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从一粒米说起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7:20:20 高中作文
从一粒米说起ppt高中作文

篇一:从一粒米说起

从一粒米说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认识生活中节约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节俭的重要意义。

2、对生活中节约与浪费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节约的意识。

3、学习积累生活中节约的方法和窍门。

教学重难点:

认识节俭的重要意义,积累节约的方法和窍门。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到学生食堂或附近餐馆观察就餐时剩饭菜情况。

2、了解学校公共场所用水的情况。

3、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今天这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播放歌曲:锄禾日当午)。这首歌是根据我们小时候学的一首诗而改编的,谁愿意把这首诗完整的背诵一遍?(指生背诵)

听了这首诗,你会想到那些画面?生汇报。(课件出示:农民田间劳作的图片)是呀,农民伯伯种庄稼是很辛苦的,因为有了他们辛勤的劳动,才有了我们饭桌上的美味佳肴。(出示美餐图片)看同学们吃的多香。中国人自古就有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的美德,这节课,就让我们从一粒米说起,共同聊一聊节俭的话题。板书课题:从一粒米说起。

二、讲授新课,说说一粒米。

1、看书讨论。

师:请大家看教科书第26页,阅读课文,说一说教材中的几位学生的观点你同意吗?

课件出示学生观点。

生汇报

2、交流节俭和浪费的意义。

师:这两位同学的观点老师也很赞同,虽然我们生活富裕了,但也要提倡节俭,那么节俭有什么意义,浪费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算一算就知道了。

(1)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的话,结果会怎么样呢? 课件出示:

(2)有的同学称出50粒米等于1克,那么这些大米有多重呢?

出示课件

(3)这些车大米我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全国每人浪费一粒米)这26吨大米够我们全班同学吃多久呢?猜猜看。

生猜结果,后出示时间。

3、看数字说感受。

(1)看了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汇报

师总结:看来全国人民浪费的粮食还远远不止这26吨呢。

(2)了解世界各地的粮食现状。

A、中国的温饱现状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目前在全国农村仍有2365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呢。

图片出示中国的饥饿儿童。

B、世界粮食危机。

在世界范围内还存在着粮食危机的问题,看这是在报纸上出现的新闻,读一读它的标题:全球粮食危机。课件出示饥饿儿童图片。

C、海地泥饼。

课件出示海地泥饼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猜)这是中美洲海地人吃的粮食,叫泥饼,这种泥饼干是用黄泥、食盐、蔬菜和起酥油混合而成的,海地人称之为“特雷”。这种饼干你会吃吗?(不会)那他们为什么要吃呢?

生思考并汇报。

师总结:是呀,他们的粮食不够吃,需要用泥饼来充饥,现在你还怎样去看待我们曾经浪费的这一粒米?你怎样看待那微不足道的一粒米呢?

生汇报。

4、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师:道理同学们都懂,可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爱惜粮食你做到了吗?我现在不批评同学们,我想问问你们,是否浪费过一粒米,有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们纷纷举手)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汇报

师总结:可是同学们,别忘了,我们全国有13亿的人口,如果每人都浪费一粒米,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样的浪费,但是我们如果把它节约下来,每个人都勤俭一点,节约一点,那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课件出示:校园浪费粮食现象。

老师在我们的校园里还发现了这些不和谐的音符,看到了这么多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现在请你们拿出卡片,把你心里最想说的写出来,贴到黑板上。

指生读黑板上的卡片。

课件出示水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节约的不仅是粮食,还有许多生活中的资源。请同学们看书第27页,并计算。

课件出示计算结果:

(1)每人每天浪费300毫升的水

三亿少年儿童

300毫升×3亿=900亿毫升

(2)13亿中国人

300毫升×13亿=3900亿毫升

(3)每人每天需要摄入的水分是1800毫升

3900亿毫升÷1800毫升=2.17亿

师总结:这没有拧好的水龙头下,竟流出了这样一组庞大的数据,同学们,当你看到没有关紧的水龙头,还能无动于衷吗?你还忍心将这些水白白流进下水道吗?要知道,我们国家可是一个缺水大国呀,所以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

2、节约社会

篇二:《从一粒米说起》教学设计

《从一粒米说起》教学设计

伊通镇第五小学

刘晓春

教学目标:

1、感受、认识生活中节约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节俭的重要意义。

2、对生活中节约与浪费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节约的意识。

3、学习积累生活中节约的方法和窍门。

教学重难点:

认识节俭的重要意义,积累节约的方法和窍门。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到学生食堂或附近餐馆观察就餐时剩饭菜情况。

2、了解学校公共场所用水的情况。

3、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今天这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播放歌曲:锄禾日当

午)。这首歌是根据我们小时候学的一首诗而改编的,谁愿意把这首诗完整的背诵一遍?(指生背诵)

听了这首诗,你会想到那些画面?生汇报。(课件出示:农民田间劳作的图片)是呀,农民伯伯种庄稼是很辛苦的,因为有了他们辛勤的劳动,才有了我们饭桌上的美味佳肴。(出示美餐图片)看同学们吃的多香。中国人自古就有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的美德,这节课,就让我们从一粒米说起,共同聊一聊节俭的话题。板书课题:从一粒米说起。

二、讲授新课,说说一粒米。

1、看书讨论。

师:请大家看教科书第26页,阅读课文,说一说教材中的几位学生的观点你同意吗?

课件出示学生观点。

生汇报

2、交流节俭和浪费的意义。

师:这两位同学的观点老师也很赞同,虽然我们生活富裕了,但也要提倡节俭,那么节俭有什么意义,浪费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算一算就知道了。

(1)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的话,结果会怎么样呢? 课件出示:

? 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

? 我们班:1粒×19人=19粒

? 全国:1粒×13亿人=13亿粒

(2)有的同学称出50粒米等于1克,那么这些大米有多重呢? 出示课件

? 13亿粒÷50克=2600万克

? 2600万克=26吨

? 26吨÷2.5吨=10.4辆

(3)这些车大米我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全国每人浪费一粒米)这26吨大米够我们全班同学吃多久呢?猜猜看。

生猜结果,后出示时间。

3、看数字说感受。

(1)看了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汇报

师总结:看来全国人民浪费的粮食还远远不止这26吨呢。

(2)了解世界各地的粮食现状。

A、中国的温饱现状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目前在全国农村仍有2365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呢。

图片出示中国的饥饿儿童。

B、世界粮食危机。

在世界范围内还存在着粮食危机的问题,看这是在报纸上出现的新闻,读一读它的标题:全球粮食危机。课件出示饥饿儿童图片。

C、海地泥饼。

课件出示海地泥饼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猜)这是中美洲海地人吃的粮食,叫泥饼,这种泥饼干是用黄泥、食盐、蔬菜和起酥油混合而成的,海地人称之为“特雷”。这种饼干你会吃吗?(不会)那他们为什么要吃呢?

生思考并汇报。

师总结:是呀,他们的粮食不够吃,需要用泥饼来充饥,现在你还怎样去看待我们曾经浪费的这一粒米?你怎样看待那微不足道的一粒米呢?

生汇报。

4、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师:道理同学们都懂,可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爱惜粮食你做到了吗?我现在不批评同学们,我想问问你们,是否浪费过一粒米,有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们纷纷举手)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汇报

师总结:可是同学们,别忘了,我们全国有13亿的人口,如果每人都浪费一粒米,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样的浪费,但是我们如果把它节约下来,每个人都勤俭一点,节约一点,那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5 、校园浪费现象

课件出示:校园浪费粮食现象。

老师在我们的校园里还发现了这些不和谐的音符,看到了这么多

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现在请你们拿出卡片,把你心里最想说的写出来,贴到黑板上。

指生读黑板上的卡片。

三、 说说一滴水。

1、 算一算,思一思。

课件出示水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节约的不仅是粮食,还有许多生活中的资源。请同学们看书第27页,并计算。

课件出示计算结果:

(1)每人每天浪费300毫升的水

三亿少年儿童

300毫升×3亿=900亿毫升

(2)13亿中国人

300毫升×13亿=3900亿毫升

(3)每人每天需要摄入的水分是1800毫升

3900亿毫升÷1800毫升=2.17亿

师总结:这没有拧好的水龙头下,竟流出了这样一组庞大的数据,同学们,当你看到没有关紧的水龙头,还能无动于衷吗?你还忍心将这些水白白流进下水道吗?要知道,我们国家可是一个缺水大国呀,所以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

2、节约社会

其实,节约无处不在,(课件出示水立方图片)例如,北京奥运

篇三:《从一粒米说起》教学设计

《从一粒米说起》教学设计

从一粒米说起ppt

伊通镇第五小学

刘晓春

《从一粒米说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认识生活中节约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节俭的重要意义。

2、对生活中节约与浪费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节约的意识。

3、学习积累生活中节约的方法和窍门。

教学重难点:

认识节俭的重要意义,积累节约的方法和窍门。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到学生食堂或附近餐馆观察就餐时剩饭菜情况。

2、了解学校公共场所用水的情况。

3、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今天这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播放歌曲:锄禾日当午)。这首歌是根据我们小时候学的一首诗而改编的,谁愿意把这首诗完整的背诵一遍?(指生背诵)

听了这首诗,你会想到那些画面?生汇报。(课件出示:农民田

间劳作的图片)是呀,农民伯伯种庄稼是很辛苦的,因为有了他们辛勤的劳动,才有了我们饭桌上的美味佳肴。(出示美餐图片)看同学们吃的多香。中国人自古就有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的美德,这节课,就让我们从一粒米说起,共同聊一聊节俭的话题。板书课题:从一粒米说起。

二、讲授新课,说说一粒米。

1、看书讨论。

师:请大家看教科书第26页,阅读课文,说一说教材中的几位学生的观点你同意吗?

课件出示学生观点。

生汇报

2、交流节俭和浪费的意义。

师:这两位同学的观点老师也很赞同,虽然我们生活富裕了,但也要提倡节俭,那么节俭有什么意义,浪费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算一算就知道了。

(1)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的话,结果会怎么样呢? 课件出示:

? 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

? 我们班:1粒×19人=19粒

? 全国:1粒×13亿人=13亿粒

(2)有的同学称出50粒米等于1克,那么这些大米有多重呢? 出示课件

? 13亿粒÷50克=2600万克

? 2600万克=26吨

? 26吨÷2.5吨=10.4辆

(3)这些车大米我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全国每人浪费一粒米)这26吨大米够我们全班同学吃多久呢?猜猜看。

生猜结果,后出示时间。

3、看数字说感受。

(1)看了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汇报

师总结:看来全国人民浪费的粮食还远远不止这26吨呢。

(2)了解世界各地的粮食现状。

A、中国的温饱现状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目前在全国农村仍有2365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呢。

图片出示中国的饥饿儿童。

B、世界粮食危机。

在世界范围内还存在着粮食危机的问题,看这是在报纸上出现的新闻,读一读它的标题:全球粮食危机。课件出示饥饿儿童图片。

C、海地泥饼。

课件出示海地泥饼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猜)这是中美洲海地人吃的粮食,叫泥饼,这种泥饼干是用黄泥、食盐、蔬菜和起酥油混合

而成的,海地人称之为“特雷”。这种饼干你会吃吗?(不会)那他们为什么要吃呢?

生思考并汇报。

师总结:是呀,他们的粮食不够吃,需要用泥饼来充饥,现在你还怎样去看待我们曾经浪费的这一粒米?你怎样看待那微不足道的一粒米呢?

生汇报。

4、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师:道理同学们都懂,可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爱惜粮食你做到了吗?我现在不批评同学们,我想问问你们,是否浪费过一粒米,有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们纷纷举手)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汇报

师总结:可是同学们,别忘了,我们全国有13亿的人口,如果每人都浪费一粒米,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样的浪费,但是我们如果把它节约下来,每个人都勤俭一点,节约一点,那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5 、校园浪费现象

课件出示:校园浪费粮食现象。

老师在我们的校园里还发现了这些不和谐的音符,看到了这么多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现在请你们拿出卡片,把你心里最想说的写出来,贴到黑板上。

指生读黑板上的卡片。

篇四:从一粒米成功

从一粒米成功

提起台湾首富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而在创业初期,他做的还只是卖米的小本生意。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的顾客。

篇五:从一粒米成功

从一粒米成功

提起台湾首富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而在创业初期,他做的还只是卖米的小本生意。总结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创新,远见卓识,坚持和细致。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创业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此时的王永庆该何去何从呢?放弃还是坚持呢?理所当然他选择的是坚持,不然我们或许现在还不知道王永庆是谁!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16岁的王永庆展现了超强的营销能力,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成功人士一般都具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 王永庆于是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也许许多

人会对于这样的现状觉得非常的满足,毕竟将一家无人问津的米店经营的如此红火也是相当的不容易的。 但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农村。而年轻人都在外面打拼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这可以说是一大突破,平台,一大创新,要成功的人就必须懂得创新,一成不变或一味的模仿是绝对不能长久的立足于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的,所以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而且王永庆送米,并非单单是把米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他还坚持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链接,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的顾客。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友情链接交换,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

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经济开始发展,建筑业势头最好。王永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便抓住时机经营木材生意,结果获利颇丰。这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居然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看到别人赚到钱大家都争相模仿。 这时,经营木材业的商家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王永庆看到这一点,便毅然决定退出木材行业。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是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当时台湾的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是何义,可是何义到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出人意料的是,这时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人王永庆,却主动表示愿意投资塑胶业!消息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认为王永庆是想发财想昏了头,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还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王永庆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他的投资活动。其实,王永庆作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铤而走险。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学者去讨教,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已私下去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个大好条件。王永庆没有被别人的冷嘲热讽吓倒。1954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

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但果然如人们所预料的,立刻就遇到了销售问题。首批产品100吨,在台湾只销出了20吨,明显地供大于求。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一来,连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纷纷要求退出。精明过人的王永庆,竟敢背水一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王永庆有自己的算盘。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与销售情况,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3000吨,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台湾的10倍,所以,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 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计算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打开了。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从那以后,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持续上升,使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看来成功的人不仅要心细更需要的是过人的胆量!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