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出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8:22:50 字数作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出自字数作文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复习题解整理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复习

与朱元思书

一、 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解题:“与”:给予。“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二)文言词语

1.词类活用【湍】急流。【奔】飞奔的马。【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

2.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

3.常规词语

【风烟】烟雾。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随着江流。从,顺,随。【缥碧】青白色。 【无碍】毫无障碍。【甚箭】比箭还快。【夹岸】两岸。【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绿而密。【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负,依凭。 【竞上】争着向上。竞,争。【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千百】形容很多。【泠泠(líng)】形容水声激越。【作响】发出声响。【相鸣】互相和鸣。【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韵,和谐的声音。【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绝】停止。【鸢 (yuān)飞戾(lì)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 【经纶】筹划,治理。 【柯(kē)】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犹】像。 【交映】互相掩映。

二、 阅读探究

1. 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尽,天山共色。

2. 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 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 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5. 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

① 整体形象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 生长状态奇。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

③ 自然声音奇。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

6. 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

这句对写“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有这样的“奇山异水”,必然有人的足迹,有人的触景之情,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异水”。

7. 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

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异色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三、 拓展延伸

1. 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两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

“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2. 由“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富贵人虽然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是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固然有种种不便,但其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四、阅读理解

1、结构:全文分三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清、急)形象地表现出来;

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2.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4分)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

3、 理解背诵。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对偶句)

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重点句翻译。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烟雾全部消散尽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颜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水流,比箭更快;汹涌的大浪,像飞奔的马。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 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治理社会事物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5、欣赏: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6、中心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7、讨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答:奇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连用“负、竞、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简直是一支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生机盎然。

8、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3、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望峰 窥谷

五柳先生传

1.出处: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散文家。《五柳先生传》出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桃花源记〉〉,诗有《饮酒》 《〈归园田居〉其三》。

本文视为作者的自传,以第三人称,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的生活、性格特点,描述出一个安贫乐道,抱朴存真,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来取得富贵,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情感。在写法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是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2、字音:辄 箪 俦 觞

3、词语: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 其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不求甚解: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在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古今异义:

①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

②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5、一词多义:

①以:用、把。因以为号焉;凭借,以此自终。

②之:代词,他,或置酒而招之;助词,译为“的”,无怀氏之民欤?

③言:说话,说,闲静少言;言语,话,黔娄之妻有言。

④其:代词,他,亲旧知其如此;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⑤如:?的样子,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像,亲旧知其如此。

6、词语活用:

①亦不详其姓字:详,形容词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旧,形容词作动词,亲戚朋友。

③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7、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省略句:

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②因以为号焉。(应为“因以为号焉。”译: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倒装句: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于贫贱”“于富贵”介词结构后置,译: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8、翻译: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译:已经醉了便回家,没有留恋之情。“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留;表现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9、人物欣赏:

(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2)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4)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是与民同乐。

10、 名句及成语:(1)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

(2)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意思:不为贫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11、理解背诵:《五柳先生传》中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12、五柳先生三大爱好是指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好读书; 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

平和、旷达的性格。

13、文中哪句话是陶渊明归隐形象的总体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隐世名士飘然而生。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1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15、 重点句子翻译: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16、理解背诵: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我是猪,我说脏话,不汲汲于富贵。

(4)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马说》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韩愈,字退之,唐代河阳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2.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文言词语

袛(只是)辱(受屈辱而埋没才能)于奴隶人(指马夫。奴隶,仆役)之手 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于槽枥(喂牲口用的槽)之间 不以千里称(著称)也 故虽(即使)有名马 一食(吃一顿。食,吃)或(有时)尽粟(小米,泛指粮食)一石 食(通“饲”,喂)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通“饲”,喂)也 是(这样)马也 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 且(犹,尚且)欲与常马(一般的马)等(等同,一样)不可得(达到) 安(怎么)求其能千里也 策(鞭打)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 食(通“饲”,喂)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本领) 鸣之而不能通(通晓,懂得)其意 执(拿,握)策(马鞭)而临(面对)之 其真无马邪(通“耶”,吗) 其真(果真)不知(识别)马也

(三)字形字音

祇(zhǐ) 骈(pián) 枥(lì) 粟(sù)石(dàn) 一食(shí) 食(sì)马者 而食(sì)也 外见(xiàn)

二、阅读探究

1.本文的体裁是“说”。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最终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2.表明论证前提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也是中心论点)这说明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作用,千里马才能的发挥依靠伯乐(依赖关系)。

3.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从第1段看是:伯乐不常有;从第2段看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直接

原因)。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马也。

4.第1段具体写千里马终身遭遇(命运)的语句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直接表明千里

马才能被埋没的句子是:不以千里称也。

5.第1段伯乐不常有的深刻含义是:统治者缺少能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人,含有愤世嫉俗之意。

6.第2段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在于谴责食马者无知。

7.说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排比。列举出“食马者”不知马的表现,表现了食马者的愚妄浅薄,愤怒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感情强烈。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强调了食不饱力不足的千里马无法表现出日行千里的才能,强烈谴责食马者的愚昧无知。

8.第3段痛斥食马者愚妄、浅薄(列出了“不知马”表现)的语句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9.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10.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11.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

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揭露了统治者不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说明封建统治者只有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才能发挥他们的才干。

12.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18、“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与开头呼应,点明全文主旨。

19、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0、《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1、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2、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三、延伸拓展

1.你如果是千里马该怎样做?是“食马者”该怎样做?

我如果是千里马,我会挣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主动寻求了解人才、重视人才的人,努力锻炼自己,增长自己的才干,寻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超凡本领,相信会有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的。

我如果是“食马者”,我会平等对待所喂养的所有的马,使它们有强壮的身体,各尽其能。

2.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篇二: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潜龙学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

一、本小题共4题,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C)(3分)

A. 宽恕(shù) 深恶(wù)痛疾 文绉绉(zōu) 滞(zhì)留

B. 不逊(xùn) 鬈(quán) 颔(hàn)首低眉 锃(chēng)亮

C. 诘(jié)责 髭(zī) 黝(yǒu)黑 犀xī利

D. 油光可鉴(jiàn) 庶(sù)祖母 藏污纳垢(gòu) 搓(cuō)捻(niǎn)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B)(3分)

A.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的。 ....

B.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

C.忽然间风云突变,太阳的温暖完全消失了,天空乌云密布,泥土里散发出一股怪味。 ....

D.地毯是藏污纳垢的大本营,许多肉眼看不到的螨虫以及细菌和病毒、环境污染物会隐藏在地毯....

里,时刻威胁人们的健康。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D)(3分)

A.春风一阵阵地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B.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效率可

达100%。

C.她的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是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的。

D.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一根拐杖,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丢掉拐杖自己走路。

4.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D) (3分)

A.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B. “也有解散鞭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基

纽。实在标致极了。”这里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C. 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

这叫做“托物言志”。

D. 韩愈,字退之,宋代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其著名。

二、本大题共1题,共15分。

5.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5分)

(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_波上寒烟翠__。(范仲淹《苏幕遮》)

(2)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愁”之绵长不断的语句是: 抽刀断水水更

流 , 举杯消愁愁更愁。

(6) 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

调歌头》)

(7)《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誓死报国的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人生自

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8)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韩愈《马说》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其真不知马也”,具体表现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本大题共3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9题。(11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

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⑴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⑵蝉则千转不穷 通啭,鸟叫声 ..

⑶鸢飞戾天者 至,到 ⑷横柯上蔽 树木的枝干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向各个方向走。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治理世务的人,看到这样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8.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内容上概括了沿途所见山水景物特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结构上从山水两方面总起下文。

9.吴均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萌生避世退隐之意;杜甫饱览泰山雄奇秀丽的景色立下“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誓言。两种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案示例:我赞成杜甫的人生态度。江山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我们祖国山水美丽者甚多,我们都去避世隐退,就把自己的社会责任丢了。为了祖国山水更美,为了保卫这样的山水,我们必须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列选文,完成10-12题(8分)

用数学解决“幽灵堵车”

①每个月,你有多少小时浪费在堵车中,答案是:难以计算。最让人沮丧的是那些表面上看似

没有任何起因的堵塞:没有事故,没有停顿车辆,也没有封闭施工的车道,道路却会莫名其妙地突

然出现堵塞,很长一段时间过后,车流又会毫无征兆地顺畅起来。这种莫名其妙的堵塞现象,被交

通专家称为“幽灵堵车”。在拥挤的公路上,很可能仅仅由于某个司机急刹车、突然变道或者超车,

造成短暂的停顿,就会在这辆车的后方引发一连串的停顿——这条道路像撞上幽灵一样发生了堵车。

哪怕第一辆车停下来后只需要2秒钟就能启动,可到最后一辆汽车启动时,所需的时间可能就要几

十分钟了。研究显示,如果处于繁忙的高速公路上,那么一名新手司机的急刹车就可能引发一场“交

通海啸”,受影响的路段可长达80公里。

②其实,道路并没有真正被“堵”,只是产生了汽车行驶的时间差。越是往后,积累的时间差越

大。由于第一辆车的刹车,后面所有的司机也必须刹车,一辆辆车传递下去,带来连锁反应,于是

出现走走停停的“波动效应”,就会导致大面积的公路交通整体减速。

③此外,人们的反应千差万别,也是“幽灵堵车”不断扩展的原因。如果所有人都能作出正确

的反应,那么几秒钟的停顿就很容易化解。但事实正好相反,越是堵车的时候,便越是有人想钻空

子,希望能插队往前,而这只能让已经堵塞的路况更为恶化。

④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家们试图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找到解决“幽灵堵车”的方法。他们发现,

这种现象类似于爆炸后所产生的爆震波,这种爆震波是一个可以自我持续的波形,不断向外扩展。

而且在这种波形中还存在一个临界点,就像黑洞的“事件视界”一样。当发生“幽灵堵车”时,位

于临界点内外的司机都无法得知对方区域的情况,相应地他们也无法判断交通状况何时才能得到改

善。

⑤在掌握这些情况后,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家团队试图利用流体力学方程来计算造成交通拥堵

的变量,从而控制堵车蔓延的趋势。

⑥同时,数学模型也表明,如果驾驶员降低车速并以固定的速度行驶,而不是急停急驶,不但

可以节省燃料,更有望消除“幽灵堵车”现象。例如在高速公路上,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匀速行

驶,比以110公里/小时的速度走走停停要好得多。在车辆众多的一般道路上亦是如此。 (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0年第18期)

10、造成“幽灵堵车”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

(1)某个司机急刹车、突然变道或者超车,造成短暂的停顿而在后方引发一连串的停顿,产生

了汽车行驶的时间差;(2)人们的反应千差万别,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11、文章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对说明有什么作用?(3分)

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具体更清楚(准确)地说明驾驶员降低车速并以固定的速

度行驶而不是急停急驶可有望消除“幽灵堵车”现象 (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

12、联系深圳现实,请谈谈消除“幽灵堵车”现象的措施。(3分) 交通部门要制定措施,严禁让新手上高速和限制违规较多的驾驶员上高速公路;限制车速;在道路上增设电子牌,及时通告前方交通信息;鼓励乘坐公共交通;严格控制车辆上牌的增量;严格驾照考试的把关;改革高速公路节庆免费政策;加强汽车文明的宣传,标语如:请不要无故变道、

不随意超车、不超速行驶、不急驶急停、保持安全车距等。 (3分。说出1点给1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4分)

飞翔的“大白菜”

①她是一位漂亮而有才华的女孩。她15岁考上大学,19岁在大学任教,22岁考入中科院研究生

班,24岁在中科院教研究生。接着,她恋爱、结婚、生子。一切都顺风顺水,处处布满了鲜花和掌

声。可是,在她29岁那年,上帝却突然关闭了那条通往幸福的大门,一下子把她推入黑暗的深渊。

她的视神经发生了病变,致使她双目失明。与光明一同失去的,还有她的丈夫和孩子。

②她就像是一位武林高手突然被废了武功,一切能力都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在父母的帮

助下,开始学穿衣、学吃饭、学走路。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儿,现在对于她来说,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她用筷子夹菜,筷子竟然把菜碗推翻;她用吸管喝饮料,吸管竟然戳疼了自己的眼睛;她用盲杖探

路,盲杖竟然把自己绊倒……。当然,最令她憋闷的是不能看书,不能写字,不能获取知识信息。

对于一个大学教师来说,这是多么残忍、多么可怕的事呀!

③她要学习盲文,她要回到自己的知识领域里去。可是,这一年,她已经三十岁。三十岁的女

人当然不能再上盲人学校。她只好自学。她开始“看”盲文。当然,她是用手指“看”的。她只能

用手指摸来替代眼睛看。她摸的第一个英文单词是大白菜,字母为c-a-b-b-a-g-e。这7个英文字

母,她用手足足摸了一个小时,可是,她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这个单词就是“大白菜”。当父亲告诉

她答案的时候,她哭了。她为自己的笨拙而流泪。她是中科院的英语教师,居然不认识“大白菜”

这个英文单词。而在此之前,她读起英文来可是一目十行的啊!

④她不相信自己就这么被一棵“大白菜”给绊倒了。她要活下去,她要站起来,她要做一棵能

够飞翔的大白菜,重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她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她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遍遍地

练习,一遍遍地摸字,一遍遍地默记。然后,她再把学会的东西背诵给父亲听。一次,父亲在听她

背诵的时候,发现盲文字块儿上满是殷红的血。等她背完,父亲一把拉过她的手,这才发现她的十

指都已经磨破。父亲把她的双手攥在自己的手里,禁不住嚎啕大哭。父亲说:“女儿呀,咱不学了。

爸爸有工资,爸爸可以养活你一辈子。”她没有哭,反而笑着安慰父亲说:“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

的女儿,我能行!”

⑤一天晚上,她一个人偷偷地跑出了家。父亲很着急,四处寻找。最后,父亲在她工作过的教

室里找到了她。学生们已经放学。教室的灯光已经熄灭。她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反复用手丈量着黑

板。父亲站在教室里,默默地看着黑暗中的女儿,心里一阵阵酸楚。父亲知道,女儿这是准备重返

讲台呀。直到她准备离开的时候,父亲才走上前,牵起了她的手。她很高兴。她说:“爸爸,我成功

了,我已经找到板书的方法了!”父亲说:“你是一棵能够飞翔的大白菜,你一定能够成功的!”

⑥她终于重返讲台。她的板书依然是那么规范、飘逸,她的发音依然是那么准确、清晰,她的多媒体使用依然是那么丰富、绚丽,她的形象依然是那么风度翩翩、笑容可掬。一切都与生病前没有什么两样,以至于上了两个星期的课,同学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老师已经双目失明了。终于,有同

学发现她拄着盲杖在校园里行走,同学们这才知道了她的不幸,这才知道她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所付

出的艰辛和努力。同学们感动得哭了,而她却笑了。她笑着讲述一棵大白菜的奋斗历程,鼓励同学

们珍惜时光。

⑦她的名字叫杨佳。杨佳学会盲文后,利用电脑盲文软件,踏上了事业的快车道。她以盲人的

身份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并获得了哈佛MPA学位。现在,杨佳任联

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副主席。

⑧这就是杨佳,一位成功的盲人,一棵飞翔的大白菜!她的成功正如她在演讲中说的那样:一

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可以看不见道路,但不能停

下前进的脚步!

(摘自《读者》2012年第7期)

13.失明后由“不能看书,不能写字,不能获取知识信息”的“憋闷”到“重返讲台”的变化是

艰难的,文中用了哪几件事来具体写她的这一变化过程?(3分)

开始学盲文,居然不认识“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1分);反复地练习、摸字、默记,导致盲

文字块儿上满是殷红的血(1分);晚上跑到教室,反复地用手丈量着黑板,终于找到板书的方法(1分)

14.请分别指出这两句中“大白菜”的含义。(2分)

a.她是中科院的英语教授,居然不认识“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

b.她不相信自己就这么被一棵“大白菜”给绊倒了。

a句. 指“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1分)

b句:指失明或者学习中(或重返讲台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1分)

15.请品析第6段中的划线句。(3分) 她的板书依然是那么规范、飘逸,她的发音依然是那么准确、清晰,她的多媒体使用依然是那么丰富、绚丽,她的形象依然是那么风度翩翩、笑容可掬。一切都与生病前没有什么两样,以至于上

了两个星期的课,同学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老师已经双目失明了。 这几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让我们看到一个重新站起来的杨佳的风采,同时也让我

们感受到杨佳为了重返讲台所付出的努力(1分)。四个“依然”,强调了杨佳已经从失明的困境中走出来,恢复到和失明前一样充满生气和希望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坚强的、自信的

杨佳(1分)

16.文章以“飞翔的‘大白菜’”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答比喻也行)(1分),以此为题,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杨佳由不认

识“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到经过自己的努力重返讲台的成功过程(1分);更加富有动感,

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或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1分)。

17.盲聋哑人海伦·凯勒最终成为著名女作家,因病失明的杨佳成为了“一棵飞翔的大白菜”,无

疑,她们是成功的。请结合本文的最后一段内容,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3分) 示例:人生可以经历磨难,但不能因为经历了磨难就停止了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磨难是人生的一种历练,会让人成熟,学会承受和感恩。磨难不应该成为人消极的理由,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的面对和迎接命运带来的一次次考验,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有资格品尝成功的

滋味,上帝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努力和坚持。 (扣紧不怕困难、刻苦努力、坚持不懈来谈即可。)

四、写作能力考查 (40分)

18.按要求作文。

中国之梦,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翻飞落叶,触动了文人的心灵。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茵茵小草,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引起我们心灵的颤动。我们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为之鼓舞,它让我们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纵情演绎着我们成长的浪漫。

请以“心灵深处那一丝颤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

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⑶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篇三:《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和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风烟俱净(都) B.一百许里(许多)

C.皆生寒树(都) D.窥谷忘反(返回)

2.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4.与“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者”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

5.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

二.填空题

1.文章理解。(5分)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 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 ”一句相照应。

2.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请用文中的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 和 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

4.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

5.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6.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

7.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8.本文是从视觉和角度进行景物描写。

三.解释词语

1.风烟俱净 : ( ) 2.负势竞上 : ( )( )

3. :( ) 4. ( )

5.从流飘荡 ( ) 6.天下独绝 :( )

7. : ( )

8.:( )

四.翻译句子: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争高直指,干百成峰”。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五.回答问题:

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 水“异”在哪里?(2分)

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5.“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6.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7、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B )

A.风烟俱净(都) B.一百许里(许多)

C.皆生寒树(都) D.窥谷忘反(返回)

2.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4.与“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者”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

5.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2分)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

二.填空题

1.文章理解。(5分)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 从容出游 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 千丈见底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 幽静 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 淡泊功名 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 皆生寒树 ”一句相照应。

2.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请用文中的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 山 和 水 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

4.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远上寒山石径斜 。

5.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6.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用课文原句填空)

7.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本文是从视觉和角度进行景物描写。

三.解释词语

1.风烟俱净 : (消散干净) 2.负势竞上 : (凭借、依仗)( 争着,竞争)

3. :(伸向更远的地方) 4. (看,看到)

5.从流飘荡 (顺着;顺) 6.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独特)

7. : ((马一般)飞奔;奔马;飞奔的马 )

8.:(通“返”;回来;返回)

四.翻译句子: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知了长久不停地叫,猿猴接连不断地啼。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雄伟的山峰也会淡泊名利之心;那些忙于处理政务的官员,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3.争高直指,干百成峰”。

(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5.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五.回答问题:

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亡。”

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 水“异”在哪里?(2分)

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5.“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6.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作者所写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范仲淹以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

7、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篇四: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及参考答案

资源县2014年上学期综合测试

九 年 级 语 文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憧憬(chōnɡ) 狩猎(shǒu) 酝酿(niànɡ) 玲珑剔透(tì) ....

B、称职(chèn) 装载(zǎi) 倔强(jué) 悄然潜行(qiāo) ....

C、贮蓄(zhù) 亘古(ɡèn) 愧怍(zuò) 鲜为人知(xiǎn) ....

D、脑髓(suǐ) 滞留(zhì) 追溯(shuò) 风流倜傥(dǎnɡ) ....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用笔写字与电脑输入的交峰,也算是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冲突。 ..

B、他们两人都很健谈,海阔天空,聊起来没个完。 ..

C、地震过后,县城到处是断璧残垣,一片狼藉。 ....

D、我的家乡桂林,它是一座闻名瑕迩的旅游城市。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B、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

C、当我们登上八角寨的顶峰时,我们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的儒家经典,是孔子应答弟子提问和弟子们相互讨论切磋的言论记录。

B、《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C、《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纪传体的历史著作。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李清照,宋代婉约派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5、下面四句中,用语不够得体的一句是( )(2分)

A、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B、今天是您的生日,妈妈,女儿祝您青春永驻,永远漂亮。

C、大家既然欢迎我表演一个节目,我就不怕献丑了,唱一支歌吧。

D、小芳,一次考试失败不要紧,胜败乃兵家常事,振作精神,胜利终归是你的。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极为生动地描绘了庐山

雄伟壮观的瀑布景象。

B、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C、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怎样开头……

D、“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作答。”

二、阅读理解(Ⅰ)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7—10题。(每题3分,共12分)

节省能源的路灯

节省能源,实际上就是尽可能减少能源损失。要是有一种感应器能够在受到压强的作用下自动控制开关,控制相应范围内的灯的亮和灭,这就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 那么这个感应器不能是通过声音产生的空气震动控制的,而是要通过车辆和行人对路面的冲击和压强而产生的路面震动控制,这两种震动是不同的,否则就会阴差阳错,说不定是动物的叫声,路以外的喧哗声就让灯亮了,同样达不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倘若车辆、行人发出的声音很小,灯不会亮,那么就形同虚设,毫不起作用。汽车的行驶、行人的走路,自然而然会对地面产生冲击和压强,使路面震动,这就可以利用路面的震动来控制路灯亮还是熄灭。假如有这样的一个装置,我们不妨先把它命名为“震动感应器”。它可以安装在路灯的灯箱内,各个装置用一根金属棒与路面相连,当路面受到冲击和压强产生震动时,对应的路灯就会发光,哪里有车辆或行人,哪里的灯就会亮起来,震动停止,灯在一定时间限定内自动熄灭。当然,为了减少装置的安装数量,可以由这样的一个装置控制多盏路灯,装置与装置之间并联连接在一个电路中,也就是每隔一段路程安装一个,然后通过导线把装置与相应的路灯连接起来。

我们再来看一看“震动感应器”的工作原理:首先,金属棒就是用来感应路面上有无震动的。当汽车或行人在某一路段上经过,对路面施加压力,产生震动时,金属棒将震动传到“震动感应器”,“震动感应器”受到震动的刺激,命令由它控制的几盏路灯闭合开关发亮;车辆和行人继续经过下一路段,下个路段的“震动感应器”同样受到震动刺激也使对应的路灯发亮,依此类推。同时,车辆和行人经过以后的路段的“震动感应器”由于没有继续受到金属棒传给它的震动信息而断开开关,不再使相应路灯继续发光。但要求这种“震动感应器”灵敏度要高,而且还能够判别震动的来源。比如遇到特殊情况,遇到雷电天气或者工厂产生的高分贝声响使空气剧烈震动,也会经过金属棒传到“震动感应器”,“震动感应器”误以为震动是由路面传来的,使路灯发光。

只要在有路灯的公路上安装这种“震动感应器”,就不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控制供电了,一切工作就交给机器来自动控制。我们可以想象,随着汽车或行人在路面经过,路灯次第发光与熄灭的情景,熠熠夺目,应接不暇,不也是夜间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吗?在方便交通的同时,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大的节省了能源。

这种“震动感应器”是为节省能源而设计,希望这种装置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去,发挥巨大的作用。节省能源可以减少开支,促进经济的增长,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先决条件,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已经成为人类的

共识

7、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节省能源的路灯主要运用“震动感应器”来自动控制开关。

B、节省能源的路灯技术的运用,将大大节省能源。

C、节省能源的路灯的“震动感应器”要求灵敏度要高,而且还能够判别震动的来源。

D、节省能源的路灯是由“震动感应器”对通过路面的车辆和行人的声音、压强产生的路面震动进行控制,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8、下列关于“震动感应器”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震动感应器通过金属棒来感应路面有无震动,当路面上有车或行人时,金属棒就将震动传到震动感应器上。

B、震动感应器受到震动刺激使对应的路灯发亮,当车和行人经过后震动感应器没有继续受到金属棒传给它的震动信息而断开开关,从而实现节能。

C、震动感应器灵敏度高,能够判别震动的来源,遇到特殊情况,如雷电天气或工厂高分贝声响的震动也能分辨。

D、震动感应器各装置之间采用并联电路连接,通过导线把各装置与相应的路灯连接起来,路面受到震动时对应路灯就会发光,照亮道路。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路灯上安装一种感应器能够在受到压强的作用下自动控制开关,控制相应范围内的灯的亮和灭,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

B、路灯的感应器控制与声控原理一样,都是靠震动控制的,因此汽车按喇叭时震动感应器就会受到震动,路灯就会亮。

C、公路上安装了震动感应器,实现了自动化,一切工作就给机器自动完成,就不需要人力来控制供电了。

D、夜间的路灯因为已经安装了震动感应器,随着汽车或行人在路面经过,路灯次第发光与熄灭,熠熠夺目,应接不暇,成为夜间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现代化城市中安装的震动感应器已经在节约能源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B、节省能源就是不能让能源损失。这样经济才会更好地增长,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C、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节省能源减少开支,促进经济增长,保护自然环境。

D、无论是在生产劳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力图以最节省的方式,尽可能办好每件事情,这是人类的共识。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共11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写作“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略无阙处(通“缺”,空缺) B、虽乘奔御风(虽然) ..

C、负势竞上(凭借或依靠) D、望峰息心(平息或停止) ..

12、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B、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的共同特点。

C、甲文通过对三峡四季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一带的壮丽景象。

D、乙文不仅写出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两文都写了山水风光,但是两文的结构安排有别。

B、两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其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C、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湍急、清澈等共同特征。

D、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甲文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生机勃勃,乙文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凄凉。

14、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5、从《与朱元思书》中的“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可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和心态?(3分)

三、阅读积累(14分)

16、课内默写(10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⑴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⑵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⑶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⑷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⑸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

⑹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⑺来日绮窗前, ?(王维《杂诗》)

⑻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⑼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⑽萧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17、课外阅读积累(4分,每空1分)

⑴曲不离口, 。⑵一叶障目, 。

⑶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李鬼出自《 》,在这里指代 。

四、阅读理解(Ⅱ)(共21分)

(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5分)

满江红(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8、“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分)

19、“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6分)

等你回家

(1)我曾陪一个父亲,去800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2)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3)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房子吸没了,媳妇吸跑了……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4)“我真想跟他同归与尽!”这位父亲说到激愤处,双眼通红地睁着,抛出这样一句狠话来。若儿子在跟前,他是要把他撕成碎片才甘心的。

(5)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地担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6)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

篇五:八下期中默写答案

21《与朱元思书》吴钧

⑴总领全文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⑵描写水之“异”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⑶描写山之“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⑷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⑸触景生情句,爱慕自然,鄙弃名利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⑴表现作者性格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⑵ 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⑶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3《马说》韩愈

⑴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名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⑵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⑶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⑷《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⑸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马也。)

⑹对食马考进行强烈讽刺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⑺文中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⑻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2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⑴描写读书之难的句子。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③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⑵ 写自己从师之难的句子: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嗜学的结果是: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⑶写自己求学之艰的:①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②食: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③住:寓逆旅。 ④行: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⑷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句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⑸文中说明作者不辞辛苦,求师助学的原因是①余幼时即嗜学。②益慕圣贤之道。③以中有足乐者文末最能概括求学经历的句子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⑴诗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哲理)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⑵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⑶颔联句是(含典故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赤壁》杜牧

⑴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⑴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⑵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主旨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⑶《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中虽只字未提送别,但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它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⑸《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中描摹愁绪的千古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⑹描写春天的古诗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出自

二首》) ⑺描写夏的古诗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⑻描写秋天的古诗词: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⑼描写冬天的古诗的名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⑽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⑾古诗词中的名胜古迹: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来寻常百姓家

⑿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⒀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⒁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朱凤翔《村处闲吟》)

⒂古诗词中描写母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