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第一段叙述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4:15:52 字数作文
篇一:曹刿论战中考问答题
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答案: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2.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
曹 刿: 鲁庄公:
答: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如用课文从具体做法阐述亦可)
3.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2分)战争取胜
4.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2分)
答: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意思对即可,每条1分,共2分) .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意思对即可,每条1分,共2分)
5. 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意思对即可,每条1分,共2分)
6.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1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2分)
语言描写 对比
9.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分)
(1)战前:
(2)战中:
10.战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战中: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夫战,勇气也。
11.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3分)
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的讨论。
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
12【甲】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1分)
(1)智慧表现在: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1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答案: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14.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
曹 刿:
鲁庄公:
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11.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2分)
12.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2分)
11. 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意思对即可,每条1分,共2分) 12.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意思对即可,每条1分,共2分)
13.(2分)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判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13.因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其他内容与中心关联不大这样处理,表现了军事家曹刿的远见卓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近即可)
11.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2分)
12.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2分)
13.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3分)
11.围绕“政治上取信于民”回答(或“民心所向”;或“百姓的支持”;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围绕“(对比)突出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远谋(深谋远虑)”回答(共2分,对比手法不设分,答出人物特点中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13.围绕“善于纳谏;知错就改;能虚心请教;不耻下问;虚怀若谷;用人不疑”回答(共3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15、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
篇二:30《曹刿论战》练习(含答案)
30、《曹刿论战》练习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这是我国第一部著名 体史书,叙述的是___________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是时期鲁国史官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国攻打鲁国为“______________”,文中“齐师伐我”中的“我”则指的就是 。
二、注音:
刿( ) 又何间焉( ) 弗敢专也( ) 小惠未徧( ) ...
玉帛( ) 小信未孚( ) 战于长勺( ) 旗靡( ) ....
三、注释:
肉食者( ) 间( ) 鄙( ) 以( ) 安( ) 弗( ) 专( ) 徧( ) 民弗从也( ) 牺牲( )玉帛( ) 加( ) .
信( )孚( )狱( ) 福( ) 虽( ) 属( ) 战则请从( ) 鼓( ) .
败绩( ) 轼( )驰之( )辙( ) 既克( ) 既( ) 克( ) 故( ) 作( ) 再( ) 盈( ) 靡( )
四、译句:
1.公将战。曹刿请见。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何以战?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6.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7.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9.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1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3.彼竭我盈,故克之。
1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五、内容理解:
1、本文阐明了战争取胜的两个重要原因是。
2、鲁国以弱胜强,除了政治因素胜出,还取决于曹刿在实战指挥中能, 恰到好处地激发了鲁军的勇气,从而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3、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请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忠之属也”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
(4)在曹刿看来,反击的有利时机应是_________________;追击敌军的有利时机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中,曹刿与鲁庄公探讨“何以战”:
(1)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小惠”和“ ”。
(2)曹刿肯定了鲁庄公取信于民的举措:“ ”。
(3)曹刿认为“政治因素的准确把握。
5、曹刿“远谋”具体表现在:
战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战后: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看,鲁庄公也有值得肯定的一些地方,它们是: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
8、上文对战争发生的原因和战前双方的部署等都略而不写,对战争的过程也只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十二字作了交代,但对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写得很详尽,这是因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刻画了曹刿 的性格特征。
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六、选择题:
1、从文中看,对鲁国战胜齐国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庄公能亲自部署指挥战斗。
B.鲁庄公在作战时能采纳曹刿的正确战术。
C.曹刿把握了“彼竭我盈”的有利时机让鲁国军队进攻。
D.曹刿指挥鲁国军队在敌方“辙乱”“旗靡”之时乘胜追击。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段交代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是帮助鲁国做战前的准备工作。
B.第二段略写战争经过,主要是为了突出表现鲁庄公的急躁鲁莽。
C.第三段战后分析,论述了作战取胜原因在于观察敌情掌握战机。
D.对曹刿言行的描写,表现曹刿具有正确的作战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能力。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庄公对神灵很虔诚,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保佑。
B.肉食者鄙视下层百姓,阻挠百姓参与谋划国家大事。
C.鲁庄公能把养生的东西分给别人,课间他能做到礼贤下士。
D.能否“取信于民”是战争胜败的关键。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B.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D.文章紧紧围绕“远谋”来选取材料。
5、对“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翻译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又有何人会参与呢?
B.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你有和谁去参与呢?
C.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你又为何去参与呢?
D.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6、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其乡人曰(他的) B.肉食者谋之(这件事) ..
C.何以战(凭借) D.忠之属也(他) ..
7、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公问其故/ 温故而知新 B.战于长勺/庄子钓于濮水 ....
C.登轼而望之/醉翁之意不在酒 D.战则请从/民弗从也 ....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请见是因他认为当权者浅陋无知。
B.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原因是要取信于民。
C.靠着勇气,鲁国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D.战体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进攻的有利时机。
C.“公与之乘”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D.文章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10、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曹刿和乡人的对比,突出了他参与国事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B.曹刿选择“辙乱”“旗靡”之时乘胜追击,体现了他善于把握战机。
C.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表现了鲁庄公目光短浅,昏庸无知。
D.曹刿重视民心向背与战争的胜负的关系,确实比“肉食者”有“远谋”。
《曹刿论战》练习(答案)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左传》,这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 编年体 体史书,叙述的是 春秋 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是 春秋 时期鲁国史官 左丘明 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国攻打鲁国为“ 齐师伐我 ”, 文中“齐师伐我”中的“我”则指的就是 鲁国 。
二、注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徧(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战于长勺(sháo) 旗靡(mǐ)
二、词语解释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间:参与。 鄙:浅陋,无知。 以:用,凭,靠。 安:养。 弗:不。
专:独自专有。 徧:同“遍”,遍及,普遍。民弗从也:听从,顺从。 .
牺牲:指猪、牛、羊等。 玉帛:玉和丝织品。 加:虚报夸大。
信:信实,对神说实话。 孚:信任。 狱:诉讼案件。
福:作动词用,赐福。 虽:即使。 属:一类。
战则请从:跟从,跟随。 鼓:击鼓进军。 败绩:大败。 .
轼:车前的横木,作扶手用。 驰之:驾车马追逐。 辙:车轮碾出的痕迹。 既克:已经战胜。 既:已经。 克:战胜。
故:原因,缘故。 作:振作。 再:第二次。
盈:充满。 靡:倒下。
三、翻译句子
1.公将战。曹刿请见。
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拜见。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当权者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
4.何以战?
您凭借什么作战?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人。
6.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这种小恩小惠不可能遍及每个民众,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篇三:曹刿论战练习题(附答案) 2
《曹刿论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小惠未遍( ) ...
下视其辙( ) 遂逐齐师( ) 肉食者鄙( ) ...
牺牲玉帛( ) 肉食者谋( ) 夫战,勇气也( )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 )( ) (2)齐师败绩( )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 )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 2、民弗从.也( )
彼竭我盈,故.克之( ) 战则请从.( )
3、曹刿请.见( ) 4、又何间.焉( )
战则请.从(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其.乡人曰( ) 6、肉食者谋之.( )
公问其.故( ) 公与之.乘( )
望其.旗靡( ) 登轼而望之.( )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 2、公将鼓.之()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4、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7、再.而衰 古义: 今义:
8、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9、必以情.: 古义: 今义:
(六)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七)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
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
╱竭
7、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战前: 战时: 战后:
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
自己的话概括):
(1)
(2)
(八)文学史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体史书,叙述的
是_____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____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
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____________”。
左传 编年 春秋 左丘明 齐师伐我
jiàn mǐ biàn zhé suì bǐ bó móu fú
(1)齐师伐我( 军队 )(讨伐,攻打 ) (2)齐师败绩( 大....
败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不 )( 虚报夸大 )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诉讼案件 )( 即使 )( 明察 ) ...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原因,缘故 ) 2、民弗从也( 服从,..
听从 )
彼竭我盈,故克之( 所以 ) 战则请从( 跟从,跟随 ) ..
3、曹刿请见(请求 ) 4、又何间焉( 参与 )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曹刿论战第一段叙述了).
战则请从(请允许我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
杂 )
5、其乡人曰( 他的 ) 6、肉食者谋之(这件事 ) ..
公问其故( 他,指曹刿 ) 公与之乘( 代曹刿 ) ..
望其旗靡( 他们,指齐军 ) 登轼而望之( 代齐..
军 )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名作动,赐福,保佑 ) 2、公将鼓之(名作动,..
击鼓进军)
1.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2.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3.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愿动词
4.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5.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6.古义:即使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7. 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8. 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
9. 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六)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
鼓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后来)我看到他们车辙痕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
击他们。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夫大国,难测也。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惧有伏焉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
明:
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
于掌握战机。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
╱竭
7、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战前: 战时: 战后: 客观评价了鲁国的准备工作
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准确分析了作战取胜的原因
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
自己的话概括):
(1)
(2)
(3) 讨论战前准备时,把战胜的希望寄托在大臣拥护和神灵保佑上
作战时不察敌情,贸然进攻和追击
胜利后尚不知曹刿战术正确之所在
(八)文学史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体史书,叙述的
是_____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____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
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____________”。
左传 编年 春秋 左丘明 齐师伐我
篇四:21 曹刿论战 导学案配答案
第六单元 遥忆圣哲先贤
21 曹刿论战
在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有很多,像中国古代的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国近代的抗日战争等,都在中国战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究竟是什么?孟子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于人心的向背。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悟出了这个道理,并把它写进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里。走近《曹刿论战》,感悟圣贤先哲的智慧,你会觉得智慧的天空万里无云!
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赏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3.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4.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第一课时 疏通文意理结构
一、新课导入
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长勺之战曾经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说它采用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曹刿论战》就是谈论这场战争的。在鲁国的生死存亡之际,曹刿挺身而出,凭着其深远的见识,从容的风度,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曹刿(guì) 小惠未徧(biàn) 小信未孚(fú) 又何间(jiàn)焉 ....
公与之乘(chéng) 长勺(sháo) ..
2.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肉食者鄙: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弗敢加也:加,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
必以信:信,诚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
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鼓,动词,击鼓。
既克:克,战胜。
望其旗靡:靡,倒下。
(2)通假字
小惠未徧。“徧”同“遍”,遍及。
(3)古今异义
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小大之狱 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必以情 情,古义:以实情判断。今义:感情。
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
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
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4)一词多义
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暗地。
故:公问其故:缘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
属:忠之属也: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有良田美池之属:类。
以:可以一战:凭借。
必以情:按照。
必以分人:把。
伐:十年春,齐师伐我:兴兵攻打。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
(5)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6)省略成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君)又何间焉?
乃入见。——(曹刿)乃入(宫)见(庄公)。
问:“何以战?”——(曹刿)问(庄公):“(君)何以战?”
必以分人。——必以(之)分(于)人。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对曰:“(此)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
(7)成语
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3.作者链接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是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背景链接
长勺之战的背景——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5.文体链接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文意
1.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2.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3.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①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②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
③注意把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字多义现象。
(二)整体感知
1.跳读课文,整理课文结构,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层次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以逸待劳发动反攻,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知己知彼,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2.速读课文理线索,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
【交流点拨】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交流点拨】这是一篇记叙文,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四、板书设计
将战——备战——胜战——评战
论战
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五、拓展延伸
根据所学词的词义,找出能够印证的成语。
示例:“齐师伐我”———师出无名,师出有名 .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
第二课时 探究写法悟剪裁
一、新课导入
本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其原因是什么,其奥妙何在,史书上是如何记载这一历史事实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回味这一段传奇佳话。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你悟出了什么?
【交流点拨】“伐”是兴兵攻打的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可以看出,记载这一史实的一定是鲁国的史官,而且,齐国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鲁国是正义的卫国战争。
2.曹刿的身份怎样?你会用一句什么样的诗句来评价他?
【交流点拨】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曹刿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啊!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人?
【交流点拨】“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交流点拨】长勺,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5.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从这个细节上可以看出鲁庄公怎样?照应了上文的哪个句子?
【交流点拨】“故”是原因的意思,战争取胜还不知获胜的原因,由此可见,鲁庄公是一个平庸的国君,照应了上文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个句子。
6.曹刿对战争能获胜的原因分析,可以用哪两个成语来概括?
【交流点拨】冲锋要待“彼竭我盈”之时,曹刿是要鲁军“以逸待劳”;追击要选择“辙乱旗靡”之时,曹刿是要鲁庄公能够“知己知彼”。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文本探究
1.阅读第一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全文的关键词,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交流点拨】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2)“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交流点拨】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交流点拨】前两个方面的准备,曹刿都予以否定——民弗从也、神弗福也,第三个准备,得到了曹刿的认同,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4)段末句“战则请从”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2.阅读第二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恰当的作战时机的呢?
【交流点拨】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2)辽阔的万里战场,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简略?
【交流点拨】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
3.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曹刿是如何回答鲁庄公的询问的?
【交流点拨】曹刿的回答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的时机进行攻击。 “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二是解释他为什么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下令追击,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二)人物赏析
再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写曹刿的句子,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交流点拨】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2.课文除了写曹刿还写了鲁庄公,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表现了??”的句式说话)
【交流点拨】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进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三)主旨探究
鲁国能够以弱治强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政治清明,民心所向 (在政治上取信于民);上下团结 君民一心 (团结曹刿、知人善用);掌握策略、以逸待劳 (不盲目于强齐硬战);把握战机、后发制人 (彼竭我盈、一招致胜)。
(四)写法探究
1.课文的核心人物是曹刿,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鲁庄公?
篇五:《曹刿论战》赏析
《曹刿论战》写作特色赏析
云南省玉溪市澂江县第九中学 刘小宏
《曹刿论战》又名《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春秋时期齐与鲁是邻国,齐强而鲁弱,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鲁庄公十年(前684)的春天,齐国以强凌弱,侵犯鲁国。于鲁而言,这是一次抵御强敌、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曹刿所论的就是这次“长勺之战”。
一、 善于运用对话来交代情节 、刻画人物形象
文章开篇就指出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对象,对战争的性质和鲁庄公准备抵抗的形式作了简要的交代。历史事件的叙述作者只用极少的文字,而把写作的重点放到了曹刿身上,怎么样写曹刿这个人物呢?作者着重写了曹刿和乡人的两句对话,“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两句对话是十分出色的。一方面揭示了“肉食者”的目光短浅、没有出息,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对“肉食者”的鄙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同时也暗示了曹刿要比“肉食者”高明得多。作者十分巧妙地把曹刿放在鲁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出现,既突出他举足轻重的作用,又为下文“曹刿请见”作铺垫。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面对强敌,究竟靠什么作战?怎么作战?鲁庄公是一概不知。这些却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问题。所以曹刿谒见鲁庄公,一见面就问
“何以战”?表明曹刿对战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曹刿的突然发问之下,鲁庄公心胸无成竹,作出不得要领的回答。他先提出“衣食”的分配,“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又说到神灵的祭祀,“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第一条是对官僚贵族的,不是普遍施予民众的实惠。第二条是对天地神灵的,是例行的宗教性礼节,并非对民众的真诚许诺,无关战事全局;因此二者都为曹刿所否定。唯有最后在庄公提出治理讼狱“必以情”的一点,曹刿认为“忠之属也”还算是尽心务实的一项,认定“可以一战”, 曹刿否定了前两条,只肯定了第三条,这里面表现了他的卓越见识。他已经初步认识到了要想赢的战争的胜利,必修“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说明曹刿很有政治远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引用了《曹刿论战》这一史实,指出了战胜敌国的“政治准备”是——“取信于民”。所以他和鲁庄公不讨论军队的数量和兵刃、战车的装备等情况,而把着眼点放在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上、放在人心的向背上。
接着,文章记叙了曹刿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全过程。使曹刿卓越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指挥才能得到充分表现。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可写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左丘明却只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战场上,“公将鼓之”, 说明鲁庄公迫不及待,缺乏指挥作战的才能。曹刿用“未可”加以阻止,说明他沉着应战。“齐人三鼓”后,“公将驰之”。又说明鲁庄公用兵草率,性格急躁,轻敌冒进。曹刿又说:“未可”,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说:“可矣”。于是鲁
庄公下令遂逐齐师。指挥作战的曹刿只是反复地说了“未可”和“可矣”四个字,就把曹刿那足智多谋,沉着果断的性格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二、 中心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是一篇记叙战争的历史散文,凡是与主题有关的内容就详写,反之就略写。文章详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对话,始终紧扣一个“论”字,反映了曹刿在战略战术方面的精辟见解。鲁庄公前两次是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说明他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的保护上。曹刿对这两次答复都予以否定,指出庄公所说的不过是“小惠”“小信”,直到第三次庄公提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认为“忠之属也”还算是尽心务实的一项,认定“可以一战”,从这番对话可以看出,曹刿求见庄公,目的就是要使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在战争中的作用,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定可靠的基础。
战争场面,可写的事情太多了,作者没有写战旗蔽空,杀声震天的实战场面,鲁军如何追击齐军也只字未提,而是有意识地将鲁庄公的轻举妄动,来反衬曹刿在这次防御战争中的精明沉着。左丘明却只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作者是有意识地略去了战场上的一般情况,略去了和这次战争特点没有密切关系的东西,这样,剩下来的这两件最重要的事情,也就在简练的叙述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我们再进一步看,即便是这“击鼓”和“逐师”两件事,作者也没有作原原本本的叙述,指挥作战的曹刿只是反复地说了“未可”和“可矣”
四个字。这样写法,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是符合实际情况,在紧张战斗的时刻,曹刿只能用简明的话语作出判断和决定,而不可能把他那观察、推论的过程和理由作出详细的说明。曹刿只说四个字,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第二方面,这样写也为下一段的议论发挥埋下了伏笔,使得文章曲折多姿、引人入胜,而且每段之间又各有重点,紧紧相连。
战争胜利后,作者同样没有写缴获齐军多少物资,没有写如何凯旋,没有写如何庆贺大捷等场面,只用“公问其故”四个子就代替了鲁庄公的一系列问话,真正做到了惜墨如金、详略得当。
三、 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浑然天成
这篇文章很简短,全文只有二百二十二个字,就把战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记叙的有条不紊。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过程来安排结构,
第一段写战前准备,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行文逐步深入,各段之间环环相扣,前后照应。如第一段中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和第二段的“公与之乘”相衔接,过渡十分自然。第二段鲁军胜了,当是如何胜利的,没说,故意留下“悬念”,为第三段集中些曹刿“论战”埋下伏笔。第二段末句“遂逐齐师”与第三段开头相衔接。第三段先用“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见庄公完全不懂军事,这既印证了开头说的“肉食者鄙”,又自然引出曹刿的论述。这一段是《曹刿论战》的议论中心。古时作战是“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击鼓就是向士兵发布前进冲锋的命令。第一次击鼓,士兵的勇气正足,
所以说“一鼓作气”;第二次击鼓的时候,勇气就逐渐衰落下来,所以说“再而衰”:等到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勇气就完了,所以说“三而竭”。 “夫战,勇气也。”在此,曹刿所说“勇气”,是战时士气的集中表现,是军士临战时的激情和果敢拼杀的昂扬斗志。齐军三鼓,鲁军并不应鼓而动,齐军激发起来的勇气没有得到相对的呼应,反而很快由亢奋转为衰惫。曹刿抓住了这种士气和心理变化的有利时机号令鲁军,一举得胜。所以曹刿总结说:“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的这种见解,在战略思想上说,是非常高明的。接着,曹刿又解释“逐师”。他经过实际调查,看到“辙乱”、“旗靡”,证明了敌人是真正的溃败而不是有计划的撤退,证明了敌人没有伏兵,这才长驰直下地率领军队向败退的敌人冲上去,取得了这次战争的彻底胜利。从故事发展的过程看,这最后一段是情节的“结局”部分。三个段落都有着它们内在的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段与段之间各有重点,相互联系;整篇文章一气呵成,天衣无缝,有转折,也有波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刿论战》一文一直是历代传颂的名篇佳作,一方面是由于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见和“敌疲我打“,”敌退我进“的战略防御思想,另一方面是写作上的的成功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
姓名: 刘小宏 邮编:652500
地址: 云南省玉溪市澂江县第九中学
电话:15987737810 邮箱:liuxiaohong895155@163.co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