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地震灾害有什么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9:29:01 小学作文
地震灾害有什么特点小学作文

篇一: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地震灾害的大小及其特点不仅取决于地震的大小及其特点,而且受制于震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建筑物与各种工程,尤其是生命线工程的分布以及人口密度与分布等。

1、瞬间突发性

发生大地震,顷刻之间,不过是几秒、十几秒、最多几十秒而已,已经房倒屋塌,一座城市变成一片废墟。

地震灾害的瞬间突发性分三个层次来讲。

首先是,震源的形成十分短暂。内陆大地震的破裂面大约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长,地震破裂的扩展速度大约每秒几千米,这样,一次七级、八级地震的震源的形成一般只需几十秒,最多到一百几十秒。

其次是,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很快,也是每秒几千米,比破裂扩展速度还要快,内陆强震严重破坏主要在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范围里。从地震发生到城市建筑物开始振动,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也只需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

最后是,建筑物在经受如此巨大的震动时,经不住几个周期(震中距为几十千米的地震波周期一般仅零点几秒),作用力已超过建筑物的抗剪强度,遭到破坏,甚至倒塌。

地震灾害的瞬间突发性是其他任何自然灾害不能比拟的。滑坡、泥石流虽有较强突发性,但往往伴随在暴雨或地震之后,况且,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损失和影响也是无法与大地震灾害相比的。

2、能量大、灾害重,死亡人数最多

强震释放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一个5.5级中强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就大约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所能释放的能量,或者说,相当于二次大战末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的一颗原子弹所释放的能量。最大地震或每年地震平均释放的能量都大于火山、飓风、暴风雨等各种大家所熟悉的自然灾害所释放的能量。死亡人数多,是地震灾害更为突出的特点。据1949~1991年资料统计,在中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中,地震占首位,超过一半。

中国陆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4,20世纪有1/3的陆地地震发生在中国,造成60万人死亡,占世界同期(不包括21世纪)因地震死亡总人数的1/2。因此,对于中国来说,按可能造成死亡人数比较,地震

地震灾害有什么特点

堪称群灾之首。

3 、经济越发展,城市化程度越高,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越严重

1996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附近发生6.2级地震,造成15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而1990年甘肃天祝—景泰间发生6.2级地震,经济损失为1.5亿元人民币。两个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差别达10倍之大,就是因为两地经济水平不同。

无论世界还是中国,都呈现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尽管目前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速度大于工业化国家。中国目前属于经济增长最

快的国家,也是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现在或今后发生地震,可能遭受的灾害将比以前严重得多。

4、地震灾害受地震活动特点和震中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双重制约的时空不均匀性 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不少大地震发生在远离城市的海沟或荒无人烟的高原山区,如果不引起海啸,这些地震不会造成很有影响的灾害。我国强震频度西部显著高于东部,而造成死亡人数超过万人的地震以华北与西北的东部居多。青藏高原及其附近荒无人烟的断裂带发生的大地震也不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或巨大经济损失。

总之,地震灾害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社会经济发达的强震区是地震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中等发达的强震区与社会经济发达的中强震区都是面临中等地震灾害威胁的地区。社会经济发达的无震区或少震区与没有人烟或社会经济不发达的强震区都是没有或很少有地震灾害的地区。

在时间上,地震灾害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当某一个强震活跃期的主体活动地区恰好是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20世纪第4活跃期(1966~1976年)的主体活动地区在华北与川滇,它就是一个地震重灾期。当某一个地震活跃期的主体活动地区主要在社会经济不发达地区,如第5活跃期,主要的大震如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和1997年玛尼7.5级地震等大多发生在人烟稀少地区。尽管这些地震的强度不比上一活跃期的低,但地震灾害就远不如上一活跃期严重。

5、次生灾害种类繁多,生命线工程遭破坏灾害更重

地震瞬间巨大作用力不仅可能直接摧毁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灾害,而且可能作为触发因素引起其他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火灾、水灾、瘟疫、饥荒等。由于生产设施和流通机能受破坏造成的经济活动下降,甚至停工停产等间接经济损失,以及因为恐震心理、流言蜚语及谣传引起社会秩序混乱和治安恶化造成的危害等也可列为地震次生灾害。有的次生灾害还可能造成再下一个层次的次生灾害。例如,如果滑坡、泥石流堵塞了江河后被冲决,又可能导致水灾。

地震灾害,无论直接灾害,还是次生灾害只要涉及电力和油、气等能源设施,供水和排水设施,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以及通信设施等支撑城市中枢机能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生命线工程,损失就格外严重。铁路、公路及其桥梁遭受地震破坏,阻碍客货运输,也会造成巨大间接经济损失。实际上,当时就严重影响抗震救灾工作。

6、地震灾害的轻重与场地条件,尤其是否有发震断层通过关系很大

许多震害现场调查表明,场地条件对建筑物震害轻重影响很大。所谓场地条件一般指局部地质条件,如近地表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地基土壤、地下水位等工程地质情况、局部地形以及有无断层带通过等。

一般,软弱地基与坚硬地基相比,自振周期长、振幅大、振动持续时间长,震害也就重,容易产生不稳定状态和不均匀沉陷,甚至发生液化、滑动、开裂等更严重的情况,致使地基

失效。有专家做过对比研究,指出,在厚的软弱土层上建造的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比在硬土上的反应大3~4倍。

地下水位高的松散砂质沉积地基,遭遇地震更容易发生砂土液化,出现喷水冒砂现象,地面上的房屋可能由于地面不均匀下沉而倾斜。

如果发震断层从工程场地通过,造成破坏的力不只来自震动,断层位错本身就会引起地基失效,造成各种破坏。说得更通俗一点,地面错开了,上面的房屋等建筑也就可能被撕裂了。至于非发震断层情况则不同,没有错断和撕裂的危险,主要是断裂破碎带作为地基场地条件的影响。

7、余震和后续地震往往会加重灾情

主震已经震坏尚未倒塌的建筑物再遭遇强余震可能倒塌。1次强震之后,发生一系列余震是很普遍的事,一般都会构成1个地震序列。若遇到双震或震群型地震序列的后续强震,震灾就更加严重。震灾现场紧急救援和重建家园应注意地震灾害的这一特点。

科普知识

篇二:地震灾害特点

地震灾害特点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由于地震预报还处于研究阶段,绝大多数地震还不能做出临震预报,地震的发生往往出乎预料。地震的突发性使得人们在地震发生时不仅没有组织和心理等方面的准备,而且难以采取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进行应对。

地震成灾具有瞬时性。地震在瞬间发生,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人类辛勤建设的文明在瞬间毁灭,地震爆发的当时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

地震造成伤亡大。地震使大量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元凶,尤其一些地震发生在人们熟睡的夜间。据1988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专家组的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全球地震灾害死亡总人数超过120万人,其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是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余人。1900~1986年间地震死亡人数占在所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8%,其中中国的地震死亡人数最多,占42%,这主要是因为以前中国的房屋抗震能力差,人口密集。统计表明,约60%的死亡是抗震能力差的砖石房屋倒塌造成的。

地震还易引起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等次生灾害。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等都引发大火,关东地震中死亡14万人当中,约10万人因火灾死亡。

地震类型

地震有五种类型。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 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

篇三:地震灾害特点地震造成的灾害往往突然

篇四:漫谈地震及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漫谈地震及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连续几年来,全球及我国的地震活动均呈现逐渐活跃的趋势。我国大陆地区,几年来每年发生的M≥5级地震的次数都明显高于年平均活动水平。1995年发生的永登、武定地震,96年发生的丽江、伽师、包头及南黄海地震,人们都还记忆犹新。特别是新疆伽师,自1996年3月19日6.9级地震以来,已发生M≥6级地震8次,其中7次发生在1997年1月21日至4月16日。最近的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尚义6.2级地震也为世人关注。如此频繁的地震活动及其给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运动中的地球在地下,主要是在地壳里发生的一种剧烈变动。具体地讲,是地壳内岩石在力的作用下突然破裂,就如向平静的湖水中扔进一块石头引起水面的一系列波动一样。地壳内岩石引起的这种波动到达地表后使地表面强烈震动,即为地震。

地震造成地表面一定范围内地面倾斜、升降和断裂等变形的原生现象所造成的灾害为原生灾害;地震的弹性波引起地面震动造成的破坏,如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及山崩、滑破、地裂、坍塌、喷砂、冒水等为直接灾害(原生灾害和直接灾害常因二者紧密联系而无法区分,统称为直接灾害);由直接灾害导致的其他灾害均属次生灾害,如房屋倒塌后火源失控导致的火灾,河堤、水坝决口和因滑坡、崩塌造成的河道淤塞、水位上涨及此后堵塞物溃决造成的洪水导致的水灾,因地震造成的海水、湖水水体扰动引起的地震海啸、湖啸、地震引起的管道破坏、化学物的容器破坏致使煤气、毒气、毒液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等等;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直接灾害、次生灾害进一步造成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停工停产、社会秩序混乱、饥荒、瘟疫等属诱发灾害。上述不同成灾机制形成的不同灾害可或此或彼、或长或短地连锁而成系列,被称为“灾害链”。

地震的历史经验表明,一次强震发生后,因直接灾害将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由直接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往往大于直接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甚至是数倍到十倍。

1923年日本关东大震,震级8.2,是日本历史上死伤最多、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大震灾。地震发生在当地时向中午11时58分,正值午炊用火之际。剧烈的震动使横滨近10万所房屋倒塌,于是众多倾翻的炉火和化学药品的爆炸使全市60处同时起火燃烧,在消防灭火设备及输水管道遭地震毁坏的情况下,无法控制的火势迅速蔓延,烧毁了地震时未倒的全部房屋。在首都东京,地震的直接破坏轻于横滨,但同样的原因造成东京近200处同时起火并迅速蔓延,当天正通过东京上空的一条冷锋所引起的地面大风使火势得到进一步加强。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整个东京成了一片火海,三夭三夜的大火直烧到无可再烧为止。在关东地震死亡14万和下落不明的4.3万人中,因房倒屋塌压死者不到总数的10%,绝大部分是在火魔疯狂的翻券中,被大火四面包围无路可逃而被活活烧死、烤死,还有许多人因大火造成的严重缺氧被窒息而死,仅军事被服厂门前广场这一个地点,有

4.4万人因此惨死,目不忍睹。

1960年5月22日智利大震,震级8.9,震群中M=7.0—7.9级地震10次,M=8.0—8.9级地震3次,以震级高、释放能量大、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及史无前例的地震海啸而著名于世。地震使智利南北6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建筑物成为一片废墟。从首都圣地亚哥到蒙特港全长800多公里海岸的城镇、港口、仓库、公用和民用建筑、船舶,不是陷入海中,就是被巨浪摧毁,交通和通讯全部中断。地震后海底的大幅度变形使海洋水体扰动,引发了惊人的海啸,海啸巨浪以6米、9米甚至25米高的浪头反复冲刷海岸,沿岸的一切荡然无存。海啸巨浪以每小时700多公里的速度横扫太平洋,于震后23小时抵达离震中1.7万公里的日本,使夏威夷、菲律宾、新西兰及日本相继遭灾。在日本海岸,海啸浪高达4米,沿海的海港、码头横遭破坏,冲毁房屋3258所,800人丧生,15万人无家可归。有一艘大船被海浪抛到高出海平面2.4米、距海岸46米已遭破坏民房的残垣断壁之中。激浪翻腾的太平洋在一个月后才逐渐恢复平静。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地震,震级7.2,震源深度10公里。此位于城市下方的“城市直下型”地震,使约3700座建筑物倒塌,约20万幢各类建筑和民居严重破坏,房倒屋塌造成6000余人丧生,35万人无家可归,城市生命线工程遭严重破坏,引起500多处起火燃烧.熊熊烈火持续了二、三天。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是1923年关东地震后70多年来破坏最重大的一次灾害地震。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是关东地震损失的5倍,是1976年我国唐山地震的37倍。

1920年12月26日在我国西北甘肃与宁夏交界处的海原县发生了8.5级地震,在大地十几分钟疯狂的颤抖中,使东起固原经西吉、海原、静宁,西迄景泰的约2万余平方公里的极震区内,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山河改观,劫尘弥天。地震有感范围遍及北京、上海、广州及越南的西贡。极震区烈度十二度,区内海原、固原、静宁和西吉四县城全部被毁,海原县城除一座钟楼外,其余建筑物和崖窟、拱窟尽数倒塌,居民被压于瓦砾、土块之下,死伤十之八九,多有全家遇难及几乎全村被埋所剩无几者。震后灾区人民“无衣、无食、无住,流离惨状目不忍睹,耳不忍闻;苦人多依火坑取暖,衣被素薄,一日无所,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特饿殍,亦将僵毙。”大批遇难者的尸骨遍布四野,伏尸累累而无力掩埋,数十里内人烟断绝,鸡犬灭迹。而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不采取有力措施救灾,灾民们呼天不应,哭地不灵,致使灾情进一步加重,共死亡近24万人。空前惨重的灾情令世界怵目惊心,海原地震遂成世界著名大震。最近张北尚义地震也是发生在严冬,但在解放军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无一人冻死冻伤,对比起来真有天壤之别。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地震是近年发生的一次伤亡极为惨重而震惊中外的大震,震级7.8,极震区烈度Ⅺ度。百年工业重镇在历时十几秒的震动后被夷为一片瓦砾,几乎没有抗震能力的城市在震源深度11公里的城市直下型地震的袭击下几乎全毁,数十万群众被埋压在残砖断壁和水泥碎块、渣土之下,虽经近30万军民奋力抢救,但仍有24.2万城乡居民失去生命.重伤16.4万人,7218户家庭断门绝户,4204名儿童失去父母成为孤儿,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唐山地震是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损失最为惨重的地震。

地震造成的危害不仅取决于地震的强度、震源深度及地震本身的其他要素,还与震中位置、发震时间、地质背景及受灾地区的工程、水文地质和地貌条件,与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及施工等情况有关,并因上述各因素的不同组合造成种类不同、形式各异的灾害。

地震以其突发性及释放的巨大能量在瞬间造成大量建筑物和设施的毁坏而成灾,因而使人们对地震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心理,甚至在某些人群中几乎是“谈震色变”。确实,就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而言,全世界死于地震的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58%,我国大陆地震占全球大陆地震的1/3,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所以,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地震在我国成为危害最大的众灾之首。但是,对地震并不是无所作为的。一方面,由于专业人员的奋发进取、积极探索,我们对地震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地震预报的对应率也在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事实已经表明,只要认真进行预防,实施综合防御,就可以大大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因准确的预报,虽然地震使房屋、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但直接的人员死亡只187人,至少使10万人免遭死难。1995年7月12日云南孟连西南中缅边境7.3级地震是当年我国大陆最高级别的地震,对该地震做出了较成功的中、短、临预报,把震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取得了防震减灾的实效。所以,我们虽然不能制止地震发生,但通过努力,可能做到把地震灾害的损失大大减轻。因而,在现今让人们了解地震、地震灾害及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会有利于防震减灾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从而有效地防震减灾。

基于构造地震的活动特点,加之我国特殊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及历史因素,我国的地震灾害具有如下特征。

1.震灾频次高

我国地处世界二大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有明显较高的地震活动性。我国仅大陆地区(不含台湾省),本世纪以来至1993年,7级地震平均0.7次/年,6级地震平均4.4次/年,5级地震为20次/年。由于地震频度高,加之不少地区房屋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差,地震的成灾率亦较高。据不完全统计,本世纪以来至1993年,我国大陆(不含台湾省)M≥5级地震,成灾的有720多次,平均每年7—8次,其中5级地震的成灾率为1/3。如1995年6月30日孟连5.5级地震,损坏民房9000间,伤5人;9月20日苍山5.2级地震,伤141人;10月24日武定6.5级地震,死46人,伤7000人。再如1996年丽江7.0级地震属严重地震灾害,伽师6.9级地震、包头西6.4级地震属较重地震灾害,天祝—古浪5.4级地震、宜宾5.4级地震属中等地震灾害。

2.灾情重

我国大陆地震一般震源较浅,大都在地壳内10~25公里左右,破坏性强,更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居民用房的抗震能力普遍低下,所以,近震4.5级以上、远震6级以上就会造成倒房,致人伤亡。如l974年4月22日江苏溧阳5.5级地震,倒房1万余间,死亡8人,214人受伤;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

地震,死亡12人,伤60余人。更有甚者,1995年1月4日的广西大化地震,震级仅3.8,但因震源深度小,只2.5公里,因而造成倒房1100多间的损失。

如果强震发生在居民较稠密的地区,城市附近,倘或是类似于唐山地震那样的城市直下型地震,必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全世界造成死亡人数在20万人以上的地震共8次,中国占4次。1900—1980年80年间,全球震灾死亡人数120万,中国死亡61万,占全球死亡人数50%。

3·严重的次生灾害

在一定的条件下,地震的直接灾害常引发火灾、水灾、滑坡、泥石流、海啸、瘟疫及恐震、盲目避震等物理性、心理性次生灾害,造成数倍于直接灾害的严重损失,此为灾害的续发性。如l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南7.5级地震,大渡河沿岸山崩引起河流壅塞,断流十日后突然溃决,水头高十丈的洪水汹涌而下,漂没民众十万余,为地震—滑坡—水灾灾害链;1556年陕西华县8级地震,震后“疫大作,民工疫饿而死者十之四”,共死亡83万人,为地震—瘟疫;1239年宁夏平罗8级大震,因隆冬时节取暖的炉火被震倒及人员死伤甚多无人救火,致使许多同时起火的着火点之火势迅速扩大蔓延,火灾焚毁衣物粮食和地震未倒的房屋,多处大火燃烧了五昼夜方尽,灾民无衣无食无住,造成一大批余生者冻饿而死。地震的次生火灾肆虐,大大加重了地震灾情;江苏溧阳在1974年曾有一次5.5级地震,倒房1万余间,死亡8人,在群众中造成一定的恐震心理。当五年后1979年7月9日再次发生6次地震时,恐震心理导致部分群众震时慌乱、盲目外逃,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伤亡,6540名重伤员中有80%的伤者、41名死亡者中有90%的死者均为盲目外逃时被倒塌的前檐和墙体砸死或砸伤在门口。

4.成灾面积广

一次较大地震,直接灾害时发生在震中周围几十或一、二百公里范围。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7.8,震源深度11公里,极震区烈度Ⅺ度,造成严重破坏(大多数房屋遭破坏,甚至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的Ⅸ度区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唐山地震使百公里之外的天津达Ⅷ度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使二百公里外的北京为烈度Ⅵ度,老旧建筑物遭不问程度破坏;1966年邢台地震震级

6.8、7.2,震源深度9公里,极震区烈度X度,Ⅸ度区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1970年通海地震,震级 7.7,震源深度12公里,极震区烈度X度,Ⅸ度区面积约700平方公里。

在一般居民区,烈度达Ⅶ度即可造成较明显的灾害,在房屋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差的地区,烈度Ⅵ度就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按1990年新的地震烈度区划图,烈度≥Ⅵ度的区域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79%,烈度≥Ⅶ度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41%。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现实。

5.突发性

地震的孕育是缓慢的,但地震发生却是突然的,在几秒——一、二十秒的时间内足以使一座城市被彻底摧毁,成为一堆瓦砾。经验表明,地震的突发性是造成人员伤亡最重要的原因。

6.周期性

地震活动的周期性决定厂地震灾害也呈现一定的周期。1966-1976年十年间连续发生了邢台、海城、唐山、龙陵等7级以上地震共14次,造成27万人死亡和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这大致相当于我国大陆的第四个地震活跃期。现在,我国大陆正处于本世纪来的第五个地震活跃期,也即找国大陆进入了地震灾害的一个频发时段,这个活跃期可能持续到下世纪初。

7.明显的地区差异

我国西部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强,东部地区相对较弱,但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大于西部,且东部地区多冲积平原,所以震灾东部重而西部轻。1906年新疆玛纳斯8级地震,死亡300人,伤1000人。发生在东部地区的1966年邢台6.8、

7.2级地震,死亡8000人,伤3800人。更有江苏溧阳1974年4月22日发生的

5.5级地震,倒房1万间,8人死亡。

8.强烈的社会性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震撼了大地,也震动了人们的心,给人类社会带来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唐山地震后,地震谣言、谣传此起彼伏,我国东部地区大范围内群众产生普遍的恐震心理,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很多人不敢进屋居住,最多时约有四亿人住进防震棚,打乱了正常生产、工作和生活的秩序,给国家经济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山于农村文化教育水平偏低,在一些交通闭塞地区,防震减灾意识几乎为零,因而个别地区封建迷信活动伺机兴风作浪,1976年8月27日四川省安县红光村的反动会道门制造地震谣言,蛊惑群众,造成61人集体投水,41人溺水死亡。

9.灾害程度与社会和个人的防灾意识有关

众多震害事件表明,在地震知识较为普及、有较强防灾意识的情况下,可大幅度减少地震发生后造成的灾害损失;相反,则会明显加重灾情,并造成很多本不该发生的或完全可以避免的人身伤亡。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粤闽沿海震感强烈,伤800多人,死亡4人。此次地震,粤闽沿海地震烈度为Ⅵ度,本不该出现伤亡,伤亡者中的90%因缺乏地震知识,震时惊慌失措、争光恐后、拥抢奔逃致伤致死。如广东潮州饶平县有二个小学,因学生在奔逃中拥挤踩压,伤202人,死1人;同次地震,在福建漳州,中小学校都设有防震减灾课,因而临震不慌,同学们在老师指挥下迅速避震于课桌下,无1人伤亡。

篇五: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东台市地震局 丁辉

摘要: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人口、财富、信息的集聚地,正是现代化城市的这种特征造成了一旦发生地震就会导致大量的灾难。城市地震的防治和减灾事关一个城市的存亡。传统的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表现为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广泛等。进入2l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地震灾害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本文在全面、客观分析2l世纪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具体措施,对我国的城市减灾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城市 地震灾害 防震减灾 对策

引言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地震十分活跃的地区。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困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居世界之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形成了若干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群、城市带。例如以广州、珠海、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京津唐城市群等等。这些城市群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社会影响巨大,它们有利地推动了区域的经济发展。然而,一些城市处于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区域,一旦发生大的地震灾害,其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探讨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持续健康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各级政府和防震减灾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我国城市地震灾害出现的新特点

一般来说,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表现为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广泛等。进入21世纪,城市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使城市地震灾害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1.1 城市地震灾害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趋严重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普遍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持续快速扩张,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市化率在55%~60%左右,城市人口从2000年的4.56亿增加到2025年的8.3~8.7亿,几乎要翻一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震灾害的数量不断上升,地震造成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也越来越严重。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造成24余万人死亡,倒塌房屋700多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数量增加到660个,其中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122个。这些城市中51.3%位于地震烈度Ⅷ度以上的地区,发生地震的概率和破坏程度均非常大。

1.2 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地震引发的生态环境灾难相互叠加

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我国以前经济的发展普遍建立在牺牲资源和生态的基础之上,人们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本巨大,尤其是在人口较为密集、工业化相对发达的城市。据统计大多数的城市地震不同程度地出现地表裂缝、喷沙冒水、地面下沉等现象。1969年7月18日渤海地震,河北乐亭地区出现喷沙冒水现

象,喷沙口处的直径达2m,冒水口径1.5m,断续延伸约2Km。地震引发大风天气,同时伴有沙尘、沙暴。地震引发的生态环境灾难,即使微弱的城市地质和生态环境变化都会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3 现代化建设增强了城市地震灾害的易损性

地震灾害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摩天大楼、立体化的交通、非农产业的大量聚集和人口高度的集中均表现在城市中,城市建筑不断向高层、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使得现代社会遭受地震灾害的易损性方面变得更为复杂,一旦发生地震,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损失大大增加。再加上地震是突发性自然灾害,从开始到结束往往只有几秒到几十秒时间,对城市的危害就更加显著。如果发生一次破坏性大地震,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可能是房屋倒塌、交通堵塞、断水、断电、火灾四起、人员大量伤亡等灾害景象。

1.4 信息化时代地震后城市的瘫痪系数增加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把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联系成一个高科技的复杂系统。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对通讯网络、金融网络、生命线网络(水、电、煤气、道路等)依赖程度日益增强。信息在城市内的高速发展在方便人们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地震的灾害严重性。由于现在的城市建立在信息发展的基础上,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导致各种信息线路遭到破坏,则很大程度上使得城市内外无法及时联系,延误救援和救灾工作的开展,更大范围则可能造成城市瘫痪。

1998年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泾阳县发生4.8级地震时,西安与咸

阳之间的通信因通话量饱和而陷入瘫痪,影响了灾情和震情信息的快速传递。又如1999年我国台湾的集集地震,使得金融、物流和信息中心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新竹科技工业同生产半导体芯片的能力受到严重破坏,致使全世界的笔记本电脑生产下降1/3达半年之久。

1.5 城市地震的次生灾害、衍生灾害,尤其是社会灾害较往突出 随着城市布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内部的联系性不断增强。供水、供电、煤气、燃气等城市的基础性供应越来越便捷。我国70%左右的城市基本实现城市供应的普及化。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加重了城市地震的次生性灾害,如地震造成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倒塌而引发大量的火灾、爆炸、煤气和有毒气体的泄漏等次生灾害。这些次生灾害许多时候比地震本身的灾害要严重许多。1979年江苏漂阳发生6级地震并引发严重的火灾,造成经济损失逾亿元,火灾的损失比地震本身的损失大6倍。此外,除了地震本身造成的“工程灾害”之外,城市地震还能引发社会秩序混乱,引发杀、抢、盗等衍生的“社会性灾害损失”。这些次生和衍生灾害危害严重,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深远。

二、新形势下城市震害的防治对策

地震灾害事件危害性强,涉及面广,对社会经济影响大,人类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因此力争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能有较好的应对对策、地震后能够迅速地组织应急救援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其关键是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缨,防患于未然,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抗震措施。

减轻城市地震的灾害,主要有以下六方面:(1)震前预防;(2)城市抗震规划和建设;(3)新建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4)建设抗震防灾体系;(5)震后应急救助;(6)控制灾害衍生。

2.1 加强震前预警的科学准确性

地震灾害的发生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害,灾前的预测预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地震监测台网,运用科学仪器监测、预测地震。但台网监测的密度远远不够。应当建立起城市预警系统,形成专业监测为主、群测群防为辅的监防网络体系。大力普及地震知识,做好宏观异常的监测,弥补仪器观测的不足,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

2.2 做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和相关建设

(1)开展城市地震小区划工作,避开地震断裂,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进行建筑物及基础设施的建设。(2)提高建筑物抗震防灾能力,采用轻质、高强、延性和韧性较好、抗震能力较高的材料建筑。(3)要做好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与建设,确保生命线工程的安全。(4)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馆)、学校等场所规划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5)合理布局信息线路,同时要配置替代系统,一旦遭到地震破坏,能及时启用,防止城市瘫痪。

2.3 加强新建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址和场址周围的地震与地震地质环境的调查,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通过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工程等多学科资料的综合评价和分析计算,按照工程类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