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门开了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31:35 字数作文
门开了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作文

读书点滴体会_1500字

读了十几处的书,渐渐地对读书有了一点切身的体会。书是浩瀚的大海,我们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尽管我终日在大海的怀抱中遨游,却读不完大海的博大、深沉……

“读书如交友”,我想。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交上朋友,但真正算得上知己的都甚少,真可谓神交之友难求啊!难怪人们会感叹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读书却不一样,记得有句话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是啊,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忠实的朋友。尤其是那些影响你的人生,影响你的未来的书,更是值得你尊敬、值得你爱戴的知己诤友。说起书,我一定会想起大学者钱钟书先生,他坐拥书城,手不释卷,直至朱墨烂然,方谯周独笑。我想钟书先生一定是钟情于读书,才成为如今知名的大学者吧。

“读书如吃饭”,我想。吃饭是人能生存的根本保证。人不吃饭,就会饿死,这是众所周知的。人不读书,同样如此。世上懂得吃喝的大有人在,但真正能解得读书三味的人并不多。最近我又想起一句话,颇受启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揣摩此句,其中就暗示着读书是能使人的心灵宁静舒畅,陶冶性情的。这与宋代大文豪黄庭坚所说的“三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有异曲同工之妙。

“读书如吃药”,我想。人在生病的时候须吃药,因为药可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但是,有一种病是世上任何灵丹妙药也治不好的,那不是癌症,那是——愚蠢。也许人们常说的“蠢人没药医”就是这个道理吧。其实要治好它,用不上什么世界名医,用不上什么灵丹妙药,你只要服上一剂心灵之药—

—书,你的病自然就会痊愈。古人说读书可以医愚就是这个道理。想当年鲁讯先生弃医从文,不就是想医治“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的国民的劣根性吗?说读书如吃药,读书可医愚,可这药是不可以乱吃的,否则只会加重病情,越医越愚。

“读书如享受”,我想。一般人认为享受就是吃喝玩乐,从不把读书看成是一种享受。其实当我们每次拿起书,静静地品味书中人生百态时,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体会到生之喜悦。曾听说有这么一段话:“活着并非只是维持一口气,而是要行动;善加利用我们所有的器官、感觉、机能,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活得年岁最长的人不一定能享受最丰富的人生。不懂得享受人生,即使寿比南山,其实出生时即已等于死亡。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即使英年早逝,却还起码真正活过几年。”我想,既然要利用我们所有的器官,那么读书也可算是手、脑、心并用的一项活动了,从中我们也就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停下手边的事,翻开手中的书,看看书中的世界是多么的美丽,享受着书带给你的生命的感觉吧。

“读书如登山”,我想。儿时不知天高地厚,读了几本书就自称“小学者”,后来读到更好的书才自觉羞愧,后来阅读量渐渐扩大,又有“一览众山小”的体会。这是我很希望体会的感觉,可每次自以为是“一览众山小”,其实只是“自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由此也深深地感受到知识的无止境,体会到“一山还有一山高”的真谛所在。

以上只是我对读书的点滴体会。读书如什么,还有待众进一步的认识。书如大海,真正要求得其中奥妙的还需要自己去探索,去感悟。

空气中飘荡着一首旋律,是大地之歌,我敢确定……歌颂着地老天荒,永恒不渝。只有在挚友的心中,我才得以重新认识,而这位挚友,恰是一本能与我相伴终生的好书。

回忆,让我沉醉_1500字

不知不觉中,我又度过了三年……这三年,承载的满满是回忆——岁月雕刻下的或喜或悲的足迹。

走了这么久,不忍回头看看,因为我怕,时光留给我的是无尽的不舍与眼泪。 可终究,那点点滴滴让我沉醉……

夕阳下的影子

夕阳映照的操场上,拥着几许凉凉清风的我们,买着一大堆零食,在那草地上,挥洒着我们的笑声。在那里,我们幼稚地玩着踩影子的游戏,我们诉说着一切关于现在与未来的迷惑,我们彼此对着天空大声喊着。

教室里的“奋笔”

随着日复一日的更替,我们的汗水越来越多。在教室里,老师们的鼓励,他们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他们无奈的话语在耳边回荡着,每次这样,我们都会对视一望,然后长吐一口气,聚在一起大声说:“下次一定不要再让老师们失望!”紧接着,对视一笑。就拿着笔在拼命我们的青春,每一次考试,每一次不顾老师骂言的出黑板报。那里,我们歌唱过,泪流过。

走廊上的身影

在教室外,总有两个身影,因为成绩的不理想,因为心态的不稳定,然后,老师在旁的鼓舞与支持,挥霍着我的泪水与重振我的自信。在那里,有不尽的教诲,有不尽的嬉戏。我们在那里奔跑着,在那里吵闹着,画上每一个属于我们的省略号。

不尽的回忆,不尽的温馨,泪已洒下了一大片……

作者:高宁宁 | 学校:高思教育 | 时间:2013-10-18

已经是深夜了,万籁俱寂,只有几颗星星在天边眨着眼睛。

灯下,我还在自得其乐地与漫卷的数学题厮杀着。“啪!”随着我干净利落地在卷子上点下最后一个点,仅存的残兵游勇也被我消灭了。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便涌了进来,拂去了些许倦意。整栋楼只剩下我这里一盏灯,在黑夜里不羁地亮着。

似乎,天地间只有我一个人,就连轻微的呼吸,也变得惊心动魄了。沙沙的笔尖泻下的声音,起伏有致的呼吸声,不知疲倦的钟表声,甚至还有脉搏跳动的声音,就是这暗夜不甘寂寞的全部。我享受着……

“吱呀——”门开了。妈妈披着一件外套来到了我的屋子。声音惊动了我的笔,它从桌上滑下,跌到了椅子上,又滚到了地板,营造出一种惊天动地的效果。 “您怎么起来了,快去睡吧。”

“我刚刚看到你这边灯亮着,就……你别用功了,也早点睡吧。”

“没事,我不困,您也别等我,先睡吧,我一会就睡了。”

正说着,妈妈走过来,拿了一件长袖的衣服要我穿上:“你看你,大晚上的穿这么少还开的窗,待会该感冒了,真是不注意。”说罢,她又将窗子拉上了。

做完了这些,妈妈还是不放心的样子,几度欲言又止。“那我去睡了,别累坏了啊。”妈妈最终还是轻轻退出了屋子,小心翼翼地带上了门。大约几秒钟后,她又推开一条门缝,嘱咐我要早些睡,这才放心地离开了。

然而,当我再抬头时却发现,妈妈卧室的灯依旧亮着!被黑色笼罩着的夜里,那边的灯伴着我这边的灯,相映成辉,似乎可以驱走一切黑暗。我知道妈妈还是在陪着我。于是,我悄悄熄了灯,到床上躺了起来。这下,那边的灯才真正放心的熄了,妈妈才安心睡下。

窗外的夜依旧静静的,仿佛一切都没发生,依然是那些星星,那些一眨一眨的眼睛……

那微笑改变了我

作者:高宁宁 | 学校:高思教育 | 时间:2015-04-19

那微笑改变了我

真奇怪,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我只喜欢独来独往:很少会帮助别人,也不祈求别人的帮助。纵然得到别人的相助,也会像还债似的报答于人。大有我不负天下人,也莫让天下人负我之势。然而,这多年支配着我的思想,却在那一次微笑的光芒中,瞬间变得如同一粒尘埃,飘散的无影无踪……

篇二:教室门开了

教室门开了

嘎吱一声,门开了, 语文老师走进来,

带来了一叠厚厚的作业。 嘎吱一声,门开了, 数学老师走进来,

也带来了一叠厚厚的作业。 嘎吱一声,门开了, 英语老师走进来,

还是带来了一叠厚厚的作业。 开门声是无尽的, 带来的作业是无穷的。

篇三:作文

命题作文“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写作指导 【模拟金题】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我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充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捕捉生活细节,写出人物那一刻内心变化,不得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诗意的导语已形象地诠释了“春暖花开”的含义,也巧妙地开启了思路。不过,写好这篇作文,需要注意三点:

一、紧扣“那一刻”,写瞬间的事情。要高度关注两个词语:“那一刻”“春暖花开”。“那一刻”,时间上限制,一定要控制好所写事情所发生的时间段,一般情况下是一瞬间、很短时间,如果把所发生的事情控制在一小时以外,甚至一天之内,无疑跑题。

借用特写镜头,浓墨重彩绘一刻。要紧扣“那一刻”这一特定瞬间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浓墨重彩地进行描绘出人物神态、动作、心理的变化。

二、紧扣“我的世界”,重点刻画人物内心。“我的世界”既可以指客观外部世界,也可以指内心世界,即人物的情感世界。而要出彩,更是要多方面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即“情感世界”,着重写情感世界的变化。

三、紧扣“春暖花开”,写出情感世界的变化。要写情感变化,就要写出对比,“我的世界”之前可能是消沉的、灰暗的、沮丧的、失望的,也可能是失落的、懊恼的、阴冷的。但经过了“那一刻”之后,我的世界变得激昂了、光明了、开心了??一定要写出情感变化的过程,交代情感变化的原因,写出情感变化的纽带和桥梁。而不能说变就变,说来就来,情感变化的突兀,就会影响文章的真实

那一刻,

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刘雨田

“砰”的一声,门被我重重带上。走出门,一股寒风迎面吹来,钻心的冷。我进也不是,

走也不是,一下子,我似乎陷入了寒冬之中。

我径直跑向大街上。可大街早已失去白日繁华,整座城市都开始熟睡。街边的摊子已没有了踪迹,店铺早已全部关上大门,独有我一人在大街上踽踽独行。

我不禁打了个寒战。突然有几分想回家的冲动,但想想刚才的愤愤不平,我立刻打消了这个可笑的念头。现在,我颇有几分“浪子”的味道呢。

绕过大街,穿入小巷。小巷里漆黑无比,伸手不见五指,夜色苍茫下让人恐惧万分。寒冷和孤独萦绕在我周围,让我惶恐不安。

“半夜里出门,可真不是什么好事!”我不禁想到。

这时候,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只见母亲拿着手电照来照去,似乎在寻找什么。她好像在呼唤着我的名字,还哑着嗓子。我心里一时很不是滋味,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我想应她,但拉不下面子,我想回家,可又不想跟母亲正面接触。于是,沿着小路,我拐回了家。

来到楼底下,整个人的心情都彻底放松。“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真是的,此刻,我才有了切身体会。爬上楼,门却是虚掩着,灯也大亮,可母亲却还未回来。

餐桌上摆满菜,冒着腾腾热气,散发着一阵阵肉香。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拿起筷子和碗,一阵狼吞虎咽起来。这时,我才感觉,家是如此的温暖,灯光是如此的明亮温馨。

突然发现桌上一张小纸条。“儿子,回来了你就先吃!不要等妈妈。”我心上忽然像塞了铅块,沉甸甸的。我开始懊悔自己刚才的冲动。要是冷静点,再冷静一点,要是我再忍忍,要是我为妈妈多想一点,要是……

我再也吃不下去了……几滴眼泪也不争气地落了下来。

“吱呀”一声,门开了。母亲疲惫地进来,大汗淋漓。看见她这般模样,我的心仿佛被蜇了一下。“妈妈,对不起,是我不好……我不该这样冲动任性……”

“儿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妈也不对,不该这样批评你……但不管怎样……”母亲抽噎着。

我们紧紧地拥在一块儿,泪水浸透我们的衣襟,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这一刻,心上的一块石头落地;这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评点】

这是一篇构思精巧、文字优美的作文。文首先声夺人,巧设悬念。“我”与母亲争吵,带着几分冲动与任性,寒夜里独自在大街、小巷里游荡。尝遍了寒冷、害怕与孤独,折回家里,吃着母亲做的香甜可口的饭菜,“我”才感觉家的温馨与美好。寻子回家,母亲和儿子相拥而泣:那一刻,幸福温馨,那一刻,春暖花开。

文章层次清晰,情节一波三折。栩栩如生的人物对话,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特别是“我”归家前后心情的变化、心灵的触动,使母爱的包容得以彰显。

【模拟金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红灯绿灯,车来车往,人流匆匆,我们常常要经过十字路口,也时常徘徊在十字路口,有时我们必须作出选择:向左?向右?还是向前?同样,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请以“十字路口”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

【思路导引】

审题需仔细:这个题目存在着双重含义,一个是表层意义即本义,指两条道路呈现“十”字交叉的地方;还有一个是比喻义,喻指对重大问题必须作出抉择的关键时刻。审题时应注

意它与“十字街头”在意义上的区别。因此,仅仅把“十字路口”当作一个媒介,把任何发生在其他地方的事情搬到十字路口这个生活场景,生搬硬套,没有理解十字路口的含义,也就误解了题目的真正意图。

立意应深刻:立意要深刻,就要尽量从比喻义出发,由现象引发我们对个人操守、社会规则和国家命运等方面的思考,特别要注意借用社会热点,关注时事,这样的文章就要深刻独到得多,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点题宜周到:既然是在“十字路口”,就要有思考和决断,应写出“十字路口”意义上的分歧和选择。所以,在行文过程中应该注意点题,强化扣题意识。避免把“十字路口”只当作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与其比喻义出现割离或缺失;避免只谈“选择”,不提及“十字路口”,甚至干脆通篇与“十字路口”没有直接关联。

【佳作示例一】

十字路口

◎姜 丹

“妈妈,今天老师才教过我们的‘红灯停,绿灯行’,现在是红灯,那个叔叔为什么还是过马路呀?”一个背着小书包,额上还贴一颗红五星的小男孩,站在十字路口边一群等待红灯的行人中,疑惑地问他妈妈。

闻言,好多人向小男孩及他的母亲投来目光。在众人的注视下,妈妈支吾着,不知该如何回答。当目光扫到一位也想过马路却闻言尴尬收回腿的男青年,他的脸“腾”地红了,嗔怪地瞪了孩子一眼。

然而就在此时,一阵急刹车的声响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刚才的那位“叔叔”,被一辆急驰的小轿车撞倒,倒在了十字路口的血泊中。人们“呼啦啦”地围上去,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那个肇事司机太不像话了,撞倒人居然逃逸!”一位穿着考究的银发老者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现在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一位大妈接了话茬儿说道:“就是就是,这个人也倒霉啊,闯个红灯就能出这档子事儿,唉,自作孽哟……”

话还没说完,十字路口被堵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是在催促着人群及早散开,让他们通过呢!

“那这人怎么办?妈妈,你送他去医院,去报一下警啊!”小男孩摇晃着妈妈的胳膊说。 稚嫩的童声竟压过了人们叽叽喳喳的议论,人群安静下来,目光再次聚集。

妈妈这一回拉下了脸,拨开众人,边拉着小男孩向外走边说道:“小孩子家的,多管什么闲事?”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人群的争论还在继续,十字路口的交通依然拥堵,“嘀——嘀——嘀——”的声音不绝于耳,可见司机是多么着急。

交通堵塞了几十分钟,还是路过的一位女学生报了警。当警车和救护车赶到的时候,被撞的那名男子的血,已经凝固了。

而当警察问有谁愿意去公安局做一下笔录的时候,人群“呼啦啦”地散开了。

只有那一摊已变深红的血,还固执地留在十字路口。过往的车辆不住地辗压、驰过,终于,四条道路上都有了血迹,不间断地,向远方延伸……

【评点】

此文有三个亮点:(1)扣题紧密。文中故事发生发展的地点始终在“十字路口”,这是明扣;同时从故事的思想内涵看,文中“妈妈”面对道德的“十字路口”选择了回避与明哲保身,“叔叔”面对利益的“十字路口”选择了自私自利、冒险违规,“观众们”面对良知的“十字路口”选择了空谈与冷漠,而“小男孩”与“女学生”在这些“十字路口”没有从众,

篇四:作文

【写什么】

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充满世界每一个角落。假设在你的伙伴中,有人或者因学习方法不当而考试分数偏低,或者因家庭环境不好而内心痛苦,或者因外形不佳而自渐形秽……对这些伙伴的具体情况,你想怎么做?(也许你就有这样的经历和见闻)请把目光再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摆小摊的、扫大街的、捡破烂的、耍把戏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也许你和他有过心灵的沟通,请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与感受吧。也请关心最近媒体的报道:某地有个孩子因天灾人祸而失学,某人因意外事故而落下终身残疾,某人突然患上重病却缺少医疗费用……与同学讨论过了吗?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把爱心奉献出来吧!那么世界将会充满阳光,世界将会充满爱。有一句歌词不是很好吗。“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

希望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察和发现,对以上情景或者材料展开联想、想象(不限以上提示,围绕主题可自主选择),要拓宽视野,开启思维,在充分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取,恰当取材、选材。

【怎样写】

材料选好后,安排好材料是关键。首先,写作文不可没有一个好题目。作文题目拟得巧妙新颖就如同一位少女长着一双顾盼生辉的美目,让人过目不忘。给作文拟一个好题目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运用比喻拟题目,运用比喻可以使题目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籍。巴金的《灯》,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个是写心中的希望,一个写理想的生活环境,内容不同,但题目都给人一种意味无穷的感觉。其次,写好文章的开头是创作成功的一半。清代学者唐彪说过:“通篇之纲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文章开头是全文的一道眉眼,在短短的几行文字中要吊起读者的胃口,就必须苦心经营,全力打造,切不可忽视。再其次,文章主体部分更要精思巧构新设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心中一定要有数。还可以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层层设悬,逐步解疑;抑扬结合,一波三折等。这样就避免了记叙文的平淡直述。最后,结尾一定要和开头呼应。另外,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用恰当的语言,切实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

三、范文佳作

(一)感受爱的力量

门开了作文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要是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我国女作家三毛说:“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辛酸,这么痛苦?”冰心在弥留之际说:“爱是一种力量。”我以前对爱的理解很肤浅,中考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深化了我对爱的理解。

师爱

病床上,我静静地躺着,透明的药液一滴一滴顺着长长的塑料管输进我的血管里。我好害怕,

害怕第二天在考场上像陈士成一样神志不清。我好孤独,孤独得像孔乙己跪在柜台下面一样,无人同情无人怜悯。

突然,门开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是语文老师。顿时,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我赶紧背脸去擦干泪水。老师那慈爱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摩着我。她好像明白了一切,轻轻地打开一本书,念起了我最喜欢的那首诗:“别让我为免遭危难而祈祷,而让我无所畏惧地面对危险,别让我为止息痛苦而恳求。”

啊!师爱如一阵春风,吹走了我心头的阴霾;像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我,催我奋进!

母爱

凌晨一点,我的胃痛有疼痛难忍,刚一张口,一股恶物喷涌而出。我艰难地喘息着,大滴大滴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这时,一只温暖的大手搭在我的额头上,朦胧中,一双焦虑的眼睛正望着我。无边黑暗夹杂着风声、雨声扑面而来,妈妈背着我,一步三滑地向医院走去。妈妈的背是那样温暖,她的头,发上、脸上却挂满雨滴。

我哭了。我想起了一首诗:“啊!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

啊!母爱是闪耀着生命之光的一株灵芝草,母爱的芬芳让我的痛苦顿时消融。

常人之爱

我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护士的小女儿甜甜的跳过来了。她眨巴着大眼睛,把一只用手把折叠成的花从到我手里,说:“姐姐,手帕送给你。祝你快点好起来,和我一起上学校。”说完,她一边唱歌一边翩翩起舞:“手帕花,手帕花……”

啊!常人之爱如一曲生命的旋律,轻轻地荡漾在我的心中。现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在爱的沐浴中行走,我不感到孤独和无助。走过的日子,我享受了别人的爱,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学会爱老师、爱父母、爱别人。

[评析]

文章首尾照应,中心明确。虽然选择了三个不同的材料,而每个材料又都使“我”感受到爱的力量,但是三个材料又有侧重,“师爱”侧重写在“我”害怕、孤独时,是老师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母爱”侧重写母亲见“我”生病时的焦虑,对“我”的爱护;“常人之爱”侧重写小姑娘对“我”的真心祝福,同时,作者也注意了详略安排,对“师爱”和“母爱”写得比较详细,对“常人之爱”则写得比较简单。正是这样围绕中心选材,又详略得当处理材料,才使文章中心突出。

(二)倾注父爱的那副眼镜

每次想回老家,父亲的眼睛便是我最大的心结。

我的父亲已年近古稀。十年前,操劳而变得苍老的父亲得了糖尿病,在精心的治疗后血糖尿糖都降下来,可是那病魔却驱之不去,始终缠着父亲,现在又波及到父亲那双明亮而慈祥的眼睛。看到父亲眼睛上戴的那副老花眼镜,我的内心阵阵剧痛,不由得想到父亲冒雨为我配眼镜的情景。

记得那时七八年,家境拮据的父亲为了我的学业,没黑带白地劳作,供应我在离家较远的初中学习。

星期天我回家,在灯光下看书。父亲最欣赏我学习的姿势,总是在旁边默默地陪读。

“你的眼睛怎么了?”可能是父亲看到我的眼睛离书太近了。

我没有抬头,漫不经心地说:“可能是习惯了吧。”

现在回想起当时说这话时我太粗心大意了,竟忽略了父亲那慈爱的目光。父亲走出十几米,然后让我看着他,我把目光转向父亲,我眯着眼睛努力地看着父亲。

“你的眼睛近视了,怎么这样不注意呢”?父亲有些责备的语气。

“有多长时间了,爸爸竟没有发现”!爸爸竟有些自责了。

“没什么的,习惯就好了,就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还没什么呢,都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

“明天星期爸为你配副合适的眼睛吧!”

第二天是星期天,也是县城大集。父亲就用车子驮着我赶往30里外的县城。

天气非常的热,父亲带着我骑了将近一个小时才赶到县城。来到县城父亲已是汗流浃背。

诺大的一个集市,上哪儿去找卖眼镜的阿。

“去医院吧!”

“去医院?外面不是有卖的吗?”

“外面卖的虽说便宜,可质量不行。我来之前问过咱村的医生,近视眼要先去医院验光,才能配出合适的眼镜,要不对你的眼睛伤害很大哩!”

我默默地听着父亲的话,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来到医院,父亲让我在大门前等着,他便跑上楼,好一会又跑下,把我领到楼上的一间屋子里,里面有个穿白大褂的医生,他就细心地和医生说我的眼睛,还虔诚地向医生敬烟,不放心地请医生给好好验验光。医生说你得去一楼缴费,父亲这时忙忙地出了门,快步走下楼梯。我也紧跟着出去,看到父亲的背部衣服已湿透了。

记得那时医学还不是太先进,眼镜当天是不能配出来的,得等两天才能取。

也就是过去两天,上午还好好的,下午就下起雨来。班主任老师说我父亲来找我,我不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父亲必须冒着雨来。我来到办公室,眼前的一幕让我终生难忘:父亲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赤着脚,裤腿挽得很高。见我来,忙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幅崭新的眼镜……

此情此景,泪水顿时溢满了我的双眼。我手捧着那副眼镜,真切地感受到父亲那舐犊情深的爱,那爱丝丝如溪流,沉沉如高山。

评析:

这是一篇歌颂父爱的文章。突出优点是会选材,文中父亲冒雨为我配眼镜的情景着实打动人心,特别是两天后又冒着大雨把眼镜给我送来,把情感推向了高潮。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精心选材、巧妙设计的写作本领。再者,结构严谨,脉络分明。开头由父亲的老花镜引出父亲为我配眼镜的情景,结尾又手捧眼镜,很自然的抒发感情。很好的照应了文题,突出了中心。

(三)伟大的母爱

又是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我趴在窗前,静静地看着,看着……仿佛在这片迷雾中,我又一次看到了那位用自己瘦弱的身躯,背着女儿,顶着狂风,冒着大雨,艰难地向医院走去的母亲……

那是六年前秋天的一个晚上,爸爸出差去了,家里只有我和妈妈,我突然发起了高达39度的高烧。面对被烧的小脸通红、满嘴胡话的我,妈妈慌了,她赶紧找来各种治疗感冒的药。但都没有用——因为我吃了药后,很快都吐出来了,一点作用也不起。

墙上的挂钟已经敲过十二下,此时,整个城市已全然没有了白天的喧闹,人们都已进入了梦乡,只有那无情的雨点在“啪”、“啪”的拍打着窗外的玻璃,不知疲倦在的树叉狂风中劲舞。此时天已经很黑、很黑了。我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似睡非睡,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浑身发烫,喉咙就像火一样的干裂。妈妈看见我痛哭的样子,把脸贴到了我的脸上,对我说了好多话,但我一句也没听清楚,只是感觉不适地有水滴滴在脸上,凉凉的,我知道那是妈妈伤心的泪水。

妈妈找了件雨衣,拿了个手电筒,然后把我背起来,向医院走去。此时,天漆黑,雨很大,风劲吹。妈妈背着我,艰难的向前走着。我趴在妈妈的背上,看着妈妈那被雨水打乱的头发,不知怎么的,眼泪夺眶而出。雨水,泪水,混在一起,滴打在这世界最宽阔、最温暖、最有

力的肩膀上……慢慢地,我就在妈妈的肩膀上睡着了。以后所发生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等第二天一觉醒来的时候,发现疲倦的妈妈坐在我的病床前睡着了。原来妈妈陪了我一整夜啊,坐着都能睡着,她实在太累了。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

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我很快就恢复了健康,妈妈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我们的家庭又充满了往日的欢乐。有人说,一滴水珠,能折射出太阳的无限光辉,因为它是透明的;一件小事,能反射出做母亲的对子女的爱,因为她对子女的爱是最真挚、最无私的。这些天来,几乎电视台每个台都在播放各地庆祝建国五十四周年的节目,爷爷奶奶一说就说到过去的苦,一讲就讲到现在的甜。虽然现在我还不能深刻理解过去的那段历史,但我也从电影、电视上看过,听爷爷奶奶聊过、爸爸妈妈说过,听老师讲过,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他们只有一个心愿——为了祖国母亲的明天更美好,为了我们这一代的生活更美好!在电视上、歌词里,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祖国就是母亲。虽然我现在对此理解不深,但现在的我生活上无忧无虑,学习上条件优越。我想这就是祖国母亲给与我们的——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的不断拓宽,我愈发地感到祖国母亲的伟大,我对“祖国就是母亲”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不辜负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为了祖国母亲的明天更加美好,我发誓: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学好文化知识,做个社会栋梁之才,以此来报答给与我无私母爱的妈妈和祖国!

[评析]

本文详细地记述了“妈妈”背着作者冒雨去医院的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感情,并以此歌颂了母爱的伟大,牵动了读者的心。而且本文的后半部分转笔写到“祖国母亲”,这就扩大了母爱的范围,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提升了文章的内涵。另外,此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用词生动,堪称一篇佳作。再加上文章最后表明的决心和立意,相信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

(五)父亲的爱

父亲不善言语,也不喜欢感情外露,平常我只能从他的动作中体会他要表达的意思。

我家门前有条小河,河上的木板桥便成了我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那清清的河水,可爱的鱼虾,千姿百态的石头,至今还保存在我的记忆中。每天天不亮,父亲便点亮了那盏昏暗的马灯,并喊我起床,然后送我上学。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冬天,纷纷扬扬的大雪下起来了,河水也结冰了,父亲仍旧要送我上学。看着这天气,我迟疑了。父亲紧绷着脸,不停地抽着烟,抽了几口后,他发出低沉而又熟悉的声音:“快,快去准备好,咱们走。”

我一走出门,就惊呆了:天啊,父亲只穿着一双破旧不堪的解放鞋,而且连袜子也没穿,那露出的脚趾不住地往里缩。再看看我脚上崭新的运动鞋,我流泪了。不过,我赶紧拭干了泪,怕父亲看见。一路上,四周静极了,偶尔从远处传来几声犬吠。一阵阵寒风吹来,几片枯黄的叶子与雪花共舞,迟迟不肯落下。我出神地看着,难道它们也跟我一样,不愿离开家吗?

篇五:站在门口优秀作文

请以《站在 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解析】

这是一个填充式的半命题作文。每一位考生都能有话可写,有感可发。填充的内容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是关键。可填些什么呢?可填具体的处所,从而演绎各种具有生活味和人情味的故事,还要反映所站的人物的复杂情感。可联系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的抉择来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情节取胜;或可站在局外者的角度来写别人的故事或历史上的遗事等,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以深刻犀利见胜。

站在车站的门口

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着离别与欢聚的舞台。这幕离别与欢聚之戏的主人翁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不变的是,这是同一个站台。

戏剧的主人翁在变,有一天,我就成了这部戏里的主角。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一个满是喜气和生机的季节,同时,在我眼里,又是一个失意的季节。一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还处在梦乡与现实的过渡地带的我,忽然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我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在昏暗灯光下亲爱的母亲的脸,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亲开口了:我们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妈妈、爸爸道别。然后便目送他们踏上汽车。汽车缓缓启动,渐渐地成了点,渐渐地消失在大雾的清晨,只留下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站在车站的门口??从此,车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时不时的会站在车站的门口,愿远去的车能带去我对母亲父亲的祝福,愿回来的车能为我捎来父亲母亲的音讯。我会站在车站的门口,继续着我离别与期待欢聚的车站之戏。

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长。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的戏却没变,它依然在上演着。变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会像当年远去一样的早早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一切完毕后便送我到车站,来继续这部没有结局的戏。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一种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车走了,透过窗,虽然外面光线暗,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以及泪汪汪的眼眶。离去了,便是无限的不舍与怀念;待到归来时,眼中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但眼睛不管是在离去还是归来时总是湿湿的。

站在车站的门口,祝愿远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归来。我的心里有一个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离别与欢聚的车站。我会一直站在车站的门口,去送别,去祝福,去等待,去欢聚。

[简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是一种永恒的人生状态。作者选取一个特殊的场景——车站来抒写生活中真实的离别之情,用这种离别来表现普通百姓家庭的挚爱。为了谋生,当年我送别父母;为了求学,如今父母送我。更可贵的是,离别的心理、动作等细节写得真实、细腻,令人怦然心动。

站在文学的门口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转的,是墨笔生香,勾勒出清风明月的韵致;梧桐细雨,西窗红烛,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淌的,是令人心旌摇动的浓愁与长情。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已能听到门里的笙箫,门里的叹息,门里的牧笛,门里的美妙,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心中摇曳着的思索,已化作一江春水,流入门内的世界。

站在文学的门口,我用一份敬畏的心情去聆听那些高贵灵魂的歌吟,去驻足观看那隐藏在文字之后的精神之花,去收获一份灿若朝阳的理想与对于崇高的向往。

当暮色四合时,一灯如豆,一书如帆,送我至文学的门口。那东临碣石的一代枭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依旧能够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不屈之音,那一份遒劲雄浑的意气,常使我击节而赞。那在乱世里漂泊沉沦的诗性女子,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得哀愁,纵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也依旧要在绝灭之境,用柔弱的才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荡起遥远的绝响。

被文学艺术化了的灵魂与生命,在文学的殿堂里凝固永恒。当我站在文学的门口,那轩举的意气已将我深深感染,那盛下了悲欢离合的真情泪滴已将我浸湿,他们以文学的方式存在于历史的视线里,轻易地将我俘获,又用他们高贵灵魂锻造的文字凝滞我的步伐,不肯再做那人间的闲狐兔。

站在文学的门口,那门里飘散出的生活的哲思,仿佛夜幕上璀璨的群星,将我的生命旅途照亮。

自嘲“职业是生病,写作是业余”的史铁生,他文字里关于生命的思索给予我深深的感动,他的坚忍使我在遭遇崎岖时亦能淡定从容。冰心笔下深邃的大海与圣洁的母爱亦使我在匆匆行走的间隙里驻足体察弥满我生活的爱意。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动容于保尔的钢铁意志,读《鲁滨逊漂流记》,我欣赏生命与自然的契合??

被文学具体化了的生存形式与生活态度,如细雨,如飞花,浸湿生活铺就诗意的岁月,当我站在文学的门口,暮雨晨风阵阵飞来,让我走得坚强并且诗意。

站在文学的门口,终究只是欣赏文学别样的乾坤。我知道,终将有一日,我会走进文学的殿堂,用自己手中的笔勾勒出生命别样的风貌。

[简评]:欣赏文学里别样的乾坤,用一份敬畏的心情去聆听,去观看,去收获;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体味艺术的灵魂与生命,领略作品飘散出的生活哲思,让“我”在生命旅途中走得坚强且诗意,淡定且从容。作者将思绪化作一江春水,流入文学门内的世界,信手拈来,纵情挥洒,感悟真切,议论生辉。文章积淀深厚,思路清晰,语言典雅,书写美观。从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语文素养看来,走进文学殿堂指日可待!

站在老屋的门口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爷爷守着老屋。他喜欢坐在门口,一口又一口优哉游哉地抽着自卷的旱烟。而当每次呛得满脸通红时,便急急地招我给他捶背。那场景重复了几年。而我印象中染红老屋门口的那一抹残阳,落了又起,起了又落。不经意中,爷爷便没了。老屋的那扇门吱呀吱呀地在风中摇曳,担摇出的只是一阵又一阵

凄凉的心痛,终究,没了坐在老屋门口的人了。

后来迁了新居,奶奶却执意要呆在那所老房子里。她也不解释,只是如爷爷一样沉默地坐着,大家违拗不了她。但稍稍懂事的我想,这老屋的门,承载了太多太多。放学回家,我喜欢伏在老屋门口的小板凳上写作业,一来那儿安静,二来也可与奶奶做伴。奶奶喜欢唠叨,唠叨那些我好奇的往事。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老婆婆们聚在老屋的门口,谈着那些谁会先入土的事情,平平常常地,如同拉家常一样。但我偶尔也会听到奶奶一个人埋怨,埋怨那个糟老头子去得太早。那时候不知是奶奶倚着门,还是门倚着奶奶。孤零零地,我噙着泪,听着她呜咽,却哭不出声。

时间久了,老屋也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村里的人劝爸爸把屋拆了,我没肯,当然,爸爸也执意没有答应。记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挂锁的门口,听他喃喃地说:“等我老了,还住在这屋里。”我想我是懂的:爷爷奶奶都在这里去了,爸料想是在这门口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也想到了自己的归宿。那时候,我天真地应了一句 :“爸,等我老了,也住在这屋里。”爸没吱声,摸了摸那扇小木门,转身便走了。我想他是不愿在老屋的门口哭,怕爷爷奶奶瞧见了伤心。

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门口,不愿去推开它,因为怕触及那些尘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门,经历了太多太多,却依旧沉默无语。我不敢撩扰这一份岁月的无声与沧桑,但我想,今天与明天之间,也许也只隔着一扇门,我们都站在岁月的门口徘徊,追忆着那些过往的事与过往的人。

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简评]:这是一篇意境优美、感情丰富、意蕴深远的抒情散文。作者立足于“老屋”门口,追溯往事,回忆与“老屋”相关的人和事,以时间为序,用疏淡的写意笔法,再现了爷爷门前抽烟、奶奶倚门静思默想、爸爸坚守老屋以及我伫立门口感叹岁月的典型场景。画面虽为平常人事、琐碎家常,但寻常中显奇崛、疏淡中见真情。这里既有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沉重感叹,也有血脉相承、追宗怀远的幽邃情思,可谓情景交融。

本文感怀人生,起于“老屋的门口”,立象尽意,随着感受与体验的渐次深入,归结于“岁月的门口”,意蕴深远。

站在老家的门口

不经意就走到了老家门口,岁月斑白了门上的门神壁纸,消褪了朱红色的门漆,朽蚀了高悬的门檐。叩门的手停在半空,不知该进还是走开。一路的疑问一一跳出,儿时的画面纷至沓来。

我们的胡同院还在吗?那棵高大的槐树还在等着我放学回家吧!那古墙焦急地等着我的情书吧!我闭上眼。

“吱呀”一声响,门开了,跨过高高的门槛,踏入,随即悬空,像掉入了一个古老悠远的梦境里,那“吱呀”的声音像一首从远古传来的歌谣。

手指轻轻叩响古墙,发出“梆梆”的声响,如同钢琴键那样钝厚温柔的声响,古墙斑驳的脸上青苔掠过,平添了些许皱纹。我不在的时候,古墙就是借青苔的手为我一笔一画写下思念的文字。记得童年时候的我,笑声溅湿了你的脸,槐花瓣儿簌簌落下,淡黄色的花蕊落地,我总爱捡起贴在你苍老的脸上。

转身拐入小院,古槐还在,恍惚间看见奶奶依然安详地在树下纳着鞋底,总感觉奶奶的鞋底沾了槐花的香味,总爱穿着不肯脱下。恍惚间看见母亲在屋内张望,该是在想今儿贪玩的娃又忘了回家吧!看见父亲弯着腰,将水桶放进

水井,担起满满的一个月亮,然后有节奏地担进家门,该是那月儿也进了我家门儿了吧!恍惚间看到我自己放学后的雨天,穿着凉鞋跳跃在石板道上,一步两步??

后来,一纸封条贴住了我向里张望的眼睛,村子里传言上级发命令要整治村容,将老院改成商业街。

那时奶奶慌了,满院里转,却不讲话,如同枝柯间找不着旧日里做窠的老燕,在枝柯间翻飞。孤独惆怅。

那时孩子们也慌了,低头走过,恍惚传来昔日的笑声,他们再也吃不到古园里糖艺老人做的糖小鸟了。再也吃不到槐花糕了吧。

再后来一切都变了,古镇如同一个抹脂粉的老妇人,在时代T台上走秀,却让人惊喜不起来。我流泪了,古院也流泪了,那条穿过院子的小河涨的飞快,那奔流的不是水,而是古院的眼泪吧!一滴两滴??

肆虐的笑声传过来,惊醒了我的梦,我还站在原地,站在老家门口,舍不得进,更是不忍进,害怕进。如同怕看旧照片里的初恋情人。

古墙还在吗,胡同院里的老槐树还在吗?纷纷的淡黄色落蕊还在吗?

算了吧,都算了吧,走吧,走吧,就将所有的儿时记忆酿成一杯酒,饮下它,永远陶醉在和谐美好的图画中;将一切美好的现实酿成槐花糕,藏在记忆深处,默默的默默的??在蓦然回首的刹那,留下簌簌的淡黄色花影??

转身,回首。

然后掉头,默默走开,眼泪成诗。

[简评]:本文作者站在老家门口,目睹岁月印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墨,生动地再现了小院昔日的人事与今日的变迁。观察细致,文笔细腻,感情真挚,一切景语皆情语。恰当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构思精巧,首尾呼应,丰富的想象与眼前的现实融为一体。文章主体部分似梦非梦,亦虚亦实,空间转换、时间推移、层次井然。用“眼泪成诗”作结,意在点明“因为回忆总是美”。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

青春是一串风铃,我看见它挂在十八岁的门口,随着风儿叮当作响,朝我招着手。我知道跨过这道门,我就要向青涩的少年作别了,迈向属于我的成熟人生。

我的生日恰好在七月,跨过高考去迎接十八岁的生日应该别有一番滋味吧,因为经历了十多年学习的生涯再加上高考的洗礼,这份成年礼更显沉稳和智慧。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朝后回望,那是一段十八载精彩的人生。我收获了亲情,那儿有我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独立思考时,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呵护与谆谆的教导。我收获了友情,从儿时打闹的玩伴到同窗学习的挚友,他们无邪的笑容与无数次和我的共勉在我的心底永远留下了温存的回忆。我收获了知识,十八年来,我像如饥似渴的鱼儿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来游去,文学名著,给我以智慧的启迪,给我以前进的动力,它们是滋润干涸心田的雨露,他们是孤苦绝望时的良师益友;自然科学,让我更真切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与美丽,激发着我探索世界的渴望。我收获了民族自豪感,作为黄皮肤的中国人,我欣喜地见证着祖国的进步与光荣,我高兴自己能与这样的民族同行!

感谢十八岁的人生让我感受着世界的真善美,让我更明确自己的理想与人生的奋斗目标!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我看着那串美丽的风铃,告诉自己:挥手告别那充满

酸甜苦辣的过去吧!现在,我要鼓起勇气准备驶向人生的下一个航程。

也许和所有即将或刚成年的朋友一样,我的心中充满了怀念、彷徨和希冀,那是一份真实腼腆的萌动,那是一种想要操纵人生的激情与渴望!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翘首展望,那将是充满未知的旅程,未知的成功,未知的失败,未知的喜悦,未知的烦恼,我会彷徨失措吗?会被困难压倒吗?哦,抬头一看,那是父母肯定的目光,那是朋友亲切的挥手,那是师长美丽的微笑。哦,还有我身边的中国人,永远坚强不屈的中国人,和他们为伍,我一定不会害怕,和他们结伴前行,传承五千年炎黄子孙的辛勤与智慧,我想,我一定可以。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望向人生的大海,我想:

把帆留给风,

把桨留给浪,

把船长的位置留给我!

[简评]:本文亮点颇多。如扣题紧:回顾既往,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抒情散文表达形式的选择,给了作者展现才气的平台,让我们在“十八岁的门口”,见到了他的青春风采,才情理想。如感情充沛:由生活到学习到思考到觉悟,由少年到青年到成年,由个人到时代到家国,都情寄其间。如形象:情理寓于叙事,哲思寄寓意象,如“风铃”如“大海”,如“帆”与“风”、“桨”与“浪”,如“船长”。能在那种考试氛围中写出这样的文章,难能可贵。

站在历史的门口

我来到这里

来到这历史的静寂中

沉思

像一株生长的树

把清晰的剪影呈现给太阳

——题记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潮起潮落,中华民族这叶扁舟在风雨中摇曳,却始终顺流而下,未曾因风雨的阻挡停歇了前进的脚步。太多的伤,让人难忘;太多的恨,徒留悲怆。站在历史的门口,沉思五千年来的血与泪,我激昂地呐喊我们的民族必将越磨砺越光芒。

1840年外国入侵者用他们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粉碎了满清王朝“闭关锁国”的自尊,摧毁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美梦,威逼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至此中国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风雨飘摇的旅程。《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二十一条》这些远不止是割地赔款,它们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它们目击了一个巨人的轰然倒下。站在历史的门口,我们为苦难的中华民族嗟叹、悔恨、痛心。

是苍鹰就必然会翱翔于天际,是雄狮就必定会驰骋于大地。中国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血雨腥风后,终于站起来了,用八年的艰苦抗战击败日本法西斯,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崛起之路就此展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进行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我们成功举办奥运会让世界为之鼓掌。

站在历史的门口,回望过去,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屈辱、有振兴,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革命先辈用鲜血乃至生命铸就民族的崛起,而我们身上肩负的理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