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睡前成语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3:18:36 作文素材
睡前成语故事作文素材

篇一:睡前成语故事

儿童成语故事

1.朝三

睡前成语故事

暮四

源于《庄子·齐物论》。宋国有一个名叫狙公的人,非常喜欢猴子,在家里养了一大群,时间一长,他能理解猴子的心理,猴子也懂得主人的意思。狙公宁可省下家里人吃的粮食,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渐渐的,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少,没办法就改喂橡实给猴子吃。后来,连橡实也不多了,他便对猴子们说给你们“朝三暮四”,猴子们大吵大闹起来;狙公灵机一动,换了一种说法对猴子说,给你们“暮四而朝三”,所有的猴子听了都非常高兴。无论是“朝三暮四”还是“暮四朝三”,都指的是早上给猴子三个橡实,晚上给猴子四个橡实,数量是一样的。后来,人们用“朝三暮四”表示用诈术骗人。现在用来比喻反复无常。

2.鸡鸣狗盗

源于《史记·孟尝君列传》。春秋战国时期,秦昭王仰慕齐国孟尝君的才能,准备聘用他做秦国的相国,于是预约孟尝君到咸阳会面。秦国原来的相国非常嫉妒,于是就在秦王面前大进谗言。秦王听信馋言,不但不让孟尝君做相国,反而打算杀掉他。

可是孟尝君是个好义之士,甚至墨守成规的秦王的弟弟泾阳君也成了他的至交。泾阳君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把它告诉了孟尝君,还要他以重礼贿赂秦王的爱妃燕姬,让他请求秦王释放孟尝君回国。燕姬答应帮忙,但提出要一件与孟尝君送给秦王一样的白狐皮袍子,孟尝君无法弄到同样的袍子。这时有一位食客自愿为他解忧,这位食客有会学狗叫的本领,当夜潜入秦宫的衣库,装着狗叫的声音,混过了看守人员的耳目,顺利地把那件白狐皮袍子偷了出来,送给了燕姬。后来秦王果然答应释放孟尝君。

孟尝君获释后,赶紧离开咸阳,他担心秦王一旦后悔,到时候他再也离不开秦国了。可是跑到函谷关时,鸡还没叫,按照秦国法律,不到鸡叫的时候,关门不能打开。正巧孟尝君有个门客会学鸡叫,于是他学起鸡叫来,引得所有的鸡都叫起来。守关的士兵听到鸡叫,认为开关的时间到了,便开门让孟尝君一行走了。不出所料,秦王知道孟尝君逃走了,赶紧派人去追,等追到函谷关时,孟尝君他们早已走了。后来,人们把为了达到某

种目的而使用不正当的小伎俩称作“鸡鸣狗盗”,也把使用这种小伎俩的人称作“鸡鸣狗盗之徒”。

3.涸辙之鱼

“涸辙之鱼”源于《庄子.外物篇》。这个典故源于一个寓言故事。

相传战国时期,著名学者庄周家庭生活非常拮据,经常向别人借粮。有一天他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是一个既吝啬又爱面子的人,他假惺惺地对庄周说,不用说借给你粮食,就是借给你三百金都可以,但是要等到秋后我收到租子后才能借给你。庄周听后非常生气,他讲下面这个故事。

庄周说他在来监河侯处所的路上,听到呼喊声,回头一看,发现在地上的车辙中有一条鲋鱼,他好奇地问鲋鱼为何呼喊。鲋鱼说他是东海龙王的大臣,不幸落难于此,想让庄周给他一升半斗之水,这样就可以救他一条命。庄周听后说:“可以,我将要到南方游说吴、越国王,到那边后引来长江水救你,好吧?”鲋鱼听了以后生气地说:“我失去了水就无法自下而上,这是你所知道的。如今,我只求你一点点水,而你却许诺这样的大话,等你引来江水,我早都渴死了,你还不如把我送到干鱼店里让我等死吧!”监河侯听了非常尴尬。

后来,人们就用“涸辙之鱼”来表示身陷困境,急待援救。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就运用了这个典故:“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4.桐叶封弟

“桐叶封弟”又可称作“剪叶”,出自于《吕氏春秋》这个典故与周公旦有关。

周公旦为周朝的开国功臣,他是周成王的叔叔,周成王即位时,年龄非常小,所以由周公代理朝政,周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和成王在一起玩耍,周成王随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了弟弟叔虞,随口道:“我把这作为信物,封赐给你!”叔虞接过树叶后,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周公认为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可非同小可了,于是前去询问周成王,周成王说他只不过是跟弟弟开玩笑罢了,周公听后严肃地说:“天

子无戏言,出口成宪,而且史书记载,乐师歌颂,士人称道。哪能随便说说。”成王听周公言之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来,叔虞的儿子把都迁到晋水的岸边,改唐为晋。

后来,人们用这个表示分封之意。唐代李峤《攀龙台牌》里引用了这个典故:“亦有御兰感梦,皇天之命伯倏,剪虽开封,上帝之名太叔。”

5.南辕北辙

源于《战国策·魏策四》。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互相攻杀兼并,都争着想当霸主。有一次,魏国的安厘王准备去进攻赵国都城邯郸,魏王的大臣季梁正在旅行途中,听到这个消息后匆匆赶了回去。他来不及弄平衣服上的皱痕,也来不及除掉头上的灰沙,就去劝说魏王。他对魏王说:“我这次回来,在路上遇到一个人说他要去楚国,可是却驾着车子飞快地向北方驶去。我听了后非常奇怪,就问他到梦民国去为什么不向南走而向北,因为楚国在南方而不在北方。谁知他却说:'我的马儿跑得快。'我说:'你的马虽然路得快,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呀!'他却说:'我的路费很多。'我又告诉他:'路费多,方向不对,也不能去楚国啊!'接着他又说:'我的车夫驾车技术很高明。'您看,方向错了,马跑得越快,路费越多,那样走下去,离开楚国的是越远吗?”

接着他又对魏王说,现在大王想要成为一个有名的霸主,一举一动都应该让人信服,如果仗着自己国大兵多,用武力攻打邯郸,借以扩充土地,树立威望,那就离你想做诸侯领袖的理想越来越远了,这正像要到南方去的楚国人却驾着车子,往北走一样,那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啊!安厘王听后,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就取消了攻打赵国的计划。后来,人们把那个要去楚国的人的行为称为“南辕北辙”,用它来比喻背道而驰、目的同行动相反的行为和做法。

6.与虎谋皮

源于《符子》一书。相传周朝有一个人非常糊涂。有一次,他想弄一些美味的祭品来祭祀神灵,所以就去找正在山坡上吃草的羊商量,想借用羊身上的肉。羊听了后,大吃一惊,急忙跑开了。他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家。后来他又想做一件暖和的皮衣,以便冬天御寒,于是跑去和狐狸商量,想

借用狐狸的毛皮。狐狸一听,也吓得跑到深出里去了。后来,人们把上面的故事概括为“与狐谋皮”,表示一种做不到的事情。因为“狐”与“虎”音同又同是动物,它们的毛皮都非常珍贵,所以也把它写成“与虎谋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7.巧取豪夺

源于宋代周辉的《清波杂志》。宋代襄阳的米友仁既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又长于作画,非常喜欢模仿古人的作品。他为了弄到古人的真品,不惜采用欺骗的手段。有一次,他在涟水发现了一幅真品牧牛图,于是就向主人借来描摹,后来他把真品留下来,却把摹本拿去还给主人。过了几个月后,主人才发现米友仁还来的不是真品,于是就去向他讨要。开始米友仁还想抵赖,最后主人说他的真品牛的眼睛里有牧童,而模仿的这幅却没有。在事实面前米友仁不得不把真品还给了人家。即使如此,米友仁的欺骗手段还是屡屡得手。他惯用的手法之一是借别人的古代书画珍本,经过精心描摹后故意把真假本混在一起让主人选择,因为他临摹得非常逼真,别人时常把仿本当作真本而收下来。通过这样的手段,他骗到许多古代的书画。除此之外,他还采取蛮横的手段去夺取。有一次,他在船上看到另一位喜欢收藏书画的人,手里有一幅王羲之的真品,他提出用一幅画同这个人交换。当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大喊大叫,以投河自尽来威胁。这个人没有办法,只好与他交换。他依靠巧偷豪夺,所得甚多。后来,人们把“巧偷豪夺”改为“巧取豪夺”,用来表示用卑鄙的手段去骗取,用蛮横的手段去掠夺。用于贬义。

8.一字之师

源于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亦见于宋陶兵的《五代史补》卷三。相传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他的朋友齐已是个和尚,也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已带了自己写好的一首《早梅》诗前去请教郑谷,当郑谷看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妥,经过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改来改去还觉不形象,最后认为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能体现出梅花的早开来。齐已听了以后非常佩服郑谷的匠心独运,深深地向

郑谷表示谢意。当时写诗作文的人,都佩服郑谷把齐已的诗只改换了一个字,就使整首诗显得确切生动,于是“人以郑谷为一字师”。

后来,人们用“一字之师”指在一个字上能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也泛指诗文的改正者

9.买椟还珠

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相传楚国有个商人想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用名贵的香木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盒子,盒子上面不但刻着精美的图案,而且还用香料熏过,这样一来,更加香气扑鼻。他把珍珠放到盒子里,又用玫瑰、珍珠对盒子装饰了一番,盒子看起来更加美观,有个郑国人看到盒子非常好看,于是花大价钱“买椟而还其珠”,买了盒子,而把珍珠还给了他。后来,人们用“买椟还珠”比喻舍本求末,取舍不当;或者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抓到事物的本质。

10.一箭双雕

源于《北史·长孙晟传》。长孙晟是南北朝时期洛阳人。他不仅聪明,而且很有军事才能,尤其擅长射箭。他出使西北突厥族时,突厥王非常佩服他的箭法,常和他一起出外打猎。当地人听见他猛烈发箭的弓声,都惊异地称作“霹雳”;看见他飞快跑马的姿态,又夸奖地称作“闪电”。有一次,他又和突厥王外出打猎。突厥王看到空中有两只雕,正在争夺一块肉吃,准备搭弓射箭时,只听得“嗖”的一声,两只雕一齐直落下来,突厥王跑去一看,原来一箭射中了两只雕。从此更加佩服长孙晟的本领。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箭双雕”,用来比喻采取一项措施同时收到了两种效果。

11.一诺千金

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誉。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打败刘邦,项兵败自杀,刘邦悬赏捉拿季布。但是由于季布深得人心,始终捉拿不到他。后经汝阴侯滕公的说情,刘邦才撤销通缉令,并封季布为中郎,不久又改封河东太守。当时有一个人叫曹邱生,专门喜欢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员,他听

篇二:睡前小故事17

睡前小故事

内容: 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日期: 广播员: 古代魏国有人会射箭,跟着魏王去射雁。

看到孤雁天上飞,笑对魏王开了言,“只用弓,不用箭,我能射下这只雁!”

魏王摇头不相信,旁人笑他“吹破天”。

魏人拉弓如满月,弓如满月不搭箭。弓弦“嘣”的一声响,大雁随声落地面。

魏王拿雁仔细看,魏人上前解疑团:“这只大雁受过伤,飞得低来飞得慢,听到弦声惊又慌,想要非高逃得远,伤口裂,翅膀软,自己坠落不稀罕。”

后人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之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就惊惶失措。

规范化检查记录

优点: 问题:

记录人:

篇三:睡前故事可影响孩子的一生

睡前故事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开端,也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开端。

这是童书妈妈的第24篇分享。

在西方的电影中,经常会出现一个经典的镜头:温馨的灯光中,一个小朋友躺在床上,甜蜜地闭着眼睛,嘴角带着满足的微笑。妈妈(或爸爸)坐在床头,深情而轻声地读着一本童话书??孩子甜甜地睡去,妈妈(或爸爸)低头吻一吻孩子的额头,轻轻地关上台灯,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

每次看到类似的场景,我的心底就涌动着一股深深的感动——和一些深深的遗憾。 感动自然不必说了,遗憾呢,就是中国的父母,很少有给孩子阅读睡前故事的习惯。这本是增强父母与孩子情感与亲密程度的最佳时机,也是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殊为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好像特别不情愿给孩子读睡前故事。

我真的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不愿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孩子最信赖你的时候,展现出温情和蔼的一面!

我见到过,也听到过,一些家长说:我跟孩子基本上打不着照面!早上孩子上学去了,我还没醒呢;晚上我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睡着了。

如果这是在几十年前,或许是所谓劳模的做派,会受到表扬。但是,在当代社会,我只能说,你是一个不那么合格、不那么称职的家长。

我也真的不明白,有的父母其实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工作、应酬、逛街、美容,逛淘宝、看球赛、打游戏,却没有哪怕15分钟,给孩子读一读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从感情慰藉的角度上,睡前故事是调节儿童心理的绝佳方法。

儿童心理学家分析,孩子在夜晚来临的时候,会对亲情有一种天然的需求,此时的陪伴,会给孩子带来最大的安全感。当一个孩子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成长,就会自信、阳光、积极、向上。

我家小丸子这方面特别明显,白天和小伙伴们玩的很疯狂,天黑一回到家,第一需求肯定是“找妈妈”,如果妈妈不在家,就“找爸爸”,爸爸如果没时间,她就径直去“找奶奶”。可以看出,她在晚上的,亲情需求排序表,呵呵。

建议各位家长,千万不要拒绝此时的孩子对你提出的陪伴要求。

否则,在孩子小的时候所累积起来的“失落感”和“被抛弃感”,会严重影响孩子以后的心理健康,更会对孩子成年后的家庭关系,带来无法弥补的遗憾。

再说到阅读,在这种环境爸爸妈妈的声音,是对孩子有特殊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孩子会非常容易“听到心里”!

我一直强调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专注力,很多父母都会问有什么具体的方法。我认为,从小就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这并不只是感性上的直觉,而是有具体数据和现象的科学: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的阅读率高六倍!

而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都有睡前听故事和阅读的习惯。从小每天都听着故事入睡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就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而在欧洲旅行的时候,我发现无论是在地铁、火车站、机场,还是公园、咖啡馆、路边长椅??年轻人、中年人、老人??很多都手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很入神地在读。 相反,在中国,学前孩子读很多绘本,小学开始就被功课负担所迫,减少了阅读课外书;更不用说中学、高中了,直到大学,以为可以好好读书了,却开始考虑就业的压力——而上了班,请各位家长们自问,您的家里有多少本藏书,您每个月读几本书?

英国最近有关儿童阅读的一项研究结果,可能更让中国的父母为之惊叹:童年阅读能力越高的孩子,长大后社会经济状态就越好!7岁时阅读水平每提升一个等级,42岁时年收入就提高5000英镑(约合47000元人民币)。

仔细想想,也的确如此。在读写中不停锻炼分析与表达能力,这样的孩子的确自然更容易成功。这项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告诉我们,从婴儿开始阅读多么明智和重要。

都说,有了孩子之后,每位父母都“重新长大”了一回——那么,请各位家长捧起书本,给孩子阅读吧!

关于父母给孩子阅读的重要性,我强烈推荐每位父母都应该看看美国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开篇所引用的文字,我经常分享给朋友: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斯克兰·吉利兰,《阅读妈妈》

给孩子读什么,怎么读?

做过父母的都知道,哄孩子睡觉有多么痛苦。

小丸子在婴儿的时期,我们家是“三三分配法”,就是奶奶白天陪,爸爸哄睡觉,妈妈从睡着管到早上。丸子爸爸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我就充分休息。

我听到丸子爸爸为了丸子睡着,方法无所不用其极,有时抱着丸子跳舞,有时读儿歌,有时甚至唱歌剧??听得我有时笑出声来。

等孩子大了一些之后,就直接向爸爸妈妈要求“我要听故事”。刚开始,大多是丸子爸爸瞎编故事,经常把白雪公主、蓝精灵、葫芦娃和孙悟空放在一个故事里讲。

后来,就自己创作,编出“凤凰骑士”、“嫩宝宝”等几个系列故事??总之,生生就让丸子爸爸成为了一个“故事大王”!

可这样的故事,毕竟太耗神,孩子也提出,好像讲到后面,就没那么好玩了。 于是,我们就开始给孩子阅读睡前故事。

因为经典,就读《格林童话》,因为篇幅,就读《伊索寓言》,因为熟悉,就读《安徒生童话》,因为朗朗上口,就读《中国童谣》、《英美著名儿童诗一百首》,因为中国文化,就读《成语故事》,《民国老课本》??

后来发现,走了很多弯路。譬如伊索寓言,很多故事写的颇为生硬,读起来并不朗朗上口,更适合大一些的孩子独立阅读,而不适合睡前故事;

《格林童话》,似乎也有同样的问题,而安徒生的故事,其实有很多是比较长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安徒生童话精选》中,丑小鸭的故事,竟然有整整11页——读到口水都干了!

《成语故事》看似简单,短小,但几乎每个成语故事都要解释一大通,朝代、官职、名字??不好懂,太费神。

《民国老课本》则是语境不对,毕竟,那是100年前的社会和文字,读起来有相当的距离感??

于是,我们就开始选一些已经看过的绘本,读上面的文字,这个效果不错,还促使孩子晚上听了故事,白天自己主动找书看。缺点就是,孩子总忍不住歪过头、睁开眼偷偷看图画,呵呵。

后来,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挑选了一些篇幅短小,情节连贯,语言优美的系列故事用来做睡前故事,没想到,孩子特别喜欢。

陆续读了法国的《床边动物故事系列》、《长袜子皮皮》、《窗边的小豆豆》、《贝贝熊系列》,最近,阅读的则有法布尔的《昆虫记》,《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柳林风声》、《夏洛的网》??

还买了《绿山墙的安妮》等书(这个适合比较大的孩子,我先自己看了,非常感动),做后面的储备。

这些书,有的孩子听懂了,还反复听,有的,因为内容或者文字的原因,孩子听的一知半解。但没有关系,只要孩子养成了睡前听故事的习惯,就给他几本书,让他自己选。 你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喜欢重复听同一个故事,他们好像听一百遍也不嫌多,请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因为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是和大人不一样的。他可以从每一次的故事中,得到乐趣。 孩子此刻正在把语言“写”入他们的大脑,他们每次听的重点不一样,这次听的是故事情节,下次听的是事物的描述,再一次注意的是夸张的语气??孩子们往往能找到自己的笑点,会听到某个句子的时候乐不可支。他们喜欢反复体验一次又一次遇到惊喜的感觉。 长期以往,他就会从中以模仿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学习到遣词造句,朗读语感,以及讲述故事的能力。

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类似的经验,有时,读已经讲了几十遍的故事,会疏忽漏掉一句话,甚至只是几个字的时候,孩子会突然清晰地说“妈妈,读错了,应该是??”你不由得不惊叹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作文素材