北这一战略大区。国际形势是美苏冷战格局正在形成,局部战争的爆发条件尚未成熟。国内外舆论尤其是国内民心强烈反对内战。百姓渴望和平建国、安居乐业。

然而,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此时的国民党及国民政府已不是清末民初的同盟会、国民党了。以“蒋陈宋孔”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垄断了抗日战争以来的国民经济命脉,成为权势熏天的政治经济势力,故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在农村,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根深蒂固,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在中共领导下的解放区,广大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中共凝聚力不断增强,人民军队的作战能力也大大提高。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但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面内战还是爆发了。国民党军队向全国各地的解放区进攻、但被逐一击破,迫使蒋介石改变策略,对陕甘宁及山东根据地发动“重点进攻”。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认为“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他要求各部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失,要保存有生力量,打“运动战”。为此,他率中共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这是何等高明的决策!这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影片中,毛泽东在驻地遭国民党飞机轰炸,他临危不惧,表现了革命家的巍巍风范。

在国共双方正面厮杀的背后,还有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民族党派。影片中,民盟主席张澜多次出现,他在“第三方”中享有很高威望。他对蒋撕毁双十协定感到不平:中共已履行诺言将江南根据地让出来,却没有换来和平。“第三方”开始向共产党一方靠拢了。

另外,随着李公朴、闻一多等著名民主人士的被害、“反饥饿、反内战”运动的爆发,国内逐渐形成了一条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毛泽东语),与正面战场形成夹击之势。国统区经济的日益混乱也动摇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

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全面推行“土地改革”,中国历史掀开崭新的一页。在下一年的“三大战役”中,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前支军,陈毅有言:淮海战争的胜利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此言充分说明了中共获胜的重要原因。

1948年,国民党一手操办的“国民大会”召开,蒋介石获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此时,传来了“延安丢了”的消息,这无疑是中共赠予蒋介石的“一大贺礼”。而在国统区经济日趋崩溃,各种矛盾十分尖锐。为挽救危局,蒋介石长子蒋经国“临危受命”,担任上海经济改革督导专员。小蒋在沪大刀阔斧,锐意整顿,谋求改革金融体系。作为影片中的重要矛盾冲突之一,蒋经国在杜月笙的引导下,将矛头对准“四大家族”之一的孔家。孔家公子倚仗“皇亲国戚”及“江南财阀”的赫赫权威,以蒋介石、宋美龄等为后台,拒不配合,使小蒋的励精图治化为泡影。宋美龄赴美求援亦遭冷遇,“党国”已呈日暮西山之势。

随着战争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全国革命前景已日趋明朗。中共筹划举办新政政治协商会议,并力邀张澜、李济深、宋庆龄、冯玉祥等等民主人士、国民党左派参加,共商“建国大计”。张、李、宋、冯等因种种原因未能北上,新政协会议一时难以召开。而“南方”的国统区,蒋与桂系首领李宗仁的斗争愈演愈烈。国民党蒋、桂两大系势力貌合神离,呈分裂对抗之势。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发动三大战役,东北野战军解放东北全境,中原、华东野战军全歼蒋嫡系主力,华北、东北野战军化解傅作义集团,使北平和平解放。从此“长江以北无战事”。蒋介石被迫“下野”,由李宗仁继任总统。张治中率团北上与中共和谈,但成果不被国民党承认,和平希望破灭。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二、三、四野百万大军扬帆起航,浩浩荡荡,破长江天险,直捣南京“总统府”。在上海,宋庆龄清晨外出散步,看见解放上海的三野官兵伏地而眠,宁可夜宿街头也不打扰市民,深为震撼,坚定了北上的决心。张澜则在敌人败退前的“疯狂”中被地下党营救,安全抵达北平。各路民主人士齐聚一堂,召开政协会议,一齐欢庆民族的新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看了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我感到悲哀,自责,同时也感到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

新中国的建立,是老一辈革命家用血肉打拼出来,当然,毛主席的勇敢与智慧使中国尽早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他对于20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中国,他是100多年以来,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巨大、最深远的革命家。他的科学思想和革命业绩受到中国人民普遍的尊崇和肯定.他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扭转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将一个受西方列强压迫和封建制度统治的、四分五裂的、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统一的(除台湾等岛屿外)、初步繁荣的新中国,为民族的再度振兴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人中,第一个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许多重要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方针、新政策。如:关于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

一个国家的建立,需要众人的努力,也需要一个人领头,毛主席不愧是一个领袖人物。

营销1002班 李巧玲

篇三:《建国大业》观后感

爱国电影观后感:观《建国大业》有感

我有幸观看了献礼祖国母亲六十岁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年这5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详细和深刻的了解。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我想这部电影除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的思考,历史上以各个阶段为领导的革命数不胜数,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正确的回答,但看过了这部影片后,我确实对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只有勇气和魄力,但想要革命胜利,我想这还远远不够。在电影中,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

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解放上海,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片中结尾处斯-大林对中-共的代表慷慨陈词:只要中-共一宣布建国,就第一个与中国建交,显得很丈义。但是片中也提到过一幕,起初共-产党攻陷南京,苏联的驻华使节并没有留下,而是和蒋介石一同退往广州,事实上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政策一直是暧昧的。对中国是否划江而治也提出过意见。但是还是毛-主席有远见,有魄力,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词就点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国人的事还得中国人自己作主!任何国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并没有无私的援助!

革命需要坚持。没有哪一次革命会一帆风顺,把时间从1945年往前调,我们国家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人的残忍,野蛮吓退了国民党,但吓不倒我党革命决心,国民党的那些所谓正统军校出身的大批军人只坚持了数月,就开始消极抵抗,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期开始对自己的同胞共产党进行打压,但我党坚持住了,我党抗日战争的初期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根据地,不断地从后方骚扰,打压敌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后方战场,此时国民党的反动分子也向我党进行了进攻,但我党再次坚持住了,我党不要国民党的资助,不要同盟国的援助,在解放区实行自给自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话是我党坚持的最好写照,我党还坚持分配土地给农民,动援任何一个可以团结的帮手,就这样,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无攻而返,终于,因为我党对革命的坚持,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而在电影中,我党更是为了国家统一,继续坚持着,当国民党提出划江而治时,我党没有停下革命的脚步,毅然发动了渡江战役,因为我们知道划江而治的中国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这场革命一定要坚持下来。这种坚持是我党特有的,也是革命必须的。

革命需要人民的支持。国民党有先进的后备军,高素质的军人,雄厚的兵力,这场战争怎么会输?因为国民党是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根本不管人民死活,在电影中,国统区物价飞涨,人民正常生活难以继续,而杜月笙等大资本家囤积物资哄抬物价企图发一批国难财。在这样一个地方,人民没法治,失去了人民,还谈什么革命?反观共产党,我党和人民的融洽,早在“军民鱼水情”这句话中可以体现的出,广泛发动人民,得到人民支持,确实为我党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电影中,解放军占领上海,没有一个人去住到民宅中,累了,就睡大街,当宋庆龄走到大街上,看到满大街的人民解放军,我想,一切都明白了,一个军人能始终为人民着想,这样的军队怎么会不得人心?有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革命怎么会不胜利?

革命需要非凡的领导。

这场革命胜利的最大原因我想就是拥有几位拥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人。毛主席自不必说,他最让人熟知的便是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游击战则是他战略的精髓,四次反围剿胜利,渡赤水。三大战役已经是他的成名作。在电影中,导演并未侧重于毛主席的军事才能,而着重描写细节,政治局开会的时候,毛主席把蜡烛吹灭了。摸黑继续开会,他说,留下半支蜡烛晚上还要写东西,看完后,很震撼,以小见非凡,秒啊。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当然有以亲和与儒雅出名的周总理,周总理一向兢兢业业,刻苦工作而在电影中,总理和主席在一起,帮主席分担工作,提供方便,甚至在得知我党没能保护好受邀参加政治会议的冯玉祥将军,总理终于大发脾气,痛骂手下都是“猪脑袋”,这种细腻生动的描写,吧周总理刻画活了,正是这样一个非凡的总理,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还有朱德及刘少奇等领导人自然都是满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此时此刻,我终于深切体会到历史的价值,看完《建国大业》。我更加尊敬老一辈的革命家,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觉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肩负起强大中国的重任!如今,中国已经变得富强了。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有朝一日该为民族奋斗,该为人民奋斗的就是我们这一辈的人了,因此,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为中华民族而奋斗!!

篇四: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李杏清 201210800029 这部激荡着激情与热血的电影作品如一部史诗,让我们重温了国共内战的、我党为了建立一个民主的新中国所经历的种种。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引以为最大的荣耀。因为我们党是为我们民族、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进行了如此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了签署《双十协定》做出大的努力与让步,为了争取民族早日独立而进行的生命与鲜血的斗争,为了民族的发展而团结各个积极的民主党派,包括那些曾经与我们为敌的人。毛主席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的党始终站在人民和国家立场上,才能如此海纳百川,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成其大,成其雄,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我还看到了在那个黑暗的时期,各位怀揣着民主信念和救国理想的各位仁人志士的奔走和斗争:闻一多先生那激情澎湃的演讲我想令很多人难以忘记,正是他心中充满着对李公朴遇害这件事的满腔怒火,才能愤怒如此;冯玉祥将军打着灯笼的画面,还有他的话,他心中继承的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理想信念,才会对那个反动黑暗的国民党政府失望之极,并因万里赴会而葬身大海;张澜先生年至古稀一身傲骨,刚正不阿;宋庆龄先生端庄美丽,却是我党危难中最为忠诚的朋友,我想她的这份忠诚并不是针对中国共产党的,而是对于中华民族的忠诚。

这部影片,讲述了1945年开始到1949年伟大祖国解放之前的几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这段内战的历史不可能不了解,但是当那些情景再次出现在眼前时,自己还是不由得不心潮澎湃,不由得不激动。当看到革命党人在解放前夕被国民党蒋介石残酷杀害时,我既痛恨蒋介石的残忍和没有人性,又为革命党人惋惜,美好的新生活就在他们的眼前,他们却被无情的夺去了生命,他们没能享受到,自己用不折不挠的、舍生忘死的斗争换来的胜利。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革命烈士,在当时那个年代,执着的坚持真理、坚持追求自己向往的共产主义、坚持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而不惜一切的牺牲精神,才打败了蒋家王朝,才建立了新中国,才为中国人民换来了自在的幸福生活。

全意革命前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即实现自己的信仰——为中国人民求得解放。在与敌人斗争时,表现出的大智大勇、表现出的坚定和坚韧、表现出的无畏的牺牲精神,无时不刻不在感染着我。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英模。建国以来,我们在共产党的一代代英明领袖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地发展、强大自己的祖国,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生活、生产、学习、休闲娱乐环境。祖国在发展,人民在进步,社会在和谐,精神、物质双丰收。我是时代的宠儿,生长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享受着烈士们用献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学习、运用着现代社会的知识、技术,为现在中国的小学教育做着自己的贡献。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饮水思源,《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再一次为我敲响警钟,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要珍惜今天,志在明天。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在工作中灵活的运用教育教学手段,力求做到全心的为祖国的下一代服务。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

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随着60国庆,我百感交集,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回想起60年前,中国说民主政治协商,60年后,中国说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是60年抒写的新中国。

最后我想说:我作为梧州人,而里面的李济深也是梧州人,加上我也是姓李,所以此时我心情非常激动。抗日战争胜利后,李济深联络冯玉祥等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曾两次在庐山与蒋介石面谈,批评蒋的内战政策。1946年3月至4月,李济深联络李章达、蔡廷锴 等先后两次娱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并被推选为主席。联络国民党内爱国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内战独裁,为促进国内和平民主而努力。1947 年3月9日,李济深在香港发表《对时局意见》,号召国民党内“每一个对国家负有责任感的人”,都应勇敢地站出来“改正党内反动派的错误政策”。他虽然是国民党,但他的一举一动却感染人我,他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国家的安定。

篇五: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还记得建国大业后部分的蒋委员长,校长此番被演得确有末路英雄的感觉,且还有个这么到位的蒋经国在身边,使得父子二人的形象互相都饱满不少。惨淡的青天之下,一片白鸽飞过,校长对经国说,国民党已经腐败到了骨子里。奉化溪口老家的门口台阶上,经国坐得笔直,聆听“庭训”,校长神情无不凄然,叹划江而治的渺茫,问儿子“换了你你答应吗”。北平在准备开国大典,校长面对南国的秋雨,经国并不侍奉在侧,他孤独扶策的背影引人太息。这三场戏,印象尤深。尤其“鲤对”那场,校长眼里掩饰不住的悲凉。国民革命军已经被消灭殆尽,这支曾经无比光荣的队伍,是随着轰轰烈烈的北伐成长起来的,而他当时即是总司令。后来主持黄埔,门生遍及国共两军之中,如今,那些追随他的都失败了,而背叛他的却成为了胜利者。三年之前,他还在准备戡匪平乱,一统中国,而如今竟到乞人赐和的境地。

校长老了,而经国是年轻的,他似乎对整顿党国仍然充满了激情。据说校长指点他,到了台湾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搞土地改革。这父子二人为了他们的事业所做的努力,不也是一部悲壮的家族史吗?经国先生后在台湾主政,作为并不逊于他那做了一辈子军人的父亲。

在蒋校长父子品味着王朝覆灭的苦楚,痛思革新的出路时,毛主席迎来了他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在北平,他挺立在吉普车上,检阅向他山呼万岁的军队,老红军战士的喊声令他浮想联翩。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年轻的时候夹一把雨伞来到南方的煤矿发动工人,三十年后就成为一个国家的领袖的。在江西的群山里,和老百姓一起吃红米饭南瓜汤的毛委员有过大喜大悲的岁月。在云贵辗转的日子里,毛委员清瘦不堪,而近几年北方的白面和不断到来的好消息让他发福了。曾经走一步算一步的毛委员,是什么时候才开始有了这样的奢望,能够彻底打败他的宿敌,又不至于成为一个新的独裁者的呢?他恐怕做?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裁挥邢牍庋娜兆泳沟嚼吹娜绱酥臁?/p>

毛主席流泪了。他想起自己数十年的艰辛吗?他想起那无数牺牲的同志吗?他想起“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古训吗?他曾是一个落魄的持不同政见者,但是如今全世界都将心悦诚服地认为他是东方百年来不可多得的英雄。他在这一瞬间似乎明白从此再没有人可以阻止他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执行自己的意志,当毛委员终于抓住那个他在井冈山就开始遥望的桅杆的时候,他体认到自己的孤独吗?无论政治智慧,还是个人品德,在我们党内恐怕至今无人可与毛泽东比肩和相提并论。 电影中老蒋跟经国说了这么两句话,一句是”反贪腐,反,则亡党。不反,则亡国”,另一句则是“国民党是败在自己的手里”。这两句话可以放在所有执政党的前途命运当中,在我看来对我们党执政的警醒和告诫。

这部影片所有的战役都用黑白片的剪断,而且配乐不是当年打胜仗的高调,而是更偏向悲切且壮阔的曲子。每个战役胜利的字眼打出来的时候,片景中的炸弹仍然在人群里炸出花。 完全没有党史纪录片里那种“打了个大胜仗”的欢庆镜头。 换之而来身边没有一个人因为内战的盛衰而欢喜,无论谁赢,死伤的总是中国人,没了男人的总是中国女人,没了父亲的总是中国的孩子。 战争的特效都多少有点水墨风格,暗暗含着一丝忧伤。混杂了太多希望和失望,混杂了太多屈辱和荣耀生存和死亡。

尤其让我感悟很深的还有:看几位伟人拉着手唱国际歌的时候,我的眼泪真的止不住了。 英特耐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怎样单纯的理想和豪壮的誓言。他们有着如此博爱却纯洁的梦想,他们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梦摸索,奋斗,战斗。坐在我前一排右手靠边的老爷爷,电影结束后他和老奶奶两人良久都没有离席。爷爷的手悬在胸前,嘴唇反复抽动,好像有很多话想说。我突然觉得,这片子根本就不是给我们看的。我们也根本无法体味那个世界里,那支初生的像太阳一样红艳的国旗给人民带来的是怎样的希望。一切的沉重在我们的嘴里只剩轻薄和嬉闹。这是他们关于人生最初却最深刻的记忆,也是他们走后将永远封存在史书里的故事。我们嚼着汉堡谈笑风生的情节,又可能体会到,曾经都沾着爷爷辈的血泪和体温。

开国大典上那些发自真心的无邪欢笑,让人想到这个国家曾经也是个有着无邪笑容的婴儿。这部电影拍了一个国家诞生前的阵痛和血污,和充满希望的婴儿年代。然后,一切都不可阻止的发生,血污和黑暗,更多的血污和更多的黑暗。老蒋一字一句的说:“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反,是亡党。不反,是亡国。难啊。” 腐败,家天下,官商勾结,封建独裁,这些种种在中国历史里穿行,从一个朝代穿到另一个。

还记得60年前他们朝气蓬勃,充满信心,他们反对内战,呼吁民主:“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赔上了一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 闻一多《最后的演讲》看见闻一多的慷慨激昂和理想主义,看见民主党派的天真和理想主义,看见毛和周的谦恭下士和理想主义,看见毛泽东说:“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至此,你看见了这个国家的基础,看见了它的合法性来源,看见了它从血污中携带理想的诞生过程,看见这个婴儿的天真笑容,《建国大业》完成了它的使命,不能更好。记忆和遗忘的搏斗,不能停止。引用两句话,一句是白乐天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另一句是:人和权力的斗争是记忆和遗忘的斗争。且窜改了合在一起做个收稍:蒋公恐惧渡江日,润之谦恭下士时。 建国大业谁犹记,分裂国家是罪人。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

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新中国建国62年了,共和国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大家都感慨这62年不容易!但历史不能割断,更不能忘记!没有共和国的诞生,也就没有今天的一切!那是社会主义大厦的奠基,是四个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起步!当我们曾经在庆祝建国60周年的时候,我们在欢庆今天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时候,不要忘记昨天那奠基和起步的艰难;在欣赏国庆阅兵的宏大场面和礼炮烟火的灿烂星空时,不要忘记那改天换地、倒转乾坤、炮火连天、血染沙场的战争硝烟。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没有今天也就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国家努力,为党的明天奋斗不息!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