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鲁迅与闰土的告别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5:27:39 体裁作文
鲁迅与闰土的告别时体裁作文

篇一:鲁迅与闰土

鲁迅与闰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是鲁迅先生刻画的少年闰土的形象,至今仍深深刻在我们的脑海当中。

近日,给女儿看作业,又一次细读了《少年闰土》的课文。鲁迅和闰土是少年时代的好友加玩伴,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不一样的人生。我时常想,鲁迅先生,他的卓越,他的成功,他深厚的文学造诣,是否是旧式教育的成功呢?

少年的鲁迅,私塾里刻苦学习,生活在四面高墙的围困中,咀嚼着枯燥的文字,没有闰土那般的自由天地,没有闰土那般的见多识广,没有闰土那般丰富的生活。于是,对闰土广阔的生活产生了向往,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大竹匾能捕到各式各样的鸟雀。。。

然而,越是藩篱重重,越是激发了少年鲁迅强烈的冲击意识;越是囚笼的生活,越强化了少年鲁迅的反叛意识。在单一的生活中,在枯燥的文字中,少年鲁迅用心专一,刻苦努力,造就了深厚的文字功底,也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养。这些都为后来鲁迅在文学上的成功奠定了强大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素养。用心专一,其力必久,其功也愈大。相比现在的学子,鲁迅还可以是轻松的,不必学习数理化,不必各门功课都good,不必因为偏了科目考不了大学,失去深造的机会。无论鲁迅怎么反感旧式的教育方式,亦或无论他怎么反对学习那些枯燥无味的东西,但鲁迅取得的成功,的确是从中受了益处的。

或许,学习必然是伴随着枯燥无味的,关键看你怎么踏着它,走过去,行的远,要不就不会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感叹了。

再说少年的闰土吧,无疑在他的小伙伴鲁迅看来,他是幸运的,也是充实的。勇敢的刺猹,机智的捕鸟,在那一望无垠的海边,在那碧蓝的天空金黄的明月下,在那一片纯白的雪地上,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多么的自由自在。但是,他失去的,却是最宝贵的少年时光中受教育的机会。没有了这个,一切今后的命运就注定会发生。他会慢慢地融入到那个礼教繁盛的社会,融入到纷乱沉重的生活当中,重复演绎着祖辈们踏过的艰辛道路,若不出意外,水生也或重复着闰土的生活。水生童年若是真重复着闰土的童年,鲁迅先生或许是要失望了。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当从接受平等的教育开始。

如若把他们的人生轨迹画作一幅平面图画,那么将会是一个侧立的“八”字,起点基本接近,之后便一个冲向制高点,一个逐渐的没落下来。在之后的见面中,突然蹦出一个“老爷”来,已经无法回到从前。

一粒种子,当它遇到的压制力越大,它所产生的冲击力就越大;一棵小树,当它生长在满是竞争的丛林时,它便拼命地往高处、更高处冲锋。由此观之,布满荆棘的道路,抑或就是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充满枯燥和孤独的道路,抑或就是一条磨练人性锤炼意志的道路;平淡艰辛的童年,也是享受今天幸福的心路历程,我们这代是经历过了的。

篇二:《少年闰土》阅读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课内阅读训练九(含答案)

树人)( 浙江绍兴)人。毛泽东对他的评价: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他的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4、归纳课文有关内容,然后填空。

从闰土给“我”讲( 捕鸟 )、( 看瓜刺猹 )、(捡贝壳)、( 看跳鱼儿)等几件事,可以看看闰土是一个( 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

《少年闰土》(片断一)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话是从自然环境描写和人物外貌描写相结合。其中写自然环境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了天空、圆月、沙地、西瓜四种景物,深蓝、金黄、碧绿三种颜色。这样写生动形象,具体真实,使人身临其境。

3、请找出一句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划上“ ”。

4、( 捏 )和(刺 )这两个词写出了闰土勇敢机智的形象。

( 扭)和( 逃 )这两个词写出了猹灵活狡猾的特性。

如果用一个成语去形容他们之间的较量,这个成语是棋逢敌手。

(片断二)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biàn pián)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fú fó)面前许下心愿,用圈(juàn quān)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biàn pián)和我说话,于是不

到半日,我们便(biàn pián)熟识了。

1、“ ”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我”急切地想见到闰土?

5、用“~~~~~”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7、“好容易”的意思是:好不容易

7、这段话通过人物的外貌 描写,刻画了一个_身体结实健康的闰土。

8、读了这段文字,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_闰土是一个经常参加劳动、经受风吹雨晒,身体结实健康的农村孩子。

9、请你仿照段落中的方法,描写一位老师或者同学的外貌。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断三)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biān biǎn),撒下秕(bí bǐ)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fū fù)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四瓜去,你也去。”‖ “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刺猬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

“我们沙地里,潮汛(xūn xùn)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

1、用“ ”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2、“贼”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Z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贝 部。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如许: 如此 单: 只

4、在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新鲜)(希奇)

5、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6、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这些“稀奇事”是指闰土给我讲的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看跳鱼儿。

7、“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素”_向来的意思_。这句话说明 “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与文中“_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_”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

8、文中已经用“‖”分为四层,这四层写了“我”和闰土的四件事,请你写出每件事的小标题。

①雪地捕鸟 ②海边捡贝 ③看瓜刺猹 ④潮汛看跳鱼

9、闰土教“我”捕鸟,看似简单,其实是很讲究的,他是这样做的:

时间:下大雪 地点:沙地上 方法:支起大竹匾,撒下秕谷,鸟来吃时,拉绳子; 动作:扫 、 支、撒下、拉 。结果:各种鸟都有。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勇敢机智 聪明能干)的人。(选择一个答案)

10、“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的原因是捕鸟须下了大雪才好

11、“红的绿的都有”是说贝壳的颜色多,用一个成语代替是:五颜六色 “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是写形状多,用一个成语代替是:奇形怪状

12、请结合理解,选择最正确的答案。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说明:(③)

①猹这种东西世上根本没有,是闰土杜缀出来的。

②猹是种像小狗一样的小动物,专门吃西瓜。

③“我”根本没见过,说明“我”知识贫乏,也反衬出闰土知识丰富。

(2)“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①)

①獾猪、刺猬和猹等小动物经常咬瓜,农民要细心保护,才有好收成。 ②走路的人口渴了偷西瓜吃。

③海边风大,天气不好,西瓜容易烂,不容易有好收成。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含义是:(②) ①作者和他的小朋友家里的院子围墙都是四个角的。

②作者和他的小朋友都生活在高墙大院里,生活天地狭窄,知识贫乏。 ③作者和他的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时,都喜欢看四个角的天空。

13、从闰土所说的几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和阅历丰富的少年。文中主要是抓住人物的_外貌_、语言 、动作 等描写,来突出人物的个性,使闰土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小读者的心里。

14、看了文章,你有哪些话要对小闰土说呢?你打算怎么学习他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画横线的句子,我从中体会到“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之情 。

16、你认为这一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写了少年闰土讲述了四件有趣的事给“我”听。表达了作者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之情。

17、读了文中最后一段,请你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闰土和“我”的朋友们。

闰土: 见多识广 “我”的朋友们: 孤陋寡闻、井底之蛙

篇三:初一语文课本告别鲁迅

初一语文课本告别鲁迅,迎来吴承恩 2013-08-31

前天上午,中学语文老师周慧更新了一条QQ状态:\"新初一的语文课本大调整,新换上的课文太好玩了,这一届初一真幸运!语文课会很有趣!\"新学期开学,初一年级孩子领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会与之前有所不同,仔细一看,课文总量没变,但更换了八篇课文,还有一篇课文有改动。

新学期开学,初一年级孩子领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会与之前有所不同。

除了篇目上的一些调整,新教材增加了写作板块,同时更强调阅读。

鲁迅的《风筝》被删

和之前的教材比较,两本书都有三十篇课文,总量没变,但更换了八篇课文,还有一篇课文有改动。

其中,沈复的《童趣》、流沙河的《理想》、《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梁衡的《夏感》、蒲松龄的《山市》、鲁迅的《风筝》被删掉。

新增的课文有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马及时的《王几何》、贾平凹的《风雨》、选自《礼记》的《虽有佳肴》、纪昀的《河中石兽》、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

有所改动的是原先的《论语》十则,现在是《论语》十二章,节选内容有一些变化。

综合性学习减少3个

育才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长胡蓉说,除了这些篇目的变化,新教材的结构也有所变化。

首先是框架微调,将过去的“阅读+综合性学习”改为“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同时减少综合性学习,从过去的6个减少到现在的3个。

其次,单元顺序有所调整。过去,第一个和第二个单元分别是人生体验和理想信念,现在调整为家庭亲情和学习生活。胡蓉说,“人生体验”这个单元对于刚入学的初一新生来说有点难,调整之后,更符合学生实际和认知水平,与其自身能力发展更贴合。

此外,新教材中增加了写作单元,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说法>

老师:学生应该会更喜欢

重庆外国语学校初中老师黄世蓉说,近十年来,语文教材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次改变编排更科学,新增的几篇课文非常贴近学生,循序渐进。

胡蓉则认为,新教材更注重语文的实践性、综合性,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应该会喜欢这次的调整。

专家: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重庆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研究员级教师王方鸣说,这次人教版语文教材只是做了局部微调,例如课文个别篇目有所调整,综合性学习次数适度减少,写作指导更加细化等,旨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进一步增加科学性和操作性。

追问>

为什么会是鲁迅?

家长黄先琴对鲁迅笔下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这些形象非常熟悉,至今清楚地记得延续多年的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次儿子课本里没有了鲁迅的文章,她有些遗憾。“不过鲁迅的文章比较深刻,娃儿理解起来的确困难。等他再大点,我会推荐他去读读。”

原青岛大学中文系主任刘增人,曾担任中国第一个鲁迅研究中心主任、《鲁迅研究年鉴》主编。“去掉鲁迅的文章我有两个感受,第一是遗憾,第二是无奈。”刘增人说,课本去鲁迅化的讨论由来已久,真正去掉了初一上册课本里的《风筝》,他认为是民族文化的悲哀。

为何决定删除《风筝》?人教社语文责编王涧表示“不方便说”。

为什么不能是鲁迅?

平时上课讲鲁迅的文章时,由于文章有些晦涩难懂,上课时经常出现“老师累学生更累”的现象,所以不少学生听说撤了鲁迅文章,觉得轻松了不少。

曾任某市普教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的市政府专职督学牛锡亭表示,鲁迅的多篇经典文章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由于身处文言文到白话文转变的年代,他的有些文章在现代人看来有些晦涩难懂,给学生的感觉总是太深奥、抽象,除了语言风格外,编著教材的人总是刻意过度解读鲁迅文章也是主因之一。牛锡亭多次听到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反映,鲁迅的不少散文本来比较浅显易懂,学生理解起来也不太困难,但教师参考书和教辅书中却总是倾向于深入挖掘文章背

后的政治深意,而对于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来说,这种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如果要大量介绍时代背景但又没有足够充裕的时间。

篇四:鲁迅《影的告别》高考诗歌精读

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阅读天地

0515 0711

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原文:

影的告别

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是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赏析一:

这是一首构思非常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诗。在鲁迅先生的所有散文诗中,《影的告别》最能深入我的内心。流连于影的世界里,我竟然也会担心被“黑暗”所吞并,或者被“光明”所消灭。我似乎也看到了影“彷徨于无地”的凄凉,内心似有一股什么东西在涌动。于是,我明白,影其实就是鲁迅先生本人内心的象征与写照。

无疑,《影的告别》的构思是奇妙的。他在开篇时候,就设臵一个场景打

开诗意的表述空间:“人在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出来说些告别的话”。接着,他一共用了连续十一个“我不”,四个“然而”,三个“我愿意”来完成文章的构思结构,并通过这一结构,使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一遍遍地读着《影的告别》,我的内心就一遍遍地被打动,深深地发颤。我仿佛看到了鲁迅先生在暗夜里独行的情景。曾经多少次,我为鲁迅先生那种无边的孤独感而哀伤。“我”在黑暗里独行,“不但没有你”在身边,并且连别的影都没有。我甚至不敢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因为每次想起,内心就不由得沉重。我们都知道,影与黑暗是一个“共体”,没有黑暗,就没有他们。所以“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是影做出的无奈选择。因为只有沉没,世界才会属于自己。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影说出的“那些话”。即便是天堂、地狱、你们未来的黄金世界,我都不愿意去,甚至说“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因为我只不过一个影而已,要真跟随你,我只能够“彷徨于无地”。可是,影怎么会彷徨于无地呢?这是《影的告别》留给读者的思索空间。我们都知道,人的影子,在完全黑暗(黑夜)与完全光明(正午12点)的情况下,都要消灭;它只能存在于“半明半暗”之中。身处在“黑暗”与“光明”两个世界的交接点,这是一个生存的困境。

因为影“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所以它“不想跟随你了”。然而现实又是那样的无奈,处于一种生存困境中,它“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它竟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这样,不管是人,或者是影,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反抗。于是,它反抗黑暗,因为反抗黑暗,故为黑暗所不容“黑暗又会吞并我”,可它的生命价值正在于反抗黑暗中。当黑暗被消灭时,光明真正来临之日,却又是影消亡之时,“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鲁迅先生写道“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读着这样的文字,你能不感动吗?鲁迅先生当时处于历史的生存困境中,只求贡献,不求回报。而笔下的影之价值在于反抗黑暗,当自己辛苦奋斗得到的光明来临之时,却又甘愿于消亡。这是何等的生命境界,怎能不让我感动呢?最后,我想说,即便“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我还是愿意如鲁迅先生那样“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就是《影的告别》带给我的最大的生命启示。

赏析二:孤独的伟丈夫 ——《影的告别》解读

《影的告别》这首诗歌,写于1924年9月,收入鲁迅散文诗集《野草》。 《影的告别》与《野草》集中的《墓碣文》、《死后》、《死火》等篇什一样,写离奇诡谲的梦境,读来晦涩难懂。我们只有了解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和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态,就不难体味诗歌所蕴含的意义。正如鲁迅晚年所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1924年,正是鲁迅在精神上处于第二个寂寞苦闷的时期。“1920年末《新青年》团体的分裂,标志着‘五四’退潮时期的开始。??那些在‘五四’高潮中一度热血沸腾,勇于反抗旧社会、旧礼教的新式青年,在‘五四’退潮后,却变得消沉、颓唐。”“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

的青年也多衰老了???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面对依旧“太平”的街市,日渐沉默的青年,作为主张战斗要带“兽性”的革命斗士鲁迅,自然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的寂寞,他不得不发出“新的战友在哪里呢?”的呼唤!《影的告别》,正是诗人孤独,彷徨心境的写照。诗歌以象征手法,写影与人告别时的一席话。这个“影”无疑是诗人自己的象征,这个“人”(“朋友”)当是将来的黄金世界里”的热血青年。

诗歌开篇对那些曾经意气风发,如今却“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沉默、颓唐的青年发出了激越地呼喊“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我不愿意!”,“天堂”我不愿去,“地狱”我不愿去,对幻想中的“黄金世界”我也不愿去。我甘愿面对黑暗的现实,直面惨淡的人生,那怕“彷徨于无地”。然而,面对现实,诗人的思想又是矛盾的。现实社会将向何处去?诗人感到茫然。但是,诗人并不沉默,仍奋然而前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这是一个深感孤独、寂寞的斗士的心声。最后两节,表达了诗人勇于自我牺牲、义无反顾地上下求索的坚定信念。“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我愿意只是黑暗”,“我愿意只是虚空”,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正如鲁迅在他的杂文《这个与那个》里曾说的孤独的精神的战士,虽然为民众战斗,却往往反为这‘所为’而灭亡。”

诗人宁愿与黑暗、虚空战死,也决不像“朋友”那样“睡到不知道时候”,这正是顶天立地的伟丈夫风范。鲁迅这种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篇五:《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习题及答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人物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少年闰土》

一是抓住对闰土这个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体会其特点;

二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三是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

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是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三、重点解读分析:

他挥着如椽大笔,投身于唤醒民众、解放民众,争取科学、民主、独立的革命大潮中;他毕其一生,不断对专制社会以及附庸其上的文化礼教的黑暗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他坚持社会正义的立场,为受到损害、屈辱的弱势群众伸张正义,他就是鲁迅。鲁迅是谁──“他就是祥林嫂、闰土、孔乙己以至阿Q这些被压迫者的同情者和代言人,是一位永远站在平民视角,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大声疾呼的平民作家。”

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这样就使得鲁迅的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本组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

《少年闰土》

1、课文简说:

《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的形象;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情感。

2、关于小说《故乡》的写作背景

①作者通过《故乡》要反映的是对一个时代的思考。

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

②如何理解文中的“我”?

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的“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是经过虚构、想象的,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课文是小说中的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

主题是有差异的。

3

其间:那中间。其,那。本课指西瓜地里。

祭祀:节日或每逢祖先生辰忌日,人们向神或祖先献供品,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 值年:同族的人家,在祭祀祖先时,每户轮流负责准备,轮到谁准备的那一年,就叫值年。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迷信的人利用五行相克相生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闰土五行缺土,所以起名叫“闰土”,表示五行齐全。

许下愿心:即许愿。指迷信的人对神佛有所祈求时许下的某种酬谢。也借指事前答应对方将来给以某种好处。

装弶:弶,捕鸟的用具。装弶,就是把弶装置好,用来捉鸟。

竹匾:一种边框较浅的圆形竹器。

秕谷:干瘪的谷子。

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

跳鱼儿:指弹涂鱼,体长约10厘米,稍侧扁,浅褐色,栖息于海滨滩涂,常出水跳跃,上陆觅食,可食用。我国南北沿海都有出产。

4、课文特色:

第一:刻画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这篇课文是描写人物的。学习中既要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闰土这位农村少年的性格特点,还要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人物的这些特点的。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作者通过刻画闰土的外貌、动作、神态,闰土给“我”讲的稀奇有趣的事,以及“我”与闰土相处时的感受,使少年闰土的形象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比如文中两次对闰土的外貌进行了描写。

第二:叙事有详有略,表现人物特点:

要读懂课文,弄清少年闰土讲述的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先讲捕鸟。这件事紧承上文“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闰土讲了捕鸟的时间──下大雪;捕鸟的地点──沙地上;捕鸟的方法──支起大竹匾,撒下秕谷,鸟来吃时,拉绳子;捕鸟的结果──各种鸟都有。说明闰土是个捕鸟能手。如此一来,引得“我”总盼望下雪。

第二件事是讲海边拾贝壳的乐趣。贝壳五颜六色,奇形怪状。

第三件事是讲看瓜刺猹,讲得很详细。看瓜刺猹紧张惊险,这样的生活神秘动人。正因为闰土讲述的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三十年来,一想到闰土,“我”的头脑中就会浮现出这个画面。这与课文开头描写“我”记忆中的闰土月下瓜地刺猹的动人情景是紧密相联的。

第四件事讲看跳鱼儿,写得很简略。

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并且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捕鸟,表现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反映闰土的机智勇敢;捡贝壳、看跳鱼儿,表明闰土的生活丰富多彩。

第三:含义深刻的词句:

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要结合课文写作背景加以理解,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如,“项带银圈”为何不是“项戴银圈”?“素不知道”“无端”“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等词句的意思。

学习提示: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划分的界限。课文《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写作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1921年,虽然用的是当时大力倡导的白话文,但当时正值古、今汉语交替时期,鲁迅写作所用语汇的书面形式,有些还保留着古代汉语语汇书面形式的痕迹,与现代汉语语汇的书面形式不完全相同。

5、了解文章线索,理解重点句子,了解特点:

(1)文路整理:

第一段(第1自然段)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

第二段(第2—16自然段)接着写“我”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

第三段(第17自然段)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2)重点句子理解品读

①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②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鲁迅与闰土的告别时)

“素”,向来的意思。“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如许”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③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和“往常的朋友”都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高墙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出自己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写作背景:

2

殡仪馆:供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地方。

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失声痛哭: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了。比喻认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黄包车:旧时一种用人力拉的车,主要用来载人。也叫人力车。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硼酸水:一种用于消毒防腐的外用药水。

3、课文特色:

第一:脉络清晰,叙事清楚。

第一段是果──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后几段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第二:加小标题,理解关系:

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探究第一部分与后面几个部分的关系。第一部分提出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后面几个部分则用鲁迅先生的几件生活小事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这一问题。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笑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救助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总之,是因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才会赢得那么多人的爱戴。第一部分和后面几个部分是因果关系,第一部分写的是果,后面几个部分写的是因。

第三:重点词句,理解品质: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一个动作──“摸”,一个表情──“笑”,再现了伯父那慈爱宽厚的长辈风度和诙谐风趣的话语特色。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为了准确地写出鲁迅兄弟俩救治受伤车夫的情景,连用九个动词──“扶、蹲、半跪、拿、夹、拿、洗、敷、扎”,突显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

第四、含蓄的表达方式:

如“四周黑洞洞的”,“碰壁”、“把鼻子碰扁了”,“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些句子都给读者回味的余地,耐人寻味。

第五、设疑──叙事──释疑:

本文先讲鲁迅先生逝世,提出疑问:“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然后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令“我”难忘的几件事,最后得出结论:鲁迅先生就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样的一个人,回答了前面所提的问题。这样写可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既做到了前后照应,又突出了本文的中心。

4、了解文章线索,理解重点句子,了解特点:

(1)文路整理: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

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

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

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要认真读书;

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

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

伯父关心女佣阿三。

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2)重点句子理解品读

①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句话是作者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

②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伯父鲁迅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③“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理解这句话时可结合课文内容,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其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④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自己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

可以通过想象伯父鲁迅的心理活动来理解这句话。他可能想到这位车夫冒着严寒出来拉车,生活条件是多么困苦。伯父由这位车夫又想到了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都是社会制度不合理造成的。伯父知道根源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的痛苦,因而脸色变得严肃。这两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四、课外拓展:

1、本课附有一个阅读链接,分别节选的是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前一个材料,寥寥数语就勾勒出鲁迅先生鲜明的性格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后一个材料所体现的内容同本课有紧密的联系。

2、推荐文章

悼鲁迅先生

巴金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词、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桓?/p>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