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何谓逍遥,作文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1:16:01 字数作文
何谓逍遥,作文网字数作文

篇一:材料作文讲评

材料作文讲评“无用与有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

英国人说,我们宁可失去整个印度,也不肯失去莎士比亚。

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莫言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 这些话包含的哲理,耐人寻味。你有什么看法或感受?请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

在我们的学习中,常常听到有用无用之争,无用的不学,有用的就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听到人们对人、事、物有用与无用之争。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呢?

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言论没有用处。”庄子说:“懂得没有用处方才能够跟他谈论有用。大地不能不说是既广且大了,人所用的只是脚能踩踏的一小块罢了。既然如此,那么只留下脚踩踏的一小块其余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对人来说还有用吗?”惠子说:“当然没有用处。”庄子说:“如此说来,没有用处的用处也就很明白了。”

庄子又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请联系生活经历或自己体验认识,选择适当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一、审题

审材料。材料首先提出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有用无用”之争,暗示涉及范围之广(人、事、物),提醒同学们作文时应联系学习与生活的实际。然后,一个疑问句,启发同学们思考争论背后的判断标准,亦即现象的实质。引用庄子的语录,是为了启发同学们思想。 联想与思考:

1、从材料提供的范围,我们首先想到现实中关于“人”的争论,即对人的才与非才的判断。按照道理讲,人各有才,是才必有其用,正如李白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对于社会来讲,应该以多元化眼光来看待人才,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样一种人才观;同时也要营造一个“人尽其才”的环境。但是实际情况是,人们总是用某一种标准来衡量人是否为才,其人才观是狭隘的。这种狭隘的人才观在历史上是特别突出的,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也,科举得中是人才,落第则不是人才,为帝王所用的是人才,流落人间者就不是

人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不愿仕途经济,那就是“无材补天”;写出冠绝中外旷世奇文的蒲松龄,不能拿着《聊斋志异》去评职称。一部封建史,因为人才观的狭隘单一,埋葬了多少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当今社会在人才观上已有大大的改进,但依然显得十分的狭隘。 人是如此,物、事亦然。所幸的是我们渐渐改变我们的观点,对于物,我们说,世上无废物,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对于事,我们说,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没有无用之事,明代万户想坐火药飞天,看起来是个荒唐事,却载入了人类科学史册。

2、材料的思想启示。材料的功能大致有二:一是提供写作话题,写作范围;二是提供看问题的角度,也即写作思路。此次作文材料就给我们提供了思想。庄子和惠施的对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在判断有用时,往往从我们自身出发,比较单一而狭隘,相比之下,环绕有用的却是无边的大地——世界。无用之用往往是个看不见的存在,只有在缺席的情况下,才让人意识到它的作用。如果就此进一步思考,有用之用仿佛使用价值,无用之用则是价值。我们习惯从使用价值角度判断一切,由此往往遮蔽价值,我们的价值观是残缺而不完整的。

我们可以从时空两个角度考察这一问题。此时有用,彼时或许无用;此地有用,彼处可能无用。反之亦然。

我们中国人喜欢从实用(功利)角度判断有用还是无用,这就排斥看不见的精神世界。所谓无用之用,对中国人来说,很大程度上是指精神世界的一切。人文学科中的哲学、神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这些养心的东西,它们丰富我们的生活,涵养我们的人格。它们给我们提供人生意义,提供精神支撑,它们使我们情感有所寄托,灵魂有所皈依,精神有了归宿。我们汉语有一个成语叫做“安身立命”,有用之用可以安身,无用之用可以立命。我们看到在古代人类的脸部表情是宁静的,步伐是舒缓的,眼睛是澄澈的,因为他们心中或有一个上帝,或者有一个天理。而现代人为物质主义所裹挟,焦虑、浮躁、忧郁、茫然,他们被哲学家称为“空心人”。

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开始以为金钱可以实现现代化;后来发现金钱买不来现代化,现代化需要科学技术,需要核心技术;现在我们又发现没有强大的文化底蕴,我们依然实现不了现代化。

二、写作角度

1、全文可就为什么人们不知无用之用展开。

2、全文可围绕“无用之用”展开,谈无用之用的内涵,谈无用之用。

三、写作材料

1、赛珍珠的《中国之美》中提到的农夫对养花和对天空晚霞的淡漠态度。

2、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废墟上老妇人手捧玫瑰花的身影,震撼了战胜国苏联士兵的心。

3、为什么毛泽东说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4、我们也曾看到这样一帧经典的影像画面:二次大战中,斯大林在破国灭都的危急关头,在雪花飞扬的红场阅兵式上发表演讲:“??再也没有那个民族像我们这样值得自傲,敌人想消灭斯拉夫民族,想消灭我们这个有过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柴科夫斯基的民族??” 斯大林就是这样去号召红军,号召人民上前线的。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决不可能说我们是曹雪芹、李白、杜甫的后代,让我们上前线去杀敌吧???

5、“经济可以使人富裕,但是只有艺术才能带来尊严。”(余秋雨语)

6、莫斯科众多街道与建筑物是用伟大作家艺术家的名字命名的。例如有普希金广场,所以艺术家与城市一起嵌入生活,并流芳百世!莫斯科也因此成为世界文化名城。难道不是吗? 萨拉托夫市中心广场以杰出的作家、思想家和文学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的名字命名。白俄罗斯斯科里纳大街原名列宁大街,白独立后改用白著名作家和诗人弗兰齐斯克?斯科里纳名字命名;哈佛大学是以学者、大学创办者和建校费用主要捐献者约翰?哈佛的名字命名的;全钢结构重达1万吨,高320米,建于1889年的大铁塔是以法国建筑师埃菲尔的名字命名的。我们众多文学艺术家,他们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位置。在北京,在上海,在那些繁华地段,我们找不到任何一位大诗人、大作家的塑像,也很难见到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广场、街道或建筑物。

欧美或德国的一座城市中分别会有十几家乃至几十家音乐厅、歌剧院、美术馆; 美国有总高93米的自由女神雕像;

丹麦有美人鱼雕塑。

7、不管哪个民族,文化在就不会亡国灭种,文化在就希望在。

8、文化在其本质上显示了人类最广阔的境界,提供着生活所依据的传统,指点我们用什么

标准来衡量现世,解除“当代”所施加的无意识的束缚;需要从人的“最崇高的潜力”和“不朽的创造力”出发来看待人。

四、优秀作文

有用与无用

在这个快餐式时代,人们总会不自觉地问:“这有什么用呢?”当这句话成为口头禅的时候,一种可怕而怪诞的习惯就养成了:于我有用者,亲之;于我无用者,弃之。而且这样的舍弃被视为理所当然。

有用,简单说来,就是有使用价值,对人有利、有益。重视使用价值,能使事物发挥其最大的功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当所有人都对“有用”趋之若鹜的时候,“无用”就被冷落了,它只能退回世界的一隅,蜷缩着。

显然,无用,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它似乎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用“难逃被淘汰的厄运。君不见,多少古老的小巷被推倒,有用的宽敞马路要取代无用的窄窄的胡同。君不见,多少无用的哲学书被束之高阁,有用的经济类书刊长期热卖。这个时代追求速度,追求立竿见影,要有用之用。无用之用,只能眼看着时代的车轮飞速滚过,却无可奈何。

这是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它急躁、轻浮,它来不及等待无用之用,只好迫不及待地投入“有用”的怀抱,与物质缠绵交织。

但是,有用与无用的标准又是如何划分呢?它在时间、空间上又有怎样的定义呢?于今世无用,那于后世呢?于此地无用,那于彼地呢?我们似乎无从知晓,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深究,因为我们都被

无形的手推着快速往前走。无怪乎,王尔德说:“我不想谋生,只想生活。”谋生有用,生活无用。所以现代人都少了仰望星空、闭目感受生活的惬意心情。

舍弃无用,其实就是舍弃生活本身。当讲求实用、追求经济效益的温州商人把法国一条古老街道的咖啡馆、快餐店都换成“服装一条街”的时候,法国人不满、抗议,要求“还我咖啡馆”。他们需要“无用”,需要生活,午后休闲的咖啡馆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法国人对无用的浪漫有着一份中国人看来难以理解的认真与执着。

有用之用,是生活必需;无用之用,亦不可或缺。有用是一抹粉黛,有浓浓的胭脂香;无用是一杯清茶,有淡淡的人生味。

无用之美

今天,谁也不能说庄子的言论没有用处了。你看他如大鹏般怒飞、逍遥,光是他的展翅,光是他的天空,你就不能不惊呼:无用之用,无用之美!

对无用的探索与执着并非无用,那是追求。目光短浅的人把眼睛紧紧锁在有用之物上。可是何谓有用?孜孜不倦地耕作的中国人在遥远的过去便识天文地理,因为它有用,在他们的经验中有用。一群博学之人在西方“傻傻”研究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别人耻笑他们,说这没有一点用处。但是,他们沿着这条无用之路走下去,发现了逻辑,发现了原本看不见的领域中的奥秘。而那些把其余土地全部挖掉只剩脚下的一块有用的土地的人,大地和海洋都抛弃了他们。

人们往往看中的“有用”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当下的需求,于是他们被关在笼子里,享受能填饱肚子的食粮。远方呢?看不见的东西呢?你说它们没有用吗?朝着看似无用的方向奔跑,你就逸出了那个笼子,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有用,广义的有用,不在今天有用,在遥远处。

亚里士多德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可分为两部分,以功利为目的的,和以美为目的的。”前者被大多数人认为有用,后者则被认为是虚的、飘的、矫情的和无用的。我想说,美即使或许没有使用价值,但它有价值,它有它无用之美。

你可以花上一整天说服一个农民拔掉两排水稻,种上花。他会摇头:“那是没有用的。”可是它美啊。对美的追求是一种超越,一种飞升。它使人的眼睛湿润不干涸,使人的心疲惫而依然向上。从遥远的古代,如果人类仅仅着眼于自己的生存之需,创造有用的功利的东西,你难以想象世界现在会是怎样的齐整但无力,严谨但单调。一个人他建造一个崭新的房子,墙角却留着不忍拔掉的蔷薇花。留着它有用吗?你在那个人永远滋润的明眸中找到答案。那是美,是人类摒弃兽性而高贵的地方。

鹏依然飞。它“无用”地展翅,它追求。它接近它的天空,发现美。无用之美,从这一点向无限延伸。

无用之用

人们往往注重实用,喜欢簇拥在结了果子的树下,却少有人去欣赏那些开花的树。花开过后结的果子往往更让人心怡,无用也就显得更加有用。

这个时代不缺乏实业家,实用是他们心中的第一准则,大多数人也都憧憬着成为一名成功的实业家。于是他们会抓紧一切时间往前飞奔。当有人停在路旁,便会有人不屑与此类无用之举,认为这只会浪费时间,被人甩远。其实,偶尔停下来,倒倒鞋中的沙砾,前行的步伐会更加有力;偶尔停下来,听听虫吟鸟鸣,人生的种种况味也许就会顿悟??挟在物质的洪流中,偶尔停下来,给日益急迫的心灵一片休憩之地,补给之所,往往能更快到达终点。无用的停顿比持续的飞奔更有用。

篇二:优秀作文

优秀作文

有用与无用

高三(5)班 王晓曼

在这个快餐式时代,人们总会不自觉地问:“这有什么用呢?”当这句话成为口头禅的时候,一种可怕而怪诞的习惯就养成了:于我有用者,亲之;于我无用者,弃之。而且这样的舍弃被视为理所当然。

何谓逍遥 作文网

有用,简单说来,就是有使用价值,对人有利、有益。重视使用价值,能使事物发挥其最大的功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当所有人都对“有用”趋之若鹜的时候,“无用”就被冷落了,它只能退回世界的一隅,蜷缩着。

显然,无用,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它似乎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用“难逃被淘汰的厄运。君不见,多少古老的小巷被推倒,有用的宽敞马路要取代无用的窄窄的胡同。君不见,多少无用的哲学书被束之高阁,有用的经济类书刊长期热卖。这个时代追求速度,追求立竿见影,要有用之用。无用之用,只能眼看着时代的车轮飞速滚过,却无可奈何。

这是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它急躁、轻浮,它来不及等待无用之用,只好迫不及待地投入“有用”的怀抱,与物质缠绵交织。

但是,有用与无用的标准又是如何划分呢?它在时间、空间上又有怎样的定义呢?于今世无用,那于后世呢?于此地无用,那于彼地呢?我们似乎无从知晓,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深究,因为我们都被无形的手推着快速往前走。无怪乎,王尔德说:“我不想谋生,只想生活。”谋生有用,生活无用。所以现代人都少了仰望星空、闭目感受生活的惬意心情。

舍弃无用,其实就是舍弃生活本身。当讲求实用、追求经济效益的温州商人把法国一条古老街道的咖啡馆、快餐店都换成“服装一条街”的时候,法国人不满、抗议,要求“还我咖啡馆”。他们需要“无用”,需要生活,午后休闲的咖啡馆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法国人对无用的浪漫有着一份中国人看来难以理解的认真与执着。

有用之用,是生活必需;无用之用,亦不可或缺。有用是一抹粉黛,有浓浓的胭脂香;无用是一杯清茶,有淡淡的人生味。

无用之美

高三(5)班罗心迪

今天,谁也不能说庄子的言论没有用处了。你看他如大鹏般怒飞、逍遥,光是他的展翅,光是他的天空,你就不能不惊呼:无用之用,无用之美!

对无用的探索与执着并非无用,那是追求。目光短浅的人把眼睛紧紧锁在有用之物上。可是何谓有用?孜孜不倦地耕作的中国人在遥远的过去便识天文地理,因为它有用,在他们的经验中有用。一群博学之人在西方“傻傻”研究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别人耻笑他们,说这没有一点用处。但是,他们沿着这条无用之路走下去,发现了逻辑,发现了原本看不见的领域中的奥秘。而那些把其余土地全部挖掉只剩脚下的一块有用的土地的人,大地和海洋都抛弃了他们。

人们往往看中的“有用”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当下的需求,于是他们被关在笼子里,享受能填饱肚子的食粮。远方呢?看不见的东西呢?你说它们没有用吗?朝着看似无用的方向奔跑,你就逸出了那个笼子,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有用,广义的有用,不在今天有用,在遥远处。

亚里士多德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可分为两部分,以功利为目的的,和以美为目的的。”前者被大多数人认为有用,后者则被认为是虚的、飘的、矫情的和无用的。我想说,美即使或许没有使用价值,但它有价值,它有它无用之美。

你可以花上一整天说服一个农民拔掉两排水稻,种上花。他会摇头:“那是没有用的。”可是它美啊。对美的追求是一种超越,一种飞升。它使人的眼睛湿润不干涸,使人的心疲惫而依然向上。从遥远的古代,如果人类仅仅着眼于自己的生存之需,创造有用的功利的东西,你难以想象世界现在会是怎样的齐整但无力,严谨但单调。一个人他建造一个崭新的房子,墙角却留着不忍拔掉的蔷薇花。留着它有用吗?你在那个人永远滋润的明眸中找到答案。那是美,是人类摒弃兽性而高贵的地方。

鹏依然飞。它“无用”地展翅,它追求。它接近它的天空,发现美。无用之美,从这一点向无限延伸。

无用之用

高三6班 唐霖

人们往往注重实用,喜欢簇拥在结了果子的树下,却少有人去欣赏那些开花的树。花开过后结的果子往往更让人心怡,无用也就显得更加有用。

这个时代不缺乏实业家,实用是他们心中的第一准则,大多数人也都憧憬着成为一名成功的实业家。于是他们会抓紧一切时间往前飞奔。当有人停在路旁,便会有人不屑与此类无用之举,认为这只会浪费时间,被人甩远。其实,偶尔停下来,倒倒鞋中的沙砾,前行的步伐会更加有力;偶尔停下来,听听虫吟鸟鸣,人生的种种况味也许就会顿悟??挟在物质的洪流中,偶尔停下来,给日益急迫的心灵一片休憩之地,补给之所,往往能更快到达终点。无用的停顿比持续的飞奔更有用。

无用流于行迹,无用之用栖于内里。表面无用之举,往往始于内心,源于向往。当亚历山大的铁骑踏平整个两河平原,放眼东望只是莽莽无际,寸草不生的中亚,东征不再是政治的需要,只意味着巨大的牺牲。而亚历山大从小充满着对东海的敬畏和向往,东征这众人眼中的无用之举却把一个沾满鲜血的伟大军人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相比之下,嬴政大帝东征的帆影却是那般肖小怯懦。他只为去东海寻找长生不老的虚幻,千古一帝的眼中迫切有用的东西,却把他镂刻得更加愚昧猥琐。

无用有时还是内心的宣泄,品质的喷薄。他们不为艰险,即使因此丧命。东林学士们一封一封上奏阉臣魏忠贤的罪状书,明知这只会落入只手遮天的魏忠贤手中,他们还是敢于于万马齐喑时发出神圣的一吼。在外人眼中这无异于送死,但这无用之举恰是他们内心精忠报国的宣泄。无用之举成了他们神圣的祭坛。即使魏忠贤能打断他们的脊梁,挖出他们的喉骨,却还是阻止不了他们的声音在圣洁的天空盘旋萦绕,经久不息。

无用之用不流于表面而突显内心的向往和品质,无用之用也更加广博,更能使支撑这个社会的灵魂更加澄澈,如春水般安详美好。

无用还是无处用

高三(6)黄龙轩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或许此刻你手中的铝罐,明天会是我家的铝窗。很多人都以为某些事物毫无用处,其实只是不知道于何处发挥它们的作用。

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世间万物,它们的作用便不同。电影《新少林寺》中方丈问净能:“一块金子与一块泥土,谁的作用大?”净能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一块金子。”方丈回应:“给你一颗种子呢?”我们往往过于肯定一样事物的性质,却忽视了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便能清楚事物的作用,产生“蝴蝶效应”的神奇效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一定场合与条件下,无用之物能够有处可用。所以,不要轻易放弃星火之光,我们往往不知道前方是否有丛草,为英雄用武提供一席之地。

因而,对于无处用的事物,我们应该善于发掘它的作用条件。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这是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产生的积累效应。我们若忽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便不能运用好无处用的事物的积累效应。另外,在平时生活中注重观察,我们能发现很多由渺小事物产生的作用。比如,奥斯特因为发现磁针在电流旁有微弱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如果不相信电流产生的这种微弱作用,那次偶然就可能只归因于风或振动了。整体的功能,也是许多细小的部分组成的。一颗独立的螺丝毫无作用,但在航天飞船上便决定了成败。了解细小部分的用处很关键,善于发掘,它便将闪光。

我们需要肯定事物的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将赋予微渺的无用事物以巨大作用。我们可能因为没信心而不相信,从而忽视了事物的价值。事物有他们发挥作用之处,但同时也必须有人相信并作出尝试。万物皆有用处,是客观事实,而人的主观作用,则是客观事实得以发生

的前提。给自己一点信心,相信手中那抔泥土。

无用还是无处用,将决定你对世界的眼光。

万物皆为所用

高三(6)班 陈晓莹

假如拥有“万物皆备于我”的气魄,那么哪里还有有用与无用之分呢?有用抑或无用,取决于视野、心境、魄力。

视野如由经纬线编织成大网的人视万物为有用,而那些井底之蛙只能“枪榆枋而止”,将无用之用埋在井底。目光狭窄的人只看到眼前蝇利,便死死抱住,将一切外物拒之千里。对于他们而言,有用无用的区别在于眼前与距离外,又或是当下与将来。视野辽远如陶潜,若那五斗米当真为有用,那折腰便是为了饱腹,那今后纵使肚子饱了,而腰却怕是再挺不起来了。然而他却又看到了远方的南山与菊,垂柳与酒,若这些是无用,那他又何以易安,何以怡颜呢?站在高山之巅,与明月清风相映,则眼中万物皆为不可少的有用;蜷在自己怀抱里,则只触及嶙峋的瘦骨和辘辘的饥肠,此时只有酒肉为有用,岂不悲哉?

心境是自由的空间,可包举宇内、席卷天地,亦可狭如笼屉。人之于世,凭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来装点自己的心境。庄周把大地收纳,将濮水引进,大气铿然;而后又手摘星辰,衣带蝴蝶,翩翩而雅致。庄周的心境是无世俗喧哗的宇宙,于是万物便属于了他,万物皆为他所用,为有用。而与此同时,有些人却将名利大把大把地拖进自己狭窄的房子里,倚叠如山的金块珠砾若是有用的话,那为何最终这一切将他连带房子坠落,石沉大海,化为乌有?心境有多大,“用”即可有多少。

魄力是将有用铺就成路的沙子,一点一滴直至形成厚实的大地。孔圣人,人们都广知他先进非凡的思想,但人们都往往忽略他周游列国时那滚动的木车轮下的热情,那是孔子的魄力。若是他当初易于被国君们挫败,便一切理论皆化作尘埃,皆为无用。走遍中华大地,孔子正是以魄力留下思想的种子,以魄力成就中华璀璨儒家文化。魄力使用为有用。

视野是“用”的尺度,心境是“用”的容器,魄力是“用”的动力。集三者而为一,则万物皆为所用。“万物皆备于我”,将有用无用通通化为所用,如长江水般推动波涛涌涌,激起千层浪。

无用之用

高三(6)班 陈晴

庄子道: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相较于有用之用的物质性和利益性,无用之用则过于虚弱了。

人们从切身利益出发,以是否带来实际价值为标准来判断事物的有用或无用。笔可以用来写字,自是有用之物,花,似乎只能悦目赏心,算得上是无用之物。中国老农认为养花是有钱人的玩意,是件奢侈事。他们没有看到花的无用之用:花作为一个大的概念范畴,关乎生物圈的稳定性,没有花,生物多样性将严重锐减。花虽不能带来物质上的直接利益,却一点点改变我们的心情,美化我们的生活。

可以说,无用之用在被人们忽视的角度散发着它们特殊的幽香,这些香气,丝丝缕缕,迷散人呼吸的空气中,真正地与人类相帖相依,也因此容易被忽视。

无用之用是透明的,看不见的,它们的价值只有在“假设不存在的情况下”方能体现。正如庄子对子所说的,大地对人类有用的部分只是脚能踩踏的一小块,由此推之,大地是无用之用的,可若只留下脚踩踏的一小块其余全部挖掉,直挖到黄泉,那么人类岂不成了孤岛,我们又该如何诗意地行走,自由地生活。人类生活的金字塔上,基座是无用之用,越往上有用之用愈加显著,人类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中一步一步向上走,也渐渐淡忘了那基座上的无用之用,并对之嗤之以鼻,却没有想过若基座不存在了,人岂不摔得粉身碎骨。

历史证明忽视无用之用就像一天天在积累着病毒,这些病毒终将毁掉人类一切华丽的美梦。长久以来,我们过于重视GDF的增长,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却忘了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围湖造田,砍树造屋,今天我们也尝到了相应的恶果,各种极端天气的爆发一天天加剧人们心里的恐惧。令人欣慰的是,中学课本上终于出现了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我们知道潜在价值在于其直接价值,即有用之用。

若有用之用是璀璨的宝石,无用之用就是蒙尘的珍珠,宝石的闪亮固然炫目,珍珠温润的内蕴才最贴近生活本身。

篇三:庄子逍遥说

庄子逍遥说

伟大的学说,都有其普遍性与指导性。《庄子》“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是庄子思想哲学的精髓。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但是人们的精神状态相对落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人的欲望与现实冲突,国民精神状态复杂矛盾。【1】抑郁、焦虑、自杀等病态心理正困扰些现代人类的生活。现代人的利益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颇,人们时常会感到内心无法平衡,精神的压力也越来越严重。人类茫然无措,渴望一种承受这些烦恼的生存智慧,让心灵解脱。而庄子"逍遥"的思想就是关于如何获得精神解脱的,强调的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这对于缓解现代人们的精神压力,保持我们平静心境,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价值。 何谓逍遥?逍遥给人以轻灵飘逸的感觉。顾桐柏云:逍者,销也;遥者,远也。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以斯而游,故曰逍遥。支道林云:物物而不物于物,故逍遥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逍遥靡所不为。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穆夜云:逍遥者,盖是放狂自得之名也。自得内充,无时不适;忘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各家解释极尽轻松自在的状态,是不为欲所动,不为物所累,无牵无挂,无拘无束,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境界。

《庄子`盗跖》中言“势为天子而不以贵人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主要强调清心寡欲,居安思危,不为富贵、权势所累。

《庄子`齐物论》中言“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我们要长久的保持一颗平常心。

《庄子`德充符》中言“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我们不但要求同存异,还须化异为同,超越得失之心。

《庄子`人间世》中言“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告诫我们不浪费时间,把握现在,乐在其中。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惑邪?”(《庄子》)

《庄子·逍遥游》强调的是一种极度自由的状态,歌颂了生命自我的超脱飞越。庄子对人的生死问题做了独到的思索。他的妻子去世时,他鼓盆而歌。他的行为使旁人觉得不可理喻,但他却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生者其实并不知道死者的世界,怎么就能肯定死者一定不如生者呢,也许死者脱离了肉体的束缚,反而获得了精神的自由,生者又何必为死者感到悲伤?看破红尘,无畏生死,岂不逍遥。

“民湿寝则腰宿疾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怐懼,猴然乎哉?”(《庄子》)

物与我之间是不存在谁对谁错的。人长期住在潮湿的地方会得关节炎而死,但是泥鳅偏偏就喜欢潮湿的地方;风吹动树木摇晃时,人会担惊受怕,但是猴子却逍遥自在。其实物与我各有所是,各有所非,人对于任何事物的评价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物我皆存,无谓对错,岂不逍遥。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庄子强调的也是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道法自然”是道家美学的一个基本思想。人处于自然中,自然也是美的。天地的“大美”就是“道”。获得绝对的自由要通过体“道”的方式,而体“道”要靠“心斋”和“坐忘”使自己的心境清明澄澈,靠直觉在其中领悟和感受,最大限度地融合于自然,抛弃自己的诸如生死、功名、得失、贫富、毁誉等一切的物欲和意欲,即要抛弃一切实用功利性的考虑,抛弃社会观念和人文观念的束缚,物我两忘,达到“无功”、“无名”、“无己”的状态,最终成为“至人”、“神人”、“圣人”。庄子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他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以化解人生之忧。【2】天人合一,“无功”、“无名”、“无己”,岂不逍遥。 庄子“逍遥”的自由精神和超脱思想在社会利益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是调节人们混乱心理的一剂良药。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3】这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逍遥。而庄子告诉我们要达到这种逍遥境界,就要顺应自然、顺应人性,不强迫不做作——“无为而无所不为”,反对人与自我、人与本性的分离,反对人被外物所驱使、控制,迷失在社会之中和金钱、名利、灯红酒绿之中,主张不役于物,也不强求外物随自己的意志发展,对外物,抱者宽容、顺其自然的心态。它为生活在这个在市场经济

催生下物欲横流的现实中的人们在社会之外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建造了一个心情的绿色花园,使人们能有一块自由精神的乐土。庄子思想能使我们在纷繁喧闹的世间认清自己的心灵,发现自己的本性,以淡泊自然的态度面对世间的困惑,保持一颗健康、恒久的心。以完成对自我的超越。促进人人、人物乃至整个社会之间的和谐。

【1】凤凰卫视2012年12月23日《震海听风录》

【2】《庄子思想》来自互联网

【3】《庄子 逍遥游》

【4】《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5】《庄子》

篇四:逍遥游阅读资料

《逍遥游》阅读资料

一 题解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名篇,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主旨。《庄子·天下》是一篇出自庄子后学的哲学史性质的论文,文中讲到庄子的思想时,说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这两句话非常典型地总结了庄子的思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逍遥游》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也是庄子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即摆脱了一切束缚的绝对自由。(“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说的则是否定客观是非标准的相对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齐物论》里。)

《逍遥游》全篇由三部分组成,但各部分之间意义并不连贯。课文所选的是第一部分,也是本篇的主体,集中反映了庄子的逍遥思想。后两部分可能是后来加上去的。

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跌宕多姿,大多为寓言,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这种随意洒脱的文风容易对初读《庄子》者造成一定的障碍,即对文章的主旨不易把握。《逍遥游》集中体现了庄子文章的这一特色。因此,阅读《逍遥游》首先应对本篇的思想主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不被文中各个恣意变化的故事所牵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对于“逍遥”二字的理解,以及《逍遥游》的思想主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现在一般认为,所谓的“逍遥”,就是从一切社会现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也是主观的“绝对自由”。这种理论和办法就是“逍遥游”。本篇所叙述的几个故事,如大鹏展翅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和列子的故事,等等,其实是从反面说明他们的不逍遥,因为他们都有所“待”,即有所依赖。直到文章的最后,庄子才提出他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是一种“无待”的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主、客观束缚的绝对的自由。显然,庄子所追求的这种逍遥或自由在社会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庄子认为,人只能通过精神的修养,即无知无欲,保持恬淡宁静的心境,体认人与“道”、人与宇宙万物的一体,这样才可以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二 内容分析

课文节选的部分共有三段,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铺陈,主旨是为了说明文章最后提出来的何谓逍遥这个问题。我们要时时把握住这个中心问题,来理解每一节、每一层、每一个故事所蕴涵的意义。

第一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至“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章一开篇,就以奇异的想像、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的画面。鲲、鹏之大不知有几千里,鲲化而为鹏,但大鹏要向南飞行,还须依靠海风的力量。作者还借用《齐谐》这部书的记载,补充说明大鹏向南飞行,需要乘着六月的风而去。也就是说,大鹏的飞行是有所“待”的。它虽然能够在天空翱翔,看似自由自在,但其实还要借助风的力量,也就是说,它受到了风的制约。如果没有大风,大鹏是不可能飞翔的。因此,在天空翱翔的大鹏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紧接着,作者又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那些山野中的游气(“野马”)、飞尘(“尘埃”),空中的活动之物(“生物”),皆由风相吹而动。与鲲、鹏相比,它们实在是太渺小了,但它们要能够动起来,依然要有所凭借,即有所“待”。显然,它们也没有达到逍遥。

“天之苍苍”一句,意思比较难于理解。从整体上来看,这是说,人在地上,无法分辨天的颜色是否真的是蓝色。大鹏虽然飞到了九万里的高空,但它和在地上的人一样,都无法确认天的颜色是否真是蓝色,也就是说,都不能真正认识天。这里的意思和前文是一致的,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大鹏虽然飞得很高,但和我们在地上的人一样,它依然受到了限制,因此它是不自由的。

第二层为“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以下,作者通过比喻,说明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大小、远近等,其实都是相对的。地上的一个小水洼,放一根小草可以当作船,但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则粘着地了。这个故事说明,世上万物都处在各种相对的关系之中,都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庄子指出,水太浅就浮不起大船,风太小就托不起大鹏的翅膀。这是说,无论大船还是小船,大鹏还是小鸟,它们要在水上浮起来,在天空飞起来,都要有所依靠,也就是都受到了限制,只是它们所依靠的、所受到的限制有所区别罢了。作者还以行路备粮作比喻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

里者”所准备的粮食各有不同,这是因为行程的远近不同。但无论走多远的路程,都需要准备食物(依赖于食物),这一点又是相同的。作者批驳蜩与学鸠,正是因为它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反而以为自己的“枪榆枋而止”是无所依赖的、是自由的。其实,这也是庄子对世人的警告,要人们时时刻刻认识到人是处在各种制约之中,是不自由的。若以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自由,并嘲笑别人的不自由,那就无异于蜩和学鸠了。

第二段承接上文,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即小与大的区别。中心意思还是说明,小与大等一切关系都是相对的。本段也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至“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子指出,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相比,普通的人与彭祖相比,以及上文的蜩、学鸠与大鹏相比,都是小与大的区别。这种“小大之辩”是从现实的层面上来看的,也就是从“有待”的层面上来看的。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从“无待”的角度来看,那么,即使是长寿的冥灵、大椿、彭祖,他们依然受到“知”“年”的限制,依然没有达到完全的自由。人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只是徒然感叹人生的短暂,羡慕彭祖的高寿;或者只是看到相对关系中的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那么就和庄子前文所批驳的蜩与学鸠是一样的了。

第二层为“汤之问棘”一段。这段话基本又重复了上文大鹏南飞的故事,因此前人对此理解便有不同。有人认为这是语义重复;有人认为这是庄子借助古代的圣贤(汤、棘)之口来加强前文所论述的“小大之辩”,在文中有重要作用。这两种看法各有道理。从全文来看,这一段话的含义与前文是一致的。

第三段,作者不再使用类似大鹏、朝菌之类的比喻,而是开始直接论述现实中的人,并最终指出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

在现实社会当中,有些人的才能可以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可以符合一乡的俗情,德性可以投合君主的心意而取得一国的信任,这些人自鸣得意,以为自己生活得很惬意,其实,他们和蜩与学鸠一样,目光短浅,没有认识到自己受到功名利禄的束缚,依然无法摆脱各种制约,因此远远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庄子接着指出,宋荣子要比这些人高明一些。他能够对世人的赞誉与诽谤置之度外,能够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线,但是,庄子认为他依然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列子比宋荣子更进一步,他能乘风而行,

不汲汲于利益。但庄子认为他仍然没有达到逍遥。因为列子虽然可以免于行走,可他依然有所待,即他要依靠风才能飞行。

总之,全文至此,都是从各个方面,通过许多故事,来说明世界万物都是处在各种限制、各种制约关系当中的。在庄子看来,只要是“有待”,就不是逍遥。反过来,我们至此可以体悟到:真正的逍遥就是“无待”。

全文的最后,庄子指出了他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乘天地之正”之“正”,指自然之性。“乘天地之正”,就是顺万物之性,也就是顺应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的规律。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摆脱了一切依赖的限制,能够顺着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以游于无穷的境域,这样才达到了真正的逍遥。

这就是庄子追求的绝对自由──无待、无累、无患的“逍遥”。这是一种理想中的个人自由自在的存在。庄子认为,这样的人也就是“无待”的“至人”“神人”“圣人”。这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人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桎梏之后一种精神上达到绝对自由的状态。显然,这种自由的理想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真实地和完全地存在着的,只能存在于想像世界里。因此,庄子的理想人格除了超越性以外,还具有某种神性。在《庄子》书中,庄子对他所向往的理想人格(境界)还有这样的表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

(参考译文: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了一个神人,肌肤有若冰雪一般洁白,容态有如处女一般柔美。不吃五谷,吸清风饮露水。乘着云气,驾御飞龙,而遨游于四海之外。)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齐物论》)

(参考译文:至人神妙极了!山林焚烧而不能使他感到热,江河冻结而不能使他感到冷,雷霆撼山岳而不能使他受到伤害,狂风激起海浪而不能使他感到惊恐。这样的至人,驾着云气,骑着日月,而游于四海之外。)

古之真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庄子·大宗师》)

(参考译文:古时候的真人??登高而不发抖,下水而不觉湿,入火而不觉热。)

从庄子对“至人”“神人”“圣人”的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思想中的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逍遥)是对现实人生困境的超越,它是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状态,是对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的追求。对这种理想中的逍遥,无法用现实的语言来描述,因而只能通过制造各种意象,通过感性的、直观的形式,通过诡谲的语言来表述。这也正是庄子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寓言、比喻来表达他理想中的逍遥境界的原因所在。

三 写作特点

庄子的文章不但具有深邃的哲学思想,而且文章本身亦具有鲜明的特征,与儒家经典和其他的先秦诸子文章风格迥然不同。《逍遥游》就集中地体现了庄子文章的特色。

第一,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思想。《逍遥游》阐述的是深刻的人生哲学思想,即什么是自由,人如何获得自由的问题。但是,庄子并不是通过理论的逻辑论述来阐明这个问题的,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形象的寓言故事,如大鹏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的故事,来展现作者的思想。这些故事将庄子所追求的那种玄妙的、难以表述的逍遥的精神境界,形象地展示出来。司马迁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共有一百多个寓言,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寓言故事集。通过寓言故事来阐述思想是一种很好的、也是特殊的方式,有意会之妙。庄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可称典范。

第二,想像丰富,境界开阔。阅读《逍遥游》,我们无不被庄子极其丰富的想像力所折服,沉浸在庄子所创造的奇幻世界当中。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翱翔太空,想像十分奇特,给人一种开阔的境界。丰富的想像使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第三,庄子的文章在语言风格上别树一帜。清人方东树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昭昧詹言》卷十二《李太白》)这个说法很

篇五:材料作文“谁动了我的奶酪”优秀作文选编

材料作文“谁动了我的奶酪”作文讲评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发现新的奶酪;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享受变化!——摘自《谁动了我的奶酪》

全面理解材料,然后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关于审题立意

通过四步审题,细致分析,找关键词语,看关系: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本畅销书。书中有这样几句话:①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②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③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④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发现新的奶酪;⑤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⑥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享受变化。

分辨关系;①——②/③/④/⑤/⑥

前提:变化(丢失,)——与时俱进

立意:

(1)改变

(2)检查、反思

(3)放弃旧的,发现新的

(4)向新的方面前进,有所发现

(5)随之改变,享受改变(提高了自己、发现了自己、成功的喜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看前提,只要做法。离开前提,谈改变。反思、放弃

2、论点不会变成一个具有一定条件的复句形式

3、论述的材料与原材料没有相似点。只是扣住一部分内容。例如李时珍遍尝百草 ,鲁迅弃医从文等等

4、对原材料中的概念分析错误。要理解:

(1)“奶酪”的概念是什么。——比喻:过去的理想、旧有的环境(地位、成绩等等)

(2)奶酪丢失了——指以上的旧有的“东西”全都没有了。

(3)改变后的做法。

三:如何举例分析

思维顺序——四步:

①原有的情况

②现在没有了

③应该这样去做

④这样做的结果(意义、作用)

示例:

体操女孩桑兰,曾经是我国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曾经多次在世界大赛中获奖。①可是她却在1998年7月,桑兰在美国纽约参加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摔下鞍马,造成了先高位截瘫。过去的光彩照人的荣誉不见了。②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的她这样才能面对以后的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她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勇敢

的面对,她以顽强的毅力进行锻炼,从高中开始学习,一直坚持到大学毕业。并且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现在她成为了我国奥运会形象大使。③桑兰在自己的”奶酪“丢失之后,勇敢的面对,并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她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并以她那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灿烂的笑容成为感动中国的人。④

四:写在点评之前的话

观点与材料能否统一

证明论点,不能单纯地罗列事例而不讲道理。对事例恰当分析,可以在论点和论据之间架一座桥梁,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五:优秀示例

第一:精彩片断——

只有在成功之后不断改变,继续奋斗的人,才会知道那奶酪什么时候会变质,并且努力去发现新的奶酪。索尼集团刚成立时只是日本一个普通的电子企业,几次转型之后,它在电子领域的名声越来越大,而当索尼与当时镜头业第一的卡尔·蔡司合作推出索尼相机时,已经让它成功挺立于世界科技的高峰。但索尼并没有停留在这个成功当中,它向着手机,笔记本电脑、家电等多个市场进军,让它的成功一直延续了下去,成为今天的世界500强企业。正是因为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功,放眼去寻求新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索尼集团才发现了新的奶酪,享受着新的成功。——《不要停留在成功中》 要不安于现状,永不止步。鲲并不满足于北冥,才化而为鹏,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人们并不满足于步行才研究出了火车、汽车,日行千里的飞机;牛顿不满足于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才看得更高、更远,提出多条重要的理论。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不安于现状、永不止步是进步的动力。正如一位诗人所说:“哪怕有一天我们登上顶峰,也要努力乘上飞去更高更远的热气球。”这句话表达出的正是人类不安于现状、永不止步的探索豪情。

——李苑婷《享

受变化》 让我们学会创新。 20世纪70年代,我们使用的电脑大多数都是由美国苹果公司生产和研发的,当时的那套系统,复杂,麻烦,想学电脑还要学习编程,指令,这使得普通的老百姓望而怯步,普及电脑,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可后来,一名哈佛大学的高材生突然间退学,带着自己的创新理念,去研究他的梦想,他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他就是当今世界众所周知的——比尔·盖茨。就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比尔所创建的微软公司,成功的研发了windows系统,他开玩笑称它为“傻瓜”系统,因为这套系统让电脑变得简单,实用,迅速占领了全球的个人电脑市场,让世界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就实现了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对电脑的普及,而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比尔的创新理念,因为他的创新,让我们全世界人民都拥有了方便,快捷的生活。——《创新,就会有收获》 那么只有舍弃就够了吗?当然不是,你还要懂得创新。你把奶酪丢在那里,“守株待酪”是等不来奶酪的。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创新。找到新的出路。日本商人和田一夫由于没有闻到奶酪的变质而经历了一次破产。然而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踏上寻找新的奶酪道路上去。他和年轻的朋友一起合开一家网络咨询公司,于是他的公司又恢复了原来的规模。他的创新精神帮他寻找到了新的奶酪。试想,如果没有创新,他能被喻为商业界的不倒翁吗?

——《点燃创新的神灯》 固步自封让人沉迷成功而无法前进。美国发明大王一生发明了一千三百多件物品,殊不知,驱散黑暗的电灯,让美妙的声音成为永恒的留声机都是在这位“发明大王”的前半生研制而成的。因为晚年的爱迪生自命清高,固步自封,所以在发明事业上止步不前。如果不这样,这位名声斐然的发明家何以会江郎才尽?——《固步自封:失败的预兆》 寻找奶酪的过程中,要进退有度,如同对弈,跨过楚河汉界,是死亡也是新生。父亲教我下象棋时,常言象棋不是游戏,那就是对军打仗,每一颗子都应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依靠强大的后盾直捣敌穴,进退之间,翻云覆雨。前进时必要留后路,绝杀时也必要制其死穴。不要忽略一兵一卒的微小力量,过了楚河汉界,便是对方老将,也奈它不得。记得一本小说里有位储君,彼时势单力薄,且右手残疾,有小人欲与其难堪,赠上一琴,妄言聆听清音。就在那储君心灰意冷之时,一句话点醒了他:“那把琴属于你,但那弦,你可以换个方式来弹。”后来他登上皇位,以天下作琴,从暗蓄势力的病秧子转而成意气风发的帝王,一统天下!人生也是这样吗?看到奶酪时进退有度,胜利才属于你。——欧芸《丧钟为你而鸣》 永不止步,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学一学“水”吧!它从天而来,向前奔腾。遇磐石则绕而行之;遇平川则一泻千里;遇小流则碎步而行;遇大江则奔腾呼啸;遇曲水则蜿蜒信步;遇通途则静而淌之??千山万水,永不止步,朝着海的怀抱奔去。也学一学“蚂蚁”吧!无论你千方百计去阻挠它前进的道路,他永不放弃,或向上爬,或向下钻,寻找一条通途。切勿小看这细微的努力,这是深谋远虑,从不放弃,全力以赴的精神,这是蚂蚁哲学。“水”和“蚂蚁”正是因为具有永不止步的品质,才成就其个性,成就其高贵的品质!

——《永不止步》

第二:病例剖析—— 享受时局的变迁。想起了武侠小说中一句话:“天下万物,唯快不破。”是的,时代在变化,格局在更新,似乎总令人措手不及。但若变得比时局更快,便可安然度过。李煜,南唐的末代皇帝,是一位好词人,但却不是一个懂得何谓时局变迁的人。若不是在被囚时仍作些回顾往事,回忆那些个“雕栏玉砌”的大好河山的诗词,哪会被宋人一疑之下断其性命?若是保得一条性命,更多的诗词便可以流传于世,不必令世人扼腕叹息了。(材料无法让观点成立。国家灭亡了,怎堪享受其变化?认识太肤浅。)

——《享受变化》

第三:美文示例

有所舍,有所得 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今人也常把舍得二字挂在嘴边。我认为,人生之中,我们有所舍弃,才有所获得。(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正如材料中所说: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发现新的奶酪。唯有舍弃,才有获得。那么何为舍,何为得呢?(引材料,巧妙过渡。)

对于陶潜,我们并不陌生。他也曾误落尘网中,而且一去就是三十年。在这些年中,陶潜却不曾觉得愉快,官名、钱财、荣誉不是他想追求的东西;田园,菊花,山水才是他心之向往的世外桃源。于是,他辞掉了官职,脱下了沾满铜臭味的官服,换上一身轻便的农装,逍遥归园了。陶潜有所舍,他舍去了官名,舍去了利禄;自然,他也得到了清静闲适的生活。

舍便是舍去一直压在我们身上的石头,得则是得到我们真正向往的事物。(2、3、4自然段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以陶渊明为例,诠释自己对“舍”与“得”的理解。)

还记得几天前在海地发生的大地震吗?还记得废墟下的中国人吗?他们,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亲人,有温馨幸福的家,他们也想和家人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但他们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他们是维和部队里的几名中国警察。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要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却在遥远的国家生活?为什么不享受和妻儿在一起的幸福,却孤身一人在远方睹物思人?因为他们心怀大义,因为他们知道舍弃了自己的幸福,换来的是世界的和平。他们用自己的牺牲告诉世人,为什么舍弃?只因为他们希望人们得到正义,得到稳定与和平的世界!(对论据的分析太粗糙。)

人生就像一条永不回头的河流,一旦舍弃了,就没有后悔的一天。或许你会说,现在的社会不同了,诱惑更多了,舍弃并不是简单的事。殊不知,正是因为诱惑更多了,舍得才更加重要。(5、6自然段从“为什么”的角度切入,“舍弃”小我,是因为心怀大义,是因为诱惑太多。)

那么身为高中生的我们,又该如何舍得呢? 在校园中,舍去休息的时间,得到更多的知识;在家里,舍去娱乐的时间,陪家人聊天,得到的是家人之间的理解;在社会上,舍掉公车上舒适的位置,让给有需要的人,得到的便是他们会心的微笑??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多,这正要求我们要懂得舍弃。如果你舍掉了可口的奶酪,换来的却是发霉的蛋糕,这就不值得了。自古君子舍利求义,我们也应该舍掉不必要,求得更为重要的事物,这样才是真正的舍得。

如果你还在为如何舍得而烦恼,那么就请仔细考虑什么该舍,什么又该得。(7、8、9自然段从“怎么办”的角度切入,紧扣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8段开篇的排比句很精彩。)

人生百态,尽在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有得。(归结全文,句式活泼。) 简评:

采用了层进式结构,开篇不凡,结尾漂亮,意脉清晰,中心突出。

论据可以更新颖更典型一些,对维和警察“舍”与“得”的分析有贴标签之嫌,观点与材料的衔接不够细腻。

静观其变

《谁动了我的奶酪》中主张“享受变化”,这固然在理,但我觉得当今社会,更应懂得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引材料,明观点。角度新颖,匠心独运。) 古之圣人,大多崇尚“静”,以静制动,静观其变。(分论点一)孔明教子曰:“夫君子之行,静修其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人读书,唯天地日月与其同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身虽静,而思想却澎湃汹涌,不断与前人产生共鸣。古人授书,也非今人授书这般,而是注重言传身教。真正的教书,大多以静代动,强调开启学生的悟性。相传李耳的老师商容曾张着嘴巴让他看,坚硬的牙齿已经掉光,而柔软的舌头却还在,这一瞬间,无言无语,却使老子顿悟。从而写出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这全从老师的启发而来,故古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对材料缺乏应有的分析,应解读这些圣人怎样“静观其变”。)

静的另一境界,便为隐。(分论点二)“隐”并非无所事事,六根清净,而是隐士们在动荡的社会,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静,他们并非不忧国忧民,不忠君爱国,并非漠视世事的变化,而是在变化莫测的表面看到了最本质的宁静。陶渊明以菊为友,淡泊名利,《桃花源记》中的避秦人,大概说的就是他自己吧。隐而不隐,留下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佳话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而更具智慧的东方朔,居然选择了最易变化的朝廷,世人见他玩世不恭,但他却自称“避世于朝廷间者也”,这是何等的觉悟,何等的智慧!朝代总是不断更替、变化,而不变的是天地,是日月,是流年。(很好的素材,可惜没有紧扣“静观其变”来谈,只侧重于谈“静”。) 今之众人,又大多崇尚“变”而忽视“静”。(分论点三)信息时代的降临,注定要求现代社会的人们时刻求变,分秒求变,若一成不变,大概会成为落后的笑柄吧。然而盲目的“变”带给自己的最终只有疲劳和辛苦,所以在求变的过程中,要有“静”的思索。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不变的规律,抓住了他,我想就是再过十年,也不会落后。而“静”从哪儿来?从身心的宁静来。灯红酒绿、管弦喧闹的都市,你是否静静地读过一本好书?静静地思考过苦乐人生呢?无思,无虑,不读书,是很难找到“静”的真谛的。张若虚能知“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李白能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都是多思,多想,多读书所致,才能明白心如止水,静观其变,也是一种幸福,一种超然物外的幸福。(这个段落叙例较成功,若段尾进行必要的提升效果会更好。)

人淡如菊,便是一种精神的宁静。(分论点四)具有这种品悟的人,能够浸润在风晨雨夕之中,面对阶柳庭花,能听到自然的呼吸,感受到自然的脉搏。这时,斗室便是八极,内心顿成宇宙;这时,思想变得广阔,心胸变得博大;这时,心中便多了一份澄明清澈,多了一份宁静淡泊,从此,生活就不再孤单了。(又丢掉论点自言自语去了。语言功力好,可惜无的放矢,隔靴搔痒。) 静观其变,变者不变。(回眸一笑,总结全文。)

老师评语:

有清晰的“意脉”,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均放在段首,显示出一条清晰的文脉走向。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尽管本文论点与论据油水分离,但得分依然较高。 最大的亮点是材料的遣用:古诗、名句信手拈来,文人掌故如数家珍。

语言功底也很扎实,引用(化用)名句多,成语及四字句多,反复句多,对比句多,排比句多,这些语句起到增强语势,强化观点的效果。

有舍才有得

不要因错过于西落的太阳而垂头丧气,那么你也会就此失去灿烂的星空。

――题记(题记起到总领全文,强化论点的作用。) 有一词曰:“舍得”,何谓“舍得”?有舍才有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要因错过一棵树而放弃前方的美好森林。(以材料中“放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发现新的奶酪”为立意切入点,角度好。) 千万不要因眼前的困境与落寞便一蹶不振,从此沉沦,如果对已逝之物一味留恋痴迷,那么新的美好便会离你越来越远。 邰丽华的坚强与自强,是世人所熟悉的。她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身体缺陷而自卑自弃!而是努力奋斗,自尊自强,创造出又一舞台上的奇迹——《千手观音》。邰丽华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因为她始终相信,努力就有回报,未来是美好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