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2016年高考(523)广东省茂名市高三年级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21:09 体裁作文
2016年高考(523)广东省茂名市高三年级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2015年广东高考 茂名市 二模 语文答案

茂名市2015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9.【翻译与概括】 (10分)

(1)翻译。(7分)

①臣(我)父母家(住)在洛中,就在所管辖地区,得以侍奉父母饮食(生活)(所服的汤药),是圣主的恩泽。(得分点:“所部”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

②有犯罪逃到蕃人部落的秦地士卒(或:秦地士卒有犯罪逃到蕃人部落的),戎人就把他们当作奴隶畜养。(得分点:定语后置“者”字结构,翻译准确1分;“奴”1分;句意1分。答对一点2分,三点得4分。)

(2)①当时连年饥荒,王随借贷给(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百姓购买种子和粮食,流民因此而复业。②建立孔子

语文试卷答案第1页(共4页)

庙,修建学舍,敦促百姓子弟入舍就学,州民喜蒙其惠。③百姓饥荒,王随将官粟大量售出,来均平价格。评分意见:答出1点2分,答出2点3分。符合相关意思即可。引用原文的,要另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加分析的,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王随字子正,河南人。考中进士甲科,任将作监丞、通判同州,迁升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判三司磨勘司。任京西转运副使,上殿辞别皇帝,并且上言说:“臣父母家(住)在洛中,就在所管辖地区,得以侍奉父母饮食(生活)(所服的汤药),是圣主的恩泽。”真宗于是赐诗施恩送行,以羊酒束帛让他探访家人时作为贺礼。王随迁升淮南转运使,父亲去世,服丧未满就加以起官复职。当时连年饥荒,王随敕令部属拿出官府的钱,借贷给百姓购买种子和粮食,年中折算交纳绢来抵债,流亡雇工大多重又投入劳作。调职河东转运使,三次迁升至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提拔为知制诰,因不擅长制令言辞,出任应天府知事。有一天,皇帝对宰相说:“王随治理南京太宽松。”王旦说:“南京,是大城市,王随处事散漫,不能镇守。”改任扬州知事。

仁宗为太子时,担任右庶子,仍主管开封府的事务。周怀政被诛,王随自己陈说曾经借给怀政白金五十两,削去知制诰,改为给事中、知杭州,乾兴初年,又降为秘书少监,调职通州。因为州中缺少学子,就迁徙孔子庙,盖起学舍,州里的人十分高兴,送子弟入学。王随母亲去世,丧期未满就起用为光禄卿、知润州,调职江宁府。当年发生大饥荒,转运使下令江宁府拿出平仓米,按照人口每天给一升,王随搁置不执行,说:“百姓饥荒的原因,是兼并囤积籴米,以追求高价。”于是将官粟大量售出,来均平价格。

王随复任给事中,任龙图阁直学士,任秦州知州。有犯罪逃到蕃人部落的秦地士卒,戎人就把他们当作奴隶畜养,稍不如意,又将他们带到官府求赏,以前这样犯罪的人大多处死。王随下命令能够自己回来的免于死罪,任凭他重新隶属军籍,因此有很多回来的。王随又建议请求增加蕃人部落地区士卒,拨给荒废的陷马地,招募百姓耕种。王随因事获罪,调任河南府。

明道年间,任江淮安抚使,回朝授官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请求与同列大臣每日献上前代名臣规谏的一件事。议事者认为不是辅政大臣的职责,这件事就被搁置了。王随担任宰相一年,无所立议倡明。与陈尧佐、韩亿、石中立一起执政,多次争论事情。正值灾异屡屡出现,谏官韩琦上言,四人都被免官。

王随表面看来似乎方正严厉,而治理失于宽松。晚年更是急躁,动辄辱骂别人。性喜佛法,仰慕裴休的为人,但风节操行却比不上。

10. 【古诗鉴赏】 (7分)

(1)这是由表达的思想感情决定的(1分)。本词要表现的不是观看试灯时的热闹场景(或:着眼点不在写节日的欢乐,1分),而是自己观灯时落寞伤感的感受(1分)。

(2)①上阙中“笼纱”句,渲染了贵家公子外出观灯时以灯笼喝道、“马先嘶”的豪华排场,与词人无随从,只有小女相随的穷困冷落形成了对比。(2分)或者:通过都城人观灯游乐的华贵气象和自己落寞无随人的情态形成对比,显示出自己的落寞感伤情怀(2分);②下阙回忆“花满市,月侵衣”的少年赏灯乐事,与“老来悲”形成对比。(2分)③结尾两句“春寒浅”写春寒袭人,游人归去,与开头的热闹喧哗形成对比,从而突出词人落寞伤感之情。(2分) 评分意见:根据大意、采点给分。答出两点就得4分。

11. 【名篇名句】 (6分)

(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2)则游者众,则至者少

(3)老病有孤舟,凭轩涕泗流(4)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语文试卷答案第2页(共4页)

12.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 B C (5分)

(解析:A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在文中是指中国文化。D“具有迷信色彩”属于无中生有;E,文章只是说“在指引人生之‘道’,使人安身立命上”“一直发挥巨大的影响,维系中国文化于不坠”,扩大范围。)

13. 【把握思路,概括意思】 D (3分)

(解析:A文化与科技水平、制度规范有关系,文章只是说“未必会被历史淘汰”;B前半句偷换了概念;C张冠李戴,不是作者的观点。)

14. 【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 ①中国历史有一批值得重视的哲学家,也产生了儒家、道家、佛学等哲学流派。②中国哲学形成了以下特色:以生命统合宇宙万物,以价值贯穿人生行为,对超越界保持信念。(或答,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以及对超越界保持开放的信念)③这些特色在指引人生之“道”,使人安身立命上,一直发挥巨大的影响,维系中国文化于不坠。(第①点2分,第②、③点各1分)

15. 【分析概括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4分) ①体现了“以价值贯穿人生行为”的哲学特色。②人的内心对于价值(如真、善、美)有自发的向往,其中最重视“善”的价值。③义,就是一种善的价值观。富与贵要靠善的手段去获取,而见利忘义是不善的行为。所以孔子说,“义然后取”,取之有道。(第①②点各1分,第③点分析2分。根据大意、采点给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 【分析作品的结构】 (4分)

(1)肯定了鸟有追求自由的天性,暗示人也有这样的传统价值观念。(1分)

(2)与下文第⑧段“笼里的鸟似乎不欲外冲”,(1分)第④⑤段“笼外之鸟放弃天空任飞的自由欲进笼中”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起到先扬后抑的效果,从而揭示鸟儿天性异化的残酷现实。(1分)

17. 【欣赏作品的形象】 (5 分)

答案示例:(1)八哥多有人养,性驯且乖巧,久之失去天性,还能像鹦鹉似的学舌说话,而成为人们的玩物;(2)八哥在笼内待惯,时日久了不但放之不飞,且对笼内生活有依赖性,即使逃出笼内了也会眷恋笼内生活又飞回来;(3)“近人性”实质是鸟性的丧失,表达了作者的疑惑、同情与批评。(第一问,答出其中一点、符合大意的,给2分)

(1)隐喻了社会上那些在别人庇护下过惯无忧无虑的安适生活逐渐丧失了生存奋斗能力和失去了追求自由本性的人。(答出该点得3分)(2)隐喻社会上那些向往安宁舒适生活,宁愿舍弃自由舍弃自我的人。(答出该点得2分)

评分意见:该题有两问,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根据大意、采点给分。

18. 【探究作品的意蕴,有创意解读】 (6分)

答案示例:(1)“谁有资格嘲讽笼外鸟”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谁也没有资格嘲讽笼外鸟。(1分)

(2)暗示了生活中很多人也像笼外鸟一样想往笼里冲,他们是没有资格嘲讽笼外鸟的。也说明人性异化现象严重。(2分)

(3)深化中心(或突出中心,或暗示中心)(1分), 批判和讽刺了社会上那些明知仕途险恶、官场不自由、城里拥挤却仍不惜一切去追求的人。他们贪图安逸、追求功名利禄,削尖脑袋往里钻、向上爬,不惜抛弃人生最宝贵的东西,甚至以失去自我为代价去换取,发人深思。(符合以上意思就2分。评分意见:根据大意、采点给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语文试卷答案第3页(共4页)

19. 【分析语言,概括意思】 (4分)

(1)指侦察蜂用优美的舞姿来传达食物信息,引领蜂群准确前往觅食地点。(2分)

(2)人类破解了蜜蜂的语言,在科学史上这项发现的意义是重大的,是迷人的。(2分)

20.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5分)

答案示例:(1)把蜂巢侧立,并遮挡住阳光,采集蜂群因搞不清方向,没能飞往食物地点。(1分)

(2)在侦察蜜蜂发现食物飞回蜂巢报信之后,把食物移走,但采集蜂群仍能根据侦察蜜蜂传递的“假情报”,飞到原有食物的地点。(2分)

(3)制造出了一只能使用蜜蜂语言的“机器蜂”。它构造简陋,外观一点也不像蜜蜂,但因为它能够“讲”蜂语,就能够把蜜蜂成功地引导到选定的地点。(2分)

(评分意见:根据大意、采点给分。)

21. 【发掘文本的社会价值和时代精神】 (6分)

答案示例:(1)普及了科学知识,揭开了蜜蜂语言的神秘面纱,让读者对蜜蜂这种小生灵有更科学的了解。(2分)

(2)本文说明了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弗里希在面对质疑和反对的声音时,积极寻找新的证据,设计新的实验去证明。他这种对科学的怀疑精神和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对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2分)

(3)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勇于追求真理,敢于探索、敢于怀疑。遇到质疑和否定,不能轻言放弃,而应该更加努力去尝试、去挑战,才能发现真理,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取得成功。(2分)

(评分意见:根据大意、采点给分。)

五、语言运用,12分。

22.【语言准确、简明、连贯】 (6分)

(1)(4分)答案示例:“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挖苦我,而是也去准备食物,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语意连贯2分,“你不是挖苦我,而是也去准备食物”1分,语言表达准确简明1分)

(2)(2分)答案示例:尽管风云变化万千,未雨绸缪的人都能避免灾难。(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对即可)

23.【看图写文,修辞】 (6分)

(1)(2分)揭示了生活中很多人面对弱势群体时,不施与援手,绕道而行、避之不及的社会现象。

(2)公益广告(4分),答案示例:①爱心不必犹豫,行善不该绕道。②爱心就像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符合漫画主题1分,修辞3分)

六、作文。本大题1小题,60分。 24.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一)从比赛的角度立意:1.实力决定胜负;2.心理品质影响比赛:3.谁是真正的赢家。(二)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立意:1.智商重要情商也很重要;2.赢了比赛不要输了童年。(三)从家长教育孩子的角度立意:1.给孩子成长的自由和空间;2.重视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3.要重视智商培养,更要重视情商培养;4.严要求才有好成绩。

语文试卷答案第4页(共4页)

篇二:广东省茂名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茂名市2016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学又称美学,为研究知觉即感性认识的科学。美学这门学科的译名直接影响了人们对

于认识这门学科的对象。有的人根据学科的历史发展及其对美的本质认识,把它看成是关于艺

术的哲学,认为艺术才是真正的美,或者认为艺术是最高级的美。有的学者则根据西方现代美

学的状况,认为美学是以研究美感经验为中心,来研究美和艺术的哲学和科学的学科。又有许

多的研究者根据审美学的历史与现状和人类审美生活的实际,认为以上的两种看法上都有不同

程度的局限,未能从总体上概括审美学的对象,不利于审美学自身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 一般我们所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把美、艺术和审美经验都包括在内的审美活动。人作为

主体,在同周围世界审美信息的感应中,感性的肯定自身的全面本质,获得审美的享受,并创

造了生活和人自身的美。这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方式和特殊领域,从中体现了人同世

界之间的一种特殊精神关系,即审美关系。审美学把审美活动或审美关系作为研究的对象,构

建更科学的理论框架。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和物态化的表现,在艺术美上凝聚着

人的审美经验,因而成为人类审美活动最生动最丰富的历史记录,艺术活动也就成了审美学研

究的重要对象和典型材料。

对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称为普通审美学。它主要从整体上对审美活动的基本

性质、系统构成、活动方式、社会功能及其发展规律作最概括的理论研究。审美学的性质还表

现在它的特殊功能上,通过对审美活动性质和规律的揭示,可以帮助人们从理性上提高和加深

对审美基本理论的认识,自觉的掌握美的规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 无论是人本身还是艺术,以及自然事物,往往都以肯定地表现了人的本质及其生成过程

的进步和创新而显得美。美的形态是按其在世界上存在的领域和方式来划分的,具体的标准不

同划分的结果也就不同。物质美是物质形态的美,即第一性的美;精神美是物质美高度发展的

产物,是人类所独有的美;内容美指对象的功能和作用的美;形式美不仅指表现具体内容的形

式之美,还专门指那些相对地说没有表现具体的自然和社会事物,而单纯以声、色、线、形的

结构显示的美,是为抽象形式的美。自然美,严格的说是指未经人类直接改造的早在人类产生

之酋就已经存在的天然性的美,这是自然事物的美的最基本的原始的层次;社会美指具有社会

性的美,包括社会生活的美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美。艺术关是艺术家审美的认识和表现

现实生活的成果,它是物质美与精神美的交融,是物态化的精神美,艺术美是内容美与形式美

的统一,艺术美是社会性的美。

所谓审美的人就是能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能够感受和认识世界的美,并且自觉的按照

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和自己的美的人。人类审美活动的目的是人的自身体质的全面而自由的发 展,为了自觉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审美活动系统的效应,人类一方面要不断更新对象世界的审

美信息,进行审美对象的创造;另一方面还得不断提高人自身的审美意识,从而进行审美主体

的教育。 (节选自王榕兰《浅谈审美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而美学的研究范围是知觉即感性认识,人们 对于这门学科的认识受其译名的影响。

B.在审美活动中,人同周围世界审美信息的感应,创造了生活和人自身的美,从中体现 了人同世界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

C.美学通过揭示审美活动性质和规律,对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加以研究来树立审美观念, 培养审美能力。

D.人们对美学的历史发展和本质的认识不尽相同,有人认为美学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及其 功能的发挥。

2.对美的分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划分的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美按物质形态可分为物质美和精神美;按天然性和社会

性可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

B.艺术美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它在层次上高于自然美,体现物质美与精神美的交 融,是最高级的美。

C.形式美除表现具体的形式,还表现抽象的声、色、线、形的结构,而不具体表现自然 和社会事物。

D.精神美建立在物质美的基础上,为自然界其它生物不具备,艺术美就是物态化的精神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典型材料是艺术活动,因为艺术在艺术美上凝聚着人的审美经 验,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和物态化的表现。

B.普通审美学研究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它主要从整体上对审美活动及其发展规 律作最概括的理论研究。

C.审美的人要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感受和认识世界的美。人为了获得美,就要表现 人的本质及其生成过程中的进步与创新。

D.人类审美活动的目的既要更新对象世界的审美信息,创造审美对象,也要是提高自身 审美意识,进行审美主体教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慧龙,自云太原晋阳人,司马德宗尚书仆射愉之孙,散骑侍郎缉之子也。幼聪慧,愉以

为诸孙之龙,故名焉。初,刘裕微时,愉不为礼,及得志,愉合家见诛。慧龙年十四,为沙门

僧彬所匿。百余日,将慧龙过江,为津人所疑,曰:?行意匆匆彷徨,得非王氏诸子乎??僧

彬曰:?贫道从师有年止西岸今暂欲定省还期无远此随吾受业者何至如君言。?既济,遂西上江

陵,依叔祖忱故吏荆州前治中习辟疆。时刺史魏咏之卒,辟疆与江陵令罗修、前别驾刘期公、 土人王腾等谋举兵,推慧龙为盟主,克日袭州城。而刘裕闻咏之卒,亦惧江陵有变,遣其弟道

规为荆州,众遂不果。罗修将慧龙,又与僧彬北诣襄阳。司马德宗雍州刺史鲁宗之资给慧龙, 送渡江,遂自虎牢奔于姚兴。其自言也如此。

秦常二年,姚泓灭,慧龙归国。太宗引见与言,慧龙请效力南讨。言终,俯而流涕,天子

为之动容。谓日:“朕方混一车书,席卷吴会,卿情计如此,岂不能相资以众乎?”然亦未之

用。后拜洛城镇将,配兵三千人镇金墉。既拜十余日,太宗崩。世祖初即位,成谓南人不宜委

以师旅之任,遂停前授。

初,崔浩弟恬闻慧龙王氏子,以女妻之。浩既婚姻,及见慧龙,日:“信王家儿也。”王氏

世齄鼻,江东谓之齄王。慧龙鼻大,浩日:“真贵种矣。”数向诸公称其美。司徒长孙嵩闻之, 不悦,言于世祖,以其叹服南人,则有讪鄙国化之意。世祖怒,召浩责之。浩免冠陈谢得释。 及鲁宗之子轨奔姚兴,后归国,云慧龙是王愉家竖僧彬所通生也。浩虽闻之,以女之故,成赞

其族。慧龙由是不调。

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贫道从师/有年止西岸/今暂欲定/省还期无远/此随吾受业者/何至如君言

B.贫道从师有年/止西岸/今暂欲定/省还期无远/此随吾受业者何至/如君言

C.贫道从师有年/止西岸/今暂欲定省/还期无远舭随吾受业者/何至如君言

D.贫道从师有年/止西岸/今暂欲定/省还期无远/此随吾受业者何至/如君言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仆射:中国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

B.别驾: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官。因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

C.婚姻: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D.泰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

示年份)。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裕怕江陵有变,已作好了准备,罗修只得派慧龙与僧彬去到襄阳,慧龙后来才渡过

长江,投奔姚兴的。

B.慧龙请求效力向南讨伐,一边陈述,一边流泪,皇帝被慧龙的表现弄得感动不已。

C.慧龙的仕途并不顺利,先是被认为南人不应该受重任而被撤了军职,后又因故不得升迁。

D.本文语言简洁,亦庄亦谐,特别是描写崔浩以长相论人,寥寥数语,令人捧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将慧龙过江,为津人所疑,日:“行意匆匆彷徨,得非王氏诸子乎?”

(2)席卷吴会,卿情计如此,岂不能相资以众乎?然亦未之用。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8~9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注】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造次:匆忙,仓促。

8.《钱塘湖春行》的颔联,有两个字用得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9.这两首诗都写到了“花”和“鸟”,试分析这两诗在景与情的关系上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赤壁赋》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的句子是:,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

是:,

(3)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

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

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

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父亲和他的牛 胡长荣

父亲和他的牛像是一对兄弟。

不过我这样比喻还是不确切或不贴切的。

父亲养牛,开始是为帮他犁田耙地,父亲常在别人面前夸耀他喂养了多年的老黄牛,父亲

说,?它就像我的一个兄弟,或是比兄弟还要亲的一个儿子。没有它给我犁田耙地,谁会给我挖

一锄头。?

父亲的话,让我明白了,父亲养牛和对牛好的原因。

也许正因为这样,父亲对待老黄牛,在我眼里,比对待他自己还要认真。对光黄牛的起居

饮食,在父亲的心里,都有一张明确的作息时间表。什么时候饮水,什么时候喂料,甚至什么

时候牵出去走走,相互谈谈心,交流一下感情,父亲都一稿在心里。那时父亲出门做客,从不

在客人家住,无论客人怎么留,他都会说,?我不能住,我家里还有一只老黄牛晚上要添料呢。?

父亲那样子,仿佛他的老黄牛间一夜不添料,就会饿瘦了一样。

不过,在家里,也的确如此,每天半夜,风雨或下雪都无阻,父亲都要起床,给他的老黄

牛添料。

父亲对他的老黄牛如此上心地喂养,让我有些吃醋。在我的心里,父亲对我也仿佛没有这

么上心过。

不过,作为一个农民,牛是他最大的生产资料,他的上心,我又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

的,损失不起。但父亲不应该这样,这样就有些迂了。

但迂就迂吧,至少父亲没有这么认为自己迂,他还在一如既往地精心喂养着他的老黄牛。 看着父亲对老黄牛的上心劲,我想,父亲现在是要牛帮他犁田耙地,因此,他对牛才会这

么好。如果几年后父亲老了,不再种田了,他就不需要牛来帮他犁田耙地了,父亲对牛的感情

也许因此就会淡忘些,至少不会像现在这么上心。

但那样,我又担心他以后的生活怎么过。

人是有个依托的,依托一旦没有了,他的生活就会失去平衡。

可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随着年岁的增长,父亲不能下地种田了,按说,这时的老黄牛应该卖掉。

篇三:广东省茂名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广东省茂名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的答案,然后再定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

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骁勇/海啸 切磋/蹉跎笼络/竹笼 ......

B.猥琐/蔚然 ..C.抚恤/女婿..D.淙淙/终于 ..沼泽/招呼..弹劾/核实 ..包扎/挣扎 ..扁平/一叶扁舟 ..手帕/拍手 禁受/弱不禁风 ....

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受市场利益驱使,部分当代水墨艺术家的创作开始简单复制,水墨材料的特殊性也为其?偷工减料?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写意画,画家仓促作画,大量留白、一蹴而就的作品相当多。除了偷工减料和简单复制外,盲目跟风创作的情况也可以信手拈。一些易于为市场接受的符号,如马、假山石以灰暗背景下的没骨人物(国画技法名)等被频频复制。

A.驱使 B.尤其 C.一蹴而就 D.信手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

识,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中,提出“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

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解决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C.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一项最新考古成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霍洛柴登古城

内发现了距今2000多年前的汉代铸钱作坊遗址,清理发掘出7000多斤的古钱。

D.有消息指M H370客机在失联后的飞行中曾出现高度急剧变化,驾驶员可能是故意操作以便

让客舱内的乘客和机组人员失去知觉。

4.在文中横线处填人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众文化是美国文化中最具全球影响力的部分。 。 。美国大众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相当强,它一方面表述美国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另一方面,却在形式、技巧甚至内容等

方面努力适应不同的受众和市场需求,。同时,。

①传播美国的生活方式

②它在全球占据着几乎支配性的地位

③能够不拘一格,为我所用,吸纳不同文化和生活背景的人

④体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⑤比如,好莱坞电影是全球电影工业最中心的力量

⑥精确把握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需要

A.③⑤②④⑥①①B.③②⑤⑥④①C.②⑤①⑥③④D.②①⑤③⑥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张敷华,字公实,安福人。成化元年,与刘大夏愿就部曹。除兵部主事,历郎中。廉重不挠,名等于大夏。

十一年,出为浙江参议。景宁矿盗起,至数千人,敷华谕散之,执其魁十二人。居浙十余年,历布政使。弘治初,迁湖广。岁饥,令府县大修学宫,以俯直资饿者。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中道奔丧,服闼还故宫。部内赋输大同,困于折价。敷华请太原以北可通车者仍输米,民便之。改抚陕西,制婚娶、丧葬之式,纳民于礼。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延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日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十二年改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高邮湖堤圮,浚深沟以杀水势。又筑宝应堤。民利赖焉。正德元年召为左都御史:其冬,大臣与言官请去刘瑾等,内阁力主之。帝犹豫,敷华乃上言:?陛下宴乐逸游,政令与诏旨相背,行事与成究交乖。今给事中刘蓓,御史朱延声、徐钰等连章论列,但付所司。英国公懋与臣等列名上请,但云‘朕自处臵’。臣窃叹惑,请略言时政之弊。如四十万库藏已竭,而取用不已。六七岁童子何知,而招为勇士。织造已停,传奉已革,寻复如故。政令纷孥,弊端滋蔓。夫国家大事,百人争之不足,数人坏之有余,愿陛下审察。?疏入,不报。

既而朝事大变,宦官势益张。至除夕朝罢,忽传旨致仕。敷华即日就道。至徐州洪,坐小艇,触石几溺死。瑾恨未已,欲借湖广仓储 烂,坐以赃罪。修撰康海过瑾曰:?吾秦人爱张公如父母,公忍相薄耶??瑾意稍解,犹坐敷华奸党,与守随等榜名朝堂。明年六月病且革,衣冠揖家庙,就榻而卒。

敷华性刚介。弘治时,刘大夏常荐之,帝曰:?敷华诚佳,但为人太峻耳。?为部郎奉使,盗探其囊,得七金而已。

(节选自《明史·张敷华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等于大夏 等:相同 .

B.行事与成宪交乖 乖:背离 .C.修撰康海过瑾日 .D.公忍相薄耶 .过:过问 薄:逼迫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困于折价纳民于礼 ..

B.与刘大夏愿就部曹 .C.如四十万库藏已竭,而取用不已 .D.其冬,大臣与言官请去刘瑾等 .忽传旨与畅守随俱致仕 .就榻而卒 .盗探其囊 .

7.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汁缚僧归。

B.妖憎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C.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D.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汁缚僧归。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敷华在处理景宁的矿贼闹事中,运用计谋,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捉拿头领归案。

B.张敷华整治好坍塌的高邮湖堤和修筑宝应堤,都让百姓从中获利。

C.张敷华等人上疏请求除去刘瑾的行为使刘瑾心生恨意,刘瑾后想方设法诬陷张敷华。

D.张敷华在疏中指出皇帝的缺点,同时认为政策法令过于繁复,弊端就会滋生蔓延,要求皇帝

要仔细审察。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六七岁童子何知,而招为勇士。(3分)

②瑾意稍解,犹坐敷华奸党,与守随等榜名朝堂。(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敷华“为政惠民”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成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这首词写于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

(1)“万事一身伤老矣”饱含着词人哪些情感?(3分)

(2)“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请简要分析“戎葵”这一意象在词中的作用。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论语》)

(2)其声呜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苏轼《赤壁赋》)

(3)(李白《蜀道难》)

(4)满地黄花堆积,)

三、本人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郝立斯

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或表现方式。文化大体上存在着精神形态(如观念等),实物形态(如器物等),以及实践形态(如生活方式、精神生产、文化产业等)。剥开文化的外壳,我们会发现,深藏其内并持久发生重要作用的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并渗透在文化的各种形态中。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虽然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归结为价值观念,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性越越被人们所认同,以至于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观念。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孟老庄之学之所以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等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指出,虽然文化有多重含义,但是?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因此,我们是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把国家政治价值理念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并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标志性特征。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制度和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出现过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至今为人们所重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消除了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既催生了?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培育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也还出现过维科在《新科学》中表达的崇尚科学和历史进步的观念,出现过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强调的?节俭??勤劳?等具有较大影响的伦理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带有民族和时代的印记。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实践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伴随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运而生。当代中国价值观表达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当代中国,需要继续整合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优秀思想资,弘扬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相和谐的价值理念。在全球化趋势继续扩展、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日益传播的情势下,我们更应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既使之普及于国民,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2月19日,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文化存在着三种表现形态,其中发生重要作用的是精神形态。

B.按照约瑟夫,奈的理念,国家政治价值理念是一种软实力,也是国家重要的文化力量。

C.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民族的诉求与时代的局限性都制约着进步观念的形成。

D.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 E.要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需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在于这些价值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

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如今仍被重视的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也带有时代

的印记。

C.文化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离开实践就产生不了真正的价值观。

D.没有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就没有国家软实力。

14.文化与价值观有着怎样的联系?请结合文意概括。 (4分)

15.请依据文意,对下面的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4分)

中国梦憧憬的现代化社会不仅是物质丰裕的社会,更是诚信善治的社会。而现代化在促进社会转型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使社会遭遇了道德失范和秩序真空的困境,导致诚信缺失。这与中国梦的美好追求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派克钢笔

孙春平

我家附近有片小花园,傍晚时常见一位老人,拄着拐杖,佝偻着瘦弱的腰身,绕着甬道一圈又一圈地蹒跚。有一天,我看老伯嘟嘟哝哝地又在绕圈子,便想凑上去陪他说说话,他女儿林慧从亭子里闪出,对我悄声说,别打扰他,老爷子说散步时脑子好,他正构思写东西呢。我问,是不是写回忆录?林慧摇头说,好像是写诗歌。管他写什么呢,只要他高兴。

林慧是我中学时的同学,毕业后我下乡,她去了工厂。记得她说过,林老伯跨过江扛过枪,还参加过抗美援朝。以前只知他离休前在工厂当领导,没想到了暮年,又想搞创作,这种生命的激情,着实让人钦敬啊!

万没料到,有一天,林老伯会让女儿陪着,找到我家。林慧说,我爸听说我的老同学是作家,非要拜访你。林老伯立刻从怀里拿出一沓文稿,嚷着说,我写了点东西,作家帮我看看,行吧?林慧忙指耳朵示意,老人耳聋,以为别人也听不见。

二人离去,我打开稿子,总题叫《新少年三字经》,子题目也有二十多个,仿着古时《三字经》的写法,爱国旗,爱劳动,爱父母,爱粮食,每章二三十句。平心而论,立意虽都不错,但质量平平,遣词用字也不甚准确,有些地方还没押上韵脚。但这出自八旬老人之笔呀,共和国功臣对祖国花朵的殷切希望,岂能用庸常的文学水准去衡量?老人写出这些,还不是想在这喧嚣的世界里发出一点自己的声音。我想了想,便给报社的编辑打去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还给他读了其中的两节。编辑果然很兴奋,说你选出五六节,修润后抓紧发,同时发老人的简介和照片,我争取在六一专版加编者按隆重推出。

六一后的傍晚,我拿着报纸和稿酬等在花园里。其实,此前林慧已将报纸带回家,但见了那二百元钱,林老伯仍是很激动,颤巍巍地接钱在手,还大声说,我接着写,写一百首。我小声逗林慧,叫老爷子请客。林慧抿嘴一笑,说一分钱也别想。

年底的时候,林老伯由保姆扶着,再次踏雪到我家。我问林慧在忙什么,保姆说,慧姐不肯。老伯又展开了他的文稿,是更厚的一沓,说请作家帮我改改,再写篇序,行吧?我吃了一惊,问,要出书呀?那可得由出版社审定。老伯摆手说,不用出版社,我有个战友的儿子,在印刷厂当厂长,他说你给写篇序,他免费给我印,不多印,就五千本。我这一惊更是非同小可,再问,印这么多可怎么处理呀?老伯又说,当年厂里没少往学校派工宣队,人托人,都答应下了,两块一本,不贵卖。

林慧不肯出面,表明了一个态度。但老同学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拂老人的面子。那本薄薄的小书我见到了,是春节前林慧特意送的。我问,听说离休干部的退休金一月好几千,医疗国家全保,你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