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川军的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3:27:02 体裁作文
川军的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川军抗日的启示

川军抗日的启示

今年是日本人在南京签署投降书及向中国人民道歉的七十周年纪念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让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作为重庆人,我特别钦佩跟我们一样口音的川军为抗日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川军抗日的历史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今天我想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以此纪念用鲜血抵御外强侵略的祖辈们,并与大家共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战的呼声很高,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立即向中央和全国通电请缨抗战:“和平果已绝望,除全民抗战外,别无自存之道,要求当局早决大计,我愿率川军供驱遣抗敌!”不久,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上,刘湘慷慨激昂,再次用四川话声明:“四川为国家后防要地,今后长期抗战,四川即应负长期支撑之巨责。四川竭力抗战,所有人力、物力,无一不可贡献国家??”随后刘湘又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对全省做出动员:“??中华民族为巩固自己之生存,对日本之侵略暴行,不能不积极抵抗!凡我国人,必须历尽艰辛,从尸山血海中以求得最后之胜??四川为国人期望之复兴民族根据地与战时后防重地,山川之险要,人口之众多,物产之丰富,四川7000万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 我们应该不难想象,当年的刘湘主席用四川话对川人发出的抗日号召是多么的发人深省,这个号召的力量是伟大的。1937年8月,各路川军将领集议抗战事宜,决心放弃前嫌,统兵14个师,组成两个集团军开赴抗日前线。从此,川军的足迹遍布了全国的抗日战场,几乎所有的对日大会战中,都有川军将士的身影。民族危亡之际,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忍辱负重,慷慨赴死。在这之前,川军从来都被视为军阀武装,杂牌中的杂牌,但是日军的入侵跟刘湘主席的号召让他们组成了一只在抗日战争中占重要地位的武装力量。从川军出川的背景我想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有没有内忧外患,不管有没有领导的号召,我们都应该保持深明大义、忍辱负重和注重团结的精神。

川军的装备是异常简陋的,出川士兵每人仅有粗布单衣两套、单被一条、草席一张、草鞋两双、斗笠一顶。在黄河流域的寒冬,川军士兵身上穿的仍然是

单衣,脚上穿的仍然是草鞋。我们不难想象,一个个手脚冻得通红的战士跟穿大衣、皮靴的日军作战需要付出多少艰辛。武器上,川军的装备就更低劣了,“汉阳造”都不多,很多是满清留下来的“老毛瑟”,和大量四川土造的“单打一”七九步枪。满清留下来的“老毛瑟”年久失修,四川土造的七九枪械故障率等重要指标上,远远达不到要求。有些土造的步枪有时候打两枪就拉不开枪栓。质量上不合格还只是一个方面,数量也是一个短板。一个连也配不上一挺机枪,每个师几千人的部队也仅有十多挺。重机枪是一个师仅一二挺。火炮方面,每个师只有几门土造的迫击炮,就连山炮、野炮整个川军中也只有几门。更没有交通、通信、补给、卫生等装备和器材。出川前,不少旅长、团长自筹资金或自掏腰包在市场买枪买炮,补充武器。就是这么简陋的装备,川军在全国打出了“无川不成军”的名声。四川兵在全国各个战场都很受欢迎,他们吃苦耐劳,英勇善战,往往还没等到分配,就被各部队闻讯抢走。川军的装备状况及优秀的战果告诉我们,装备并不是取胜的绝对条件,只要我们克服恶劣的环境,发扬吃苦耐劳的品质,在战场上不断总结经验,我们迟早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最近,我时刻在想一个问题:四川兵在战场上冲杀的勇气来自于哪里?通过查阅资料,我得到了答案——人民。一个在战场上用简陋武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之前,他的心里一定装着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家乡的父老乡亲。很多四川民众送子上战场的故事催人泪下,其中有一个绵阳安县曲山镇爱国青年王建堂与朋友分头串联了一百多个同龄人,向县政府请命杀敌。就在他们准备出发前,县政府收到了王建堂父亲王者成寄来的一面出征旗。当众人展开这面出征旗时,全都大吃一惊——这面旗与祝愿亲人远征取胜后平安归来相反,这面由一块数米宽大的白布制成的大旗,居中写着一个大大的“死”字!出征旗的右上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左上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有这样的川人父亲,真是民族的自豪。有这样的父亲,子女怎能不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这样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绝对不只是个别的例子。

人民群众当时的抗日情绪高涨和对抗战的支持应该可以让浴血奋战的川军士兵感受得到。川军取得战功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全国各地,

尤其是四川各县都举行了献金运动,其中江津白沙镇的献金救国运动感人事迹至今仍在全国流传。两万多民众聚集白沙长江西河坝,会场上一眼望去人山人海。冯玉祥将军作完简短讲话,宣布抗日献金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由学校组上台献金。各校派出两名学生代表抬着盛满法币的大盘子依次登上主席台,冯将军双手接过盘子,一次次地向每个学生道谢:“谢谢,谢谢!”台下掌声不断。女师附中献金12万元,国立17中4万元,女师院20万元,省立重庆女师16万元,县立白沙女中15万元,私立聚奎中学30万元,大学先修班64万元,省立川东师范30万元,私立新本女中65万元??随着台下学生们抗日情绪逐渐高涨,各学校分分增加献金,大学先修班的同学首先提出增加10万元。接着,女师附中齐呼:我们增加11万元;聚奎中学师生不甘示弱:我们也增加11万元;国立17中已经资金困难,但也表示:全体师生将再捐出一天的餐费献给国家抗日。最后司仪高声宣布:学校组献金总数近300万元。接下来是各社会团体依序上台献金。商会组在群众及学生的感召下将献金从60万元增加到200万元。白沙民众把能捐的都捐了出来,手表、戒指、衣服??学生们再没有钱捐了,一个女学生当场就把脚上的皮鞋献出,光着脚丫。还有些男同学脱下大衣、毛衣、衬衣??冯玉祥连忙叫大会主持人宣布散会:“会,不得不散了。不散,献出衣服、鞋子的学生们会生病着凉的。”大会从早上10点一直延续到下午3点,仍有零星的农民从周边赶来义捐。短短几天时间,白沙共募集到抗战经费700多万元,实物若干。与此同时,成都、达州、南充、绵阳、资阳等地都多次举行抗日募捐。泸县献金会上,一群乞丐捐出了用破碗盛着的活命钱;一群断手残脚的伤兵相互搀扶着,捐出了他们靠编藤椅、制雨伞义卖得来的1万多元钱。冯玉祥和四周百姓都没有忍住热泪。人民群众的献金活动是川军抗日的强有力后盾,人民群众团结的力量是可以摧毁日本侵略者看似坚不可摧的军国主义的。从这里,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从前、当下还是以后,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走好群众路线。 人民的支持使得川军中涌现出了特别多的抗日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震人心魄。台儿庄战役中,成都的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苦守滕县。日军主力矶谷师团以重炮飞机猛攻。弹尽粮绝,王铭章在县城中心指挥残部顽强抵抗,腹部中弹踉跄倒地。部下扶他,王铭章叫道:“不要管我,老子死在这里痛快!”日军怪叫冲来要抓“大俘虏”。周身血糊糊的王铭章,挣扎着高呼:“杀敌,抗战到底啊!”

他用枪口对准自己脑门,“砰”一声枪响??受重伤的300多川军官兵,不愿被俘受辱,他们用四川话高呼:“小日本必亡!”这些战衣破裂、伤痕累累的中国军人,以手榴弹爆炸,消失在烟雾中??资阳饶国华师长离川时对家里人说:“我此去,为国而战,义无反顾,我万死不辞!”淞沪战役广德战场,日军发起总攻,倾泻成千上万吨的炮弹、炸弹。饶国华部苦战三昼夜、伤亡极惨重。饶国华说:“前人史可法曾说过‘以城为殉’,我誓与广德共存亡!”阵地失守,师长饶国华毅然率剩余仅一营部队冲入敌阵,以图恢复阵地,终因寡不敌从,身陷重围,弹尽援绝,饶国华举枪自戕殉国、慷慨成仁,年仅44岁。英雄的英勇事迹岂是寥寥数笔就能说得完的?但是我想,他们的每一个事迹都能向我们展示与国家共存亡,为国家付出一切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出川抗战的350多万川军,有64万多人伤亡(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今天,仅以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之际列举一二,向为国捐躯的所有中国好儿男表示崇高的敬意及无比的怀念。 七十年过去了,七十年前,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胜利及和平。七十年后,我们将接过祖先的接力棒,继续向繁荣和昌盛进军。我相信,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也能够秉承川军抗日的依靠群众、深明大义、团结奋进、吃苦耐劳、英勇顽强、誓死为国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战场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篇二:抗战时期的川军编成

抗战时期的川军编成 抗战开始时,川军主要有五大军阀割据势力

1.刘湘集团

2.孙震集团

3.邓锡侯集团

4.杨森集团

5.刘文辉集团

抗战中川军编成如下:

1937年8月到1938年10月

第7战区(第2预备军) 司令长官刘湘,副司令长官陈诚

第22集团军 总司令邓锡侯,副总司官孙震

41军 军长孙震,副军长董宋珩(孙震集团) 参加战役:太原会战

122师 师长王铭章

123师 师长曾宪栋

124师 师长孙震

第23集团军 总司令刘湘,副总司令唐式遵

第24军团 军团长唐式遵(刘湘集团)

21军 军长唐式遵,副军长范绍增(刘湘集团) 参加战役:南京保卫战

145师 师长饶国华(广德作战失利,自杀),佟毅(继任)

146师 师长范绍增, 刘兆黎(继任)

162师 师长彭诚孚

独14旅 旅长熊玉璋

第25军团 军团长潘文华(刘湘集团)

23军 军长潘文华(刘湘集团) 参加战役:南京保卫战

147师 师长杨国祯

148师 师长陈万仞

独15旅 旅长穆肃中

独17旅 旅长黄岗

预备军直属

第4军团 军团长邓锡侯(邓锡侯集团)

45军 军长邓锡侯,副军长马毓智(邓锡侯集团) 参加战役:太原会战

125师 师长陈鼎勋

126师 师长黄隐

127师 师长马毓智,陈离(继任)

128师 师长邓锡侯

第5军团(即24军) 军团长刘文辉(刘文辉集团)

24军 军长刘文辉,副军长陈光藻(刘文辉集团)

136师 师长陈光藻

137师 师长刘元塘

138师 师长唐英

预备军直属

44军 军长王瓒绪(刘湘集团)

149师 师长郭昌明

150师 师长廖震

163师 师长陈兰亭

47军 军长李家钰,副军长罗泽洲(邓锡侯集团分裂出来)

104师 师长李家钰

第3预备军

第6军团(即20军) 军团长杨森(杨森集团)

20军 军长杨森,副军长夏炯(杨森集团) 参加战役:凇沪会战

133师 师长杨汉域

134师 师长夏炯

135师 师长杨汉忠

第4预备军

43军 军长郭汝栋,副军长刘公笃(杨森集团分裂出来) 参加战役:凇沪会战

26师 师长刘雨卿

1938年10月到1939年7月

第22集团军 总司令邓锡侯,孙震(继任),副总司令孙震,李家钰(继任)

第4军团 军团长邓锡侯

41军 军长孙震,副军长董宋珩(孙震集团) 参加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122师 师长王铭章(战死滕县),王志远(继任)

123师 师长曾宪栋

124师 师长孙震,曾甦元(继任)

45军 军长邓锡侯, 陈鼎勋(继任),副军长马毓智,陈离(继任) (邓锡侯集团) 参加战役:武汉会战

127师 师长陈离

第23集团军 总司令刘湘,唐式遵(继任)

第24军团 军团长唐式遵

21军 军长唐式遵,副军长范绍增(刘湘集团) 参加战役:武汉会战

145师 师长佟毅

146师 师长刘兆黎, 周绍轩(继任)

23军 军长潘文华,陈万仞(继任) (刘湘集团)

147师 师长杨国祯,章安平(继任)

148师 师长陈万仞,潘佐(继任)

50军 军长郭勋祺 (刘湘集团)

144师 师长郭勋祺,范子英(继任)

新7师 师长田钟毅

第27集团军 总司令杨森

第6军团 军团长杨森

20军 军长杨森,副军长夏炯(杨森集团) 参加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133师 师长杨汉域

134师 师长夏炯,杨汉忠(继任),杨干才(继任)

第28集团军 总司令潘文华

第29集团军 总司令王瓒绪

67军 军长许绍宗,副军长王士,廖震(继任)(刘湘集团) 参加战役:武汉会战

161师 师长许绍宗

162师 师长彭诚孚,张竭诚(继任)

第30集团军 总司令王陵基

72军 军长王陵基,副军长韩全朴(刘湘集团) 参加战役: 武汉会战

新13师 师长刘若弼

新14师 师长范楠煊

78军 军长张再,副军长夏首勋(刘湘集团) 参加战役: 武汉会战

新15师 师长邓国璋

新16师 师长陈良基

军委会直属

44军 军长王瓒绪,廖震(继任),副军长彭诚孚,王泽浚(继任) (刘湘集团)

149师 师长郭昌明, 王泽浚(继任)

第5军团 军团长刘文辉(刘文辉集团)

24军 军长刘文辉,副军长陈光藻(刘文辉集团)

136师 师长陈光藻,唐英(继任)

137师 师长刘元塘

后方守备

95军 军长黄隐,副军长刁世才(邓锡侯集团)

126师 师长陈光藻,谢无圻(继任)

新9师 师长杨晒轩

新17师 师长刘树成

56军 军长郭昌明(刘湘集团)

163师 师长陈兰亭

164师 师长张邦本,彭焕章(继任)

88军 军长范绍增(刘湘集团)

新21师 师长范绍增

其它战区、集团军、军团所属

第2战区

47军 军长李家钰,副军长罗泽洲(邓锡侯集团分裂出来)

104师 师长李家钰,李青廷(继任)

178师 师长李宗昉

第34军团

26师 师长刘雨卿 参加战役:武汉会战

1939年7月到1940年7月(除第5军团外,其它军团撤消)

第22集团军 总司令孙震,副总司令李家钰,董宋珩(继任)

41军 军长孙震,副军长董宋珩,曾宪栋(继任) ,杨俊清(继任) (孙震集团) 参加战役:随枣会战,39冬季攻势

122师 师长王志远

123师 师长曾宪栋,陈宗进(继任)

124师 师长曾甦元

45军 军长陈鼎勋,副军长陈离 (邓锡侯集团) 参加战役:随枣会战,39冬季攻势

125师 师长王仕俊

127师 师长陈离

第23集团军 总司令唐式遵,副总司令郭勋祺

21军 军长唐式遵,陈万仞(继任),副军长刘熙鉴(刘湘集团) 参加战役:39冬季攻势 146师 师长周绍轩

147师 师长章安平

148师 师长潘佐

50军 军长郭勋祺,佟毅(代理), 副军长晁广顺(刘湘集团)

144师 师长范子英

145师 师长佟毅,孟浩然(继任)

新7师 师长田钟毅

第27集团军 总司令杨森

20军 军长杨森,杨汉域(继任),副军长夏炯(杨森集团) 参加战役: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39冬季攻势

133师 师长杨汉域,夏炯(继任)

134师 师长杨干才

73军 原湘系部队(不做介绍)

第28集团军 总司令潘文华

第29集团军 总司令王瓒绪,许绍宗(代理)

44军 军长廖震,副军长王泽浚(刘湘集团) 参加战役:随枣会战,39冬季攻势

149师 师长王泽浚,张竭诚(继任)

150师 师长杨勤安

67军 军长许绍宗,副军长彭诚孚,王士(继任)(刘湘集团) 参加战役:随枣会战,39冬季攻势 161师 师长许绍宗,官焱森(继任)

162师 师长张竭诚,佘念慈(继任)

第30集团军 总司令王陵基

72军 军长王陵基,副军长韩全朴(刘湘集团) 参加战役: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39冬季攻势

新14师 师长范楠煊,陈良基(继任)

新15师 师长邓国璋,傅翼(继任)

78军 军长张再,夏首勋(继任),副军长刘若弼(刘湘集团) 参加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39冬季攻势

新13师 师长刘若弼

新16师 师长陈良基,吴守权(继任)

军委会直属

第5军团 军团长刘文辉(刘文辉集团)

篇三:300万川军出川抗战,悲壮的历史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成都

台儿庄报捷:川军消灭日寇1.2万余名

抗日战争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下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英勇悲壮的民族解放战争。300万川

军出川抗战,64多万人伤亡,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川军同全国同胞一

起以血肉之躯筑成一道国防长城!以.为首的.中央曾对川军抗战和牺牲的川军将领曾作过高 度评价。四川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必将成为四川有史以来最光辉灿灿

的一段历史……谨以此文纪念“七·七抗战”67周年!

惊人数字:300万川军出川抗战

“号外!号外!买号外!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借口演习中一军曹失踪,侵入宛平县 城,我卢沟桥守军吉星文团当即奋起抗战,抗战爆发了!”

1937年7月8日午后,成都大街小巷响起极为罕见的急促吼卖声……原来只在两小时前,

成都 《新民报》主编李有伦匆匆从省政府跑回春熙路报社,一上阶沿便气喘吁吁叫道: “卢沟桥昨天打燃了,赶快出号外!”李有伦摊开手中的中央通讯社所发电稿,心急火燎地 组版、校样、开印……总计不到40分钟,《抗战爆发了》的号外即出来了。报馆人员全部出

动上街叫卖,半小时之后,便撒遍了市区的主要街道。一批报童还甩开光脚板师跑二十里, 把“号外”卖到华阳县、中和场等乡下。“号外”只比巴掌大一点,但它及时传播了石破天 惊的新闻,把成都震动了!一群群的人拿着“号外”奔走相告,群情激愤,“打倒日本帝国 主义”的口号立刻响遍城乡……

1935年5月后,蒋介石主力部队进入四川,试图吃掉四川省主席刘湘为首的川军。看似

“面带憨相”的四川省主席刘湘,其实极懂纵横捭阖之术,他想尽办法对抗老蒋,组织武德 学友会(励进会)稳固部属,联络各色反蒋势力。.人郭秉毅、张曙时、田一平、罗世文、 李一氓等先后到刘湘部工作,对刘湘产生很大影响。.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深合刘 湘之意。

“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 总动员、一致抗日。8月7日,刘湘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据杨续云先生回忆:会上各方主

战主和犹豫不决,刘湘慷慨陈辞近2小时:“抗战,四川可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 供给粮食若干万石!”会后,.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亲临刘湘寓所访问,赞誉他积 极抗战的决心。

他回成都后,8月25日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 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 请缨抗战。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四川省各界在欢送出川抗敌将

士,刘湘、邓锡侯等将领莅会讲话,表示抗战决心。几岁小学生也留着泪水上场致词;四川

大学师生赠送16面“抗敌先锋”锦旗和除赠旗毛巾2000张;妇女会赠手巾250打……

纵队司令唐式遵此时一把推开麦克风,走向台前激昂慷慨陈词,吼声响彻全场:“此行 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他朗诵了才写不久 的一首诗以明其志:“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 山!”打内战时唐式遵被人骂为“唐瘟猪”。但此时的唐司令官悲歌慷慨,颇有易水送别之 慨,少城公园内数万军民泪如雨下、掌声如雷……

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

浴血奋战,此后四川每年向前方输送青壮军人,人数居全国之冠。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

何应钦曾写过《八年抗日之经过》一书,书中记载川军出川人数令人震撼:抗战8年中,四

川(包括西康省及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

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还强!

由此想到以抓壮丁为题材的电影及近年来什么“王保长”之类电视剧。当时国民党统治 腐败,各级官吏、党棍横行霸道,鱼肉百姓。一些官吏豪绅的纨绔子弟,贪生怕死不愿当兵

上前线,出钱买人顶替,“卢队长”、“王保长”之类人物趁机捣鬼的情况确实不少……

但必须认识到:老百姓反对的,只是各级恶势力国难当头,却趁机乱搞抓壮丁的“买 卖”吃黑钱。实际上,这种“抓去”的壮丁只占出川军人的少数,大敌当前,四川广大民众 不甘当亡国奴,无数热血青年都是自愿应征参军奔赴前线的。当时也制订有《出征军人家属

优抚条例》,有安家费、免征免税、保护军婚等内容。

因此,四川各地热血青年踊跃从军的高潮从未间断过,“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 儿上前方”的事例甚多。如.主办的重庆《新华日报》1943年11月21日第3版上刊登:新津县

的爱国模范、72岁高龄的高尚奇,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将4个儿子中的3个先后动员去参

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

又如曾被誉为“模范父亲”的安县王者成,送其自动请缨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时场景更催 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他在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 子左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 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往勇直前,勿忘本分!”(见 《绵阳文史资料选刊》第1辑)

1943年是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四川在1个月内征4万五千名优秀知

识分子当兵,飞印缅补充远征军。四川无数大中学生和公教人员群情激昂“泣请从军”,很 快就有4万多人奔赴前线……

如被某些“戏说”误导,以为出川军人都是不愿上战场被强“拉”去的壮丁,这实在把 严肃的抗战历史庸俗化。300万川军将士,如果不是出于精忠报国的愿望,他们能那样义无

反顾地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吗?那些血洒疆场的川军将士九泉下也会不平的!

惨烈牺牲:川军伤亡64万余

日本军队武器精良及其残暴的“武士道”,当时是“威震世界”。但川军中从将军到小 兵,无数人出川前都预立遗嘱,誓死报国。

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唐式

遵为副总司令;邓锡侯为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为副总司令。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等

人,劝多病的刘湘不必亲征,留在四川。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 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带病出征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11月28日转至湖北汉口万国医院。他自知病

已不支,曾在纸上含恨书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两句杜诗……1938年1月 20日,刘湘去世,终年仅48岁。死前他留有遣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川军将士的话: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前线川军中每天升旗,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

战到底的决心!1939年9月19日在成都为刘湘举行极隆重国葬典礼。刘湘力主抗日、抱病出

征的壮举,为他晚年写下最光彩的一笔。

打内战时的川军,很多人是“吊儿郎当双枪将”(破枪加鸦片烟枪),被认为是当时中 国“最糟的军队”、“不堪一击”……但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日救国”感召下,出

川后军纪严明,沿途鸡犬不惊,深受各地民众欢迎。抗战八年中,川军担任的前线战场,

占全国十分之二,打了无数恶仗、付出最惨烈的牺牲!

川军出川后,最先抗敌的是川军第43军第26师和川军第20军在淞沪战场的血战。据何聘

儒先生回忆:26师装备可怜,“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 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窳

劣,可以想见……”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伤亡惨重,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仆后继、 毫无惧色。军士“刘芳第二次重伤时还在说:?为抗日牺牲,死而无憾!?”255团中校营 长,代理团长强兆馥左腿被敌弹打穿、颈部中流弹,仍坚持指挥……该师官兵就是英勇顽强

地鏖战了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护抗战的七十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五个

师之一。该师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4个团长,两个阵亡。14个营长,伤亡13个, 连、排长共伤亡250余名。每个连留存下来的士兵仅三、五人,最多不过八、九人……全师

四千多人,这场仗打后仅剩下六百多人!

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这次也在淞沪抗日前线也立下大战功。10月15日, 804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

剩彭焕文1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排长剩下4个,士兵只剩120余人!向文彬在

“一天中的三小时内,由中校升上校,由上校晋升少将”,被认为是川军勇于临危受命,誓 死卫国的突出代表……

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 轰,炸毁城墙,王师长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王师长殉国后,所部官兵

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腾

县一役,122师五千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四千余人。腾县以北的界河、龙山带布

防之131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川军的巨大牺牲才换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

在回忆录中极感慨地说:“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 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我查阅繁多史料,川军中广大川军“不把日寇驱出国境,誓不生还”,催人泪下动人事 例举不胜举。抗战八年中,川军为挽救国家危亡与日寇鏖战,牺牲巨大。据何应钦的统计: 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

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这又居全国之冠!

艰难困苦:后方人民共赴国难

八年抗战岁月漫漫,整个中国的钱粮支撑,就主要靠“陪都”所在地的四川这个“大后 方”来负担了。抗战最困难时期,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以八年抗战 总计,国家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 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的

31.63%。

这么多粮食,是四川百姓勒紧裤腰带奉献出来的!1941年四川省田赋管理处长甘绩镛行

经南、潼道上,在一处茅草房前歇脚休憩,问一个老农民:“今年收成和生活情形咋样?” 老农回答说:“老天爷不作美,我们经常以苕藤菜叶和杂粮充饥。”甘绩镛又问:“粮食不 够,还给国家纳粮吗?”老农民说:“我应缴的粮食都缴了,左邻右舍都是这样的!”甘绩 镛问:“你们自己都填不饱肚子,还有啥余粮缴公呢?”老农慨然说:“军队去前方打仗, 没粮食就吃不饱,就是有条命也不能拼啊……只要能打胜仗,赶走日本鬼子,能过太平日 子,我们老百姓暂时吃苕藤树叶,也有想头,比起日本人来抢我们好多了!”还有一个农 妇,儿子出川抗战,她孤身一人无余粮交公,把陪伴自己的一只猫儿卖了买粮交公,说: “我儿子爱国,我也要爱国啊!”

当我读到这些史料时不觉眼湿欲泪,四川普通民众,与“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贪官 污吏对比,天壤之别!为平息民愤,当局曾严惩囤居奇者,前成都市长杨全宇因囤积大量粮

食,1940年12月23日在重庆被“最高当局”敲了“沙罐”(脑袋)。省政府通令:凡从事非 法交易者,一律“处以极刑”。但(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不是空喊一些口号能奏效的……

战时粮食奇缺,全川物价暴涨。成都1942年12月至1943年1月,一月之内米价上涨3倍以

上,粮、糖、盐、火柴等,都曾限量供应。几千万四川普通民众都挣扎在饥寒线上。

万般困苦艰难的情况下,四川百姓们仍加紧耕种、生产,支援前方。抗战军队的军火枪

械,穿的军衣等,当时主要是靠待遇菲薄的四川工人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川江上

赤裸上身的航运船工,吼着悲壮的川江号子、积极运输部队、军粮、难民和军需、民用物 资……

到抗战中后期,国家财政困难万分,军费紧张,全川又掀起了献金高潮。1944年春,国

民政府军委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到川中各地劝导节约献金,进一步推动了献金运动。这年

1月17日,“成都市各界民众献金救国大会”在少城公园内行。从张群、余中英(市长)等 官员,到市民、商人、教师、静环等川剧艺人……无不踊跃捐献。最催人泪下的情景出现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