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高考作文mp3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8:34:47 字数作文
高考作文mp3字数作文

篇一:高考作文的三个要害

高考作文的三个要害

考场作文是一种限时间、限题目(话题)、限环境(考场)的特殊作文,同样的,考试作文的评阅也是一种限时间、限标准(评分规则)、限环境的类似工业化式的特殊阅读,这两方面决定了考试作文既不等同于自由选择前提下的作家创作,也不等同于风行一时的“新概念作文”(它只是为极少数文学素养高的学生展示才华准备的)。高考作文作为考试作文的典型代表,更突现出这种不同,而这种不同的要害有以下三点,这三点抓住了,就能稳步向高分迈进了。

一、怎样保证紧扣话题或材料中心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优秀作文命题方式。所谓话题,指的是谈话的中心,既然是中心,就要始终围绕着它,否则就是偏离话题,甚至脱离话题,这些都是极其严重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评分的降档,损失绝不是3分5分,而是10分20分。有人认为,虽然我扣话题不紧,但我文章本身的水平高,或生动形象,或思想深刻,或富于文采,或有所创新,可以获得加分部分的高分,这样加上9分10分,总分照样不低。这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在跑道外跑得再快,也没有计名次的资格;偏离目标的炮弹威力再大,也不会赢得一片欢呼。基础分和加分是两个概念,但方向完全相同,后者和前者是连动的,只有基础分高的作文,才有可能获得高的加分。还有人认为这样评分不合理,埋没了一些人才。这种说法则是小是而大非。从个体看,可能确实有遗珠之憾;但从全局看,却维护了比赛的公正,轻重判然。至于材料作文,无非是增加了一道阅读材料总结出其中心的程序,从多年的高考命题看,读懂材料并不难,毕竟是作文题不是阅读题,然后围绕你总结的中心写作,如同话题作文一样。

具体怎样紧扣话题或材料的中心呢?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高级层次是“形远神近”,普通层次是“形神皆近”。所谓“形远神近”,指的是处处伏笔,层层铺垫,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话题或材料的中心有距离,甚至找不见话题、中心性字眼,但实际上苦心孤诣,最终点明话题,让你豁然开朗,恍然大悟,以见其万泉归一之功力。这种写法当然只适合于少数作文高手,只可个别辅导,不足为众人道也。所谓“形神皆近”,指的是文中处处能看见话题、中心性字眼,题目中有,第一段有,结尾段有,中间段有,即使高度近视眼也能看出这样的作文是紧扣了话题的,是绝不可能被阅卷者判为偏离话题的,更不用说脱离话题了。这种写法显然适合于大多数学生,值得学习掌握。先从形入手,让话题性字眼段段露面,不怕生硬甚至牵强,养成一个不会出现大的失误的好习惯,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向“神近”迈进。

二、怎样的选材才让人觉得有品位

看作家的有些文章,可以是写案头的一盆花草,可以是写某个事件的真相,也可以是写对某人的挂念。一点闲情逸致也好,片断史料记载也罢,抑或生活偶感,毕竟无人限制他的话题,更无人专门拿他的文章和别人相比来评分,再说他可能是专栏约稿,已经成名,无发表之虞,也不怕没人看,没人赞和。高考作文就与之大有区别了,首先它是一种比赛,比赛就要有统一的要求,如限定了具体话题或材料或命题,你自己未必感兴趣;其次要分出高下,而多数学生语言差距不大,生活阅历有限;再加上高考作文命题本身就很有分量,绝非自己私人化的小情小感可以胜任。这样,文章的具体内容即选材就显得很关键,必须选有品位的材料来增加你的竞争力。

选怎样的材料才让读者觉得有高的品位呢?这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追求。第一是关于人生的。人生的本质性、共同性困惑,人生的意义、价值的比较,人生的深刻情感和精神寄托。不要总写“有一次上数学课……”、“放学的路上……”之类日记性内容,不光要对自己来说有意义,更要对别人有较大价值,这样才能反映出高的层次,胜过别人。第二是关于社会的。社会现象的沉思,社会问题的担忧,比如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对道德沉沦的多面剖析,对贪污腐败的制度期盼,对义工善行的由衷景仰。想大事情,展大胸怀,成大人才,这才是国家高考作文所期望的。不要戚戚于自己的一次考试不理想,一次和同学闹矛盾,身在教室,胸怀天下,告诉阅卷的老师你是大可造之材。第三是关于历史的。列宁有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古人也说要“以史为鉴”。何况中国是有着几千年辉煌文明史的古国,有着无穷无尽的经验与教训。比如先秦诸子,战国风云,魏晋风骨,大唐气象,近代屈辱;比如夏桀商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比如屈原陶潜,阮籍嵇康,李白杜甫,岳飞稼轩。让历史走进你的作文,显示你知识的丰富,视野的开阔,增加你作文的厚重。第四是关于文化的。文化是对人类文明的最高认识,蕴涵着本原性影响的观念因子,作文能体现文化色彩,自然卓尔不群。比如风土人情,节日礼仪,服饰饮食,建筑宗教,中医京剧。能以文化的眼光来看人和事,来构建你的文章,有高屋建瓴之势,别具品位与深邃,当然这要靠课外高水准的阅读来支撑。

三、怎样的文体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文体是人们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凝结,是最有利于表情达意的样板,文体不可轻视。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中,总有一句“文体自选”,这是给了考生选择最能表现自己写作水平的方式的自由,并不是不管文体,不是生造四不象式的“我”文体。文体运用的最高境界是“适合”二字。所谓适合,主要指适合于作者自己。适合的文体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尽最大可能展现自己的才

华,不适合的文体则会弄巧成拙。就像旗袍能充分展现线条分明者的美好身材,却也会充分暴露臃肿者的突出缺点一样。

文体适合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则要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难在认识自己。认识别人难,认识自己更难,因为从深层心理上即潜意识上讲,人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短处,总是认为别人能做优秀的我也能。文体本无高下之别,但人的禀赋有别,性格不同,志趣各异,运用起来便大相径庭,优劣判然了。看来关键在于认识自己的特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认识自己除了要听取老师的判断和建议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准确的方法,那就是阅读,我这里指的是要特别留心注意思考:在不受作者名气、他人推荐、历来定论等影响的前提下,自己曾被哪些文章所吸引?为谁的文章而激动?认为什么样的文章才值得一读?然后把这些文章总起来看,都有怎样的个性化的共性?这种有目的的、原生态式的阅读价值非凡,它昭示着你和哪类文章距离近,亦即你最适合于写哪类文章。接下来就是有意识的找这类文章专门阅读,不断地深入思考,进而有意识的模仿,那怕一开始显得生硬,也不要在乎,不要怀疑,走下去,这肯定是一条康庄大道。作家们是聪明的,在没有成名前他们都经过这样的艰难历程,而一旦找到了这条路,他们便一直向前,而且矢志不渝。比如冰心不写鲁迅那样的文章,余秋雨不学张爱玲那样的风格,非不可也,不适合也。

平时说起作文来,理论、方法、技巧一大堆,似乎很复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作文的要害就是以上三点,这三点抓住了,方向就对了,就能不断提高作文的信心和成绩。但是最后还必须交代一句:一定要按照上述三点的顺序来训练,练好第一点,再练第二点、第三点,不能乱序,也不能同时进行。

篇二:从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看素材运用的技巧

从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看素材运用的技巧 作者:韩延明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4年第12期

占有素材固然重要,但使用素材更需要灵活和机智,就像玩积木,材料一定,那就要看谁玩得活,能够巧妙组合,将素材轻松玩弄于股掌之中。下面介绍几种作文素材运用的技法,以供同学们备考之用。

技法一:理例结合

“理例结合”,就是将举例和引用原理或名言相结合,使具体事例和科学原理、名人名言相得益彰,发挥更好的综合效用。特别是在议论文写作中,既讲究理论论据,又讲究事实论据,事实可以直观地再现情景,名言可以增强论证的信度,二者结合使论证更加有力。如:布莱克说过:“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司马迁名垂千古,不仅仅是他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更重要的是他写作《离骚》时勇于打破规则的胆识。之前史书大多为王侯将相立传,司马迁却打破陈规,只要是“人”,都可以写进历史。他认为,历史也是侠客创造的,于是写了《游侠列传》;小偷对历史发展也有推动作用,于是写了《盗跖列传》;朝廷弄臣虽然只是插科打诨为皇帝解闷,但照样功不可没,于是写了《滑稽列传》。(2014高考课标Ⅰ卷优秀作文《“游戏规则”里的辩证法》)

上例引用名言警句,援引司马迁打破规则写作《史记》的典型素材,重点论证了“敢于打破规则,才是成功之道”的论断。引用与举例水乳交融,互为补充,相互印证,论证有例子,有理由,有力度。

技法二:素材加工

在写作中,通常都要根据内容或表达需要,将已经掌握的材料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更洗练,更集中,更耐看。对素材的加工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要围绕题目和中心,二是要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也就是说,对选定的素材,要删除与题目无关的部分,并注入自己的感情倾向。素材加工,就是要从语言上对素材进行润色包装,使平淡的素材熠熠生辉。如:

(1)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抱负。但当他看到官场的勾心斗角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虽然家境清贫,生活拮据,但他毫不颓废,在悠闲快乐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人生价值。

(2)一簇簇香菊在院子里绽放,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起舞,一道道清泉从门前流过。陶渊明幽居于此,“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任云聚云散。他活得清逸,像蓝天里的白云,像大海中的游鱼。官场的黑暗,“樊笼”的压抑,生活的窘迫,一一向他袭来,只不过他能够坦然面对,笑傲苍穹!

很显然,文段(1)平铺直叙,语言显得贫乏,暴露出作者文学素养积淀不深。文段(2)经过精心打磨,有文采,有诗意,增添了磁性和视觉张力,令人过目不忘。

技法三:组合排比

素材应用中的“组合排比”不是指一般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运用素材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作“多料合用”,是将同类材料进行精要地表述,组合在同一语段中,共同证明同一论点。这种组合显得材料充实,滔滔不绝,富有气势,可以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在组合素材时,语言表达要精要整齐,排列顺序要合情合理。如下例:

当辽宁省高考状元刘丁宁放弃香港大学校园,选择复读冲击北大时,她的高度让世人仰望;当林清玄选择不再如父辈般务农,而幻想前往埃及旅行时,他的高度让世人瞻仰;当白宫里点蜡烛的那位男子倡言“也许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我只是不想让这个世界改变我”时,他的高度让世人瞻仰;当苏武北海牧羊19年带着满脸的沧桑满身的伤痛须发尽白地归来时,他的高度让世人瞻仰。(2014年高考四川卷满分作文《站起来的高度》)

这个文段由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四则素材组合而成,成为一个排比式“面例”。文字酣畅淋漓,颇有气势,形成一道强大的“火力网”,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四则人物素材囊括了学生、作家、无名男子、西汉大臣等,兼顾古今中外的不同身份,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技法四:避熟求生

高考作文材料老化现象日趋严重,有些同学总是不约而同地“重复昨天的故事”,特别喜欢运用历史题材,到古人堆里讨救兵。“李杜文章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时代发展一日千里,选材也应当与时俱进,关注热点焦点,用当新事物代替陈旧事物,尽量不用或少用大家熟知的万能素材,体现文章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带给读者意外的惊喜。如:

安民,惠民,本为执政之道。可事实究竟如何呢?安徽省安庆市在极短的时间里强力推行火葬,政府有关部门带着工人和警察,收缴砸毁大量寿材。一些老人为了能赶在6月1日新政之前“睡着棺木死去”,纷纷以喝农药、上吊、投井、割喉等方式自杀。实行火葬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用什么样的安葬方式,固然应考虑国情,但也不能忽视了民意,要体现人文关怀。(2014高考重庆满分作文《为人文关怀开道》)

作者既没有选用残忍的活熊取胆的材料,也没有宠幸忧国忧民的杜甫这一名人,而是机智地选用了最时新的“强力推行火葬迫使百姓纷纷自杀”这一新闻热点,表现出作者求新求异的意识,时代感极强,让读者眼前一亮,赢得喝彩。

技法五:素材拼接

拼接,是对素材进行组合的一种运用方式,往往通过列举、对举或层举的形式呈现。列举就是并列呈现,提炼与原素材相关的几个同类素材,罗列其要,从同一角度共同表现写作中心;对举分析,就是把性质不同的几个素材拼接在一起,形成对比鲜明的说理片段,在与原素材对比的过程中表现中心。对举分析分为同质对举和异质对举。层举就是进层拼接。把时空、轻重、浓淡有一定跨度的素材,要按照一点的层次进行排列,进行“层层深入地论述”。如:女人的青春,不是一场流水逐落红般转瞬即逝的游戏,应是清照未嫁时提鞋疾走的娇憨而腼腆的笑容;是卓文君当垆美酒,半截藕臂轻露的勇气和坚持;是昭君出塞面对未知的茫茫大漠的无畏与坚毅。(2014年高考江苏满分作文《书中自有颜如玉》)

作者列举李清照等三个典型事例,由于这几个素材人们大都比较熟悉,引用时只是简单概括,言简意赅,不加修饰地连缀成串,使语言更加精炼,留给人以思考咀嚼的空间。文字虽短,但容量极大,句式整齐,形成排比,增添了文采和气势。

技法六:故事新编

利用古典名著等进行“故事新编”近年来在高考作文中数见不鲜。“故事新编”是对材料的另类使用。其写法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原有的人物、情节作一番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故事情节,表现一个新的主题。这样的改编,可以使故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旧貌换新颜,增添趣味性,令人耳目一新。如:

林冲上得梁山,与众英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好生痛快!这一日,他闲来无事,伫立寨前眺望。只见远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偌大的公园里游人如织,好不热闹,不免想起家中娇妻。哎,都是高俅那贼,害得我有家不能回!罢罢罢,在这山中倒也落个清静。正准备回聚义厅,不料狂风骤起,雾霾漫天,一时间,脸上、嘴里满是沙尘。急忙到水泊边盥洗,清澈的水也变得污浊。抬头看,满山的葱茏不知何时也变成枯黄。哎,看来,这山上也非久留之地了,弟兄们将栖居何处啊!(2014高考辽宁满分作文《上山之后》)

这是一则典型的故事新编。文章从作文题意出发,依照原著里的人物故事,大胆合理地联想想象,虚构了一个看似荒诞实则影射力、针对性很强的故事,突出地表现了“科技进步、城市发展要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主题,读来新鲜别致,味感十足。

技法七:扩展素材

平时积累的素材,大多是简单粗糙而缺乏细节的,因此在运用时需要进行合理扩展,使之更加丰满、实用。具体方法不外乎扩充情节和增添细节,使故事有血有肉。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赵树理偶然听说解放区某村的一个民兵小队长和同村一姑娘自由恋爱,结果双双被村里人活活用石头砸死的爱情悲剧后,放飞想象力,将故事添枝加叶,进行合理的扩展和改造,写成著名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大量事实证明,“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作文时由一物、一景、

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丝心绪的牵挂、一个喜悦的预感等,根据主旨,遵循生活的内在规律,引发联想,或补充引申,或添枝加叶,丰富发展,使平淡无奇的事件变得光彩照人。

如2014年高考山东满分作文《自刎之后》就是用扩展素材的方法构思的。作者选取《项羽本纪》中“乌江自刎”这一个“点”,大胆想象,充分扩展开去,构思了项羽自刎之后来到阎罗殿里,阎君对他大加褒扬,盛赞其英雄义举,并让项羽再度转入人世,重振伟业的情节。对于项羽之死,历来褒贬不一。文章通过阎君的评判,表现了“人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认识,是由人的经验和视角不同决定的”这一主题。构思新颖,寓意深刻。

技法八:一材多用

写议论文,大多同学苦于无材料可用。其实,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储存了不少材料,但为什么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高效利用自己已经占有的材料,不善于一材多用。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各有差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例如“扶不起的阿斗”这一素材,就可以多角度切入:

①玩物必丧志。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后主有喜色。司马昭又问后主:“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②过度呵护有害无益。当魏国五路大军猛攻蜀国而偏偏无敌的诸葛丞相又托病不出时,刘禅惊而不乱,请示太后,安抚百官,井井有条……其实刘禅并不傻,那么,究竟是什么把他推向了国破家亡的深渊?是那烙在他心底的父命——惟相父之言是听。(2014高考甘肃满分作文《绿荫的过错》)

③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对于不战而降,刘禅宁肯身背骂名而不作任何辩解,是乃“全国为上之策”。刘禅如此舍弃个人名利注重国人利益,是一种怎样的担待!(2014高考重庆满分作文《人性的高度》)

④宽以待人,感恩回报。诸葛亮违背了先主辅政的嘱托,进而代政,犯了君臣大忌,但刘禅为大局着想,克制自己。诸葛亮用人失误后,后主安慰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孔明死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竟哭倒于龙床之上。(2014高考大纲卷满分作文《投之以李 报之以桃》)

一材多用,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对素材作一定的取舍。要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做到一材多用,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就可得到充分利用,又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

篇三:高考作文的主题

高考作文的主题(观点)到底有哪些?

自身成长:青春、兴趣、青年、志向,毅力,天才与勤奋,成长、教育/发展,芳华、乐趣;

道德修养:宽容、习惯、修养、风度、尊重、气节、良心、诚信、谦虚,慎独,傲骨,诚信,忍与争,小节与大节,自律与他律;反省反思(照镜子),本色与打扮,奉献与索取,风度,虚荣心与荣誉感;

苦乐人生:目标与信念、责任、创造

高考作文mp3

、名利、挫折、超越、健康、理想、机遇与拼搏、学习、成功、位置、挑战、放弃、等待、选择、英雄、方法、自立,坚强;信念、艰难困苦、抱负、机缘、进修、抛却、等候、英雄、要领、自主;

情感世界:爱、友情、师生情、爱国、感动、珍惜、感悟、沟通、理解、尊严、鼓励、个性、幸福、信任、气质;

哲理方面:命运与抗争、缺少美与发现美、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生命如水、空间、路、距离、长与短、历史与现实、永恒与瞬间、运气与奋斗、间隔、长与短、变与不变,科学发展观,舍与得,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源与流,实践与理论,个性与共性,传承与创新,数与量,;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人与自然,和而不同,原则与谦让,主见与兼听,怀疑与坚信,框框与突破,创新与冒险,有为与有不为,自由与纪律,理想与现实,恒心与改变,自力更生与他人帮助,妒忌与竞争,最好与更好,走与停,重复,向前看与向后看,仰视与俯视,局部与整体,电脑与人脑,门与墙,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主观与客观(<漫谈”潜能”>); 规则规范:公平、合作、规则、权利、法律、平等;

社会热点:环保、时尚、崇拜,追星,和平、文化遗产、包装、人才、竞争、广告、全球化时代、国际,环保、时尚与传统、文化遗产、包装、人材、竞争、告白、全世界化时代、国际;

科技时代:太空、网络与信息、知识、克隆、发现、科技与人文宇宙、收集与信息、常识、发明、科学技

关爱之心、掩护情况、连合、热爱自己的国家、驾驭机缘、坚强

品德涵养:容情、习气、涵养、器宇、尊敬、情操、天良、诚信、谦善; 容情 抛却 机缘

法则标准:公允、互助、法则、权力、法令、平等;

感情世界: 关爱、友谊、师生情、亲情、打动、爱护珍重、感触,领悟、沟通、理解、尊严、鼓舞勉励、福祉、机缘、

关注生活抓住规律

高考作文题18题型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要想猜中题目是很难的,特别是占高考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要想猜中作文题目就更难的,所以猜题押题无此必要。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范围,总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命题的思路还是可以分析的,定位在培养

高尚道德情操、健康心理素质,关注现实生活,倡导科学思维方法,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追求崇高思想境界,倡导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按照“不陈旧、不怪诞、稳中求变、变中求稳”的命题规律,冠华作文网提醒广大考生,2011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范围,会侧重以下18个方面,考生在临近高考前5天内不妨围绕这些万变不离其宗的作文命题预习:

1、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

2、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

3、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

4、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

5、人际关系,如和谐平等、交流互助等;

6、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7、人格精神,如爱心、自信、自强、追求、奉献、坚强、诚实等;

8、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

9、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

10、教育成长,如文明、律己、尊重、执着、兴趣、习惯、方法等

11、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

12、传统美德,如礼貌、孝顺、谦逊等;

13、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

14、道德法律,如公德、反腐倡廉、平等等;

15、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

16、心理健康,如自卑、承受力、孤独等;

17、情感关怀,如亲情、友情等;

18、科学思维,如辩证、发展、创新等

2014年高考作文八大主题方向预测

主题之一:健康成长

主题之二:自我修炼

主题之三:和谐个性

主题之四:投入生活

主题之五:感悟自然

主题之六:感悟经典 体验反思 自我实现 崇尚理性 评论现实 保护环境 反思历史

主题之七:忧患意识

主题之八:雄伟抱负

悲悯情怀 实干精神

高考作文的两大侧重

一、社会:

(1)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2) 民主与法制:

(3)文化传承与多元:继承传统与中西合璧;

(4)社会和谐与进步(包含对弱势的关注);

(5)(社会与自然)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人生与人文:

(6) 理想与信念信仰;(7)情感体验:感恩与奉献;

(8)心理健康:懂得适时放弃与顽韧坚持的辨证性;

(9)宽容、倾听、欣赏的人际交往原则.(10)道德

高考作文的八大主题

1. 感情与体验 --- 对亲情友情和幸福的体验。

2. 生命和自然 --- 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理解和珍爱。如现代化建设与环境,地球家园,呼唤绿色,敬畏生命,展现个性,注重人格发展等。

3. 人际关系和人生智慧--- 颂扬人与人之间的爱,尊重与宽容,认识自我,通达乐观,学会放弃学会忘却学会沟通,倾听被人,欣赏他人,善待他人,赞美的魅力。

4. 生存和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并感知他们的所思所想,特别是当今社会在物欲和精神双重压迫下的喜怒哀乐。(中国农民工的状态)。

高考作文的八大主题

5. 健康问题: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不少人产生了人格分裂、自虐与他虐等心理问题,以及过劳死的年轻化等引起对健康(身体的心理的人格的个性的)问题的关注。

6. 价值取向、生活信仰和处世态度:面对道德沦丧和信仰的缺失,要呼唤并建立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推崇砺志自强的品质,呼唤对对卓越成功的不懈追求对有品位的文化艺术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7. 社会责任感与法律:面对社会中角色模糊、角色逃逸现象以及法律意识的呼唤。

8. 回顾与前瞻:着眼于对过去的回想与对人类美好未来和前景的畅想.(对国家大事的评价,如上海的世纪博览会在当年就成了高考话题作文,中国男子足球出线后北京考了规则等)。 祝福各位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