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太阳地球月亮的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0:12:56 体裁作文
太阳地球月亮的关系体裁作文

篇一:太阳地球月亮关系练习题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练习

知能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太阳辐射能量巨大,来源于 ( )

A.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外部的核聚变反应

C.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D.太阳外部的核裂变反应

2.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表面有时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称为“黑子”

B.耀斑爆发持续时间长,释放能量巨大

C.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显得暗黑的斑点

D.黑子和耀斑活动的周期大约是22年

3.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从这一次 ( )

①新月到下一次新月 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 ③新月到下一次满月 ④满月到下一次新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满月时 ( )

①人们在月球的背日方向观测月球 ②人们在月球的向日方向观测月球 ③月球似乎全部是黑暗的 ④月球几乎是全部光明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源源不断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放能量

B.太阳由于核聚变而损耗了大量的质量

C.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

D.煤、石油、铀矿等化石燃料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辐射

6.太阳释放的能量主要有①太阳内部铀等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②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③氢原子核聚变为氦原子核释放的辐射能④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当太阳活动剧烈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直接 ( )

A.干扰中波通讯 B.扰动地球磁场

C.产生极光 D.扰动电离层

二、非选择题

8.下面是4幅月相图,读后回答:

(1)月相名称:A________ B 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__

(2)出现的农历日期: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晴朗的夜晚所能见到的时间:A________B 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

(4)月相变化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者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

9.读下图(中国广大地区观测的月相),完成问题:

(1)月相名称:A____ ;B____ ;C______。

(2)出现的农历日期:A ______;B ____;C______。

(3)晴朗夜晚所能见到的时段:A ______;B ______;C___________。

综合能力训练

1.北京某中学生画了一幅画,名字叫“东升的月亮”,请判断哪幅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

(1)波兰科学家_____________首先提出了“日心说”;

(2)E、F两行星被称为_____________行星,A、B、C、D四行星被称为_____________行星;

(3)代表地球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地球之所以会出现生物是由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能达标训练1.A 2.C 3.A 4.D 5.A 6.B 7.D

8.(1)新月或朔;下弦月;满月或望;上弦月 (2)初一;二十二、二十三;十五、十六;初七、初八(3)不可见;下半夜;通宵;上半夜 (4)太阳、地球、月亮

9.上弦月、满月、蛾眉月 (2)初七、八、十五、十六、二十六、二十七(3)上半夜,通宵可见,下半夜后半段时间。

综合能力训练1.右图正确,从望到朔的月亮是夜里从东面地平线升起的,而且月面朝东。

2.(1)哥白尼(2)巨、类地(3)C(4)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平均温度适宜;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吸引住厚厚的大气;地球内部结晶水汽化、进入大气降落形成海洋

篇二:太阳、月亮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地理)

太阳、月亮与地球的关系

【制作提示】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另一种分类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击后添加相应的内容,可以直接填写,也可以从资源库中,添加进相应的备课素材。

【教学重点】①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②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制作提示】

添加教学重点,指完成该教学点的主要环节,可以参照资源库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中所列的素材,可以点击添加要注明的内容,也可以直接选择资源添加到该栏目中。

【教学难点】月相及其变化

【制作提示】

添加教学难点,难点突破的方法,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和环境,完成教学难点的分析,可以参考资源库中相应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的内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制作提示】

添加实施该课程的教学所需的教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地理)

【教学过程】

(引课)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课件展示)一、太阳辐射的概念(课件图片“太阳辐射常数”)

【制作提示】

添加图片“太阳辐射常数”

(课件展示)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

【制作提示】

添加图片“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

通过资料、地图及同学日常生活经验说明太阳辐射在哪些方面对地球产生影响?逐一展示人类将太阳辐射利用于日常生活的典型例子。

【制作提示】

添加图片太阳能产品举例

教学设计示例 (地理)

(学生活动:阅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几部分组成?

(课件展示)二、太阳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1. 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制作提示】

添加图片太阳内部结构示意图

【制作提示】

添加图片日冕

教学设计示例 (地理)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找资料、阅读教材“太阳黑子”、“一次大耀斑的变化过程”等图并观看课件图片“太阳黑子”、“耀斑爆发”等,思考解答)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太阳地球月亮的关系)

太阳大气各层中,有哪些太阳活动?其表现形式?其活动周期有多长?这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什么?

2.太阳活动及主要类型

(1)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演示录像“太阳黑子”)

【制作提示】

添加太阳黑子的两幅图片

添加视频素材:太阳黑子

(本图链接视频资料)

(2)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制作提示】

添加耀斑的图片

教学设计示例 (地理)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演示录像“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制作提示】

添加视频素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本图链接视频资料)

【制作提示】

添加:对地球气候影响的图片

对地球电离层影响的图片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的图片

篇三: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分析

第二节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2)、理解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了解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和月相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相关图表,并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这一节,使学生树立一个事物之间使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辨证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

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月相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运用导学法。课本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利用相关资料、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结合实际来综合分析,说明月相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自绘图、多媒体课件

课型:综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引人新课】

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六页。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月球是距地球比较近的两个天体。地球上的许多现象,比如说昼夜的形成与更替、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以及海水的涨潮和落潮等,都与这两个天体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太阳、月球与地球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就来学习我们这一节课的内容: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太阳辐射以及它对地球的影响。请同学们看一下书上的第一自然段,然后回答什么是太阳辐射。

一、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概念及来源

(通过抽查提问来完成,然后作补充讲解)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表面温度很高,可以达到6000K,它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就是太阳辐射。(这里补充讲一下“K”和"电磁波”。K是热力学温度单位,而我们平时用的℃是摄氏温度单位。它们的关系是摄氏温度等于两热力学温度之差,即:t=T-T0,T0是常数,为273.15K。同学们可以看一下书下面的注释①。而电磁波呢,它是物理学名词。自然界的物体都在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温度越高,放射的能量就越多。关于它的详细介绍,会在你们以后的物理课中学到。)我们刚才说了,太阳表面温度达到6000k,这是怎么样的情况呢?我们来做一下比较:我们知道,人体的温度如果达到40℃,体内的新陈代谢就会紊乱,就已经非常危险;而水的沸点也就是100℃;一般的钢铁的熔点也就在1500—1600℃之间,而我们即使把太阳表面温度换算成℃,也在5500℃以上,由此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太阳这么高的温度,它放射出的能量有

多么巨大。那么,它这么大的能量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太阳放射出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具体来说,是有4个氢原子核转变为1个氦原子核的过程中转化成的,可以简单的表示为:4H→He。这就是太阳辐射的来源。尽管太阳放射出巨大的能量,可于有距离的原因,导致到达我们地球的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仅仅只有1/22亿。但也正因为有了这很少的一部分,才有了我们地球上的万事万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它到底会对我们地球产生那些影响。请同学们看一下书上第六页的第四自然段。

2、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我们在初中就学过,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五个带。那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划分五带吗?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可以通过抽查提问来完成,然后作补充讲解)因为地球表面各个地方的纬度不同,获得的太阳热量也就不同。比如热带,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而且终年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热量最多;而寒带呢,太阳高度很低,并且有长时间的极夜,所以获得的热量少。对于整个地球表面来说,热量应该是平衡的,因此,热量多余和热量不足的地方,就要发生热输送。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是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传递。大气和水体的运动形成了大气环流和洋流,我们将在第二和第三单元做详细的介绍。下面,我们来学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第二个影响: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请大家看一下书上第七页的第二自然段。

(2)、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热。就连我们平时晾晒衣服也需要阳光。再比如说,现在工业上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石化燃料,都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被称为“储存起来的太阳能”。

我国的太阳能比较丰富,是世界上使用太阳能比较早的国家之一。请大家认真看图1.5

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然后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我国西藏的省会拉萨为何号称“日光城”?第二个问题,青藏高原南部与四川盆地处于同一纬度带,为什么前者属于太阳能丰富区,而后者属于太阳能贫乏区呢?(通过抽查提问来完成,然后作补充讲解)因为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比较高,空气稀薄,天空中云量少,所以,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被称为“日光城”;而四川盆地虽然与青藏高原南部处于同一纬度带,但因海拔不同,而且,四川盆地周围被山包围着,地形封闭,云量大,雾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导致近地面的光照条件相差悬殊。从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是否丰富,不但与所处的纬度有关,还与当地的地形、气候也有关系。

【承转过渡】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太阳给我们创造了光明,送来了温暖,但有时也有一些异常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烦恼。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太阳的一些异常变化。请同学们先看一下第七页的第4自然段到第八页的第一自然段。然后回答,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它们对应出现在太阳的哪一层,以及它们的周期是多少.

二、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刚才我们已经讲过,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它的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层。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太阳大气经常在变化,有时甚至是非常剧烈的。天文学上就把太阳大气的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它的类型很多,但最主要表现为两种。刚才叫你们看了书,现在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刚才的问题。(重复一边刚才的问题。然后通过抽查提问来完成,然后做补充讲解)

A、光球层——黑子

B、色球层——耀斑

【讲述】

我们知道了黑子出现在光球层上,耀斑出现在色球层上,那么,它为什么叫黑子和耀斑呢?其实,黑子并不黑,只是由温度差异造成的。它的温度一样很高,可以达到4500K,相对于太阳表面的其他地方要低一些,显得暗一些,所以看起来较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而耀斑呢,它和黑子几乎是在相同的时期出现。它是出现在太阳色球层上突然增大、增亮斑块的一种太阳活动。耀斑从爆发从开始到高潮,大约只需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时间很短。

太阳离我们很遥远,可能同学们对太阳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也没有很深的体会,但它又确实在影响着我们的地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非常大的。请大家从书上第八页的第二个大标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看到第九页第3自然段,也就是“月相及其变化”的上面。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降雨量的变化

【讲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它对气候的影响。请大家看着书上的图1.9,该组图上、中、下三部分表示北半球三个不同纬度带的降雨量和太阳黑子的相关性。每部分图中的两条曲线。蓝色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地区实测的年降水量的变化,红色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地区实测的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地区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的周期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每个地区两者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在12测站,两者全部为正相关,也就是说,两条线基本重合一致;在22测站,,两者全部为负相关,即两条线呈分离状态;而在36测站的若干时段内是负相关,若干时段内是正相关的。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周期变化大体为11年。也就是说,和太阳活动出现的周期是基本一致的。太阳活动不仅对气候有影响,而且对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以及地球的磁场也有一定的影响。

(2)、干扰电离层

(3)扰动磁场——磁暴

【讲述】

(这里首先讲一下电离层。它是地球上空大气中的一层,范围在离地面80~500km的高空。它里面的大气分子部分或全部呈电离状态。关于电离层,我们会在第二单元中详细介绍)我们说太阳活动干扰电力层,主要是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此时,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会部分或全部被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弱或中断。而它对磁场的影响,主要是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抖,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学习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下面我们来学习这节课的第三个大问题:“月相及其变化”。请同学们看一下书上的相关内容。这一部分是选学内容,比较难理解,所以只要求大家了解一下就行了,不要求大家掌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来后查阅相关的资料。

三、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的成因

【讲述】

我们大家都知道,月有阴晴圆缺。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状和出没时

间是在不断变化的。有的时候像镰刀,有的时候呈半圆,有时后为月圆。在一个月中,月亮的圆缺是在不断的变化的饿。我们就把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那么月亮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呢?简单的说,①、是由于月亮和地球一样,本身即不发光也不透明。②、是它在绕着地球公转,而地球又绕着太阳公转。这样,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就在不断的变化,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就在不断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下面,结合书上的图1.10,我们就来简单的认识一下月相。(在黑板上挂出月相图〈图上虚线为从地球上观察月球的方向〉。或播放多媒体。)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里面的月球画的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呢?请大家仔细想一下。其实,月球和我们地球一样,始终有半个月球被照亮。所以,它画的就是一样的。但由于我们处于不同的位置,能看到的被照亮的部分就不同,就产生了各种月相。

了解了各种月相,下面我们来学习月相变化规律.

2、月相变化的规律

【讲述】

根据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以及黑板上的这副图(或刚才看过的月相变化图),我们知道,月相变化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非常有规律的。(如果是多媒体,再播放以一次,并提醒同学们注意,并发现规律。看完后,抽查提问,然后作补充。)月相变化的规律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月相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从缺到圆,再从圆到缺,见月时间从短到长再从长到短,每月一个周期。(副板书:月相:无→有→无;缺→圆→缺,时间:短→长→短)

第二、月亮愈圆,夜晚见月时间愈长;月牙愈弯,见月时间愈短,满月通宵可见,弦月半夜可见,新月不可见;

第三、上弦月于下弦月的区别在于:“上上西西,下下东东”。什么意思呢?“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在上半夜(黄昏至半夜)可见,傍晚时位于天顶附近,出现在西方天空,西半个月球发亮;“下下东东”是指下弦月在下半夜至次日白天可见,清晨是位于天顶附近,出现在东方天空,东半个月球发亮。

*请同学们看到第10页图下面的表(如有多媒体,则播放表。没有,通过师生问答把表补充完整)

日 期月 相同太阳出没比较月 出月 落夜晚见月情形日、地、月三者关系

初 一新 月 同升同落清 晨黄 昏彻夜不见三者一线,月在日地中

初七、八上弦月迟升后落正 午半 夜上半夜西天垂直,月在日东 十五、六满 月 此升彼落黄 昏清 晨通宵可见三者一线,地在日月中

二十二、三 下弦月 早升先落半 夜正 午下半夜东天垂直,月在日西

*【过渡】人们为什么要研究月相?研究月相有什么意义呢?其实,人们研究月相是为

了利用月相,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人们对月相的利用。

*【板书】 3、人们对月相的利用

【讲述】

人们对月相的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阴历,也叫农历。主要在我国广大农村使用。它就是以月相变化为基础推算出来的。月相从朔到望再到朔,就是一个月。有些节日就是根据农历来定的,比如春节——新年的开始,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另一方面就是星期。每月的月相变化,从朔到上弦,上弦到望,望到下弦再到朔,这种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7日的现象,是一种天然的计时单元,星期最早就是由此演变来的。

【课堂小结】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和地球一起组成了“地月系”。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自然体,因此对它的研究和了解是很有意义的。

新课就上到这里,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很快的复述一遍本节课讲的主要内容)。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等待学生提问,然后解答)

篇四: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2

1.2.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变化是月相形成和变化的

原因。熟悉月相一月中变化过程及一天中月相方位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选学内容)月相的变化规律,月相的成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等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 月相及其变化

一) 月球对地球的意义

1、以下共3点(略讲) ①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人类探索、开发宇宙作星际航行的第一站。 ②地球上夜晚主要的自然照明 ③对地球的引力产生了潮汐现象

2、 月相及其变化的意义 月相变化的周期性:为人类提供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如:农历月。

朔望下弦朔,每相大约7天,这是一种天然

的计时单元;星期由此演化而来。

依据月相变化的规律:可辨别方向。

二) 月相的形成原因

”表示地球上观测

下弦月

阳光新月 满月

上弦月

认真理解上图及教材第9页图1.10(月相成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新月、满月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二者有何区别?

太阳

答:新月、满月时,日、月、地几乎呈一条直线。新月时,月球位于中间;而满月时,地球位于中间。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问题2、上弦月、下弦月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又是怎样的?二者月相有何区别?

答:上弦月、下弦月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呈直角关系(也可以说月、地连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对于地球上(北半球)观测者来讲,上弦月时,所观测到的是月球的西半边(右半边);而下弦月时,所观测到的是月球的东半边(左半边)。

问题3、蛾眉月、凸月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二者月相有何区别?

蛾眉月时,月球偏中;而凸月时,地球偏中。

小结:月相的变化是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从而使地球上的观测所见到的月球照亮的部分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

三)月相的变化

1、仔细观察(教材第9页图1.10),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从新月(朔)到满月(望)即农历上半月月相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能否概括出月相的共性。

凸月 满月。

在这一阶段,月球在太阳的东边,我们见到的是月球的西部(观测者的右边亮)。

2) 从满月(望)到新月(朔)即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月相有何共性。

蛾眉月 新月。

这一阶段,月球在太阳的西边,我们见到的是月球的东部(观测者的左边

亮)。

2、地方时的简要说明(如下图)

半夜正午

清晨

3、 农历上半月傍晚及农历下半月清晨所见的月相

(教材第10页图1.11)提示学生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①每天选择同一时间观测月相,能观测到整个上半月月相的最佳时间是?,能观测到整个下半月月相的最佳时间呢? 答:上半月傍晚及农历下半月清晨

②联系生活实际回答对北半球大多数地区的观测者来讲,月亮升至最高时,在观测者的什么方向?

答:月亮升至最高时,在观测者的正南方向。[黄道面与白道面(月球

0/

绕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大约为59] 4、月相方位的日变化(见下表)

四)课堂练习:设计一幅“傍晚一弯月牙挂在树梢”的布景。

题目分析:

1)对于北半球大多数观测者来看,观测月相应面朝南方,这样图中前方是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2)傍晚太阳的方位偏西 3)蛾眉月时,地球(树)、月、日非直线(月不能画在地平线及其附近),

也非直角(月不能画在图的正上方),且月球偏中(月应画在图的右上方)。[排除了后两幅布景图]

4)观测者观测到的月相总是月球朝太阳的部分[排除了第二幅图] 因此,唯一满足题目要求的是第一幅图。

第二幅图可画成凸月(下半月清晨可见) 第三幅图可表示“清晨一弯月牙挂树梢” 第四幅图可画成凸月(上半月傍晚可见)

课后练习:

1、1999年4月25日凌晨2时出现了火星“冲日”现象,冲日时火星比平常亮很多,肉眼清晰可见,是人们观察火星的最佳时机,据此判断冲日时火星、太阳、地球的位置关系是 ( )

A.火星正好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B.地球正好位于火星与太阳之间

C.太阳正好位于地球与火星之间 D.地球、火星、太阳呈90角排列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B、C两处标出月球的公转方向

(2)指出图中月球位于A、B、C三处时的月相

(3)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呈 _____ 。 位于图中的 ____ 处(填字母)

参考答案: 1、B 2、(1)略 (2)A为新月、B为上弦月、C为满月 (3)直线 A

篇五:太阳,月球与地球关系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可以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和日食了),月球绕地球一周回到相对位置继续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29.53天),而不时恒星月(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27.32天)的时间。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个球不发光。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

二、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

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限月)的月相,应该是什么时候观测呢?关于这个问题,重点在于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对于某一个月相而言,地球上总是只有半个地球的地方才能看到月相。当然,也只有半个地球能看到太阳。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

球是一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每隔一天,月球就相对于太阳向东边移动12°,这样,整个朔望月周期内,每一天能看到月相的时间和日出日落的时间才有了变化。有一点必需强调,不论太阳还是月亮,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都是东升西落的(因为地球的自转),白天并不是没有月亮,只不过由于太阳光太强,月亮根本显现不出来。

三、关于月相的方位

教材中提到了观察者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不同,观看的方位也不一样。既然新月时月球和太阳是同升同落,那么随着月球的东移,月相出现在天空的方位也是逐渐远离太阳落下的方位。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最好能借助多媒体软件。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该尽量使用教具(如地球仪、三球仪)等。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②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

【教学过程】

(引课)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板书)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

2.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多媒体资料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图1。5)通过资料、地图及同学日常生活经验说明太阳辐射在哪些方面对地球产生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图1。6)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几部分组成? (板书)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找资料、阅读教材P7—8相关图像思考解答)太阳大气各层中,有哪些太阳活动?其表现形式?其活动周期有多长?这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什么?

(板书)2.太阳活动及主要类型

①太阳活动

②主要类型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对地球的影响: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料库和教材中相关图像,思考讨论)为什么有月相的变化?月相变化的周期有多长?不同时间应在天空的什么方位观测到哪种月相?教材P9图1.10和P10图1.11两副图像应该如何判读?月相的变化对地球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月相变化是由于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产生的,教材P9图1.10阅读时应注意观测者是站在图像中心,因此上弦月时,是观测者右边的月面明亮,下弦月时,是观测者左边的月面明亮。教材P10图1.11阅读时,应注意,观测者位于北半球,月球在南部天空,观测时间和方位:上图是以太阳落山时,不同时间的月相和所在天空的方位,此图表现的是上半个月的月相状况;下图是以太阳升起时,不同时间的月相和所在天空的方

位,此图表现的时下半个月的月相状况。

(板书)2.月相变化对地球的意义

【设计思想】本节教材主要由两个重点知识,一个是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另一个是太阳活动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对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注意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难点知识是月相的变化,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辅助,创建学生的学习过程,完成由形象思维想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

2.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外部大气结构

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2.太阳活动及其主要类型

①太阳活动的概念

②主要类型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对地球的影响

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

2.月相变化对地球的意义

探究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规律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本内容要求有较高的空间想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规律有严格的科学数据可参考。对高中学生而言,这种活动有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中来。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展示探究成果的能力。

【活动步骤】

(1)布置资料搜集任务:通过因特网或《天文爱好者手册》,查阅和日食月食相关的资料。

(2)课内成果演示:要求学生掌握了基本原理后,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可演示的多媒体课件(如ppt格式的文件)。注意,应该将学生分组制作。比如日食月食发生的基本原理,日食月食的种类,日食月食出现的规律和周期等。若没有条件,可以让各组派代表上

讲台演说。并安排一定时间让听众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演示者回答)。注意: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有比较准确的数字来说明。应尽可能用相关的图片(或者自己画的示意图)来说明问题。

(3)教师总结:总结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将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理、规律等作个总结。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