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亭林先生手不释书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5:21:44 小学作文
亭林先生手不释书翻译小学作文

篇一: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选自《清朝艺苑》 原文: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后,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

翻译:

顾炎武(字亭林)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形容极爱看书,学习勤奋) 出门就带一两匹瘦弱的马,马驮着书跟随自己.有时候到了边塞的岗亭和堡垒,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考察当地的地理.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没有问题才停止。在马上空闲的时候,总是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核对它们的注释文.(对经典的解释叫"注"或"疏". )遇到老朋友就像相互不认识(默颂经典太投入,没有注意到其他事),有的时候因此(太专心的辄据鞍默)跌落山谷,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篇二:手不释书

手跋山涉水而来的爱情,宛如明信片上情人褪色的笔迹。

不释书

目录

成语原意

古文《亭林》?

成语原意

古文《亭林》?

展开

编辑本段成语原意

【注音】:shǒu bù shì shū

【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同义】:手不释卷

【用法】:作谓语、定语;

【典出】:“义雄有识悟,勤学,手不释书。”(《北史·序传·李义雄》)

【示例】:“亭林先生自少至老,~。”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

编辑本段古文《亭林》?

原文

亭林先生①自少至老手不释②书,出门则以一羸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③,呼老兵诣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⑤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⑥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后,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旨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译文

亭林先生从小到老手上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牵着一匹瘦弱的马,带着几捆书籍随身。有时候走到了边塞岗亭,就招呼亭边的老兵一道去路边的小酒店,面对面坐着,开怀痛饮。询问他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如果和自己知道的有所不同,就打开纸张详细记录、更正,一定要到没有任何疑惑时才停下。坐在马背上空闲的时候,他就跨着马鞍默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它们的注释文(对经典的解释叫“注”或“疏” )。即使有时候遇

到亲朋好友也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会因此(太专心的辄据鞍默)跌落到谷之中,他却也不觉得后悔。读书认真仔细到这个地步,他的学问自然就博大精深到没有人能与他相比的程度了。

词语解释

①亭林先生:顾炎武,号亭林 ②释:放下 ③边塞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④诣:去

⑤咨:询问

⑥乃:才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末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卒于曲沃。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著作繁多,以毕生心力所著为《日知录》,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篇三:七上语文试题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基础运用。(36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子曰:“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分)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五湾《次北固山下》)(2分)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分)

(4)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

句:“ , 。” (2分)

(5)请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分)

, 。 ,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4分)

A.大亡其财 亡而入胡 B.不一状 尊君在不

C.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D.然数年恒不一见 见宫殿数十所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一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就像______,并

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

像候鸟,不停地qiān xǐ( )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

汇和起伏 。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那样的不胜其烦,但是恰恰

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jīngcǎi( )的人生。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qiān xǐ( ) jīngcǎi( )

4、联系上下文,仿照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4分)

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4分)

抵达 起伏 琐碎 不胜其烦 弥足珍贵

综合性学习。(10分)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同样的新春佳节,各地自有各地的风俗习惯。同学们,放寒假了,

过大年了,我们在欢度春节时,用语文的视角来审视一下,体验一下,感悟一下我们民族的节日。

材料一:我国北方过大年的习俗:办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桃绒花、宰牲禽、蒸糕饼、送灶王

爷、换门神、除夕守岁、拜新年。(根据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归纳)

材料二:春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问好的拜年习俗,将成名副其实的“大拜年”。走亲、访友、书信、

贺卡、电话拜年渐趋淡化,“短信拜年”和“网络拜年”正日益成为时尚,手指一点,便能够“全球

通”,满世界地拜年贺岁。拥有2.5亿手机用户的中国内地,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

中国网民大军已经达到9000万左右。(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叠字春联”在春节年俗风景线里,有一道特别美丽的文化景观,这就是:从来没有一个春

节的春联里,像如今年这么集中、这么频繁地出现“叠”字的修辞现象。它们中有:红红火火、热

热闹闹、敲敲打打、唱唱跳跳、欢欢喜喜、岁岁年年、和和美美、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轰轰烈烈、

忙忙碌碌、花花绿绿、纷纷扬扬??如:“红红火火过大年,热热闹闹奔小康“,正是这些叠字春联,

使春节的春联文化风景线,为神州大地烘托出一派喜洋洋、和谐美满的新年欢庆氛围。

6、开展一个小调查,看看你家所在地过年的习俗与北方过大年的习俗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7、你们那里的过年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大家举例说说传统的是怎样的,现在又是怎样的?(4

分)

8、请大家用叠字写一对春联。(2分)

二、阅读(5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1题。

(一)(12分)

山市 蒲松龄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2)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

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3)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4)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5)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以亿万计。(6)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7)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

座,直接霄汉。(8)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9)层层指数,楼愈高,

则明渐少。(10)数至八层,裁如星点。(11)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12)而楼上

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13)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

如拳如豆,遂不可见。(14)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6分)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译文:

(2)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译文:

10、“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初生阶段:有孤塔耸起;发展阶段: ;高潮阶段: 。

11、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4分)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4题。(14分)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

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

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

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

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

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

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

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2、文中所说的“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4分)

13、“我”曾设想过哪两种补过的方法? “我”为什么无法补过,心只得沉重着?(6分)

14、“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分)

(三)(18分)

火星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1)天文学家早就知道火星上曾经有过大量的水,以前也曾像地球一样有过海洋。2004年,美国将

两辆火星车(机器人)“勇气”号和“机遇”号相继送上火星,发现了能够证明火星曾经有过海洋的

许多新证据。“机遇”号着陆在一个较小的环形山口的底部,发现环形山壁上的岩石有着条纹的分层

结构,非常像地球上的沉积岩。这表明他们可能是在水中通过沉积而形成的。

(2)同时,就在着陆点周围还躺着无数直径为数毫米的球形石,美国科学家把它们叫做“蓝莓果”。

据认为,这些小石球粒是岩石被水溶解以后,再在水中经过结晶和生长而形成的。而且,经过“机

遇”号上携带的两台能够认出特定物质的分光计的分析,辨认出它们的成分是硫酸盐矿物。所谓硫

酸物质,它们只能够在水中形成。以前,天文学家通过对火星地貌的勘察曾经发现过许多河川地貌,

并从而推测古老的火星上曾经一度覆盖着大面积的海洋。此次的这些发现,证实了原来的推测。

(3)但是,由于火星比地球小很多,原来曾经有过的那些水,现在几乎消失殆尽。那么,原来的那

些水跑到哪里去了呢?消失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消失途径是在太阳风的吹刮下,它的水会渐渐向宇

宙空间散逸:其中的氢非常轻,很容易散逸到宇宙空间,而其中氧,与岩石所含的铁元素结合,则

留在了岩石中。这个散逸的过程虽然进行得十分缓慢,但经过40亿年的漫长时间,流失的数量也很

大。

(4)另一个消失途径是进入到地下。同地球相似的类地行星,它们的表面都覆盖着一层地壳,那是

可以吸收水分的。地球上的情形是,由于内部有热量产生,地壳中的水受热变成蒸汽,可以再逸出

地面而回到大气中。我们见到的温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火星的情形就不是这样。火星的内

部早已冷却,火星地壳中的水不可能再返地面,有一部分水就藏在火星表面的下面,以冰的形式存

在,火星上如果有生命的话,那就有可能残存在它表面以下的冰层中。向宇宙空间散逸和被火星地

壳吸收而贮藏在地下,这两条造成原来的水消失的途径究竟占多少比例,还有待今后进一步勘察来

加以明确。

15、“火星上的水到哪里去了”?请和简洁的语言回答(不超过10个字。)(4分)

16、第2段画线句“此次的这些发现”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6分)

17、请你说说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去掉后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4分)

火星上如果有生命的话,那就有可能残存在它表面以下的冰层中。

18、读了本文以后,你对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的物质组成的有什么猜想?请说出来与大家交流。(4分)

(四)(10分)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繁星》

19、这首诗的作者是 (笔名),原名 。(2分)

20、《繁星》、《春水》大致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6分)

21、请同学们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是艺术上的,也可以是内容上的。(2分)

三、作文。( 60分 )

22、亲爱的同学,当你放学回家饥肠辘辘时,妈妈已为你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当你遇到挫折愁眉不展时,老师的开导使你重现灿烂的微笑;当你心事重重而闷闷不乐时,同学的关心和热情会扫去你的心头的乌云??这些小事,你可能不曾留意,不曾动心,但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请以“我感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

(1)根据你的考虑,先把题目填完整。

(2)要有真情实感,有自已独特的体验。

四、附加题。(10分)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清朝艺苑》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释:

(2)咨其风土 咨:

2、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的哪些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忧唱后庭花。2、A B 3、迁徙 精彩4.参考示例:(就像)泉水,(并不是要非要到达)哪个地方才算完成使命5.参考示例一:长大了,才知道琐碎的童年趣事弥足珍贵,才知道当年不胜其烦的父母唠叨价值连城,才知道历经起伏跌宕才能够抵达事业的巅峰。参考示例二:抵达目的地已是傍晚,他们不顾旅途的劳累,立即来到海边欣赏落日。沐着落日的余晖,听着海浪的欢歌,远离都市的喧嚣,他们体验到一种弥足珍贵的生命愉悦。6、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7、传统的元素少了,现代的元素多了。如:传统传统拜年家家户户都带上大红桔子,走亲访友拜大年,现在流行电话拜年,受机短信拜年,网上拜年。又如过去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在家吃年夜饭,现在不少人家都到餐厅去吃,不少人家还把年搬到外地去过。8、略。

二、(一)、9、(1)奂山的山市,是这个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见不到一次。

(2)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有的人靠着栏杆,有的人站着,形状姿态各不一样。

10、居然城郭矣 惟危楼一座 11、因为听说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而到天明就不见了,故又名“鬼市”。或: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科学落后,人们还不能理解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再加上迷信思想泛滥,把山市称为鬼市是可以理解的。 (意思相近即可)

(二)、12、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2分)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2分)13、一是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二是去讨他的宽恕。(4分)因为他早已有了胡子了,不再像幼时那样喜欢放风筝,并且把这件事早已全然忘却,所以“我”无法补过,心只得沉重着。(2分) 14、比喻。(1分)形象地写出了“我”的心情极为沉重、悲哀,表现了“我”深深的自责和悔悟。(3分)

(三)、15.散逸到宇宙;进入到地下。 16.环形山壁上的岩石有着条纹状的分层结构;着陆点周围还躺着无数直径为数毫米的球形石。 17.“有可能”是一种推测,表示不能断定,体现了语言的科学严谨。去掉后就变成一种肯定。18.此题是开放性的,如,地球与其他星球的物质组成,有许多相同点,但也肯定有许多不同点,有许多物质是我们地球上所没有的,这为我们认识宇宙提供了研究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四)、19、冰心 谢婉莹 20、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歌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1、言之有理即可。例:诗人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三、按中考评分标准。

四、1.(1)放下(2)询问(每个2分。)2.示例: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共4分。)3.勤奋、严谨、专注(2分。)

篇四:2012课外文言文阅读(一)

不听取周敦颐的意见。

测试二:(一)1. 抓住;代替;诚实;奇怪2.(1)诚实而且孝反遭诛杀,全国还有不应诛杀的人吗?(2)父亲要被处死而我代他受刑,不也是孝顺吗?3.直躬是一个正直无私,诚实无欺,孝顺,聪明机智的人。(二)1.(1)整(2)这(3)表示(4)恰巧2.(1)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2)吏相互同乐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3.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感(三)1.①去,前往 ②就 ③罢了2.夜晚下大雪,当时本想登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阻挡。3.趣在雪夜聆听竹林里传来的清脆的敲击声;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炉火的温暖;趣在悠闲自得地读书。(四)1.(1)一起(2)等.到(3)的(4)如果,假如2.(1)“这并不是不好.

的声音!”于是就起床舞剑。(2)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听到消息就起兵响应的一定大有人在。3.闻鸡起舞,启示:勤奋努力,不断磨砺自己的精神,用于自己的学习。(五)1.(1)能够(2)白白地(3)只是 (4)为什么 2.(1)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2)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 3.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六)1.(1)担心 (2)等到(3)才(4)或者 2.(1)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2)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3. 书不可不成诵。要勤奋学习,多读多思,学业才有长进。(七)1.(1)放下(2)到(3)询问 (4)有时 2.(1)示例: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2)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3.勤奋、严谨、专注

篇五:第1讲翻译方法与技巧

第1讲 文言文阅读(一)

——翻译方法与技巧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2.了解文言文翻译的两种方式

3.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

4.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语段

【重难点透析】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

2.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语段

【技巧点拨】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

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

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式,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1.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如:

例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句:(我)看见细小的动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例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译句:我回忆童年的时候,能够张开眼睛对着太阳看。

直译要求这样字字有着落。

2.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去进行灵活的翻译。

例:1臣本布衣。《出师表》 译句:我是平民百姓。

句中的“布衣”代平民百姓。

例2: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译句:高官厚禄对于我有什么用呢?

句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

例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译句:老人和孩子都自得其乐,显出高兴的样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中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直译的能力。因此,考生必须认真领会词、句,

紧扣原文,弄懂原意,不能把翻译弄成叙述大意或改写故事。认真地、严格地直译,是落实

文言文词句的重要环节,是避免错误的较好办法。

三、文言文翻译方法技巧

1. 増。

(1)增加量词。如:

例1:一桌、一椅、一抚尺而已。《口技》

译文: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抚尺罢了。

例2:一狼洞其中。《狼》

译文:一(只)狼在草垛中打洞。

例3:一日,见二虫斗草间。(《童趣》)

译文:有一天,我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中搏斗。

句中“二虫”要增加量词,翻译成“两只虫”。

(2) 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如:

例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童趣》

句中的“夏” “蚊”分别翻译成“夏天”和“蚊虫”。

例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句中的“寒”“雪”“内”“集”,分别翻译成“寒冷”“下雪”“家人”“聚会”。

2.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音节

助词、句末陈述语气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如:

例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也”句末陈述

亭林先生手不释书翻译

语气词,不译。

例2:何陋之有?《陋室铭》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3: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山市》

“而”音节助词,无意义。

例4:心之所向??《童趣》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3.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

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如:

例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应翻译为“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

例2:徐喷以烟??《童趣》

“徐喷以烟”应翻译“以烟徐喷”

例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童趣》

“群鹤舞于空中”应翻译“群鹤于空中舞”

例4:成语:唯利是图

意思是“唯图利”,“是”起提宾作用,无意义。

4.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如:

例1:一日,见二虫斗草间。(《童趣》)

句中省略了“见”的主语“我”,“斗草间”中省略了“于”,应为“(我)见二虫斗

(于)草间”

例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前省略了“择”。

5.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例如:

例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山市》

译文:公子孙禹年和朋友在楼上饮酒。

例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

文通达明快。如:

例1:余忆童稚时??

句中“余”换成“我”。

例2: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句中“股”换成“大腿”。

例3:??能张目对日。

句中“目”换成“眼睛”

例4:成语:师出无名

句中“师”换成“军队”。

以上介绍了翻译文言文通常使用的一些方法,其实也就是古汉语词法、句法知识的综合

运用。实际上,要很好地翻译一篇文言文,并非懂得这几条就能做到的。

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

隐含信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是在翻译时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例题精讲】

(一)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七岁 , 凛然如成人 , 闻讲《左氏春秋》 , 爱之 , 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1 )众皆弃去 ( ) ( 2 ) 破 之( ) ..

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译文:

3 .“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

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一) 1 .去:离开( 2 )破:击破 2. 从此以后手不离书,以至到了不知饥渴寒暑的地

步 3. 如:曹冲称象;瓦特留心观察水沸腾发明蒸汽机

(二)以荻画地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其母以荻①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

家无书读,就闾里②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

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荻:芦苇秆 ②闾里: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单位,有二十五户人家。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

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

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

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其母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 ) .

(2)或因而抄录 ( ) .

(3)惟读书是务 ( ) ...

2. 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

②惟读书是务。

译文:

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经典练习】

(一)世无良猫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

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1. 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恶鼠(讨厌) B.率不食鼠(于是) ...

C.鼠以故益暴(更加) D.遂不复蓄猫(就) ..

2.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的解释。

(1)鼠以故益暴。( ) ..

A.因为 B.因此 C.凭借 D.用来

(2)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 ..

A.把??当作 B.以之为 C.认为 D.当作

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某人家中被老鼠严重破坏,于是养了一只猫,本想让猫来制止老鼠的猖獗。

B.某人对这只猫充满了希望,于是大鱼大肉的供养它,还给它很好的环境居住。

C.猫在养尊处优的生活中,反而不愿意捕鼠了。

D.某人最终认为是天下没有好猫,其实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结果。他没有想到过于安逸会削弱猫的斗志。

(二)醉人击虎

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击之,即逸去,之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

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是( )与( )两项。

A.必坐守之以俟其醒 B. 杖击之

C. 之山下月明处 D. 而气以盖之矣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

译文:

3.如果将老虎看作邪恶势力的化身,以你对本文的理解,有什么启示:

(三)齐庄公出猎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量力而轻敌 ( ) (2)此为人( ) ..

2、翻译: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

译文:

3、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现在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

(四)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常嬉为墓间之事 ( ) .

(2)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 ..

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