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学母校的回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22:18 字数作文
中学母校的回忆字数作文

篇一:点滴关于校园的记忆—致我们的母校清中

母校情结对抗城市化?清远第一中学搬迁引热议

前言:

清中面临分流,把四十个班缩减成二十个班,也就意味着要分流一半的老师出去,再重组个清远北江中学(田家炳高中老师和清中一半的老师合并,说是搞个特色学校)和凤城中学(原来的清城中学),清远市第一中学以后就改名为清远中学。 校本部变成北江中学还是清远市第二中学,新校区那边才是清中 。

【视频】http://url.cn/GxtZo2

说好的百年校庆回去看看,再也没有机会了,留下的只有遗憾。。。

2013年02月22日09:55南方报业网-南方日报蔡佳倩

原文地址: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2/22/c_124375355_2.htm http://edu.qq.com/a/20130222/000190.htm

参与网络投票的绝大部分网民都反对清远中学整体搬迁。王良珏

新春伊始,一则发起“反对清远第一中学搬迁至大学城”的帖子让本地论坛炸开了锅。随后,本地某论坛还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你对清中整体搬迁是反对还是赞成”的投票,在清远民智民需网上,也有网友表达了“强烈发对清远市第一中学整体搬迁”的理由。

截至记者发稿前,共279名网友参加了微博投票,234人表示反对搬迁。在反对的网友中,部分是来自清远第一中学(下称“清中”)的老校友和老教师,网友“风之龙”便是其中之一,而使这些老校友老教师站出来反对的立场基于母校情结。赞成的校友则认为,搬迁能使学校整体获得更好的发展。 83.9%的反对率

搬迁强行割离母校情结

清远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504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清远市重点中学,清远市首间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校园占地面积81974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66432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视野开阔,绿林成荫,碧草如茵,鸟语花香,安静整洁。现有教学班80个,学生4417人,教职工328人。学校教学楼、科学楼气势恢宏。此外,还建有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地理园、生物园、天文圆顶以及各种体育场所,2001年4月千兆校园网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网覆盖整个教学区及校园内的教职工宿舍。目前,全校共有4个电脑室,所有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

瑞峰书院,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由宪副督学潘上虞倡建,址设松树岗(今清远中学),后废。清康熙年间知县张哲修复,孙绳祖重修。乾隆二年(1737年)知县陈哲迁建于学宫之左,二十一年知县王珍复迁于松树岗,之后又几经兴废。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科举兴学堂,书院改称学堂。

学校创办于1928年2月,隶属于中华民国清远县政府,初名为清远县立初级中学,1943年7月获准增设高中,同月更名为清远县立中学,1947年3月为纪念邑人陈可钰将军(清远石潭人,字景瑗,曾任孙中山总统大本营警卫团团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副军长),更名为清远县立景瑗中学。建国后,政府接收学校,复更名为清远县立中学,并先后易名为清远县第一中学、清城中学、清远县清远中学,1988年清远撤县设地级市,学校更名为清远市清远中学,1990年12月更名为清远市第一中学。

清中的历史和就读的经历构成了老校友的母校情结。如今得知母校将搬迁一个新址,让老校友们很难接受。网友“风之龙”表示自己在清中读过六年书,

中学时光都在清中读过,作为老校友之一,这座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学府,现在根据清远市有关部门出台的调整方案,将整体搬迁到清远大学城,原址将改为田家炳中学高中部,他在奥一网论坛上质问:“我不知道出台这个方案的相关部门,有没有顾及到众多清中人的感受,如果我有那么的一天想回去母校看看,结果看到的却是一座完全陌生的学府,没有任何一丝的记忆。作为一个清远人,如果我们向外人介绍清远的历史文化的时候,介绍那间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学府,却已经面目全非,名字也改为一个没有任何历史和人文价值的名字的时候,他们的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呢?”

面对清中学校面积小、周边环境嘈杂的客观条件,“风之龙”坦承,搬迁的确是因为老校区,已经无法满足某些人为制定的标准,无法满足把清远市第一中学提升到某个档次的雄心。“但清远市第一中学,真的需要建成一个拥有90个班级的示范性高中吗?如果真的需要这样做,为什么不响应清远市民的要求,借高中部整体搬迁到清远大学城之际,重新恢办初中,以弥补因为清城区中学搬迁到小市新城区所留下的优质初中教学资源的空白?”

网友“于头仔”在清远民智民需网上表示反对清中搬迁,“试想一下,无数清中人以后要追忆学生时代,只有到田家炳中学了,这是什么逻辑?!到了学校的百年校庆,一众校友必须到新校区参加庆典,一个完全没有自己足迹、没有丝毫感觉的地方。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地方的做法,但凡具有浓厚学术气氛的地方,特别是在北方,百年老校的原址是绝对不能随意搬迁的,因为这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化,一个地方的根基,随意搬迁的后果比强行拆迁更为严重。” 16.1%的支持率

搬迁能使学校整体获得更好的发展

有人反对,也有人表示支持。支持清中搬迁的网友均认为,清中现址难以让该校壮大,搬迁也是适应时势。

网友“ficush”表示自己也是清中出来的毕业生,他支持清中搬迁。如果只是出于怀旧情结,“ficush”觉得清中的旧建筑都被拆得所剩无几,“我高三奋斗了整整一年的教室,在我高考(微博)后的暑假就立刻被拆掉了”。因此他认为“不能自私地只为自己偶然回去一次母校寻找回忆的寄托,新一代的师弟师妹们会需要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而清中的历史上,从瑞峰书院到清远中学到清远一中,名字不断变化的背后依旧是文化底蕴的传承。“ficush”反问:难道改为田家炳中学高中部,岁月的回忆就消逝了吗?文化底蕴的传承就戛然而止了吗?“怀念不是阻拦发展的理由,我倒衷心祝愿田中高中部能将那块土地上的人文底蕴延续下去。”

反对搬迁的网友在清中有母校的情感寄托,而赞成的网友则认为清中需要更大的地方来发展。网友“zhongyixun”也是清中毕业生,支持清中搬迁。“zhongyixun”表示,从这几年清中不断拆掉旧的建筑来改善办学条件就可以看出,清中的硬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清远高中优质教育的发展需要。

在规划中,清中搬进清远大学城新校区后会缩减为60个教学班的规模,“zhongyixun”认为可以说是改正了清中目前规模过大的问题。“zhongyixun”认为要纠正人们的想法是认为是学校扩招导致了学生质量下降。他认为即使没有这几年的规模扩张,学生质量下降也是会发生的。导致学生质量下降是因为环境变了。“如果现在还是以前那个没网络、没电脑、没酒吧,外面没有那么多诱惑的时代,我相信补课和晚修这个东西是没有存在的意义的。现在的晚修和补课,并不是因为补课了,晚修了,成绩有多大的提高,而是你觉得不这样做,学生怎样抵挡外面的诱惑?”有网友认为,是环境变了,而不是规模一扩大学生质量就下降。是现代社会的环境让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搬迁有助于改善清远的内外环境。

校方说法

网友母校情结可以理解

迁建可升级学校教学硬件

面对网友唇枪舌剑的激辩,甚至发起的微博投票,清中校长刘耀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也是清远老校友,可以理解反对的网友寄托在母校上的怀旧情结,但是同时他也表示,清中搬迁至大学城一事已经确定,从学校的地理环境、硬件软件设施等,新址比现址更能提供发展空间。

刘耀坚表示,市政府关于清中要搬迁至大学城的决定一出,初期也是遭到了学校大部分师生的反对,可经过充分论证,目前清中的校园面积、交通、软硬件设施等远远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迁建是势在必行。目前该决定也已经获得原先反对的师生们的理解和支持。

老校友的母校情结,刘耀坚对此回应“学校的传承,主要是靠人类的传承”。搬迁至新址,清中校训不变,清中传递给师生的人文精神也不会因为搬迁就此中断。(记者 蔡佳倩)

新校将设60班级

2013-07-11 00:00:00 来源: 清远日报

http://news.southcn.com/d/2013-07/11/content_73246647.htm

建设中的新校区

严格按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建设的新校区(效果图)

清远日报讯 经过9个多月的期待,百年老校清远市第一中学新校园即将揭开面纱露出崭新容貌。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位于清城区东城街学贤路异地新建的清远市第一中学,预计于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秉承“优化升级”和做精做强教育的理念,学校办学规模缩减为60个班,3240个学位。其中,今年招20个班,1100人。

根据市中心区域布局调整方案,去年9月底,清远市第一中学新校项目举行了建设奠基仪式。日前,记者来到正施工的新校园,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施工已进入尾声阶段,预计7月底可交工,9月1日有望开学投入使用。据悉,清远市第一中学新校项目用地面积1333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7978平方米,是清远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首批重点项目。记者了解到,市一中新校严格按照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建设,硬件设施齐备。在教学设备上,配置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高清监控系统,万兆校园局域网覆盖各楼层。在后勤保障方面,建有满足3000多名师生使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覆盖全校的冷热直饮水系统,以及能满足3000

多个学生同时就餐的2个饭堂。

校长解答百年老校底蕴传承问题

新校建“瑞峰亭”,以雕塑延续旧校底蕴

这次学校异地新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有老校友担心重建后百年老校的文化尽失。“我们重建学校时有意识延续百年老校的文化。”刘耀坚告诉记者,学校在新建和设计方案时就考虑到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已邀请山东大学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既要体现现代教育的发展,又要保留原有的文化底蕴。“我们将在新校园里建设‘瑞峰亭’,并配以文字介绍,让几百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在新校区里有所显现。”此外,新校区还将通过雕塑等形式,把新校和旧校联系起来,延续百年文化。

《印象“清中”》||摄影: @郭旭飚(新浪)

篇二:母校记忆

母校记忆

桥东头往油库方向不到300米的地方是河潭壁立腾空的悬崖,崖壁上有一个不大的地坪,地坪里侧建着一幢房子,外面树木择崖而生,葱茏陡峻,宛若空中楼阁。房子对面公路里坎有一口名为古廊之井水,现已开挖建起了加油站,故美其名曰“泉山加油站”。这儿有两条岔道,一上一下,上边是通往邻乡加榜,下边是连接外界直通县城的西部要道。其实,此地还有一条岔道,因为太小,没能通车,故时常被人们所忽略。 岔道便是通往老中学去的阶梯小道。阶梯路斜顺着山势往下缓缓延伸,约两米多宽,百来米长,不陡不平,呈40度角左右。在入口处,立有一扇木质大门。不大的柱子由朱丹色油漆漆着,上面杉木边板盖顶,当作瓦片。横在头梁上的两根长枋上下夹着木板,木板漆着白漆,朱红色的“宰便中学”四个大字镶嵌其中,格外显眼。两边两两柱子夹住竖下来的长板,是一副对联,当时没有留意,而今大门已荡然无存,便不知其内容了。 校门两旁几棵大树郁郁葱葱,阳光下,整个阶梯斑斑驳驳,犹如一条隐士居所的幽径。半中,右侧一个小小的榨油房,每每五六月间,到此榨油的乡民络绎不绝,榨油房整天呜呜作响,成了小镇夏日里曼妙悠长的民谣。再往下,是阶梯的末端,面前一块平地。在紧靠阶梯右侧的平地上,是一栋两层木屋,木屋一楼有个小卖部。每天早晚自习前后,这里热闹非凡。左边和右前方是两栋砖房,均是教师宿舍。 1

沿着平地从右前方砖房的左侧向前走去,立在左边呈反“7”形摆着一栋古老的青砖黑瓦房。房屋一派江南水乡的墨绿,端庄典雅又极富诗意,理应六七十年代的作品。建筑顺着左边那栋砖房的方向呈长形,只有一层楼,第一间是米房,第二间是食堂加工间,再过来是打饭厅和餐厅连在一起的综合厅。而挂“7”的横向虽有两层,但只有一间教室的长度。一楼是备用教室,每当九月份开学时,初一的学生比较多,一般有三个班,而初二初三一般只有两个班,所以多余的一个班就到这里来上课。到了第二个学期,该来的来该回家的回家了之后,人数基本固定,又合并成两个班,这间教室也就随着歇息。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二楼是化学实验室,只有初三的同学才可以享用。通向二楼的楼梯是露天的,因常年被雨水浸泡,青苔野草长满墙头。刚进初一时,望着初三的学哥学姐们神采飞扬地爬上满是青苔的楼梯,心里面别说有多羡慕,巴不得一下子就到初三去,好揭开实验室里的密秘。平日玩耍时,也悄悄爬上楼梯,然后从窗外偷偷望向室内,结果只看见褪了色的隔着玻璃的窗帘布映着自己的头像,于是心里面愈加的好奇。

从反“7”字形的房屋往右稍稍一拐,再向前,平坦空阔的操场豁然开朗。操场这头是三个梯级高高的台阶,两边都是耸入高空的白桦,正对面是一排整齐高大的水杉。操场右半是一个水泥硬化的篮球场,左半靠着河边,是泥巴地,绿草青青。每当课间操,六七个班200多个学生便从篮球场排到后面的泥巴地去。操场的右侧,算是校园的正前方,石块垒起一个小小的正方块,与整个篮球场连在一起显得有些 2

多余,但那可是学校的旗台。空旷的蓝天碧野之下,杉木旗杆顶端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旗台背后,也就是白桦的后面,两栋砖房并排着。靠台阶这头的一栋有二层,是男生宿舍;紧挨着过去的那栋有三层,是教师办公室兼学生宿舍,其中三楼是教师办公室,二楼是女生宿舍,一楼是男生宿舍。当时读中学的女生不多,女生宿舍自然也少,为了女生的安全,学校便安排女生住宿在教师办公室的下面。 就在那排水杉的后面,是学校的教学楼。教学楼只有两层,每层三间教室,共六间,而每两间教室之间又有一间隔音室。隔音室的功能可多着,比如学生会、共青团以及一些教学仪器设备储藏,都由它们来承担。我在这里读了三年书,先后也换了三回教室。刚进初一就分到二班,然后一直延续到初三。初一,教室在一楼中间那间。初二,在二楼楼梯头的第一间,而一班在一楼,并且正对着我所在的教室的下楼,所以,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油然而生。到了初三,便更有意思了。和往年一样,三(二)班教室就在二楼最挡头的那间。这间教室至少有三大优点。首先,这里好放风。楼梯从教学楼的另一头上来,随时都有同学在后门放哨,只要老师没来,教室里面大闹天宫谁也不会知晓,也绝不会影响班级量化,但这一点需要全班同学的精诚团结。那个时候,我们班的同学似乎也非常团结,没有谁通过风报过信,我们在学校老师的印象里面绝对是好的,而且班级量化排名也总在前面。重要的是,每当期末考试,年级前三名总在我们班,没什么疑义可言。其次,这里学习环境清幽。外廊的外面是几株茂盛的水杉,夏天,为我们遮挡骄炎的太阳,树荫下,走廊上, 3

一排可移动的单人木桌从教室里面走出来,排成排,看书的、做作业的、抄流行歌曲的、睡觉的……就连树上的蝉鸣,谁也没有干扰谁。再次,这里风景独好。由于靠着河边,楼下还有一条小路通向外面的田野和河滩。我们可以欣赏河水流淌,也可以静听流水潺潺,还可以望着夕阳西下,无聊时也会点数着如羊群般散落在河岸石头上、芭芒草丛中看书的同学们,偶尔也会论及哪位学妹如何清秀隔壁班的哪位女生怎么成熟,弄得班里个别女生的脸颊红光朴朴…… 这就是当时校园的大致模样,如今回想起来,觉得精致无比,韵味无穷。你想,三面不高的房屋将不大不小的运动场围在其中,空着的一面开向西边的河流,宛若古式三合院的四角一面天空。 教学楼外面是一片宽阔的田野,田野外面是宽阔的河滩,河滩上满是萋萋的芭芒。这片由田野、河流、萋萋芭芒合集而成的土地便是我初中三年的乐土。每当晚饭之后自习之前,手捧一本小书,沿着曲曲折折的田埂小道,向河边走去。春天,油菜花开,蜜蜂忙碌其中,有时看书的目光定定地转向菜花丛中,便可以花上整个傍晚憧憬遥远的未来;夏天,禾苗悠悠,独自或成群走在田垄上,渴盼着中考快快到来;秋天,农民堆起的草垛,是我们最好的地毯,南方的太阳西斜了,故作一副深沉的样子,珍惜着每一寸快要落山的夕阳;冬天,芭芒丛中,随处都是看书的影儿,没了孩童时躲猫猫的稚趣。 短暂的初中三年在七月的某一天,在上交了最后一张试卷后,母校陡然远远地甩在了记忆的后头。许多年来,我往 4

返于家乡和工作所在地之间,很多次从这里经过却从未亲近,多种思绪交织着,表面装作毫不动容,一次次远离…… 终于,还是有机会亲近时隔十五年的母校了。今年十月的某个周末,我有幸参加县作协校园文学创作走进宰便中学的活动。早晨,我们从县城出发,下午两点,在安顿住宿之后,我们便走进宰便中学的校园。现在,学校已经搬到了更为宽阔的河对岸了,崭新的运动场塑胶如茵,座座雄伟建筑拔地而起,新种的树木苍翠葱茏…… 我站在高高的新教学楼的窗台上,极目搜寻着老中学的去处,原来,她已被远远地撂在了河的那一边。那株古榕和那些白桦、水杉依然站立原地,一如一群忠实的仆人默默痴守着。那些房屋在繁茂的枝叶的掩映下没能看清,但愿她们还是原来的面目。除了校园,一排排漂亮的现代楼房如雨后春笋般在那坝田野上节节拔高,那些河滩上芭芒草丛已被固若金汤的层层防洪堤所替代。 我或许再也回不到记忆里头的母校了,干脆就让她在岁月的那头安静地躺着吧!母校定然不会再是原来的样子,也定然不会知道有这么一个算不算得上是学子的孩儿回来。那里大概没了那间教室那道走廊的那道风景,也不会再有昔日的老师和同学的笑语欢声……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母校从一个犹如几经沧桑的老妇人脱胎换骨般地变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新生娃儿。这岂不更好么?没有发展,哪来进步?没有昔日的艰辛历程,哪来今天的焕然一新?没有标新立异的大胆构思,哪有明天的灿烂辉煌?

暂且搁置笨拙的笔调,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5

篇三:校友回忆录——母校二三事

母校二三事 离开母校三十余载,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转眼间,母校即将迎来80年华诞。

XX中学,这个我曾经学习、生活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地方。对于毕业多年后再回到这里的我,还是无不萦绕着一种熟悉的氛围。如今母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大气派的校门,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校园,令人兴奋的光荣榜,一切都说明着母校给我带来亲切感的同时又有全新的感受。我是八十年代初进入XX中学读的书。那个年代,校舍非常的简陋,几百个学生住在一个大的礼堂里面。我们用建筑工地上的篱笆当作床垫,用稻禾铺在上面,然后盖上被子,几十个学生扎堆的睡在一起。而现如今学生公寓里设施齐全-----双层的钢架床、独立的卫生间以及壁橱,每个同学还有一张读书学习的小课桌等等,这么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和当年相比,简直就是“天堂般”的享受待遇。但回想我年少时的那段求学时光,木板的温润、大伙儿挤作一团的温暖,那般景象还清晰印在脑海,令我怀念。

那个年代,我们每个月有30斤的粮票,7块5毛钱的生活费。我们吃的是五分钱一个菜,偶尔食堂供应一毛五分钱的氽汤肉,那就要使出浑身解数,奋力拼搏,挤进卖饭窗口,才好不容易打打牙祭。那时候,大家关系也都比较好,有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大家都会一起分享。我记得,每次晚自修结束后,当我回到几百个人的大礼堂,我总会闻到各种不同的香味,饭香、零食香总参杂着汗味、鞋臭味。一个同班的同学在晚饭后买了10个馒头,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被一分

而光。那时候,麦子煸炒后磨成麦子粉,用开水冲泡,再加一点点糖粒,每次喝到这种麦糊糊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这是人生中一大乐事。我想,也许是那时特别艰苦恶劣的环境,锤炼出我们坚忍不拔的精神,造就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品格,让我受益终生。

当然,不管物质条件多么艰苦,但在XX中学却从不缺乏刻苦读书的同学。年少的我来自附近的乡村,很早就懂得父母的含辛茹苦和求学的不易,在求学的时间里,多少个挑灯夜读的日日夜夜。求学固然艰辛,但最令人怀念的还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始终互相关心、开诚相见、和睦相处、平等相待的浓厚氛围,而在学校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学友谊的弥足珍贵,师生情谊的真挚感人,致使多年后,我依然无法忘记这种感觉。

我的班主任孙老师是一个对教学很负责任的教师,他会坐在教室的讲台边陪我们上晚自修。我们的作业他总是采用面批的方式,他会把我们叫到讲台边耐心的跟我们讲解错的题目。由于他是教语文的,在他身上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他喜欢用幽默的方式和我们讲解课文,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我们很快的就熟悉了文章的主旨内容。 我记得,我曾经写了一篇作文参加比赛,很荣幸的是,校长亲自指导我写作以及修改作文。最后,我写的作文被选入了《习作选》。

我的物理老师,郭老师,他是住在学校的,只要我们在这门课上有疑问了,他都会在第一时间给我们答疑。郭老师和我们亦师亦友,我们周末的时候喜欢和几个同学结伴去他家一起玩耍。

我的化学老师,周老师,我最敬佩的一个老师之一,他授课的方

式与众不同,他上课从来不带讲义,只带个粉笔盒。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还和同学打赌,周老师一定是忘记带来,这堂课肯定乏味无趣,当他张口授课的第一秒,我们就震惊了,他教学艺术精湛,讲课入木三分,同学们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他虽然没有讲义,但是书本的各个方面他都能很好涉及到。课堂充满了生机,我们每个人都抬着头,眨巴着我们的眼睛,看着一个又一个奇妙的化学实验,不知不觉一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虽然我还为此输掉了一根冰棍,但是让我对化学充满了兴趣。 老师不仅在学习中教会了我很多,在生活中也默默的影响着我。那时候,在食堂吃早饭时总会看见一个人在食堂忙里忙外,他就是我们的校领导XX。后来我才知道,X老师为了让学生早点能够吃到热乎乎的早饭,每天早上亲自去帮厨,给同学们发馒头和点心。我记不清还有多少老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甘当人梯。总之,很感谢他们在我中学生涯带给我的点点滴滴。 在中学的时间,是充实的。学校后的小河边是我们的一个乐园,我们会在那里捉捉小鱼、小虾,洗洗衣服、刷刷碗、刷刷鞋,夏天的时候,我们几个男生还喜欢在小河里游游泳。由于学校的管理很严格,我们一个月才能回一趟家。有一次放月假,我和几个朋友为了锻炼自己的毅力,同时也为了节省路费,步行了4-5个小时才到家。虽然回到家后,我们都疲惫不堪,但是我们都很自豪,因为我们坚持下来了!

正是经历过充满关怀和友爱的XX中学生活,才让我懂得只有坚持和谐共处、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在学习和工

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正是经历过简朴的XX中学生活,才让我懂得艰苦朴素应该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应时刻牢记的准则,因为物质的追求只是暂时的,而精神的高尚则是永恒的。

正是经历过至诚至真的XX中学生活,让我深深地领悟到,美好环境是由人的心境造就出来的,只要用心去欣赏周围的一切,那么你就会有生命中最真诚、最朴实、最美好的感觉和回忆。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祝福母校八十华诞庆典,追忆母校对学生的深情厚爱,表达学生对母校的感恩情怀!

衷心地祝愿我的母校——XX中学,蒸蒸日上,永远辉煌!

篇四:六十年前母校(镇江六中)的回忆

【陈年往事补遗】

母 校 的 回 忆

我的母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西区和平路的中段,北面通小码头,南边不远就是繁华的西门老火车站。学校这块地方三面环水且连通长江,光绪时候曾经是大纶缫丝厂所在。日寇入侵时镇江沦陷,工厂被炸成一片废墟。抗战胜利后这块地方成为“四益农场”(由镇江实业人士冷遹、陆小波、严惠宇等人兴办)的一个分部,我清楚地记得1954年发大水前,有一回跟着母亲到农场里买过一次西瓜。这时和平路刚刚造好,为了发展西区基础教育,镇江市在农场原址大兴土木,建成了一幢机翼型平房校舍,命名为镇江市第三初级中学(简称“三初” )。1956年秋天开始接收第一批初一新生,前二年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第三年招收了四个班,共有8个班,达到了完中标准。1959年“三初”更名为第六中学(“一初”、“二初”也同时更名为镇江市第四和第五中学)。

我家就住在学校大操场的正对面,二者相隔一条河,就连体育老师喊口令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那学校里一切的一切都历历在目,一早就能听到学校广播喇叭里的声音,平日里新闻、歌曲、广播操音乐不绝于耳。1958年“大跃进”,学校里上演过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场景。操场上竖起一座小高炉大炼钢铁,不知疲倦的人们挑灯夜战,在炉前奋力攻关;一堆堆煤炭冒着青烟那是在“炼焦”; 镇江市“少年之家”艺术团的大朋友们在人海中表演节目,为大家鼓劲,慰问日夜奋战的师生们。

1960年夏天,我考入六中读书。当时初一年级一共4个班,班主任都是从市区小学骨干教师中提拔上来的。一(1)班班主任是吴俊老师,一(2)班班主任是韩瑞庭老师,一(3)班班主任是俞德昌老师,我们一(4)班主任是徐开莲老师,全班共有50几名学员(同学和任课老师名单附后),教室就在马路边上的一排平房里。由于靠家很近,我每天上学总是捧着几本书,从来没有用过书包。

我上学时的成绩很好,每学期都拿到优秀奖状。从初一开始就一直担任学校少先队的大队长,经常主持大队部的活动,一当就是三年。那时的大队辅导员是顾明娟老师(后来又回到金山河小学任教)和徐发新老师(后来改名徐凯,调市少年宫工作)。

那个年代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我家的兄弟姊妹多经济困难,在学三年一直

享受每学期7.5元的助学金。当时初中的学费每学期是8元钱,冲去助学金,自己只需缴纳0.5元学费。此外,每逢寒暑假,学校都安排我们这些家庭困难的同学留校参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班上享受助学金和学费减免的同学还有不少,大家深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深感幸福的学习生活来之不易。因此感恩党和政府对学子们的关怀,在学习上都很勤奋,一心想学好知识报效祖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那时候班上的学习气氛确实浓厚,同学之间你追我赶,不甘落后。记得初一时徐开莲老师曾经倡导开展“过五关、赶六将”活动(指的是在学习上要过好思想关、生活关、家庭关??,赶超班上公认的六个学习尖子),对于推动全班的学风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学校的课外生活也相当丰富。初一时,徐老师带领我们星期天步行去焦山登高赏景。还鼓励我们参加各种兴趣活动,我学会了吹口琴、笛子和箫。初二时我参加过业余无线电小组的活动,由高年级江昌亮同学讲解“无线电发报原理与技术”,至今未能忘怀。我还参加过卫国卫生救护训练班,由市人医的医生给我们讲授人体构造和急救处理等方面的医务知识,这些教材我至今还保留着。初三时,班主任霍仁山老师经常组织全班同学根据爱好开展美术、歌咏、灯谜、集邮等课余活动,以发挥各自的才能。

我们上初中时正好逢到“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老百姓的生活极度艰难。由于粮食越来越紧张,居民的粮食定量标准不断被削减。初中生入学时的定量标准是32斤,后来一年多时间减到31斤?30斤,直到29斤。但是大家毫无怨言,而是大谈“一人省一斤,全国可以节省多少斤粮食” 的道理。由于棉花连年减产,居民定量布票也从原来的每年一丈多削减至1尺6寸,被赫鲁晓夫嘲笑为“三个人合穿一条裤子”,而我们却以“节衣缩食,为国争气”为荣。大家都在公共食堂里代伙,喝着粯儿粥,吃着黑馒头,嚼着老咸菜,还是觉得很有味道。由于粮食紧张,很多人家吃了上顿愁下顿。在“低标准、瓜菜代”的号召下,有的同学因营养不良而患上了“浮肿病”,学校还专门配给杂粮以调剂营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学校响应党中央“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开展各项支农活动。各班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之下,乐呵呵地送肥抬马桶下乡。那时候的学习条件十分简陋,学生的课本、讲义、练习本全部是用粗劣的

黄色纸张印制的(有的我至今还保留着)。学生们穿的全是粗布衣服,食堂里的餐具也都是粗瓷大碗,总之一切都在倒退??。但是条件虽然艰苦,同学们的思想一点儿都不乱。大家怀着一颗“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爱国之心,经受着艰苦生活的考验,跟全国人民一起共度难关。这主要得益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扎实,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好。那时候无论上面有什么政策,只要是牵涉到群众利益的事,学校总是先组织学生中的团员、骨干分子开会、统一思想,然后再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当时正值国民经济恢复阶段,中苏关系严重恶化,社会主义阵营趋向破裂,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市场物资奇缺,政治谣言四起,黑市买卖猖獗。面对这样的复杂形势,学校政治宣传工作主要是围绕当时的中央工作会议,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雷厉风行地开展“反右倾,鼓干劲”,高举“三面红旗”、反对“浮夸风”、“共产风”,反帝反蒋反侵略,抵制修正主义思潮等方面进行教育疏导。还通过经常各种各样报告会的形式,展开一系列的正面教育。譬如:初一时曾经邀请过当时皮革厂的书记、先进工作者张学礼来我们年级,讲如何发扬工人阶级优良传统,做到又红又专。初二时邀请过一位姓吴的老红军到校作报告,讲延安精神,讲三八作风,讲部队战争生活,讲革命光荣传统。还邀请过中百

中学母校的回忆

公司的徐方涛来校作关于“市场计划经济与物价”的报告。学校还组织师生集体收听“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的编辑部文章《“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大家一次又一次冒着凛冽的寒风,端坐在操场上听广播,秩序井然。那年头,一般大型活动都是集中在大操场举行,或者偶尔借用火柴厂大礼堂开会,组织纪律相当好。

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很有针对性。除了经常性开展校风、校纪、规章制度和党的教育方针等方面的教育外,遇到学生中的违纪行为和不良倾向,都是由汪澜、黄笔农二位校长亲临有关年级讲话。组织观看革命题材影片、写好电影观后感也是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爱国主义和革命人生观教育的形式之一。记得《洪湖赤卫队》、《红鹰》、《聂耳》、《孙悟空三大白骨精》等影片观后,班上都出过墙报、黑板报,开过座谈会。优秀的电影插曲一下子变成了校园流行歌曲,学校因势利导开展大唱革命历史歌曲活动。例如,影片《聂耳》放映结束后,学校开展歌咏比赛,每个班集体登台演出。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个个精神抖擞,引吭高歌,

都在为自己的班级争光。操场上《洪湖水浪打浪》、《毕业歌》、《码头工人歌》、《三八作风歌》等革命歌曲响成一片;还有独唱《小曲好唱口难开》、《珊瑚颂》、《我生在哈瓦那》;教师们演唱全篇《黄河大合唱》。这样的活动在那个时期大大振奋了人的精神,激励了斗志,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

此外,学校每月还开展班与班之间的红旗循环赛,对思想、纪律、学习、劳动、文体、广播操等方面的优胜班级颁发奖旗,因此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很强。团支部经常组织进步青年听团课,开展学习刘胡兰烈士事迹的活动。我几次听过焦千等老师讲过的团课,也参加过接收新团员的支部大会,受到了团的知识方面的教育。学生中要求进步的人很多,不少同学向团组织递交了入团报告。很多人坚持晚上到校自习功课,利用假日参加义务劳动和公益活动,积极为社会作贡献。

学校的文体活动亦很活跃。我就在图书室借阅过《红旗谱》、《红日》、《苦菜花》、《迎春花》、《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城春秋》、《烈火金刚》、《王若飞在狱中》、《暴风骤雨》等书籍,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课余时间的篮球比赛,每年一次的学校运动会,每逢重大节日的文娱汇演,各个班都踊跃参加。记得有一次师生同台演出,老师们装扮成少数民族同胞集体演唱朝鲜族歌曲“哩哩哩”,博得学生们的一致赞许。

初二时,镇江师专有一批实习教师来我们学校实习。我们班分到两名数学男老师(高淳籍、宜兴籍)和一名语文女老师(镇江籍),同学们与实习老师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白天,实习老师给我们上课,业余时间帮我们辅导,还编写了相声、故事等节目让同学们表演。我就表演过一段相声《谈谈错别字》,在故事会上脱稿讲述过一个关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事。那位高淳的潘正柱老师还邀请我们去师专宿舍(校址就在后来的镇江宾馆)游玩,临行送我一张印有厦门中山公园的照片作为纪念,至今我还保存着。在他们实习结束时,学校召开欢送会,师生们依依惜别,共叙友情。我作为学生代表在大会上致欢送词,最后应该讲“相信你们一定会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我却说成了“希望你们无条件地服从分配”,因为用辞不当差一点闹出了笑话。

我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包蕴华、鲁庆鹏、周鸿、吴闻修等语文老师的亲切教诲,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时候老师们要求很严,整篇整篇地背书是常有的事。周鸿老师坚决反对写错别字,这对于我日后的写作中很少出现错别字有很大的帮

助。记得1963年我到武汉读书时,看到街头上有不少错别字感到不舒服,还特地写信告诉过周老师,表示对错别字横行的不满之情。班上还经常组织书法和作文比赛,吴闻修老师书法功底颇深,老先生教我们的颜体、柳体使我至今未忘。周鸿老师既教音乐、拉手风琴,又教我们的语文和书法对我后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时隔多年,但是心中仍然时常惦念这样的好老师。

初三下学期,学校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通过学习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学习雷锋同志的优秀事迹等活动,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开展为人民服务活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作为学生代表去阴雨球场,聆听雷锋生前班长刘景风同志所作的雷锋事迹报告,在学生干部中引起了轰动与反响。在本班同学范祖舜的带领下,我几个文艺骨干赶排了一出锡剧《雷锋之歌》,反映雷锋同志生前在雨中揹送大娘回家的事迹,我在剧中扮演了雷锋战友王大力的角色。此剧得到了团市委的重视,还到人民大礼堂(后来的中级人民法院新楼原址)参加了全市中学生汇报演出。

当时高中的升学率非常之低,初三时,学校开始对毕业生进行“服从祖国挑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教育。安排去金山乡参观人民公社“河网化”的成果。请新民洲共青团农场青年突击队代表吴琪等一行5人到校现身说法,介绍他们艰苦创业、献身农场的感人事迹。会后还安排学生代表与他们座谈讨论,勉励毕业班同学以实际行动支援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当时的趋势是教育下马,“僧多粥少”,除掉少数人有可能继续升学外,所有毕业生的去向是到淮安白马湖农场落户。学校组织听取“赴白马湖考察组”的考察情况汇报后,大部分毕业生都打报告要求去白马湖务农。(9月3日,镇江市一大批应届初中毕业生离镇奔赴苏北白马湖农场。)

升学考试发榜了,我和三(2)班的邵荣喜同学录取武汉河运学校。据说全校四个班还有10名同学考取普高就读,其余同学全部落榜,这是毕业班历史上结局最惨的一届。1963年8月18日我们告别了母校,告别了故乡,踏上了去武汉的征程。这么多年来,虽然我不常去母校,但是有人问起我的经历时,我依然自豪地告诉他:我是镇江六中毕业的。

[ 此件当年交与施哲先老师,献给三十年校庆,1987 . 2. 26.修改 ,2015.2.20.又有修改]

篇五:衡水中学优秀毕业生谈母校 迟到的回忆

衡水中学优秀毕业生谈母校 迟到的回忆

迟到的回忆

许哲 衡水中学2011年毕业生

离开衡中快两年了,在北大的这段时间,我依然时常回忆起衡中令人难忘的点点滴滴。其实,从衡中毕业后一直想写些东西,来让自己铭记这不平凡的三年,但时间久了我才发现,衡中留给我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沉淀而变得更加深刻。

记得王文霞老师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人什么都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也许这句话,到现在我才慢慢真正理解。

高中三年,无论对于谁,都必定是充满挑战和艰辛的。从高一到高三,我也逐渐锻炼自己的心志。从刚开始远离父母的孤独、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到后来成绩渐有起色,再到高三时压力之下的极不稳定,最后临近高考时的积极调整,取得不错的成绩,过程真的很漫长。这一路上,因为有了老师、家人、朋友的陪伴,才让我如此坚强地面对一切。 士气高昂,展翅飞翔

从高一开始,我们每个班跑操时,都要喊出班级口号,一直到高考。开始我并不理解,可是时间久了,我们真的会因为这个口号释放出心中的压抑,给自己更多的信心。“士气高昂,展翅飞翔”,这个口号伴我们走过春夏秋冬的每一个早晨。通过口号,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班级整体的精神状态,口号也似乎成了班级与班级之间较量的一部分。高三后期,每天早上和下午上课前,大家都会集体宣誓,走在楼道里,你就会听到整个教学楼里一阵阵呼啸而过的呐喊声。那真的是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会让你每天都有一个好的开始。楼道的墙上挂着红色的横幅,“审慎 规范 准确 速度”、“明天我要比今天做得更好”等等,还有每一位同学的签名与理想。如今,想起当时的那些场景不免有些惭愧,大学之后,我似乎少了一点那种强大和单纯的动力。

口号、誓言以及心中默念的目标,伴随我们走过备考的每一天,在那种每天都是士气高昂的氛围中,我们渐渐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我们渐渐忘记了曾经的低迷,我们渐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我们渐渐学会了自我鼓励与相互鼓励。

老师永远在身边

仔细想想,高中三年,教过我的老师大概有三十多位,所有的老师绝对都是好老师。在我的印象中,听师兄师姐们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紧跟老师”,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能够避免自己走弯路,能够提高自己的效率。遇到问题请教老师,老师们一定会尽力帮助学生。每一位老师都是那么地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我一共有四位班主任老师,每当我遇到困难找老师倾诉,他们都会耐心地帮我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在老师面前,我有过因成绩好而展露出发自内心的欢笑,也有过失败后难以控制的泪水。在老师面前,我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所面对的困境,因为我知道,老师们会给出对我最有益的指导。

在备课、组题、批改作业、教研之余,老师们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他们甚至把自己的孩子都放在了学生之后。而当我们有困难需要帮助和鼓励时,他们会一直陪伴我们,支持我们。相信,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

朋友一生一起走

与我们一起并肩奋斗的,还有我们的同学。多年之后,当高中同学相聚的时候,我想,大家一定会因为曾经拥有一段共同为梦想打拼的日子而感到欣喜。同学是你的对手,更是共同奋斗的战友。

一位老师曾说: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对手,那样才会激发你前进的勇气。我把我的一个好朋友定为对手,每一次考试,每一次作业,甚至仅仅是一道题,我都要找出自己和她的差距在哪里。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过对手时,内心的那种成就感是别人无法体会的。与对手间的竞争会让你进步更快,也会让你有更大的动力和热情。

当然,同学之间更多的还是支持与鼓励。每当自己心情不好时,身边总会有朋友安慰我,鼓励我。我们在远足的路上相互搀扶,我们在成人典礼上分享蛋糕,我们在倒计时的书签上写下赠言,我们一起解决难题分享方法,我们也曾一起放飞孔明灯??还记得一位同学为我写的一首藏头诗:“许愿默念空冥间,哲人去兮早日还。快语且待金榜后,乐安天命尽欢颜。”朋友们的支持给了我无尽的感动。

花开不败

高中时的每一次班会,老师都会精心准备,为我们讲一些励志的故事,介绍一些杰出的人。每个星期,我都非常期待这个能让我暂时放松的时刻。记得当时有一篇文章,题目是《花开不败》,看过之后我感触颇深。“高三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的一点一滴,也正如一朵朵姹紫嫣红的小花,开在每个人的心里。也许不是每朵花都美丽得惊天动地,不是每朵花都香艳得惊世骇俗,也并非每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但那些花儿,的确真真实实地在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绽放过一回,也确确实实留下过一些花开的甜香。这些花儿的影子连同高三,带给我们的是今天我们用来看世界的一双成熟的眼睛,这份刻骨铭心会影响着我们今后在人生路上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决定。花儿开过了。我们承认也好,忽略也罢,只要花开,就会不败。”当读到这里,我流下了眼泪。

是啊,每个人的心中都会绽放属于自己的花朵。似水流年,花开花落,我们站在岁月的河边,看流水清清划过。高中的三年,是我们人生一次宝贵的历练,是人生中一次难得的洗礼,它让我们成长、成熟。当这一切都过去之后,我们会永远记得,青春的花散发出一缕缕沁人心脾的幽香??

许哲,衡水中学386班学生,于2011年考取北京大学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