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子女为何不体恤父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7:23:03 体裁作文
子女为何不体恤父母体裁作文

篇一:体恤父母深情

体恤父母深情

谁都有父母,都是在父母的关爱,关怀,呵护下一步一步地成长。但是,我们体谅过父母吗?知道父母对我们的深情吗?

我问过一些同学,他们认为家长为自己服务是应该的。我有时也觉得是。 记得有一次,妈妈听说广场星期六晚上有个英语角专门锻炼口语,而我的英语不好。妈妈就坚持每个星期六都带我去练口语。奔波,奔波......每天您都承担着接送我的任务,周六日都不理外。您从不抱怨。而我却和您顶嘴,嫌您老是说我。

有一次,妈妈您病了,拖着虚弱的身体送我去上学,我却嫌您骑的太慢。我真不懂事。其实我也知道您病了不舒服,我病了您跑前跑后给我看病,打针吃药,样样离不开您的护理。您病了还的早起送我上学。哎!当大人也不容易。妈妈我知道您说我是为了我好,您在我眼中一直都是好妈妈。

爸爸对我也很好,只要我喜欢的书,二话不说都给我买。什么《古希腊神话》,《我的大学》,《我的同桌是女妖》......的好书使我受益匪浅。《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自传三步曲让我了解了高尔基生活的艰苦,但是,他自强不息。又一次印证了阳光总在风雨后。

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我们能看到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我们也应该学会感恩,感谢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感谢他们抚养我们长大,感谢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篇二:父母与孩子关系不好怎么办

父母与孩子关系不好怎么办

管一个孩子肯定比管一个上千人的集体难,至少你没有办法开除他。

初中时期的教育,是关乎少年儿童未来身心健康和初步树立人生观、社会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儿童的心智发展、社会意识以及自我认知程度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讲,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令所有家长都如履薄冰的过程。

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钱志亮副教授,留学归国后致力于研究“问题学生教育对策”,他的建议明确而有具体,摘录如下: 行为问题多发生在儿童自主性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反抗期内,2-4岁为第一反抗期,8岁左右为第二反抗期,青春期为第三反抗期。处于这三个时期的孩子60-80%都普遍存在着“不听话”的现象。违扭和对抗的孩子多见于大人常常对孩子要求高、质疑与批评多、限制孩子活动自由、较多唠叨、经常用羞辱、批评、生气和找茬儿、体罚等方式对待孩子。

违拗(多见于幼儿或小孩)常常因父母未能满足其某些要求而爆发。患儿虽表现违拗与不服从,但内心常感焦虑与害怕,怕受成人惩罚。

对抗(多见于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常常因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仍达不到或实现不了家长或老师的要求,放弃目标之后迫不得已、孤注一掷而采取的强硬措施。 对此家长应注意:

反省自己 别总是说孩子“死拧”、“犟驴”,您自己是否也个性太强了点?您自己是否领导欲望、控制欲望太强了些?对孩子的占有欲望过分了些?自己是否忘记了“孩子越大越不属于妈”的规律?

修复关系 修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用“爱”建立信赖,使其不忍心伤害父母的心,不希望父母烦恼或悲伤,使其“良心”发现、体恤父母,使其建立健全羞辱心。

检讨管教 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管教通常是过度的关照,过度严格,严重“侵权”,这样会导致孩子的反感。如管得太多、太细;家长爱叨唠、婆婆妈妈没完没了、过分挑剔、爱找茬、本来就不该管、甚至管错了等。

不要粗暴 强迫压制虽可暂时消除孩子的表面违拗,但孩子常常口服心不服。强迫压制还给患儿提供不良的示范作用,导致孩子今后更加违拗。

坚持真理、不能迁就 如果确实是正确的,不能因为孩子的违拗或对抗而胆怯就放弃原则,否则孩子今后会以此为“武器”更多地来迫使父母或老师就范,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

查明原因 通过调查了解孩子违拗或对抗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并适当反思其中的问题,根据情况作出适当的合理调整,同时吸取教训。

加强沟通 与孩子进行诚挚的交谈,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也让孩子体验到父母或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及时解决问题。

如果儿童从小不听管教,有了不良行为也未及时干预,问题会愈加严重,甚至导致违法犯罪。因此,对孩子要从小注意教育,既要解决违拗问题,又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在孩子情绪平静时,父母要说清道理,使其养成讲道理的好习惯。

钱志亮教授最后套用的警句发人深省——

记住:没有管不了的孩子,只有不会管的大人!

篇三:家长遇到的困扰1

家长遇到的困扰

(1) 上课被老师投诉

换位思考

从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孩子

共情是心理学上的词语,亲子关系的共情,是指家长能与孩子换位思考,学会从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孩子。但道理是这么讲,很多家长都很难做到。

罗海鸣请在场的家长都站起来,假设地上有一支巨大的温度计,如果家长们听到冰冷的话语就往右走一步;如果听到某句话觉得很温暖,就往左走一步。

罗海鸣随后讲了一个故事:一个11岁男孩的家长,某天接到老师的“投诉”电话,说这孩子上课说话,批评他他还不认错!之后男孩回到家,家长面对孩子的第一句话如果是这样:“你们老师今天给我打电话了,你又做什么了?!”现场的家长们听到后,都往右边走了一小步。罗海鸣又连说了几句:“别说你什么都没做!”“你这个孩子怎么搞的,总是不让我省心!”“如果你说你什么都没做,老师干嘛打电话?她说你上课说话!”“回你房间去!好好反省一下,不反省好不要出来吃饭!”多么熟悉的语句,许多家长发现自己几乎都走到了右侧的尽头。这些自己或多或少都曾脱口而出的话语,连自己听着都觉得心冷。

那么,换种方式来说,会不会好一些呢?“老师今天早晨给我打电话了,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数落你,我相信你当时一定觉得很尴尬。我记得当年我的老师也曾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数落我,我当时觉得丢脸,很生气。我真的很想听听你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家长们又都往左走回了一步。

罗海鸣说,这就是共情,首先要让孩子觉得你理解他。这时,男孩告诉妈妈,其实他是针对老师上课时一个不懂的问题在问同学,结果被老师发现了,还被当众批评,所以他才不认错。其实,他也知道不应该上课讲话。妈妈这时又该说些什么呢?“既然你不能改变老师,我相信你一定知道将来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要不你去想想,然后告诉我你的办法”。

罗海鸣解释道,共情最典型的句式,就是“我句式”和“你句式”。比如“我觉得??(准确的感受)”,“我希望??(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法或启发式提问)”,“你看上去好像很难过/沮丧/失望??”

家长朋友们在家里不妨也试一试这两种句式,孩子的变化说不定立竿见影。

总结: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了解孩子当时的情况和孩子的这样做的动机,从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

(2) 遇到不听话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总结:留更多的时间给孩子和自己共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从孩子的思想根源上下功夫。

导读:天下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正面推崇。但人们也往往发现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有位家长说她7岁的女儿特别逆反,不让做什么就偏去做,她经常苦口婆心地

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却不听,惹得家长常发脾气。她知道打骂孩子不对,但不知该怎么办。我让她举个孩子如何不听话的例子,她讲了这样一件事。

她家住公寓楼五层,没有电梯,走楼梯上下。最近女儿特别喜欢这样下楼:一条胳膊搭到楼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脚不用力地向下溜。妈妈不允许孩子这样做,说楼梯扶手平时没人擦,那样会把衣服弄脏磨坏。但再一次下楼时,孩子又那样,屡说屡犯,家长终于失去耐心,大发脾气。孩子当着家长的面不敢那样做了,却找各种机会偷偷地那样下楼,衣服袖子下面经常是脏脏的。陈述完事情后,家长用失望的口气加一句:我那孩子,天生就不如别的孩子懂事,我其实挺尊重她的,不知给她讲了多少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听。

我对家长说,你既然已经发现讲道理没用,那至少说明在这件事上,讲道理是不对的,发现不对,就应该立即停止。家长一脸迷惑,情绪上略

子女为何不体恤父母

有抵触地问我,讲道理不对吗?那该怎么教育她呢?

我说,很简单,回家找两块抹布,你和孩子一人一块,自上而下把楼梯扶手擦干净,既做了公益,又满足了孩子手脚并用下楼的乐趣,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家长一听,恍然大悟,对啊,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我怎么就光想着给她讲道理呢?

这位家长之所以没想到,应该在于她一直以来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说得“有道理”,没去想自己做得多么没道理。就这件事,孩子不过是想变个花样走楼梯,家长却不体恤孩子,这么微小的一点童趣都不给孩子,对这么简单的尝试都不能容忍,这和家长所说的给孩子“尊重”就完全不搭界。天下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要使儿童“明白道理”,不要仅仅把道理告诉儿童,必须要首先让儿童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连续不断的经验。

我曾看到一则新闻,广州番禺张中良夫妇收养了10个孤儿,孩子做错事,张中良与妻子不会责骂他们,也不讲大道理,而是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来完成对一个道理的认识。比如,有一次,张中良让家中的小女儿慕恩带着眼睛看不见的姐姐美春出去玩,不知为何慕恩将美春一个人丢在了外面,独自回来了。张中良知道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小慕恩做了一个体验:用毛巾蒙住慕恩的眼睛,让她自己在外面走一段路。从此以后,慕恩变得特别懂事。这一个细节,足以让我们对张中良夫妇更加敬佩,他们也许没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对教育的理解却那样透彻,没有对孩子的真爱,是不可能有这份悟性的。

“行不言之教”是传诵千古的经典教育方法,理论上人们都认可,可遇到问题时,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念头总是如何劝说孩子,如何给孩子讲道理。比如我经常收到这样的来信:年轻父母们详细陈述了老人带孩子如何包办溺爱,导致孩子有许多毛病,后面提出的问题却是:“这种情况下,我如何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改正缺点?”也有不少家长,他的孩子遭遇了学校老师的冷暴力,导致孩子厌学。家长不去想办法向学校反映,解决老师的问题,也不去做任何和老师沟通的努力,却来问我“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不再厌学”——这样奇怪的逻辑经常遇到,明明是成年人做得不对,伤害了孩子,却把改造的矛头对准孩子,指望动动嘴皮子,说点什么,就可以改善孩子的状态,这怎么可能呢?

篇四:做个“不讲道理”的家长

做个“不讲道理”的家长

天下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正面推崇。但人们也往往发现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有位家长说她7岁的女儿特别逆反,不让做什么就偏去做,她经常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却不听,惹得家长常发脾气。她知道打骂孩子不对,但不知该怎么办。我让她举个孩子如何不听话的例子,她讲了这样一件事。

她家住公寓楼五层,没有电梯,走楼梯上下。最近女儿特别喜欢这样下楼:一条胳膊搭到楼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脚不用力地向下溜。妈妈不允许孩子这样做,说楼梯扶手平时没人擦,那样会把衣服弄脏磨坏。但再一次下楼时,孩子又那样,屡说屡犯,家长终于失去耐心,大发脾气。孩子当着家长的面不敢那样做了,却找各种机会偷偷地那样下楼,衣服袖子下面经常是脏脏的。陈述完事情后,家长用失望的口气加一句:我那孩子,天生就不如别的孩子懂事,我其实挺尊重她的,不知给她讲了多少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听。

我对家长说,你既然已经发现讲道理没用,那至少说明在这件事上,讲道理是不对的,发现不对,就应该立即停止。家长一脸迷惑,情绪上略有抵触地问我,讲道理不对吗?那该怎么教育她呢?

我说,很简单,回家找两块抹布,你和孩子一人一块,自上

而下把楼梯扶手擦干净,既做了公益,又满足了孩子手脚并用下楼的乐趣,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家长一听,恍然大悟,对啊,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我怎么就光想着给她讲道理呢?

这位家长之所以没想到,应该在于她一直以来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说得“有道理”,没去想自己做得多么没道理。就这件事,孩子不过是想变个花样走楼梯,家长却不体恤孩子,这么微小的一点童趣都不给孩子,对这么简单的尝试都不能容忍,这和家长所说的给孩子“尊重”就完全不搭界。天下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要使儿童“明白道理”,不要仅仅把道理告诉儿童,必须要首先让儿童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连续不断的经验。

我曾看到一则新闻,广州番禺张中良夫妇收养了10个孤儿,孩子做错事,张中良与妻子不会责骂他们,也不讲大道理,而是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来完成对一个道理的认识。比如,有一次,张中良让家中的小女儿慕恩带着眼睛看不见的姐姐美春出去玩,不知为何慕恩将美春一个人丢在了外面,独自回来了。张中良知道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小慕恩做了一个体验:用毛巾蒙住慕恩的眼睛,让她自己在外面走一段路。从此以后,慕恩变得特别懂事。这一个细节,足以让我们对张中良夫妇更加敬佩,他们也许没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对教育的理解却那样透彻,没有对孩子的真爱,是不可能有这份悟性的。

“行不言之教”是传诵千古的经典教育方法,理论上人们都认可,可遇到问题时,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念头总是如何劝说孩子,如何给孩子讲道理。比如我经常收到这样的来信:年轻父母们详细陈述了老人带孩子如何包办溺爱,导致孩子有许多毛病,后面提出的问题却是:“这种情况下,我如何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改正缺点?”也有不少家长,他的孩子遭遇了学校老师的冷暴力,导致孩子厌学。家长不去想办法向学校反映,解决老师的问题,也不去做任何和老师沟通的努力,却来问我“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不再厌学”——这样奇怪的逻辑经常遇到,明明是成年人做得不对,伤害了孩子,却把改造的矛头对准孩子,指望动动嘴皮子,说点什么,就可以改善孩子的状态,这怎么可能呢?

把“讲道理”当成教育,这几乎是“问题家长”的通病 人们对“讲道理”的偏好往往源于思维惯性。从小在家庭、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教育的人,往往会成为讲道理爱好者。在他们的经验和认识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就是告知与被告知的关系;所谓教育,就是“明白人”对“不明白人”说话。所以他们对孩子表示负责和爱,就是大事小事都要告诉他们如何做。不过,这种单边主义思维方式,最容易让人陷入教育困境中。

一位家长说他在没孩子时,很瞧不上那些打孩子的人,觉得成人靠武力征服孩子,真是无能。他自己有了儿子后,遇到问题,总是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发现自己奉行的“以理服人”越来越行不通了。孩子经常很固执逆反,不管家长怎么说,就是不听。所以他开始怀疑自己做得对不对,周围又不时地有

人对他说,教育男孩子就要粗野一些,只要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想让他做什么事,没什么好商量的,必须服从,不行就动用武力。所以,有两次他和孩子发生冲突,真的没能控制住,对孩子动了手。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黔驴技穷,也堕落为自己曾经不齿的那类家长了。

这位家长的做法很有代表性,不少家长,包括很多学校老师,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时,经常脱不了这样的套路:先讲道理,讲道理不行就去批评,再不行就通过发脾气来征服。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陈述我为你付出多少辛苦,你却这样不懂事……以此来“感化”孩子。

思想家卢梭说过,3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这3种办法恰是很多家长身体力行,运用最纯熟的。每当我在不同场合引用卢梭这句话时,总是会引起别人的疑问和困惑:如果讲道理孩子不听,除了生气或感化他,还有什么方法呢?难道不要教育他吗?

把“讲道理”当成教育,这几乎是“问题家长”的通病。 当然要教育孩子,但以大道理压人,强迫孩子接受来自家长口头的“道理”,这是在使蛮力,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之扣越系越复杂,越系越死。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改变“讲道理”的思维定式,变通一下,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有位妈妈,从孩子一岁半时,开始每晚给孩子刷牙,可小家伙怎么都不配合,任凭妈妈讲多少道理都没用,刷牙成了天天必打的

战争,总是弄得双方都不愉快。后来,这位妈妈想了一个办法,孩子有一个很喜欢的小熊玩具,妈妈在晚上要刷牙前跟孩子说:“宝贝,小熊这么长时间没刷牙,牙疼了,长龋齿了,你帮它刷刷牙好吗?”孩子很乐意地接过妈妈准备好的牙刷帮小熊刷起来。给小熊刷完牙后,妈妈表扬孩子刷得好,并说:“小熊真乖,给它刷牙它配合得真好。”然后问孩子:“宝宝想不想让小熊看看你也很乖,也会好好配合妈妈刷牙?”孩子高兴地说好,史无前例地配合妈妈刷牙。这样几天下来,孩子再也不厌烦刷牙了。

还有一位家长,说他4岁的孩子有两个毛病,一是不听话,一是爱哭。问我怎么办。我让他举出最近的一个不听话的例子。

他说孩子这几天总是在晚上临睡觉前要下楼玩,无论家长怎么给他讲外面天黑了,小朋友都回家了,明天再玩之类的话,孩子都不听,就是哭着要下楼。

我说,你说的两个毛病其实是一个,可以一起解决。从今天开始,一切事情尽量听孩子的。如果他临睡前想下楼,你就辛苦点,抱他下楼,他想在楼下待多长时间,就待多长时间,在其他事情上也采取类似的做法。家长有些吃惊,很顾虑的样子,但回去还是按着我说的做了,结果让他意想不到。

他后来告诉我,当天孩子在临睡前又要下楼,家长没说什么,愉快地给他穿好衣服,带他下去。外面很黑,冷风嗖嗖的,楼下空无一人,他刚把孩子放地上,孩子就要他抱着回家。家长故意说既然下来了,多待一会儿吧,孩子说什么也不肯多待,说想回家睡觉。回家后,孩子一下变得很听话,让刷牙就刷牙,让脱衣服就脱衣服。此后

篇五:切记家长绝不能说的四句话!

切记家长绝不能说的四句话!

1. “这像是你这么大的孩子做的事儿吗!”

当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哭,或者一个4岁的孩子拒绝在公共汽车上老老实实地坐着的时候,他其实就是在做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做的事儿。

当然,如果孩子表现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体,父母会十分满意和高兴,但当你要求他“合理”时,你实际上是在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他会出现这样“不合理”的行为的原因之前,就说出了这样带有责备性质的话。这时,你真正关心的,其实是孩子带给你的影响(让你尴尬或者难堪)。真正地去关心他的感受,理解他并给他以足够的体恤和同情——他是不是因为觉得呆在这里很烦闷?或者他饿了?

2. “你真是个没用的孩子!”

和孩子开玩笑,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开发他幽默能力的好方法,但是诸如“你又忘记了拧紧瓶盖,你是不是没脑子啊!”这样的“玩笑”,却很可能让孩子感到受伤或者气馁。尽管有些父母想,这样嘲笑一下孩子,也许会对他将来承受更多人际关系的复杂会有帮助——他会因为有过这样的“训练”而变得“坚强”!这是错误的。作为孩子的父母,你的任务是爱他、支持他、帮助他、教导他,而不是应该把这种装腔作势的“挫折训练”隐藏在“玩笑”里。如果心里并不是真心觉得他很蠢很没用,那就请你不要那么说。

3. “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家孩子一样啊!”

这种把孩子与别人比较的方式,最直接能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孩子自己觉得像个二等公民,同时加剧他与其他人的对立情绪。也许父母是想通过这种比较让孩子能更听话或者更努力地学习,但它除了会降低孩子的自信之外,不会有更好的效果了。你越是说他不行,他就会越觉得自己不行。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力量,同时也要正视孩子的弱点。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行为,发扬或改进,才是正确之道。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