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微信朋友圈招人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14:06 体裁作文
微信朋友圈招人烦体裁作文

篇一:2015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

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

一. 原则

1、为维护微信朋友圈健康生态秩序,更好地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及良好的用户体验,微信安全中心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腾讯服务协议》、《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制定《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下简称“本规范”)。

2、微信用户在微信朋友圈的活动不得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微信安全中心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用户协议规则,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并配合有权机关维护微信用户及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

3、若你对本规范的理解和执行有任何疑惑或争议,可告知我们,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则予以解释或处理。

二. 相关条款

使 用微信朋友圈的服务,微信用户必须阅读并遵守《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腾讯服务协议》,以及腾讯为此制定的专项规则等。本规范是在上述协议及规则 基础上进行解释和说明,相关内容和举例旨在帮助微信用户更加清晰地理解和遵守相关协议和规则,而不是修改或变更上述协议及规则中的任何条款。

三. 使用规范

四. 微信朋友圈健康生态秩序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微信用户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以下使用规范的内容有助于运营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微信朋友圈的运营规则,期望我们一起创建并维护运营者、用户、平台等各方共赢有利的生态体系。

1. 微信朋友圈内容规范

微信朋友圈内的发布内容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腾讯协议规则的规定。发布内容如涉及违反相关规定,一经发现将根据违规程度对微信用户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1 侵权或侵犯隐私类内容

1.1.1 主体侵权

1)擅自使用他人已经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或商标,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及商标专用权。

2)擅自使用他人名称、头像,侵害他人名誉权、肖像权等合法权利。

1.1.2 内容侵权

1)未经授权发布他人原创文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未经授权发布他人身份证号码、照片等个人隐私资料,侵犯他人肖像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3)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或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

4)未经授权发布企业商业秘密,侵犯企业合法权益。

首次出现此类侵权行为将对违规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多次出现或情节严重的将对违规微信帐号予以一定期限内封号处理。

1.2 色情及色情擦边类内容

1.2.1 散布淫秽、色情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招嫖、寻找一夜情、性伴侣等内容。

1.2.2 发送以色情为目的的情色文字、情色视频、情色漫画等内容,但不限于上述形式。

1.2.3 长期发送色情擦边、性暗示类信息内容,以此来达到吸引用户的目的。

1.3 暴力内容

1.3.1 散播人或动物被杀、致残以及枪击、刺伤、拷打等受伤情形的真实画面。

1.3.2. 出现描绘暴力或虐待儿童等内容。

1.3.3 出现吸食毒品、自虐自残等令人不安的暴力画面内容。

1.3.4无资质销售仿真枪、弓箭、管制刀具、气枪等含有杀伤力枪支武器。

1.3.5 出现以鼓励非法或鲁莽使用方式等为目的而描述真实武器的内容。

1.4 赌博类内容

发送组织聚众赌博、出售赌博器具、传授赌博(千术)技巧、方式、方法等内容。

1.5 危害平台安全内容

1.5.1 发送钓鱼网站等信息,诱使用户上当受骗蒙受损失。

1.5.2 发送、文件、计算机代码或程序,可能对微信消息发送服务的正常运行造成损害或中断。

1.6 涉黑类内容

发送替人复仇、收账等具有黑社会性质的信息;雇佣、引诱他人从事恐怖、暴力等活动;拉帮结派,招募成员,对社会秩序构成潜在危害的内容。

1.7 非法物品类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买卖发票;出售假烟、假币、赃物、走私物品;违法办证刻章、代办身份证、信用卡、办理手机复制卡等信息;交易人体器官等内容。

1.8 广告类内容

1.8.1欺诈虚假广告类

以骗取钱财为目的的欺诈广告(例如网赚、中奖类信息);虚假夸大减肥、增高、丰胸、美白效果但明显无效的保健品、药品、食品类广告;推广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广告。

1.8.2非法物品及违法广告类内容

违法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买卖发票、出售假烟、假币、赃物、走私物品;违法办证刻章、代办身份证、信用卡、办理手机复制卡等信息;交易人体器官等内容。

非法物品包括但不限于:象牙、虎骨等非法野生动物制品、贩卖毒品、窃听器、军火、人体器官、迷药、国家机密,信用卡套现,办证,非法刻章,性虐等。

1.8.3广告推荐商品本身和微信帐号所公示身份(包含注册及公示的主体资料及运营业务范围)无关,如:帐号名称为心情语录,实际售卖减肥产品等。

1.9不实信息类内容

本规则所称的不实信息,指由微信用户等主体编造、转发、传播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1.9.1 涉及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等政治类不实信息。

1.9.2 煽动国家、地区、民族、宗教间仇恨、歧视、误解,损害善良风俗的不实信息。

1.9.3 扰乱社会秩序、引起或可能引起公众恐慌的不实信息。

例:急急急请告诉你的熟人近期不要吃海鲜了。 请火速转发

1.9.4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不实信息。

1.9.5与生活常识、公众话题相关的不实信息。

1.10诱导分享、诱导关注类内容

1.10.1强制用户分享:分享后才能继续下一步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分享后方可预定,分享后方可知道答案等。

1.10.2利诱用户分享:分享后对用户有奖励。包括但不限于:邀请好友拆礼盒,集赞,分享可增加一次抽奖机会等。

1.10.3胁迫、煽动用户分享:用夸张言语来胁迫、引诱用户分享。包括但不限于 :“不转不是中国人”“请好心人转发一下”“转发后一生平安”“转疯了”“必转”等。

例:

1.11 其他涉及违法违规或违反相关规则的内容。

2. 微信朋友圈行为规范

以下行为严重违规并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给其他用户、微信朋友圈及腾讯带来损害,一经发现将根据违规程度对该微信帐号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1 使用外挂行为

未经腾讯书面许可使用插件、外挂或其他第三方工具、服务接入微信朋友圈和相关系统。例如:利用任何第三方工具或其他方式规避群发限制策略,包括但不限于用公众平台的单发功能来实现群发功能,意图规避公众平台对于群发次数的限制等。下面是第三方工具登录页面之一:

2.2 刷粉行为

2.2.1 未经腾讯书面许可利用其他微信个人帐号、微信公众帐号和任何功能或第三方运营平台在微信朋友圈进行推广或互相推广的,包括但不限于:僵尸粉刷粉、微信公众 帐号互相推广、微信个人帐号通过微信普通消息、附近的人打招呼、漂流瓶、摇一摇等任何形式推广微信帐号,以及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互推等。

2.2.2 本规范定义的推广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链接,头像,二维码,纯文字等各种形式完成的推广行为。

2.2.3 制作、发布与以上行为相关的方法、工具,或对此类方法、工具进行运营或传播,无论这些行为是否出于商业目的,使用者帐号都将被处理。

3. 数据使用规范

3.1 获取或使用用户数据

不得以如下方式在微信朋友圈获取或使用其他用户数据:

3.1.1 未经用户明确同意,并向用户如实披露数据用途、使用范围等相关信息的情形下复制、存储、使用或传输用户数据。

3.1.2 要求用户共享个人信息(手机号、出生日期等)才可使用其功能,或收集用户密码或者用户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身份证号,生日,住址等)。

篇二:微信朋友圈营销需要注意哪些

微信朋友圈营销需要注意哪些

朋友圈营销顾名思义是人与人信赖基础上的营销,首先要把自己销售出去,让大家对你加深认识、了解在建立于人的信任基础上,才会放心的了解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所以在确定好产品方向后,就要围绕着朋友圈去树立你的个人品牌,和大家建立一个好的印象。

如果你还停留在朋友圈刷广告的困扰中,请认真思考一下,你的广告到底有多大的效用?你的潜在客户是否愿意接受你的广告?你的潜在客户是否早就拉黑了你?

毫无疑问,你还停留在传统思维当中,只是把传统的线下产品放在网上去叫卖而已!看到这里,必须告诉你几点:

1、网上卖东西需要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叫做互联网思维。

2、不是把产品挂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卖产品,你就可以称作互联网人。

3、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是顺应人性!

微信朋友圈营销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你可以添加我们的微信服务号:tonghuals,认真关注朋友圈的分享你会收获更多。

做微商的一些注意事项:

1、切勿刷频:这里所讲的刷频是只发一种形式的微信,如发布产品的微信,只有衣服图片、尺码和颜色介绍。在十分钟内连发多条微信,建议一小时内不要超过两条微信,并且要不同形式的微信内。

2、只发广告:在微信上除了宣传你的产品外,没有其他的微信内容,这是一个很大的忌讳,尤其是个人微信。应该生活和工作相结合,个人的和产品的都要两兼顾。

3、没有互动:从来不和微信上的好友互动,不评论人家的微信,也从不和任何朋友沟通,完全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也是一个大忌。

4、内容空洞:一天要发布很多款产品微信,就没有时间去用心的编辑每天信息,就成了一个简单的发布,再发布的一个重复工作。如衣服的就是图片、尺码、颜色的介绍,其他就没了,很死板,就可以用心的去编辑每天微信,每天不同的花样,不同的形式,朋友们都觉得有意思,有趣,不会鼓噪无味,甚至认为关注你的微信很有意思,很有价值,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篇三:朋友圈,快看不下去了

朋友圈,快看不下去了

最近一个段子是这样写的,同志们,现在走过来的是微信方阵,看他们左手手机,右手充电器;身后背着一锅心灵鸡汤,胸前挂着佛经和养生秘方,自吟着励志经典和情感小句;他们倾身侧脸嘟嘴瞪眼,45度俯拍着健步走过主席台。首长问:“同志们好,同志们刷新朋友圈了吗? ”微信方阵响亮地回答:“首长好,天安门wifi密码是多少?” “朋友圈”很熟悉,仅仅4年时间,微信从少数人手中的“时髦玩意儿”,变成了6亿用户热衷的大众平台。

如今,已经有不少人感觉到,“朋友圈”成了一种“阅读包袱”,越来越看不下去。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益派咨询对2356名受访者的最新调查显示,67.7%的受访者经常使用微信“朋友圈”,26.9%的受访者偶尔使用。

“朋友圈”里的内容,也从气氛轻松的晒照、吐槽,到令人生厌的广告、营销,从生活百态,到养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而且多个人还发的都一样,微信朋友圈就被这样多次、重复的刷屏。朋友圈的演变还远远没有结束,最近半年来,身材不好脸蛋还行的妹纸开始卖泰国蜗牛美肤品卖水母化妆品,身材和脸蛋都可以的开始自己当衣架子卖衣服和首饰,男人们也开始各种活动、各种产品各种培训班的分享……整个朋友圈开始营销了,而且是过度营销了。调查显示,有近八成(78.2%)的受访者在微信“朋友圈”里遇到过令人厌烦的信息。具体而言,发布“诅咒”帖最不受人待见,67.1%的受访者对此表示讨厌。其次是“营销代购”,63.3%的受访者不喜欢。

发“谣言”帖的人(56.6%)、无病呻吟者(46.4%)和频繁刷屏者(44.2%)也挺招人烦。

其他招人讨厌的还有:“点名”帖(33.0%)、“必看”帖(31.4%)、“集赞”帖(29.8%)、“测试”帖(24.6%)。

“屏蔽”也许是净化“朋友圈”的最好方式。本次调查中,53.7%的受访者会屏蔽发布这类信息的人,21.1%的受访者会直接拉黑,13.9%的受访者会建议朋友微信分组。

在受访者看来,发微信“朋友圈”的频率应该控制在多少?调查中,30.4%的受访者认为应在“一天一次”,24.6%的受访者可以接受“一天两三次”,18.1%的人建议“两三天一次”。21.2%的受访者认为无需控制,想发就发。

要想成为“朋友圈”里最受欢迎的人,你可以多发发这些内容——73.4%的受访者希望在“朋友圈”里看到大家的生活近况、趣事,62.8%的受访者喜欢有趣的文章。其他还有:值得学习的内容(59.0%)、观赏性强的图片(58.8%)、心路感悟(54.0%)、兴趣爱好(53.7%)。

篇四: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及其策略的影响因素

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及其策略的影响因素 作者:伍翎瑄

来源:《科技传播》2015年第12期

摘 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微信凭借其独特而强大的功能成为最热门的社交网络工具。本文试图探讨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上自我呈现的策略及自我监控的特点。主要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大学生自我监控的性别差异、使用程度、信息真实性以及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策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自我监控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1-0104-0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微信,凭借其独特而强大的功能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移动网络社交工具。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媒介,微信因其较少的流量消耗、较高的兼容性和较为新颖的信息传播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追捧,它在更深层次上把握住了用户的社交需求。

技术的突破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互联网成了人们展现自我的新舞台。微信作为一个网络社交平台,自诞生起就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并且推出许多功能,朋友圈就是最主要的基本功能之一,用户可以直接进行社交互动。朋友圈成了用户日常生活和交往的重要“舞台”。用户们在使用朋友圈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同“修饰”程度的自我呈现:是否只表现出自己更好的一面?为了避免他人留下负面的印象,不会在朋友圈中表达所有真实的内心想法和情感,只呈现出自己特定想呈现出来的?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选取深圳大学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社会心理学量表,对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进行调查研究,并试图探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几种策略。

1 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被试均为广东省深圳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采取在深圳大学文科楼教室和北图图书馆随机抽样。被试学生共306名,其中男生148人,女生158人。

2)调查问卷。本研究调查问卷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手机网络使用情况,共3题;第二部分为朋友圈的使用情况,共7题;第三部分为自我呈现调查,分别为由13道题目组成的微信朋友圈相关使用行为量表和由肖崇好编制的24道题目的自我监控量表,两个量表皆为里克特量表,“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分别计为1~5分;最后一部分为基本信息。

研究共发放315份问卷,回收315份问卷;漏答或填写信息不完整的视为无效问卷并进行剔除,剩余有效问卷306份,有效回收率为97%。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录入、处理和分析数据,主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检验和因子分析。

2 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策略

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对微信朋友圈使用的观察,可以总结出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三种策略为:一是积极主动策略,个体在朋友圈中很注意自己呈现出来的形象,十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有意呈现出优秀、积极的一面;二是中庸普通策略,个体在朋友圈中一般处于“潜水”状态,只愿意观看他人所发的内容,自己避免发布带有极端倾向性的内容;三是伪装隐瞒策略,用户在使用朋友圈时有意控制自身的负面态度和行为,避免发表带有负面情绪的内容。

问卷中编制了“我很看重别人对我在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我很注意在朋友圈上的个人形象”、“我发朋友圈或者评论的时候,会仔细考量自己的用词、语气、发送的表情、照片”、“我会乐于在朋友圈上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我在朋友圈上不能无拘无束表达自己”、“我的喜怒哀乐不都表现在朋友圈上”、“我发的朋友圈不都代表了我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在朋友圈上发有些内容,我不太愿意给家人看到,不想让家人知道这样的一个我”、“我不会在朋友圈上完全地展现自己”、“在朋友圈上我只报喜不报忧”、“我避免在朋友圈上表露自己伤心或者生气的一面”、“我会在朋友圈点赞自己实际上不那么喜欢的事物”、“我朋友圈上面发的可能只是为了取悦他人”这13道题目。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对这13道题目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在朋友圈上发有些内容,我不太愿意给家人看到,不想让家人知道这样的一个我”、“在朋友圈上我只报喜不报忧”和“我避免在朋友圈上表露自己伤心或者生气的一面”这三道题目的因子系数不够明晰,删除后重新对剩下的12个项目进行因子分析,如表1所示,结果发现抽取了3个因子。 由表1可以总结得出,在微信朋友圈中,A)人们采取积极表现策略进行自我呈现:人们很注意自己所呈现的形象,主动表现自己优秀美好的一面,同时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B)当人们采取中庸普通策略进行自我呈现的时候:为了避免给他人留下过于极端的刻板印象,人们只倾向于表现部分真实的自我,许多内心的想法并不会直接而明确地表现在微信朋友圈中;C)人们采取伪装隐瞒策略进行自我呈现的时候:为了迎合他人,他们总是表现出“虚伪”,并不太真实的一面。

3 变量选择与假设

1)自变量。人口学性别变量:对于此次被试大学生而言,主要考察的人口学变量为性别。

手机网络使用与微信使用粘度变量:本研究主要使用的粘度变量为:“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长”与“每天看微信朋友圈的时长”。

真实性变量:在微信上是否使用本人的真实名字与真实头像。

自我监控变量:自我监控是为了测量自我呈现的个体差异。问卷中使用的初始量表采用了肖崇好编制的24道自我监控量表,其中有三个维度:高自我监控、他人导向与自我导向。

2)因变量。自我呈现策略: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三种策略:积极表现策略:个体在朋友圈中很注意自己呈现出来的形象,十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有意呈现出优秀、积极的一面;中庸普通策略:个体在朋友圈中不完全表达真实的自我,有意控制自己发布的内容与相关表达;伪装隐瞒策略:用户在使用朋友圈时有意控制自身的负面态度和行为,为刻意讨好他人或促进人际和谐而表达“违心”的自我。

3)研究假设。本文主要探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策略的影响因素,以往对印象管理研究中使用最多的人格特征是自我监控。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选择与运用策略与性别无关

h2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与微信使用粘度与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策略的选择与使用无关 h3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选择与运用策略与真实性信息无关

h4大学生在微信中信息真实性与性别无关

h5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选择与运用策略与自我监控无关

4 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策略的性别差异分析。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在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中选择与使用积极表现和中庸普通策略并无显著性差异。但男生则比女生更倾向于选择与使用伪装隐瞒策略。

2)使用粘度与策略的相关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与微信使用这两个使用粘度变量与自我呈现策略无显著关系,对策略的选择与使用没有显著影响。

3)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策略的真实性差异分析。由表4和表5结果可以看出,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中选择与使用策略与用户是否使用真实姓名与头像并无显著关系。

4)大学生在微信中真实性信息与性别差异分析。通过表6结果,发现微信上是否使用真实姓名与是否使用真实头像并不相关。而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使用真实姓名作为微信用户名,但是否使用真实头像并不存在性别差异。如表7所示。

5)自我呈现策略与自我监控的相关分析。由表8结果可以看出,高自我监控的较倾向于选择与使用积极表现策略,特别注意考量自己在微信朋友圈中的措辞与表述,其次是中庸普通策略;他人导向的则更多选择与使用伪装隐瞒策略,其次是积极表现策略;自我导向的不仅不选择与使用三种自我呈现策略,反而与中庸普通策略相背而驰。

6)分析。本研究的调查样本为深圳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他们是使用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的核心用户群体。其中,性别的分布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分布基本一致(男生占48.4%。女生占51.6%)。深圳大学全日制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3-6小时的占了一半(52%),其中每天看微信朋友圈1-2小时的同学占了将近一半(46.4%)。大多数大学生已经将微信朋友圈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习惯使得朋友圈真正成为他们与他人交往的一个平台或手段。 大学生群体在他人导向和自我导向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比较低(分别为2.53和2.71),在高自我监控维度上的得分相对较高(3.81),表明大学生在大学这个关键阶段已经开始尝试摸索社会交往的方式方法,虽然还没有较高的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但是他们在不断权衡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以期达到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兼顾的良好循环。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研究基本与Fiske对现实交往中自我呈现策略相一致,可分为积极表现策略、中庸普通策略和伪装隐瞒策略(KMO=.699)。同以往研究不同的是,男生女生在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中选择与使用积极表现和中庸普通策略并无显著性差异,但男生则比女生更倾向于选择与使用伪装隐瞒策略,说明女生比男生的表露程度要高,而男生为了更好地维护相应社会关系,可能会违背自己本身的真实意愿而去“点赞”或发表认同性评论。而且从是否使用真实姓名作为微信用户名可以看出男生女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得分更高(1.78),她们更偏向于使用真实姓名作为微信用户名。而且,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微信朋友圈中男性偏向于女性化,更爱在社交网络上表现自我,表现出与日常生活中不一样的自己:微信朋友圈中的形象是经过精心设计打造的。而且在某些时候为了特地迎合他人,会采取隐瞒真实心思,“虚伪”地表达出他人更能接受或是更欣喜的意见。从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性别差异可看出现代社会男女的互补性不再像过去那样强,差异也越来越小,审美标准模糊化,即男性“中性化”。在过去“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社会分工对男女有明确的规定。在现代社会,社会分工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日渐缩小,变得越来越模糊。过去许多只有女性才从事的工作,许多男性也参与其中,小到家政保姆、缝纫裁剪,大到护理接生、空中服务。特别是经过中国应试教育后上大学的男生,也许稍逊色于从小就更适应该教育体制的女生。所以在上大学后,在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中并不如传统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差异明显。

综合来看,日常生活中自我监控的性格方面与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策略的选择与使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自我监控的更倾向于选择与使用积极表现策略(.351),他们越明白为了人际和谐与自我和谐,越会积极表现出友好、正面的形象。高自我监控者其次会选择与使用中庸普通策略(.120),为了权衡人际交往和谐,他们会选择不完全将真实的自我表现在微信朋友圈中,而是有选择性的表达自我。他人导向者更倾向于伪装隐瞒策略(.394),他们十分关注人际和谐,避免呈现任何不利社会交往关系或负面形象的态度与行为。所以除了伪装隐瞒策略外,他们其次还会选择积极表现策略(.125),避免呈现负面形象的同时,积极展现自身优秀的一面。自我导向者越发不会选择中庸普通策略(-.127),因为他们越关注自我和谐,就越能够在微信朋友圈中无拘无束地表达自我,而不是刻意有所选择。

5 结(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微信朋友圈招人烦)论与展望

1)结论与讨论。本文主要通过对自我呈现概念及相关理论的梳理,探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策略,并从自我监控的角度探讨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策略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刻,宿舍、班级、社团等不同的生活群给他们提供了不同的“社交圈子”,而微信的横空出世与火爆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处崭新自我呈现的舞台。结合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发现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仍处于需要完善的阶段,他们在社会人际交往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学习如何权衡人际和谐与自我和谐。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策略,认为个体他们在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策略接近在现实中自我呈现的策略,他们在微信朋友圈中,(1)采取积极表现策略进行自我呈现:人们很注意自己所呈现的形象,主动表现自己优秀美好的一面,同时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2)当采取中庸普通策略进行自我呈现的时候:为了避免给他人留下过于极端的刻板印象,人们只倾向于表现部分真实的自我,许多内心的想法并不会直接而明确地表现在微信朋友圈中;(3)采取伪装隐瞒策略进行自我呈现的时候:为了迎合他人,他们总是表现出“虚伪”,并不太真实的一面。

微信朋友圈中,有的人喜欢毫不掩饰的呈现自我的本来样子,不加修饰的展示自己的衣食住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有的人不爱显山露水,喜欢遮蔽自我的本来面目,以沉默的方式呈现一种非真实的自我。其实,显现与隐藏都是一种自由自主的选择。一个人偏好显现还是隐藏,与该人方方面面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监控。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中选择与使用积极表现和中庸普通策略并无显著性别差异,但男生则比女生更倾向于选择与使用伪装隐瞒策略。而从是否使用真实姓名作为微信用户名可以看出男生女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更偏向于使用真实姓名作为微信用户名。日常生活中自我监控的性格方面与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策略的选择与使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自我监控的更倾向于选择与使用积极表现策略,其次选择与使用中庸普通策略。他人导向者更倾向于伪装隐瞒策略,其次选择积极表现策略。自我导向者则避免选择与使用中庸普通策略。

2)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本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被试者样本量太小,不足以代表整所深圳大学全日制学生群体,而且因为在发放调查问卷时未能特别强调,所以导致被试者个人信息年级和专业填写不完整,不能进行完整的人口学变量统计。在研究设计阶段,缺少对被试者深入访谈环节,除了发放一定数量的问卷外,应增加个案访谈和对个案的朋友圈进行内容分析,能更深入、直接地了解该调查对象的朋友圈自我呈现

内容。

未来的研究可扩大样本人群,调查不同年龄段的微信用户或不同职业群体的微信用户,进行相互比较,得到外部效度更广的研究结论。例如,可将年龄相仿的女大学生与农民女工进行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群体比较,看看两个群体在同一社交网络平台的自我呈现是否存在某些差异或相似性。

篇五:微信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

微信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 新媒体时代,微信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初给父母换了智能机后,下载的第一个软件就是微信。当年轻人在“朋友圈”里热火朝天的互动时,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也玩起了微信。面对父母的“好友申请”,你会毫不犹豫的接受吗?相互好友会让彼此越走越近,还是渐行渐远?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加父母好友

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潇洒”的生活,晒照片都感觉束手束脚。

? 随便发一条消息、一张合照,会被三姑六婆像犯人一样审问。

? 难过的事情不能说,真心不想让父母担心。 ?

加了之后呢?

案例一:网友小南抱怨,自从父母会玩微信后,自己基本上处于他们的监视之下,上周和同学聚餐,在朋友圈晒照片,没过两分钟妈妈就来电质问“怎么这么晚还不回宿舍”。她只得解释原因,并答应“马上就回”。

案例二:小刘看了一部电影,挺有感触,便发了一条“爱情还需两人共同经营”的动态。没想到被父母以为早恋,打电话狠狠的教育了一番。

案例三:大学生小王的父母突然从老家来到学校,见面第一句话:“孩子,良辰是谁,他怎么欺负你了?”小王一头雾水,母亲说自己昨天在朋友圈看见有人给儿子留言“良辰有一百种让你过不下去的办法”。让小王哭笑不得,后来终于给父母解释清楚了,也偷偷的屏蔽了父母朋友圈,称太闹心了。

曾经在孩子心中像“百科全书”一样的父母渐渐变老,头发白了,走路慢了,年轻人的世界好像对他们关上了门,在他们呵护下长大的儿女也渐行渐远??

2015年的春节。看春晚的时候,我的视线一直是盯着手机的,时不时的号召大家集体抢红包,妈妈在一旁温暖的笑笑:“你们在干嘛呢?”“抢红包啊,妈,你也快来。”“你们自己玩吧,我不会。”当时我们都忽略了母亲的失落,沉浸在摇红包的喜悦里。表妹突然说:“表哥还说加班呢,原来是约会去了啊。”妈妈问你怎么知道。我把手机拿给她:“你看,他自己发的朋友圈,我们都看见了”母亲静静的坐在那里,感觉很落寞。

我才想起,我为母亲换了智能机,下载了微信,可我从来没有教过她使用,也没有关心她会不会使用。突然悔意涌上心头,一年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屈指可数,

几天通一次电话,有的时候心情不好还不愿接电话,总觉得他们啰嗦又重复。那一刻,我轻轻的抱了抱母亲:“妈妈,我教你玩微信吧!”

两代人相隔远了,交流也越来越少了,本来就无法时刻陪伴在父母身边,作为子女,让他们出现在我的手机里,也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把父母当朋友,分享外面的喜怒哀乐,即便有时候会让父母担心,但是有何不可呢?给父母这样的权利,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一些不顺利,让他们给我们安慰,给我们建议,这样父母才会觉得自己是被子女需要的。

你看见了全世界,

他们却看不到你的世界, 真的有必要吗?

你认为该不该加父母微信?(单选) ?

?

? 该加,真的可以多与父母互动; 加,但是还是屏蔽朋友圈消息吧; 不该加,真心不能好好的玩耍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