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素描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01:48:24 字数作文
篇一:薛老师的素描作文课
练眼力——实验观察
其实呀!写作文并不难,要用好我们身上的四样宝贝。(板书:四宝)首先要用好我们的眼睛,要会看,会观察。要能看到细微之处,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有了眼力。眼力呀,是要练的,现在我们来练练你的眼力。讲台上放着什么?
(学生讲得笼统,无条理。)
师:怎么才能把讲台上的这些东西说清楚?这有一个观察顺序。
生:桌上放着三只杯子。
师:这是第一句。
生: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水,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沙子,一个杯子是空的,旁边还放着一堆沙子。
师:这就叫会看和会说。如果写下来,就成了一段文字。谁再说说看?(生说)
听力
师:接下来老师要做一个小实验,你要看清楚老师是怎么做的,这时候光靠眼力是不够的,还要用耳朵,要会听,听听老师问了什么,同学们答了什么。(教师做动作)这个动作叫什么?
生:举。
师:“举”应该是这样啊。(做向上举的动作)
生:抓。
师:不是“抓”,“抓”是这样的动作。(做抓东西的动作)
生:取。拾。
师:对,“拾”可以。注意,老师的动作要用准确的词语表示。(师取一石子放到盛满水的杯子里,水溢出。)看清楚了吗?再看一次。(师重复做一遍)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老师把两块石头放进了水杯。
师:看到什么现象?
生:水溢出来了。
师:好,有一个字用得好,什么字?(学生答“溢”)
再看,看到了什么?(师取两块石子放在装满沙子的杯子里,石子突出在杯外。)
生:看到了石头下不去。
师:石头下不去?不要说石头下不去,应该说石头?
生:是很难下去。 师:哈哈,所以说啊,看到了不一定能说出来,谁能说清楚? 生:老师把两块石头放在了沙子上,石头并没有成功。 师:你看,(师指着杯沿)这叫杯沿,老师放的石头——
生:老师放的石头露出了杯沿。
师:冒出或者高出都可以,对不对?这是第二个杯子。第三个杯子,看——
(老师取一些石子搁到了空杯子里,石子超出杯沿。)
师:这个杯子还能装东西吗?(生答“不能了”。师将杯子顿了顿后开始装沙子。)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沙子从石头缝隙中掉到了杯底。
师:不叫“掉”,叫什么呢?
生:沙子把空杯子填满了。
师:填满了,渗进去了,对吗?好,这些词用得好。你看,渗进了多少沙子啊?
生:半杯。
师:现在这个杯子还能装下东西吗?(生答“能”,师将水倒进第三个杯子。)放进去多少水?(生答“一小杯”) 师:很好。刚才我们看到了三个杯子,第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老师放进了石子,还能装东西吗?不能,水都溢出来了。第二个杯子放满了沙子,老师放进了两颗石子,石子高出了杯沿。第三个杯子,先装什么?再装什么?还装了什么?记住老师问什么问题了吗?同学们是怎么回答的吗?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听清楚了,看清楚了,赶快把这个过程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两点:第一要把刚才的过程完整、有条理地写下来;第二要求用词要准确。好,开始写。(板书:完整有条理用词准确)
(师巡视指导)
指导修改
师:同样一个现象,同样一个事件,写出来的文字是不一样的,有的写得比较简单,有的写得比较具体。我们先看一下这位同学怎么写的,我们请她来读,我来改,你们看老师怎么改的。(大屏幕出示)
生:(读)讲台上放着三个杯子,一个杯子里放满了水,一个杯子里装了一满杯沙,还有一个杯子是空的,旁边还放着一堆石子。
师:“讲台上放着三个杯子。”这里应该是句号,因为意思讲完了。接下来是老师做实验了,应该另起一段。好,继续往下读。
生:(读)老师把两颗石头拣起来放进了第一个杯子里,水溢了出来。
师:“拣”是从一堆东西里面挑选。我刚才是随便拿出了两颗石子,所以应该是这个“捡”。(板书“拣”、“捡”) 生:(读)老师又把两颗石子放进了第二个杯子,石子高过了杯沿。
师:好,她这里“又”字用得好,表明是有顺序的。
生:(读)接着,老师又把剩余的石子都放进了第三个空的杯子里。
师:是都放进了吗?(生答“没有”)那么这里“都”字可以圈掉,这样就更准确了。
生:(读)这时,老师看见了还可以放东西。
师:是“老师看见”吗?
生:老师问:“这个杯子里还能放东西吗?”同学们回答:“还可以放。”于是,老师再把大量的沙子“沙沙”地倒进了第三个杯子里面。
师:这里的“里面”就不要了,接着往下读。
生:(读)最后,老师把一滴水又倒进了这个杯子。
师:是小半杯水,要注意用词准确。再读一遍。
生:(读)最后,老师把小半杯水又倒进了这个杯子。
师:这里的“又”放到哪里更合适?重新读一读。
生:最后,老师又把小半杯水倒进了这个杯子。
师:好。
生:这下,第三个杯子再也装不下东西了,老师才停了手。
师:这就是说你把看到的、听到的完整地写下来了。请你把这段话完整地读下来。
(生连起来完整地读)
师:知道作文怎么改了吗?好,自己一边读一边改,把你的文字改得更通顺。 (生修改,师巡视指导。) 师:好,停笔,下面我请这位同学读一读。我们要认真听她的这段话是不是完整、有条理,而且用词准确。 生:讲台上有三个杯子。
师: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用“什么地方有什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有”字换成一个更准确、更恰当的词呢?
生:放。
师:看,这个“放”就比“有”好多了。
生:讲台上放着三个杯子。第一个杯子装满了水,第二个杯子装满了沙子,最后一个杯子里是空的,旁边还有一堆石子。老师首先取出两个石子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石头扑通一声沉进水里,结果杯子里的水溢出来了。 师:她有声音,听到了“扑通”一声,妙!
生:接着老师又取出两颗石子,放进了装满沙子的杯子里,这样石子盖过了杯沿。最后老师把剩下的石干装进了第三个杯子,直到装不下为止。
师:很准确,“直到装不下为止”。
生;老师问:“这杯子满了没有?”“没有。”所有的学生大声回答。
师:她把听到的对话写完整了。
生:老师又把装满了沙子的杯子里的沙子倒进了装满石子的杯子里,杯子里还剩下小半杯子的沙子,老师又问:“这杯子满了没有?”“没有”,同学们又大声回答。老师又将杯子里的水也倒了进去,直到装满为止。
师:不是“装满为止”。
生:直到装不下为止。
师:你看
,“直到??为止”,这个词语把我们看到的现象描绘得非常准确。师:好,用了眼力、听力,我们可以把这个实验完整地、有条理地、准确地写下来。但是这还不够。还有第三个宝,是什么呢?是我们的脑袋,所以我要考考大家。(板书:思考力想象力)看了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感想?每个人都要自己思考,不管答案对与错,都是有价值的,静静思考一分钟。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也都能有自己的想法。
生:老师做的这个实验让我想到了新加坡的沙滩。
师:看到一点沙就能想到整个沙滩?(生笑)
生:我看到这个沙滩,就想起我小时候在沙滩上玩,受了伤。
师;由这个想起了一段生活的经历。好,请坐。因为这个触发了你生活的联想,我们现在想下去,这个事件对你有什么启发?有什么教育?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那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了。
生:做人不能太骄傲了,自以为自己已经学得很好,其实还有很多没有学到的。就像那个杯子一样,装了沙子之后还可以装水。
师:学习无止境,说得多好啊!他是从学习的角度思考的,有价值。
生:我觉得要感恩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因为那个空杯子就像无知的我们,老师和父母给了我们心血和汗水,并把我们教育成人,我们现在就像空杯子装满了沙子、石子和水一样。(掌声)
师:多好啊,我们的人生一开始是空杯子,老师和父母在人生的空杯子里注入了——
生:心血与汗水,把我们教育成人。
师:她是从我们的成长经历来思考的,有价值,有深度。
生:很小的东西也可以容纳很多东西,就像杯子很小,但它里面也可以容纳很多石子。
师:一个小的事、小的现象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吗?就像这小小的杯子可以装这么多丰富的东西,她是从事物包含着人生哲理的角度来思考的,也很有价值。
生:我觉得人生不能太大意,就像杯子一样,石子已经装满了,可是你再细心一些还能装下东西。
师:哦,他是从细心的角度考虑的。石子之间有缝隙,沙子之间有缝隙,只要你细心,还是可以装的,好。 生:我觉得人是有极限的,就像这第一个杯子,石子放进去,水还是会溢出来的,所以不要太勉强自己。 师:哦,人是有极限的,不能太勉强自己了。很有意思,我们不能承受太多的东西,满了就满了。(生笑) 生:第三个杯子装满了东西后,还装沙子,装了沙子后还装水,说明我们人生道路很长,要慢慢品尝以后的生活。
师:掌声。人生啊,有百味。既能品尝到“石子”,还能品尝到“沙子”,最后还能品尝到“水”,人生很丰富啊。同学们谈的,有的从学习方面,有的从感恩的角度,有的从人生道理的角度,有的从付出与得到的角度,都有道理。我们的人生就像这个杯子,一开始就要装进那些重要的、珍贵的东西,如果你不先装这些珍贵的东西,那么,你以后就会留下很多的遗憾。
师:刚才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个实验,还是一场讨论。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我们讨论的经过:同学说了什么,老师说了什么,你作了哪些思考??记录下来,在记录的时候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有选择的去记录,要选取你印象最深的;第二,要有自己的感受。你对这个实验到底是怎么认识的?写出来,给十分钟时间。
(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请几个同学交流一下。
生:老师问,看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同学们都举起了小手,有一位同学说,我想起了在新加坡的海滩上,我的脚被石头碰伤了;还有同学说,学习就要向第三个杯子一样??老师说人要把最珍贵的东西学好,才能成人。我觉得人的心胸要宽广,要学会包容,这样才能像第三个杯子装下许多事,不然会像第一个杯子心胸狭窄,再也装不下东西。
师:好,把自己的感受写得非常清楚和具体。
生:实验之后,老师出了一个新问题:“看到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开始全场一片寂静,有的低头沉思,有的紧锁双眉。
师:这叫什么?这叫形象。她把我们回答之前的一分钟思考写下来了。很多同学把这个都忽视掉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描写,写得非常细腻、生动。请你再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
生:开始全场一片寂静,有的低头沉思,有的紧锁双眉。不一会儿,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人不能太勉强自己;有的说,人不能太软弱,不然会吃大亏??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张远的回答。
师:最后这句话非常重要,重点要写这部分的讨论了。
生:人生的路还很长,我们必须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样才能成就出色的我。我觉得他说得很对,不经历风雨,怎能遇见美丽的彩虹呢?就像第三个杯子装满了石子还能装沙子,装满了沙子还可以装水一样。(掌声)
师:我们要有选择地接受同学的观点。我们写的时候一种是选取了几个同学发言的原话,直接写的;第二种是把同学的观点提炼成一个词,或者一个短句,一个小片断,然后重点写的是自己的想法。这两种写法都叫有选择的写,明白吗?
拟定题目
师:如果给作文取一个题目,想想看,怎样起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
生:《实验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师:“感受”不太好。
生:启示。师:好,《实验的启示》。
生:《装满了石子、沙子和水的杯子》。师:题目虽然长,但是可以用。这是用事物来命题。
生:《渺小的东西与巨大的感悟》。师:哇,这个有哲理了。
生:《小实验大启发》。
好,现在给你的文章选一个恰当的题目,并且根据这个题目读一读你的文章。要记得“四宝”还有“一宝”是什么?用嘴念自己的作文,这叫什么力呢?(板书:修改能力)修改能力要靠自己读,就像读课文一样,一边读一边对照自己的题目,看和题目相称吗?如果不相称,可以进行修改,该具体的地方要补充具体,该简略的地方简略一下。 回顾总结
师: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其实生活当中到处都是作文,今天老师不过和大家做了一个小实验,就悟出了很多生活哲理,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只要你有眼力、听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思考力,很多素材我们都可以把它写下来。你写一件小事,或者说一些小的现象,然后自己作一些深刻的思考,或者和别人作一些交流,那么你就有了新的观点,这样的作文既有鲜活的内容,更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样的作文才称得上好文章。
应该从最基础抓起
吴忠豪
薛老师的素描作文课,给作文教学许多有益的启示。
之一,作文教学重在方法的指导。这堂素描作文课指导学生完整地记叙一次小实验的过程。薛老师的教学目标没有囿于指导写好小实验,而是从大处着眼,将教学目标定在写作文“要用好我们身上的四样宝贝”:眼睛、耳朵、大脑和嘴巴,并且通过深入细致的指导,让学生切实感受如何进行观察,如何用耳朵倾听,如何用脑子进行思考,从而体验用好这“四宝”对写好作文的重要意义。比如要把桌上的东西说清楚,首先要把事物看清楚,这就要练好眼力,就是观察能力。小学生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笼统,视域比较狭窄,观察事物往往不够深入,不够仔细,比如能够看到桌子上放着杯子、石子、黄沙,但是要细致注意到每只杯子里装着什么东西,各样事物的方位等等,就不是其目力所及的了,所以就需要练眼力。薛老师引导学生:一要学会仔细观察,二要学会有顺序地观察,这样才能观察完整。这其实就是观察方法的指导,是一种对提高观察力有用的策略性知识。相信通过这样一堂作文课,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写一次小实验的文章,更重要是收获了写作文要“用好四宝”这样一种深刻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对学生今后的写作、学习甚至生活,都是相当要紧的。
之二,作文指导要从基础抓起。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其实都是起步作文教学,应该从最最基本的作文训练开始。如何用准词语,如何写通句子,如何将看到的事物说清楚、讲明白,就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表达训练,也是小学作文指导的起点。薛老师的作文指导目标定位着眼点很高,但是指导的切入点却是从最基本的表达能力训练开始。把词用准,把句写通,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教师拿石子这个动作,用哪个词最合适,对小学生而言,就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表达训练。学生说“石头下不去”、“石头很难下去”、“石头并没有成功”,都没有把话说清楚;教师指着杯沿,让学生改换一种思路来说,“老师放的石头露出了杯沿”,“老师放的两块石头冲出了杯沿”,改换一种组句方法,才把话说清楚。这就是话语构建的策略。在社会交际中,经常会遭遇这种不能把话说清楚的言语痛苦。从说不清到说清楚,让学生经常亲身体验并化解这种言语痛苦,学生就会获得话语构建的策略,这种话语构建的策略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与文章主旨的深刻,内容的生动,构思的巧妙等指导相比,正确的遣词造句是最低层次的指导,却也是最最重要的指导。还比如,在讲评学生作文时,薛老师及时指正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错误,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学会分段写等等,这些既是语文基础知识的指导,更是一种良好的表达习惯培养。
之三,作文修改指导要具体。薛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当场面批,并且用投影打出批改的实况,为学生作了一次非常生动而又具体的作文修改示范。
篇二:小学作文:一节素描课
一节素描课
我们今天上素描课。老师先介绍了一下素描的基本知识,就叫我们画线条了。
老师说要把线条画得两头尖,我以为很好画,一定能画得很漂亮的。可是我按照老师的握笔姿势,刚下第一笔,就觉得很别扭。我的注意力全在纸上,画得很仔细很仔细,结果总是出差错。我看看我画的线条歪歪扭扭的,而且只有一头尖,有点急了。我问老师,老师说:你太紧张了。大胆地画就行了,没有一个同学第一次画就画得很好看的。妈妈抓起我的手摇啊摇,把我的手摇“软”了。我伸出食指和大拇指,夹住笔,剩下三个指头搁在笔上,笔和要画的线条垂直。这样我放松了下来,拿起笔,在纸上“刷_刷”地画起来了。
画了一大堆看起来有点乱乱的线条,可我感觉真不错。接着老师让我们画正方体,我也大胆地画,发现感觉越来越好了。
1
篇三:作文素描
作文素描,不走出课堂也能写出精彩
一、清明节的?作文素描 ?。
我们应该改变教学理念,把绘画写生的方法带进作文教学
中,开展?作文素描?训练,求真求实地写。那么什么是?作文素描?呢 ?在作文中鼓励孩子们把自己身边的事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写实事,抒真情,让孩子写作文像绘画写生一样,这就叫作文素描。
那是一个清明节,上午热得就如夏天一样。
下午第二节是我的电脑课,我来到教室正准备让学生排好队到电脑室。可是这天气说变就变,突然刮起飓风,眼看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这时电也停了,当然电脑课是上不成了。同学们赶紧把桌子都往里面移。过了一会儿,那暴雨一阵接着一阵地下起来,这次的雨与众不同,老往同一个方向吹,豆大的雨点织成了一张张雨帘。又过了一会儿,居然下起了冰雹(在我们这里是从来没遇见过)。学生哪还有心思坐在教室里上课!他们纷纷离开了座位,兴奋地叫着、喊着……我静心一想,何不抓住这一有利的课程资源,把它当成是一次习作素材?于是我对他们说:?孩子们,这是一次多么难得的机会,我长这么大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特的景观,你们尽情地看尽情地玩吧!?就这样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忘情地看着、说着、玩着……没想到这场冰雹雨持续了近半个小时。冰雹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道绚丽的彩虹挂在了山腰。再看看我的学生们,有的在玩水;有的在窗台上观察冰雹;有的在讨论为什么这么热的天气里会下冰雹;有的正兴高采烈地指点着彩虹…… 等他们看够了,玩累了我才召集他们坐回位臵上:?同学们,刚才我们共同见证了奇妙的大自然,这一现象在我们这里有,可距离我们10公里远的地方并不一定出现,是不
是有把它写下来的冲动?现在请你们马上拿起手中的笔把这一奇特的景象写下来,寄给你的好朋友或在外工作的亲人。让他们羡慕羡慕你们这一次的亲眼目睹吧!?
作文交上来了,我越改越有劲。题目更是新奇无比:《奇妙的大自然》《变化莫测的孩儿脸》《突如其来的惊喜》《雹雨过后复斜阳》……
精彩语句:
暴风雨向我们袭来,一阵阵风毫不留情地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一阵阵雨则把我们的校园重新洗涮了一遍。暴风雨停了,天晴啦!外面空气清新,带有大自然的气味,太阳公公露出了微笑,彩虹姐姐披着七色腰带在翩翩起舞!
突然电闪雷鸣,把我们吓得魂飞魄散。‘轰’雷声震耳欲聋,一道闪电从我眼前掠过,那速度风驰电掣般。过了一会儿狂风大作,暴风雨就这样降临了。
这条彩虹隐约挂在半山腰,多像一座七彩的仙桥!我真想走过去瞧一瞧。可是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这使我想起了毛主席的词‘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轰隆隆的雷声和一道道闪电一唱一和地把正在操场上玩耍的同学们赶回了教室。
精彩文章:
奇妙的大自然
王慧琴
今天是清明节,上午我们去扫墓,天格外地蓝,太阳无情地晒着我们。下午3:05时我们正在上课。
?轰隆?一声,突然打了一记闷雷,随后雷声不断,闪电连连,乌云滚滚,大暴雨即将来临了。看到这种天气,老师也没上课,只让我们注意观察。由于五年级时窗子砸下来的事还让同学们心有余悸,现在每打一次雷,大家就尖叫着抱头鼠窜。
没过十五分钟,大雨便倾盆而下。这次的雨格外地大,雨就像马儿飞驰而过时扬起的灰尘;又像烟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有时又像一阵阵沙尘暴;远远望去,又好似一个个硕大的珍珠串在银丝上织成的帘子。眼前的景象不禁让人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细细观察之余,听见葛洁大喊:?有冰雹!快来看啊!?怎么可能有冰雹呢?我带着疑问,闻声赶去,果然有冰雹,雨中夹带着冰雹从天而降,雨水落在窗台上,顺着墙壁流下,冰雹砸在窗台上,又弹出去,像豆子一样。陈老师拾起两块冰雹给我们观察。我从来没有见过冰雹,今天能一饱眼福看看冰雹的庐山真面目,一定要好好看(在窗台上时隔着玻璃没看清)。只见它分两层,里面是像米粒大小的乳白色的小块,外面裹着一层透明的?外套?。
约摸过了20分钟,大暴雨和飓风卷着铺盖走了,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青山显得更绿了,花儿显得更艳了,就连我们的校园也更美了。这时隐约看见半山腰出现了一道彩虹,是彩虹!越来越清晰可见。这一切不正应了毛泽东主席的词:?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吗?哦,不,应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山间舞!?
在这么热的天气里,竟看见了如此美丽的冰雹,可见大自然多奇妙啊!
二、反思
这些孩子能够写出这么精彩的语句和文章,我感到非常欣喜,这是我根本没有想到的。以前每一次学生交上来的写景文章大都平淡泛味,毫无生机。为什么这次有了意外的收获?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一)不走出课堂原来也能写出精彩
很多老师都以为写景作文要出彩,必须带着学生到实地去观察,感受大千世界的五彩纷呈,更多地吸收感性信息,丰富写作素材。看来我们的自以为是错了,原来不走出课堂也能写出精彩。
这次习作在上课前我根本没打算要写作文。就因为临时下了一场近半小时的冰雹雨,这是我们这个地方罕见的奇观。在课堂上,我猛然想起了江苏的苏建平教授曾说过:?教师要有职业敏感,把平时看到的尽可能地联想到教学。?课标中也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
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加之学生是这次活动的参与者,将 ?活动?与写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于是才有了上面的一幕,才有了学生的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这是一堂未经预设的习作训练课,一个偶然的机会却给孩子带来如此大的收获!所以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很强的资源意识,善于捕捉写作素材。偶然的机会很多,如:班上某个同学说了一句不平凡的话;谁在什么比赛中得了什么奖;谁今天穿了一件特漂亮的衣服;有人生病后在座位上吐了;大扫除时同学们忙碌的场面------往往很多时候都能不走出课堂也能写出精彩的作文来。
(二)引导得法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一点没错,孩子们通过接触自然,体验生活,融?真情实感?和?兴趣?为一体,获得了第一手写作材料,有了倾吐的欲望,所以写来的文章很精彩。但我认为老师的引导也至关重要。
我们老师在习作的指导上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认为老师指导的越细致越有效果,甚至挖空心思找范文。殊不知写出来的文章都像模仿的,写出来的词语和句段都似曾相识,缺乏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只让他们尽情地看、尽情地玩,没有刻意地告诉学生你们可要仔细观察了,等一下我们要完成一
篇四:素描作文的涵义和作用
素描作文的涵义和作用(杨文华)
一、素描作文是什么
章健文:(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素描作文是吴立岗教授的理论和贾志敏老师的实践珠联璧合的产物,它借用“素描”这一美术专用术语,旨在对学生进行写作基本功训练。素描作文主要是以观察为途径的,以片段和简单篇章为形式作为作文训练形式。它的好处是促进学生认识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让学生积累词语。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周云燕(特级教师,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素描源自于绘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绘画形式,也是最古老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它是一种绘画的基本功。我们讲素描作文也是学生写作的一个基本功。今天听了两堂课,感受都很深,特别是贾老师的这堂课,抓住学生的需求,把学生的困难问题暴露出来,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环节紧凑,指导高效,我相信今天的孩子回去一定能够写出很像样的一篇文章来。
李永元:(特级教师,上海市名师基地导师)作文,从表现方式的角度去看,哪几个基本功是最重要的?我想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叙述。这些基本功有了以后,其他的东西是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去增色描绘,那是一些修饰。素描作文在培养学生叙述、描写这些作文基本功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今天,贾老师的课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谢江峰:(特级教师,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素描作文的素,首先要在“素”上下功夫。什么是“素”?我觉得就是写我们身边的人,写我们身边的事,写我们身边的景,写我们身边的物。贾老师就是把生活当中的事搬到课堂里来,演一演做一做写一写;然后就是在“描”字上,把“描”字落到实处是我对整个课的学习体会。贾老师的课不仅有观察有思维,而且有目的有实践,更有评价!
薛法根:(特级教师,江苏省吴江盛泽实验小学)贾老师今天的课非常巧妙,故事发生在一个车上,一个旅客掉了手机。贾老师就把这个故事迁移到家里面来:爷爷丢了手机。然后师生互演,接下来从这个故事情景演绎中抽取了一些事例,然后叙事,叙事完了以后把五句话写成一篇文章。
描写就是同一个内容,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反复的模仿运用;素描就是运用一
种方法把事物描写、描画下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通过反复的模仿实践,渐渐地获得了怎样选词造句,怎样表达这样一种能力。这种方法是非常具体细腻的,所以学生慢慢就获得了进步和成长,这种成长在课堂上是看得见的,这就是一种作文能力的体现。能力是生长在方法的运用上,所以素描作文有很多的方法:包括观察静物的,观察动态的,观察人的,观察一个事件的。
贾志敏:(特级教师,语文教育专家)素描作文是一种以观察为途径,以片段和简单篇章为训练形式的作文方法体系。素描作文我实验得比较早,1978年,我就搞了。当初我对素描作文的理解就是把生活搬到课堂里面让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课堂里面看一个储蓄罐,大家看了以后了解它的作用性能,然后写;课堂里面做一个动作,叫大家写;把花园里面一盆花搬过来,放在课堂里面叫大家观察然后来写;跳高,把垫子放到课堂里面,叫同学跳一跳,然后写。学生每天完成一篇作文。就这么训练一个学期,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大提高。
二、素描作文的课堂什么样
张秀丽:(特级教师,上海市崇明区??)为什么要素描?因为我们的孩子,思维特点是从形象到抽象,小孩子一开始肯定要借助情景和画面才能把语言表达出来。贾老师的这堂课,就是不断地用语言情景、画面情景,呈现在孩子们的眼中。我觉得贾老师的课很好地解决了孩子表达的需要,首先教会学生怎样观察。孩子往往看不仔细,往往记不清楚,所以贾老师从一开始说熟悉的红绿灯,到一件大衣,教学生应该怎么去观察,这是素描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再紧接着,孩子表达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表达不具体,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表达具体呢?通过语言的情景描述,用转换的语言,用一个画面当场演示一个情景,提炼出五句话。这五句话对孩子来讲并不难,难就难在怎么把这些细节能够很具体、形象的描述出来,所以这时候就体现了老师的功夫,我们能真切的看到孩子的变化。还有一
景洪春:(特级教师,上海市高安路第一小学)作为青年教师,要向贾老师学什么?我觉得要学他的那种敏锐的语感。每一次听贾老师上的课,无论是对学生的作文点评,还是贾老师在阅读课上改写38字的小文,我们都能看到贾老师用心的指导学生和及时纠正错误,这种锤炼绝不是一日之功!今天贾老师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着眼于学生的语言发展。他不怕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暴露问题,在循循善诱中,贾老师把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教导一一传递过去。所以,我
们看到贾老师的课堂上不教“起因经过结果”等概念,但是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学生在快乐和兴趣盎然当中学会了作文。
薛法根:贾老师上课的第一个话题是从考察你会不会观察开始,从观察红绿灯说起。其实说实话,贾老师你说红绿灯哪个在上我也不太明白。从生活当中入手会非常有趣,所以再让孩子听那段话,会很有趣。我们坐在下面虽然是老师,但我们好像自己就是个孩子,全身心的进入到课堂中,分享学习的种种快乐,所以作文教学必须要有动力。第二个,贾老师的课非常有用,会让孩子起变化,起到什么样的变化,这才是我们真正要追寻的。素描作文其实是从模仿起步的,比如说,老师让孩子把一段话看两遍,然后让孩子再念一遍,最后让孩子复述一下,这种教学方法是模仿这篇文本的结构语言和规范性语言。贾老师还有一个绝活,就是点评。同样点评,其他老师的点评就没有贾老师的这种效果。这是一种敏锐的、丰富的语感,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就是让孩子把语言说明白,要妥帖,用词要恰当,还要语言要优美,要有一定的修辞和一定的艺术。相信今天上这堂课的学生回去以后,再去写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新的感触,新的进步。
听贾老师的课是非常好听和享受的,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也是学了很长的时间,一直听贾老师的课,不仅是作文课,还有阅读课,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
三、向贾老师学什么
景洪春:贾老师上周刚刚开刀做手术,今天就要坚持来上课。我和团队的老师们都在为贾老师的精神唏嘘不已!为这种为人、为师、为学的境界而感动!今天不仅仅是来听贾老师上课,更是来敬仰贾老师这种人格!
谈永康:(上海市松江区教研员)20多年前,我还是一个中师生的时候,我非常有幸的听了贾老师的素描课,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主题是橘子。我仍然记得当时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天下竟然会有这样好的作文课!竟然有这么好的语文老师!那时起,贾老师的作文课在我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
12年前,我有幸调到了贾老师的学校工作,耳濡目染从贾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贾老师的作文课有一种特质的东西,简单的说就是苏霍姆林斯基讲过的一句话:“如果让思考、情感、创造和游戏的光芒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是可以成为儿童有趣和引人入胜的事情。”我们贾老师的作文课充满了情感的光芒、创造的光芒、游戏的光芒和思考的光芒!
薛法根:我家里现在还有三盘录像带,都是关于贾老师如何教作文。这三盘录像带,我是一节课一节课的看,不知看了多少遍,每看一节课就到教室里去上一节课,就这样慢慢跟着贾老师的素描作文教学课,我学会了教作文。1990年的时候,作文课我讲得很差,但是到1993年的时候,我的应用素描作文在江苏省获得了一等奖,在颁奖大会上,我讲了一堂课叫《奇妙的魔术》,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今天又有机会到这里来学习贾老师的课,我的感受非常深刻。
第一点,从贾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一个人一辈子要有一点精神。这种精神有治学的,也有为人的,更有面对我们生命当中意外挫折的,这实际上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人有精神才能屹立,才能真正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成就。第二点,我从贾老师身上学到的是一种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今天这堂课体现了我们贾老师一贯的作文教学的风格。他是我们小语界的一颗常青树,一颗苍天大树。上他的每一堂课,不管是孩子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如沐春风。
吴忠豪:(语文教育专家)首先应该学习贾老师的精神。从贾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什么叫追求卓越;什么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第二,我们要学习贾老师的语文教育观和语文教学思想。素描作文是一种方法,我觉得更应该研究重视的是贾老师的语文教育观、语文教育思想。中国的语文课程其实一直是有两派,一派是以阅读理解为重点,还有一派是以表达和应用为重点。大家很明显地感受到,当前语文教育中是以阅读理解为重点。贾老师的语文课一贯坚持以表达应用为重点。无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争论如何激烈,贾老师的语文课无论是阅读课还是作文课,都是坚持语言学习的应用。
第三,我们要关注贾老师是怎么教语文的。贾老师在这堂课中训练的是基本功。小学语文要抓的最重要的是语言习惯,也就是把话写通顺,把意思写明白写清楚。这是课程标准的原话,这是小学语文教学表达的基本要求,这是一个基本功。语言说到底是一种习惯,这个习惯在什么时候养成的?是在小学里养成。一个人在小学里的好的语文习惯没有养成,这是贻误终生!小学里面的语文课包括作文课,我们重点抓什么?是抓理解抓分析文本?错的。小学语文课要抓小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语言积累,这才是重中之重,这才是关键所在!所以贾老师今天这堂课,他把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语言分解开。把两个难点分解开,内容是我给你的,你要把这个内容能够写清楚、写明白、写正确。这个太重要了。
一个人说话说的很流利,但是一写文章漏洞百出。今天六个孩子在台上,贾老师在评改他们的表达,可以说真正把话说好的只有一个孩子,其他五个孩子说话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你去推敲一下孩子表达有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只能是小学。小学教师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贾志敏:前段时间,去看袁蓉老师,老人家92了,对孩子作业这么多感到很痛心,要我们一起呼吁,减轻孩子的负担。老师们,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改革。现在许多年轻的老师,我听了不少课,非常满意的,像丁慈矿老师的课,像谈永康的课,像薛法根的课,都非常好。但这种课真的是不多,不多。老师都在让学生做题目啊。
我最喜欢的是三样东西,课堂、学生和语文,更喜欢在课堂里面教我们的小孩学语文,我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但是只要有机会就上课,就呼吁,希望中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能好一点。我今天的课,有许多问题,有许多不足,大家看好的,别看坏的。谢谢大家!(现场长时间掌声向贾老师致敬)
篇五:画素描作文
画素描作文
第一次画素描
作者:北港小学504班 赵申桐
今年寒假,我和范布宁等三个小朋友一起去报了一个“素描班”,除了画架等材料,学费全免,连“学生”也是“老师”组织起来的。哈哈,其实是我想学素描,妈妈帮我组织的,因为她就是老师。
第一节课是教画圆柱。在正式画之前,先需要整理用品:铅笔要削好,画架要搭好,纸要铺好??我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直接动手画,还得先看示范吧。先打一个框架,再打线条,深深浅浅??转眼间,一个漂亮的圆柱就诞生了,好像是放在纸上的,超有立体感。因为素描有高光点、亮面、灰面、阴影、明暗交接线五调子,把这五调子表现出来就有立体感了。看着妈妈画,我想:“这简单,看我的!”于是开始学妈妈的样子打框架。但有句话说的好:看事容易做事难。
刚开始打圆柱上面的那个扁圆时就发现:原来这么难!笔好像故意在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打不圆。而妈妈要求用直线组成圆,我却直线画成了圆弧。这时我一开始的高兴劲全像天边的云被风吹走了一样,无影无踪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勉强画好了我的框架,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妈妈说我画得:1、太小;2、结构不对。两个原因就把我的这幅“佳作”PS掉了,并让我在反面重画。这真让我“欲哭无泪”啊!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看妈妈是怎么画的,然后学着妈妈样用心去临摹,终于又一次勉强把框架画好了。看看范布宁:哇,她画得真快!但我告诫自己:不能急,画得太快会把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框架搞糟的。
接下来是在框架里用线条画出明暗,这样就有立体感了。打线条也是有讲究的,线条要打得两头一样粗细,做到“两头轻,中间略粗”为最高境界。但这种线条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出来的,这是一点;第二点更重要的是打线条千万不能乱,打出来要一组一组的,并要有在角度的交叉。如先打横着的一组,再打斜着的一组;第三点是线条的深浅关系,如果要浅,则既可以减少线条数量,也可以把线条加深或变浅,除了手上用力不一样,加深或变浅可以用不同软硬度的铅笔。
最后,我完成了那张作品。看着有些模样的圆柱,我颇有些自豪:这可是我的第一张作品哦!当时自以为画得不错,等到“>培训班”结束,看看真是实在比较糟糕的。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