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1984年高考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8:23:55 字数作文
1984年高考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1984年试题高考语文各年试题

一九八四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招生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部分(40分)

(一)请把相应的汉字写在拼音下面。(4分)

1.Zhuózhòng zhuāhǎo tǐzhì gǎigé

2.Bìxū yánsù cáizhèng jìlǜ

(二)下边列举的鲁迅的作品里,有哪几篇是小说?请在不是小说的篇名前的括弧里打“×”,并在小说篇名前边的括弧里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它们发表的先后次序。(2分)

( )《记念刘和珍君》

( )《药》

( )《拿来主义》

( )《祝福》

(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 )《为了忘却的记念》

( )《阿Q正传》

( )《狂人日记》

( )《<呐喊>自序》

(三)下边一共有四个论断,请在正确的论断后边的括弧里打“√”号,错误的打“×”号。(每题1分,答错倒扣1分,不答不给分。)

1.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孙犁的《荷花淀》都描写了荷花,它们都是写景的散文。( )

2.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和姚雪垠的《虎吼雷鸣马萧萧》都写到了李自成这个历史人物,但前者是学术论著,后者是文艺作品。( )

3.《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都是资产阶级剥削者的典型。( )

4.《樱花赞》、《百合花》、《花城》、《南州六月荔枝丹》、《杨树》等作品都写到了花草树木,但它们的文体各不相同,表达方式都不一样。( )

(四)仔细阅读下边几段文字,然后答题。本题一共包括11个小题,按顺序原文中加红或画线的词句相对应。凡选择题一律在正确答案后边的括弧中打“√”号。每题只准打一个“√”,否则不给分。(30分)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有力的证据断言:人类一切部落,在野蛮社会以前是蒙昧社会,正如我们知道在文明社会以前是野蛮社会一样。人类历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的历程相同。①

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现与发明层出不穷,我们根据这些把人类的进程划分成先后相承的若干阶段。同时,各种社会制度,因为与人类的永恒需要密切相关,都是从少数原始思想的幼苗发展出来的,也同样成为我们划分阶段的依据。将这些制度,这些发明与发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人类出于同源,同一发展阶段中人类有类似的需要,并且可以看出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同样的心理作用。②

我们把陶器的出现作为野蛮社会开始的标志,因为人类必须先有村居生活,而且必须在简单的技术已经达到相当进步的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制造陶器。⑤在人类的进步过程中,制陶术的出现为改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近代文明是在野蛮阶段的各种发明、发现和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大量吸取了野蛮阶段的种种成就。不管文明人的成就多么卓越伟大,都不能使我们低估或无视人类野蛮阶段所完成的事业。⑥要知道,野蛮阶段的人类已经创造并享有了文明的一切要素,只有使用文字一项是例外。文字的使用是文明阶段开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认真地说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

随着发明和发现的产生,随着制度的发展,人类的心灵也必然因之而愈来愈开豁,人类的脑子也在逐渐变大,尤其是大脑部分。在蒙昧阶段,人们要从一无所有的环境里想出最简单的发明是极其困难的;在这样一种原始的生活条件下要发现任何可资利用的物质或自然力量也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当时人类心智发展之迟缓是不可避免的。要把这样一些蒙昧初开,野犷难驯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社会,当然也是十分困难的。毫无疑问,最早的发明项目、最早的社会组织,是最难于产生的,因此从蒙昧阶段过渡到野蛮阶段所经历的时间是最长的。⑦

人类发展进度比率的问题同人类文化各阶段的相对长度直接有关。人类发展的速度自始至终是循着几何级数递增的,虽不是严格遵守这个规律,但基本上是如此。这一点不仅曾为历史事实所证明,而且从理论上说,也不可能遵循其它的规律。⑧因为每当人类获得一项准确的知识之后,就变成了进一步获得新知识的动力,就这样一直推进到极其错综复杂的现代知识。因此,虽然人类在最早一个阶段的进步速度最慢,在最近一个阶段的进步速度最快,可是我们如果就这两个阶段的成就同全部成就关系来估量,则最早一个阶段的成就的相对量可能是最大的。我们认为下边这种看法有可能会得到公认,那就是:人类在蒙昧阶段的进步,就其对人类整个进步过程的关系而言,要大于野蛮阶段的进步;同样,人类在整个野蛮阶段所取得的进步要大于其后整个文明阶段的进步。⑨

人类文化上的这些阶段的相对长度是多少?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虽然不可能作出精确的估计,但不妨试求其近似值。根据发展速度按几何级数递增的理论,蒙昧阶段的时间自然要比野蛮阶段为长,而野蛮阶段要比文明阶段为长。如果我们假定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的时间已有十万年,那么我们至少要把六万年划归蒙昧阶段。按照这样的分配,人类中最先进的一部分⑩竟花去五分之三的时间生活在蒙昧阶段。余下的时间里,要把两万年——即五分之一——划归野蛮阶段的初期。给野蛮阶段的中期和晚期留下一万五千年,文明阶段就只剩下五千年左右了。

人类经历蒙昧阶段的时间比此后的全部经历还要长,而文明阶段所占据的时间只不过是人类历史的一小片段。这个结论在人类学上是极其重要的。

(11)

①按照作者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按顺序分为哪几个阶段? ②左边画线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a.人类出于同一祖先,因此有同样的需要和心理。( )

b.同一个种族的成员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中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 )

c.人类所有种族在相似的情况下,其需要和心理是相同或类似的。( ) d.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人类的心理作用仍然可以是一致的,而具体的需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只能是近似的。( )

③这一段有两个“其”字。第一个“其”指代的是 ,

第二个“其”指代的是 。

④这里的“相对量”和“比率”的意思是:

a.“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发展相对成就的大小,“比率”指不同阶段发展速度的比较。( )

b.“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发展相对成就的大小,“比率”指这些成就的量的比例。( )

c.“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成就的相对重要性,“比率”指不同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时间。( )

d.“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成就在数量上的比较,“比率”指不同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时间。( )

⑤作者把陶器的使用作为野蛮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因为:

i.

ii.

⑥在这两句话里,作者只提到野蛮阶段和近代文明的联系,没有提到蒙昧阶段,是因为:

a.近代文明的发展与蒙昧阶段的文化并没有联系。( )

b.蒙昧阶段无文化成就可言。( )

c.野蛮阶段的文化成就比蒙昧阶段更重要。( )

d.近代文明与野蛮阶段有直接继承关系。( )

⑦这一段的意思是:

a.发明、发现的产生,社会制度的建立,是野蛮阶段的开始,而在蒙昧阶段,这一切都是很困难的,所以蒙昧阶段特别长。( )

b.发明、发现的产生,社会制度的建立,都开始于蒙昧阶段,但由于从无到有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蒙昧阶段特别长。( )

c.在蒙昧阶段,人类无发明、发现和制度可言,而这三者是野蛮社会开始的必要条件,因此,二者之间有一段相当长的间隔时间。( )

d.通过蒙昧阶段发明、发现和建立制度的困难,说明原始人智力发展迟缓的原因。( )

⑧这里所说的“理论”,文中有没有解释?如果有,请你在有关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如果没有,请你用一两句话简要地解释一下(写在下边)。

⑨作者提出这样的看法是因为:

a.蒙昧阶段最长,野蛮阶段次之,文明阶段最短。( )

b.蒙昧阶段取得进步所付出的劳动量最大,野蛮阶段次之,文明阶段最少。( )

c.人类早期成就是以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

d.人类智力的发展比具体成就更重要。( )

⑩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说“人类中最先进的一部分”?光说“人类”行不行?为什么?

这个结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a.它告诉我们今天的文明是无数代祖先无声无息孜孜努力的结果,我们应该认识创业的艰难。( )

b.它证明人类历史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速度也相同。( )

c.它纠正了多年来流行的看法,使我们对人类发展的规律有清晰的认识,鼓舞我们进一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信心。( )

d.它确认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而且在发展速度方面按几何级数递增这一规律。( )

二、文言文部分(30分)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红的字。

1.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2.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

4.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

5.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与璧而秦不与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二)下面列出中国古代文学家十二人和古典文学作品十二篇,请把每一位唐代作家和他的作品分别用线条连起来。(画错倒扣分)

篇二:198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98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部分(40分)

(一)请把相应的汉字写在拼音下面。(4分)

1.Zhuózhòng zhuāhǎo tǐzhì gǎigé

2.Bìxū yánsù cáizhèng jìlǜ

(二)下边列举的鲁迅的作品里,有哪几篇是小说?请在不是小说的篇名前的括弧里打“×”,并在小说篇名前边的括弧里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它们发表的先后次序。(2分) ( )《记念刘和珍君》

( )《药》

( )《拿来主义》

( )《祝福》

(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 )《为了忘却的记念》

( )《阿Q正传》

( )《狂人日记》

( )《<呐喊>自序》

(三)下边一共有四个论断,请在正确的论断后边的括弧里打“√”号,错误的打“×”号。(每题1分,答错倒扣1分,不答不给分。)

1.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孙犁的《荷花淀》都描写了荷花,它们都是写景的散文。( )

2.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和姚雪垠的《虎吼雷鸣马萧萧》都写到了李自成这个历史人物,但前者是学术论著,后者是文艺作品。( )

3.《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都是资产阶级剥削者的典型。( )

4.《樱花赞》、《百合花》、《花城》、《南州六月荔枝丹》、《杨树》等作品都写到了花草树木,但它们的文体各不相同,表达方式都不一样。( )

(四)仔细阅读下边几段文字,然后答题。本题一共包括11个小题,按顺序原文中加红或画线的词句相对应。凡选择题一律在正确答案后边的括弧中打“√”号。每题只准打一个“√”,否则不给分。(30分)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有力的证据断言:人类一切部落,在野蛮社会以前是蒙昧社会,正如我们知道在文明社会以前是野蛮社会一样。人类历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的历程相同。①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现与发明层出不穷,我们根据这些把人类的进程划分成先后相承的若干阶段。同时,各种社会制度,因为与人类的永恒需要密切相关,都是从少数原始思想的幼苗发展出来的,也同样成为我们划分阶段的依据。将这些制度,这些发明与发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人类出于同源,同一发展阶段中人类有类似的需要,并且可以看出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同样的心理作用。②

我们把陶器的出现作为野蛮社会开始的标志,因为人类必须先有村居生活,而且必须在简单的技术已经达到相当进步的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制造陶器。⑤在人类的进步过程中,制陶术的出现为改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近代文明是在野蛮阶段的各种发明、发现和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大量吸取了野蛮阶段的种种成就。不管文明人的成就多么卓越伟大,都不能使我们低估或无视人类野蛮阶段所完成的事业。⑥要知道,野蛮阶段的人类已经创造并享有了文明的一切要素,只有使用文字一项是例外。文字的使用是文明阶段开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认真地说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

随着发明和发现的产生,随着制度的发展,人类的心灵也必然因之而愈来愈开豁,人类的脑子也在逐渐变大,尤其是大脑部分。在蒙昧阶段,人们要从一无所有的环境里想出最简单的发明是极其困难的;在这样一种原始的生活条件下要发现任何可资利用的物质或自然力量也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当时人类心智发展之迟缓是不可避免的。要把这样一些蒙昧初开,野犷难驯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社会,当然也是十分困难的。毫无疑问,最早的发明项目、最早的社会组织,是最难于产生的,因此从蒙昧阶段过渡到野蛮阶段所经历的时间是最长的。⑦

人类发展进度比率的问题同人类文化各阶段的相对长度直接有关。人类发展的速度自始至终是循着几何级数递增的,虽不

是严格遵守这个规律,但基本上是如此。这一点不仅曾为历史事实所证明,而且从理论上说,也不可能遵循其它的规律。⑧因为每当人类获得一项准确的知识之后,就变成了进一步获得新知识的动力,就这样一直推进到极其错综复杂的现代知识。因此,虽然人类在最早一个阶段的进步速度最慢,在最近一个阶段的进步速度最快,可是我们如果就这两个阶段的成就同全部成就关系来估量,则最早一个阶段的成就的相对量可能是最大的。我们认为下边这种看法有可能会得到公认,那就是:人类在蒙昧阶段的进步,就其对人类整个进步过程的关系而言,要大于野蛮阶段的进步;同样,人类在整个野蛮阶段所取得的进步要(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大于其后整个文明阶段的进步。⑨

人类文化上的这些阶段的相对长度是多少?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虽然不可能作出精确的估计,但不妨试求其近似值。根据发展速度按几何级数递增的理论,蒙昧阶段的时间自然要比野蛮阶段为长,而野蛮阶段要比文明阶段为长。如果我们假定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的时间已有十万年,那么我们至少要把六万年划归蒙昧阶段。按照这样的分配,人类中最先进的一部分⑩竟花去五分之三的时间生活在蒙昧阶段。余下的时间里,要把两万年——即五分之一——划归野蛮阶段的初期。给野蛮阶段的中期和晚期留下一万五千年,文明阶段就只剩下五千年左右了。人类经历蒙昧阶段的时间比此后的全部经历还要长,而文明阶段所占据的时间只不过是人类历史的一小片段。这个结论在人

类学上是极其重要的。(11)

①按照作者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按顺序分为哪几个阶段?

②左边画线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a.人类出于同一祖先,因此有同样的需要和心理。( )

b.同一个种族的成员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中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 )

c.人类所有种族在相似的情况下,其需要和心理是相同或类似的。( )

d.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人类的心理作用仍然可以是一致的,而具体的需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只能是近似的。( )

③这一段有两个“其”字。第一个“其”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个“其”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这里的“相对量”和“比率”的意思是:

a.“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发展相对成就的大小,“比率”指不同阶段发展速度的比较。( )

b.“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发展相对成就的大小,“比率”指这些成就的量的比例。( )

c.“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成就的相对重要性,“比率”指不同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时间。( )

d.“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成就在数量上的比较,“比率”指

篇三: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历年作文回顾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历年作文回顾

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为话题作文“开窗看问题”。话题为一段材料,大意为“窗户像一个画框,透过窗户不同人看到不同风景,有的人看到了俗,有的人看到了雅;有的人看到了躁,有的人看到了静。”要求考生自主命题。 山东历年高考作文题目

2013山东高考作文题目:为作家作品挑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着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2012山东高考作文题:以孙中山箴言自拟题目

2011高考作文题目—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

要求:形式不限,诗歌除外,800字以上。

2010山东高考作文题: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衡量生活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人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物质生活的改善,于是乎,名牌和奢侈品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似乎愈来愈重。

据有关统计,68.8%的受访白领愿意花钱购买奢侈品,受访白领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人均达到22062.8元。26岁的外企职员FLORA月薪5000元。她说,自己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挣面子。28岁的部门主管AMBER拿着8000元月薪,也是一名奢侈品的追随者。她自称买名牌不为面子,不求舒适,只为“激励自己”。AMBER说,她会关注千万富翁的生活方式,这会让她搜罗名牌更有“方向感”。

在平时的的生活中,你会在意名牌和奢侈品吗?金钱是衡量生活品质的唯一标准吗?作为现代人,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2009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见证

见证,是社会、历史、生活的凝聚。生活中,我们见证了个人悲喜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变迁中,许多人或事,是??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08高考山东省作文题目:“春来草自青”

作文要求: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完成一篇自命题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2007年山东卷作文题目: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要求: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题写800字文章,自拟题目,自选主题自选文体,文体特征明显。

2006年高考作文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 星

雷抒雁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相关信息:1951—2005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

1951年: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

1952年: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年: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4年: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年: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年:我的母亲

1958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年: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年: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年: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年: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年:“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年: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年):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缩写年:“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年:改写年:“陈依玲的故事”

1980年:读后感年:《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年:读后感年:《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命题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看图作文年:说明一篇;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年: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年:“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年: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年:习惯

1989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年:动作表情;肖像描写;议论500字(素材为年: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年: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年:记叙;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

年:广播稿年: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年:尝试

1995年:一段对话;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年:说明一篇;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年: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年: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

2001年:诚信

2002年:心灵的选择

2003年: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

2004年: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2005年:双赢的智慧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