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子女心父母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17:26 高中作文
子女心父母情高中作文

篇一:孩子行为表现与父母性格关系对照表

孩子行为表现与父母性格关系对照表

篇二:子女圆锁之 父母致辞

宴 会 致 词 (父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们:

大家中午好!

今天是我儿子(女儿)十二岁生日的大好日子,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请到这么多的亲朋好友前来捧场,在此,我代表我们全家对各位的光临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

十二岁,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年龄,是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在此,我祝愿我的儿子(女儿)生日快乐,学习进步,健康愉快的成长!我更希望他(她)能成长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人人喜欢的人! 同时,我儿子(女儿)的成长也有劳于各位的关心和厚爱,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给他鼓励、支持和帮助。

最后,我祝愿各位长辈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祝年轻朋友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祝小朋友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希望大家在这里吃得愉快,喝得尽兴,玩的开心! 谢谢大家!

宴 会 致 词 (母亲)

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我的爱子(女)***的十二岁生日。对大家的到来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我们的精心呵护和照料下,在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们的关爱和帮助下,我的孩子生活幸福,学习进步,茁壮成长,我为拥有这样一个活泼可爱、赋有爱心的儿子(女儿)而感到高兴和骄傲。在这里妈妈祝你生日快乐、早日成才!

同时,我也代表我们全家将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万事如意!再次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的光临。

谢谢大家!

篇三:各位家长

各位家长:

你们好!今天很荣幸跟大家见面。十分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积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子女心父母情)

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为教育好孩子献计献策。感谢你们对我们班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感谢你

们对我们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是啊,哪一位家长不望子成龙?哪一位家长不望女成凤?哪

一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呢?既然家长、老师、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教育好

他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把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祖国的花朵教育好。

对学生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组成。但说真心话,目前我们

的社会教育状况很让人担忧。有专家曾撰文说:“五加二等于零。”什么意思呢?即学校家庭

花了五天进行正面教育,一个双休日,学生们回到家,就什么都学会了。放任自流,感觉孩

子应该放松一下。还有不少负面的东西。作为家长和学校,又不能消除以上这些对教育孩子

不利的事物,在我们别无他法的时候,只有学校家庭携手配合,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班级基本情况:

我们班共有四十三名学生,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努力,成绩优异,学习热情高,整体成

绩处于中上水平。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对我的学生充满信心。但也不可否认,孩子毕

竟还是孩子,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还比较差,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

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家长和老师密切的配合起来,共同打造您孩子的

美好明天!

(一)学生在校表现情况

四年级这学期分班,原学生20人,分班进来学生18人,插转来的学生有5人,现

在全班共43.人。总体来说,班上学生普遍很乖,各有各的表现。

1.基础扎实,学习稳定的学生有:

杨彦 魏甲喆 魏浩浩 牛文涛 魏舍 安富民 宋雨倩 杨可星

2.字迹端正的学生有:

刘博慧 魏锦袆 牛文涛 张金鹏 董宗良

3. 学习态度认真、上课积极发言的学生有:魏子怡 魏巍 陈明 陈晓鑫 张旭东 魏

文奇 刘博慧 魏锦袆

4.进步很大的学生有:

张申卯 杨欣 杨果果 成博华 王建华 杨帆 刘盼盼 魏锦乐 魏子怡 王岩 杨夏莉魏雷

当然,班上也有部分学生听课容易分心,课堂学习效率较低,学习习惯有待改进。个别

作业写不完整;有的常忘记做:还有的写字太潦草,没有恒心、耐心。也有些学生基础不好,

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课后需要多下苦功。几个调皮的男生课间爱追逐打闹,安全问题需要引

起注意。

语文成绩方面:本次检测参考人数43人,人均分73.7分,及格人数40人,及格率93%,

优秀人数15人,优秀率34.8%。

二、习惯养成教育

一个学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样也是教育孩子。而往往我们

当中有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上了学,吃穿问题由家长解决,而教育问题全部由教师去管。

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你想,同样一个教师在同样一个班级上课,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

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一些呢?这其中关键在于家庭教育。我们当中可能有的家长,在今天

来之前还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分在几班,教室在哪里,更不用说老师叫什么名字了。那么如

何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在品行,性格,学习方面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影响呢?我想:

1、 营养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 校服红领巾的穿戴

3、 不要过分娇惯孩子

我觉得过于娇惯孩子,怕孩子吃苦,这是家长的共性。况且你有没有想过,像这样的孩

子,眼前确实是不吃苦,不受累,不缺钱花了,可是孩子缺少与困难抗争的经验和能力,将

来遇到困难怎么办?并且学生手里的零用钱多了,往往会用于买零食,玩具等。所以对孩子

的零用钱家长要有所控制。

4、 上学到校、放学问题。

对于孩子的到校时间,我们规定早上在7:25前到学校读书。下午2:00以后到校。

5学生家庭作业

三、安全教育

1交通安全 施工,放学路队

2住宿安全 8人妈妈陪伴住校,用电安全 用煤安全 放学成、乘坐三轮车

四、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您把孩子交到了我们老师的手中,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教给他知识与方法,教给他

做人的道理。但因为班级人数多,所以工作中难免不能面面俱到。单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

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除了老师的辛勤培育之外,家长的努力和付出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家

长也应该积极的配合起来,做好以下工作,做到家校合一:目前,由于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

越来越高,因而易产生3种不正常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

一、补偿心理。很多家长由于小时侯没有好的读书环境,感到十分遗憾,因此往往会

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其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有些家长自己孩提时代生活条件不好,现在便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高标准”的生活待

遇,从而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二、放纵心理。一些家长在“娇惯要趁早,树大自然直”的思想支配下,往往对孩子的

品行、爱好、兴趣及社会交往不闻不问,而一味放纵,溺爱。溺爱往往出现在孩子的爷爷奶

奶,一遇到什么问题“老黄伞”一撑,长此以往,使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三、从严心理。有些家长把严格要求理解为不断地批评和训斥,甚至逼迫孩子把日常的

休息和娱乐时间用来学习。这样,孩子整天生活在恐慌和紧张之中,学习兴趣和记忆力普遍

下降。

家长只有克服以上三大心理误区,针对孩子的特点对症下药,施以教育,才能让孩子健

康地成长。那么如何使家长们克服心理的误区呢?我给以下几点建议:

1、家长在家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安心、充分学习。

2、多与孩子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要善于发现孩子学习上

的进步,给以及时、充分地肯定,并提出新的要求。

3、由于孩子还是贪玩的年龄,希望家长经常询问一下孩子一天的学习情况,督促孩子

独立、认真、快速地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并让孩子养成检查作业、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

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他事情的好习惯。

4、多和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

5、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学

生的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是应该适当的批评,但是孩子很

努力,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我们该做的是

跟他一起努力,想想怎样才能把他的成绩搞上去,多关心他的学习情况。不光学习,其他方

面也是这个道理。

6、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看到孩子的“另一半”

我在和一位学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时。他不断诉说孩子的种种缺点:学习不认真,

没有耐心,太粗心,做题很马虎,成绩总是上不去,不肯听父母的话??总之,在他的眼里,

孩子一无是处。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我们不能总看到“一半是空

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全盘否定孩子。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应该让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

的感觉。事实上,我们要对有缺点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

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你一定会发现“那只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

9、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

首先是热情支持。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

好的学习环境。看电视时,尽量控制音量,不干扰孩子学习;孩子学习用的文具、书籍要给

他们随时添置。同时在生活上注意孩子的衣食住行,使孩子时时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

其次是认真督促。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心要的督促不能忽略。当遇到孩子放学

后把书包一扔就去玩,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收录机、看小说、看电视时,父母就应劝导孩子,

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学习上来。

第三是仔细检查。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虽不一定能看得懂孩子的作业,但也要仔细检查孩

子的作业本,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作业马虎潦草,乱涂乱画,甚

至不完成作业,父母就要及时追问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孩子认真

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第四是积极配合。有些父母认为自己不懂,由学校去教好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正确

的态度应是主动、经常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老师的意见,把孩子在家

中的学习情况告诉老师,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学习好功课。

10、不要在其他人面前损伤孩子自尊

有些父母在孩子的同伴面前,毫不留情的数落孩子,揭孩子的短,让孩子感到无地自容,也

容易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小伙伴们嘲笑的对象。社会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标签效应",意思是

说,对人的看法就象一个标签一样,使得此人以后做出与标签相符合的行为。父母当众说,孩子

调皮不听话,就是给孩子贴一个标签,以后即使孩子有了改变,别人对孩子的看法还是很难改

变。

当然半个学期来,在班级工作中,我肯定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家长理解、见谅,

敬请各位家长提出宝贵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我有什么意见、建议、要求,希望家长们多

和我交流。总之为了我们的孩子,让我们携起手来,相信有你们的关心和支持,再加上同学

们的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有更大的进步。衷心地谢谢大家!

并借此机会祝愿各位家长合家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篇四:爱的语言(父母必读)

爱的语言

你可曾对着游乐场的哈哈镜看自己扭曲歪斜的模样?你怎样想?很不自在吧?还有,你觉得可笑,因为明知道那是颠倒错误的形象。但假如你只见过自己那副模样,你也许会相信镜子反映出来的确乎是自己,并不怀疑镜子不可靠,或责怪镜子歪曲了你的形象。

孩子同样不会怀疑从父母谈话中所看到的自己的形象。即使父母批评他不好,他通常也深信父母说得对,很容易认为自己确是愚蠢、懒惰、笨拙、自私或不负责任。对孩子说“你真难看”或“你什么都做得不对”,并不会使他觉得自己漂亮、能干、优雅。他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不把他贬低的意见。

13岁的斯蒂芬用羹匙几乎把一锅巧克力布丁都舀进自己的大碗里。母亲正要责备他:“你真自私,只顾自己吃,家里不止你一个人呀!”幸而她明白,光指出孩子的缺点帮不了他,不会令他关心别人。于是她说:“斯蒂芬,这个布丁要分给4个人吃的。”“噢,对不起,”他回答说,“我舀些回去吧。”

我们不知道自己每天说话用的字眼影响有多大,只管恣意对孩子嚷叫。我们发命令、提意见、横加干涉,想到什么便说什么,时常说得不清楚,也说得不对,没有察觉有些字眼可能会伤害孩子的心灵。我们听不见自己的嗓子和语气,不讲究说话的技巧和礼貌。

孩子受到伤害,不是由于没人爱他,而是无法和他们沟通心意。我们缺少一种能够转达爱心,使孩子觉得有人需要他、尊重他、欣赏他的语言。

我们知道应该用什么字眼,那是我们父母跟客人或陌生人谈话用的字眼,既不伤害感情,也不挑剔别人的行为。我们跟最亲爱的人交谈,当然应该用产生爱而非产生恨的话;减少争议,而非打破愿望的话;令人生气勃勃,而非挫人锐气的话。

一天下午,8岁的葛瑞格放学回家,垂头丧气。“我恨老师,”他尖声叫,“她向我大声呼喝。我以后再也不回校上课了!”许多家长会这样说:“这是你上课不留心听课的结果,希望你受到了教训!”

幸而葛瑞格的妈妈明白,孩子生气时,需要人谅解而不是批评。她说:“这搞得你多难

为情!在朋友面前受申斥,真丢脸!难怪你这样生气。谁都不喜欢受人这样对待!”她既不怪老师,也不怪儿子,反而详细说出儿子给老师责备时的感受。人人都似乎注意孩子的行为,关心他的成就。可是孩子依赖父母关怀他心里的感受。

孩子对于心里的感受不能自已,告诉大人需要勇气。我们不要令他畏缩,不敢说出痛苦的经历。

四岁的黛碧告诉妈妈:“我讨厌奶奶。”妈妈大吃一惊,急忙回答:“不,你不会的,你喜欢奶奶。我们家不作兴憎恶。她送礼物给你,带你到处玩。你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黛碧还是坚持:“我讨厌她!”

现在妈妈真恼了,决定用更严厉的“教育法”:打黛碧的屁股。但孩子很聪明,不想再受罚,就改变语气说:“妈,其实我爱奶奶。”于是妈妈抱着她,吻她,称赞她是好孩子。

黛碧得到了什么教训呢?说真话有危险,屁股会挨打;说谎会讨人喜欢。妈妈喜欢说谎的小孩子,只能说些她喜欢的话。如果要鼓励黛碧说真话,她妈妈应该这样说:“我明白你的感受。你不一定要爱奶奶,可是我希望你尊敬她。”

我是心理治疗专家,知道用不同方式跟病人说话有不同的效果。言语是我的工具。几

前我就发现,说话不讲技巧的父母伤害了孩子,再由我们这些受过训练的心理治疗专家去挽救,实在毫无道理。这是我无意中发现自己怎样跟子女说话时觉悟出来的。原来我就像母亲跟我讲话一样:责备、使人羞愧难堪、愤怒狂喊。我决意在今后对待子女犹如对待病人一般,不能让我幼年时期在父母家中受过的委曲重演。

我们总以为只有心理失常的父母才会伤害子女。不幸的是,仁慈而好心的人也会说出令人气馁的话,甚至称赞孩子时都时常引起反感。正面批评孩子的个性或成绩,即使是嘉许,孩子听了总有点怀疑。还不如说,你多么快慰,表示尊重他。

一位父亲在女儿的吉他上留下字条:“你每次弹吉他都令我心旷神怡。”第二天早上,女儿对他说:“爸爸,谢谢你说我弹得好。”父亲说出他的感受时,让女儿知道他是在欣赏,这是最好的赞美。

每逢我试图鼓励做父母的学习说些关怀的话时,他们总是大声嚷道:“我的子女都十几岁了!木已成舟,无可挽救!”

想挽救人,会不会太迟?对青少年来说,肯定不会。事实上他们特别幸运,因为他们有第二个机会。青少年看来似乎杂乱无章,拿不定主意,其实正在改造自己,以适应环境。我们做父母的可以影响他们所选择的方向,用爱的语言和他们交谈,效果自然不同。

篇五:家长的角色心理

家长的角色心理分析

王素华1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桂林 541001)

[摘要]家长,是孩子赋予父母的称谓,也是社会赋予为人父母者的称谓。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心理状况关系到孩子的发展取向,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了解家长的角色心理是做一个合格父母的前提,家长正确的角色定位,不断地实现角色成长、完善性格、提升能力,是父母实现对孩子有效教育的保证。

[关键词]家长 角色心理 心理角色 角色成长

家长,是孩子赋予父母的称谓,也是社会赋予为人父母者的称谓。角色,本指演员在舞台上依照剧本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后被人们引入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领域,以阐述个体在社会中的身份及其行为。角色实际上就是个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家长的角色心理即家长在承担家长角色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了解家长的角色心理是做一个合格父母的前提。

一、家长的心理角色

一般说来,社会往往以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赋予不同角色,不同角色赋予一个人不同的权利和责任,人们对不同角色的期待与要求也不同,其表现的心理和行为也不同。家长的心理角色表现为:家庭中的长者、家庭中的亲人、家庭中的朋友。

(一)家庭中的长者

父母与孩子的伦理关系决定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长者地位。为人父母要照料子女,保证孩子良好的睡眠和营养;要履行其作父母的职责,与子女建立起正常的亲子关系。父母获得知识的先前性和生活经验的丰富性决定了孩子对他们的模仿、童年期甚至是崇拜;另外,孩子经济上不独立,对父母有依赖性,父母是经济的提供者、行为的指导者、利益的保护者。家长的长者角色要求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的修养,在家庭中起到表率作用,使自己的为人处世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这一角色要求家长具备一定的领导作风和心理素质,成为优秀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通过言语、行为动作把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连接起来,让每一个家庭成员在较好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而不是意味着家长有特殊的权力,实行不尊重孩子,甚至压抑孩子自由和谐地发展的专制管理。

(二)家庭中的亲人(偏重血缘)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具有天然性和密切性。父母是孩子的至亲,父母与子女之间天然的亲子感情是任何其它关系不能比拟的。情感是家庭关系的基本元素。正是因为有着浓厚的亲切感和深深的亲情,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父母的言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但因为血缘关系是天然的,得来容易且具有普遍性,很多家长不懂得维护和发展这种关系,容易在孩子教育上感情用事。家长要努力营造一个积极进取、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要注意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把家庭成员组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群体,给孩子以永远的亲情支持和亲人的关爱。

(三)家庭中的朋友(偏重交往)

家长要真正地爱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所想、所思、所需、所求。要真正了解孩子,就必须是孩子的朋友,终生的朋友。作为朋友就要表现为对孩子热情、同情、关1王素华(1964.9— ),女,广西灵川县人,教育学学士,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与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

心、真诚、平等。平等、相互尊重是朋友之间的基本要求。是朋友,就是平等的。家长要放下父母的架子,接近孩子,了解孩子,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尊重孩子,用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沟通。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心理上把父母作为知心朋友,高兴时与你分享快乐,忧伤时找你排忧解难。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尊重、理解父母,当父母有困难时同样孩子也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父母。这样的父母才是幸福的父母。

二、家长的角色成长

家长的角色成长,是指父母在承担家长角色的过程中,在自身成长经历的基础上通过与孩子互动,主动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的社会、成长的孩子,以使自己始终能胜任家长角色的一个过程。所有角色的内涵,都是由特定的时代和具体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所赋与的,随着社会的变化,社会中的各种角色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家长也受社会变化的影响,不同时期、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对家长角色的期望会有所不同。家长不能只满足于多学一些技巧和方法,必须调整自己的思想、言行以符合新的社会期望,符合孩子成长的需要。家长只有树立了成长意识,不断进行角色学习,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角色适应,始终是一名合格的家长。

家长的角色学习是将角色期望内化的过程,是学习角色知识、态度和情感的统一;是在同孩子的互动中、在与社会的联系中、在进行教育孩子的实践中不断体验、不断修正的终身学习;它主要表现在家长教养方式的适应性和家长的心理成熟两方面。

(一)家长教养方式的适应性

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与子女的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的概括。家长的教养言行一旦内化成一定的方式就不会轻易改变。教养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孩子从新生儿、幼儿到成年等的不断地成长,由完全要父母喂养到独立解决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家长的教养方式要随之改变,这是必然的。这时原有的教养方式往往阻碍、干扰其变化,使新的教养方式的形成变得十分困难。比如,家长习惯了对儿童期孩子的保姆式看护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期已经具有独立意识的孩子仍然采用这样的方式,也就难怪孩子要强烈反抗、甚至极度逆反了。

一般来说,教养方式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有关,受父母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教养态度的影响,又受父母的个性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还受孩子的年龄、个性特征的影响。家长要改变教养方式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调节与提升,随着各因素、条件的变化发生变化,以不断适应孩子发展的需要。

(二)家长的心理成熟

心理成熟是指个体在后天社会生活中,通过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逐渐形成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的过程。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在认识、感情、行为、经济上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有切实的行动,能担负公民的职责,承担家庭责任,适度地调控自己的情绪,面对现实生活有积极的态度,对挫折、困难有相当的承受力和抵抗力。个体的心理成熟是在相应的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生理成熟便不可能达成心理成熟。青年男女结婚生子成为父母,实现了生理成熟,但心理成熟与生理成熟不是同步发展的,生理成熟仅为心理成熟提供了前提条件。青年男女实现了生理成熟之后,还需进一步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实现心理成熟,真正具备家长应有的心理年龄特征和社会年龄特征。

1.家长的心理年龄

心理年龄是指个体的不同心理发育期应表现出与该时期身份、角色相符合的心理特征。作为孩子父母的家长要承担养育儿女、照顾老人的职责,应该具备下列心理年龄特征:

第一,稳定的情绪状态和健康的情感

家长的情绪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影响到教育儿女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家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善于用理智来驾驭情感,就给家庭创造了祥和欢乐的心理氛围。孩子在温暖、快乐的家庭环境中培养个人喜好、人格特质,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第二,坚强的意志

一个好家长应表现为生活态度积极进取,能坚持进行困难而长期的工作,能忍受生活中的逆境和挫折,能恰当应付生活中的种种意外遭遇,这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使孩子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没有辛勤的付出,就没有成功后的喜悦。

第三,不断完善的性格

家长对生活、学习、工作,对自己、他人积极稳定的态度和积极稳定的个性化行为习惯,自信、坚韧、果断、有成就动机的性格特征,有利于家庭幸福、家长和孩子健康发展。父母的自信心、坚韧不拨的精神、成就感等可以为孩子提供榜样,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2.家长的社会年龄

社会年龄,是指一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被他人在心理上所认为处在的年龄状态及相应的社会特征。家长的社会特征是:已经结婚生子,有了家庭,掌握了这个群体的生活方式,获得了生活的能力,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知道和完成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义务,懂得如何养育孩子,知道做父母的辛苦,懂得人生的意义和自己的使命,承受较大的生活及社会压力。另一方面,责任和压力的增大也对家长个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促进作用。青年男女成为孩子的父母,承担家长的职责后,在生活的磨练下成熟水平也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三、家长应具备的理想人格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家长的人格是家长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由于亲子关系的缘故,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家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家庭生活、教育过程中,家长的良好人格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可以说,家长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成长方向。因此,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家长应当加强人格修养,以优秀的品质,健康的心理,模范的行为,在孩子的心中树起榜样。

(一)家长的性格

性格是个体人格特征的核心,家长的性格直接决定其教养方式、家庭气氛、亲子关系,并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特征的形成。家长的良好性格特征表现为:

1.诚信、有爱心、认真负责、心胸开阔、体谅、亲切

只有这样的家长,才能对不断出错的孩子多一些包容、多一点耐心,才能充分营造家庭的幸福、体现家庭的温暖。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为孩子良好的性格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

2.有较强的自制力、恒心、行动有计划

改善家庭的生活状况需要不断的努力;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事情。这些都要求家长要有长期的计划和短期的安排,同时,还要艰辛的行动付出。

3.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处于积极乐观的心境状态

家长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全面地看待他人、社会、生活,冷静地处理各种棘手问题。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过失,鼓励处在困难中的孩子,安慰受到伤害的孩子,为孩子创造民主自由的成长环境。

4.独立思考,看问题较全面、准确

家长要在客观评价自身素质、家庭条件和孩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树立这样的信心:即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孩子的努力,孩子会不断进步,一定会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在努力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做法。

(二)家长的人缘

良好的人缘是心理成熟的重要表现。家长的人缘体现在其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具体交往中,其人缘状态反映出其心理成熟水平。因为好人缘的建立和维持

是在自我意识、自我行为、自我需求的调节和控制的基础之上的,是家长良好人格的体现。同时,由于人缘具有直接性和情感性的特征,人缘的好坏会让人产生或心情舒畅或孤立抑郁的感受,这些情绪会直接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的状况。家长的好人缘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生活质量,又可以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声誉,还有利于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智慧的激活,全面健康的成长。

家长要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缘,必须做到:

1.要有主动交流沟通的意识

良好的人缘是在具体的、直接的交流沟通中获得并通过交流沟通体现出来的。家长要主动去认识孩子的老师并让老师也认识你自己,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与孩子、孩子的同学及其父母等交流沟通。

2.调节自我需要、自我意识和自我行为

家长要理智地思考个人需要会不会妨碍他人同类需要的满足,会不会与家庭、社会对自己的要求相冲突。既不要自视过高,也不要无端自卑,平等待人,人际交往中要“将心比心”,真诚理解。

3.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

交往技巧是家长建立和维持良好人缘的条件,比如倾听的技巧、赞美他人的技巧、与人共享的技巧等。家长要善于在交流沟通中学习和展现这些技巧。

(三)家长的能力

家长是孩子赋予我们的社会角色,正是因为有了孩子,才使我们成为了家长。可以说,抚养、教育孩子的能力是家长的“专业能力”。因此,家长除了应具备一般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了解孩子的能力

了解孩子是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教养的前提。家长要善于在与孩子的日常接触中,透过细枝末节捕捉孩子的真实想法,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判断孩子的内心活动,清楚孩子的个性和特征,推断什么时候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什么时候需要父母给予一定自由的时间、空间,预测孩子在某个事件上的发展结果和将来发展的前景。

2.沟通协调的能力

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与孩子的老师等要交往沟通,家长应该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不仅要协调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还要与家庭其他成员相互支持、合作,与孩子的老师建立平等互助、互相信任的关系,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孩子的教育合力,让孩子有效接受家长、老师的教育和指导。家长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家庭生活和美幸福,亲子关系融洽,家校密切配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的保证。

3.评价与处理孩子问题的能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件,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评价与处理这些事件和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与处理这些事件和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现出来,并通过评价与处理这些事件和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来影响孩子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科学、恰当的评价是教育影响孩子的有效手段,可对孩子各方面进行各种具体的指导,孩子则通过家长的评价逐渐适应社会的各种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主要是在教孩子如何做人上,而家长在评价和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事件和问题的过程是家长为人准则、处事标准、价值判断的展示过程,会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影响。

4.反思能力

反思能力指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通过自我检查、自我否定、自我肯定、自我调适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家长摆脱角色和情境局限,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过程。是家长对孩子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因为人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的,孩

子的年龄、知识程度、心理水平等在不断发展变化;家长的年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心理特征等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家长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调整自己的教养态度、教养方法、与孩子的关系等,从而来适应这些变化,始终保持家长对孩子的积极影响。

总之,要成为合格的家长就必须不断学习,而了解家长的角色心理,正确的角色认知、角色定位、角色扮演的方式和技巧,不断地实现角色成长,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是父母真正爱孩子、实现对孩子有效教育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 [2]刘达临.家庭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5]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6]吴方桐.社会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彭文涛.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J].阴山学刊,2008(1)69-74.

[8]关颖.合格家长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J].教育导刊,2007(7月号上旬刊)58-60.

Analysis of the Parents’ Role Psychology

wangsuhu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Gui Lin Nomal College

[Abstract] “Parent”, a title which are given by both children and society. The parents’ psychological state is related to children's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it also has a direct impact on children 's growth and life-long happiness. To understand the Parents’ psycholog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qualified parents. Realizing their correct role orientation, continuing their role growth, improving their character, enhancing their capability, are the assurance for the effective family education.

[Key words] parents, role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role, role growth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