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拨开乌云见明月下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10:58 字数作文
拨开乌云见明月下句字数作文

篇一:如何在解中考题时“拨开乌云见明月”

如何在解中考题时“拨开乌云见明月”

作者:徐亚飞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0-01 面对题型众多的中考试题,我们往往眼花缭乱,给人无法下手的感觉。殊不知很多情况下,许多题目都是换汤不换药,只要能静下心来,我们都可以从复杂多变的题型中找到基本题型。在这里仅探讨复杂图形中存在的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是比较特殊的基本图形,它的边和角都具有特殊的性质,如边的关系(勾股定理)、角的关系(两锐角互余)、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等,因而直角三角形在初中数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呢?在初中阶段,涉及的判定方法有很多种。如:①三角形中有两角互余;②勾股定义的逆定理;③三角形一边上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④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⑤相似(和一个已知的直角三角形);⑥垂径定理;⑦切线的性质……,这几年南通市对这个考点的考查度越来越高了。下面我就罗列了南通市近两年中考中,涉及到直角三角形(垂直)的一些题目,供大家参考。

例1(2011·南通·第8题):如图,⊙O的弦AB=8,M是AB的中点,且OM=3,则⊙O的半径等于【 】

A.8 B.4 C.10 D.5

本题需利用垂径定理,证得OM⊥AB,进而由勾股定理得解。

例2(2012·南通·第22题):如图,⊙O的半径为17cm,弦AB∥CD,AB=30cm,CD=16cm,圆心O位于AB、CD的上方,求AB和CD间的距离。

本题考查的实际上还是垂径定理的应用,仍然是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类似于2011南通市的第8题,但本题是解答题,故要注意书写格式,尤其是辅助线的作法。这里介绍一种作法:连接OA、OC,过点O作OE⊥AB,延长OE交CD于F。∵AB∥CD,∴OF⊥CD。在这里OF⊥CD不是通过辅助线作出来的,而是在前面辅助线作法的基础上,证明得到的,相信这种方法大家在平时解题时,一定遇到过不少。

其实,本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出题者没有给出如图所示的图形,那么本题的难度系数将会上升一个档次,要考虑AB、CD位于原点的两侧,解题思路不变。

例3(2011·南通·第26题):如图1,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分别延长OA、OD到点F、E,使OF=2OA,OE=2OD,连接EF.将△EOF绕点O逆时针旋转a角得到△E1OF1(如图

2)。

(1)探究AE1与BF1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2)当a=30°时,求证:△AOE1为直角三角形。

第二问就是直接证明△AOE1为直角三角形。题目中能直接用的条件只有∠AOE1=60°及OE1=2OA,在中考阅卷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由OE1=2OA,直接得出∠AE1O=30°,进而推出了E1A⊥AO,显然掉进了出题者所设的陷阱。

那该如何证明呢?首先我们把复杂图形简单化,把△AOE1单独提炼出来,图形清晰了,思路也就更容易出来了。这也是我们处理复杂几何图形常用的方法之一。

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方法一:取OE1的中点G,连接AG。∵OE1=2OA,∴OG=OA。又∠AOE1=60°,则有等边△AGO,∴GA=GO=GE1,∴E1A⊥OA。

方法二:过点A作AH⊥OE1于H。在RT△AHO中,∠O=60°,∴∠HAO=30°,∴OA=2OH,又OE1=2OA,即■=■,又∠O=∠O,∴△AE1O∽△HAO,

∴∠E1AO=∠AHO,即E1A⊥OA。

方法三:延长OA到点M,使AM=OA,连接ME1。∵OE1=2OA,∴OE1=OM,又∠AOE1=60°,∴等边△E1MO。由三线合一,可得E1A⊥OA。

本题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有意思的是,2012年南通市中考试卷的第26题也考到了类似的知识点,可见该知识点的重要性。

例4(2012·南通·第26题):如图,菱形ABCD中,∠B=60°,点E在边BC上,点F在边CD上。

(1)如图1,若E是BC的中点,∠AEF=60°,求证:BE=DF;

(2)如图2,若∠EAF=60°,求证:△AEF是等边三角形。

对于第一问,是一道可以从多角度来思考的题目,我们有多种思路去证明BE=DF,如:可通过△ABE≌△ADF来证明(可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但不一定可行);或证CE=CF,即通过证等腰△CEF来解决;亦可证F是CD的中点。对于多条路在我们面前,我们该如何来解决呢?这也是学生在解题时常常遇到的问题。这时,我们可改变解题思路,由从结论出发,转变成从条件出发,即从“执果索因”转变成“由因导果”。

方法一:由条件可知:∠B=60°,且BA=BC,所以可以连接AC构造等边△ABC,由E是BC中点,可得:AE⊥BC(三线合一),进而可得∠FEC=30°,又∠C=120°,所以△CEF为等腰三角形,CE=CF,∴BE=DF。

方法二:因为BE=■BC=■AB,又∠B=60°,所有可以猜想到∠BAE=30°,即AE⊥BC,但这种证法的易错点就是:不能由BE= =■AB,直接证得∠BAE=30°。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不就和2011年南通市数学中考试卷第26题的第二问一样了吗?

拨开乌云见明月下句

对于第一问,我虽然给出了两种证明方法,我们细细推究,不难发现,这两种方法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从∠B=60°出发,构造等边三角形,最终的目标都是要证到AE⊥BC,进而解决问题。所以本题看似求证两条线段相等,实质上还离不开证直角三角形。当然本题肯定还有其他解法,在此不一一展开说明。

通过对南通市近两年中考试卷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或线段互相垂直)是近几年中考考点中的一个热点,但是我们只要能抓住题目的本质,相信大家在解题时,定能拨开乌云见明月。

篇二:如何在解中考题时“拨开乌云见明月”

如何在解中考题时“拨开乌云见明月”

作者:徐亚飞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0-01 面对题型众多的中考试题,我们往往眼花缭乱,给人无法下手的感觉。殊不知很多情况下,许多题目都是换汤不换药,只要能静下心来,我们都可以从复杂多变的题型中找到基本题型。在这里仅探讨复杂图形中存在的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是比较特殊的基本图形,它的边和角都具有特殊的性质,如边的关系(勾股定理)、角的关系(两锐角互余)、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等,因而直角三角形在初中数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呢?在初中阶段,涉及的判定方法有很多种。如:①三角形中有两角互余;②勾股定义的逆定理;③三角形一边上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④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⑤相似(和一个已知的直角三角形);⑥垂径定理;⑦切线的性质……,这几年南通市对这个考点的考查度越来越高了。下面我就罗列了南通市近两年中考中,涉及到直角三角形(垂直)的一些题目,供大家参考。

例1(2011·南通·第8题):如图,⊙O的弦AB=8,M是AB的中点,且OM=3,则⊙O的半径等于【 】

A.8 B.4 C.10 D.5

本题需利用垂径定理,证得OM⊥AB,进而由勾股定理得解。

例2(2012·南通·第22题):如图,⊙O的半径为17cm,弦AB∥CD,AB=30cm,CD=16cm,圆心O位于AB、CD的上方,求AB和CD间的距离。

本题考查的实际上还是垂径定理的应用,仍然是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类似于2011南通市的第8题,但本题是解答题,故要注意书写格式,尤其是辅助线的作法。这里介绍一种作法:连接OA、OC,过点O作OE⊥AB,延长OE交CD于F。∵AB∥CD,∴OF⊥CD。在这里OF⊥CD不是通过辅助线作出来的,而是在前面辅助线作法的基础上,证明得到的,相信这种方法大家在平时解题时,一定遇到过不少。

其实,本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出题者没有给出如图所示的图形,那么本题的难度系数将会上升一个档次,要考虑AB、CD位于原点的两侧,解题思路不变。

例3(2011·南通·第26题):如图1,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分别延长OA、OD到点F、E,使OF=2OA,OE=2OD,连接EF.将△EOF绕点O逆时针旋转a角得到△E1OF1(如图

2)。

(1)探究AE1与BF1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2)当a=30°时,求证:△AOE1为直角三角形。

第二问就是直接证明△AOE1为直角三角形。题目中能直接用的条件只有∠AOE1=60°及OE1=2OA,在中考阅卷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由OE1=2OA,直接得出∠AE1O=30°,进而推出了E1A⊥AO,显然掉进了出题者所设的陷阱。

那该如何证明呢?首先我们把复杂图形简单化,把△AOE1单独提炼出来,图形清晰了,思路也就更容易出来了。这也是我们处理复杂几何图形常用的方法之一。

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方法一:取OE1的中点G,连接AG。∵OE1=2OA,∴OG=OA。又∠AOE1=60°,则有等边△AGO,∴GA=GO=GE1,∴E1A⊥OA。

方法二:过点A作AH⊥OE1于H。在RT△AHO中,∠O=60°,∴∠HAO=30°,∴OA=2OH,又OE1=2OA,即■=■,又∠O=∠O,∴△AE1O∽△HAO,

∴∠E1AO=∠AHO,即E1A⊥OA。

方法三:延长OA到点M,使AM=OA,连接ME1。∵OE1=2OA,∴OE1=OM,又∠AOE1=60°,∴等边△E1MO。由三线合一,可得E1A⊥OA。

本题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有意思的是,2012年南通市中考试卷的第26题也考到了类似的知识点,可见该知识点的重要性。

例4(2012·南通·第26题):如图,菱形ABCD中,∠B=60°,点E在边BC上,点F在边CD上。

(1)如图1,若E是BC的中点,∠AEF=60°,求证:BE=DF;

(2)如图2,若∠EAF=60°,求证:△AEF是等边三角形。

对于第一问,是一道可以从多角度来思考的题目,我们有多种思路去证明BE=DF,如:可通过△ABE≌△ADF来证明(可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但不一定可行);或证CE=CF,即通过证等腰△CEF来解决;亦可证F是CD的中点。对于多条路在我们面前,我们该如何来解决呢?这也是学生在解题时常常遇到的问题。这时,我们可改变解题思路,由从结论出发,转变成从条件出发,即从“执果索因”转变成“由因导果”。

方法一:由条件可知:∠B=60°,且BA=BC,所以可以连接AC构造等边△ABC,由E是BC中点,可得:AE⊥BC(三线合一),进而可得∠FEC=30°,又∠C=120°,所以△CEF为等腰三角形,CE=CF,∴BE=DF。

方法二:因为BE=■BC=■AB,又∠B=60°,所有可以猜想到∠BAE=30°,即AE⊥BC,但这种证法的易错点就是:不能由BE= =■AB,直接证得∠BAE=30°。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不就和2011年南通市数学中考试卷第26题的第二问一样了吗?

对于第一问,我虽然给出了两种证明方法,我们细细推究,不难发现,这两种方法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从∠B=60°出发,构造等边三角形,最终的目标都是要证到AE⊥BC,进而解决问题。所以本题看似求证两条线段相等,实质上还离不开证直角三角形。当然本题肯定还有其他解法,在此不一一展开说明。

通过对南通市近两年中考试卷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或线段互相垂直)是近几年中考考点中的一个热点,但是我们只要能抓住题目的本质,相信大家在解题时,定能拨开乌云见明月。

篇三:拨开乌云见光明

拨开乌云见光明

作者:戴子昂 胡劲华 黄前柏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2009年第08期

“万人空巷,奇观竞睹。”7月22日,罕见的日全食牵动了世人的神经。

次日,一场备受业界关注的会议——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专程出席。

与往年不同,与会各厅(局)长汇报当地财政收支状况时均表情严峻。有财政厅长感慨,干了这么多年财政工作,上半年财政收入负增长,比较少见。个别省甚至担忧没有把握完成今年财政任务指标。

紧张、严肃、高规格、鼓士气、讲科学、明决策……会议传递出来的信息似乎预示着,今年的财政运行就像日全食,中间虽然有阴影笼罩,但接下来会云开雾散,重现光明。 光明

“八月十五放光明”。老财政人都知道,一年财政收支能否平衡,农历的8月15是一个关键节点。年底的钱袋子是鼓是瘪,在这一天都能有一个大致不差的预判。而这一天已为时不远了。

积极的一面是,去冬今春,各地经济指标一路向下,但至当前,企稳向好的势头已日趋明显。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增幅比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0.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一系列数据虽较往年逊色不少,但仍能提振信心。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的上半年总结报告让人看到,光明隐现——

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33976.14亿元,比2008年同期减少832.05亿元,完成预算

51.3%。31个省区市中,仅3个地区财政收入下降。分月看,全国财政收入回升趋势明显,1月份下降17.1%,2月份下降1.2%,3月份下降0.3%,4月份下降13.6%,5月份开始逐步增长,增长4.8%,6月份增长19.6%。“在2008年1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下降之后,实现了5、6两个月的增长”。

从主体税种看,有些收入从下降转为增长,有些收入尽管是下降,但下降幅度是向增长的方向发展。

相应,重点支出也得到了较好保证,前6个月,全国财政支出28902.56亿元,同比增长6020.54亿元,增长26.3%,完成预算的37.9%,比去年同期进度快0.3个百分点。

而从各省财政厅报告的情况来看,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各地财政总收入和一般性预算收入均呈负增长,但从一季度到现在,这两项数据走完“V”字历程,扭负转正。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完成“双过半”任务。

谢旭人部长指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初见成效,对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隐忧

但仔细分析,光明的背后,有“扫浮财运动”的实情。“非税收入”大幅增长无疑是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转正”的“上帝之手”。

在各项“增长”的经济数据中,各地的非税收入增长成为上半年财政报表上一个亮点。 上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税收入完成9.8亿元,同比增长37.%;山西省非税收入同比增长43.3%;湖南省非税收入实现317.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53.5%……

据统计,5月份,中央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入达到860亿,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倍。6月份,非税收入完成1383.91亿元,创造了非税收入单月最高纪录。

很显然,在大多数主税种还不见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小费拉动了大税”。

与增长不符的是地方财政厅(局)长们的表情。他们担心,非税收入具有不稳定性,“浮财总有扫尽的时候,下半年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也是有限度的”。

从各地下半年预算来看,对房地产等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和规模将进一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等将成为非税收入增长的重要砝码。“小费拉大税”或许会成为下半年财政运行中一道奇特的风景。

谢旭人部长在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特别强调,切实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在清理整顿非税收入的基础上,将保留的收费、基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收费、基金要予以取消。全面实施非税收入国库集中收缴,规范收缴程序,实施动态监控,取消执收单位过渡性账户,把所有政府非税收入统一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

各地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是否愿意把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还是未知数。

财政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无疑还不牢固,谢旭人部长在会上表示,5、6两个月中央财政收入实现增长其中也有一些一次性收入的因素。一些企业如果扣掉一次性收入,那么6月份财政收入也仅仅增长2.8%。

对策

如何从隐忧到光明呢?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会上表示,目前,各项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出台的政策措施较多,现在关键是通过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来落实,确保取得预期成效。谢旭人部长强调,“越是财政宏观调控的关键时期,越是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越是要实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科学化就是要“抬头看路”,明确方向并选择有效的路径;精细化就是要“埋头拉车”,一步一个脚印地按照科学确定的方向前进,谢旭人部长形象地诠释道。

此时此景下的“抬头看路”与“埋头拉车”,烙到了各地财政主官的心坎里。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齐守印认为,财政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抓到了中国财政改革的关键环节。“抓这项工作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全国财政管理水平”。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刘昆认为,科学化精细化离不开统筹安排,有些工作太超前,到省这一级就很难执行。以该省社保预算为例,社保预算下一步要转为社会保障预算,而此预算要涉及到跨部门的问题,操作起来很难。还有预算管理的概念问题,一般预算、基金预算、专用户都算预算管理,这些到底是不是一般性预算管理,应有准确定义。

也有厅长提出,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要加强财政监督,否则后面的审计监督就跟不上。如,某市一家企业得到500万的专项资金拨款后,被监督发现其中竟有450万流入了股市。还有一些部门和企业因为项目立项不够科学规范,导致专项资金仍在账上,形成资金滞留。 各财政厅(局)长虽然均表态,力争完成预算任务,但同时提到,希望国家在制定一些政策前最好有一个统筹规划,考虑—下各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津补贴等问题让他们在巨大的收支压力下头痛不已。

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葛爱玲认为,经济回暖相对来说会比较慢,但支出的压力丝毫未减弱。“即使把2007年超收部分的调节基金全部调入今年,资金压力仍比较大”。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国有企业10%股权转持社保基金都让她面临公共预算“分蛋糕”的难题。

篇四:拨开乌云见月明

小学语文教学 拨开乌云见月明

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觉得重点应该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的课本和课外书报,绝大部分都是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会感受到自然风光美,事物情节美、人物形象美、人物情感美,以及语言文字美等能够区分真、善、美和假、丑、恶,能够产生追求美的欲望,阅读活动的这种美的享受是人们从事其他活动时很难得到的,所以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非常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首先采取了激趣导入,让学生对美有一种追求,其次,在阅读中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自然的美丽风光,让学生学会品词析句,圈画重点词句,(也是自己喜欢的词句,并学会积累。)由于农村教学条件有限,如果能顺利用多媒体展求黄山美景,学生的感触会更深、美得更真,使学生对美有了向往和追求,所以我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使语言美、情境美、心灵美融为一体。

又如,我在教学《风娃娃》一课时,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个人对文本的真实感受。如:在总结全文的时候问学生:“如果你是风娃娃,你会怎么做?”学生马上举手,争着回答问题。

一个学生说:“如果我是风娃娃,我就不会吧别人的衣服吹跑,我会轻轻地吹。”另一个学生说:“如果我是风娃娃,我会帮人们做很多的好事,让人们很高兴,都喜欢我。”接着又有学生也举手说:“如果我是风娃娃,我也要把衣服吹跑,把小树吹断,让人们没有衣服穿。”学生们笑起来了,但是举手发言更积极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到底坏事可以做吗。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培养做人品质良好机会。接着,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同学们,风娃娃做了坏事,人们都是怎么对它的呢?”(学生稍稍安静)有的说:“被人责骂了”“人们都很伤心,要批评它”“人们会不喜欢它,讨厌它”。接着我就适时进行引导:“你都有做过什么好事呢?心情怎么样?”“我有帮妈妈扫地,妈妈表扬了我,我很高兴。”“同学作业不会写,我有教他写作业,我觉得自己很棒。”“我有捡到一个校徽,然后交给了老师,让它找到自己的主人。”……,……(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

作为教师,我要把握住这样一个正面教育的机会,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做好事自己的心情才会高兴,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去写一篇日记,把自己对风娃娃的感觉和想法写出来,以便下次继续讨论。

其实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只要学生不反党,不违法,不违反人性,他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但是对于错误的是非观念,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坚持正面教育。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了学生、师生平等交流互动式的评价,还

可以在评价空间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篇五:拨开乌云见青天

拨开乌云见青天

——参加“泰州市诵读培训”有感

胡庄小学 严丽莉

很幸运,我能被领导派出参加为期3天的“泰州市2010年诵读培训”。三天的学习既匆忙又紧张,因为这次培训的方式与以往不同,坐在下面的受培训的老师不只是听众,还不时被台上的专家点名站起来当众诵读,所以每个人都提心吊胆,我也不例外生怕当众出丑。因此我听得非常仔细,也记得十分详细。听了宋奕、懂蓓两位主任的讲座让我走出了诵读教学的误区,拨开了多年来笼罩在头顶的乌云,让我重新见到了明亮、高远的青天。下面就和大家谈谈我这三天的收获。

一、 诵读前须认真备稿

我一直肤浅地认为,要读好一篇文章只要读准字音,

划分好停顿,把握好节奏,再加上自己的感情处理就行了。

听了两位专家的报告后,才知道这样做永远是不够的,这

样只能把一篇文章草草地读出来。宋奕主任告诉我们诵读

前必须备稿,备稿要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备。所谓广义

备稿,就是要了解作者生平的一切经历,知道作者的写作

背景,明白作者的写作的目的,甚至小到要了解作者的性

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要读本篇文章出自的整本书,博览

作者的其它作品。

朱熹曾说:“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心体察。”这也

许就是对广义备稿的最好归纳了。所谓狭义备稿就是我们

平常所做的注上难字字音,划分层次,概括主题,找出重点,确定节奏和基调。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何止是十年书啊?

她们让我明白了原来要想读好一篇文章需要做这么多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

二、 诵读时须指导技巧

在课堂上诵读指导时,除了要让学生知道上面提到了

的一些知识面,还应告诉学生诵读发声的一些技巧,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才不会感觉到嗓子不舒服。

宋奕主任告诉大家吐字归音的要领是:1.对字头的处

理,出字有力、叼住弹出;2.对字腹的处理,立字饱满、拉开立起;3.对字尾的处理,弱收到位、趋势鲜明。她将诵读的方法与技巧归纳为五个字“提、打、挺、松、中”,即“提起颧肌,打开牙关,挺起软腭,松掉下巴,集中力量”。这些方法对我们在诵读课指导学生朗读时应适时穿插其中,让学生真正掌握和领会,这样就纠正了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要想读好文章好就必须声高力竭的想法,也就避免了一些学生一节课下来喉咙都沙哑的现象。

还清楚地记得孙红梅老师在诵读观摩课堂上,指导学

生朗读《苏武牧羊》时曾不止一次地提醒学生,“孩子们不是你们声音大,就代表你们读得好。”试想我们的课堂也确

实缺少像孙老师这样的友情提醒。那孙老师又是怎样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文章的呢?她是这样巧妙安排教学环节的,她在让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这样学生在想象的画面中仿佛看到了苏轼当时所受的所有屈辱和苦难,也就更能走进文本,深入到苏轼的内心,诵读起来感情处理就水到渠成,诵读的表情就非常丰富了。

原来诵读时只要用上技巧,就能使上巧劲把文章很巧

妙地朗读出来,既达到了目的又减轻了学生嗓子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三、 诵读后须不断反思

我们绝大多数老师认为一篇文章只要指导到位,诵读

好了就可以了事了,其实不然。懂蓓主任的讲座告诉我们诵读是一门艺术,艺术没有对与错,只有好与更好。我们将一篇文章处理好了,诵读完了之后不能从此就不闻不问了,还要适时地拿出来再读一读,反思一下:我当时这样的处理好吗?我这样处理符合作者的意图吗?

她举了自己一个亲身经历的事例:许多年之前她在读

食指的作品《相信未来》时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划分停顿的“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在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我相信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认

为这样划分是正确的。隔了很长时间后,甚至很多年之后,她又翻开这篇文章读了起来,当她再读这段时感觉不对,于是她就从书海中找到了食指写这段话的原意。食指是想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涌向天边的排浪,将自己的手掌比喻成托在太阳的大海。当读到这儿时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停顿错了,于是又重新改正了过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在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听后很受感动,像她这样有造诣的大师还要这样一日

三省吾身,那像我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就更应该这样去做了。孔子曾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做过之后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正,追求艺术的完美,艺术没有对错,只有更好,我们应力求将它做到更好。

以上三点是我这三天最大的收获,作为一名教师只有

从这几方面去不懈地努力,去追求艺术的更好,“相信未来”诵读教学将会迎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