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材料作文审题误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3:29:05 字数作文
材料作文审题误区字数作文

篇一:2015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常见误区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常见误区

《高中生·高考指导》2015年3期 作者:蔡桂萍 责任编校:曾向宇

到了高三,考生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已基本熟知,但是在实践的时候,依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就考生经常出现的审题立意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以便对症下药,帮助考生提高审题立意的水平。

【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恰好遇上天下雨,他就脱掉白衣穿上黑衣回家。他的狗不知道是他换了衣服,汪汪叫着扑过来。杨布怒气冲冲地要打这条狗,杨朱对他说:“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要是你的狗出去时是白色的,回来时却变成黑色的,你会不觉得奇怪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则材料可供解读的角度很多:做事不能武断,不能迁怒于他人,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换位思考,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不过,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往往会走入以下误区。

误区一:拟题不准确,词不达意

比如,有一位考生拟题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从“杨布迁怒于狗”这个角度立意,但标题表达的有“强加”的意思,显然不够准确。另一位考生拟题为“不畏浮云遮望眼”,想从“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这个角度去写,但是“不畏”二字严重歪曲了立意的核心内容。从材料来看,谈不上“不畏”。因此,可以略微修改,像“莫让浮云遮望眼”会更好些。

【应对策略】考生拟题时应该紧扣立意中的关键词,运用以下方法拟题:①揭示材料中心,直言事理。比如“如果我是你”“错误的也许是你”“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智慧”等。②巧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比如“该怪谁”“是什么欺骗了你”等。③化用诗词名句,典雅含蓄。比如“别让乱花迷你眼”化用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短小而有诗意。

误区二:材料看不完整,断章取义

无论是事例类材料作文、寓言类材料作文,还是事理类材料作文,考生在审材料时,一定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句子的前因后果看完整,切不可凭借个别词句就下定结论。

比如,有一位考生从“他就脱掉白衣穿上黑衣回家”这句话就定下立意“辩证地看待变化”,而没有关注后来发生的事:狗不认识杨布,杨布怒气冲冲地要打这条狗。另一位考生只抓住“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就下定“宽容”的立意,而更为重要的后一句却忽视了,导致偏题。

【应对策略】考生审题立意一定要选准角度,弄清楚每个对象的有关情节或一句话的整体意思,理清其中的因果关系,弄明白其中的核心含意。比如杨朱说的这句话,核心意思应该是“换位思考”。

误区三:观点肤浅,不能切中要害

很多考生在提炼材料时,只是旁敲侧击,不能一语中的。比如,有一位考生

从狗的角度提炼观点——狗之所以认不出杨布,是因为杨布换了衣服。其实,这位考生只要再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了。但是,他的思维只停留在“杨布换了衣服,狗当然认不出了”,这似乎在情理之中,所以立意为“情理之中”,偏离了材料的核心意思。

【应对策略】考生只要弄清楚事实的本质,找出关键词,由果溯因,多问几个“为什么”,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立意。

篇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误区及对策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误区及对策

俗话说“千古文章意为先”,面对新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等缺陷。更可惜的是,一些考生的作文结构很严谨、内容很丰富、语言很优美,如果抛开材料的限制绝对是上乘之作,但因为立意失误而只能判为三类文或四类文,甚为可惜。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为避免再犯类似错误,笔者结合近几年高三教学及高考阅卷情况,将考生审题立意的“致命”失误总结如下并提出相应对策。

【误区一】通篇不引述材料(既不明引,也无暗合),所提观点不知从何而来。

材料作文较之于命题作文,除了审题难度较大,不直接告诉考生“写什么”之外,还隐含着一个潜台词,那就是引发考生写作缘由的只能是所给的材料。因此,如果写议论性的文章,就叫做“缘事而发”,考生提观点时必须引述材料。引述材料的优点就是告诉阅卷老师立意点是从材料的哪个角度切入的,让阅卷老师看得明明白白。几十万考生,面对同一个材料,考生所提的观点也许是阅卷老师所想不到的创新观点,但如果因为没有引述、分析材料,进而没有明确地告诉阅卷老师切入点而被判为偏题或跑题,岂不冤哉!

对策:开篇用简洁的语言引述材料并做相应的分析,告诉阅卷老师所提观点的切入点。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修船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船主着想,顺手把漏洞补好。结果避免了一场海难,挽救了别人的生命和财产,得到了船主的酬谢。漆工诚心诚意去补漏,并没有想要什么回报,却遇到懂得感恩的船主,得到了巨额赠金,留下了一段“诚心补漏手有余香,知恩图报真心感恩”的佳话。

2012全国新课标卷优秀作文《诚心补漏手有余香,知恩图报懂得感恩》

【赏析】开篇考生信手拈来引用一句俗语,开门见山,直奔中心,接着引述材料分析提此观点的缘由。此开篇既引述、分析了材料,又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明明白白地告诉了阅卷老师此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在第一时间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

【误区二】不明材料感情倾向,褒贬不分。

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狼与羊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之后,狼和羊终于握手言和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为了促使信任,两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狗,而狼则拿出了狼崽。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

转眼间,小狼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之中。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狗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题】本材料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句,即“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狗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在这句话中,“花言巧语”和“冤魂”两词明显地表达了对狼的批判和对羊的同情,所以考生必须在坚持材料对二者的感情倾向的基础上立意。然而许多考生却忽视

了这个感情倾向,提出了“兵不厌诈”、“要善于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等观点,对狼大加赞赏。这样褒贬不分的作文只能判为四类文即跑题作文。 对策:抓住细节。寻找表达材料感情倾向的关键词。

此类具有感情倾向的材料作文,材料中一定会有一些关键词表明其感情倾向,是贬或是褒。因此考生必须紧盯着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理解其感情色彩,在其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行文立意,这才是材料的最佳立意,切莫忽视这些细节而与材料的本意南辕北辙。

【误区三】偷换观点句中的关键词,以致“剑走偏锋”。

如: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冰川。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鱼”,但它仍然保持着飞翔的姿势。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年轻人感叹说。

“它没有正确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一位老者叹息说。

注意: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寓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解题】本题是带有观点句的材料作文,考生可用抓观点句提炼关键词的方法来审题立意。从阅卷现场来看,考生都能够抓住“它没有正确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这个观点句,但在立意的时候有近四成的考生所提的观点是“人生应有方向方可成功”,这个观点是典型的偏题。因为在这个观点句中,关键词是“没有正确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并不代表没有方向,只不过是方向错了而已,所以本题的立意点不是在探讨“有无方向”的问题,而是在探讨方向的“正确”与“错误”对人生的影响。故而“人生应有方向方可成功”的观点只能判为四类文即偏题作文。

对策:抓住观点句,扣准关键词。一字不改。

此类材料作文一般都有观点句,观点句要么在材料中,要么在材料后的提示语中。总之,无论观点句在什么地方,考生一定要找出观点句,进而缩小范围提炼关键词,然后扣准关键词立意。因为材料已具有明显的立意点,考生只需顺着材料的观点去立意即可,切莫抛开观点句而随意发挥,更不能将材料中的关键词随意更换。所以考生只需把观点句当做观点,用关键词反复扣题即可避免偏题。

【误区四】只顾只言片语,忽视材料的整体内涵。

如: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深山里有块寂寞的石头,总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高高翱翔,虽然每次总被同类嘲笑,却不改初衷。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石头对他倾吐心声,庄子说:“你先长成一座大山!”于是石头吸取天地之灵气、自然之精华,承接雨露之惠泽,拼命生长,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

于是,庄子招来大鹏以翼击山,天空乌云密布,雷电大作,一时间地动山摇,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山炸开了,石头飞向天空,像最矫健的老鹰冲向蓝天。

虽然坠落无法避免,但石头已经亲吻过那片梦想的天空,那种幸福别的石头又怎么体会得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解题】就上述材料而言,需要注意材料中的“深山”、“寂寞”、“翱翔”、“不改初衷”、“拼命生长”、“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亲吻”、“梦想”、“幸福”等词语或句子,但更重要的是要抓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要注意最终的结果——不起眼的无人知晓的平凡石头,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高高翱翔的愿望。据此,考生可立意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幸福的获得需要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是走向成功的基础”等。此外,还可以从“同类嘲笑”的角度立意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等等。 但从阅卷现场来看,有些考生却忽视材料的整体内涵,抓住只言片语就草草立意。比如,有些考生抓住“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石头对他倾吐心声,庄子说:‘你先长成一座大山!’于是石头??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这句话便提出了“成功需要沟通”的观点;有些考生抓住“庄子招来大鹏以翼击山,??山炸开了,石头飞向天空,??冲向蓝天”这句话便提出“要善于借助他人”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都是严重的偏题。

又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所给材料是一幅漫画,部分考生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漫画上的文字“出事了”的寓意,仅仅抓住漫画中的“西瓜皮”去立意,谈乱扔垃圾的危害、至于谈环保等话题更是离题甚远。

对策:注重材料的整体寓意。提炼中心。

一般说来,此类材料往往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大多比较简单,内容比较集中,材料的主旨常常通过主要(中心)人物体现出来。审题时,考生应从材料整体出发,认真领会情节主体,从主要人物的“言行思”人手,学会从主要人物的结果去追究造成结果的原因,学会思考材料的启示,进而领会命题者的意图,并据之立意。如果考生忽视材料的整体内涵,肢解割裂,依据只言片语立意,就会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式思维错误,这样的立意只能导致偏题甚至是跑题。

【误区五】用一个幼稚的故事来诠释所给材料的深刻寓意。

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作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洞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解题】本题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为什么会跌入山涧摔死,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别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但行文时有些考生却根据“兔子”的故事展开联想,用整篇文章阐述兔子怎样飞跃山涧,成功后又是怎样得意忘形,还有些考生根据这个故事编写一个“羽毛靠风飞上天”的故事。这样的立意虽说不偏题,但显得太肤浅,这是典型的扩展材料型作文,因此只能判为四类文。

对策:提出观点。联系现实,向外拓展。

此类作文一般是寓意型材料,考生写作时首先要引述材料,缘事而发(少量引用,但不要照抄),然后再分析材料,提出观点。在行文时一定不要就事论事,要做类似联想,同理类推到更深广的领域,进而写出材料寓意的现实意义。选材时,考生所选的材料一定要和原材料“意合”,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偏题或幼稚化立意。

总之,尽管材料作文的立意要求是角度自选,但我们绝对不能脱离材料任意发挥,所以笔者认为,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是“戴着镣铐跳舞”,何谓“镣铐”,“镣铐”即“材料”也。因此,当考生想展示那舒展自划的“舞姿”时,切不可忘了自己身上还戴着“镣铐”。

篇三:材料作文审题误区之“以偏概全”

材料作文审题误区之“以偏概全”

材料作文审题误区之“以偏概全”滕欣俭

【原题再现】

章太炎读了许多中医著作,自认为医术高明,喜好替人医痛,可他的药方价格高且根本治不了病。但朋友都知道他狂傲自太,便有意奉承:“用了你那妙方,神清气爽。”章太炎十分得意,确信自己已成为中医大师。一次,自己生病,自开药方治疗,但不见好转,不得已找名医求治,但服用了两剂中药便痊愈,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医术并不高明。从此他潜心于中医理论研究,注重实践经验积累,撰写了《霍乱论》等重要著作,也医治了不少疑难杂症。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以偏概全】

材料内容 提取观点

狂傲自大得意忘形

谦虚 低调

注重实践经验

实践出真知

潜心研究,医治杂症

脚踏实地 直面挫折

朋友有意奉承

慎交友

读了许多中医著作

勤于读书

【整体把握材料内涵】

1.一句话概括:章太炎学医

2.把握内涵:自以为医术高明——经历病痛,认识到并不高明——潜心研究,终成高明中医大师

3.因果探究

外因:遭遇失败,实践磨炼

内因:善于反省自知之明 知错能改

4.提取关键词(明确具体

不可比喻形象化):自省 自知

【围绕关键词 展开思路】

话题关键词:自省 自知

性质联想:是什么?

因果联想:为什么?

方法联想:怎么办?

【审题强化训练】

材料作文审题误区

整体概括下列材料内容,提取出恰当的关键词。

1.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

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09全国卷)

话题关键词:因材施教 发展特长

2.“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意思是指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弯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大,弯数多。过弯道时,原来领先的车手可能因为弯道而落后,而本来落后的车手也可能利用弯道超越对手。现在,这一用语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的“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的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09安徽卷) 话题关键词:风险和挑战

机遇与挑战

3.513网上论坛。主题:明星代言。甲:有明星代言的东西应该更可信。有人调查,47%的人在选购同类产品时,会优先选择名人代言的产品。我就是这样。乙:现在是明星代言广告多,相关问题也多。三鹿奶粉就是一个典型。有人调查,91%的人对虚假代言表示愤怒。丙:明星代言多数都是朋友介绍,经纪人操作。明星不知情,也是受害者。

话题关键词:责任、诚信

4.有个瞎子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突然)失手坠落。(他)两手攀住桥栏,胆战心惊地抓得紧紧的,自认为(一旦)失手,一定会坠入深渊。过路的人告诉他说:“别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瞎子不相信,握紧桥栏大声呼号。过了很久,力气(渐渐)消失了,失手坠落在地上,于是(他)嘲笑自己说:“嘻!早知道(下面)就是实地,何必(让)自己辛苦这么久呢?”。

话题关键词:敢于尝试、放手

【优秀作文】

正确认识自己

——2011级6班 韩丽彬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漫长的等待,从年华如玉,到老去鬓白,生命只有这么长。如果你不想在年老时感叹自己的错误与失败,就要从现在开始,正确认识自己。

梭罗说过:“许多人钓了一辈子的鱼,却不知道他们钓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钓鱼。”钓鱼者不知自己钓鱼的真正目的,混混噩噩地过了一生,正是因为他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便可一生无悔。屈原宁赴湘流,葬身鱼腹,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坚守自我是因为它正确认识了自己。司马迁幽囚受辱,依然著成《史记》来“思垂空文以自现”,他紧握理想,是因为它正确认识了自己。他们或以死明志,或忍辱负重,但都无悔于自己的一生,因为他们正确认识了自己,他们的一生因此而熠熠生辉。

正确认识自己,便可一生无忧。“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是听到了历史中的杀伐之音,看到了黑暗之浓重,老子看到了他自己站在这样一个地方,不论是理想的生还是感性的死,不过都化为历史的尘埃。他正确认识了自己,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所以才选择了离去,留给世人的是震惊历史的传奇。

正确认识自己,便可百战不殆。戴高乐正确认识自己,从BBC中掷地有声的宣告到艰难地组建起自由的法国,理性使他成为带领法国人民重回凯旋门的铁血将军。正是认识自我,洗血了他诺曼之耻。他的成功,在于正确的认识了自己。

韩信正确认识自己,才得萧何深荐,韩信登坛拜相,沉沙决水,拔帜传餐,与汉汉重,归楚楚安。而项羽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刚愎自用,才导致五年卒亡其国,身死垓下。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使一生灿烂辉煌。

章太炎先生起初并没有认清自己,一味听信别人的阿谀,使自己忘乎所以。后来遭遇病

痛,才认识到自己在医学上的浅薄无知。正是因为有了后来的认真的反省,才终成一代名医。 真理往往混于成见之中,藏在缪论之后,需要上天入地来挖掘它,而正确认识自我,便是打开真理之门的钥匙。

正确认识自我,才能留给世间难以忘却厚重和大气。她宛如宝剑上镶刻的星辰,恍如皇冠烘托的太阳,是我们人生中永恒的灯塔,照亮我们未来前进的路。

篇四:材料作文审题常见误区

误区导诊

1.割裂材料。不能割裂寓言。要把寓言识为一个整体,尤其对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更不能只抓其只言片语,以偏概全。 如模考中, 崇尚美好的事物,生活需要公平 ,珍惜现在拥有的,做事要有度,改变自我。材料一,做人要善良(善意)

2.认识肤浅,表面化。寓言作文题有显性的信息,也有隐性的信息,隐性的信息如言下之意,引申之意,比喻之意,寓深刻的道理于简明的故事中。对此,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不能揭开题面隐喻,透视出所给材料的寓意,就会造成跑题。如模考中,物以稀为贵,喜新厌旧。材料1,生活应该丰富多彩(颜料多彩)

3.审题正确而缺少材料。如不要盲从

4. 答题节奏不好,时间不够了(二、三十分钟),蒙一个。

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应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乌,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这是一道供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相结合的新形式。寓言故事最后,牧羊人孩子的“它也很可爱啊”这句话是命题人有意添加的,是材料中的一个亮点。其目的是为了丰富故事的内容,增加写作的角度.拓展考生思维的空间,但同时在客观上也加大了考生对材料理解的难度。考生可以从正面选取以下角度:①找准自已的位置;②要量力而行;③盲目模仿必然导致失败;④人贵有自知之明;⑤切不可忘乎所以;⑥一切应从实际出发;辩证⑦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考生可以从主观与客观对立统一关系方面立意.进行辩证分析。可以选取以下角度:①认清自己,认清世界;②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③革命热忱和实际精神;④可贵的勇气与科学的态度;⑤精神可嘉,做法不可取;⑥愚蠢与可爱;⑦梦想和现实。这种立意,既肯定了乌鸦勇于尝试的精神,同时也批评了它违反客观规律,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态度,只有把革命热忱与实际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发扬可贵的勇气,又要讲究科学的态度.才能赢得事业的成功。

方法:明确材料中出现了几个对象及作者的态度,对其结果为为什么?

篇五:让学生走出话题作文拟题和材料作文审题误区

让学生走出话题作文拟题和材料作文审题的误区

作文历来占据着语文的半壁江山,从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来看,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又占据着作文的半壁江山,因此让学生掌握这两类作文的写作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本人在学生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发现学生对话题作文的拟题和材料作文的审题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话题作文拟题误区及对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则是文章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好一半分”,尽管这种说话片面,但在阅卷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可见给文章拟一个好的题目是多么重要。

从近几年中考试题看,话题作文虽然已经处在第二层级,但它仍以自己独有的优势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话题作文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开放性,内容、立意、文体、技法的开放有利于考生在话题提供的原野上自由驰骋。在为话题作文拟写题目时,看起来简单,但在学生实际的写作训练中拟写题目也确实不轻松,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是照抄话题。把话题原原本本地作为文章的题目,如写作训练中学生就直接以“路在脚下”、“心声”这些话题作题目进行写作。二是错把话题视作主题、观点等。在话题前添加“小议”、“浅谈”、“试析”等词,以此作题目,如“小议诚信”、“浅谈宽容”、“话说尊重”等,这些均显得呆板、陈旧,也给读者不新颖的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有三:(1)有些考生一时想不出好题

目,但又怕偏题,求稳心切,就干脆照搬话题;(2)有些考生没弄清话题与标题的区别,认为话题像题目,与其苦想不如就地取材;

(3)认为话题是命题老师给出的文章观点、主旨,殊不知“话题”是谈话的中心,是为考生设置的谈话情景,是限制考生写作的内容和选材的范围。

怎样让学生走出话题作文拟题的误区呢?我认为在拟题时可以参考以下一些方法:

1、引用法。就是直接引用或用名人名言、诗文名句、成语、谚语、诗歌等来做文章的标题。如化用名著作标题《爱是这样炼成的》,引用歌词作标题《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化用诗歌名句作标题《若为诚信故,一切皆可抛》,这样拟题就显得灵活新颖,别具一格。

2、扩充法。应试中提供的话题一般都很宽泛,但选择某一方面进行扩充、定位,给读者一个轮廓,留下鲜明的印象,还可避免把话题混同于题目,如以“爱”为话题拟为:《家庭教育重在关爱》、《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以“诚信”为话题拟为《为人贵在诚信》、《诚信让他收获了成功》等。

3、修辞法。话题一般都富有一定的哲理,很抽象,但可以通过修辞方式表达其深刻的内涵,且使它更精彩。如用比喻:《宽容是阳光》、《理解是沟通心灵的桥梁》;用拟人:《诚信,归来吧!》、《大自然教育了我》;用对偶:《诚信所至,金石为开》、《投至以诚,报之以信》等。

总之,话题作文最忌讳以话题作题目,因为这种题目太大、太笼统,更谈不上新颖,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拟好话题作文的题目,能明眸皓齿亮全篇,使文章的眼睛有珠有神,才能给评卷老师一个先入为主的好印象,才能得到读者的青眯。

二、材料作文审题误区及对策

在近两年的中考中,材料作文所占比例开始上升,它避免了话题作文自由宽泛的问题,展现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提醒我们在中招复习备考中应对材料作文予以关注和重视。

材料作文因其在考查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诸多方面的思维能力,所以它一直是中考作文的难点。在平时学生写作训练中,材料作文的审题也一直存在着误区,这主要表现在:1、把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来写,审题时全然不顾材料的指向性,只抓住材料作文中的词语作话题进行写作。例如:我县2010年中招一模考试作文题(2)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草原上有两只狮子,它们是母子。有一天,小狮子向母狮子问道:“妈妈,我老听到很多动物说什么‘幸福’,到底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母狮子说:“幸福不是东西,而且也捉不住,它就在你的尾巴上”。小狮子听完妈妈的话,就不断地追着自己的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母狮子看到小狮子天真的样子,忍不住笑道:“傻孩子!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学生在写这一作文时抓住文中“幸福”这个词语,把它当做话题,有的学生写“幸福就在你身边”,“幸福在哪里”,写同学的关心、老师的关爱,以及父母的关爱都是幸福的,脱离了原材料的寓意。其实材料的中心在章的最后一句话,很少同学据此拟题、立意,结果写作成功者很少。

2、撇开材料,另起炉灶。比如上面的材料有个别同学写《我的家庭》,通篇写家庭的温暖,从头到尾都与材料无关,可谓是下笔千言,不着材料一语。

怎样让学生学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挖掘材料主旨,选好角度,使作文的构思立意切合材料。这就要求我们读材料要读懂、读细致、读全面,准确领会材料的内容是不能走捷径的。只有挖掘出材料的主旨,才能为构思、立意、行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善于以小见大,化大为小。要结合自己感悟最深的一个方面去发挥,要善于取舍,不要面面俱到。

3、要审清题目要求,按要求写出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并力求有创意。作文要求是写作的限制条件,文体不限并不是写成四不像的文章,一定要根据自己所写文体运用得体的语言表达。要善于根据材

料又高于材料,力争做到在角度选择、文章立意、表达方式的运用上不落俗套,标新立异。

4、要避免失误。如有的学生在写作时抛开材料写作,有的对材料理解不深而提炼不出精粹的要点,文章立意过偏、过浅都要力争避免。

总之,拟一个好的标题,可吸引读者去欣赏你的文章;而审好了题,写作时就不会离题了。唯愿学生在写作时能紧扣话题和材料,努力创作出有文采、有个性、有价值的好文章来。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