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小学科学水的浮力实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2:22:48 小学作文
小学科学水的浮力实验小学作文

篇一:小学科学中两个浮力实验分析与改进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实验分析与改进

贵州省湄潭县实验小学 曾 恒

【摘 要】浮力实验是小学科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实验是一个操作难度大,探索空间大的实验。本文从实验操作的难度,以及教材中对实验的指导和提示可能会在教学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在进行这个实验时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困难。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重新设计实验进行替换教学,最终达到把教材内容划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能够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泡沫塑料 水中 浮力 探究与改进

浮力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该部分从生活中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使学生获得能解释生活中有关沉浮现象的基本知识。教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内容,将为学生在以后的物理力学学习中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尤其是创新地运用教材是开展好科学实验活动,突破实验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科版科学教材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探究浮力的主要内容。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探究“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实验是该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活动中,我发现这个实验有些很难克服的困难。因此,我结合教材要求对这个实验内容进行了替换教学,并现进行梳理后供大家分享。

探究“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实验是一个操作难度大,探索空间大的实验。开展这个实验时,按现在教材指导和学校配备的器材进行实验可操作性不强,误差大,实验成功率不高;用自制的器材进行实验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市场上没有与之匹配的实验器材。由于所需要材料简单,一般商家都不会研发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就很难卖到这个器材。二、用自制的设备做这个实验效果较差。比如,橡皮与容器底部接触不紧密,向上拉动时容易被拉起来。一旦被拉起后在短时间内就不易再连接,会耽误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影响课堂效率。盛水装置很难选择,装置大了水位上升不明显,操作容易读数难;装置小了便于读数,但橡皮泥或吸盘不易安放在瓶底,可操作性不大。三、用来连接泡沫与测力计的线被水浸湿后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后有吸水现象,造成水位上升体积会比泡沫浸入水中的体积小,这些都会增大实验误差。四、用测力计上拉时,棉线的倾角的大小也会产生误差。另外,教材中也提到可以用钩码代替小滑轮,我认为从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角度出发,

这样提示还有欠妥之处,其理由有两点:一是钩码不宜与水或者其它液体接触,这样会加快钩码生锈速度。其二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实验室的盛水装置多数是玻璃器皿,很有可能因为操作过程中钩码与玻璃发生碰撞造成破例划伤学生手部或其它地方。虽然这是个验证性实验,不要求很精确,但教师也得克服其不利因素。

对小学生而言,在一个实验中要克服多方面的困难和避开诸多不利因素完成实验,难度的确太大。如果在实验教学中科学教师准备的基本器材不充分或者组织稍有不到位,一节课就会在学生的吵闹中度过,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劳而无功,无所收获。

为此,我结合本章节教材内容和自身对教材的理解,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来代替这个实验,顺利完成该部分教学任务,也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和效果。利用改变浸入水中物体的配重方式来探究它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

实验名称“测量塑料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实验器材:一个标有标准体积刻度的圆柱形塑料瓶(空瓶至少能装入3个钩码,并且有密封盖子,三个钩码放入瓶中后能浮在水中。);一个标有容积刻度的圆柱形塑料杯(内直径不宜太大,比塑料瓶的内径大约大一倍左右即可。),三个钩码,一个测力计,水。

实验步骤:第一步,用测力计测出小塑料空瓶和每个钩码的重量。第二,在大的圆柱形塑料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位。第三步,将一个钩码放入塑料瓶并置于塑料杯中,记录杯中的水位和塑料瓶与钩码的总重量。第四步,计算塑料杯前后两次水位的刻度差,即为塑料瓶排开的水量,也是塑料瓶浸入水中的体积。这样依次在塑料瓶中递加入第二个、第三个钩码进行实验。进行分析总结后就不难发现塑料瓶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即体现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的规律。

在这个部分内容中,我重新设计这个实验来完成教学任务,克服了一些困难。把教材内容划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在轻松的实验活动中掌握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的规律,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对实验进行改进是每一位教师认真研究教材,不断探索创新的结果。不同的教师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但达到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

篇二:小学科学各年级实验名称

小学科学各年级实验名称

三年级上册:

1、 测量水温的实验

小学科学水的浮力实验

2、 水温的变化实验

3、 液体体积的测量实验

4、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

5、 改变浮和沉的实验

6、 水的表面张力实验

7、 毛细现象实验

8、 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9、 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10、 燃烧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三年级下册:

1、 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

2、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关系的实验

3、 杠杆尺平衡条件的研究实验

4、 弹簧弹力实验

5、 磁铁性质实验

6、 太阳与影子关系的实验

7、 简单电路实验

8、 串联、并联电路实验

9、 检验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

四年级上册:

1、 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实验

2、 物体溶解实验

3、 物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搅拌可以加快溶解、用热水可以加

快溶解、把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4、 沉淀实验

5、 过滤实验

6、 分离叶绿素实验(演示)

7、 热气球上升实验

8、 压缩空气有弹性实验

9、 反冲实验

10、 大气压力实验

11、 水流有力量实验

12、 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实验

13、 热传导实验

14、 液体对流实验

15、 探究不同物品是否会生热实验

16、 不同物体吸热本领实验

四年级下册:

1、 液体热胀冷缩实验

2、 气体热胀冷缩实验

3、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

4、 观察岩石实验

5、 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实验

6、 土壤成分分析实验

7、 土壤性质实验

8、 水土流失模拟实验

9、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10、 光的折射实验

11、 自制彩虹实验

12、 三色光的合成实验

13、 模拟苹果落地实验

14、 正确使用测力计实验

五年级上册:

1、 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2、 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3、 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

4、 声音的产生实验

5、 液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6、 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7、 气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8、 木材特点的实验

9、 纸的吸水性实验

10、 陶瓷特点的实验

11、 金属特点的实验

12、 玻璃与塑料特点的实验

13、 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的实验

14、 加快蒸发的实验

15、 沸腾实验

16、 凝结实验

17、 模拟雨的形成实验

18、 模拟雾的形成实验

19、 模拟露的形成实验

20、 模拟霜的形成实验

五年级下册:

1、 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

2、 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的实验

3、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4、 近视形成的原因模拟实验

5、 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实验

6、 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实验

7、 解剖花的实验

8、 斜面省力作用的实验

9、 斜面越平缓越省力的实验

10、 杠杆作用的实验

11、 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作用的实验

12、 齿轮作用的实验

六年级上册:

1、 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2、 蜡烛的变化(加热、燃烧)实验

3、 探究食盐的变化实验

4、 探究水泥的变化实验

5、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

6、 观察牛奶变化实验

7、 静止和运动的模拟实验

8、 惯性实验

9、 昼夜成因模拟实验

10、 四季成因模拟实验

11、 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

12、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模拟实验

13、 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实验

14、 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实验

15、 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实验

16、葱叶结构的模拟实验

六年级下册:

1、 观察细胞的实验

2、 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因素的实验

3、 摩擦生热的实验

4、 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因素实验

5、 电磁铁的极性实验

6、 能量转化实验

7、 风的成因模拟实验

8、 探究降落伞下降快慢因素的实验

篇三: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浮力》教学设计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浮力》

浮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

小组实验二: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www.398983.com

小组实验三:在实验二的材料基础上,补充二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记录表(教材14面)。

【教学过程】

一、感受浮力:

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教科书中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设计说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教师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础。)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

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中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自重:牛顿)

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www.jiankewz.cn

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

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

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

3.让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浮力大于重力)

板书设计:

浮力

浮力

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 浮力等于重力

教学后记:

篇四:水的浮力_王洁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学校:上海市奉贤区实验小学

姓名:王洁

第四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案评选

教案设计

2

3

4

5

篇五:小学科学《浮力》的教学设计

《浮力》的教学设计

授课人:谭燕贞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浮力》一课处于科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浮与沉》中的第五课。前四课对初步认识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为本科对浮力的认识与测量打下基础。

(二)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浮与沉》中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浮沉与什么因素有关、橡皮泥在水中的浮沉、造一艘小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认识到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对定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做好了铺垫,并能促使学生探索浮力的大小。

(三) 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明

本课将以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对浮力学习的兴趣。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自觉组织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经多次多种实验,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得出的结果。

(四) 技术准备

实验材料:水槽、烧杯、量筒、测力计、小木块、泡沫块、小滑轮、细线

演示材料:课件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通过实验测量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浮力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实验与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浮力的学习与实验测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浮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所收到的浮力。

难点:理解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收到浮力,通过物体下沉的排水量分析物体下沉过程中浮力的变化。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曹冲利用水中的浮力称象。提问:什么是浮力?

(二) 学习新知

1. 感受浮力

把泡沫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泡沫块在水中的位置,用手指轻轻地慢慢地往下压,感受水通过泡沫块传来的阻碍。(小组学生轮流试验)

学生回答:什么是浮力?(引导学生回答)

总结:水阻止物体下沉的力是浮力。

2. 测量浮力的大小

1)学生思考: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每个实验小组提供滑轮、水槽、测力计、量筒、细线等实验器材)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测量浮力。

2)总结学生给出的方法,与原设计的方法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测量实验。

a) 先用测力计测量泡沫块受到的重力大小并记录。

b) 然后,将滑轮固定在烧杯底,细线通过滑轮连接泡沫块和测力计(如图1)。

c) 接着,轻轻拉动测力计,让泡沫块分别处于小部分没入水中、大部分没入水中、全

部没入水中三个状态。当泡沫块处于?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蛔刺保直鸺锹疾饬频亩仁土客擦康玫呐菽槿胨趴乃俊?/p>

1

3)根据课本给出的图示(图2),列出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重力+拉力。学生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对泡沫块处于不同状态所受的浮力的大小进行计算。得出浮力的大小。

2

4)实验小组测量小木块各个沉没状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实验结束,各小组报告测量和计算所得的浮力大小。

5)提问:物体沉没过程中,排水量的变化是怎样的?(物体逐渐下沉,排水量越来越多,物体完全没入水中后,继续下沉,排水量没有继续增加。)

6)总结:物体浸入水中部分越多,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浮力大小不再改变。

(三)巩固新知

学生课下测量大小不一的泡沫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并记录下来。

三、板书设计

浮力

浮力:水阻止物体下沉的力是浮力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