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日本对二战的反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6:26:05 作文素材
日本对二战的反思作文素材

篇一:德国日本对二战的不同反省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对二战的不同的认识和反省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60年了,但它并没有成为被遗忘的“历史”,人们不断追问,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对历史的反思拷问着人类的道德和良知。60年来, 身为当时轴心国的德国、意大利、日本也在反思着那段历史,但是,在对历史总结与反省的态度上,三国却并未站在同一高度上。

一、德国

战后60年来,德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了全面和深刻的反省。通过反思历史和战争赔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走出了耻辱,走进了繁荣,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德国的反思是一个逐渐深入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的过程。

1、反思层层深入

战争刚结束的几年里,德国社会普遍存在“胜者王侯,败者贼”的心态,对二战的反思也主要局限在学术范围内。1951年9月,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发表 声明说:“大多数德国人民反对纳粹针对犹太人的暴行,大多数德国人民与这种暴行无关。”阿登纳政府试图尽快甩掉历史的包袱。1949年9月和1954年6 月,联邦德国议会先后两次通过大赦法案,连一些直接参与过大屠杀的纳粹头目也被释放,社会舆论很少揭露纳粹罪行。

60年代,联邦德国开始了对战争的深入反思。1963年,在法兰克福对奥斯威辛集中营纳粹分子的审判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二战胜利20周年之际,当时 的联邦德国总统海因里希·吕布克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解放日发表讲话,联邦德国开始打破对纳粹罪行的缄默,社会舆论开始广泛讨论大屠杀。年轻人开始问他们 的父辈:什么是大屠杀?什么是集中营?你在战争中做了什么?你是不是纳粹党党员?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的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跪下,表达 德国的道歉和对二战的忏悔。

经过公开和广泛的讨论,德国社会真正意识到了德国在二战中的罪责。转折性的标志是,在1985年纪念二战结束40周年之际,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明确表 态:“5月8日是解放之日,我们大家(在这一天)从纳粹独裁统治下解放出来。”从“战败”到“解放”的认知转变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飞跃。

2、行动表明诚意

德国对二战的反思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认罪、忏悔和道歉上,它在战争赔偿问题上态度也很明确,先后向波兰、俄罗斯、原捷克斯洛伐克等受害国家和受害的犹太民族 进行了巨额赔偿。联邦德国成立后即开始退还纳粹没收的财产,赔偿受损失者。1956年,联邦德国议会通过了纳粹受害者赔偿法,400万人在以后的几十年里 获得赔偿。2001年6月,德国议会批准成立资金为

45亿美元的基金,用来赔偿纳粹时期被迫为德国企业卖苦力的劳工。630

0多家企业为这项基金提供了捐 助。到2002年,德国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它每年还继续向10万受害者赔偿6 .24亿美元的养老金。 随着岁月的流逝,二战浩劫的见证人越来越少。因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社会各阶层每年都要在集中营旧址、主要战场、博物馆、西方盟军和苏军的墓 地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提醒德国人不要忘记和忽视纳粹犯下的罪行。同时,政府还采取积极措施,通过修订历史教科书等方式教育青少年。德国教育法明确规 定,德国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内容的纳粹时期历史。根据这项法规,由各州文化教育部长组成的联邦文化部长理事会以决议形式制定全国历史教科书的基本框 架。在这一基本框架下,各州在联邦教育部的监督下编写、审定及出版历史教科书。

1995年,德国政府在柏林市中心修建了“恐怖之地”战争纪念馆,专门揭露纳粹的种种暴行,今年又在柏林修建了大屠杀纪念碑和纪念馆。在德国境内的主要二 战战场遗址,都有苏联红军、西方盟军的纪念碑和墓碑。每年德国领导人都会出席在这些地方举行的纪念活动,悼念当年在与德军作战中牺牲的英雄们。而希特勒及 其助手们在德国成为骂名,德国领土上没有他们的坟墓,也没有他们的任何纪念物。

3、心诚自有回报

德国政府一直采取严厉措施,坚决打击新纳粹主义、种族主义以及其它极右势力。1994年,德国议会通过了《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在法律上限制了纳 粹的死灰复燃。 德国人的反思真正触及到了民族的灵魂。正如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对纳粹主义及其发动的战争、种族屠杀和其它暴行的记忆,已经成为我们民 族自身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德国的真诚反思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也为德国赢得了朋友。此间专家和学者们普遍认为,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如果不是德 国对二战的认罪比较彻底,如果德国仍被认为构成军事威胁,美国、原苏联和德国的邻国当年也不会答应德国统一,统一至少要比现在艰难得多。德国为什么能够对 二战进行彻底的反省?史学家们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战争的元凶希特勒在战争结束之际自取灭亡,反法西斯同盟彻底摧毁了纳粹德国的军事、政治、司法 等体系,德国完全“从零开始”,这是它能够彻底否定纳粹、完全认罪的基础。同时,战后盟军起诉德国战犯7万人,定罪3.6万人,对大批所谓胁从者则予以解 职,对纳粹进行了较全面的清算。

4、德国历届总统的态度

(1)、早在1949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统的特奥多尔·豪斯在谈到纳粹对犹太人的罪行时就公开表态:这段历史,现在和(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日本对二战的反思)将来都是我们全体德国人的耻辱。

(2)、二十一年后,有一个人把这耻辱独自抗了起来:1970年12月7日,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双膝跪在华沙的犹太人遇难者纪念碑前。为德国曾经犯下的罪行谢罪。媒体评论道:勃兰特跪下了,全体德国人彻底站了起

来。

(3)、1995年6月,当时的德国总理科尔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再次下跪道歉,同时成立赎罪委员会,以向在二战中受德国侵略的国家赎罪。

(4)、“过去的历史我们已无法挽回,但我们能够从那段历史中,从我们国家刻骨铭心的那段耻辱中吸取教训。德国决不向试图忘却或不承认那段历史的任何企图让步。”2005年4月10日,德国总理施罗德低沉的话语在布痕瓦尔德纳粹集中营遗址上空回荡着。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

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的宽恕。

2005年4月10日,在德国东部城市魏玛附近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旧址,德国

总理施罗德为集中营遇难者纪念碑献花

对比德国和日本在两个问题上的态度,就很能说明问题。其一,德国把纳粹德国政府的投降日定名为民族解放日,表明德国政府把纳粹德国的投降,视为德意志民族 的节日。其二,德国政府和社会舆论在谈到战争给德国带来的巨大伤亡时,总是强调这是纳粹政权发动侵略战争给德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因此,要防止灾难再次发 生,就必须杜绝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复活的一切可能。这就与过去的侵略史彻底划清了界限。反观日本。一方面,日本政要总是回避“投降”一词,而喜欢用“终战” 一词,把日本的战败、投降视为一种耻辱。另一方面,日本的主流政要在谈及日本人民在二战中的生命财产损失时,往往强调日本人民也受到了原子弹攻击,仿佛日 本的受害与被日本侵略国家的受害是一样的。这就模糊了侵略和被侵略的区别,就无法与过去的军国主义划清界限。

二、意大利

几年前《安妮日记》的出版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但最引人注目的反应来自德国和意大利。战后几年中,意大利政府试图教育国民认识墨索里尼法西斯主义的罪 恶本质,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然而,安妮的日记却使他们大大震动了。当根据安妮的日记改编的剧本《安妮·弗兰克》在意大利众多城市上演后,意大利陷入了深 深的沉思与反省之中。安妮被埋葬在贝尔森集中营的万人坑。这里每天都有人前来举行悼念活动。一位17岁的意大利中学生的话代表了所有人的思想和感情:“安

妮如此可怜地结束她的生命时,年龄比我们

都小。她之所以死去,是因为有人决定灭绝她的种族。决不能让我们的人民中再出现这种非人道的仇恨。”现在,《安妮 日记》是意大利中学生的必读书之一。意大利在二战和犹太人大屠杀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意大利人希望这一幕永远不再重演。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历史教科 书也是政府预防这一悲剧重演的重要手段。出版社出版教科书必须经过公共教育部门的教材委员会审查,只有不违背历史和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图书才能获准出版,只 有符合这些条件才有可能被指定为教科书。教科书可以毫无忌讳地描述历史。在一本教科书中这样描写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经过长时间蓄谋策划,墨索 里尼法西斯政权制造事端,寻找借口侵占了埃塞俄比亚,并进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此举曾受到国际联盟的制裁。”

今年4月25日是意大利“全国解放日”60周年。那一天,意大利全国各地,从政府到民间,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年近85岁高龄的总统钱皮专程飞赴米兰,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纪念集会,他在会上特别强调,意大利的所有公民都要坚定不移地捍卫1947年通过的和平宪法。

战后,面对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这一页,同为战争罪魁祸首的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历史态度,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正视战争的历史是为了维护今 天的和平,而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人类必须正确对待历史,只有面对历史,汲取教训,才能真正面向未来,珍视和平,只有真正以史为鉴,才能找到连接历史、今天 和未来的正确道路!

三、日本

在日本,有相当多的人不能正视历史本身,他们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轻描淡写。这些人代表了一种特殊的民族心理,即一个岛国的自卑与自大。他们把中国看 成是一个弱国,不承认中国战场是主战场,心理上认为被美国打败还说得过去。日本在战后销毁了大量战争档案,利用档案的不完整打造一种悲情。

东亚邻国与日本间的纷争,从修改教科书开端,扩展到日本海的独岛主权争议、韩国的反日示威,延烧到反对日本加入安理会、东海油田的纷争以及北京、上海、广 州、香港等地的反日示威。不仅韩国总统严词批判,中国方面亦是立场强硬,认为反日风潮的责任系在日本,不仅不需道歉,温家宝总理更是拒绝接见来访的日本外 相町村信孝。新加坡亦提出对日窜改教科书等的批判,同时参加亚非高峰会的东南亚各国外相,几乎一致地表示难以认同日本的作法。 日本对二战的认知,从战后至今,面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态度,已可明了“从欧美帝国手中,解放身陷殖民地的东亚国家,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领导阶层教化并 驱使人民,远赴战场的主要思维,亦是其对东亚国家与人民的贡献。此一目标虽因战败而无法达成,不等于其等没有相对的付出。的确,即使在二战之后,在许多东 亚国家排除外来势力的过程里,仍有日本军事顾问团的踪迹,如越南驱逐法国势力,乃至于以“白团”为名,协助国民党对抗共产党保护台湾等。这些过程与成果, 更强化了日本领导阶层对二战行为合理化的认知;是以,收回琉球、以该认知教育国民以及将外人眼中的A级战犯(其等眼

篇二:与日本相比,为什么德国能彻底反省二战罪行

与日本相比,为什么德国能彻底反省二战罪行 从1945到2015,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了整整七十年,战火的硝烟正在散去,人们不断在反思着那段历史,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七十年来,身为战败国的日本和德国同样在反思,却并未站在同一高度上。

战后70年来,德国对待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了深刻反省,从德国上下对待纳粹的态度到德国两任总理的下跪道歉,这种诚恳的态度为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走出了耻辱,走进了繁荣,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反观日本,首相频频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试图篡改历史,否认大屠杀以掩盖侵略事实,他们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轻描淡写,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弱国,不承认中国战场是主战场,心理上认为被美国打败还说得过去。日本在战后销毁了大量战争档案,利用档案的不完整打造一种悲情。

同为战败国,为什么却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从历史发展来看,德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败,民众死伤无数,巨额的对外赔偿使国力一落千丈。生活的困苦,使相当长时间内,战争所带来的阴影一直在德国人民的心中挥之不去,“再也不要战争”的呼声响彻整个国家,曾经的绝大部分军事领袖也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为世人所警示。战争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打击使德国上下形成了强烈的反战心理。对于日本则不一样,历史上的日本侵略战争大多以日本的胜利获得巨大利益而收场。战争的胜利、利益的刺激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的战争步伐。二战中,日本虽然是战败国,除广岛和长崎

外,日本本土遭受的损失并不大,战后的赔偿也只是轻描淡写,作为头号战犯裕仁天皇更是毫发无损,各级没有被判处死刑的战犯在之后陆续出狱甚至担任要职,至今影响着日本年青一代的思想。从战争的破坏程度来说,这次失败并没有打到日本人的痛处。在他们看来,自己是败给了欧美等国家,对于亚洲各国带来的伤害始终不肯承认。

从领导人的态度来看。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那场浩劫的见证人也越来越少,各国政要对待历史的态度更是深刻地影响到民众和年轻一代人的思想。二战刚刚结束时,德国社会对于战争的失败是“成王败寇”的态度,对于战争的反省仅仅限于学术讨论中。到了60年代,德国政府开始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民众间也掀起了关于战争的热烈讨论。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的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跪下,表达德国的道歉和对二战的忏悔。此后,德国社会开始逐渐真正认识到了在二战中的罪责。对战争的反省不仅仅限于认罪,德国在战争赔偿上先后向受害国和犹太人进行了巨额赔偿,在各地修建纪念碑和纪念馆揭露纳粹的暴行,悼念在战争中逝世的英雄们。同欧洲许多国家一样,教科书的出版必须经过公共教育部门的教材委员会审查,只有不违背历史和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图书才能获准出版,只有符合这些条件才有可能被指定为教科书。对比日本,不顾亚洲各个受害国的强烈反对篡改历史教科书,把自己描绘成战争的受害者,愚弄国民,推卸责任,把“侵略”战争说成是“自存自卫和亚洲和平”的战争,把“亚洲殖民化”说成“大东亚共荣”。头号战犯裕仁天皇直到1989年寿终正寝,也没有对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有丝毫悔意,日本的政府

要员更是不顾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频繁去参拜供奉着甲级战争罪犯灵位的靖国神社,缅怀那段历史。

从普通民众的态度来看,世界大战使得绝大多数的德国人是把自己放在了迫害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虽然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对受害国的补偿工作和打击极右翼势力的活动。然而日本国内的大多数人是把自己放到了受害人的角度上。战后日本建立的纪念馆1300和和平公园,所宣传的大多是日本人民和国家在战争中的各种灾难,尤其是两颗原子弹给他们带来的打击和破坏,很少有人去反省日本政府和国民对战争的责任。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德国位于中部,周围有许多欧洲强国制裁,时刻警惕着德国的强大;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是相对独立的岛国,周边亚洲国家相对威胁较小,再加上有美国的扶持,在某种程度上难以真正遏制住日本。

历史是客观的,不会因为某一些人的主观意志而有所改变,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只有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才能赢得尊重与信任,才会走向强大。一味地违背良心,自欺欺人,终有尝到恶果的一天。

篇三:日本绝密文件如何反思二战

日本绝密文件如何反思二战? 战后,日本政府启动秘密调研,检讨日本二战外交的致命失误 1951年,据时任日本首相兼外相的吉田茂的指令,日本外务省启动了一项秘密调研,旨在彻底检讨自“满洲事变”以来,至太平洋战争结束,日本在外交上的致命失误。研究历时数月,后形成一批绝密文件,至2003年始解密公布。 这些文件,代表了日本政府在外交折冲层面,对二战败因的一种反思。鉴于中国抗战,亦主要胜在外交折冲,日本对败之反思,与中国对胜之理解,实为一事之两面。故本期短史记,拟就日本此番反思作一扼要介绍,以期能加深及修正国人对抗战的诸多认知。具体如下:

1、不该因“九一八事变”而退出国联。文件认为,即便外务省无力阻止军方的行动,也不应该让事件发展到“满洲国独立”的程度、更不应该让日本退出国联。即便国联成员国全体反对“满洲国独立”,日本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应设法留在其中。简言之,退出国联,使日本陷于国际孤立,“成了日本和英美决裂的开端”,为其后与德、意结盟提供了路径。相反,作为敌人的苏联,稍后“不仅

加入了国际联盟,还通过与欧洲的邻接各国签订各种条约,不断巩固了国际地位”。①

战后曾出任日本首相的吉田茂

2、不该与德国缔结防共协定。文件认为,日、德缔结防共协定,从日本的立场而言,是为了牵制苏联。但因为苏联当时“在对外行使武力方面一直比较本分”,故很难让不满希特勒政权的英、法等国,对日本与德国的亲近,产生同情与理解。所以,日、德签订防共协定,“除满足了日本想摆脱国际孤立的感受以外,可以说在对外关系上没有任何益处。”

3、不该在没有任何让步准备的前提下对美交涉。1941年初开始的日美交涉,日方在关键问题(诸如日军在中国的驻留)上立场非常强硬,毫无妥协。文件认为,“现在看来,那时日本应忍痛做出让步。……真要想使日美交涉成立的话,当然应该备有接受对方主张的觉悟。另外……在这几个问题上做出让步而使交涉成立,对日本是极为有利的。……进而言之,如没有让步的准备,最好不要尝试交涉。因为那样会使形势全面恶化。”尤其是在御前会议上已得出结论,认为对美战争,“初期能够取胜,但最终还是缺乏使敌屈服的手段”,仍选择在不让步的前提下对美交涉,下一步无疑只能是打不赢的战争了。

诸多反思中,以涉苏外交用词最为沉痛,乃至呼作“最愚蠢”

4、不该幻想将苏联拉入三国同盟。文件认为:二战爆发之初,日本采取不介入政策,本有助于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但稍后政府竟一厢情愿地相信德、苏关系良好,认为与德、意缔结三国军事同盟后,能够通过德国这个“正直的中介人”,把苏联也拉入到同盟之中,太过失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开始就以四国同盟为目标,只要苏联不加入,就不缔结三国同盟。”简言之,除了帮助德国牵制美国、而使本无对日作战意图的美国陡增对日恶感之外,缔结三国同盟,“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5、不该幻想通过对苏妥协来压服英美。日本与苏联签署《日苏中立条约》,本有通过对苏妥协,以“使日美外交能朝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展开”的目的,但却未意识到,苏联之所以愿意签订中立条约,也是“为了给予日美的对抗增加刺激”。 文件认为,“历史所证明的是,日本只有和美英提携,才能够有利于展开对俄外交;与此相反,日本和英美反目,结果都是不得不屈服于俄国的威势之下。但松冈外相却试图通过向苏联妥协来压服美英,这个策略不仅徒增美英的恶感,最终结局,也不过是为斯大林所期待的日美关系的恶化作贡献而已。……只要缔结日苏中立条约,就注定必然会给苏联利用。”简言之,中立条约,不但促使日本军部对美态度硬化,而且使苏联“在对美英交易时居于有利的地位”,条约“所有方面都是有助于苏联的……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祸害了。”

6、不该幻想通过苏联的斡旋来终止战争。1945年6月,日本政府“决定通过苏联实现和平”,并派遣特使赴莫斯科,希望苏联担当对美英的斡旋角色。该决策主要是受军方所迫而采取。文件认为,“日本不应该给予苏联任何对日参战的机会,应迅速直接对美英通告无条件投降,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它。像依赖苏联斡旋终止战争这样的事,实为最愚蠢的政策。”“不直接或间接以美英为对手,进行和平交涉,却要求苏联这样的国家斡旋和平,这一点尤其应该予以批判。……如果在雅尔塔宣言之前向美英投降,苏联的参战,以及让苏联分享对日战争战果的事情就不会存在。” 不难看出,外务省该项调研文件,涉及对苏问题之反思,用词最为沉痛。可供参照的,是吉田茂1945年4月因反战被日军宪兵队逮捕后的审讯供词。吉田氏声称:“无论谁怎么说,日本若不同美英交好,就决不能成为繁荣的国家。必

须尽早结束对美英之战,即使战争败于美英,也决不会破坏国体,但国内如被赤

化,日本就只有灭亡了。”②

近卫文麿(前排右二)内阁合影。近卫在侵华战争期间三次组阁,1945年曾被天皇指定请苏联出面斡旋对

美英停战

注释: ①本文资料,凡未特别注明者,均引自日本外务省文件:《过去外务省的一般性失误》(1951年1月23日);《“日本外交的失误”的作业报告》(1951年2月28日);《日本外交的失误》(1951年4月10日)。②大谷敬二郎:《昭和宪兵史》。转引自郑毅《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P65。

篇四:日本对二战的态度

从小泉“拜鬼”到反对南京大屠杀申遗

——论日本对二战的态度与反思

前段时间,关于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而慰安妇档案落选的新闻传得沸沸扬扬。在国人庆祝的同时,日本政府却表示抗议,甚至宣称要削减其联合国经费。为何日本在在二战的问题上如此遮遮掩掩?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联合声明,表示愿意遵循《波茨坦公告》内容,推动中日友好;然而,从1993年起,日本国内开始美化侵略战争;到新世纪初期,小泉首相不顾各国反对,多次参拜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2015年日本内阁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2015年日本又对南京大屠杀及慰安妇表示抗议。这一系列的举动不禁让人们担忧:难道日本又会重蹈70年前的覆辙吗?

自上台以来,安倍政府在历史问题上极力美化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丑恶历史;在外交上奉行所谓的“积极和平主义”,以深化美日同盟关系为核心,解禁集体自卫权、强化日本对外政策中的军事功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上主动挑事,激化与中俄韩等国的领土矛盾。种种行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邻国的强烈抗议与警惕。安倍政府和自民党不顾和平潮流、无视国内民意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让全世界看到了其狼子野心。

反观同样是战败国的德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重来没有停止过反思:勃兰特的惊世一跪、对犹太人进行经济赔偿、设立二战纪念馆以警示后人等等。他们诚恳的态度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原谅。有人说:“勃兰特跪下了,全体德国人民彻底的站了起来。”如今,德国从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到在对待叙利亚难民问题上的坚定立场,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赞扬。

历史不可能重演,一味地穷兵黩武永远无法获得他国的尊重与认可。日本想要成为所谓的“政治大国”,唯一的出路是严肃地反省历史,以其诚恳的态度与行动来消除外界的疑虑。

篇五:日本为何无法彻底反思二战罪行

日本为何无法彻底反思二战罪行

同为戕害千万世界人民的二战轴心国,德国和日本对待自身二战罪行的忏悔言行,天壤之别。一边是在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惊世一跪的德国总理勃兰特、一边是执迷不悟屡屡参拜靖国神社向甲级战犯鞠躬请愿的日本各类政客;一边是连年主动向受害人赔偿的德国政府、一边是连自己所犯慰安妇大屠杀罪行等都拒绝承认的日本极右翼势力。为何日本与德国对二战的反思,差异如此之大?

巨大差异的具体现象,相信在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之间,无需赘言(修改教科书、甲级战犯当首相、不承认强征慰安妇、不承认大屠杀、妄言发展核武等等)。本文要说的,是原因。国内的一些学者,将美国对日本的改造失败,归为日本无法彻底清算二战罪行的最主要原因,在我看来,这更多的是一种政治上的姿态,而非他们对问题实质的看法。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根本原因,是这个国家自身的问题,是内因在决定;外因虽会有影响,但并不能起根本作用。本文先述外因,再论内因,以期大家可以从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理解日本人对二战的心理。 外因一:日本本土在二战末期并没有被盟军陆军直接进攻和占领。二战末期的日本,与一战后的德国很是相似:都是在本土没有受到盟军地面部队占领的情况下投降的。这一事实的优点是,反法西斯正义力量得以更多的保存、征战中的士兵可以减少数十万的牺牲、战争可以尽快结束。但缺点却是,本土没有被彻底扫荡的国家,国内还保存着大量的拥有军国主义思想的人,他们并没有在本该发生的、本土被盟军进攻的战争中战死,而是苟延残喘到战后重建,他们的躯体活着,他们的军国主义的思想也同时在灌输于自己的后代,成为未来极右翼势力兴起的火种。可以看看,目前活跃在日本政坛的右翼势力中,有多少的父辈祖辈拥有着军国主义色彩,他们本该在二战末期、战死于或剖腹于盟军直接进攻日本本土的战争中,但是盟军陆军没有进攻日本本土,故他们自己以及后代得以死灰复燃。二战后的德国不同于一战后的德国,二战后德国本土被彻底占领,拥有纳粹思想的人,几乎全部战死,因此,二战后的德国,比一战后的德国,更容易反思自己的错误,因为犯错的人基本都战死了!现在的日本,就非常像一战后的德国。因此本土没有被盟军在战争中直接占领,大批军国主义思想的人得以活命,这为日本极右翼的抬头,提供了火种。

外因二:美国战后对日本改造的纵容。二战过后,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又数十年对苏冷战和对华包围。日本作为美国抑制亚洲大陆国家的桥头堡,让美国人更关心的,是如何更好的利用日本,而非让日本反省战争罪行。或者可以说,美国连“善用日本”都唯恐不及,又何来精力让日本深刻反思二战侵略罪行呢?因而,当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时,美国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右翼的残渣泛起开了绿灯。不过文武需要指出的是,右翼泛起的根本原因,是右翼在日本有大批支持的民众,美国虽然对此开了绿灯,但是美国并没有大力的支持右翼的兴起。当然不管怎么说,美国对右翼的姑息,都是其死灰复燃的一个重要外因。

外因三:冷战期间亚太冷战格局使亚太国家没有深究日本的罪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苏联开始对外展示出扩张及霸权主义,东亚各国,特别是中国,为了对抗苏联,因而需要与日本建交。其实,建交时是一个非常好的、清算日本战争罪行的时候,但是限于当时苏联的压力,建交事宜不可贻误太久。因此,中国可以

说是匆匆忙忙的与日本建交,并且在这匆忙之间,自然没有精力彻底清算其二战罪行。韩国这种主权都不完整的国家,就更别期望他会在与日本建交时,让日本清算罪行了。可以说,当时冷战格局的亚太大战略环境,逼迫中国必须快速与日本建交,而这就造成了匆忙建交之前,本来该说的一清二楚的二战历史,没有时间说清楚。因此,目前日本右翼的抬头和对战争罪行的否认,也或多或少与亚洲国家当年与日本建交时,对日本的“怜悯”有关。

以上,从二战战事、美国、邻国三个角度,说明了日本无法彻底清算二战罪行的原因。当然,这些只是外因,更重要的是以下内因;

内因一:岛国的生存环境让其无限向外扩张的冲动深入骨髓。岛国人狭小的生存环境、多发的自然灾害以及匮乏的物质资源,让向外扩张成为他们的一种本能思想,这种思想可以说从日本人认识到自己仅仅生存在一个岛国之时就已根深蒂固。不论日本经济是萧条还是强大、不论周边国家对其是友好还是敌对、不论本国是否被其它国家占领、不论主权是否完整,只要日本人的生存空间还是仅限于日本群岛,扩张的本性就不会变。二战的本质既为日本的扩张与侵略,只要日本还生存于岛国的这一社会存在不变,“二战是为了拓展日本人的生存空间”这一思想就永远会有市场。清算二战罪行的根本,是让日本人彻底放弃千百年来固守的对外扩张的国策,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当问题具体到大屠杀、慰安妇之时,日本连“侵略是错误的”这一最基本的问题都无法面对,又怎可能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道歉呢?

内因二:岛国的保守本性使其很难做出改变。岛国人世代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思想也相对固化、保守、排外。当国家在危急存亡之关头时,比如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被美国巨炮敲开国门之时,岛国人的危机意识会让他们立刻图变(不像中国这种大陆国家想改革难的要死)。但是当危机过去,存亡关头消失,岛国人性格的固执和封闭就会让他长期沉浸于现有思想中,难以改变。同为岛国,英国和日本,一个念念不忘“大英帝国”的辉煌,一个固守着“东亚共荣”的痴梦;一个为过时百年的女皇马首是瞻,一个为二战后早该彻底消失的天皇山呼万岁。可以说,岛国封闭的环境,让日本人格外保守,进而让其很难彻底改变自己原有的右翼及军国主义思想。

内因三:否认二战就相当于否认日本整个近代史。纳粹从1933年上台到1944年灭亡,仅仅在德国执政了约12年时间,反思纳粹罪行,对德国而言,狭义来讲,仅仅意味着反思那12年的纳粹历史。但是反观日本,其现代化是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开始,从此,日本一方面走向了本国的现代化、工业化,但另一方面,也走向了对朝鲜、琉球、中国等的入侵。可以说,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日本走的一直是同一条路。彻底清算二战,就等价于彻底清算明治维新以来到二战结束,日本整个的对外政策,就等于彻底否认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70余年来,日本的整个现代化、工业化道路!日本人会这么干吗?在日本人眼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是强国,是亚洲第一,是现代化国家,否认二战就是否认日本整个现代化过程,否认日本在二战前的五十余年中一直在亚洲处于的主导地位。虽然对世界而然,二战的日本是特殊的军国主义的日本,但日本人自己心里清楚,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日本根本没有变,军国主义也一直存在。因此从其内心而言,清算二战罪行,就要同时清算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的所有罪行,并否定其期间取得的现代化、工业化、亚洲第一等几乎一切的成就,日本人心里当然不愿意这么做。

内因四:日本没有德国那样的、主导本地区的国力。欧盟的轴心,是德国。对德

国人而言,虽然他们有二战犯下巨大错误的心理自卑和愧疚,但是同时也有身为欧盟主导国的巨大心理优势,二者一拼凑,德国人心里平衡了!但反观日本,一个仅有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一亿多人口的岛国,必然不可能成为地区的主导力量。而历史却是,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上世纪末,国力一直是本地区最强大的。现在让日本人一边背上负二战巨大战争之罪的同时,又将其从自己眼中的地区主导者位置上面拉下来,这么巨大的心里落差,让日本难以接受。德国人认罪的同时,自己还是地区老大,老大认罪,是大度!日本又要认罪,又不得不卸去老大的光环,以小弟的身份向新的地区老大认罪,这种认罪,是服输!人,自然喜欢被赞大度,不喜欢被批服输。换句话说,日本的国力,让他没有德国那样的、彻底清算战争罪行的魄力!

内因五:日本一直不认为自己是被亚洲国家打败。在日本人眼里,自己仅有两次战败,一次是明治维新之前被美国叩开国门,一次是二战失败。两次的对手,都是美国,两次打败日本的,也都只有美国。日本人的国民性格,是只要你打得过我,我就服,打不过,就不服,一切实力说话。同时他从来没有认为过,自己被中国等亚洲国家打败。不认为自己输于亚洲国家的倔强国度,又何谈向亚洲国家清算自己的战争罪行呢?

综上,无论是日本无法彻底清算二战罪行,还是最近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泛起,都是发自日本国民内心最深处的选择。外因虽有影响,但是决定一个民族走向的,还是自身的地理环境、实力及民族历史。唯有当中国的国力远超日本且压制美国,真正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力量的时候,才是日本彻底放下昔日亚洲霸主的负担、坦诚与亚洲人民交往之日。改变日本,太难,中国需要做的,是发展自己,当国力完全将日本甩在身后之时,既是日本低下高傲头颅之日。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